1960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要闻快报

要闻快报
上海一批重点产品完成年计划
上海市机械工业广大职工在赶制重点产品中,大鼓干劲,大闹技术革命,迅速突破生产关键,使农业机械、动力机械和采煤、采矿、运输等设备的制造周期大大缩短。到九月底止,已有脱谷机、凿岩机、农业副产品加工机械、矫直机、缓冲器、小型矿车等八种产品,提前一个季度超额完成了全年计划。
广东省各糖厂积极迎接新榨季
甘蔗即将收割,广东省各糖厂为了迎接新的榨糖季节,已基本上完成了机器设备维修工作。今年各糖厂机器设备维修工作的特点,是深入地开展了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群众运动,改革了许多机修工具,做到了省工时、进度快、质量好、绝大多数糖厂的机修时间比往年缩短近一半。
郝建秀小组百月全面完成计划
山东青岛国棉六厂郝建秀小组,从被命名那天起到今年九月止,在一百零五个月当中,有一百个月全面、均衡地超额完成了计划,纱的质量月月达到上等一级,一直保持先进小组的光荣称号。现在这个小组的值车工已普遍达到一人顶三个半人,落纱工达到一人顶二人的水平。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改造“小洋群”
山西省太原晋祠铁厂在由“小洋群”、向“小洋联”的过渡中,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大搞技术改造。目前已把采矿、洗选、炼铁、炼钢和轧钢车间,设在标高不同的五个阶梯上,全部生产过程变成了自上而下的一条龙自动流水线,大大提高了机械化程度,节约了人力和设备,保证生铁产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十月上半月生铁产量比九月同期增长百分之三十九点二。
订协作公约熔炼时间大大缩短
鞍钢第二炼钢厂丁班职工,以快速炼钢为中心,以原料、装入机、修罐、铸锭为内容,开展了班组协作公约竞赛,使熔炼时间大大缩短,开展班组协作公约竞赛后二十天与开展班组协作公约竞赛前二十天比较,每炉钢的平均熔炼时间缩短了两个多小时。
开展提前跨进一九六一年竞赛
吉林省通化矿务局正在开展一个以小组为基础的“提前跨进一九六一年”的竞赛。到本月十日止,全矿已有七个井、车间、队,五十一个采掘和辅助小组完成了今年生产计划,提前跨进一九六一年。
泸州港积极扩大吞吐能力
四川省泸州港全面加强港口工作,大大加速港口船舶周转。根据今年水运物资迅速增长的情况,这个港口大闹技术革新,积极扩大吞吐能力,加强组织管理,今年第三季度装卸作业的综合效率比第一季度提高一点二倍,船舶在港时间由三天缩短为不超过一天。


第2版()
专栏:

正定铁厂推行煤焦定额包干管理制度
调动各方积极性少用焦多炼铁
小高炉全焦比入炉焦比逐月下降“爱焦如爱粮”点滴节约形成风气
据新华社石家庄25日电 河北省正定炼铁厂认真推行煤、焦“定额包干”管理制度,节约了大量煤和焦炭。这个厂9月份实行“定额包干”以后,小高炉平均每炼一吨铁的全焦比很快由8月份的一点五六吨,下降到一点三四吨;入炉焦比由8月份的零点九八吨,下降到零点九一吨。短短一个月时间,就节约焦炭一千七百八十一吨,从而保证了9月份超额一千五百多吨完成了生铁生产计划,生铁合格率达到91.12%,成本也显著降低。10月份1至18日又超额完成了生铁生产计划,入炉焦比已经降到零点八九吨。
以炉定产,以产定焦,定额包干,落实到人
“定额包干”管理制度,是正定炼铁厂对煤、焦管理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它的主要内容是全厂以炉定产,以产定焦,即根据每座高炉(或炼焦炉)预定产量计划,按定额调拨焦炭(或炼焦煤),包干使用。每座炉子又逐日把生产任务和按任务分配的焦炭(或煤)落实到班(组)。对每个焦炭破碎工人,也规定了破碎的质量、数量,要求加工损耗降低到10%以下。这样,“定额包干”管理制度就从炉、班(组),一直落实到每个工人,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推行中,工厂党委还紧紧掌握了“定额包干,保证供应,奖励先进,检查浪费”等原则,保证了这一制度的贯彻执行。
专人负责,焦炭到炉,既抓生产,也抓用料
正定炼铁厂一个多月的实践证明,“定额包干”管理制度是实现炼铁生产全面跃进的一项好办法,并且带动了企业管理工作和群众运动的深入开展。首先,实行“定额包干”以后,促进了企业管理工作的全面提高,管理工作做得更加深入细致。这个工厂的党委为适应“定额包干”管理工作的开展,撤销了高炉车间这一机构,党组织书记、厂长直接抓高炉;调出三十七名干部,分配到炉、班(组)担任领导工作;每座高炉还配备了一名副炉长,专门抓“定额包干”,管理原料,并且把原料车间管焦炭,改为高炉直接管焦炭,使炼铁生产和使用原料结成一体,扭转了过去高炉管生产多、抓用料少的现象。在原料、计划、技术管理和基层核算工作等方面也都有显著改进。炉前操作方面,也建立了料场清洁,原料干净不带粉末,分级入炉、布料匀均等责任制,做到层层设防,关关设卡,人人检查,专人负责。同时,还规定焦炭运输损耗不超过5%,破碎损耗不大于10%等制度。据9月份核算,全厂入炉前焦炭损耗已经由8月份的36.5%降低到15%左右,保证了高炉吃饱有余,使炼铁全焦比大大降低。
奖励节约,检查浪费,人人主动,推动革新
其次,“定额包干”管理制度,要求高炉(或炼焦炉)用焦(或煤)一包到底,在分配的燃料定额内,实现先进的消耗指标,节约了奖励,浪费了检查。因此,从它最初实行的几天起,就有力地推动了技术革命运动的开展。全厂从科室、车间到每个小组的工人,都以降低焦比、节约焦炭、增产生铁为中心,大搞革新、创造,推广先进经验。炼铁工人在降低入炉焦比方面,技术革命运动搞得很出色。9月上旬,炉前工王慕尧和技术干部刘寿增提出适当延长出铁水以后的喷吹时间和缩短出铁时间的建议,降低了炉顶温度,提高了炉缸温度,使得过去没有很好解决的关键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由于大批革新项目的实现,全厂入炉焦比显著降低。
天天核算,定期评比,大搞竞赛,省了再省
第三,由于定额落实到炉(组)和人,每个职工对每项指标都心中有数和有努力方向,这就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评比竞赛运动的深入开展。这个厂还规定了班(组)三级核算制,天天核算、班班核算,并坚持一日一小评,五天一总结,十天大评比,一月一奖励,做到了以班保炉,以炉保厂,以日保旬,以旬保月,评比竞赛组织得比以往更加周密细致,广大职工劲头越来越足。10月份以来,这个厂在炉与炉、班与班、组与组、人与人的对手赛、对口赛、协作赛等竞赛评比中,有80%的炼铁小组焦比降到零点八五吨左右,有四百多名先进工人登上节约光荣榜。全厂标兵炉——八号炉和九号炉的评比竞赛搞得更加热火朝天。他们炉炉比、时时比、这个炉出铁那个炉工人就来看,看出铁多少,看出铁时间,看料批多少,负荷多大,学习先进的操作方法,力争第一。同时,“定额包干”是一条管理燃料的群众路线,它不仅有效地改进了管理工作,而且使每个职工从参加管理中更好地树立起“爱焦如粮”的思想,讲求点滴节约已经成为风气,职工的责任感大大增强。全厂各个工序职工都改变了过去大手大脚的作风,做到路上不丢焦、煤,车子不压焦,利用业余时间筛小焦炭,用次煤炼焦,次焦代好焦。因此,9月份以来焦炭利用率已经比过去提高10%。


第2版()
专栏:

抓紧重要环节 降低生铁消耗
加强原料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大冶转炉钢铁耗降低一百多公斤
据新华社武汉25日电 大冶钢厂职工一手抓增产一手抓节约,作到了少用生铁多产钢,9月份全厂钢的日产量比8月份猛增20.23%,转炉、平炉、电炉每吨钢消耗的生铁比8月份分别降低一百零一公斤、五十七公斤和二十八公斤。
8月下旬,大冶钢厂党组织在发动职工讨论和制定增产节约计划的时候,向职工进行了节约生铁的教育,并通过查漏洞、算细账的办法,从厂部到班组层层订出了节约生铁的具体指标和措施。使节约生铁很快形成了群众运动。
在群众性的节约生铁活动中,这个厂首先加强了原料的管理工作,作到入炉原料的数量、成分准确稳定,大大缩短了冶炼时间和降低了生铁消耗,因而保证了优质高产。9月份钢的平均日产量和钢的合格率分别比8月份提高7.3%和9.88%,每吨钢的生铁消耗(包括化铁炉与炼钢炉)比8月份降低一百零一公斤。
这个厂节约生铁的另一项措施,是在各主要生产部门加强岗位操作责任制和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道道工序把紧关口,千方百计降低生铁损耗。第三炼钢部化铁炉的熔化、去硫、天车、转炉吹炼工等所有工种工人都自觉地加强岗位责任制,细心操作,在降低生铁损耗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回收、代用、斤两不浪费,也是这个厂节约生铁的重要措施之一。全厂除组织专门力量回收废钢、废铁以外,各个生产车间还成立了回收废钢、废铁的小组。第二炼钢部电炉上的八十多个共青团员和青年工人,自动组成六个回收废钢、废铁突击队。9月份利用回收钢渣、钢样等炼出了五炉钢。第三炼钢部工人组成的回收废钢铁小组,把车间一斤一两的废钢铁都及时收集起来,9月份共回收九十九吨。


第2版()
专栏:

围绕生产关键不断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半山钢铁厂铁耗大幅度下降
据新华社杭州25日电 浙江半山钢铁厂第一炼钢车间8月份以来转炉钢的生铁消耗量大幅度下降。8月份每炼一吨钢的耗铁量为一千二百六十八公斤,比7月份减少二百二十一公斤;9月份比8月份降低了七十公斤,钢锭合格率达97.62%。
为了少用铁多炼钢,这个车间的党组织围绕生产关键,不断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有力地促使铁耗下降。丙班每炼一吨钢耗铁量原来只有一千二百三十八公斤,是全车间最低的。车间党组织就组织丙班转炉小组和化铁工人,分别进行操作表演,组织甲乙班学习。经过学先进,乙班的铁耗很快降低到一千一百九十公斤,超过了丙班,甲班也接近了乙班水平。
这个车间还围绕着降低铁耗,实现优质高产,发动群众参加管理,建立各种操作规程和必要的制度,做到按月、按旬向班组下达各种原料材料消耗定额指标,定期公布完成情况,并推行定消耗、定质量、定产量、定岗位、定人员的制度,每个工人都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这些措施也保证了铁耗的降低。


第2版()
专栏:

优质高产多品种低耗全面跃进
青岛自行车厂炼钢车间降低铁耗成绩显著
据新华社青岛25日电 青岛自行车厂炼钢车间人人关心增产,个个注意节约,两年来不仅在高产、优质、多品种方面树立了一面旗帜,而且在降低生铁消耗量方面也做出了优异的成绩。今年以来,他们用含硫较高的铁炼出了弹簧钢、低合金钢等多种优质钢,平均每吨钢的生铁消耗量为一千零五十三公斤(加废钢二百一十六公斤不计在内);特别是从6月份开展“十、百、千”(化铁炉炉龄十天,转炉炉龄一百次,一千公斤铁炼一吨钢)的竞赛运动以来,生铁消耗量更降低到九百八十六点二公斤(加废钢二百四十九公斤不计在内)。
在降低生铁消耗量的工作中,职工们关关设卡,人人负责,建立严密的管理和技术制度,以保证不浪费一点材料;同时,他们突出地抓了加废钢这一环节,降低了铁比和生产成本。另外,这个车间的职工还围绕生产关键,在许多环节上进行了革新。化铁炉工人注意原料过磅准确,布料均匀,采用分级入炉的办法,并且改造了炉型和风眼角度,保证大风、高温、延长炉龄,使生铁损耗率大大减低,钢的质量显著提高。


第2版()
专栏:

开展工序之间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长春钢厂铁耗一降再降
本报长春25日电 长春市钢厂第二炼钢车间职工积极节约生铁,9月份平均每吨钢的耗铁量只有一千一百五十二公斤,比国家标准低一百四十八公斤,比耗铁最低的7月份下降一百一十公斤。
在节约生铁的活动中,车间党支部根据降低铁耗跟炼钢各个环节都有密切关系这一特点,组织职工广泛开展了百炉无废钢、百炉无零号钢、百炉无低温钢、百炉不跑钢和运料快、上料快、合铁水快、浇注快、排锭快的“四百”、“五快”连环大竞赛,使化铁炉的运料、上料、看风眼和转炉的摇炉、吹炼、排锭、运锭等主要工序环环扣紧,缩短了工序交接时间,保证铁耗逐渐降低,提高钢锭质量。
这个车间还充分利用过去的废钢铁炼钢,也节约了生铁。9月份他们用废钢铁炼出的钢就有四百多吨。(附图片)
四川乐山钢铁厂在焦炭使用上,实行以炉定量、计划用料,焦炭必须过秤以后入炉。这样全厂每天可节约入厂焦炭十分之一左右。这是一号高炉工人正在秤焦炭新华社记者游云谷摄


第2版()
专栏:

统筹安排劳力,采摘、加工、收购、调运步步往前赶
各地新棉收购进展迅速
山东
据新华社济南24日电 山东省各产棉区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劳力,在种好小麦的同时,掀起群众性的摘棉、售棉新高潮。
山东省各级党委层层加强对棉花采摘、交售工作的领导。10月4日,中共山东省委召开电话会议,要求各地对农产品收购工作加紧进行,使已成熟的棉花及时采摘交售,不受损失。省商业厅组成四个工作组,于月初分赴聊城、淄博、昌潍、菏泽四个地区检查和帮助进行棉花收购工作。棉区各级党委根据当前棉花普遍成熟的情况,都集中主要力量加强新棉采摘、收购工作的领导,合理安排了劳力,充分发动半劳力、辅助劳力和农村学生参加。很多社、队在基本完成小麦播种任务以后,都立即把主要力量转移到棉花摘售方面来。
新疆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24日电 新疆天山南北棉区已普遍进入摘棉高潮季节。各人民公社和农场都组织了大批人力和运输工具,展开了摘棉售棉运动。
在开始摘棉以前,各地统一安排了人力畜力,保证在秋种、秋收大忙季节,也能按时完成这一工作。喀什专区经过妥善安排后,经常有一定数量的人力担任摘棉售棉工作,到10月20日,全专区已收购新棉三百四十多万斤。
各地在快收、快运、快售的同时,特别注意保证摘棉质量,要求作到分摘、分晒、分运、分售,以更多的优质棉卖给国家。
湖北
据新华社武汉24日电 湖北省棉区人民公社正在组织社员采摘、交售新棉,支援国家建设。
各产棉区的公社、生产队认真安排劳力,普遍组织了采摘、整晒、送售的专业队,采取经常与突击、专业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办法,大力采摘棉花,交售入库。新洲县组织了五千八百多个专业小组,由各级党委书记挂帅,作到采摘及时、整晒及时、交售及时。许多学生和机关干部也参加采摘。到10月5日止,全县已交售一千二百八十六万斤,占收摘量的64%,比去年同期入库量增加一倍。江 西
据新华社南昌24日电 江西各棉区人民抓紧中期花吐絮旺期,掀起棉花采摘、交售新高潮。
为了保证棉花全部收好,各级党委都进一步加强领导,运用大搞群众运动的办法,掀起新的抢收高潮。进贤县各级党委书记深入社、队,在先进地区抓薄弱环节,在后进地区大扬红旗,发动群众开展“学、比、超、帮”的采收竞赛,促使全县棉花采收量由每天二十多万斤猛增到一百多万斤。
辽宁
据新华社沈阳24日电 一个全党动手、全面安排,采摘、整晒、收购环环扣紧的新棉采摘、收购运动,在辽宁全省各地热烈展开。
辽宁省各级党委对今年的棉花收购工作十分重视,层层由领导干部挂帅,许多地区的党委书记和委员深入生产第一线指挥采摘和收购。各地商业部门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抽调了大批干部深入农村,一面帮助生产队安排劳力,组织采摘,一面突击收购棉花。锦州地区商业部门抽出六百多名干部深入社、队后,10月10日到15日的棉花收购量,就比前五天增加64%。


第2版()
专栏:

煤球生产自动线
据新华社兰州电 兰州市燃料公司上西园煤球加工转运处职工大闹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实现了煤球生产自动化。经过这一改革,煤球车间的工人由原来的五十九名减至十名,初步估计一年可以增产煤球一万吨左右,成本可以降低6%。
现在,走进上西园煤球加工转运处的煤球加工车间,只见煤、土从地下沟内自动入机、自动配料、粉碎、上水搅拌、成球、烘干、入库、装车,各道工序全部由两名工人在操纵室里远距离操作,一人看烧煤气炉,两人巡回检查机器运转情况。自动化前,由于煤、土输入要靠手工操作,需要四十二名工人,工效低,劳动强度大。现在,车间内外过去那种煤粉飞扬、工人手脸乌黑的景象,已经基本消灭,工作场所的卫生条件得到了彻底改变。


第2版()
专栏:甘肃通讯

李春华是老工人的知心朋友
本报驻甘肃记者
甘肃省山丹县新河煤矿党委书记李春华长期坚持“四同”,和老工人交知心朋友,把根子扎在老工人当中,从而大大发挥了群众的积极性,促进全矿生产持续上升,到10月15日,已超额12.5%完成了全年生产计划,成为全县的先进单位之一。
他口袋里有个本子,上面记下了老工人的姓名
新河煤矿是一个以土法开采为主的煤矿。这个煤矿的特点是:地质构造复杂,煤层变化大,地下水多,出产的焦煤质量却很好。在大炼钢铁的1958年秋天,中共山丹县委抽调当时在位奇乡担任党总支副书记的李春华到新河煤矿担任党委书记。李春华是贫农出身,只念过一年书。他虽然在庄稼地里长大,没有搞过工业生产,但是在党的培养教育下,他深刻地认识到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是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大法宝。因而,这位年青的党委书记,满怀信心地走上了新的岗位。他从1958年背着行李来到新河煤矿以后,就按照党的指示,到群众中安家落户。在与广大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中,逐渐和老工人杨生春、刘克勤、高义国、王克文和王廷贞等五人交成知心朋友。这些老工人从十几岁就爬小煤窑,有一半岁月在井下度过,因而井下生产经验丰富,热爱矿山,李春华和他们交上知心朋友以后,这些老工人就成了他进行工作的有力靠山。
李春华和老工人接近的方法,主要是发扬革命干部深入群众,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的优良作风。李春华来到新河煤矿以后,首先在他的笔记本上记录了全矿老工人的姓名。这些老工人住在哪里,分布在哪个采区,哪个井口,他都记得很详细。李春华到矿没有几天,就找到老工人杨生春的家里,杨生春一见党委书记,慌忙收拾出炕上一块干净地方。李春华没有客气,上炕就坐下了。他说:“老杨,我是搞煤来了,怎么能嫌黑,你快别收拾。”接着就和这个老工人拉开了煤矿生产的家常话。
老工人就像井下生产的一本教科书,问到哪答到哪
杨生春今年四十多岁,从十几岁就在这荒凉的山窝里挖煤,在几十丈深的井下爬进爬出。因此,一提井下生产,杨生春的话匣子就打开了,他给党委书记讲完煤层讲顶板,说完采煤说掘进,但李春华却听不出个头绪来。杨生春一看党委书记不懂行,比李春华还着急,他立刻提起矿灯说:“书记!走!咱下井指点给你看。”就这样,老工人杨生春在井下给党委书记李春华上了采煤生产的第一课。出井以后,李春华就让杨生春邀集全矿的几个老工人,在窑洞前开了个座谈会。在跟老工人第一次见面的这个座谈会上,李春华就向老工人交了底,说明自己来自农村,要学习领导煤矿生产,一定向大家好好学习。然后,他要求老工人们,千斤担子大家担,分井包干,负责井下采掘。这一片开门见山、推心置腹的谈话,使老工人感觉到书记先向自己交了心,党委书记不但了解自己,而且信赖自己。打这儿起,老工人杨生春、王克文、高义国、王廷贞、刘克勤开始固定井口,每人包一两口井,领着生产队,负责井下生产,翻开了新河煤矿工人参加井下生产管理的第一页。
两年来,李春华一直和老工人有着亲密的交往。他和这些老工人共同劳动,一起谈心,向他们请教解决生产中疑难问题的办法。不管春夏秋冬,他从哪个井口爬出来,就在哪个采区和工人一起吃饭。哪个工人的住所离得近,他就睡在哪里。有时候碰到深夜出井,李春华就披着老羊皮袄,和工人一起睡在井口的火窝子边。老工人每次下矿井时,李春华常常跟在后面,老工人在前边敲帮问顶的时候,李春华也学着来,这位党委书记一边用心听老工人讲,一边举着锤子站在现场实习。在掌子面上,李春华经常接过老工人手里的刨锤,自己学习采煤。开始时手里的刨锤不听使唤,指东打西挖不准,在老工人的指点下,他逐渐学会顺着煤层斜挖的本领。老工人就像井下生产的一本教科书,所有生产上的问题,他们都能给以满意的答复。就这样,李春华作为井下生产的普通一兵,和五位老工人结成了亲密的关系。他在这五位老工人面前,学会采煤,架柴、通风、防止冒顶和老巷水等一切井下生产知识,这些宝贵的生产知识,成了这位党委书记指挥全矿采掘工作的重要依据。
1959年,新河煤矿的大山湾井不断发生冒顶现象,影响安全,影响生产。为了解决这个关键问题,李春华想用石头代替坑木支撑,但是他没有把握,这事向老工人一说,他们很支持,并且立即研究出用毛料石在井下砌碹的办法。这事合乎党的勤俭办企业的方针,受到群众的拥护。老工人刘克勤一马当先,带领工人上山背石头,杨生春下井跟着李春华动手扒渣,并且组成了有老工人参加的砌碹小组,很快就在大山湾井完成了毛料石砌碹的试点工作。接着,这一经验在全矿普遍推广,不仅节约了大量的坑木,防止了冒顶事故,而且进一步保证了安全生产。
书记的钥匙打开了老工人的窍门
李春华在和工人们接触过程中,经常提到小煤窑技术改造问题,征求大家的意见。对此,新工人总是跃跃欲试,恨不得立即动手,但有些老工人却劲头不大。天长日久,李春华和老工人交上知心朋友以后,有人才把心思掏给了书记。原来有些老工人觉得大炼钢铁,急需焦煤,小煤窑开采,打井快,省工,很快就能打到煤层,能保证快出煤,认为搞技术改造太费事,也影响出煤率。李春华了解到老工人这份心情以后,就教育大家,搞生产不能只顾眼前,还要有雄心大志,要看得见煤矿的发展前途。新河煤矿有一定的蕴藏量,要作几十年的开采打算,要想大幅度增产,进行小煤窑技术改造,是最好的办法。这可真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老工人的打算是多出煤,而进行小煤窑技术改造正是为了大幅度增产,正合他们的心意,因而大大调动了老工人的积极性,争前恐后地参加了井巷扩建工程。
知道工人的长处,也知道他们的短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帮助他们
李春华和老工人的深情厚谊,不只建立在劳动生产中,也建立在日常生活中。老工人杨生春生病不能走路的时候,是这个年青的书记背着他从采区走向医务所。当老工人高义国学文化有困难的时候,是这位年青的书记,指定专人教这个老工人学习文化。他不但要求文化教员特别注意检查高义国的学习情况,自己也经常帮助和督促,因而使高义国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摘掉了文盲帽子。同时,李春华非常熟悉这些老工人的特点,了解他们的长处和短处,能很好地帮助他们不断提高,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现在,李春华交往的这些老工人,有的已是新河煤矿的采区区长,有的是生产大队长,都成了新河煤矿的骨干力量。其中王克文和刘克勤都已在今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调到山丹县一个农场去工作的老工人王廷贞,碰到工作上有什么问题的时候,还经常回到新河煤矿来找他的知心朋友李春华商量。
李春华不仅和五个老工人交成知心朋友,还通过他们熟悉了全矿六十多个老工人。哪个老工人家里人口多,哪个老工人开采小煤窑有一套经验,谁爱喝酒,谁不爱说话,李春华心里都有个底。这些老工人也都和书记搞得熟,说得来。谁要是在心里有解不开扣的问题,也高兴去找李春华谈,这就大大调动了老工人的积极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