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10月23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黑龙江各城市近二十万人到农村安家落户
决心把公社化的农村建设得更美好
一批批有利于农业发展的工厂和学校、研究机关迁往农村
本报讯 黑龙江省各城市正掀起到农村去,参加农村建设的高潮。目前,全省已有近二十万名机关干部、工矿企业的工人、大专学校的师生和科学研究机关的人员,把无产阶级思想和科学、文化、技术带到农村去安家落户,和全省农民一道大办农业、大办粮食,加速公社化后的农村建设。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黑龙江省在全国支援下,全党全民大搞工业,使这个工业基础相当薄弱,原来只有油、酒、米、面加工业和一些机器修理业的地方,迅速建设成为国家重要工业基地之一。现在它有着雄厚的物资基础和技术条件,支援农业,加速农村的建设。黑龙江省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农业机械化已有良好基础,全省农村的粮食商品率已达50%左右,成为国家的重要农业地区。还有上亿亩肥沃的处女地,和几千万亩肥美的草原,农业发展前途很大。为了高速度发展农业,加速建设农村,最近几个月,黑龙江省各地党组织,普遍向城乡人民进行了以农业为基础,大办农业、大办粮食,加速建设农村的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广大人民的政治思想觉悟。目前,各个城市已经树起了热爱农村,热爱农业劳动,下乡参加农村建设的新风气。全省所有的机关、工矿企业和学校,广泛开展了讨论,人们纷纷写大字报,写申请书,表示要在党的领导下,和农民一道,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劳动,把公社化后的农村建设得更加美好。
目前,黑龙江省各城市,一批批干部、技术工人、学生和城市居民,满腔热情地奔赴农业生产第一线。据统计:下到农村的劳动力已达近二十万人。其中各级干部就有一万六千多人,他们大多数都是熟悉基层工作,和有一定群众工作经验的干部,有的是县委书记和县长,有的是企业部门的领导干部。齐齐哈尔市下去的一万多劳动力中,各级干部就有一千六百多名,他们到农村后,有的担任了基层领导,有的当了社员。二千三百多名技术工人,都成为县、社工业的骨干。我国最北部的黑河地区,由于下派了一千二百多名干部,使这个地区的人民公社、管理区和生产队,都有一两名县级干部作骨干,大大充实了边远地区农业生产的领导力量。
黑龙江省各城市支援农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把有利发展农业的工厂和原料产地在农村的工厂,一批一批有计划有领导地搬到农村去。哈尔滨市前几个月已有三十四个工厂迁到农村,现在又有四十九个机械、轻工业、化学工业等工厂,正在进行迁厂下乡工作。已经迁到农村的工厂,有力地促进农业技术改造的进程和带动了县社工业的发展,使各县的机械工业,在过去只能制造和修理一般农具的基础上,发展到制造车床、柴油机、播种机、收割机等产品。松花江农业机械厂迁到五常后,为这个县的县社工业培训技术人材,提高了技术水平,制造了大批水田机械,使全县水田生产,除收割外全部使用机械农具和半机械化农具作业了。同时,由于这些工厂接近原料产地,不仅使工厂本身得到发展,更利于工农业结合,便于工人在农忙时务农,农闲务本业。像去年底由哈尔滨迁到呼兰县的制药厂,已经在呼兰县孟家岗建立了原料基地,不仅使工人学会了既会做工又会务农的两套本领,而且充分利用当地野生植物,试制了十多种新产品,供应城乡人民。
黑龙江省城市支援农业的另一个特点,是把适合设在农村的大、专学校,科学研究机关,带着科学、文化、技术搬到农村去。现在这些单位正在积极进行下农村的准备工作。中国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正在积极迁往有肥美草原的牧区,那里有成群马匹和牛羊,可供研究试验。黑龙江农业机械化学院也正在迁往农村。
黑龙江省从城市动员强大的人力、物力,和科学文化、技术力量建设农村,对农民的鼓舞很大。他们看到大批工人、干部和学生下到农村,在那些原来没有工业的地方,办起了工厂,原来文化科学不发达的地方,有了大、专学校和科学研究机关,他们说,这才是“以农业为基础”呢,大大增强了农民的建设农村的信心。 (宋化江)


第7版()
专栏:

松花江农业机械厂迁到农村
一年来大力支援了农业,农民爱如“掌上明珠”
本报讯 记者潘冲汉、王瑞昌报道:从哈尔滨市迁到五常县的松花江农业机械厂,到农村不到一年,对支援农业技术改造就作了很多事情。在那里,人们已经把这个厂看作“掌上明珠”。
这个厂过去在支援农业技术改造中,就作出了很大贡献。为了更好地支援农业技术改造,在去年11月,中共哈尔滨市委决定把这个以制造水田机械为主的农业机械厂,迁到水田较多的五常县。他们迁厂时正是冬季,迁厂工作开始虽然有很多具体困难,但职工们树立了为农业服务的思想,决心战胜这些困难,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社会主义农村。当机械设备运到五常后,运输力量不能满足要求,他们自己动手往现场搬运,设备缺乏,他们就就地制造,厂房不够,就自己动手扩建。他们终于战胜了各种困难,提前完成了迁厂任务,迅速投入生产。这个厂投入生产后,很快就制造出适应本地特点的大批水田机械、水利工具,并开始武装社办工业,立即成为五常县支援农业技术改造的重要力量。
这个厂到农村后,为了适应农事季节需要,他们和五常县原有两个小农业机械厂生产出大量播种机,使全县水田播种实现机械化。这个厂到县后,就主动与各人民公社挂钩,支援了工农、兴胜、光辉、胜利、安家等人民公社播种机、除草机、锄板、收割机等两千八百多台(件),并用他们生产的十二点五瓩的发电机,帮助冲河、志广、光辉等三个人民公社所在地实现了工业动力和照明电气化。
松花江农业机械厂迁到农村后,还积极主动地武装了社办工业。半年来,帮助各人民公社培养了四十余名技工,并抽出车床、台钻、砂轮机、弹簧锤、虎钳子、小型铸造设备等二百多台(件),支援了公社工业的发展,为农业机械工业体系的形成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如工农人民公社在半年前有一个只能修理、制造简易农具的农具厂,自从松花江农业机械厂与这个厂挂钩并进行大力支援后,现在既能制造水田机械,又能修理拖拉机、动力机、大型排灌机械等设备,使这个农具厂承担了全公社的机具修造任务,做到了中修不出区,大修不出社。五常镇人民公社农具厂在半年前还没有机械车间,经过松花江农业机械厂支援装备后,生产能力大大提高,除能修理水田洋犁、打稻机外,半年来共制造了水田除草机、铲趟机、水田播种机、插秧机、水稻自动脱谷机、苞米脱粒机、通用脱谷机等大型农业机械三十五台,既解决了本公社的修配、制造,又支援了其它公社。
松花江农业机械厂迁到农村后,在生产上的显著不同,就是既有生产农业机械的任务,又担负修理任务。这样和农业生产结合得更密切了。他们根据这些特点,对支援农业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形式。为了便于安排工厂生产,满足各公社必要的农机具修理,在工厂正式车间以外,又增加了一个农具修配车间,并由车、钳、刨、铣各技术工种的十余名技术工人组成了支援农业业余小组,以便解决给农村修配机具上的各种技术问题。为了节约农村劳力和畜力,避免各公社大型机械因为修理而往返运输,他们还在每个农事季节,由各工种技术较高的工人,组成技术服务团,深入公社检修机具。如在5月间,常堡公社二千二百五十亩水稻已经播了种,就是五台抽水机安装不上,这个厂就连夜派去两名技术工人,奋战了四、五昼夜,把五台抽水机全部安好,帮助技术员看管机器,一直到把水田灌好才回来。在今年秋收前,他们又组成九个人的技术服务团,深入到六个公社的管理区和生产队,检修了拖拉机、柴油机、煤气机、打稻机、制米机、脱谷机、饲料粉碎机、发电机等一百四十七台较大型的农业机具。仅这次就为农村节约了劳动力四百七十多个,节约运费、修理费六千一百多元。他们并帮助公社工业提高了技术水平,成为农村的技术顾问。这个工厂除了按农事季节和有计划地组织技术服务团以外,工人们利用星期假日到附近公社、工厂去帮助解决一些技术问题。这已成为工人们假日活动的重要内容。有时公社、工厂有解决不了的部件,也拿到松花江机械厂,借了车床、工具就干起来。
这个农业机械厂下乡后,由于更多联系农业生产实践,在技术上和产品质量上有很大提高。这个厂已由过去只能生产铲趟机、点播机等一般农业机械,发展到现在已能生产电犁、太古式收割机、发电机、水泵和林业用的带锯机等技术比较复杂的产品了,并在产品设计上也有新的改进。工厂的设备和工人也比迁到农村前增长了一倍多。(附图片)
这是松花江农业机械厂为农村人民公社生产的一批电动机
新华社记者 李日宣 刘文成摄


第7版()
专栏:

“这才是咱们的大学生”
——记哈尔滨医科大学师生下乡秋收
本报记者 于振瀛 陈振东
正在黑龙江省各个城市一百万人下乡帮助农村秋收的时候,记者在绥化县的农村里,遇到一批大学教师和学生。他们就像解放军那样,按照“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行事。他们白天和社员一起割庄稼,收甜菜,拣粮食,早晨和晚上帮助农民挑水、扫院子。把房东家的院子扫干净了,又把大街扫干净,把房东家的水缸挑满了,又把邻家的水缸挑满。这些人是哈尔滨医科大学的教师和学生,到这里来参加秋收劳动的。农民赞扬他们说:“这才是咱们的大学生!”普通的劳动者
全党全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号召,在黑龙江省日益深入人心。到农村去,为建设社会主义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已成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全体师生的迫切要求。9月21日,这个学校的一千九百多名师生组成的帮助农村秋收远征“民兵团”,在绥化车站走下火车。他们中间有教授、讲师、助教,也有学生和工作人员,但是这些人是以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身份,背着背包来到农村的。一到村里,就参加了农村的各项劳动。微生物科女教师潘菊芬,刚放下背包,看到社员合泥,修缮公共食堂,她就挽起袖子,参加了合泥的工作。社员看了非常高兴,有的农民还为她写了一首诗说:“大学老师下了乡,放下行李合泥浆,不怕水凉不怕脏,为了修建大食堂。”
医大师生在绥化县的日子里,不仅帮助农村收了庄稼,更重要的是他们把解放军的作风带到了农村,感动了农民,更教育了他们自己。近来,在这个县凡是有医大师生的人民公社里,都可以听到许多生动的故事。在双合公社富贵管理区劳动的大学生,有一个名叫崔炳志的,他每天早晨,先把房东家的水缸挑满了水,然后再给左邻右舍去挑。日子长了,群众怕累着他,有的就把水桶藏起来。这个村子里的大人、小孩都认识他,老年人管他叫:“我们的好老崔”,小孩子管他叫“我们的崔大哥”。只要一看到崔炳志,人们就争着叫他去串门。在兴福公社红旗管理区,还发生这样一件事:房东老大娘到田里劳动去了,她的十二、三岁小儿子正在家养病,老太太嘱咐他的儿子不要挑水,免得累犯了病。可是等老大娘收工回来,看见水缸满满的,她就埋怨儿子太不听话,她儿子笑着告诉她,是医大学生给挑的,老大娘非常感动,说:“真像我们的解放军”。
在过去,有谁见过这样多的大学教师和学生愿当群众的勤务员?可是今天,在我们的社会里,已成为平常的事情。
和农民情同骨肉“医大到咱村,感动几代人;老人笑出泪,小孩迎出门。咱们村里啊,来了一伙亲人!”这里的广大社员就是以这样热烈的心情对待医大的师生的。
广大社员像爱护自己的亲人一样,关心医大师生。他们把自己睡的热炕腾出来,给医大的师生住;早晨轻轻下地,很怕把他们吵醒;生产队长分配活计时,总想要给他们一点轻活干。早晨,老大娘起早把洗脸水烧好,放在锅里暖着;晚上,把炕烧热,把被铺好,用手摸摸,冷不?热不?然后在门前守候他们回来。学生刘文成干活回来,不知是谁把他的袜子洗的干干净净,后来一打听,才知道是房东老大娘给洗的。有一天晚上,住在双河公社秦家管理区的同学正在食堂开会,忽然下起雨来,房东刘杰三老大爷在家里坐立不安,总怕雨淋着他们,便带着雨衣,到食堂去接他们。又有一天,天气一下子变冷,兴福公社建设管理区三队的社员,怕医大的师生们冻着,就利用休息时间,先给他们屋里修上一座暖墙。女同学王玉芝生病了,留在家里,她便帮助房东崔老大娘干针线活。等她病好,拿起镰刀下地割大豆时,一掏兜,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崔老大娘做了一付手套,偷偷放在她兜里,原来崔老大娘怕她割大豆时扎手。老乡们这种劳动人民的感情,大大教育了医大师生,给他们上了一堂最生动、最深刻的阶级教育课。王玉芝感动地说:“群众太好了!”并且表示,一定要好好劳动,努力工作,来回答群众的关怀。
就这样,哈尔滨医大的师生和群众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他们在知识分子劳动化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胜读十年书
医大师生在农村里,不仅向农民学到了许多知识,更重要的是深深体会到党的以农业为基础,以粮为纲方针的重大意义,感到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完全正确。劳动使他们学到了在课堂里学不到的大道理。在大豆地里,我们遇见了助教谭静澜,他正在一刀一刀地割大豆。他对我们说:“长期住在大城市里,脱离生产,不知道粮食是怎么来的。比如说想吃糖,就到商店里买来了。通过收获甜菜,才知道就是吃一块糖,也不那么容易。春种夏锄且不说,光是秋收,得先用犁把甜菜从地里翻出来,把缨子拧掉,去了泥土,削掉须根,才能装车运走。到工厂还要加一番工。”
通过秋收,师生们加强了对劳动的热爱,认识到劳动人民的高贵品质,对人民公社的无比优越性有了具体认识,并深深爱上了农村。有很多学生表示,他们在毕业后要到农村来,为建设社会主义农村发热发光。


第7版()
专栏:

就地发展原料生产 就地加工制造产品
哈尔滨和平糖厂减少损耗提高生产水平
大部分工人有了既会做工又会务农的两套本领
本报讯 哈尔滨和平制糖厂把工厂建设在农村原料产地,就地种甜菜,就地用现代化设备制糖,把工业和农业,原料生产和加工业结合起来。他们不仅把工业、技术、文化带下乡,而且使工厂大部分工人有了既会做工又会务农的两套本领。
在1958年以前,哈尔滨和平制糖厂制糖原料全部靠外地运来。去年这个厂的工人和农村人民公社社员一起,在工厂附近建立了一个一千五百亩的甜菜基地(今年扩大到一万五千亩)。目前,正在收获甜菜,在和平制糖厂附近的农田里,每天都有四百多名工人和农村公社社员一起收获甜菜,并且就地把甜菜埋藏起来。工厂生产时,随时都可运来新鲜的甜菜。他们这样就地生产原料,减少了原料运输量。今年,这个厂利用所在地的和平分社种的甜菜制糖,不仅节省了大量的运输设备,而且甜菜保管过程中的损耗量减少了一半,成本降低10%。由于就地发展原料生产,生产也随之不断发展,日产量比刚建厂时提高了80%。和平制糖厂建设在农村,又能把技术、文化带下乡去。他们看到农村在发展中需要动力,就主动地组织了技术服务队,把厂内环形供电节省下来的电送到农村,使工厂附近的四个管理区已经做到用电照明和生产。这个工厂附近的友谊水库在去年夏天灌溉没有水泵,工厂就把生产闲季不用的水泵搬到水库,待制糖生产时再搬回工厂制糖用,这大大提高了机械使用率,使工业、农业生产获得双丰收。
哈尔滨和平制糖厂还由于工人参加农业生产,进一步树立了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更加密切了工农之间的关系。这个厂的工人说:“人和机器都要吃饭,人吃的饭是粮食,机器吃的原料是甜菜,人不吃饭活不成,机器没原料不能生产。”所以,哈尔滨和平制糖厂的工人关心农业生产像关心自己工厂制糖生产一样。现在大部分工人有了既会做工,又会务农的两套本领。这个厂的主要工序制糖车间,有80%的工人由于经常参加农业劳动,已经学会了各种农业生产技术,有50%的工人已成为农业生产上的熟手。十几年工龄的老制糖工人冯长禄,不仅是一个制糖能手,而且也学会一套趟地、点种的农业生产本领。制糖工人参加了农业生产,了解了制糖原料——甜菜生产的艰巨性,他们就在制糖生产过程中,更加注意节约原料了。制糖车间工人在上下班走路,看到厂内运输掉的甜菜都拣起来,使每一棵甜菜都不浪费掉。工人参加农业生产,也经常向农民宣传甜菜对工业生产的重要意义,并和农民一起研究提高甜菜产量的办法。这个厂附近的和平分社,今年种的甜菜都长得均匀、整齐、纤维又少,没有空心,含糖量比原来株距远的大约增加1%到2%。
哈尔滨和平制糖厂,工人参加农业生产,按着工厂的闲忙和农村的不同生产季节,采取了多种多样工农业生产结合形式。有的到离厂很远的甜菜产地,一面参加甜菜生产,一面还给公社社员种甜菜做技术指导,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有的在工厂附近的农村人民公社参加春播、夏锄、秋收等生产劳动。在农村大忙季节,工厂还组织全厂工人集中突击农业生产。今年夏天,雨水大,农田草苗齐长,这个厂的所在地和平分社种的甜菜发生草荒。工厂就组成了一个三百多人的“突击队”,到农田突击除草。这个分社一个管理区有一千五百亩的甜菜除草任务,其中八百二十亩是制糖工人完成的。工厂的技术工人在参加农业生产的同时,还带着工具,到各生产队巡回流动修理农业机具,从1958年以来,这个厂已给农村修理农业机具三千多件。 (李继承)


第7版()
专栏:

草原上的新农村
——下放干部建设的雅尔塞农场
紧靠着嫩江北岸与齐齐哈尔市隔江相望的雅尔塞农场,是由齐齐哈尔市财贸部门一千二百多名下放干部和当地农民一起建立起来的。两年前,这里还是一个比较荒辟的农村,只不过两年多时间,这里已建成为齐齐哈尔市的“鱼米肉菜瓜果乡”。现在,这个农场每天供应齐齐哈尔市大量的肉、蛋和蔬菜。已成为一个规模巨大的副食品生产基地。
这里,几万亩的菜田一眼望不到边,金黄色的稻田正在收割,草原上奔跑着成群的猪羊。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草原,现在已建起房屋五千多间,有工厂、学校、医院、俱乐部、住宅……,成了草原上的一座新城。两年多来,下放干部办起了为生产和副食品服务的中小型工厂二十八个,建立了中小学六所。还修建了大小渠道七十多条,架设了输电线路一百五十多华里,场内四万多亩的菜田全部实现了水利灌溉,六千多亩的旱田已改成了稻田,全场已有50%的住户实现了电灯照明。下放干部所创办的一所农业中学,已培养出拖拉机手、园艺工作者、教师、兽医人材等四百七十多名。有人写诗赞扬这里的变化说:“过去草原遍荒野,如今到处花果园,干部下放创奇迹,农村面貌大改变。”
雅尔塞建设的时间虽短,但在供应市场副食品方面已起到了很大作用。这里的茄子、辣椒、甘兰等蔬菜,堆得像小山一样,每天用汽车、机帆船运往城市。仅1959年供应城市的蔬菜、鱼肉、蛋等将近四千万斤。今年这个农场的播种面积又有扩大,蔬菜产量将比去年增加90%以上,猪、禽、鱼等也都比去年有很大增加。两年多来,下放干部还从国内外引进了上百种的优秀品种的瓜菜。同时还培养出一些独特的品种,如雅尔塞的大西瓜皮薄、味甜,不仅供应当地人民食用,而且还运往了首都、沈阳等地。因为这个农场生产的副食品品种多、数量大,供应及时,群众都称它是供应城市副食品的“活仓库。” 
(陈仲明)(附图片)
齐齐哈尔雅尔塞农场秋菜外运 新华社记者 宋挥、冯琦摄


第7版()
专栏:

给农村送动力的人
本报记者 纪静如
傍晚,当依安县宝泉公社阳春管理区的社员们从地里收工回来的时候,发现村子大变样:从管理区办公室到附近几十户社员家里都点上了明晃晃的电灯,村里、屋外,孩子们来回地奔跑,拍着手欢叫“亮了!亮了!”制米厂轧轧的机器声,饲料加工的铡草机声有节奏地传入人们耳中。阳春管理区像办大喜事似地闹烘烘,成群的人们奔向村子尽头,去瞧那用一台二十五马力柴油机带动一个七点五瓩发电机组成的农村小发电站。
一个二十几岁的年青人刚从高耸的电杆上踏着脚扣子下来,管理区干部和社员们就把他和同来的伙伴们都围了起来。老乡们感谢他们:“这可好啦!给送来电了,碾米、铡草使上了机器,又可省下劳力和畜力下地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同志,你们是电厂来的吧!”年青人笑答道:“我们是依安县商业局工业器材供应站的!”“哦!”这可使大家都感到十分意外。
从此,依安县商业部门职工帮助农村公社办“电”的故事就传开了。
这个年青人就是当时县器材供应站机电修理组长、现在依安县商业局电机厂厂长董凤书。
董凤书原来并不懂电,两年前他还是个木工出身的、县商业局器材供应站的营业员。那时他经常下乡去了解农村对生产资料需要的情况。看到社员们费很多劳力和畜力去铡草、碾米,心里总想:什么时候让农村也能用电带动机器碾米、铡草、粉碎饲料……就好了。
正好不久,县委提出:“工商协作,武装农村”的号召,董凤书和大伙儿就合计着,怎么能把存在工业器材供应站仓库里的那一批损坏的柴油机修复过来,配上个小电机,不是就可帮助农村建立起简易小发电站了吗?
供应站党支部决定由董凤书负责组成一个机电修理小组来完成这个任务。并且从各方面调来了一批机电修理组员,他们有懂的卖布的、理发的、炸麻花的……却没有一个懂的修理内燃机的。这可把修理组长董凤书难住了,怎么来完成帮助建设新农村的任务呢?
拜师取经去。董凤书在党支部的热情支持下,来到了哈尔滨祥泰内燃机厂。工厂工人们听说依安县商业职工要帮助农村办电,都主动地边干边来给他讲解。但是,在短短几天内掌握修理内燃机的全套本领,到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董凤书原来只念过几年小学。他成天成夜地在车间跟着看、学、记也只能把内燃机的零件、名词、使用说明等等记个大概。回到县里,他又把书店里有关的内燃机教科书、柴油机原理等书籍都买了回来,翻书、琢磨。而当他和伙伴们一起从仓库里抬出那批坏了的柴油机来修理时,大家又蒙住了,不知从何下手?
难道真的被难住了吗?夜里,董凤书翻来复去地思索着。他的眼前浮现了下乡时看到的农民用手工铡草、畜力碾米的情景。农村多么需要电,需要动力啊!他又想起了县委书记对自己的几次谈话、鼓励:“搞革命,总会遇到很多困难的,一个革命者应该有坚强的意志去克服它。”他想着、想着,忽然想到过去曾看到过有汽车头改成的内燃机,对!找汽车司机去!
他一骨碌从床上起来,跑到县运输站找司机张玉书:“当学徒来了,张师傅!”他跟张师傅说明缘由,当天就跟着搭上了跑依龙公社的长途汽车。一路上,他仔细瞅着张师傅怎么变换动作?盘问着为什么踩这油门?什么时候拉变速杆?如何发动等原理。从依龙回来,他又缠着张师傅教给他怎么检修?
经过苦钻苦学,加上在工厂里看到的,董凤书到底基本上懂得了内燃机原理。回到供应站,他又翻出了书店买来的一大堆书,把每册书上有关内燃机原理部分都拆了下来,自己订成一本检修内燃机的综合“教科书”。然后,带着组员对照着书本上的图例和汽车头的装置,边讲解、边实际操作,使大伙儿很快就掌握了拆修内燃机的初步知识。大家边学边干,先后二十几天,终于使堆在仓库里的二十几台坏柴油机都可以使用了。
柴油机修好了,小电机修的修,买的买,也齐备了,距离县委原定下农村去安装发电设备的时间愈来愈近。这时,大伙儿对架线技术还没学会,机电修理组员们都在发愁。组长董凤书笑迷迷地从党支部领来了锦囊妙计。他对大伙儿说:“来,我们把办公室那两间屋上的电线都拆下来!”组员们以为大概是拿这些电线去支援农村,大家热情地七手八脚,果然一会儿都拆下来了。谁知当最后一个组员才从梯子上跳下来时,组长又下了第二道命令:“把这些电线重新安装上去!”这可真把大家难住了,当时只知道快拆下来,谁也没留意原来是怎么安装的啊。董凤书看大家都呆住了,就笑着说:“我们再看看隔壁屋子线路是怎么安的,照着干不就成了?”大家一想:对!于是有的画图,有的整理线路,一个上午就又安装好了。打开开关,灯亮了!大家这才恍然大悟,是在训练大家掌握架线技术呢。
依安县商业局工业器材供应站的职工——董凤书和他的伙伴们,就是这样苦钻苦学,边学边干,由电的门外汉,到学会了试着办电。以后,他们带着成批修复的柴油机、小电机,以及和工业部门协作制成的制米机、铡草机来到了农村。由宝泉公社阳春管理区到中兴公社,依龙公社……在两年之中,帮助农村共建立起了二十四处小型发电站,为公社安装了二百六十多台机械动力设备。为了适应支援农业的需要,逐步把一个十几人的机电修理小组发展成了一百二十多人的依安县商业局电机厂。现在,他们已生产了八十多台小发电机、电动机及七十多台变压器,武装了全县各个农村公社。(附图片)
赵志方 插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