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7月10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鸡蛋里挑骨头”
阮沅
在日常生活里,常常可以听到“鸡蛋里挑骨头”这句话。这是一个比喻。有些人常爱找别人的缺点,挑别人的毛病,有时缺点和毛病找对了,对方不好辩驳,就顶上一句:“你这是鸡蛋里挑骨头。”或者说:“象你这么个挑法,鸡蛋里也能挑出骨头来。”不看别人的成绩,专门挑毛病,自然不算好。但是,一个革命者对待自己的工作,在成绩之中,挑挑骨头,找找缺点,想办法加以克服,如果这也算作一种“鸡蛋里挑骨头”,这种“挑”倒是很有必要的。
最近在报上读了一条消息:著名的水稻高产区——潮汕地区,在广东省全省一片“学潮汕”的热潮中,由地委三位书记率领了一批县委和公社党委的书记,到省内一些先进地区参观学习。经过对比,发现自己在生产上固然有先进之处,但也有不如人家的地方,并由此检查出自己主观上的毛病。这就是从鸡蛋里挑骨头,这块“骨头”挑得好,很合乎唯物辩证法。
我们做任何事情,总难得尽善尽美。事情做好了,成了先进单位,这只是成绩占的比重大,缺点占的比重小。成绩大,应该认真地总结经验,争取更大的成绩;缺点再小,终究是个缺点,也应该把它挑出来,克服掉。旧的缺点一经克服,就会走向它的反面,变为新的优点,我们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先进更先进。如果因为缺点小而不去挑,让它埋伏在那里,它就会由小变大,最后成绩与缺点的比重就可能翻个过,先进也有可能变成落后。
在“鸡蛋”里挑“骨头”并不那么容易。中共汕头地委早就指示各社队,对工作要“一分为二”,要看到自己还有不足之处。但是,“一分为二”怎么个分法,到哪里去找不足之处?心中无数。只有派了人出去参观学习,才看到比不上人家的地方,“一分为二”才算落实了。这是个启示。找缺点也要调查研究,不但要在“家”里调查,还要到外面去跟别人比。俗话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有些缺点,平时你并不注意,只有跟别人一比,见出高低,才恍然大悟。一个革命者,没有理由把比不上人家的地方掩盖起来,甚至为自己的缺点辩护。
既然自己要找缺点,那么就应该欢迎别人提缺点,欢迎别人从“鸡蛋里挑骨头”。别人挑出了真“骨头”,固然应该欢迎,就是毛病挑得不全对,不怎么对,甚至不对,听一听,分析分析,也是有好处的。


第6版()
专栏:

闯关
——迎接生产新高潮中的小故事
谢树
早春时候,我来到了小兴安岭上的一个林场。这里的景象是雄伟动人的。老远就能听到伐木油锯的吼叫声;不一会儿,就有一棵高高的红松扬着银粉般的积雪倒下来,发出了天崩地裂似的巨响。随后,就被拖拉机拉走,装上汽车,乖乖地到储木场去报到。我在现场站了一会儿,觉得脚冷身上也冷;可是看看伐木工人们,却个个浑身冒着热气,脸上淌着汗哩!
夜里,我去参观的那个小工段正在开会,工人们的神情很兴奋,一个个笑呵呵的。看样子,今天的生产任务完成得不错。这时只听小工段长说:“两台油锯都不错嘛!老褚一下子就达到了九十八米。”“谁叫老褚?”我问身旁的一个工人。他顺手指了指。明亮的电灯下,我看见一个三十岁左右,粗粗实实的壮汉子,他正在卷烟。那个工人笑笑告诉我:“这家伙不爱说话,可干活却是把好手,干哪行钻哪行。原先他是集材的,最近才调他来学油锯。这不,只几个月的工夫,就要闯过百米大关了。”会开了一个多小时,开得很活跃;可老褚却没有说话,一直低头抽烟,好象有什么心事。
夜半,我见林场办公室的一间空房子还亮着灯光,便走了进去,咦,原来是老褚正在哧哧地锉着什么。他抬头看看我,没说话,又低下头锉着油锯上的链条。“褚师傅,咋还不歇着?”我问。隔了一会儿,他才闷声闷气地说:“睡不着!得想办法制服它,不然倒被它制服了!”说着抬起头来问我:“同志,你是来要木头的吗?”我摇了摇头。他停下手,卷好一枝烟,慢慢抽着说:“同志,你不知道啊,现在全国开始出现生产新高潮,造船、造车、造纸、修桥铺路盖厂房,哪样也离不开木头。前几天我到山下遇上一个从开封来要木头的同乡,他拍着我的肩膀说:‘老乡,就看你们的啦。我们可是摆开架势等着木头哩!’我听了心里真是火燎燎的,恨不得一把抓它几火车交给他!不赶快提高产量怎么行?”“你们的生产搞得不错呀,你不是就要闯过百米大关了吗!”“嘿嘿嘿!”他竟笑了起来:“你寻思那就到顶啦?不!闯过一关,又有一关,没个完!”说着又操起工具哧哧哧地锉起来,那劲头就象火山要爆发了似的,我在一旁不由看呆了。
过了两三个月,我又来到黑龙江省东部一个颇具规模的现代化纺织厂,住了几天。说也怪,这儿和林区完全是两码事,地理环境不同,生产条件也不同,可是却使人感到两处工人的心劲竟完全相同。这里正在展开一个“增产不增人”的生产革新运动。前纺、后纺、捻线、织布等几个车间,都在挖潜力,找窍门。我有几天在前纺的细纱工段参加劳动。在那里,我看见了不少新事物,什么“自动扫纱架”,什么“半自动扫车台”等等。哪怕能够减轻一度劳动量,能够增长一寸生产率的招儿,他们都琢磨到了。我很感动,便对生产组长赵惠兰说:“生产新高潮一来,你们没少费心思。”她正往机台里加油,顺嘴说:“芝麻没少捡,可还没抱住西瓜哩!”说这话时,她那两道漆黑的眉毛还皱了皱。我不由得怔住了,不知她这话是谦虚,还是真的。
这天我跟的是中班,到半夜十一点下班了。人很累,我回去洗完脸,就想出去舒展舒展筋骨。我正漫步着,忽然看见那边树底下有个人影一晃,接着便听到一个尖声尖气的姑娘说:“哟,赵师傅,你还没回去歇着?”
“不忙。夜老长的!”这正是赵惠兰的声音。
“不对,你准是又琢磨啥窍门呢,能跟我谈谈吗?”
赵惠兰笑了几声说:“毛丫头,你真机灵。喂,你说咱们再把看台量扩大一下,一个人多看半台行不行?这样全工段就可以省出十几个人。”
“啊!”姑娘仿佛吃了一惊:“现在的车子是高速运转,一个人看八百个锭子还手脚不得闲呢,再加二百……”
“瞧你,还是出名的小大胆呢!要增产不增人,就得拿大头。生产高潮掀得越高,就越得有一股子搭上天梯敢摘月亮的心劲儿才行!”
姑娘长长出了一口气,没有回话。
这时又听赵惠兰说:“我可不是蛮干。我琢磨有日子啦,扩大看台量,要解决两个矛盾,一是粗纱换不过来的问题,一是扫除工作量大的问题……”
随后,她俩的声音放低了,嘁喳了一阵子,大概是研究技术细节呢。
“真有你的!”那姑娘的尖叫声一下子划破了静寂的夜空:“赵师傅,我看能行!”
“行啊,那明天再跟大伙商量商量,鼓起劲儿来闯吧!”
这忽儿又使我想到了遥远的兴安岭上老褚那句响当当的话:闯,闯过一关又一关,没个完!
回到宿舍,躺在床上我总也睡不着,耳边老是响着老褚、赵惠兰的话。我想:这不就是我们新中国工人阶级的气魄吗!


第6版()
专栏:影评

祖国处处有大寨北京市通县西集公社赵庄大队大队长 陈树永
前几天,看了纪录影片《在生产高潮中》,心里真是高兴。原先我以为全国就是一个大寨,一看电影,才知道我们的祖国处处都有大寨。我们学习的榜样越来越多了。
要走大寨的道路,先要学习大寨人先进的革命思想。特别是咱们基层干部,要有长期革命、革命到底的决心。在《下丁家大队》这个短片里可以看到,哪里工程最艰巨,哪里就有下丁家大队的老共产党员们在战斗。过去胶东根据地的区长丁学考,过去八路军的老战士王永幸,抗日战争时期的地下交通员张书勤,这些过去同敌人作过你死我活斗争的老共产党员们,今天还是坚守在革命的岗位上,同群众一起进行改天换地的斗争。我是一个年青的共产党员,在新社会长大,没有吃过大苦,他们的革命精神值得我学习。
过去,我对“种田为了什么”的道理,认识得不够清楚。经过这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进一步认识到种田就是革命,领导群众向大自然闹革命,多打粮食,不光可以支援国家建设,对世界革命也是有力的支持。我们的双肩担负着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我们也要象大庆、大寨、下丁家的干部们那样,不怕吃苦,不怕“吃亏”,不怕失败,革命到底,哪里最艰苦,就到哪里去战斗。
影片给我的另一点启发是,干革命,领导生产斗争,要敢想敢干,要有雄心壮志。在银幕上,我看到盂县、下丁家的群众在寒冬腊月开山撬石,有一块两万多斤重的大石头,硬是叫它挪了个窝儿;平饶人在海里筑大堤,起先一块块石头、一船船沙土往大海里扔,什么也瞅不见,多难哪!可是人们经过艰苦奋斗,石头山上真种上了庄稼,大海真变成了良田。这样移山填海的大事儿,过去从来没有见过;社会主义新时代,咱们人民公社社员用自己的双手就创造了这样的奇迹。
看了电影,使我增长了革命志气,加强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咱们赵庄一千亩地都是平川之地,旁边没有石头山,也没有大海,条件是好的。其中有三百亩沙土地,产量很低。我们在一九六二年就开始改良沙土地,可是至今没有改成。盂县、下丁家的英雄人民在天寒地冻的时候还搬石头,可咱们地一上冻就在热炕头一待,这哪儿象是革命呢?要改良沙土,先要学习他们那种“愚公移山”的革命干劲。
我们村沙土地没改成,有些人光埋怨条件不好,说:“缺这少那,困难太多”。事实怎样呢?改良沙地也是闹革命,要说革命没有一点困难那是假的,但是要看是怎样的困难。看看人家盂县、下丁家、平饶,他们的条件比我们差,他们也没有现代化的起重机、汽车,全仗一副肩膀两只手,加上一些简单的工具,可是他们挪动了几十吨重的机器,搬走了两万多斤的大石头,开始实现了移山填海。有利条件是重要的,但是如果没有具有先进思想的人掌握机器,有利条件不一定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我们不能坐着等待有利条件,而要在干的当中摸索经验,慢慢创造有利条件。
经过伟大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我们赵庄的社员们觉悟有了很大提高。今年麦收比哪年都快,社员的干劲真叫足,那情景是激动人心的。麦收后,大伙儿都抢着先送公粮,没有一个说要先分给自个儿。掀起一个农业生产高潮的条件是很好的。如果说讲条件,先要看到咱们人民公社社员的革命思想大增长的有利条件。人的因素第一。这个条件比起那些先进的生产工具是要高明得多的。咱们干部是社员的带头人。咱们可要紧紧依靠贫下中农,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在生产高潮中当一名促进派呵!
〔叶幼琴记〕


第6版()
专栏:在文艺阵地上

帮助农民看懂看好科教片
山西省许多农村电影放映队和专业的科教片放映队,采取各种方法帮助农民看懂看好科学教育影片。
他们采用普通场和专场相结合的放映办法。凡是属于一般科学常识的科教影片,就放映普通场。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影片,除了给社员放映普通场外,还给队干部、老农、技术员、科协会员和知识青年放映专场,让他们细看、弄通、学会。放映前,先向他们讲解影片内容,一遍看不懂,再看第二遍;放映后组织座谈讨论,并且联系当地生产情况,研究推广措施。人们把这种方法叫做“电影会”。平遥县电影放映队在去年棉花下种前给农民专场放映了影片《棉花保苗》,许多农民按照影片中介绍的方法把过去乱扔的间掉的棉苗集中起来沤肥,这样既防止了病虫害传染,又增加了肥源。
各界的电影放映员为了让农民看懂电影,都和县科协、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站、兽医站等有关部门建立了联系,经常到这些单位寻找学习资料。他们还重视向农民群众学习,特别是向老农学习农业技术和俗称、土语,以便运用群众的语言通俗地向社员们讲解影片内容和回答群众提出的问题。
放映员们为了加深观众对影片的印象,还配合放映展览图片,放映幻灯,散发技术资料等。山西省科协的科教电影放映队,去年先后到晋南和晋北的十九个县放映科教片,每场都配合举办了图片展览,更具体地向广大社员介绍了影片中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
〔新华社〕


第6版()
专栏:

奔流吧,刚果河!
看舞剧《刚果河在怒吼》有感
韩北屏诗 李克瑜速写乌云遮住了赤道的阳光,常绿的棕榈在风雨中颤抖;枷锁锁不住自由的灵魂,铁索声声,好一似奴隶的悲歌。刚果啊,刚果河在呜咽。沉重的苦难绝不会无尽无休,血洗的江山要让它重披锦绣;红缨长矛挑开丛生的荆棘,鼓声急骤,如同奔腾的激流。刚果啊,刚果河在呼唤。独立的旌旗才从国土上升起,欢乐的歌儿刚刚开始了演奏;突然间,耳边听到了狼嚎,窜来了美帝这披人皮的野兽。刚果啊,刚果河在呐喊。多少年在苦难的长途中跋涉,心头记下了多少旧恨新仇;才摆脱一个世纪来的重压,怎能再让铁索缠身、枷锁套头?刚果啊,刚果河在控诉。休想殖民主义的日子重来,休想用皮鞭使人喝下苦酒,休想用刺刀使勇敢的人下跪,休想用谎言使人把强盗当朋友。刚果啊,刚果河在咆哮。对侵略者必须以牙还牙,对杀人犯绝不能宽宥;让战斗的鼓声敲响,号角吹遍,严惩美帝这万恶的魁首。刚果啊,刚果河在怒吼。朝霞红似火,棕榈绿油油,长河千里载送着独木舟;唱起战斗的歌,胜利的歌,欢笑的浪涛呼唤强健的海鸥。刚果啊,刚果河在不歇地奔流。
(附图片)
小培丽决心继承前辈的革命事业。
欢迎战友归来。
美国黑人士兵沃伦在诉说自己兄弟的苦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