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3月15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在样板田上发展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湖南祁阳工作站 刘更另 江朝余
从一九六○年起,我们在湖南祁阳县官山坪大队进行改良低产田的科学研究。
五年来,我们同群众一块参加劳动,从劳动中作调查,总结当地群众的生产经验,进行科学研究,提出了“冬干坐秋,坐秋施磷,磷肥治标,绿肥治本,单季改双季,晚稻超早稻”的一套防治水稻“坐秋”的办法。我们所在大队水稻的生产,单产从一九六○年的三百五十斤,提高到一九六四年的六百八十斤。祁阳县运用点上经验,改良了低产田八万亩,平均每亩增产百分之三十。
从生产实践中找课题
农业科学工作者为社会主义生产服务,就是要使农业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密切结合起来,农业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农业科学工作者就去解决什么问题。
过去,我们当中有些人认为,农村不是搞科学研究的地方,即使搞也搞不出有“水平”有“理论”的东西来。尽管在下去之前,我们也反复学过毛主席关于知识分子与工农结合的道理,但当下去时,不少人仍然有个人打算,带有各式各样不切实际的研究题目、试验方案。有些试验,虽然勉强做了,报告也写了,但是到底给生产带来些什么好处,增产还是减产,谁也回答不上来。碰了钉子,感受很深,思想斗争也很激烈。经过大家讨论,决定先放下知识分子的架子,到群众中去,到生产实践中去,老老实实地当群众的小学生,同群众一起参加生产劳动,进行调查研究,从生产实践中找课题。
通过一段的生产劳动,我们发现当地的大量的鸭屎泥田,冬干后水稻发生“坐秋”现象。所谓“坐秋”,是指水稻插秧后,稻苗老不返青,黄叶枯尖,稻根变黑,生长停滞,农民把这种春天插秧一直坐到秋天才生长的现象叫作“坐秋”。水稻“坐秋”的现象在南方各省区都很普遍,仅祁阳一县就有半数以上的稻田受到它的威胁。这种现象一旦发生,不仅一般技术措施无法补救,水稻严重减产(每亩一般只收一两百斤),而且耽误季节,只能种一季稻,甚至连续两三年都得不到好收成。所以农民说“一年干冬,三年落空”。这是提高当地生产的主要障碍,也是农业科学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科学地总结群众的生产经验
研究课题是从生产实践中来的,可是进行科学研究又该从何着手呢?开头,我们从书本上学,找文献,查资料,查来查去也没个结果。又向过去留学英美的专家请教,他们也没有办法。有的说水稻“坐秋”是缺硫,有的说是缺硅,也有的说是“腐殖质不够不能形成良好的团粒结构”,等等。究竟哪一种说法正确呢?谁也不敢说。我们把硫、铁、硅和日本的土壤结构改良剂都拿来进行试验,结果都失败了。
我们根据毛主席的教导,向群众请教,向实际请教,同农民一道讨论研究。从总结农民传统经验入手,广泛开展调查,我们除了在官山坪作调查外,还先后在祁阳、祁东、衡阳、东安、邵东、常宁等县作调查。经过这些调查,获得了大量的感性知识。例如,同一地形部位,鸭屎泥“坐秋”,黄夹泥不“坐秋”;同是鸭屎泥,冬干的“坐秋”,冬泡的不“坐秋”;同是冬干的鸭屎泥,插早稻“坐秋”,插迟稻不“坐秋”;同是插迟稻,气温泥温低时插的秧“坐秋”,气温升高后插的秧不“坐秋”;同时冬泡的鸭屎泥带冷浸的“坐秋”重,不带冷浸的“坐秋”轻。通过这些现象,我们了解到水稻“坐秋”与环境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有关系。
环境条件是可以改变的,农业技术措施是人掌握的。因此,人一定能够防止水稻“坐秋”。但是,有什么办法可以防止“坐秋”呢?官山坪老农周培祥告诉我们,他曾经用少量的鸡鸭粪塞秧兜,效果很好。祁阳县山区老农徐贤秀告诉我们,把陈砖土磨成粉施到“坐秋”田里,效果好。山区老农还说,用牛骨粉沾秧根能够防治冬干鸭屎泥水稻“坐秋”。根据这些线索,我们把许多办法拿来做对比试验,证实了老农的这些办法都有一定的作用,其中牛骨粉防治“坐秋”的效果特别突出。我们想这是磷素的作用。一九六一年我们用过磷酸钙进行试验,一试就灵,获得了突出的增产效果。每亩施四十斤到五十斤过磷酸钙可以增产稻谷一百斤到一百五十斤。我们先后在十四个大队做了一百五十七次试验,都获得了同样结果。磷肥在生产上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从施用磷肥防治水稻“坐秋”的措施中,认识到水稻“坐秋”是由于土壤缺磷所引起的。但是,为什么鸭屎泥冬干后土壤就缺磷,引起水稻“坐秋”呢?为什么“坐秋”的水稻在泥温升高后有所减轻呢?可能泡水和泥温升高能增加土壤的磷素改善水稻的营养状况。根据这个推论,我们又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分析,了解到鸭屎泥田在冬浸时,土质柔和松软,泥浆多,泥团少;一经冬干,土壤结成大量外湿内干的泥团,犁不碎、耙不烂,密集于耕作层。随着泥浆向泥团的转化,有效磷素被固结起来了,植物不能吸收利用。如何融化泥团,把被固结的磷素解放出来供植物利用,又是一个重要的研究任务。这个问题解决了,能节省化肥,减少生产投资。
融化泥团,活化土壤中磷素的措施,科学上很少研究,但是群众早已这样做了。根据我们分析试验,农民蓄水泡冬就可以增加土壤有效磷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农民用多犁多耙打碎泥团的办法,就缩短了浸泡时间,加速磷肥活化。农民施猪粪、压山青的经验都能活化土壤磷素,防止磷肥固结。根据我们试验,用猪粪液融化泥团的效果比泡水化泥的效果高百分之三十。用绿肥茎叶与难溶的磷酸钙混合一块沤,可以提高有效磷一倍左右。由于这些经验的启发,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土壤中磷素运动变化的规律,即:土壤中存在着磷肥有效化和无效化的过程,即固结与反固结的过程。泡水、提高土温、施猪粪、压山青、多犁多耙,可以促进土壤中无效态磷素向有效态转化,这就是反固结的过程;土壤干燥、降低泥温、减少有机物,可以使有效态磷素向无效态转化,这是固结的过程。
在实践中对土壤内部的变化,总结出来了许多规律性的认识,我们再来研究农业技术措施,就主动得多了。为了增加土壤有机物,除了发展养猪、采集山青外,我们还想办法发展绿肥。但是,要种绿肥就得开沟排水,把冬水田改成冬干田,这样一个措施与当地蓄水泡冬的经验有矛盾,群众抵触很大。原因是一九五七年群众种绿肥失败了。经过调查研究,由于当时没有防治水稻“坐秋”的办法,也没有认识到鸭屎泥冬干土壤中磷肥就要被固结,土壤中缺磷不仅绿肥长不起来,来年水稻还要“坐秋”。吸取了过去的教训,我们本着以小肥养大肥的办法,在种绿肥的时候先施少量磷肥,使绿肥长起来,再通过绿肥分泌和腐解放出的有机酸来活化土壤中被固结的磷素。在作法上采取坚持搞点和逐步扩大的办法,结果绿肥很快就发展起来了。一九六四年绿肥面积占稻田面积百分之五十,新的耕作制度出现了。土壤培肥了,在连续种植绿肥两三年的田里有效磷很多,不需要再施磷肥,水稻单产也提高了。在认识绿肥活化土壤磷素的规律以后,我们提出了绿肥治本,以防治水稻“坐秋”,培肥土壤的措施。但是,怎样运用泥温升高土壤磷素活化的规律来为生产服务呢?农民在冬干鸭屎泥里设法种一季迟稻,并在泥温升高后再插秧,在有冷浸水的田里设法弄开冷浸水,虽然如此,但是正当七、八月,泥温上升土壤磷素大量活化的时候,一季稻不需要磷肥了,磷肥被白白浪费。我们根据这个线索,研究发展双季稻,早稻靠绿肥分解出来的磷肥,晚稻靠土壤中释放的磷肥。事实证明,这个双季稻绿肥制在这里是一个经济合理的农作制度,它能充分利用土壤的潜在能力。因此,双季稻的面积不断扩大,到一九六四年发展到占稻田面积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单位面积产量不断上升,一九六○年全大队稻谷平均亩产三百五十斤,一九六二年提高到五百六十四斤。在这基础上我们总结出来了“单季改双季”的经验。
让科学结论回到实践中验证和发展
研究有了结果,下步怎样走。按照过去的办法,写出研究总结报告,往上面一交就完事了。至于研究结果的运用,推出门去就不管了。开头,我们当中有些人认为,“研究人员搞示范推广,得不偿失”。但是,经过讨论,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搞点的目的是为了带面。光管研究,不管示范推广,不仅不能迅速解除“坐秋”对生产的危害,同时也不能验证和发展我们的研究成果。因此,我们决定扩大服务范围,把研究成果回到大面积的生产实践中去。一九六三年起,在祁阳县组织了过磷酸钙示范试验网,推广了五万亩磷肥。一九六四年我们依靠祁阳县十一个农技站、一个县委工作组与各级干部的试验田,在祁阳县搞了七万亩钙镁磷肥的示范样板。在绿肥示范试验中,我们在六个区十二个公社的二十多个大队中,建立了各式各样的样板田,先后直接掌握了磷肥试验点二百八十七个,绿肥试验点八十七个。多点试验和示范推广的结果证明,磷肥绿肥的措施对防止水稻“坐秋”改良低产田是有效的,在这个地区发展双季稻是有利的。在大面积试验中证明,不仅在鸭屎泥上施用磷肥有显著效果,而且在其他土质粘重、冷浸瘠薄的十几种土壤上都有良好的效果,这样就找出了因土施用磷肥的规律。在磷肥施用方法上,由不完善到完善,从沾秧根的方法发展到施面肥、点兜、沤氹等多种方法,在绿肥方面总结出来了在低产田上种植绿肥的技术措施。
通过大面积的试验,对土壤学上的某些理论有很大的修正。按照过去土壤学的说法,土壤单纯是自然因子的产物,土壤肥力是自然发生的。但是,大面积试验证明,成土母质、地形部位、水源条件相同的土壤,在不同耕作措施下,可以由坏变好,也可以由好变坏。官山坪这几年定向提高土壤肥力的事实,显示了人们控制土壤肥力发展方向的巨大作用。同时,有力地驳斥了那些脱离社会条件、脱离农业生产实践来认识土壤的错误观点。旧的土壤学观点把土壤的发育看成是极端缓慢的过程,常常以地质年代去计算它,同时认为低产田改良,只有依靠土壤自然发生的作用,才是治本的办法。但是,官山坪的经验证明,采用磷肥绿肥等措施,就可以使土壤的耕性、肥力、生产性发生变化,其变化速度不是所想象的那么慢,而是很高的。在肥料学上,过去认为钙镁磷肥是迟效性碱性肥料,只宜于用作基肥和施在酸性土上;过磷酸钙是酸性肥料,只宜于用在碱性土上。但是,大面积示范试验证明,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钙镁磷肥在石灰性土壤上,作种肥和追肥效果也非常显著;在酸性的红壤荒地上,施用过磷酸钙其效果反而比钙镁磷肥好。过去都知道磷肥有促进根系发达、促进作物成熟的作用,但是不知道怎样利用它。祁阳县的农民利用磷肥这个特点使水稻避过螟害,躲过夏旱,扩大复种,对生产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些都说明,生产实践丰富和发展了农业科学理论。
× × ×
总之,五年来,我们认识到,人的正确思想,是从社会实践中来的。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便是由生产所决定的。任何科学理论的基础是实践,脱离农业生产实践,不可能发展农业科学。离开实践的标准,不可能判断理论的真伪,更无从评论水平的高低。


第5版()
专栏:

  小麦锈病的药剂防治
  季良 阮寿康
  防治小麦锈病的几种有效药剂
目前,防治小麦锈病的药剂有以下几种:一、对氨基苯磺酸、对氨基苯磺酸钠、代森锌药剂,对条、叶、秆锈都有显著效果,而且使用安全。在小麦不同生育期,都可以应用。二、氟矽酸钠、氟钡制剂药剂,对防治条、叶、秆锈,效果很好。但是,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特别是在小麦抽穗以后应用,容易发生药害。三、二硝散药剂,对防治秆锈,效果既好,也很安全,并能兼治赤霉病,适宜于在秆锈、赤霉并发地区应用。四、石硫合剂,对防治秆锈,效果尚好,适宜于在高效药剂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与其他药剂搭配,宜于病情较轻的前期使用。五、食盐水,在防治秆锈上没有资料。据有些地区观察,防治条锈,药效与石硫合剂接近,但稳定性差些,可以考虑作为后备药剂。如其他药剂供应不足时,可在前期搭配使用。
药剂的浓度和使用量
任何药物,象杀虫剂、杀菌剂等,都有一定的有效剂量范围,如浓度不够或用量不足,都将影响药效。但也不是药剂的浓度越高、喷射量越多越好。有些药物,如浓度过大或用量过多,还易发生药害,轻者影响叶片的正常功能,重者将全部叶片烧坏,造成严重减产。因此,在使用药剂时,必须严格按照各种药剂的规定用量配制,不能任意增减。根据各地经验,使用对氨基苯磺酸和钠盐的适宜浓度为百分之零点四到百分之零点六,氟钡制剂为一百二十五倍,氟矽酸钠为六百倍,代森锌为五百倍,二硝散为二百倍,食盐水为五十到一百倍,石硫合剂为波美零点五到零点八度。喷射量应该根据所用的喷雾器的种类和小麦生长情况而有所不同,使用一般手压式喷雾器,在小麦孕穗前后,每亩可喷一百五十斤左右;在孕穗以后,每亩应喷二百斤左右为宜。
注意着药均匀周到
杀菌剂的作用与杀虫剂有所不同,必须尽量使全部叶面都沾有药剂,才能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但现在所用的几种药剂,多数都没有加工成杀菌剂的剂型,有的颗粒很大,既难溶解又不易悬浮,往往有很多药沉积在筒底。在配制时,虽然用的是规定的药量,但实际上喷出的药液浓度较低。另外,有的药,展着性很差,喷到叶面时,不能展成水膜铺在叶面上,而是凝集成水滴滚了下去。这样,效果也不会高。根据去年在河北保定进行的试验,同样用的是百分之零点五对氨基苯磺酸,加用百分之零点五五洲合成洗衣粉,相对药效为百分之二十二点八,而未加洗衣粉的仅百分之六点八。加用展着剂,不但可以提高药效,而且可以延长药效的保护期。因此,在药剂加工时,需注意提高粉粒细度和展着性能,或在使用时加用适当的助剂,才能充分发挥药剂的防锈效能。
除了改进药剂本身的展着性能以外,田间喷药技术也有很大影响。喷施防锈剂、杀虫剂有显著的不同,喷杀虫剂特别是接触剂时,为了提高杀虫效能,群众多把药直接喷向虫体,一般多在虫子密度大的地方多喷,虫子小的地方少喷,以减少用药量。但是,防锈药剂则有所不同,因为锈病菌的体积很小,只要有很小一块叶面没有喷上药,病菌就可乘隙而入。所以在喷药时,应注意使喷头离植株稍微远些,喷嘴要小些,压力要大些,雾点要细些,动作要快些,不要老喷一处,这样药液才能沾得匀。同时也不要只向病株、病叶上集中喷药,还要注意保护尚未发病的麦叶。特别在抽穗以后喷药时,要注意保护好旗叶、穗颈和颖壳,这些部位对小麦灌浆影响最大,如只喷治病株、病叶,则无病的麦叶由于没有药剂的保护,仍会被锈菌侵入而发病。潜育在叶片内部尚未表现病症的大量病菌,由于没有受到药剂的抑制(具有内吸治疗作用的),过几天也会长出大量的新鲜孢子。所以着药均匀,极其重要。
正确掌握喷药的时机
一般条锈病的特点是:先是普遍率迅速增加,严重率不大增长,一般稳定在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二十左右。到一定时期(普遍率达到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以上时),严重率飞速增长,在短短几天内,可增到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出现所谓“暴发”现象。一般在当地有越冬菌源的情况下,第一次喷药最好是在普遍率还不太大的时候,以尽量控制普遍率的增长速度,如过晚,普遍率已经很高,防治效果就要降低。但是,有的年份、有的地区后期流行条件较好,病势发展得快,或在后期兼有秆锈和叶锈发生(如去年北京、保定、石家庄一带的水浇地),在这种情况下,如喷药过早,到后期,药已失效,效果也差。
所以,要想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必须结合预测预报,根据当年麦锈病流行的特点,随时在田间进行病情检查,决定喷药时机。一般田间普遍率在百分之零点一时开始喷药,最晚不超过百分之一,最后一次喷药,可在小麦扬花后三、五天。但是,如果后期麦锈病流行速度特别快,或有叶、秆锈发生迹象时,还可增喷一次药。
关于喷药的间隔期问题
每种药剂的药效的维持时间,都有一定的限度。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测定,对氨基苯磺酸钠保护作用的维持期是:喷药后,第一天药效为百分之九十七点五;第三天为百分之九十六点六;第五天为百分之九十八点八;第七天为百分之八十七点一;第十天为百分之五十五点七。十天后,药效已降低一半多。又如,河北农业科学研究院植物保护所去年在保定作的试验,都用百分之零点五对氨基苯磺酸,也都喷了两次,但第一次与第二次喷药间隔十一天的药效为百分之三十三点二,间隔十四天的为百分之十二点四,而间隔十七天的药效仅有百分之六点一。因此,根据药剂的特点正确地掌握喷药的间隔期极为重要,间隔过短不经济,过长会降低防治效果。据各地经验,对氨基苯磺酸、氟矽酸钠、代森锌等如加展着剂,药剂施用周到,间隔期可在十天左右;石硫合剂以七天左右为宜。
此外,应根据各方面的条件,注意经济效益。同样的药剂用于发病重的麦田比用于发病轻的麦田,增产小麦多;在同样的发病条件下,用于高产麦田比用于低产麦田增产多;同样的药效,价格低的药剂经济效益大;同样的药价,使用浓度低、药效高、维持时间长的药剂,经济效益高。


第5版()
专栏:

  应用“灭蚕蝇”防治柞蚕寄生蝇的经验
  辽宁省蚕业研究所
应用“灭蚕蝇”防治柞蚕寄生蝇,是我国柞蚕生产上的一项新的科学成就。按照过去的经验,一项科学研究成果,从开始试验到生产上推广应用,最快也得五、六年,但这项工作只用了三年功夫,就解决了柞蚕生产上一个关键性问题。
一九六四年,辽宁省柞蚕生产单是采用灭蚕蝇防治寄生蝇(利用灭蚕蝇防治家蚕的蝇蛆病,也同样有效)这一项,春蚕就可多收获种茧六、七千万粒,并为秋蚕生产扩大一万五千把的放养面积,预计能多产茧八至九万担。因此,这项研究成果,对于今后发展我国蚕丝生产,巩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支援国家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年来的研究、推广的主要经验是什么呢?
一、从生产需要出发,抓重点,攻关键,组织社会主义大协作,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柞蚕寄生蝇是辽宁省近几年来蔓延最快的一种害虫。全省一九五六年以前只有五个市县发生寄生蝇;一九五八年扩大到十八个市县,此后,遍及全省。柞蚕寄生蝇蛆害严重的地区,柞蚕几乎断种。因此,群众迫切需要帮助解决。
辽宁省各级党政领导对这个问题极为重视,曾责成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进行研究,提出应当从各方面加强试验,找出经济、有效的防治办法。领导的指示,群众的要求,对我们既是鼓舞,又是鞭策。
柞蚕寄生蝇具有很强的飞翔能力,一头雌蝇腹内有一千多粒卵(能为害八十至一百条蚕),并能多次产卵寄生。从历史上看,一百多年来,就一直没有解决。据一九二八年岫岩县志记载:“蛆害不除、山蚕无振兴之望也”(山蚕就是柞蚕)。解放后,经过较长时间(十年以上)的调查研究,也曾提出过一些防治办法,虽有一定效果,但仍不能有效地抑制寄生蝇继续蔓延和为害。
我们在总结过去研究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认为防治寄生蝇是首先要攻破的关键。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从战略上要藐视困难,从战术上要重视困难的战略思想,坚决采取了“知难而进”的态度,彻底地批判了许多人认为“寄生蝇没法治和治不了”的懦夫思想。我们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前人没有研究出来的东西,我们一定能够研究成功;国外没有解决的问题,我们一定能够解决。因此,从一九六○年开始,我们根据“远近结合,以近为先”的方针,提出了一虫(寄生蝇)、二病(脓病、软化病)、三种(选种、良种繁育)作为当前柞蚕科学研究的主要课题。其中,尤以研究防治寄生蝇为重点。但当时主要矛盾是:任务重,人员少,力量不足,水平不高。如果孤军作战,势必在短期内难以奏效。因此,我们组织了有关九个单位进行协作研究,协作的主要特点是:一、组织了柞蚕寄生蝇小组,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和组织领导工作;二、用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办法进行研究,组织了有专家、教授、技术人员共二十余人参加的班子;三、明确研究任务,突出重点,自愿承担,发挥专长;四、从化学防治、养蚕技术防治、生物防治、生物学特性研究和物理防治五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其中以化学防治为重点。当一九六二年发现灭蚕蝇苗头以后,接着又以灭蚕蝇为重点。三年来,各方面都取得了预期结果,特别是化学防治更为突出。在总结过去防治寄生蝇用接触剂、胃毒剂、熏蒸剂和忌避剂等药剂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选择性”药剂试验,从大量药剂中筛选出用灭蚕蝇防治柞蚕寄生蝇的新方法。它具有杀蛆奇效,对蚕无害的特点。经过室内外反复多次试验,用喷叶喷蚕法,给五龄柞蚕添食,灭蛆保蚕具有显著效果,健蛹率平均可达百分之八十四以上。
二、提早组织多点试验,广泛验证药效,是加速研究进度的主要方法。
按照过去的经验,一项研究成果拿到农村交给群众试验,至少得有一年以上的生产试验成绩。而灭蚕蝇在一九六二年开始研究出来后,到了一九六三年春天,就拿到农村进行试验。有的研究人员怕灭蚕蝇还没有经过生产试验,给生产带来不良后果。后来经过会议讨论,把灭蚕蝇拿到农村去试验主要是挑蛆蚕处理,等于“死马当活马医”,这个办法是积极稳妥的。
但是胆大还要心细。在多点试验没有开始前,为了进一步证明灭蚕蝇杀蛆的效果,改进应用的方法,还组织了“先驱试验”(即在多点试验前增加一次试验):派专人去贵州省利用当地早羽化的多化性柞蚕寄生蝇进行灭蚕蝇添食试验;在所内提前加温暖种,提早半月养蚕,实行人工接种寄生,然后添食灭蚕蝇试验。结果均进一步证实有效,为当年在全省试用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和方法。
在灭蚕蝇多点试验过程中,省农业厅曾召开了灭蚕蝇试验现场会。防治技术一提出,马上引起了蚕业干部和蚕民的怀疑。会后分发灭蚕蝇药剂,也没有用完;会上布置的试验点,回去后有不少点没有搞。群众更是怀疑。有的蚕民说:“蚕那么娇,灭蚕蝇味这么大,吃了还不死呀。”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没有见过实效,怕无药效,怕药死蚕。但是,实践再一次证明,当年凡是用灭蚕蝇试验的,效果一般都很好。据十个县的十七个点的调查,平均效果达百分之七十二以上。宽甸县石湖沟公社蚕民韩春林放一把蚕,有三万多条蚕被寄生了。当地蚕茧站帮他用灭蚕蝇喷一半,留一半,结果喷药的都化蛹了,留下没有喷药的都受了蛆害。蚕民们说:“用灭蚕蝇防治寄生蝇,这一回我算服了。”
事实证明,灭蚕蝇拿到农村让群众作试验,是使灭蚕蝇经受住了一次严格的考验,树立了活样板,为后来农村大面积推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通过样板田、基点科学实验小组的活动,有力地促进了灭蚕蝇在全省大面积推广,普遍开花结果。
为了使灭蚕蝇在全省普遍推广,一九六三年冬天,经过有关领导、专家、技术人员鉴定,一致同意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去年我所在凤城鸡冠山公社建立柞蚕样板田,在东沟县什字街等公社设灭蚕蝇试验推广基点,作为春蚕丰产的重大措施之一。
样板田、基点的蚕民,对用灭蚕蝇虽然没有人提出不接受,但怀疑的人不在少数。有的蚕民说:“天地间哪有光杀蛆,不杀蚕的药呢?”“这可不是打哈哈,这种药从来就没有使用过,可不能闹着玩。”为了解除蚕民的思想顾虑,首先通过样板田的科学实验小组,先作出样板,然后组织参观,宣传推广。试验时,先挑出一千八百条蛆蚕,用万分之五的灭蚕蝇喷叶添食、喷蚕,然后分区放养,四天后剖蚕检查,活蛹占百分之八十二,最高为百分之九十七。通过实验,带动了整个柞蚕样板田的灭蛆工作,使寄生蝇由原来的百分之六十,下降为百分之二十一。春蚕每把单产平均为三万一千八百粒,比公社计划每把单产二万粒提高百分之五十九点一。保证了全样板田秋用种茧自给有余。东沟县什字街公社等四个灭蚕蝇推广基点,重点掌握五十一把春蚕,平均防治效果达到百分之八十三以上。打破了当地历年向外地购进秋蚕种茧的习惯。
在样板田、基点推广灭蚕蝇的影响和带动下,全省通过现场会、报刊、广播等宣传,较普遍地推广应用了灭蚕蝇药剂,有效地防治了柞蚕寄生蝇的为害。由前二年种茧不足,一九六四年开始自给有余。全省秋蚕放养面积,比计划扩大百分之二十五点六,产量约提高百分之七十。
我们体会到,推广任何一项新技术,都不能期望一帆风顺,要时刻准备与保守思想作斗争。斗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办法,就是培养典型、树立样板。
四、科学研究机构与生产部门紧密合作,从物资、组织、技术三方面作好准备和妥善安排,是加速灭蚕蝇应用推广的重要措施。
科学研究成果,要在生产上应用推广,专业科学研究机构,要不要与农业生产部门紧密合作?过去是有争论的。有的研究人员认为:“研究是科学人员的事,成果推广应用那是农业部门的事。”因此他们只重视科学研究,忽视成果的推广。这是过去有些成果不能迅速推广的原因之一。
灭蚕蝇应用推广的事实证明,科学研究成果的推广,先要主动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和紧密合作。省农业厅与我所为了把灭蚕蝇迅速有效地推广下去,从物资、组织、技术三方面都作了充分准备和妥善安排。双方作到密切配合。省农业厅还开办了灭蚕蝇技术训练班;省科协编印和推广了灭蚕蝇的小册子、宣传画。
凤城、宽甸、岫岩等柞蚕重点县,均成立了严密的防蝇组织,有的还设立了防蝇指挥部,由县领导干部亲自指挥。在药杀期间,岫岩、凤城等县都训练灭蚕蝇技术手,同干部组成工作组,分赴各地指导喷药,并形成了一个有组织的由领导、技术干部、群众三结合的灭蝇运动。
由于采取以上措施,二年内灭蚕蝇已在全省推广。去年全省放养柞蚕面积达到百分之六十,并积累了用灭蚕蝇防治寄生蝇的一些技术经验。
通过三年来的试验、推广,使柞蚕生产不再受寄生蝇为害了。从领导到研究人员都深刻地体会到:在科学研究工作中不管有多么大的困难,即使象寄生蝇这样有百多年来国内外没有解决的问题,只要遵照毛主席的教导,把在战略上藐视困难、在战术上重视困难的战略思想,具体运用到科学研究工作上,就能迅速解决重大技术问题,取得最后胜利。
但是,在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缺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柞蚕寄生蝇研究工作各部分进展不够平衡;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的研究进展不快;预测预报目前还提不出一套办法;现有喷叶、喷蚕方法,还不够简便。
在推广工作中点面结合的不够,样板田、基点带动全省起的作用也不够;群众在大面积应用中,有的喷药不及时,喷的粗放,因此效果有高有低;不少地区布置检查不够,防治器械也感不足,目前辽宁全省还没有达到全面应用。这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加以研究解决。


第5版()
专栏:科学小品

  从谷粒谈起
  黄超武
印度尼西亚水稻专家雅古斯经过二十多年的试验和研究,培育出一种大粒品种的水稻。这种稻种的谷粒,长达十六毫米,约等于一个普通橄榄核那样长。去年八月底,雅古斯在北京科学讨论会上报告了他的研究成果。特设的会场银幕映出了这种特大谷粒的幻灯片,引起了与会各国农业科学家的兴趣。
关于如何培育大粒品种的水稻,广东农业科学研究工作者也做过一些研究,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青年水稻研究工作者杨明汉就曾用三排种和意大利粳稻杂交,育成了一个名叫“三意”的大粒品种,每千粒重五十克,一万粒谷就有一斤重(普通品种要二万粒谷才有一斤重)。此外,肇庆专区农科所对天鹅谷种用老秧和多施磷肥,海南金江公社社员王秀和用水稻杂交的方法,都育成了“万粒斤”水稻。他们培育大粒种的方法和雅古斯的相似,都是选择谷粒较大的水稻品种进行培育或作亲本。经过多年对大粒性状进行选择,或用大粒品种不断回交,使谷粒不断增大并且遗传下来,从而得到谷粒硕大的新品种。
“万粒斤”水稻品种的单位面积产量是不是一定比普通品种高,目前还不能肯定。根据以往的试验,所有的“万粒斤”品种都是粒大而每穗粒数不多的。这个现象,可以这样来理解:水稻的叶片是养料的制造工厂,谷粒就是贮藏养料的仓库。叶片面积有一定,所制造出来的养料分量也有一定,而贮藏养料的仓库——谷粒是与此相适应的,这构成了水稻本身物质分配的一种协调性。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多粒的稻穗,谷粒不会很大,而谷粒大的稻穗,则粒数不会很多。
但是,我们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认为大粒品种的研究对实际生产毫无意义。构成水稻品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穗数、粒数和粒重(也就是粒大)。在水稻的这三个经济性状中,粒大的性状通过杂交较易遗传下来,是使水稻增产的一个重要途径。可是,水稻的穗数、粒数和粒重之间是相互制约的,有没有可能打破这种制约,使水稻在谷粒增大的同时,不减少穗数和粒数,使产量达到新的高度呢?从理论上说,并且也由部分实践所证明,这是可能的。但必须做好下面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实行先进的农业技术培育,让水稻得到充足的养分;一是进行一系列改变水稻器官的生理功能,如适当扩大水稻叶片面积和加强茎秆、根系等等,以增大水稻吸收、制造和输送养分的能力。不过改造水稻器官的生理功能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目前水稻研究工作者都在研究试验中,还没有得到完满的结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