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10月7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龙腾虎跃的连队生活赞歌
——北京军区装甲兵某部战士座谈兰州部队演出队演出的五个小话剧
编者按:最近,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部队演出队带了一组小话剧(计有《刺刀见红》、《先别肯定》、《驾驶执照》、《球衣问题》、《灵活处理》等五个剧目),来首都作汇报演出,获得广大观众的好评。本报邀请北京军区装甲兵某部战士就这组小戏进行了座谈,这里发表的是他们的发言摘要。
反映了朝气蓬勃的连队生活
王廷民(装甲兵政治部干事):
看了兰州部队演出的五个小话剧,心里实在高兴。舞台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这五个小话剧反映了我军龙腾虎跃的现实斗争生活图景。这里有教育人们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观点的《驾驶执照》;有反对思想方法主观片面,提倡用辩证观点观察问题的《先别肯定》;有反映军事训练中必须贯彻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的指导思想,反对形式主义倾向的《刺刀见红》;有反对图表面、讲排场、求虚荣,树立以艰苦朴素为荣的《球衣问题》;还有反映野营训练中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样亲的《灵活处理》。这一组小话剧所以发人深思、引人入胜、令人振奋,就在于它们反映了火热的现实生活,突出了毛泽东思想,表现了革命战士的精神品质。看了这些小话剧,使我感到好象生活在许多可爱的战士中间,看到了战士们的英雄姿态,受到了许多活生生的教育。
郗僧庙(战士)
这几出小话剧都是反映我们部队生活的,写得很象、很活,把部队生活的基本面貌,把革命战士的精神品质都写出来了,看了觉得分外亲切。《刺刀见红》描写某部副师长严军抓住“刺刀见红班”副班长王占飞和新战士李保的矛盾,以口传身带帮助他们提高了认识,树立“练为战”的思想,反映了我军当前热火朝天、生气勃勃的训练生活。《灵活处理》所反映的鱼水般的军民关系,使我们感到很亲切。我们去野营的时候,和老乡们相处得很好,很亲密,也有许多动人的事例,象剧中所写的事件,我们就遇到过不少。其他几出小话剧,也都富有战斗气息。它们写的虽然不是打仗,却充满了矛盾。作者能把平凡的生活现象集中起来,加以典型化,因而起到了鼓舞人民、教育人民的作用。
生动的形象 有益的启发
张有利(班长):
这组小话剧虽小,却塑造了一些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刺刀见红》里的严军那种崇高的革命事业心,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和正确解决问题的工作作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驾驶执照》中的班长王凤山、《灵活处理》中的张大爷和马大爷刻划得也很好。一些有缺点的人物,如《刺刀见红》里的王占飞和《先别肯定》里的高大牛,也写得比较成功。王占飞当副班长不久,领导训练没经验,虽然出了些馊主意,追求表面,刺杀动作讲姿式,玩花架子,但他又是刺杀出名的“快三枪”,神枪手,工作积极肯干,主观上想把工作搞好,仍不失为一个好同志。高大牛是一个热爱集体、心地朴实、关心别人的老战士,只是思想方法上存在着主观性、片面性,看问题总是过早地下结论——“我敢肯定”,结果闹了许多笑话。作者在处理这些有缺点的人物的时候,掌握了分寸,既对他们进行了尖锐、严肃的批评,又写出了他们的革命本质,因而这些人物仍然显得很可爱。
王生根(战士):
这五个话剧虽然很短小,但是,每个戏都提出了一个问题,并且作了正确的解答,因而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发。《球衣问题》写的虽然只是穿不穿破旧球衣的争论,却提出了尖锐的思想问题,这就是:究竟要徒有华丽的外表,还是要实实在在的内容?究竟要铺张浪费的作风,还是要艰苦朴素的传统?小戏通过对杨光大的错误思想的批评,使广大观众懂得,无产阶级革命队伍所需要的是艰苦朴素的革命传统。《先别肯定》这出戏对我的启发也很大。它形象地表现了毛主席所指出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真理。剧中的老战士高大牛总是主观地以“我敢肯定……”来判断新战士于林的思想和行动,结果不仅自己犯了主观主义错误,也打击了新战士的情绪。这出小戏对我敲了一次警钟,今后要经常以高大牛作为镜子来检查自己,努力克服主观主义和片面性,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刘连瑞(副班长):
看了这些小戏,非常激动。拿《驾驶执照》来说,通过剧中的人物形象,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第一,要革命就不能掺假,就必须全心全意地按照毛主席的教导去做;第二,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好坏,不在于把主席的某一篇文章背得烂熟,也不在于把学习心得写得头头是道,而在于要把毛主席的观点、方法同我们的思想挂起钩来,活学活用,以达到改造思想、搞好工作的目的。否则将一事无成。
《刺刀见红》里王占飞这个形象是有典型意义的。我们自己就发生过类似的事儿。有一次游泳训练到了最后一天,领导要检查训练质量,可我们班还有一个新战士没有突破五百米的要求,一个组长帮助他去训练,就象王占飞一样,不从实战出发,而在他累得坚持不住时,叫他两脚着地,上身仍做着蛙泳动作。我虽然制止了这种做法,但没有象严军同志那样,抓住活思想,一抓到底,直到彻底解决问题。
杨启元(文书):
《刺刀见红》是写部队训练生活的,它告诉我们,必须树立“练为战”的思想,必须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来练兵,才能有好的效果。剧中批评了副班长王占飞“练为看”的错误思想,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和教育。
新鲜活泼的表现形式
郗僧庙:
这几出小话剧,不仅内容好、思想深,表现形式也生动活泼,别具一格。作者善于在平凡的日常生活里挖掘戏剧性的冲突,并通过精巧的构思、喜剧性的场面表现出来,因而尽管这些小话剧反映的只是生活的一些小插曲,却发人深思,耐人寻味。如《球衣问题》所反映的矛盾,看来似乎是平凡的生活小事,作者却把它提到要不要艰苦朴素革命传统的高度来表现,这就大大提高了作品的思想境界。
谭性谦(副班长):
《驾驶执照》中蔡小明学开汽车的那个细节安排得很好。小明不安心本职工作,怀有个人打算,一心想学开汽车,他把洗脸盆当做方向盘,正在呜——迪——迪——开车,班长说:“同志!该刹车啦!”这时小明闻声慌忙刹车,因用力过猛,跌了一跤。班长上前扶住,他说:“你看多危险,差点掉到沟里去了!”这个细节不仅给舞台增添了喜剧气氛,而且一语双关,发人深思。使得老班长那种关怀新战士成长的崇高的精神状态也活了起来。
王廷民
兰州部队演出队演出的五个小话剧,短的短到十几分钟,少的少到两个演员,道具布景极为简单,真可以说队伍精悍,轻便易行,是“乌兰牧骑”式的演出队。这种简便的
“轻骑队”,既能在大型舞台上演,也能在野外练兵场上演,不受灯光舞台、布景道具的限制,完全符合战斗化、群众化的要求。
兰州部队演出的五个小话剧,所以写得顺理成章,演得维妙维肖,是因为他们长期生活在连队,熟悉连队生活,熟悉英雄人物的精神世界,有的演员本身就是五好战士,神枪手。他们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思想过硬、生活过硬,技术才能过硬。没有这三过硬是不会写出或演出好戏来的。
这五个小话剧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如《驾驶执照》、《先别肯定》还有些拖沓,戏剧性挖掘得不够,表情动作也不够丰富圆熟;《刺刀见红》的结尾还不够精炼有力;《球衣问题》里有些人物性格还可以突出一些。但我们相信,他们在今后的演出实践中,将会不断改进和提高,使它更加完美。(附图片)
《灵活处理》反映了军民鱼水一般亲的关系。这是两位老大爷赶到部队驻地还钱的一场。
《驾驶执照》中学习毛主席著作标兵、班长王凤山正在向不安心本职工作的新战士讲述自己的思想发展过程。
《刺刀见红》中副师长严军(右)发现“刺刀见红班”副班长王占飞(中)在刺杀训练中,不是从实战出发进行训练。
《先别肯定》中的老战士高大牛正在帮助新战士于林突破技术关,由于不了解对方情况,结果出了笑话。
《球衣问题》中的杨光大在战友们的耐心帮助下,终于认识到了不愿穿破旧球衣的思想是错误的。


第6版()
专栏:

传统表演技巧的继承和革新
——从《游乡》《补锅》《借牛》谈起
景孤血
我国的戏曲历史悠久,全国有三百六十多个剧种,在表演艺术方面,也有着很丰富的遗产,尤其是一些小戏(即所谓“折子戏”),因为它短小,就不能不力求精悍。小戏的舞蹈、动作、身段等表演技巧是比较丰富多采、精致优美的。过去,有些大戏就是因为其它部分缺乏表演特长,演来演去自然被淘汰,只留下最精彩的部分,成为观众欢迎的小戏。不过,那些传统折子戏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带有不少封建糟粕,就其表演技巧的传统来讲,也必须批判地继承,既要有所删除,也要有所增益,不断地创造革新。
在今天,革命现代戏的小戏和传统折子戏,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它是社会主义戏剧的轻骑兵,在上山下乡,为农民服务方面起着不小的作用。我们的小戏在表演技巧方面,也应该比传统折子戏更精采,更动人。
这次中南区来京演出的小戏,在批判地继承、革新传统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不少的范例,也给了我们不少的启发。湖南花鼓戏《补锅》,是批评养猪模范刘大娘轻视补锅劳动的一出小喜剧。全剧充满舞蹈性动作,象前半场的刘大娘放猪、拦猪、数猪、抱猪……后半场的三人集体看锅、搧火、拉风箱等等,都把传统技巧移步换形地贯串结合到人物的动作里。湖南花鼓戏接近于皖系的“乱弹”,它的传统之一,是身段繁缛。《补锅》继承了这种传统,很巧妙地把一些表演技巧化整为零地溶解渗注于各种小动作之中。全剧只有三个人,行动往来,常常织成美丽的画面,聚散离合,变化多彩。如三人拿起锅来,明明是个集体的“亮象”,但因与现实生活结合得密切,就不给人以故意“亮象”的造作感。你说这个戏象传统戏《打花鼓》吧,出场却连那跑“三叉花”都没有;你说刘大娘放猪,就象《拾玉镯》里的孙玉姣轰鸡吧,这却是个好说好笑性格爽朗的中年妇女。真是巧用传统,不着痕迹。实际上它不仅是继承,而是有所发展了。
河南曲剧《游乡》,也是善于继承传统的小戏之一。剧情是女售货员杜娟,上山售货,发现联营组小商贩姚三元,把降价的小商品高价出售,姚三元逃避,杜娟尾追,两个人都挑着货郎担跑,形容跑在蜿蜒的山路上,还有渡滩、过桥、上陡坡等表演。这里的表演用上了戏曲特技的“担子工”。河南曲剧是豫剧的一种,而豫剧本属秦腔(梆子)系统,“担子工”又以秦腔为最盛。这种“担子工”要在肩窝上轻轻颠拂,不准用手拢;演员同时还要表演“反、正走浪子”“三叉花”“编辫子”“太乙图”,甚至“鹞子翻身”(让担子从脖颈上自己转过去)等等技能。一般说来,在革命现代戏中使用“担子工”,是很吃力而又不太相宜的。但《游乡》的剧情和人物身份,恰好可以运用那些飘袅的身段。因为剧中人走的是崎岖山路,于是下欹斜,颠簸闪展,前俯后仰,顺行逆行,全可以用这副担子来表现。例如杜娟“走浪子”,用碾步、搓步,过滩时用滑步,都能切贴实际生活。这位青年女演员的功夫也很熟练,看她走搓步时肩上的担子和人是一个整劲。她那腿上的功夫,催得浅碧色的裤子,就象水面上的微波,沄沄摆动;又象是青青的麦浪,偃卷在小风中。戏曲表演诀窍之一,是要动中见静,快中见慢,才是优美的技术。然而这不是停顿,乃是“意速行迟”,在这“行迟”中要透过“迟”的现象来满足观众的欣赏要求,并不是真的迟。如果动中无静,快中无慢,那就要乱成一团了,还有什么好看的呢?《游乡》在继承表演艺术的优良传统方面,已把这些展现于舞台上。姚三元的舞蹈,更是性格化了的,他那脚上都象是在“贼眉鼠眼”地瞿然四顾。当然,人的脚上是不会有眼睛的,但他具有这样惶遽的神情。在曲牌中,他唱的有“柳枝腔”(亦名“云苏调”,即《大补缸》中唱的;河南曲剧则名为《茨儿山》),这也可说是继承传统,因为《大补缸》(或名《锯大缸》)中的丑角,就挑着担子。但《游乡》形容姚三元走陡坡,过水滩,那种慌不择路、好象一只狡兔被猎人追捕着的步法,就是在《大补缸》的基础上,又大加改革了的。杜娟挑担过滩,极力找平衡,那闪转的身段,有“回风舞雪”之美,尤其是姚三元使用“金蝉脱壳计”,杜、姚二人的合舞是杜娟亮高象,姚三元亮矮象,二人脊背贴脊背地转。杜娟还要走“掂步”,姚三元从她的腋下转着“褪”缩回去。这里乍一看,能使人担心两副担子会要猛砸在一起。四只箱筐,晃晃悠悠,一砸一褪,很是惊险。它本来是传统戏曲舞蹈中“摆莲花灯”用的,名为“褪莲花”。但莲花灯既小而轻,两手端举着,毫不费力;不比担子上的箱筐又大又沉,同时都在滴溜溜地转。杜娟的担箱,对于姚三元还要故意来个“漫头”(武打术语),所以这一表演是因难见巧地获得彩声,它既是“担子工”的继承,又是“担子工”的发展。
汉剧《借牛》的情节,也很简单。老饲养员刘大伯出嫁的女儿,想借队里的牛去耕自留地,老人绝不通融,他老伴爱女心切,私自把牛借给女儿牵走,又被老人奋不顾身地追了回来。剧歌颂了刘大伯的热爱集体,坚持原则。刘大伯一角,是由老演员李罗克同志扮演的。他在追牛的途中,表演了很多特技,形容老年人的气力不佳、掉鞋等动作,总之是一派踉踉跄跄。李罗克同志是已故汉剧名丑李春森的学生,他们师徒都善演旧汉剧《广平府》。那出戏里有个老禁卒李虎,为给犯人送信,拼命地奔跑,要跑出许多花样来。《借牛》的跑,基本上吸收了《广平府》的跑法,但也不是生搬硬套。最主要的是人物的身份不合,不能照搬。还有《广平府》是表现人骑着骡子跑,这里却是步行,因而又吸收了汉剧《徐策跑城》的老步(骑骡跑脚上负担的功夫比步行略轻)。最后刘大伯赶上了牛而人已疲惫不堪,演员表演那种摇晃着头颤抖着身子软软地倒了下去,也揉进了传统表演技巧。《借牛》的这种新跑法,虽说是吸收了传统的技巧,但比原来的大有不同。例如《广平府》的李虎身挂铜串铃,跑起来哗啦哗啦地响,它用声音来加重火炽,这里却没有;《徐策跑城》的徐策,有蟒袍的衿袖,相貂的翅子,可以摇摆助舞,这里也没有,这就给演员提出了难题,同时也给演员的创造开辟了新天地。刘大伯是一位普通的农民,跑起来,手先没地方放,既无玉带可端,又不能握拳象作长跑,而李罗克同志的跑,却是挺身用手遮视前边的牛,步法又快又美,看出来主要功夫在肩、腰、腿三部分,而“手、眼、身、法、步”全身串连。他翻的那个小“滚毛”,干净利落,妙在能刻划出跑得用力过猛而失了神(收不住脚),让观众毫无精神准备,即在演员自己,也象是毫无准备似的。再如跑掉了一只鞋(实际是从脚上褪下来),本是戏曲中常有的表演,可是在现代戏中就难了。因为演历史戏中的老人,多是龙钟蹒跚,穿的鞋本来很大,又有特制的大白布袜,还穿着肥“底摆”的长袍,准备工作就让戏装给掩护着。演现代人不成,刘大伯哪能一出场就拖拉着大鞋?而且《借牛》在前部还有很多舞蹈性的动作,鞋子不合脚是不行的。所以这掉鞋的表演,就更难了。而李罗克同志从生活出发,吸收了几种传统技巧,演得比旧剧更丰富,更吸引人。这都是在传统基础上的一种创造。
毛主席教育我们:“对于中国和外国过去时代所遗留下来的丰富的文学艺术遗产和优良的文学艺术传统,我们是要继承的,但是目的仍然是为了人民大众。对于过去时代的文艺形式,我们也并不拒绝利用,但这些旧形式到了我们手里,给了改造,加进了新内容,也就变成革命的为人民服务的东西了。”这次中南区戏剧观摩下乡节目汇报演出队演出的一些小戏,确实体现了这种精神。很多小戏,都是从实际生活出发,从特定环境中的人物心理出发,根据主题的需要和人物塑造的需要,来创造性地运用传统表演技巧的,而不是为了卖弄技巧,毫无批判地兼收并蓄、生搬硬套。这样,传统的表演技巧便有了新的生命。这种革新精神,是值得学习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