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10月6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边城十载胜千年
刘承节
亲爱的同志,当你乘着奔驰在兰新铁路上的火车,跨过平沙无垠的瀚海戈壁,越过白雪青松的天山崇岭,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乌鲁木齐之后,你立刻会被这座祖国边城的独特风貌所吸引,而感到分外兴奋!车站的扩音喇叭里,播送着欢快的维吾尔乐曲,也许你还不知道这些乐曲的名称,但它那激越奔放的感情,优美动听的旋律,会使你心情激荡;大街上走着身穿各色各样鲜艳服饰的兄弟民族人民,也许你还分不清哪个是维吾尔族,哪个是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但他们那生龙活虎般的神态,热情而淳朴的面容,会使你感到多么熟悉和亲切。当你坐着宽敞的公共汽车,驶过条条洁净无尘、绿荫夹道的柏油大街来到西大桥时,迎面扑来的奇特景色会使你眼目一亮:雄伟的红山拔地而起,岩叠千层,陡峭似刻,耸立在乌鲁木齐河东岸。你透过一片花木繁茂的桥头公园,可以清楚地看到那突兀的红岩。岩顶上的宝塔、亭阁,在艳阳下闪烁着火焰般的红光,好一派雄浑壮丽、气势不凡的景象!这时,你如果下车步行,沿着盘山小道,登上红山之巅,就可以把这座边城的全景尽收眼底了。
你放眼远眺,那巍然屹立在东南面的博格达雪峰,银光闪闪,象是嵌在无际蓝天之上的一扇巨大的银屏。然后,你把视线收回来,那林立的烟囱,正吐着一团团白色的、黑色的浓烟。那一片片黄墙绿顶的高大建筑,鳞次栉比,直铺到山脚之下。在建筑群中间,那绿树繁花的公园,彩色缤纷的广场,错落有致,会使你目不暇接。
亲爱的同志,当你面对今日乌鲁木齐这幅繁荣兴盛的图景时,可曾想到这座边城经历了多么大的变化呀!
远在两千多年前,当这里还是一片辽阔的原始大草原的时候,各族人民就在这里辛勤地牧放牛羊,开垦种植,一代一代地劳动、生息。各族人民亲切地称它做“乌鲁木齐”,意思就是“优美的牧场”。公元一七六一年,清朝统治阶级在这里建立了城堡,这便是这座城市最早的雏形。到一七六六年,统治者在这里设立了迪化直隶州。一八八四年新疆建省后,又改直隶州为迪化府。但是这座由新疆各族人民惨淡经营的祖国边城,却被历代反动统治阶级破坏得千疮百孔,满目疮痍。在那狭窄而坎坷的街道上,骆驼慢悠悠地走着,叮咚的驼铃,使它变得格外凄凉和冷落。
历史终究是人民创造的。勤劳勇敢的新疆各族人民,近百年来,前仆后继,进行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斗争啊!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为了新疆各族人民的解放,从一九三三年开始,就先后派遣许多优秀党员来乌鲁木齐传播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他们在这黑沉沉的乌鲁木齐点起了革命的明灯,照亮了新疆,照亮了各族人民的心。当时的新疆反动统治者盛世才,乘一九四二年国内外政治局势逆转之机,投靠了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地逮捕了大批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并杀害了党中央委员陈潭秋和优秀党员毛泽民、林基路等同志。乌鲁木齐又陷入了一个极其黑暗恐怖的时期。
那时,在这个小小的“迪化城”里,知名的监狱就有十多处。盛匪的特务警察象无数幽灵一样,成天到处游荡。绿色的囚车昼夜嘶叫着,成千上万的革命者和无辜群众被抛进了阴森的牢房。冤狱遍地,怨声载道,乌鲁木齐成了人间地狱。然而,历史的车轮是反动统治者拉不住的,革命的火种是扑不灭的。一个人倒下了,千万个人站起来,继续前进。……
掷我们的头颅,奠筑自由的金字塔,
洒我们的热血,染成红旗,万载飘扬!
这是林基路烈士在《囚徒歌》中唱出的慷慨激昂的声音。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终于换来了革命的胜利。一九四九年,乌鲁木齐和平解放了,那“百年魔怪舞翩跹”的旧世界完蛋了。从此,祖国这座美丽的边城结束了它苦难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十几年的时间,对乌鲁木齐来说是太不平常了。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在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在旧社会遗留下来的破烂摊子上,建设,建设,不停地建设,使乌鲁木齐的面貌变化,变化,不断地变化。现在,平均每天就有两到三项建筑工程开工。那个用土城墙和臭水沟围起来的迪化城不见了,新的、绿化了的、工业化了的乌鲁木齐出现了。每当夜幕降临,那密密麻麻的万家灯火,便汇成了一片闪闪发光的灯海,和满天的繁星交相辉映。这时,你也许要问这个城市究竟有多大吧,告诉你,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乌鲁木齐市区面积已经较解放时扩大了八倍多。
解放前的乌鲁木齐,城市建筑杂乱无章,除两条年久失修的柏油路外,其余都是土路。楼房屈指可数。那些历尽沧桑的土屋,门窗破旧,墙壁斑剥,东倒西歪地互相支撑着。如果说这个城市的建筑也有什么特点的话,那就要算当时南关大街上的那些临街一面墙的“布景楼房”了。解放后,这种“楼房”大多已经拆除,被新建的高楼大厦所代替。现在还留有几处,对内地来的客人,那是难得的“古迹”和“史料”,从那里可以看到反动统治者的虚伪、无能和荒唐。
现在,乌鲁木齐的数十条宽达二三十米、三四十米的柏油大街,伸向四面八方。就连无数的背街小巷,今年也大多换上了柏油新装。夏天,在这些宽阔的柏油大街上,不时有洒水车徐徐开过,洒下“及时雨”,使你感到清凉舒适。这和十多年前“无风三尺土,有雨满街泥”的旧乌鲁木齐是多么鲜明的对照啊!
千百年来,“三年一小灾,十年一大灾”的乌鲁木齐河,象一条暴虐的凶龙,不知吞噬了多少生命财产!解放后,为了根治乌鲁木齐河,各族人民在人民解放军的帮助下,沿河修筑了十公里长的防洪堤,又在一九六○年修建了蓄洪量达四千万立方的乌拉泊水库及三十三公里长的水泥渠道,将水害变成水利。从此,洪水自南山咆哮而下,在乌拉泊安静下来,然后按照人们的意志,沿和平渠流往市郊灌溉万顷良田。乌鲁木齐河被驯服了,但那干涸的河滩却乱石狼藉,垃圾成堆,给乌鲁木齐美丽的面容留下了一块难看的“疮疤”。一九六五年夏初,各族职工、学生、解放军战士,展开了改造乌鲁木齐河滩的大会战。他们唱着战歌,挥舞铁镐,推起小车,几万人同时上阵,闹翻了河滩,在短短八天内,就搬走了数以万计的土石方。从中桥到红山的广阔的河滩被清理一新,修筑起整齐的卵石渠道,铺设了笔直平坦的碎石马路。在红山脚下又新修了三个露天游泳池,盛夏,每天都有千百健儿在碧波中嬉水竞游。
今日的乌鲁木齐已是满城绿树,遍地鲜花,和天山顶上晶莹的白雪交相辉映,构成了边城独有的奇特风光。可是,同志,你可知道,这里的每棵树,每朵花,比起祖国的内地来,又来得多么不易啊!这里气候干燥,春秋短暂,土薄石多,这些自然条件给植树造林带来了不少困难。但是,在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革命人民面前,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乌鲁木齐的各族群众立志实现
“大地园林化”的宏伟计划。解放以来,每年春秋两季,都要全民动手,展开声势浩大的绿化运动。在街道上、庭院里、荒山坡、河滩里,到处是植树大军,到处都在种树栽花。河滩无土,就运土植树;山上无水,就抽水上山造林。就是用这种革命精神,终于征服了自然,绿化了城市。
汗水浇出胜利花。如今,乌鲁木齐的每一条大街都已经用各种树木排成了绿色的墙垣。这里有婆娑的槭[cù醋]树、白腊,有古色古香的龙爪柳,有开花时浓香四溢的沙枣,……茂密的枝叶把绿荫倾泻下来,清香爽人。在各个街心花坛和广场花园里,除有华丽的牡丹花,鲜艳芬芳的玫瑰花外,还有洁白的夜来香,紫色的荷兰菊等数十种花草,严冬一过,那千千万万朵笑脸迎人的鲜花,便用彩色的语言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解放前的乌鲁木齐,是一个典型的消费城市。全市只有十余家破烂不堪、奄奄一息的小工厂。连一寸钢铁、一袋水泥、一颗稍微精密点儿的螺丝钉也不能生产,绝大部分工业产品都依靠遥远的内地供应,有的还要从国外进口。解放后,乌鲁木齐的工业生产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根根笔直的烟囱平地升起,一座座现代化工厂遍布全市。过去是戈壁荒滩、野草丛生的地方,现在变成了新兴的工业区。
当你从市区出发,向北行四十公里,来到依山傍水、白杨参天的头屯河畔,映入你眼帘的是那奔流的铁水、飞溅的钢花所构成的一幅灿烂夺目的图画。这便是自治区目前最大的钢铁基地——人民解放军帮助新疆各族人民创建的八一钢铁厂。一九五二年,这里建成了第一座高炉,从此,这个寸铁不产的城市翻开了新的一页,开始用自产的钢铁武装自治区的地方工业,支援农业实现机械化。
就在同一年,人民解放军又节衣缩食,艰苦奋斗,在沉睡了千年的水磨沟建立了第一座现代化的纺织厂——新疆七一棉纺织厂。各族人民第一次穿上了乌鲁木齐自己生产的天山布。他们满怀激情地唱道:
脱去千年老羊皮,换上天山市布衣;
感谢人民解放军,感谢党和毛主席。
十多年来,这个厂不仅为各族人民生产了大量彩霞般的鲜艳花布,而且培养了八百多名少数民族职工。他们有的来自南疆维吾尔农村,有的来自帕米尔高原,有的来自阿尔泰牧区……。现在,已经有五百多人成了技术能手和工作模范,三百多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当你来到山青水秀的水磨沟,登上山头,目光所及之处,是无数的厂房和高楼耸立在葱葱郁郁的盆谷之中,上下班的各民族工人,穿梭来往的车辆,构成一片繁忙欢乐的景象。这里已经是一座新兴的纺织城了。
和七一纺织厂相邻的是乌鲁木齐搪瓷厂。这是在一九五八年由三个洋铁生产合作社发展起来的。建厂初期,他们家底很薄,只有几十名洋铁匠和他们随身携带的剪刀、鎯头等简陋工具,没有一个懂得搪瓷生产的技术工人,没有一台搪瓷生产的专用机器。但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奋发图强,艰苦创业,自己动手,烧砖盖房,架设电路,安装机器。不懂技术就派人去学,请人来教。就是用这种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建起了新疆历史上第一座搪瓷厂。开工以来,这个厂的工人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不断革命,不断前进,生产成倍增长,质量显著提高,年年超额完成国家计划,连续被评为乌鲁木齐市和自治区的先进单位和五好企业。
现在,乌鲁木齐不仅已经建立起了具有相当规模的完全现代化的钢铁、机械、煤炭、电力、化学和建筑材料等基础工业,而且有纺织、造纸、皮革、陶瓷、印刷等大大小小一百多个现代化的轻工业企业。目前,乌鲁木齐一天的工业产值就相当于一九四九年全年产值的两倍。这个数字悬殊得多么惊人呀!它告诉人们:乌鲁木齐已经由一个消费城市变成了一个生产城市。
解放前,乌鲁木齐除了几十辆经常抛锚的破烂汽车外,人们的交通工具就全靠毛驴、骆驼和“六根棍”马车了。至于和外地的联系,几乎是闭塞的。现在,乌鲁木齐不仅市内交通非常方便,而且已经成为自治区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的枢纽。公路、铁路、航空和邮电线路,象一条条动脉,把乌鲁木齐和全疆、全国紧紧地连结在一起。这座边城虽然和祖国内地相隔千山万水,但在交通运输四通八达、邮政电讯畅通全国的今天,真是“千里相隔一线连”,乌鲁木齐可以随时听到北京的声音,各族人民幸福地生活在毛主席身边。
乌鲁木齐既是自治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又是自治区的文化中心。解放前,新疆只有唯一的一所新疆学院。名义是一所“大学”,实际上可怜得很,加上附设几个高中班,学生总数也不过三百多名。至于中等专业教育,则是一张白纸。各族劳动人民的子女根本没有上学的机会。现在,这里已经有规模宏大的新疆大学、新疆医学院、八一农学院、新疆矿业学院、乌鲁木齐农垦大学等新型的高等学校,还建立了工业交通、财贸、煤矿、机械、卫生等十几所中等专业学校。近几年来,每年从乌鲁木齐输送到各条战线上的大学生就有一千多名,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了一半。至于小学教育,早在一九五六年就已经普及。各族劳动人民的子女正在党的阳光雨露抚育下,健康地成长。
“有病无钱治,有钱无处医”,这是解放前流传在群众中的两句民谣,它描绘了当时乌鲁木齐医疗卫生事业濒于瘫痪状态的凄凉景象。解放后,党对各族人民的健康十分关怀。目前全市各类医疗机构较一九四九年底增加了二百六十多倍。病床已达五千三百多张。其中具有相当规模的综合性医院就有十八所。各族人民有病随时随地都可以治,国家还设有许多防疫保健机构,没病还要预防。你走在乌鲁木齐,到处都可以看到各族人民健康欢乐的笑脸。
乌鲁木齐是维吾尔、汉、哈萨克等十几个民族聚居的城市。各民族的人民,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在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各条战线上,朝夕相处,同甘共苦,结成了兄弟般亲密的阶级情谊。在医院里,为了抢救一位维族工人兄弟的生命,汉族医务人员争先恐后地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在中桥,一位维吾尔族看桥老人,曾不止一次冒着危险抢救落水的汉族儿童。不久前的一个星期日,我还在位于市中心的大十字看到过一幅平常而又动人的情景:一个汉族小女孩找不着父母了,在街上哭。一个约莫十一二岁的维族男孩马上跑过去,把自己手里的棒棒糖塞给小姑娘,俨然以一个大哥哥的口气用流利的汉语对她说:“小妹妹,别哭,哥哥带你找妈妈去!”从这两个不同民族的孩子身上,可以看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各民族团结友爱的大家庭”这样一个伟大的现实。
这里的兄弟民族人民是素以能歌善舞著称的。每逢节日假日,在风光诱人、绿草如茵的公园,在白石红桥、流水淙淙的河滩,你常常可以看到身着各民族服饰的男男女女,成群结队,敲响手鼓,弹起热瓦甫琴,载歌载舞,纵情欢唱党和毛主席,欢唱幸福的新生活。如果是在早晨,你还可以在街道、广场上看到一队队英姿焕发的民兵队伍,正在苦练杀敌本领;一队队带着红领巾的小民兵高唱着《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扛着红缨枪,迎着火红的朝霞昂然而进。在这时,你就会更真切地感受到乌鲁木齐各族群众崭新的精神面貌。革命的洪流,已经洗涤了旧时代遗留下来的痕迹。现在,这座边城到处都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到处都洋溢着革命的朝气。
伟大的祖国解放十六年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十年了。乌鲁木齐在这短短的一段历史进程里经历了多么巨大的变化呀!我简直没有恰当的语言来描绘它瞬息万变的面貌;没有办法来计算它天马飞驰般的跃进速度。常常有这样的情形:你十天半月不去的地方,又平地耸立起了工厂、学校、医院、居民住宅,……这时,你那喜悦、自豪、激动的心底就不能不涌出一句:“乌鲁木齐变得多快多美啊!”是的,乌鲁木齐正按照党所指引的方向,迈开大步,朝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飞奔!
〔本版诗、文由《新疆文学》供稿〕


第6版()
专栏:

欢呼伟大的胜利
〔柯尔克孜族〕阿曼吐尔
我祝贺呵,
为自治区成立十周年编一支颂歌!
毛主席领导我们向前飞驰,
革命的道路越走越宽阔!
我赞美呵,
自治区十年建设的伟大成就,
天山南北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十三个民族高唱胜利的凯歌!
你用金子铸成了灿烂的阿尔泰,
你的克拉玛依就是石油的大海,
伊犁草原数不清的畜群啊,
胜似那蓝天上浮动的五色云彩。
你玉龙喀什河出产珍贵的宝石,
你美丽的丝绸象彩虹飘落下来,
那光彩夺目的和田地毯呵,
它的声誉如今已传遍全世界。
以火焰山闻名于世的吐鲁番,
今天不正是一座绿色的花园?
因幸福而欢欣鼓舞的农民们,
正为你把甘露般的葡萄呈献。
塔里木“进去出不来”的沙海,
今天不已经睁开了蒙眬的睡眼?
曾转战南北的英雄三五九旅,
已把它变成了第二个南泥湾。
火车呵,火车从首都来到了乌鲁木齐,
它给我们运来无尽的鼓舞和勇气;
骑着毛驴赶路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狂暴的戈壁在英雄面前俯首任骑。
“东方红”从北京隆隆地驶来了,
阵阵春雷唤醒了多少块宝地;
我们跨上了红色的铁马,
把祖国的大地打扮得更加美丽。
自治区呵,你的原野遍布奇迹,
你的城市也象春天的花园日新月异;
我看到工人阶级英雄的双臂,
把一座座社会主义大厦从平地托起。
多少座大山被我们拦腰截断,
数不清的顽石被我们敲成碎屑;
我们修起一座座宏伟的工厂,
矿石进去,流出来红色的血液。
自治区呵,你今天才刚刚十岁年纪,
你青春的花朵却开得多么鲜艳美丽;
因为你有十三个民族的英雄儿女,
亲密团结、满怀革命者的志气。
因为党的总路线是前进的灯塔,
指引着我们奔向崇高的目的;
因为毛主席思想抚育了我们,
我们才在短短的十年获得伟大的胜利。


第6版()
专栏:

把最好的马献给解放军(油画) 〔哈萨克族〕阿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