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1月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鲜艳花朵
——战士业余演出队、演唱组演出介绍
“三结合”的结晶
——《一百个放心》的创作经过
南京部队某部战士演出队 沈福庆
《一百个放心》从开始创作到这次来首都汇报演出,前后经过了几次大的修改,创作和修改始终是在领导的亲切关怀、专业文艺工作者的热情辅导和广大干部、战士积极支持下进行的。这一作品的创作和修改,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通过创作和修改,提高了思想水平和认识、分析能力。我深深体会到这个作品的创作过程,正如林彪元帅对部队文化工作指示中所指出的那样,是一个“三结合”的过程,是一个集体创作的过程。
一九六三年四月初,《解放军报》报道了“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先进事迹。部队中迅速开展了学习好八连的活动。为了配合学习,部队领导要我们演出队迅速编排文艺节目,进行形象化的宣传教育。当时我们就集中十三名队员,在三天内编排了七个节目到连队巡回演出。演出后,部队政委又指示我们:随着学习的进一步深入,最好能创作一些反映本部队情况的节目,这样更接近部队战士的活思想,对战士的教育效果会更好。他又给我们讲了不少部队中的好人好事和先进事例,对我们启发很大。这时,我想起了一九六一年在连里当政治副指导员的情景,当时一批上海、南京的城市知识青年入伍来到连队,经过三个月的锻炼,体重普遍增加。他们在班里老同志的帮助下,习惯了挑水种菜,学会了缝缝补补,人人都有了针线包。过年的时候,有一个姓杨的战士的妈妈和姐姐来部队看望,看过之后,大为放心,还高高兴兴地参加了连里的晚会。《一百个放心》的编剧之一黄馨之同志是一九六一年参军的上海战士,也有许多切身感受。经过酝酿,我们心想,好八连的同志在上海十年如一日保持了艰苦朴素的作风和革命战士的本色;而我们部队里的上海战士,经过领导和老同志的帮助,自己的刻苦锻炼,也学会了缝缝补补,注意艰苦朴素,这不正说明部队是个革命大熔炉吗?我们就决定编一个反映这个主题的小剧,领导上也积极鼓励我们写。开始的结构,是通过一个战士的父亲不放心儿子是否能经受部队艰苦生活的锻炼,来部队看望儿子,可是来到部队一看,不仅身体结实,手榴弹投得很远,而且学会了缝衣服,有了针线包,还在银行里存了钱,他看后大为放心。由于喜剧成分浓,又有地区特点,于是我们决定采用上海滑稽戏的形式。在部队演出后,首长和同志们都给予热情鼓励,同时也提出很多意见。我们根据大家的意见作了修改,但是很多问题连改几次都没能解决。如一开始处理王阿福是战士王光明的父亲,做采购员工作,顺路来看儿子。同志们反映说:“采购员到处跑,见多识广,对人民解放军应该有所了解,怎么会这样不放心呢?”于是我们就把他处理成不出门的食品公司仓库保管员。可是又有同志反映说:“食品公司仓库保管员带这么多吃的东西,不合适。”听后觉得这话也对,又改成售货员。还是有同志反映:“售货员也经常学习,读报,不应该对人民解放军的认识这样不足。”再加上王阿福穿的是纺绸衬衫、毛料裤子、大黑皮鞋,戴了眼镜,挎了洋伞,又带了一大包东西,因此有些上海战士反映说:“这样的穿着象个资本家,有点出我们上海战士亲属的洋相。”大家还提出,有一些语言、动作是硬搞噱头,格调不高等等。部队首长和同志们的意见,对我们帮助很大。
不久,南京部队组织战士业余小剧队修改这个剧本。文化部门领导同志和一些专业文艺工作者几次讨论了这个作品,着重研究了王阿福这个人物,大家认为,如果把他写得落后了,一方面有损人物形象,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贬低人民群众的觉悟,这是一个人物的时代气息问题。这样,使我们提高了认识,找到了为什么以前改来改去总解决不了问题的根本原因。在大家的帮助下,经过多次修改,才把王阿福这个角色改成是战士王光明的祖父;把王光明处理成在一个特定环境下——这就是解放以后,父母亲都有了工作,生活好了,他又是王阿福的大孙子,一直在祖父身边娇生惯养长大、性格很顽皮的这样一个人物。因此,王阿福才不放心,想带些东西给孙子解决点困难,从而鼓励孙子在部队好好工作。这样,就把不放心完全落到对王光明这个具体人物身上,而不是对部队不放心了。为了使剧本更有思想性,能更好地反映部队生活,在此同时,大家又帮助出点子、想办法,增加了一些如交换脸盆、用《一百个放心》的名称等有思想意义的细节。在排演过程中,导演用自己的生活来弥补剧本中的不足,演员也用自己的语言使剧中语言更有生活气息。演出后,领导上和同志们又提出了一些意见,但由于小剧队完成演出任务分散了,就搁下了。
最近来京汇报演出前,南京部队文化部门领导同志又指出这个戏还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王阿福——这个战士的亲属的典型性和时代气息问题。时代飞速向前发展了,人民群众经过社会主义教育,觉悟大大提高,部队情况更为人民群众所熟悉和了解了。部队战士的亲属对战士的关心,首先是政治思想上的关心,而不是对生活的关心。另一个问题,是如何更好地运用民间形式来为部队的生活斗争内容服务。剧中有些地方仅从剧场效果出发,有些地方趣味不高,影响到思想内容的正确表达。领导同志还指出向民间艺术形式学习很重要,但要消化,不能简单地拿过来就用,而要从具体内容出发,才能获得好的效果。本来我们对大家的意见还捉摸不住,经领导上一指点,认识又提高了一步。为了更好地修改这个剧本,领导上又亲自和导演、演员、作者一起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有领导亲自把舵,大家方向就明确了。导演在排演中觉得某一个动作有问题,就立即纠正,哪里可以表现的,就增加一个细节来表现,如王阿福看到孙子很好,又摸摸孙子手心里有了老茧,觉得很高兴的这些细节等等,使王阿福这个人物更可爱些。演员在念台词时觉得某一句话有问题,就提出来大家研究解决。这样才逐步地把王阿福处理成非常关心王光明的旧习惯、坏脾气改变了没有,当上了五好战士没有这样一个政治责任心很强的老祖父。把生活上的关心退居到从属地位,并且设计了一个不出场的祖母。在形式上也力求能正确地表达内容。这样,王阿福的精神面貌比原来更高了,人物的时代气息问题也就比较好地解决了。
通过这几次修改,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没有领导的具体指导,没有专业文艺工作者的热情辅导和同志们的群策群力,作品决不会有现在这样的水平。当然,作品现在还很粗糙,有待进一步改进。这次能够来北京汇报演出,受到观众的欢迎,首先应归功于我们伟大的党领导的革命军队这个大熔炉,和在熔炉中积极锻炼的战友们,是他们创造了丰富的斗争生活;再就是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专业文艺工作者的热情帮助,同志们的积极支持。


第6版()
专栏:

做思想工作的好形式
解放军某部政治指导员 刘世耀
锣鼓敲罢,大幕拉开,舞台上出现了一排英姿威武的战士,个个精神焕发,满面春光,《一对红的故事》的独幕话剧开始了。
是一个星期天,练兵场上仍然龙腾虎跃,班长一声令下:“目标,约翰逊、蒋介石、突刺——刺!”“杀!杀!杀!”战士们带着敌情,带着阶级仇恨苦练起杀敌本领来。他们练得那样起劲,那样全神贯注。这时,老战士雷大海发现新战士江小冬基本功没练好,就想多学花样,便立即向他提出批评。由于方式不对头,两人产生了矛盾,一直闹到班长那里。班长经过调查研究,首先抓住了他们产生矛盾的原因,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给他们各自指出了优缺点,使这两个战士统一了认识,又兴致勃勃地奔向练兵场。
这个如实反映战士刻苦练兵的生动活泼场面,一下子把我带入了连队的生活中去。我们连今年共结成了几十个对子,由于领导缺乏具体的分析、帮助,先后拆了十二对。回想起来,这十二对之中大部分就象这个话剧所反映的情况一样。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把这十二对巩固下来呢?一找差距,我觉得从这位班长身上获益不浅。他不仅提醒我们做政治工作的同志,遇事要调查研究,抓住主要矛盾,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切实做好人的工作,而且对广大战士在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上也给了深刻启发。
由此看来,开展部队的业余文艺活动,不仅起着活跃部队和丰富部队文化生活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起着通俗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宣传毛泽东思想,鼓舞官兵战斗意志,提高部队战斗力的作用。这真是开展政治思想工作的好形式、好方法!看过南京部队战士演出队的汇报演出后,体会更深。
今年,当美帝国主义对越南民主共和国发起侵略的时候,我连文艺组配合形势教育编排了活报剧《美帝国主义捣乱必败》。当全连官兵看到美帝国主义对越南民主共和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时,个个怒火燃烧,举起钢铁般的拳头高呼:“打倒美帝国主义!支援越南人民的正义斗争!”同一天,连队就收到战士的决心书一百多份。大家一致表示,坚持练好杀敌的硬本领,随时听从祖国的召唤,去痛击美国侵略者!一个苦练硬功的训练高潮立即掀起来了。
经验告诉我们,加强连队的业余文艺活动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南京部队战士业余小话剧队演出的这些短小精悍的节目,不但形式活泼,通俗易懂,而且富有高度的战斗性和思想性,非常适合于连队演出和向干部战士进行宣传教育。我们应该猛起直追,向他们学习!


第6版()
专栏:

我们的榜样
解放军某部 王运兴
南京部队战士业余小话剧队演出的话剧,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又一束鲜艳花朵。小话剧《烧煤问题》,反映了为国家节约煤炭而进行改灶试验中的三种不同的认识和态度,有力地说明了这不仅是个烧煤问题,而是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坚持四个第一的问题。
在我们部队生活中,经常可以遇到这样的事例。我们部队的一个单位,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提高了思想觉悟,为了给国家节约煤炭,经过几十次试验,克服了种种困难,利用锅炉灰做饭烧水成功。这样的成绩,正象他们炊事班的同志自己说的:“要归功于毛泽东思想”。他们改灶的过程,正是他们思想改造的过程。当部队在这个单位召开现场会的时候,代表们都为他们的成绩所感动,说他们的思想象烧起的炉火一样红。这说明烧煤问题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政治问题。小话剧《烧煤问题》正是把这样的事例,通过艺术的集中和概括,搬到舞台上去,用它来教育了更多的观众。在另外几个小剧中所表现的人物和思想,在我们部队中都是实际存在的,因此也都有很大的教育作用。
过去,我们对在部队群众业余文艺活动中,如何发挥话剧这一文艺形式的战斗作用认识不足。一提到文艺形式要短小精悍,群众喜闻乐见,首先想到的是说唱等曲艺形式。认为话剧比较复杂,搞不好,战士不会欢迎。部队的一些干部、战士也认为话剧得用道具,布景,演不了;演话剧的人材不好找等。看了福州战士演出队和兰州战士演出队演出的小话剧后,给了我们很多启发,我们也组织排演了话剧《千万不要忘记》,也创作和演出了一些小剧,但比起南京部队战士业余小话剧队的演出就差得很远了。他们这次演出,给了我们更大的教育和启发。他们的创作和演出,紧紧抓住了部队的活思想,密切配合了部队任务。这正是他们在毛主席文艺思想的光辉照耀下,很好地贯彻军委和林彪元帅对部队文化工作的指示,努力发扬我军群众性文艺活动的优良传统的结果。他们广泛地运用群众喜爱的各种文艺形式,为兴无灭资、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他们以高度的革命精神,破除迷信,敢于打破旧框框,敢于创新。他们的创作和表演,把我军人民战士的英雄形象,把老战士和新战士的特点,刻划得活灵活现。所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的。
南京部队战士业余小话剧队和济南部队战士业余演出队在短短的两个多小时中,演出了五个短小精悍的小话剧,其中有四个话剧就只有三个到五个演员,道具也很简单轻便。如《烧煤问题》,只用一张桌子三把凳子,在同一个场地来回变换,生动活泼地表现了很多环境,做饭时成了锅台,改灶时成了锅灶,开会时就是桌子凳子,睡觉时凳子又成了挂帽子的墙,三个人带着凳子围绕桌子跑了一圈就来到了电影场,几样简单的道具很好地起了为剧中主题思想服务的效果。道具简便,运用巧妙,为部队演出就方便,更加强了话剧队的战斗性。这充分证明,只要发动群众,加强指导,生活在部队火热斗争中的战士们是完全能够创作出和表演出优秀的话剧来的;也充分证明了话剧同样可以搞得短小精悍,成为群众性业余文艺活动中的一个有力武器。


第6版()
专栏:

军号(对口词)
昆明部队某部 唐大贤军号!革命的号!威力无比,金光闪耀;声彻九重,地动山摇!革命战士,爱如至宝!井冈山上吹响这支号,革命红旗打得牢;黄洋界上炮声隆,敌人夹着尾巴跑;红军跟着毛主席,打败蒋军五次“围剿”;长征二万五千里,一步一阵冲锋号!将军当年吹着这支号,雪山草地踏出路一条;团长当年吹着这支号,打败了日本狗强盗;营长当年吹着这支号,八百万蒋军全打倒;连长接过这支号,抗美援朝把国保。这支军号,转战过大江南北,震荡过雪山海岛;这支军号,使敌人闻声丧胆,使侵略者望风而逃!哪里有号声,哪里就有激烈的战斗;哪里有号声,哪里就掀起革命的浪潮!号声响处,敌人尸横遍野;号声响处,红旗迎风飞飘。就是这支号,震垮了反动统治,埋葬了蒋家王朝;祖国从此得新生,走上了社会主义大道!军号,革命的传家宝!现在把它传给我,叫我怎能不自豪!我们是革命的后代,我们是时代的英豪!我们是党的儿女,我们要牢记毛主席的教导:将革命进行到底,敌人磨刀,我们也要磨刀!帝国主义一天不消灭,我们就要猛吹军号!直吹得妖魔鬼怪全扫除,直吹得牛鬼蛇神无处逃;直吹得反动营垒崩溃,直吹得五角大楼震倒;直吹得人类春风暖,直吹得全球红旗飘!让我们吹起来吧,吹起来!
〔合〕:我们用号声呼唤:——来吧!世界革命的大风暴!


第6版()
专栏:

表演唱:《俩老汉看比武》
〔济南部队某部五好战士张乃英等演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