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7月3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严如湛一心为集体四下后进队
从带头劳动入手改造落后面貌
这位桐庐县俞赵公社俞家大队的党支部副书记兼大队长,一九五九年以来,先后携带家属,到第一、二、三、四生产队安家落户,帮助改变这些生产队的后进面貌。第一、二、三生产队,经过他的帮助,集体经济欣欣向荣,社员生产积极性高涨,粮食产量有了显著增加。今年他在的第四生产队,社员出勤率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三十以上,早稻苗势旺盛。这个曾是先进而一度落后的生产队,又在向先进目标前进。
本报杭州二日电 记者王良佑报道:严如湛是浙江省桐庐县俞赵公社俞家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兼大队长,是个生产能手。从人民公社成立以来,他先后四次带家属到后进队落户,以生产领导生产,改变了这些队的面貌。
一下第二生产队
一九五九年春天,俞赵公社建立不久,俞家大队党支部决定加强后进队的工作,派严如湛到第二生产队领导生产。
一天傍晚,他从公社开会回队,看到有九个社员在做早稻秧田,一亩八分地一天才做了个坯子。这个队的早稻秧田一共有十八亩,如果都像这个做法,至少要半个月才能做完,那就要错过插秧季节。当天晚上,严如湛同生产队的几个队委交换意见,确定第二天由他自己和五个队干部、两个社员,到六谷畈做七亩地的秧田。
这天,天气很冷,脚踏进了水田里,冻得像红萝卜一样。因为新来的大队书记不怕困难,大家也就坚持干下来了。下午收工,大家都在池塘边洗脚,严如湛提出了一个问题:“昨天九个人做一亩多秧田,还没做完,今天八个人做了七亩,这是什么道理?”社员陈荣生、俞美盛说:搞多搞少,都得同样工分。几个干部也多多少少地反映了这样的看法。
严如湛分析这个队的情况,主要是劳动定额有问题,多劳不能多得。可是经过深入了解,他发现事情并不简单。原来还有富农钻空子,说什么集体经济总是搞不好的。富农俞世寅干活偷工减料,别人挑五担肥,他只挑三担;半天应做两亩多田的田塍,他只做了五分田。一些贫农社员给他提意见,他还耍无赖。严如湛和队里的干部依靠贫农、下中农社员,在大会上当众揭发了这种现象,教育社员分清了是非,提高了阶级觉悟,接着又健全了劳动定额管理制度。生产有了秩序,社员的集体劳动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在春季积肥中,全队出动了五十多人割青草、挑塘泥;有些社员还到十里外的地方积人粪,春耕生产轰轰烈烈地闹起来了。严如湛还亲自和用牛的社员一起喂牛犁田,在最紧张的四五天里,他白天用牛,夜间管水,实在疲劳了,就在田边的草棚里睡一会,有时候,吃饭也在田头,和社员同甘共苦。
就这样,年年赔产的第二生产队,这一年超产六千多斤粮食。
二下第一生产队
第一生产队,论条件,不算差,劳力强,能手多。为什么集体生产搞不好呢?有些人反映是社员团结得不够好。一些贫农社员说:只要张老成能够热心参加集体生产,别人就好办了。
说起张老成,在俞家大队是有名的生产能手。年龄五十开外,可是干起活来,没有人敌得过他。有一次,他从大队挑回二百五十斤种子,半里路,没有换过肩膀。他的生产经验丰富,犁、耙、耖样样是行家。
张老成出身穷苦,但是,他在旧社会也养成了一个固执的性子,话儿不对路,要不就同人顶起来,要不就默不作声。公社化后,他说过几次“我家反正有劳力,不怕没得饭吃”。许多社员说他方向不对头,他不承认,从此就不问队里事。后来,他看到一些富裕农民不参加集体生产,砍柴卖,他也使劲干了起来。这样影响就很坏。
严如湛把这些话记在心里。不久,他采取措施,制止了私自上山砍柴卖的现象。可是,社员们对集体生产还是不起劲,特别是张老成,怪话很多。
有一次,张老成、俞来根等五个社员被分配去砍田埂草。这天,严如湛在公社开会,他利用回家吃午饭的机会,先到田里跑了一遍,没发现一个人。下午散会后,他又来到田间,仍不见一人。忽然,看到田边放灰的屋里冒出了烟雾,侧耳细听,里面有人说话。呵!原来他们在这里烤火聊天。
严如湛把看到的情况向队里的干部说了。生产队长李去娜是个急性子,不听犹可,一听就恼火,说:“今晚一定要整他们一下。”严如湛劝他要耐心多作些工作。当天晚上,大家批评了这五个社员,说得他们哑口无声,有的人当场点头认错,还有些社员提出了加强生产管理的意见。但是张老成,蹲在灶旁,低着头,抽着烟,始终不吭声。在党的小组会上,有的党员说,张老成是“钉定的秤,生定的心”,生性难改。严如湛不同意这个看法,建议大家做好思想工作。
第二天,严如湛同张老成一起去砍田埂草。他们边劳动边交谈。严如湛用试探的口气说:“老成哥,我到你们队来,有信心把队搞好,你看怎样?”张老成不响。
严如湛又说:“要搞好队,靠我一个人是不行的,你是村里有名的生产能手,一定要站出来扶我一把。”
“当然我也有信心搞好,你严支书来,还有二话讲吗!”张老成马上又改换口气说:“不过,要搞好,怕也很难。”
严如湛接着说:“老成哥,我们都是穷苦出身,如果你看他落后,他看你落后,人家到了社会主义,我们还不能过好生活,我们不积极带头搞好集体生产,其他社员怎么能改变过来呢?”
张老成最后说:“只要你严支书带个头,我老成总不会比别人落后。”
从此以后,对于队里生产上的问题,严如湛总是在同干部研究之前,先征求张老成的意见。久而久之,张老成感到自己受到尊重,开始有了转变。不久,张老成家的生活发生了困难,严如湛帮助他借粮借钱。张老成生病,他的亲弟弟还没来看他,严如湛就一天两头来探望,并且帮他医病。从这一连串的事实里,张老成受了一次阶级教育。他激动地对严如湛说:“今后我再不积极带头搞好集体生产,对不起共产党,也对不起你,那就真正忘本了。”
张老成病好以后,严如湛要他再休息两天,他不肯;要他做点轻活,他也不愿意。在集体劳动生产中,他带头苦干,主动为生产队出主意。不问是干部、是社员,不遵守劳动纪律,他都随时随地提出批评。栽红薯秧时,队里要烧焦泥灰作肥料,别人两人烧一个窑,他一人烧一窑;别人一天烧灰一百五十斤,他起早带晚地烧出两百多斤。有一次,一个社员假冒队的名义,私自卖了一担柴,张老成狠狠地批评了他,同时也深刻地检讨了自己过去的错误。
张老成的转变,对生产队的干部教育特别深刻。生产队副队长张阿乔和队长李去娜一样,性情刚直而暴躁,工作方法简单。通过严如湛对张老成的教育,他懂得了做人的工作,必须像医生治病一样,什么病用什么药。妇女队长朱金凤,过去工作办法少,对动员女社员出工,常常感到为难。严如湛来队后,有一次,看到张水仙有四个孩子牵累,不能出工,他便说服了一个叫周菊花的老婆婆,帮助张水仙看管孩子,张水仙就出勤了。在这类事实中,朱金凤受到了启发,从此也很关心女社员,工作方法也有了改变。
这一年,虽然连续遇到阴雨和干旱,但由于社员发挥了集体生产积极性,全队粮食增产了一万二千斤。
三下第三生产队
第三队的社员都是从外县迁移来的。他们人地生疏,困难多,思想还不安定,生产也就搞得不大好。
严如湛到第三队之前,大队党支部考虑到这个队的条件比较差,可能会影响他全家的收入,只要他一个人去。严如湛坚持说:“只有全家都去,同社员一道参加劳动、参加分配,社员才会相信我是全心全意和他们一道搞好生产的。”回到家里,妻子吴三奴埋怨他“尽是做些‘雨天挑稻草,越挑越重’的事,硬从‘米箩里跳到糠箩里’。”严如湛耐心地劝说,妻子总算勉强同意了。
严如湛来到第三队,社员们有的高兴,有的怀疑,还有的不大服气。外队也有人摇头说:“要搞好这个队,真要个本领哩。”严如湛不管别人怎样看法,一到队里,便紧紧地依靠队干部开展工作。他首先领导社员制订生产规划,树立起信心。
这个队实际困难确实很多,生产资金、耕牛、农具都缺,而且必须马上解决。全队只有一牛一犁,九十一亩多田,各耕三遍,从春耕到插秧还耕不完。不久,大队帮助解决了三头牛,生产资金也得到国家的扶持,只有农具,因为缺木料,还没有着落。
在一个阴雨夹着雪的天气里,严如湛跑到了二十里外的大庄村去选购木料,途中,又听人说七里垅可能也有。当天,他在大庄村买到了一根,又马上跑到了七里垅买到了三根,直到天漆黑了才回家,而且亲自背回了两根木头。第二天,他请了木匠,动起手来。四五天工夫,犁、耙、耖等主要农具都配套了。有些农具缺少配件,如水车上缺少扬板,他就把家里多余的拿出来,不要任何报酬。社员们感动地说:“严支书真把我们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
肥料不足也是一个问题。严如湛一家同社员一道,早出晚归,上山割青草作绿肥。全大队五十九亩白畈田(没有冬耕的田)很快备足了肥料。十八亩麦田也施了绿肥。
春耕眼看要开始了,三队的社员还不熟悉本地的耕作方法。怎么办呢?让社员照老习惯来做吧,很明显要影响产量。自己全部包下来吧,一个人有天大本领也包不了。
这年春耕,第三队的田畈,成了传授耕作技术的课堂。严如湛一忽儿教这个耖田,一忽儿教那个作田塍,一面做样子,一面讲解。有的学得不耐烦,还得耐心打通思想。有个青年社员吴家月,在学习耖田的时候,两手扶得吃力,耖来耖去还是耖不平田,有点泄气。严如湛对他说:“我十六岁学耖田时,人才有耖架子高,比你现在困难得多,只要你有决心,我一定把你教会。”吴家月最后终于成了耖田能手。经过严如湛的耐心传授,多数人都学会了。这一年的春耕,无论速度、质量,都不比别的队差。
在种晚稻的时候,天气干旱。队里的上坞垅、石基塘一带的四十三亩田,离水源较远,无法灌溉。严如湛带领干部三番五次地察看地形,终于找到了一处水源,开了一条水渠,使这些“靠天田”变成了“保收田”。
由于严如湛带头苦干,在早稻丰收之后,晚稻又夺得了丰收。全年粮食产量,从一九六○年的平均亩产五百二十斤提高到七百零一斤,增产约百分之三十五。
严如湛在三队的第二年,困难还很多,不过,战胜困难的力量比上一年强大得多了。这里再举一个例子。四家坞弄里有九亩田,土地瘦薄,原来只能收一季早稻,亩产量最多不超过三百斤。一九六二年,严如湛和干部带领全体社员,割回四五万斤青草,把它施进田里,使原来只种一季稻的田,种上了双季稻,亩产量竟达到了一千零五十斤,变成了有名的丰收田。老年人谈起这个变化说:“现在真正是土地出黄金的时代。”
两个年头过去了,第三队粮食产量一年高一年,一九六二年全队平均亩产量达到了一千零一斤,比一九六○年增加百分之九十二,除了完成国家征购任务外,户户都有储备粮,家家人畜兴旺。有些人家还建了新屋,山坡上新种了大量桃李、油桐、桕籽、杉木等树木。过去有的社员说:“金家、银家不如老家。”现在说:“用棍子赶也不走了。”
在第三队的两年中,严如湛家里的收入也没有减少。头一年,队里虽然有些工作使他不能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但他仍实做了三百二十个劳动日。第二年他又比第一年多做了六十个劳动日。他的妻子吴三奴,是当地有名的采茶能手,又是勤俭持家的模范。他家的收入比前两年增加了百分之十四。当有人谈起“米箩里跳到糠箩里”这句话时,吴三奴笑逐颜开地说:“从银箩里跳进金箩里来了。”
四下第四生产队
事物的发展总是不平衡的,一个原来先进的队,会被别的队超过,第四生产队就是这样。严如湛今年又落户到这个队里来了。
去年早稻播种时,四队队长朱章荣负责谷种催芽。按照技术要求,种谷要出芽后才能播种,可是芽没催出来就播了,加上秧田耕得迟,播种后又遇到天气不好,谷种都烂在泥里了。这一来工作就被动了,损失了谷种,插秧还得向别的队要秧苗。早稻种植面积虽然完成了,但是季节已经推迟,结果产量不高。严如湛是生产上富有经验的人,又有改变后进队的办法,他到第四队后,很快就弄清了去年这个队生产差的全部底细。
严如湛手勤脚快,到第四队的第二天,就把全队所有的田地看了一遍,发现许多田地都很瘦,缺少肥料。这时,别的队都在轰轰烈烈地挑塘泥积肥,四队还没有动起来。问干部,都说没有塘。严如湛当时就向他们提供了一个线索,找到了一口塘。开始很多人都嫌路远,经他再三劝说,才由一个干部两个社员带头干起来了。三天工夫,挑了一千八百担塘泥。随后又在另一个地方找到了两口塘,也挑出了大量的塘泥。这样使全队缺肥的田,都施足了基肥。
挑泥时,起初有些青壮年社员,用小筐挑,看到严如湛用了大筐,也纷纷改用大筐。今年插的早稻秧苗,是严如湛亲自指导培育出来的,长得又壮又粗,不仅满足了自己的需要,还把多余的支援了别的队。今年队里耕田、播种、插秧、田间管理等农活,因为有了他的领导,都赶在别队的前头。
严如湛从小就劳动惯了,当上干部后,从没有脱离过生产。他每年都要做三千多个工分,是当地有名的“闲不住”。平时,他利用工余时间,帮助大队、生产队和社员家庭做的零碎活也很多,从不计较报酬。他的高尚风格,在干部和社员中间传为佳话。
现在,第四队社员的集体生产劳动积极性愈来愈高,和去年同期比较,今年全队的劳动出勤率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以上。今年的早稻,苗势茁壮,叶阔色乌;今年第一年试种的八亩“矮脚南特号”良种早稻,禾苗也很旺盛;全部用温床育苗栽下的红薯,茎粗叶茂。不久前,全县的公社干部来这里参观学习,许多人都说:“看到这样好的稻苗,就好像看到了人的干劲。”
第四队又在向着先进的目标阔步前进。(附图片)
严如湛在田间劳动 本报记者 王良佑摄


第1版()
专栏:

国务院举行第一百三十四次全体会议
通过国务院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后两年的调整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报告;通过国务院关于一九六一年和一九六二年国家决算报告
新华社二日讯 国务院全体会议今天举行第一百三十四次会议。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后两年的调整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通过了国务院关于一九六一年和一九六二年国家决算的报告。这两个报告将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批准。


第1版()
专栏:

山西多数地区小麦收成好过去年
泰莱平原五十多万亩小麦增产两成多
据新华社太原二日电 山西省各地小麦陆续登场。从各地实打情况看,全省大多数地区小麦收成比去年好。晋南、晋中的主要产麦县,总产量一般比去年增产二成左右。
山西省的麦收,是先从晋南平原和太行山区南部开始,逐渐向晋中、晋北发展的。由于各地小麦生长情况普遍好,在麦收期间,农村处处呈现出繁忙、欢乐的景象。每天清晨,社员们就按照各自的分工,奔向田间或赶到打麦场,开始一天的麦收工作。从田间到打麦场,人车往返,络绎不绝。许多公社生产队在收割开始后不久,就发现大多数麦地的实收产量比原来预测的还高;因此,广大社员越收越喜欢,越收越有劲。据芮城、运城、平陆等县九个公社二十二个生产队调查,实收产量高于预测的占十六个,持平和低于预测的占六个;这二十二个队的实收产量,平均比预测高出百分之十三。
各产麦区县级领导机关的领导人员,带动县和公社的大批干部深入田间,参加麦收,领导麦收。据运城、临猗等八县统计,参加麦收的县、社两级干部有六千五百多人。中共稷山县委书记仪耀文深入太阳村公社太阳村大队,通过与社员一起参加劳动,发现第三生产队出勤率较低,就利用地头休息时间,和一些队干部、社员研究,根据麦子生长好坏、收割难易的情况,帮助各生产队实事求是地修订了劳动定额;组织农忙托儿组,使全队社员出勤率显著提高,麦收进度大大加快,收打的质量也比较好。
各主要麦产区的麦收工作,得到有关部门的有力的支援。麦收开始前,商业供销部门就组织了大批桑杈、镰刀、车马挽具等,供应各小麦产区。
据新华社济南二日电 山东省主要产麦区之一的泰莱平原,五十多万亩小麦的总产量和平均亩产量,都比去年增产两成以上,获得了今年农业生产首次丰收。各人民公社的广大干部和社员,正满怀信心地争取秋季有个更好的收成。
泰莱平原位于汶河流域、泰山和徂徕山之间,东西长约一百多里,包括泰安、莱芜两县的十二个公社。到六月底,这十二个公社的五十多万亩小麦已经全部收打完毕。整个泰莱平原,处处是丰收的景象。生产队的场院上,堆着高大的草垛,晒着壮实的新麦;各社、队都已经超额完成了征购任务,社员家庭也分到了比往年更多的小麦。
为夺取今年的小麦丰收,泰莱平原各公社的广大社员曾进行过一系列的斗争。泰安县三十多万亩小麦,有十八万亩遭受到地下虫的危害,有七百多亩发生过粘虫。由于国家及时供应了农药,公社及时组织力量,进行防治,终于战胜了这些虫害。莱芜县的杨庄、寨里、方下、口镇等四个公社,去冬今春修渠一百七十六条,打井一百多眼,使四个公社的十九万多亩小麦,灌溉条件显著改善。
小麦丰收的大好形势,更加坚定了社员争取秋季更大丰收的信心。现在泰莱平原的夏播任务已经结束,麦田里套种的大豆、夏玉米苗子已半尺多高,田野一片葱绿。社员们正忙着追肥锄地,开展超产竞赛运动,力争秋季更大丰收。(附图片)
左图:山东省国营白马河农场今年又获得了一个好收成。图为收割机在麦田里收割麦子。 江广聚摄


第1版()
专栏:

庆祝全歼两股美蒋武装特务的重大胜利
闽南地区军民举行祝捷授奖大会
驻军首长和各方代表在讲话中一致表示要进一步提高军事技术,加强军民联防,百倍提高警惕,不管敌人从海上爬上来,从天空丢下来,一定要来一个捉一个,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把它消灭。
新华社福州二日电 福建省闽南地区军民两千多人,一日下午在漳州市隆重举行祝捷授奖大会,热烈庆祝六月二十一日、二十二日在闽南沿海地区全歼两股美蒋武装特务的重大胜利,并表彰了立功的部队和民兵。
来自闽南地区十个县、市的两千多名男女民兵和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人民公安部队的代表,冒着狂风大雨来到漳州人民会场,热烈庆祝胜利。
祝捷授奖大会在鸣炮和雄壮的《解放军进行曲》军乐声中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闽南地区部队首长朱绍清少将首先宣读了福建前线司令部、政治部给参加歼灭武装特务的部队和民兵的嘉奖令,接着在会上讲了话。他指出,最近在广东、福建、浙江沿海地区连续歼灭六股美蒋武装特务,其中包括六月二十一日一股美蒋武装特务在漳浦县被迫缴械投诚以及六月二十二日一股美蒋武装特务在诏安县被全部歼灭,这是我沿海地区军民对敌斗争的又一次重大胜利。它再一次显示了我前线军民的强大力量。朱绍清少将代表福建前线部队首长和领导机关,向福建省参加这次全歼美蒋武装特务的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和人民公安部队的官兵以及民兵们表示敬意。
朱绍清少将指出,这次蒋介石匪帮派遣武装特务骚扰我沿海地区,是美帝国主义与蒋匪帮不甘心失败而进行的又一次罪恶活动。他说:敌人不到最后死亡总是要捣乱的。但是,无数次的事实证明,敌人不论从天上来还是从海上来,不论是白天来还是晚上来,也不论是从这里来还是从那里来,都逃不了被歼灭的命运。
朱绍清少将指出:最近,一系列的事实清楚地告诉在台澎金马的蒋军官兵们,原蒋军空军上尉飞行员徐廷泽弃暗投明驾机起义,受到祖国人民热烈欢迎和奖赏,这是一条光明大道;美制蒋匪P2V型飞机飞行员与祖国人民为敌,进行破坏活动,是自取灭亡。蒋匪武装特务“反共挺进军第七十一支队”全体人员偷渡登陆后,向祖国人民缴械投诚,受到人民的宽大待遇;蒋匪武装特务“反共挺进军第六十一支队”与祖国人民为敌,遭到全部歼灭。这是两种情况,两种结果。我们欢迎蒋军官兵走徐廷泽的道路。否则,谁胆敢与人民为敌,我们就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把它消灭掉。 
朱绍清少将在会上勉励全体官兵和民兵要继续保持高度的警惕性,继续加强军民联防,加强战斗训练,提高战术技术水平,增强团结,密切协作,随时准备粉碎敌人的窜扰破坏活动。
福建省军区首长于重远大校接着在大会上讲话,并宣读了福建省军区司令部、政治部给大会的贺电。龙溪军分区首长程朝章大校、龙溪专员公署副专员郭景周也在会上讲了话。
在全场热烈的掌声和欢乐的乐曲声中,于重远大校、程朝章大校分别代表福建省军区和龙溪军分区,把武器、奖状、喜报、奖品等一一授给建立功勋的民兵单位和立功人员。
授奖结束后,边防部队代表王汉杰上尉、诏安县民兵代表沈双文、公安部队代表马水香上尉先后讲话。他们一致表示要进一步提高军事技术,加强军民联防,百倍提高警惕,时刻作好准备,不管敌人从海上爬上来,从天空丢下来,一定要来一个捉一个,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把它消灭光。
全歼两股美蒋武装特务的战利品,一日也在漳州市同时展出。祝捷授奖大会结束后,民兵代表们参观了美蒋武装特务的种种罪证。


第1版()
专栏:

中共中央致电锡共中央
祝贺锡兰共产党成立二十周年
新华社二日讯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今天打电报给锡兰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祝贺锡兰共产党成立二十周年。电文如下:锡兰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亲爱的同志们:
当此锡兰共产党成立二十周年之际,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代表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锡兰共产党全体党员致以兄弟般的祝贺。
在锡兰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争取和平、民主和社会进步的斗争中,锡兰共产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现在,锡兰人民仍然面临着反对帝国主义、买办势力和封建势力的任务。我们希望,锡兰共产党继续发挥革命精神,努力团结工人、农民、劳动群众和一切爱国力量,为完成这一历史任务而斗争。
中国人民对锡兰人民的斗争一向寄以关怀和同情。中国人民十分珍视中锡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我们相信,这种友谊在反对帝国主义、争取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的共同斗争中必将获得巩固和发展。
目前,共产党人的迫切任务是:坚决捍卫马克思列宁主义、坚持莫斯科宣言和莫斯科声明的革命原则,并在反对帝国主义的共同斗争中团结起来。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一九六三年七月二日


第1版()
专栏:

陈毅副总理接见朝鲜工会代表
新华社二日讯 陈毅副总理今天下午接见由朝鲜职业总同盟常务委员、朝鲜交通劳动者职业同盟中央委员会委员长许弼万率领的朝鲜职业同盟代表团的成员,同他们进行了亲切的谈话。接见时,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张天民在座。


第1版()
专栏:

“好八连”事迹在上海展览
柯庆施罗瑞卿等同志先后参观预展
新华社上海二日电 “南京路上好八连”事迹展览,一日起在上海中苏友好大厦正式展出。
这个展览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驻上海部队、上海市总工会、共青团上海市委、上海市妇女联合会联合举办的。在预展期间,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柯庆施,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陈丕显、曹荻秋和候补书记石西民,南京地区部队首长许世友上将、杜平中将、张才千中将等,曾先后前往参观。
整个展览共分序馆、事迹、经验和谦虚谨慎继续前进四个部分,鲜明地体现了毛主席的建军思想。
走进展览馆大厅,迎面是一座高大的毛主席胸像塑雕,塑雕后面是巨幅的红色屏风,上面摘引了党中央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总则中关于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和建军宗旨。屏风上面横挂着巨幅标语:“好八连在毛泽东建军思想光辉照耀下成长”。在序馆两旁的墙壁上,悬挂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周恩来总理接见好八连前任指导员刘仁福的巨幅照片,以及中国工农红军军旗、古田会议决议的影照和军委扩大会议决议的影照等。在序馆还陈列着一百多个四好连队事迹剪报的影照,其中好八连的事迹被放在显著的地位,这说明了南京路上好八连是人民解放军成千上万个四好连队中的突出典型。
第二部分,以“继承我军优良传统、艰苦作风代代相传”为题,通过大量的实物和图片,形象地反映了好八连十四年来忠心耿耿、坚守岗位,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勤俭节约、克己为公,热爱人民、助人为乐的模范事迹。
经验部分是根据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发布的好八连政治思想工作八条经验编排的。这一部分反映了好八连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干部和战士的头脑,并把我党我军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一代代传下来,使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永不褪色。
展览的最后部分,介绍了好八连同志在荣誉面前谦虚谨慎继续前进的情况。八连全体指战员给观众的一封信也陈列在这里,他们在信中感谢党和毛主席的教导,感谢人民群众的帮助,决心把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接过来,传下去,为建设和保卫伟大的祖国,贡献力量。
一日前来参观展览的,有中共上海市委机关干部,驻上海陆海空军官兵,上海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战线的先进生产者,以及工人、店员、学生、里弄居民等数千人。好八连连长张继宝、指导员王经文和战士的代表也出现在展览馆里,观众们向他们热烈鼓掌,有的还和他们亲切握手,表示要好好地向他们学习。参加过上海三次武装起义的杨树浦发电厂老工人姜林根应八连干部战士的邀请,当场讲述了当年“五卅”反帝爱国斗争的故事。好八连建连时的第一任指导员、现任上海一个工厂党委副书记张成志,前任连长刘裕民,老排长张维清等在参观展览时,同好八连干部、战士见了面,他们互相表示一定要把老传统永远传下去。
在展览馆出口处的观众休息厅里,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力文工团和上海市沪剧团,还为观众表演了歌颂好八连的文艺节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