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2月13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节约木材的一个有效办法
本报评论员
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木材;但是木材生产的增长,却受着资源和其它条件的限制。因此,在我国,为了解决木材的供需矛盾,需要特别重视木材的合理使用和节约。
许多材料说明,在木材的采伐、分配、供应、使用等等环节上,合理利用、厉行节约的潜力是很大的。黑龙江林业部门改进供应办法节约木材,就是一个例子。黑龙江林业部门所属的木材加工企业,采取了给用材单位定点供应成材、成品、半成品的办法,大大地提高了木材的利用率,实行不到一年,仅据五项产品的统计,就节约木材两万多立方米,并且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产品成本。
如何合理供应和利用木材,使每一立方米木材都能发挥最大的效用,这是有关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过去,木材供应工作中,常常不是严格按照不同的需要,供应不同规格的木材,而是原木供应得过多,成材和成品、半成品供应得少,因而造成很大的浪费。木材的利用,除了电柱、坑木等需用原木以外,许多材料都要经过加工或再加工才能使用。原木加工之后,既出了大材、好材,也出了小材、次材。在用材单位来说,因为用途不同,对木材材质好坏、规格大小的要求也不相同。像船舶、车辆、农业机械、桥梁用材,需要大材、好材;轻工业产品包装、刷子把、鞋楦和各种木制小商品,可以用小材或次材制造。过去这些材料,大都是由各部门向国家领取原木自行加工。由于各部门加工的产品单一,一立方米原木只用了适合自己使用的一小部分,加工剩下的大部分木材,往往得不到合理利用。有的产品本应该用小材、次材加工,也用了大材、好材。这是一种很大的浪费。
黑龙江林业部门实行的由加工厂定点供应成材的办法,从根本上消灭了这种浪费现象。各加工厂根据多种产品的规格要求,统一安排,看材下料,量材使用,使大小、优次木材,都得到合理的利用。在过去各部门分散加工的情况下,大量剩余木材,都成了企业所有的加工剩余物处理掉了。由林业部门统一加工以后,节约的木材,依然用来生产国家计划生产的产品,这就减轻了国家调拨原木的任务。
实行少调拨原木,多供应成材,还可以大大节省国家的运输力。在我国货运物资中,木材是仅次于煤炭的大宗物资。原木在就地加工以后,据估计,木材的运输量可能减少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这在全国来说,是一个很可观的数字。
实行定点供应成材、成品和半成品的办法,对于用材单位和木材加工企业,都是有利的。有些用材单位,不大乐意实行这种新的供应办法,觉得还是领取原木由本厂加工“方便”,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其实,过去那种做法,既不利于国家木材的节约,也不利于本厂生产的改善。建立了新的协作关系以后,使生产有了合理的分工,可以促进各部门、各单位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产品的成本。


第2版()
专栏:

黑龙江木材加工企业与用材单位签订合同
定点供应成材 节约效果显著
本报讯 黑龙江省林业部门从去年第二季度开始,推行了同用材单位签订合同,供应成材的新供应办法,使木材的利用率显著提高,节约了大量的原木。仅播种机、脱谷机、包装板箱等五项加工任务,就节约了木材两万多立方米。
黑龙江省林业部门的木材加工企业,过去只加工枕木和一般规格的板材、方材,供国家调拨。各工业部门所用的一般规格以外的木材,都由各部门向国家领取原木自行加工。去年,黑龙江林业部门根据“多调成材、少调原木、节约木材”的方针,在中央和省经济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与汽车制造、农业机械制造和外贸部门等几百个用材单位,建立了定点供应关系,成批供应了包装箱板、汽车车辆材、播种机、脱谷机部件和其他成材、成品或半成品。
过去,黑龙江省和外地各用材单位领取原木加工单一的产品,出材率低,一立方米原木往往只能利用一小部分,大部分得不到合理利用;有的产品规格很小,用大原木加工,造成大材小用等浪费现象。实行了木材加工部门集中加工的新办法以后,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各厂都根据多种产品的规格,统一安排,综合下料,量材使用,大大节约了木材。哈尔滨农业机械厂生产的四十八行播种机的木制部件,因为材质要求高,过去生产一台播种机平均要领取木材一点五立方米,而实际耗用的净材积却只有零点一四八立方米,向国家领用的木料超过实际耗用量十倍。现在,这个厂已与香坊木材加工厂建立了定点供应关系,由木材加工厂供应播种机的木制部件,每台播种机需要的木材,已由过去的一点五立方米降低到零点五立方米。
佳木斯木材加工厂与佳木斯农业机械厂也建立了这种定点供应关系。农业机械厂生产的脱谷机,共有一百三十多个木制部件,这些部件的质量要求很高,过去每台脱谷机要领取木材三立方米,现在改由木材加工厂供应后,已减少到一点三七立方米。去年仅五百台脱谷机就节约木材八百十五立方米。
黑龙江林业部门的木材加工厂还通过这个方法,为辽宁省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加工了一百多万套包装箱板,各厂平均节约了百分之三十的大材好材。伊春地区伊东林业局等所属的木材加工厂,采取主产副产结合下料的方法,利用加工枕木剩下的厚板皮和其他边材角料,生产了十三万套箱板,节约了三千立方米原木用于其他方面。
各木材加工厂还普遍地向职工进行了为用材单位服务的思想教育,调整了劳力和设备,加强了产品检验工作。


第2版()
专栏:

西藏林芝县梗樟林场的职工们将大批木板装车外运,供应建设需要         陈宗烈摄(新华社稿)


第2版()
专栏:

四川林区推广地面运材索道
可以减少木材下山的损失和运送笨重机具上山
据新华社成都电 四川林业工人根据林区山高崖陡和林地分散的特点,研究成功一种地面运材索道,在两个森林工业局的四个伐木场作过一年多的生产试用,获良好效果。
这种地面运材索道是根据物体在斜面上自然下滑的原理设计的,结构很简单。它用缆索把车辆系起来,固定在一条铁道上,利用装满木材的运材车的重力和修建在山坡上的铁道的斜面滑力,把木材运送下山。在山下卸完木材的空车,借助下山重车的重力拖曳,又沿着铁道自行爬上山去。在两三千米的高山上,工人们把木材装上运材车,一拉刹车,十几分钟就可送到山脚下。一辆运材车一次能装木材二到三立方米。
地面运材索道的最大优点是可以使木材在运送下山的过程中不受损失,并可以把枝丫、梢头和树皮等全部运下山来,使森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在一年多的生产试用期间,四川林区通过四条总长十二华里的地面运材索道,运送两万多立方米木材下山,做到山上运多少,山下收多少。有了地面运材索道,还使过去无法用人力运到山上去的绞盘机、修建架空索道用的钢丝绳,以及采用油锯伐木所需的油料等等,运到了山上。
四川森林资源百分之八十分布在海拔三千米、坡度在三十度以上的高山上。林地被纵横交错的沟壑分割成许多小块,拖拉机、起重吊车和汽车等集运木材的机械在这里都不好使用。绞盘机和架空索道等虽然合用,但因体积大,分量重,山高崖陡,无法搬运上山,也不适于林地分散、迁移频繁的生产条件。因此,各林区一直沿用木滑道运材。这种运材方式虽然方便,也比较经济,但是受季节和气候变化的限制很大。冬季和雨天,滑道湿润,滑速大,木材容易脱出滑道;夏季和晴天,滑道干涩,又容易在中途停下来,造成滑道阻塞。同时,滑道运材占用的劳动力多,木材损失也大。
四川林业工人反复研究高山林区的地形特点和自然条件,从架空索道和缆车道的机械原理中得到启发,设计出了地面运材索道。
现在,四川林区已把上述四条地面运材索道正式用于生产,正在兴建和勘测设计的三条地面运材索道,也将在一季度内用来集运木材。据林业部门的初步规划,今年全省要修建地面运材索道五十多华里。林业部门还集中了一部分人力在川西和马尔康等森林工业局继续研究运材车自动装卸木材和把架空索道同地面索道结合起来使用的各种技术问题。


第2版()
专栏:

最困难的地方就有他
新华社记者 纪静如
我认识景玉环是在他们工组的一次班前会上。这是个严冬的凌晨,寒空中还亮着星星,我踏着瑟瑟响的冰雪从住所到大海林前进林场的工舍去,准备跟景玉环工组一道上山。工舍里火墙烧得暖融融的,二三十个工人挤在床铺边,在开班前会。桌上点着一盏小油灯,照不清脸,只听得有人带着山东口音在说着:“明天冰道滑放木头,今天一定把山上的井打好,给冰道浇水。水靴不够,打井有困难,把要下冰水的活交给我干,我比大伙年长几岁,腿骨硬实,抗得住冷……”
坐在旁边的一个工段干部悄悄对我说:“你听这话,这就是景玉环,最困难的地方就有他!”
班前会开完,天还没大亮。景玉环和工人们带着工具向笼罩着朝雾的山林出发了。我跟他们上山去看这条经过他们两个月艰辛劳动修筑的冰道。只见在完达山上的松林中,一条一千多米的冰道沿着峻峭的山势,一直延伸到山下。面对这险阻山势,可以想像到景玉环工组修好这条冰道是多么不容易。
这还是去年九月间的事。为木材冬运修筑的冰道工程即将动工,林场干部考虑到景玉环工组经常干困难活,这次打算分配他们到条件较好的地段去。但景玉环坚决拒绝了。这个在林区山场干了近二十年活的老工人向本组工人这样解释:冰道质量好坏关系到木材冬运任务能否完成。如果把困难工程推给缺乏山场作业经验的工组去干,冰道修不好,木材滑放时窜道砸坏,不能集运下山,就要给国家带来损失。于是他跟全组工人担起了修筑最难修筑的冰道的担子。
这条冰道的中段,要穿过几十米宽的大洼坑,下面有积水。北方的深秋,气候已很寒冷了,要到深坑下浸着冰凉的水干活是很艰苦的。景玉环带头下到水里挑土垫坑,很多工人也跟着下水干起来。几天时间他们就修完了这段艰难的工程。林业局在验收整个冰道时,曾夸奖它的工程质量是第一流的。
我们沿着冰道走到山下森林铁路线边,看到不远的下坡处,一段线路上停着几辆满载木材的车辆,车轮已被地下冰冻住了。装车工人正刨开半尺多厚的冰层,准备把木材车推放到山坡下,由机车牵引出去。可是坡太陡,冰又滑,一不小心就有跑车撞翻的危险。景玉环看到这情况,立即跳过去,熟练地用一根木头别着车轮控制滑速,迎着刺骨的寒风,把一辆辆木材车缓缓地推放到山坡下。
这情景使我想起林场党总支书记向我讲过的景玉环舍己为公完成装车任务的一段故事。
一九六二年春天,集材工作刚刚结束,由山上运下的木材要装运到国家贮木场去。景玉环工组接受了装车任务。这时候山下堆放木材的大楞场堆满了木材,工人们装运时常常要爬到几丈高的木材堆上,把顶上的木材拆下来。工人们管这叫作“拆大楞”。干这种活容易出事故,景玉环总是自己到木材顶上去拆楞。一天,一个工人也在上面拆楞,不小心,一根大木头从上面飞快滚下来,眼看要砸着下边干活的工人,景玉环赶快拿起钩木头的“押角子”,抢上前去顶住了木头,使这个工人脱了险,而他自己的腿却被撞伤了。组织上叫他休养医治。但他拄了根拐棍仍然天天到装车现场去,等伤势好了些,又亲自上跳板去抬木头了。
到了六、七月间,雨季来了。山下楞场有一段靠着海浪河的支流,那里堆放着两千七百立方米木材。因森林铁路岔线修筑进度迟缓,这些木材运不出去。不久河水再上涨,木材就要浸水,还可能被冲走。在大风雨的夜晚,景玉环看着滚滚的海浪河水,想到国家的木材将遭受损失,真是忧心如焚。他苦苦思索,想出了办法,去帮助修路工人分成两组,从线路两端同时相向施工,加快修路进度。他自己也天天到工区,帮助工人开展劳动竞赛。结果提前八天把线路修到楞场边,终于把河边木材抢运了出去。
景玉环在山下一直干到九月初才结束了装车任务。山上的冬运准备作业又要开始了。那时,林场的干部看到景玉环因几个月劳累,身体不大好,决定让他去休养。林场党总支书记亲自到牡丹江林业工人疗养院为他办好手续,打电话来要景玉环下山休养。但景玉环总不肯去,他说:“山上冬运准备作业正忙得紧,放下走了不放心。”直到后来林场党组织作为任务指定他去休养,他才去了疗养院。可是不久,景玉环向医生请个假,又悄悄回到山场去修冰道了。


第2版()
专栏:

北京成批生产四百多种新产品
据新华社十二日讯 北京市工业部门在最近三个月内有四百多种新产品正在成批生产。这些新产品都是去年试制成功的。在成批生产以前,经过了严格的鉴定,证明它们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这些新产品大体上分属三个方面:农业技术改造需要的产品,工业本身用的设备,以及供人们穿、用的轻工业品。
为山区和牧区制造的射流式深井泵,每小时能从二十七米的深井提出八吨到十三吨水,这种水泵没有地下转动部分,不易磨损,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对金属材料的性能要求不高,价格比同样流量和扬程的活塞式深井泵低一半还多。新制造的电动、手摇两用水车,价格低廉的砾石水泥井管,以及和这种水车配套的小型交流电动机,是供平原地区农村使用的。
昌平农业机械厂最近成批生产的动力玉米脱粒机,每台每小时能脱粒八千斤左右。现在已有好几个生产队开始使用。
朝阳农具厂等工厂根据北京郊区土壤状况,制造了与手扶拖拉机配套的单铧犁等机引农具,也受到郊区农民的欢迎。
北京起重机厂生产的全回转自行式轮胎起重机,有三吨、十五吨、二十五吨三种不同的型号。二十五吨的轮胎起重机自重四十七吨,标准起重臂长达十五米,可以四周回转,并附有十米长的加长臂、鹅头式起重臂和辅助卷扬机三种附件。这种起重机主要用电力操纵,操作比较方便,走动时每小时能行二十八华里。
精密仪器、仪表、光谱仪,多种类型的加工机床,微型电机,以及体积小、功率大的“J02”型新系列电动机,也分别在许多工厂里成批生产。这些都是不少工厂急需的设备。
北京纺织工业今年将大量生产化学纤维混纺和纯纺织品。已经成批生产的人造哔叽、人造华达呢和人造棉布,聚脂纤维同棉纱混纺的“的确凉”细布、“的确凉”府绸,聚脂纤维和羊毛混纺的“的确凉”毛纺品等,质量良好,其中有很多品种可以染色或印花。
一批轻工业工厂正在加紧生产尼龙拉锁、打火石、粘结塑料鞋、高级油封纸和一些新的药品。这些新产品有的已经在市场上和消费者见面。


第2版()
专栏:

广州举行优秀足球队邀请赛
天津队战绩最好
据新华社广州十一日电 在广州举行的优秀足球队邀请赛已经在十日结束。去年全国足球甲级队联赛第四名天津队在邀请赛中取得了最好的战绩——三胜二和,成为参加邀请赛的六个队中唯一保持不败的球队。
这次邀请赛从一月二十五日开始,经过五轮十五场的激烈比赛以后,去年全国冠军上海队和全国第六名广东队都取得了二胜二和一负的战绩。其他三个队的战绩是:去年全国第十二名北京青年队一胜三和一负、去年全国亚军“八一”队三和二负、去年全国第三名辽宁队一胜四负。
这次邀请赛引起广州足球爱好者很大兴趣。这两天广州温度骤降,还下着毛毛细雨,但十日下午仍然有约四万人到越秀山体育场观看了去年全国冠军上海队对亚军“八一”队的比赛。这场比赛双方以一比一踢成了平局。


第2版()
专栏:

上海科学普及画廊受欢迎
在上海市区中心人民广场的旁边,有一个一百三十多米长的画廊,每天吸引着来来往往的无数行人。这里排列的近百个玻璃框中,展出了介绍各种科学技术知识的图表和模型。这个画廊是上海科学技术协会设立的。配合季节和各个时期工农业生产的需要,画廊经常更换新的展出内容,很受观众欢迎。


第2版()
专栏:

陕西编选民间传说和诗歌
陕西省民间文学工作组最近编选了《华山风物传说资料汇集》一册、《陕南情歌资料》三集和《陕西谚语资料》一册。这些传说和诗歌,为继承和发扬陕西地方民间文学的优良传统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陕西省蕴藏着大量的民间传说和歌谣,流传着许多生动的革命故事。陕西省民间文学工作组从去年以来就对关中、陕南地区民间文学流传情况进行了普查和重点采录。


第2版()
专栏:

昆明市举行山茶花展览会
昆明市大观公园正在举行的山茶花展览会,展出了八百多盆二十多个品种的山茶花。云南山茶花的花期恰好在百花雕零的冬末春初,盛开时又正是立春前后,为新春佳节增添了艳丽的春色。
(据新华社讯)


第2版()
专栏:农谚解

顶凌耙地
“顶凌耙地,保住元气”。
——北方农谚
顶凌耙地,是我国北方农民在长期抗旱斗争中积累的一条宝贵经验。
北方许多地区,冬季雨雪少,平均仅占年降水量的百分之五左右;春季降水也不多,平均占年降水量的百分之十至十五;几乎年年患春旱。因此,耙地保墒就成了春季耕作的一项主要内容。早春,地刚化冻,地表水分因冻土层的阻隔不能下渗。顶凌耙地,切断土壤表层的毛细管,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顶凌耙地,还能使土层上虚下实,有利于庄稼出苗和生长发育。
“顶凌耙麦田,一亩打三石。”顶凌耙麦,不仅可以消除麦田板结,减少水分蒸发,填补土壤裂缝,而且可以适当清除田间的枯枝落叶和杂草,减少病虫害的传播。
顶凌耙地要掌握时机。过早地未解冻,耙齿不能入土;过晚冻层化透,土壤表层的水分已大部分蒸发,保墒效果不大。农谚“夜冻昼消,耙地正好”,指出了顶凌耙地的时机。据试验,当地表化冻四至五厘米,地面有干湿斑块,下层尚未解冻时,耙地最好。     
 唐德富 张欣


第2版()
专栏:

华北平原为什么常常春旱
我国的华北平原(指淮河以北、太行山以东、长城以南的广阔地区),春季常常缺雨,素有“十年九旱”“春雨贵如油”之说。
华北平原的绝大部分地区,年总降水量约为五百到七百五十毫米,本不算少;但是,四季雨量的分配很不均匀,夏季三个月下的雨,占全年雨水的百分之七十强;春、秋两季下的雨,都只有百分之十左右;冬季则不到百分之五。多数地区整个春天得到的雨水,平均只有五十到一百毫米。春耕播种、小苗生长和冬小麦返青发育,都要消耗大量水分。春旱,对农业生产是很不利的。
华北平原春季干旱,跟气温条件有关。这一地带三、四月间温度上升最快,平均气温约升高七到九度。春天风沙很大,四月份的平均风速是一年内最大的一个月;平均相对湿度是一年里最小的一个月。温度高、风速大、湿度小,蒸发量大为增加,因此,春季水分常常不足。春天,华北平原还常刮干旱风,没成熟的麦子,一经热风吹拂,就会变黄歉收。春雨越稀少,干旱风越容易发生。
华北平原春雨稀少,跟我国大陆性季风气候分不开。我国的雨水大都落在冬、夏季风(就是冬半年由北极吹来的偏北冷气流和夏半年由热带海洋吹来的偏南暖湿气流)交绥的地带。华北平原纬度较高,一年之内受冬季风控制的时间较长。每年六月中下旬,冬季风向北撤离,夏季风才能到达,带来大量雨水。到八月末前后,夏季风南退,冬季风又在这个地区活跃起来。因此,华北平原的雨季是很短的,一年的雨水,大部分集中落在这两个月里。当然,在春、秋季偶然也会有较大的雨,但出现的机会是不多的。从历年情况看,华北平原春季经常少雨,是这个地区农业生产的一个不利条件。
华北平原秋季的雨量虽然比春季多不了许多,但因雨季刚过,秋旱一般比春旱少。不过,个别年份秋旱也很严重。像去年,华北平原北部的北京及其附近地区,整个秋冬季雨雪一直稀少。秋旱加重春旱,底墒不足,影响耕种,这是这一地带今年备耕中的不利条件。
要使华北平原春季降水量显著增加,短期内还办不到。但是,这个地区的劳动人民,从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抗御春旱的经验。适时冬灌、春灌,耙耱、保墒,对春季防旱、抗旱都有很好的效果。
齐举


第2版()
专栏:答读者

黄河凌汛的形成
黄河中、下游的一些地区,几乎每年冬季都要防范凌汛。为什么唯独黄河有这种凌汛呢?
天津市 李斌生
黄河河道经过的地区,纬度、地势、地形和气温差别很大;因此,各河段封冻、解冻时间很不一致。特别是在甘肃、内蒙古境内和山东境内的河段,流向由南而北,上游气温高,封冻迟、开河早,下游气温低,封冻早、开河晚。冬末春初,上游解冻,冰块随河水奔流而下,到了下游,如果下游河道还没有完全解冻,或是恰巧遇到寒潮,大量的流冰壅塞成一座座的冰桥或冰坝,拦住上游河水的去路。这种由流冰壅塞而造成的水位急剧上涨现象,就叫“凌汛”。流冰壅结成冰坝以后,如不及时破冰毁坝,就可能造成决堤泛滥的灾害。流经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河段,是黄河最北的一段,气候寒冷多变,每年结冰封冻时间最长(三个半月左右),开河最晚,因此,受到凌汛的威胁最大。
黄河中游,从甘肃兰州到内蒙古包头以下河段,一般是十一月下旬至十二月中旬之间结冰封冻,次年三月下旬解冻开河;下游从河南开封到山东利津一段,一般在十二月中旬以后结冰封冻,次年二月中旬解冻开河。中游的凌汛过去不久,下游的“桃汛”就接踵而来。
向韬


第2版()
专栏:农业知识

“造”是什么意思?
人民日报的农业报道中,经常出现“一造”“二造”“早造”“晚造”的字句。“造”是什么意思?
天津市汉沽区 许洪祥
这些消息中的“造”是“季”的意思,“一造”是一季,“早造”是早季……。“早造”“晚造”等是广东、广西等省区的习惯叫法。


第2版()
专栏:农业知识

石子铺盖的耕地——砂地
在甘肃中部干旱地区,有一种铺满石子、砂砾的耕地——砂地。这是当地人民长期对干旱作斗争的创造。现在,甘肃省的兰州、定西、榆中、永登、临洮等地有不少砂地。白银市市郊和所辖的靖远、?兰、景泰等三县砂地更多。
经过长期的耕作证明,砂地有几个优点:(一)能减少水分蒸发,蓄水保墒,增强抗旱能力。据靖远县试验,砂地的含水量比一般耕地高百分之九十一。(二)地温高。在五厘米深处,砂地地温比一般耕地高一点九度到三度。在靖远县高湾公社试验,同样糜子,种在川旱、山塬地一百一十天左右成熟;种在砂地八十天左右就熟了。(三)能压碱保苗,杂草少。
砂地的铺砂法是:把土地平整好,施上底肥,再铺上一层砂砾(约三四寸厚)。铺一亩砂地约需三十个工,可连续种植六十年到七十年。在正常年景,铺砂地比未铺砂地可增产一倍左右;旱年可增产三至四倍。在严重干旱的时候,一般土地往往不能下种,砂地总有几分收成。因此,当地有“旱地铺上砂,再旱也不怕”、“铺砂抗旱,见苗能收三分半”的农谚。 郝方


第2版()
专栏:农业知识

雪球花椰菜,洁白如雪,形圆细密,花球平均横径十三点八厘米、高八点五厘米。“雪球”二字很形象地说明了它的特征。
雪球花椰菜的外叶不大,适合密植,每亩可栽二千六、七百株。花球平均重一斤半到二斤,最大的可达四斤。
雪球花椰菜的另一特点是早熟。在北京气候条件下,一月中旬在温床育苗,三月底至四月初就可定植大田。这个时期,虽然夜间偶有零下三到四度的低温,但不影响它的生长。白天气温摄氏二十到二十二度,夜间十到十二度,适合它生长发育。
雪球花椰菜从定植到收获只有一个半月。五月上中旬气温不太高,蔬菜上市种类较少,它提早成熟,对丰富蔬菜花色品种有一定作用。
这个品种,是一九五七年由尼泊尔引进我国,经过我国园艺工作者和部分菜农栽培试验,证明确是一个优良品种。这个品种已在北京市郊普遍推广,全国二十一个省(区)、市的二百零八个单位,也种了这种蔬菜。       蒋名川
(附图片)
雪球花椰菜的花球


第2版()
专栏:

在劳动岗位上
六十多岁的北京市第六中学数学教师李观博,在教育战线上辛勤地劳动了四十多年。他数十年如一日,热爱教学工作,勤勤恳恳,诲人不倦,被评为北京市的模范教师和先进工作者。李观博教师在认真备课
新华社记者 傅军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