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艰苦的斗争 非凡的创造
——日本蕨座民族歌舞团演出观后
吕骥文 叶浅予画
要通过一场歌舞表现集中地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使观众从他们的表演中得到一个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对这个民族的人民获得真实的理解,这是如何艰巨的一项工作啊!这不仅要求这个表演团体的领导人和创作、表演人员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具有多方面的体验和丰富的知识,也不仅要求他们对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也要求他们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培养出具有高度艺术概括力和高度艺术表现力的创作、表演人员,才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要进行这一系列繁重的工作,显然,不只要求有充裕的时间和不断的艺术实践,更重要的是,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正确的艺术路线,不怕困难的坚毅的工作精神,虚心向群众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思想感情进行改造的决心。这样才能及时地正确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一个一个的新的问题,才能坚定不移地克服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个一个的困难。
日本蕨座民族歌舞团正是这样一个杰出的团体,他们演出的歌舞鲜明地反映了日本人民长期以来在反动统治下争取民主解放斗争中,在艰苦的劳动斗争中所表现的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对自己民族的美好未来怀着无限信心的乐观主义精神。他们所表演的歌舞虽然是长期流传在日本人民生活中的艺术形式,虽然有的歌曲还存在,舞却失传了,经过他们的整理加工和细心提炼,使它们获得了新的面貌,正确地反映了今天的日本人民的意志和愿望。
看了蕨座的演出,走出剧场后,一边回味着他们所表演的节目,一边想着上面这些问题。回到家里,又想起原太郎团长、横山茂副团长报告中所介绍的他们的工作经验和生活状况,看到他们十三年如一日地和农民生活在一起,许多时候白天帮助农民做家务活、种庄稼,晚上大家才聚集在一起学习、讨论。开始时,只有九个人,没有钱租房子住,分别寄住在穷朋友家里,生活很不安定;后来,由于得到群众的支持,才自己动手修盖了自己的卧室和厨房;没有灯光设备,就在白天演;没有观众,就免费送上门去,主动到工厂、农村、学校去演出。他们经常把从农民那里学习来的节目,经过整理加工后,再表演给农民看,请农民鉴定、提意见,然后根据农民的意见反复修改。这样,很快就受到各地工农观众的爱戴和各方面的支持,终于不断发展了团,建成了一座占地三千多平方米的排练场,积累了许多受群众欢迎的既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又有充实的人民生活内容的节目,在日本广大劳动人民生活中成为和美帝国主义、日本垄断资本所扶植的黄色文化、各种反动文化艺术进行斗争的一个坚强堡垒。对于这样一个从万分艰苦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为争取日本人民解放、为争取日本独立、民主、和平、中立而奋斗不懈的歌舞团体,不能不令人油然起敬。
对于他们所演出的这些精彩的节目,这里不能一一来加以评述,我觉得在这许多精美的节目中贯串着一根工作方法的红线,他们努力从日本民间歌舞艺术中寻找那种足以表现日本人民力量、足以表现日本人民坚毅的斗争意志、理想和希望的形式。这就是说,他们学习民间歌舞是有目的的,是有选择的。也就是要发扬日本民间歌舞艺术中反抗暴政的民主性的精华,发扬日本民间歌舞艺术中人民为争取民主的、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去鼓舞今天的日本人民向美帝国主义和日本反动派进行斗争。他们的演出所获得的巨大的成功,证明了他们找到了继承与发扬日本民间歌舞艺术的正确的途径,他们表演的是日本民间歌舞,却生动地反映了今天在日本共产党领导下的日本人民,为争取解放的高昂的斗争精神,因而不仅使我国观众对今天的日本人民获得了真实的理解,他们的战斗精神也给了所有观众以极大的鼓舞。
在全部节目中除了日本民间歌舞外,还表演了一部新鲜活泼、为听众十分注意的合唱组曲《村里的年轻人》。这部组曲分作三部分:第一部标题是《从冬到春》,包括《山风歌》、《地炉歌》、《春》三首歌曲,词和曲都是团长原太郎先生作的;第二部《从春到夏》,包括《插秧歌》、《弥三郎小调》、《秀子小调》等三首日本民谣,是经过原太郎先生加工处理的;第三部《从夏到秋》,包括《彩车》、《成熟》、《收割》三首歌曲,都是原由子先生作词,原太郎先生作曲。这部作品其所以引起听众极大的注意,我想有下面两个原因:第一,这部作品虽然是新的创作,风格上和其他民间歌舞节目极其统一,一点也不令人觉得有什么格格不入的地方。第二,这九首歌曲集中地反映了今天日本农村青年的生活,歌唱了他们的生活、和自然的斗争、他们的理想和希望,虽然都是混声四重唱形式(只有一首是独唱、女声二重唱),却显得非常和谐、自然,并且富有民族风格。四重唱这种形式并没有阻碍作者生动地表达他们的生活情绪。第三,导演在处理这部作品的演出形式上,发挥了他的创造性,并且赢得了成功,舞台装置十分简洁而富有日本农村特征,队形随着歌曲内容十分自然地变化着。从一年有四季来看,这部作品不是还缺“从秋到冬”这一段过程么?也许作者正在构思这一部分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也许作者是企图在这一部分中表现日本农村青年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斗争。如果是这样的话,这部作品就是一部战斗性强、民族风格鲜明、十分完美的反映现代日本青年农民生活全景的画幅,将来不仅会流传在日本人民生活中,也将为许多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青年农民所喜爱。
日本蕨座民族歌舞团不仅为日本歌舞界开辟了新的道路,也为我们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各国的民间歌舞团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日本蕨座民族歌舞团在民间歌舞艺术上的非凡的创造,不仅是日本人民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各被压迫民族人民的精神财富,他们以自己创造的正确地反映了日本人民的精神面貌的民间歌舞艺术鼓舞了日本人民,也鼓舞着我国劳动人民,不仅大大增强了我们对日本人民的了解和认识,也大大增强了我们在反对共同敌人——美帝国主义——的斗争中而日益发展的战斗友谊。
祝日本蕨座民族歌舞团在访问我国演出中获得巨大的成功!
(附图片)
《村里的年轻人》
《相马盂兰盆舞》
《阿波舞》


第4版()
专栏:

给一位黑人海员
静君
在九月金色的日子里,
我们相会在东海岸上;
虽然语言不通,肤色各异,
眼波为我们架起了感情的桥梁。
你说,当轮船驶进中国的领海,
就像驶进了梦幻中的家乡;
当你在这陌生的国土上漫步,
从未感到脚下是遥远的异邦。
当你听到嘟嘟的海螺声,
就像听到象脚鼓的声响;
当你看到红透了的高粱穗子,
就像看到丛林中的矛枪。
从你的祖先被当作货物出卖的年代,
比利时宫殿就凝结着黑兄弟的血浆;
那穿燕尾服老爷的皮鞭子,
像毒蛇紧咬住你祖国的胸膛。
爷爷的汗水浇灌了英国人的橡胶园,
父亲的鲜血染红了“皇后号”的船舱,
哥哥因为不愿带上奴隶的枷锁,
今天还在荒凉的深山里躲藏。
要像人一样生活下去,
苦难告诉你什么叫反抗;
你走遍了多少矿山村镇,
为的是寻求人生的真正航向。
从旧金山到神户港口,
你认识了谁是豺狼;
从西半球到东半球,
你看到了哪里是地狱、天堂。
你说,在风浪中才能找到真正的朋友,
敌人的帮凶会装得比圣母还善良;
你说,无耻的诽谤遮盖不住真理,
乌云永远挡不住光明的太阳。
你说,苦难的民族已经觉醒,
像航船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欺骗和威胁只能使胆小鬼害怕,
革命的风暴将把一切阴谋者埋葬。
知心的话儿还没有诉完,
高亢的汽笛催你返回海港;
你紧紧握住我的双手,
智慧的眼里闪烁着无限刚强。
你说,轮船载走的,
是兄弟的友情和人类的理想;
当我们再见的时候,
非洲的上空将升起金色的太阳。


第4版()
专栏:

从“铁饭碗”说起
浦豪
北京,是元明清三代的帝都,南郊一带是当时封建帝王打猎的围场。这里地势低洼,有雨必涝,土地贫瘠,是出名的“苦海子”。虽然近在天子足下,但多少年来,人民一直生活在困苦中。土地改革以后,农民逐步走上合作化道路,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后来,又建立了红星人民公社,仅仅五年的时间,这个“苦海子”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粮食能够自给了,而且成了供应首都大量牛奶、蔬菜、肉类和水果的重要副食品生产基地!社员的生活不断改善,大家都说人民公社是“砸不烂、摔不开”的“铁饭碗”。
“砸不烂、摔不开”的“铁饭碗”,就是说人们的生活有了可靠的保证。这句话说得真好,真是对人民公社的最生动形象而且含意深刻的赞词。常言道:人望幸福树望春。千百年来,人们就多么渴望能捧上个砸不烂、摔不开的铁饭碗啊!可是在过去,这只能是个虚无缥缈的幻梦。《白毛女》里的纯朴农民杨白劳,虽然捧了个吃不饱、饿不死的饭碗,最后,地主黄世仁一发狠,杨白劳的饭碗就被摔得粉碎了。《日出》里的银行录事黄省三,同样捧了个吃不饱、饿不死的饭碗,最后,资本家潘四爷一发狠,黄省三的饭碗也被摔得粉碎了。杨白劳和黄省三的悲剧,是千千万万中国劳动人民真实生活的写照。试问,像他们那样,连最低的生存条件尚不可得,哪能有什么铁饭碗呢?!
固然,反动统治阶级也曾着意为自己涂脂抹粉,向人民进行欺骗的宣传——一方面无情地打碎了像杨白劳、黄省三等劳动人民的饭碗,逼他们走上死路;一方面又吹嘘邮局、铁路等几个有限的行业是铁饭碗,似乎干这些行当的人,生活职业便有保障,不怕雨打风吹;但铁的事实却粉碎了他们的谎言。且看广州铁路南站开展的讲站史家史的活动中,老扳道员余伍所说的他的遭遇。余伍从一九二七年起就在铁路上干活,长时期内,工资都只二十一元,根本养不活家口;有一年,他那个站的车务处长换了,他也就被撤了职……。余伍的遭遇证明,即使那挂着铁饭碗招牌的行业,实际上也并不真是铁饭碗。
一句话,在旧社会里,三座大山牢牢地压在人民身上,反动统治者只是一个劲地吮吸人民的血汗,哪管你有吃无吃,是死是活!人们要想端上个砸不烂、摔不开的铁饭碗,是根本不可能的事。这种行业不是铁饭碗,那种行业也不是铁饭碗;城市人民没有铁饭碗,而受封建地主阶级残酷压迫剥削的农民,更没有铁饭碗。
新中国成立了,农村进行了土地改革,这时农民是否就有了铁饭碗呢?回答是:没有。因为一家一户进行生产,势单力薄,经不起风吹雨打,受不住天灾人祸。列宁曾经这样说过:“在小块土地上从事经营,即使是‘自由土地上的自由劳动’,也不能摆脱可怕的危机和普遍的破坏,也不能拯救自己。”这种情况,哪能算得有了铁饭碗呢!
人民公社的成立,才使农民的生活有了可靠的保证,农民确实得到了砸不破、摔不烂的铁饭碗。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红星人民公社社员的话,说明人民公社给农民带来了什么。


第4版()
专栏:论语说文

需要有一本作文词典
林曦
“老师,‘犯踌躇’的‘踌躇’怎样写?”
“爸爸,‘发fèn图强’的fèn,是‘振’的‘奋’还是‘气愤的‘愤’?”
小学生、中学生在作文的时候,往往会提出上面那样的问题。
帮助学生们解答作文中的疑难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是编一本作文词典。这本词典跟一般用于阅读的词典、字典不同。它不是用来查“拦路虎”的生词、生字怎样读,怎样讲的。它主要是用来帮助学生查会说不会写、会讲不会用的词、语、成语等来写好作文的。我们如果来编一本汉语作文词典,那主要是为了满足学生们练习作文时的需要,为了切实消灭作文中的错别字和不合语法的现象,为了提高新的一代的语文表达能力的水平。
解放以来,我们的青年、少年的作文能力的水平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呢?从雷锋的日记,从高玉宝的小说,从许多青年干部写的报告、论文,从北京、上海等地出版的少年儿童的作文选看起来,总的说来是提高了,而且提高得不少。这是主要的一方面。然而另一方面,我们当然也遇到过一些中学以至大学毕业了的青年,由于课程多或平时对语文学习重视不够,他们的文笔还不足以流畅地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他们对现代汉语的语法,修辞还不能准确掌握;甚至于错别字也难免经常在笔下出现。这说明他们还需要帮助。除了继续改进语文教学以外,从小学二三年级开始造句作文起,就给学生们准备一位带在手边的老师——作文词典,这不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吗?
这本作文词典应该编成个什么样子呢?初步设想它可以有以下一些特点:
收词范围,不必太多。应当像吕叔湘先生有一次所建议的那样,就《普通话三千常用词表(初稿)》(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研究推广处编)扩大到五六千个词左右。再加上一些常用成语。凡阅读时可能碰到而中、小学生作文一般用不上的词语就不必收。
编排方法,照词的普通话语音按汉语拼音字母的顺序排列。这样才便于查那知音不知写法、用法的词和成语。小学生从初入学就学习的汉语拼音学熟以后,再略学点按拼音查词的方法,就能使用这本词典了。这就使拼音不仅帮助识字而且真正有利于作文。
查到一条词语以后,从词典上能够看到些什么呢?一是规范的汉字写法、简化正字如何写,繁体异体不要用,都要交代清楚。某些难写的字还可以排明笔顺(如长的笔顺是丿??长)。连易错的字也可指明(如武不能错成?,家并没有简化为?等)。
二是词类和语法意义。经过几十年的争论,肯定汉语是有词类的。可是还没有一本词典(不算词表)已经标明词类。在作文词典上再不标明词类可不行了。同一个词,词类不同,意义和用法就不尽相同。此外,哪些词惯用于作主语、谓语、定语等;哪些形容词、动词各可有何种重叠形态,带什么词尾,都可以简要地注明。
三是意义和用法,包括词在修辞上的作用。解释和例句都要和阅读用的词典不同,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会用这个词(特别是一些虚词)造出语法正确、修辞恰当的句子来。
此外,为了帮助学生作诗歌韵文,还可以在常用来作韵脚的词、字下注明它属于哪一个普通话诗韵或辙儿。如果有同义词语,还须要指出哪一个较合规范,应用中还有哪些差别值得注意。
这本作文词典恐怕得请适宜的机构约请语言学家、文字学家、词典学家,特别是改文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来集体编辑,凡近年现代汉语研究上的新成果都可以吸取应用。但是千万要简明、实用,不能乱收累赘无用的东西。切记第一要使小学生、中学生、初学文化的人用起来方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