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9月1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选了顺心的队长
本报记者 莎荫 培植
疙瘩在哪里挽着呢?
故事的开端是1960年,那年夏收,山西省永济县栲栳公社栲栳大队第四生产队的小麦减了产,棉花也没有完成生产计划。年终,在全大队十四个生产队中,排到了后面。社员们眼巴巴盼着下一年,不想秋后种小麦,二百四十七亩中,就有八十多亩没上粪,上了粪的也没种好;第二年小麦一返青,别的队的小麦长得又壮又绿,独有四队的小麦黄腊腊的,活像刚出土的毛毛韭菜。小麦减产又成了定局,社员们的情绪不高了,干劲也没过去那样足了。
社员闹情绪,干部也着了急。去年春天,大队管理委员会、公社党委、县委都有人下四队,任务是帮助这个生产队改变落后面貌。疙瘩在哪里挽着呢?有人说是因为生产队评工记分制度不严,影响了社员的劳动积极性;有人说,四队四十一户,只有十五户是基本农户,其余多是半农半商转过来的,条件就不好。说法很多。这时,正巧县委第一书记王国英带着工作组到栲栳大队检查工作。干部们把情况一五一十给他摆了摆。王国英听了,觉得四队的问题是不少,到底是什么问题呢?他就去问社员。社员们说了半夜,大家的意见才统一到一点上:四队落后,既不是地劣,也不是人懒,最重要的原因是队长没当好。原来,四队队长叫樊富贵,是个年轻人,近几年工作积极,社员就选他当了队长。不想,他一当上队长,生产经验少,办事还不虚心。社员上地劳动,他不是担着菜去卖,就是管库房,地里该干啥活他都不知道。日子一久,四队的生产拉下来了。别的队超产,四队赔产;别的队得奖,四队受罚。
摸到了问题,王国英就问大家往后该怎么办?社员们异口同声地要改选队长。社员们经过充分讨论,挑选了懂生产、作风好、大公无私、关心集体的刘兴海当了队长。
刘兴海四十多岁,在农业合作社的时候就一直当队长,后来调到大队去赶车了。大伙说咋办?
刘兴海当了队长,当天就把队里的一伙老年人请到记工房开了会。他说:“我虽然当过队长,中间隔了二年,手生了,怕耽误了大家的事。往后,万事大家多提醒点,我总听大伙的话!”他这么一说,老汉们的话就像决了堤的河水哗哗的倒出来。最后,一致建议他先抓牲口。扛长工出身的刘兴海,作务了一辈子庄稼,深知牲口是务庄稼的本钱,而且眼下三月了,春耕播种快要开始,喂不好牲口就别想作务好庄稼。他便去了解牲口喂养的情况,一发现牲口喂养得不好,连饭也顾不得吃,就去找队务委员和老年人商量。大家见他刚接事就一心一意干起来,很感动,帮他出了个主意:到黄河滩打草。他想:这主意好是好,可是谁想下滩呢?柳玉才老汉猜透了他的心事,就说:“别发愁,下滩没人,我带队。”王廷秀老汉也说:“我下不了滩,把我娃带上!”于是,这个也要下滩,那个也要下滩,马上组织了一支割草队,第二天一早,由柳玉才带队,刘兴海赶车,领着大家下了滩。
割草是个苦差事,大冷天,还得睡帐篷。人们的手都给草拉得净是血道道。刘兴海觉得大家太辛苦了,就专门去慰问大家,割草的人一见,心里暖呼呼的,柳玉才老汉拍着他的肩膀说:“兴海,人心是肉长的,不是铁打的,你把心给了大伙,大伙也会把真心拿出来。”以后,割草效率大大提高了,十天工夫,就打下一万二千斤草,打草的队伍凯旋归来了。
“牲口有草,能不能喂好?”刘兴海在记工房里又和队委会的几个委员、老汉们议论起来。大家说:要喂好牲口,就得有会喂的人,周振河不会喂牲口,把牲口给他,有草料也白糟蹋。刘兴海觉得大家说的在理,就建议队委会作了决定:让周振河回队,把从小养牲口的柳玉才调来当饲养员。这一下,果然很有效,没过一个月,牲口变了样,个个吃得又肥又壮,到春耕播种时,就都上了套。
把脚跟站稳
牲口喂好了,队干部、社员都高兴,当面不夸奖,背地里也要数念几句:“兴海这人就是有两下子!”可是,刘兴海没有回头看,他想到前面去了:虽然牲口喂好了,可是地多牲口少,眼看要种棉花,粪还没送出去,要是把三百多车粪都用车送到地里,八辆车还得拉七、八天,何况牲口又要耩地,抽不出来。他想来想去,办法出来了。原来,四队的妇女劳动力多,她们历来又有推车送粪的习惯,要是能把大家发动起来,就可以不用牲口了。他又算了算队里的小平车、小推车、自行车,足够一人一辆,于是就和队干部们交换了一下意见,开了个社员会,问大伙愿意不愿意。社员们说:“这也是为咱全队好么,还有什么不愿意的。”不过,社员们也提了些意见,说过去送粪定额不合理,得改一改。刘兴海不知道过去的定额是多少,就说:“大家商量商量,总要合适了才算。”于是,人们一合计,当场就把三种车的定额定下来了。
开完会,刘兴海放了心。不想,第二天又发生了问题:人们都推着小推车出来了,一辆自行车也没有。小推车装得少,跑得又慢,这粪可要送到什么时候?他决定动员大家推出自行车来送粪。可是走在半路上,他呆住了,一个念头忽然闪了一下:自己有自行车,老婆、女儿为啥要用小推车?还不是怕坏了自行车。自己怕坏了,难道别人不怕?想到这里,他拍着脑袋心里说:“刘兴海呀,刘兴海!你不把脚跟站稳,咋能动员别人?”他赶紧找到自己的闺女,悄悄地说:“去,回去放下小推车,用自行车带!”这一着果然灵验,队长的车子一出,全队八、九辆自行车就都出来了。这一来粪就运得快了,赶开耧播种,一百二十一亩棉花,平均一亩地就施了六十来担底肥。
劲头儿足啦!
刘兴海靠大伙出主意,自己挺着身子干;社员们跟上他,精神也好了,劲也大了。
队里有个老汉叫贾功臣,樊富贵当队长时,他叼着个长烟袋,成天说闲话,不愿干活;其实,老汉倒不是懒,而是不对心劲;刘兴海当了队长,他就再也不闲了。有一天,刘兴海找到他说:“你是个老把式,咱生产队是大家的,就得大家办,万事你先动动手,大伙就动起来了。”贾功臣听了,觉得在理。往后,老汉更坐不住了,队里粪土少,他早早起来,提上筐子满街满巷拾粪,一年到头没松气,拾了一百多车。有人问老汉:“你就不累?”贾功臣笑着说:“事情顺心,劲也多啦!”其实,在四队,人人都越干越有劲了。就连原来的队长樊富贵,重新当了社员以后情绪也很饱满。生产队经常听取他的意见,委托他做一些重要的农活。今年八个月来,他已经做了一百九十多个劳动日。
今年春天,下了两次霜,把长得最好的几十亩小麦冻了。往常,社员们早就唉声叹气了,今年人们虽然心疼,却不乱,都等着刘兴海说话。刘兴海急得东奔西跑求办法去了。后来,公社、大队调来了八百多斤化肥,他又从生产队仓库里打扫出三百多斤,就赶紧让社员追肥,还嘱咐大家一定上好,不要丢了肥,救不了麦。社员二话没说,一天就干完了,而且把肥料都上在麦根附近,还复了土。
收麦前一个多月,下了场小雨,当时饲养员柳玉才告诉他,要把场碾一下,准备收麦;他觉得离麦收还有一个多月,现在碾场太早,就没干。不想,偏偏再也没下雨,麦子要进场了,场上还是虚土。他急得没办法,就趁晚上没事,把社员召集起来说:“我办了一件错事,没听柳玉才的话,把碾场耽误下来,我现在向大家承认错误!”大家一听,都说,这事谁也难估计,不算错;至于场,年轻人愿意夜里担水泼一下。当时就定下了几个人。不想半夜里出来了二十多个,人多担得快,赶天明,场上就洒了三百多担水,把场洒了个湿漉漉,早晨套上牲口一碾,成了。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事情一件一件就这么办了,这在刘兴海并不觉得有什么了不得,可是社员说起来,就有了意思。他们说:“刘兴海当队长,一步一个脚踪,根儿扎得稳,说话能办事,不说话也办了事。”
收麦是龙口夺食,怕风又怕雨,今年麦子上了场,天气就不怎么好,刘兴海怕雨淋了麦,就关照社员说:“大家注意点,要是看见天气不对,就早点动手,不要把吃到嘴上的东西丢了。”他一说大家就当回事记在心里了。一天正晒一场新麦,大家吃午饭的时候,忽然吼起雷来。兴海急得放下饭碗就跑出去叫人,一连叫了两三家都没人,他就一个人往场里跑,赶进了场,大人,小孩,男的,女的,装的装,扛的扛,早收拾得差不多了。赶雨点下来,场里就一干二净了。
人们干得有心机,干起活来也利落。今年四队打麦子速度是全大队最快的,麦地深耕完得最早,粪也比别的队送得早,只待开耧,他们的小麦播种准备工作就已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两年多以前,第四生产队在栲栳大队是排在后边的。如今,情形大变了:去年的棉花平均一亩地摘了六十斤半,是全大队产量最高的,秋粮超产了五百二十多斤。今年,两冻一旱,灾情比去年重,可是小麦平均一亩地还打了二百七十六斤,比去年高75%,比全大队的平均产量高30%多,在全大队第一。现在棉花还没收,据大队干部们说,看长势又是全大队最好的。


第2版()
专栏:文化简讯

内蒙古培养农牧业机械技术人材
内蒙古农业机械化学校的第一批农业生产机械化专业的二百二十名毕业生,已经分配到内蒙古各地的国营农牧场、拖拉机站、机耕队,担任驾驶、修理技术工作和直接参加农牧业生产劳动。锡林浩特畜牧业机械化学校的七十五名毕业生,在三年中学习了畜牧业生产方面的知识,并且基本上学会和掌握了一般农牧机械的使用和修理。现在,这些毕业生已经到达锡林郭勒盟的几个大型国营农牧场工作。


第2版()
专栏:文化简讯

吉林师范大学一批函授教师结业
吉林师范大学为东北地区一些高等学校培训的四十四名函授教师,最近从这所学校举办的函授师资训练班结业,已经分赴吉林、黑龙江、辽宁三省各地担任函授教学工作。
这次结业的函授教师原来都是具有大学毕业的文化水平,并且有两年以上教学经历的中学教师。他们按照各人原来的专业和今后各学校函授教学的需要,分别在这个学校的数学、化学、物理、生物、中文和历史等六个系进修两年,基本上掌握了函授教学的特点和方法,他们的结业考试成绩都很好。


第2版()
专栏:文化简讯

云南少数民族翻译干部正在成长
云南民族出版社现在已有包括七个民族的翻译干部,其中包括傣、哈尼、傈僳、景颇、佧佤、拉祜等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干部大都出身农民家庭,很多人刚来时,连汉话都不大会说。出版社就让他们一边工作,一边学习。
几年来,这个出版社用傣、景颇、佧佤、傈僳、拉祜、哈尼等七种文字出版的图书共有一百九十多万册。


第2版()
专栏:文化简讯

熊岳农业科学研究所增加骨干力量
解放以来由国家统一分配到辽宁省熊岳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大学毕业生们,几年来刻苦钻研,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了一些生产中的技术关键问题,成为这个研究所的骨干。
这个研究所目前设有果树栽培、果树育种、植物保护、农业化学、畜牧、农作物、生理生化等七个研究室,拥有土地四千亩,果树二万四千多株。研究人员也由原来的两名增加到现在的六十七名,其中大学毕业生占一半以上。他们之中有两人担当了研究室主任和副主任,七人为农业技师,大部分为技术员。许多人都能主持或独立进行一个课题的研究工作。


第2版()
专栏:文化简讯

上海译完两部古巴故事影片
古巴故事影片“革命的故事”和“十八号封地”最近由上海电影译制厂译制完成,这是我国第一次翻译的古巴影片。
“革命的故事”是由“受伤的人”、“起义”、“圣克拉拉”三个故事短片组成。“受伤的人”写一九五七年三月革命者攻打总统府的时候,一个知识分子怕连累自己,反对妻子掩护受伤的革命者,后来遭到反动势力的迫害,自己也受了伤。“起义”反映了一九五八年游击队在马埃斯特腊山区为粉碎敌人围攻所进行的艰苦斗争。“圣克拉拉”描写强大的革命队伍转守为攻,夺取城市。
“十八号封地”描写革命前古巴农民为反对美帝国主义者霸占他们的土地而进行的斗争。(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蕲春干部常年坚持业余学习
组织业余学习的经验是:领导干部带头,教学内容尽可能与学员的业务紧密结合,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教学计划适应工作的变化,做到学习服从于工作,服从于生产
本报武汉9日电 记者田纲报道:怎样使干部业余文化学习做到经常和持久?湖北省蕲春县提供了一条经验,即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根据学员不同的工作情况和学习要求进行教学,做到在系统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尽可能与学员的工作业务紧密结合起来。蕲春县共有十一个区(镇)和一个农场,由于采用了这种方法,县级机关、七个区(镇)和一个农场的干部业余文化教育(包括少数工厂职工业余文化教育),从1953年陆续举办以来,一直坚持至今,干部的文化程度和业务能力有了显著提高。根据最近对县直属机关十二个单位和两个区(镇)八百一十三名学员的了解,由文盲半文盲分别提高到高小和初中程度的有六百八十三人,由初中程度提高到高中程度的有九十三人,其余三十七人也在原有文化水平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参加业余学习的二十五名工农出身的县级干部,学习成绩较为显著。
蕲春县的干部业余教育,除了县委宣传部和县文教局具体领导以外,县委每年都要讨论,并把它列为各单位的经常工作之一。对业余学校的专职教师,一般不抽调他们参加中心工作,使他们能集中精力搞好教学。各办学单位也都指定专人领导业余教育工作,对规定的业余学习时间,各单位都不占用。
干部对学习的要求,是既要学好基础知识,又要能及时运用到工作上去。但是因为各人的工作和许多干部岗位不同,学习要求也各有不同。各单位就紧紧掌握住这个特点进行教学,尽可能做到与学员的业务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学课程内容上,他们设立了扫盲、高小、初中、高中等班级,并且允许缺啥补啥,单科就学,单科结业。除了固定教材外,还根据学员的学习要求编选了一部分补充教材。例如语文就编选了编写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的方法。在教学中,又针对学员的不同情况,对课程的讲解各有侧重,有的着重讲语法,有的着重讲应用文。还应学员要求,增设了珠算等课程。
在学校组织和教学方式上,也根据学员的工作特点,采用了灵活多样的形式。现有的一千七百八十九名学员,共分一百一十五个班。开课形式有三种:对人数较多而又比较集中的单位,按单位开班,这种形式是大量的;对人数较少、比较分散的单位,按支部或工作系统联合开班;对少数工作繁忙、经常流动的负责干部,不编班,而在每学期开学前分别确定年级和课程,选择课本,教师和学员共同商量,订出每个人的学习计划。城镇一般采取班级教学,每周利用两三个早晨或晚上的时间,集体上课;区、公社主要是在每周或每旬会议后抽出半天时间集体上课。由于这两级干部的流动性比较大,对缺课的学员还采用个别补课的办法。另外,对个别不便编班,本人又积极要求学习的一般干部,则采取自学与定期辅导相结合的形式,给以个别帮助。在教学中,特别强调“精讲多练”,要求学员学一点消化一点,宁肯少学,不要学而不深。
蕲春县干部业余文化教育还力争做到学习服从工作,服从生产的要求。因此教学有一定的计划,又要适应工作的变化。教师们经常与办学单位的领导和学员骨干保持密切联系,对他们的工作情况了解得比较清楚,发现教学与工作发生矛盾时,就主动调整。就连平时备课,也准备两手,有长课文,也有短课文,遇到时间长就讲长的,时间短就讲短的。由于教师主动积极,教学工作机动灵活,连许多工作比较忙的人,学习也坚持下来了。


第2版()
专栏:

广东救济分会
拨米救济港九灾胞
新华社广州9日电 香港、九龙9月1日遭受台风袭击,许多同胞流离失所,中国人民救济总会广东省分会于最近拨出大米十五万斤,委托香港中华总商会代为分发给受灾同胞。


第2版()
专栏:

朝鲜工会休养代表团抵京
新华社9日讯 应中华全国总工会邀请的朝鲜工会休养代表团一行三人,在朝鲜农业工人职业同盟中央委员会副委员长柳海洋率领下,今天乘火车到达北京。
到车站欢迎的有全国总工会国际联络部部长陈宇、生产部部长王家扬。


第2版()
专栏:

古巴旅行团大部分成员回国
新华社9日讯 古巴旅行团第一批成员六十五人今天乘飞机离开北京回国。另一批二十五人将在11日离开我国。
今天到机场欢送的,有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总经理袁超俊、北京分社副经理赵培源以及中国拉丁美洲友好协会总干事任映仑等二百多人。古巴驻华大使馆官员也到机场送行。
旅行团在我国期间,先后在北京、南京、上海、杭州、广州、武汉等地参观了工厂、农村人民公社、医院和学校,同我国各方面人士会了面,并游览了各地的名胜古迹。


第2版()
专栏:

坦噶尼喀国会议员阿齐兹离京
新华社9日讯 坦噶尼喀国会议员瓦齐尔·阿齐兹结束了在我国的访问,今天上午乘飞机离开北京。他在我国期间,访问了北京、三门峡、洛阳、武汉、广州、上海等地,曾与各界人士广泛接触。


第2版()
专栏:

清华大学学生举行联欢晚会
庆祝保加利亚社会主义革命十八周年
新华社9日讯 北京清华大学学生今天举行联欢晚会,庆祝保加利亚社会主义革命十八周年。
保加利亚驻中国大使馆一等秘书斯托耶夫等外交官员应邀参加了晚会。
会上,清华大学学生表演了音乐、舞蹈等文艺节目。


第2版()
专栏:答读者问

竹芋是一种什么作物?
6月7日人民日报二版刊登的一篇报道里,只谈到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和培育竹芋的一般情况,没有详细介绍它的生态、适种范围等。我们很希望对这种作物有进一步的了解。
浙江省永嘉县 孙善庆
竹芋是一年生矮秆淀粉作物,因为它的上部像一丛小竹子而得名,广东俗称林藷(又名南椰、藕粉芋、面粉芋等)。在植物学上属于竹芋科竹芋属,学名为Maranta arundinacae L.
竹芋株高一米多,茎叶绿色,叶柄细长直立向上,叶片卵状披针形,顶端尖,基部圆,有羽状平行脉;总状花序项生,花小,白色,夏秋季开放。地下茎膨大呈长卵形,长约二三十厘米,直径三至五厘米,圆形,尖端较大,基部稍细,白色,上有节,每节有腋芽一个和膜质鳞叶包被,外形似笋。每株有块茎二十到三十个,每个块茎重约一二百克,较大者重半市斤。芋块含淀粉25%,因所含胶质少,加工时淀粉极易沉淀。竹芋粉洁白而细腻,可与藕粉媲美。
竹芋原产热带美洲,性喜温暖。在终年无霜地区,由于生长期较长,繁茂而高产。在稍冷地区虽能栽培,但往往因生长期短而生长差、产量低。它对环境的要求比芭蕉芋稍严,但比木薯耐寒,年平均温度在摄氏十六至十八度,无霜期七至八个月,海拔一千二百米以下的地方,都可以栽培。因为竹芋耐旱,也可作为坡地作物栽培。在充分日照下,产量每亩可达四千多市斤;在荫蔽条件下,每亩约产一千五百至二千市斤。由于它能适应较荫蔽的自然条件,所以可作为芭蕉、木瓜、芒果、荔枝、柑桔等果树和其他高秆类型的经济植物的下层间作作物。
竹芋粉的加工与木薯粉、蕉芋粉相同:将原料洗净捣碎,经过滤后即可沉淀出洁白的淀粉。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第2版()
专栏:

看“鲤鱼跳龙门”
“鲤鱼跳龙门”,一般人认为这只不过是一种神话。但记者最近在黑龙江省乌苏里江的支流挠力河上,真正看见了这种奇妙的鱼跃景象:翘着尾巴的鲤鱼腾空而起,高达二米到三米,像跳高健将似的,企图跳过阻挡它前进的篱笆,结果却落在渔民预先设下的网里。
挠力河发源于完达山脉,流经黑龙江省东北角肥沃的三江平原。它是牡丹江和合江两大垦区的界河。由于挠力河流域地势平坦,河道弯曲,流速比较缓慢,适宜鱼类生存。每年春天当挠力河解冻的时候,乌苏里江的大批鲤鱼、鲫鱼、黑鱼和狗鱼,便逆流而上,到挠力河里产卵。秋天,又顺流到乌苏里江深水处去越冬。因此,挠力河上每年除冬季冰上捕鱼外,春秋两季也是大好的捕鱼时机。
九月,正当挠力河鱼群洄游期,记者访问了挠力河畔燕窝岛农场设置的“鱼亮子”,看到了这里有趣的捕鱼活动。“鱼亮子”,是当地传统的捕鱼工具,它是用木棍制成的一种篱笆,渔民称为“箔”。把箔横立到河里,拦住鱼的去路。箔的下面摆上一种用木桩插成的圆形捕鱼工具,当地渔民称做“迷魂阵”,鱼进了“迷魂阵”,便无法出来。箔高出水面一两米,上面设有鱼网。当渔汛旺期,鱼成群结队而来,当地称这种现象为“群鱼朝箔”。大部分鱼陷进“迷魂阵”内就出不来了。也有一些鱼触到箔上,被挡了回来。鲤鱼第一次被挡回来,第二次又去撞箔,并且借着撞箔的力量,尾巴一甩,腾空而起,跃起二三米高,形成“鲤鱼跳龙门”的奇观。这些企图跃过箔逃走的鱼,不料却落在人们早已准备好的网里了。跳鱼的时刻,挠力河上的景象是异常动人的,只见水面上蓝蓝浪花,伴着流水声,一条条肥大的鲤鱼飞跃而起,刹时又落在网内或箔旁的跳板上,上下翻飞,鱼鳞闪闪。
在挠力河上,凡是捕鱼的地区,约隔六十里,就有这样一道“鱼亮子”。仅燕窝岛农场就设了三道。挠力河的鱼群,多得惊人,每天仅跳到网里的鱼,就有成千上万斤。燕窝岛农场捕鱼队长李柏对记者说:每到“群鱼朝箔”的时候,他们就担心鱼群会把箔压坏。据说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鱼群被箔挡住以后,鱼越聚越多,聚集起来的鱼群最后形成了一条“鱼坝”,河水被挡住,水不能畅流,这样,水位就越来越高,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便把拦鱼的篱笆压倒了。
新华社记者 韩之非


第2版()
专栏:

耿耿忠心为集体
新华社记者 姜韦才 朱登广
黄昏。一位满脸绉纹的老汉,端了张板凳坐在门口乘凉,微风徐徐吹来阵阵清凉的薄荷香气。老汉闻到那香气里夹着一种焦巴巴似的气味。凭着他多年的经验,嗅出可能是炼薄荷的油锅里出了问题,便急急忙忙赶去问正在提炼薄荷油的社员陈德泉,薄荷锅里放了多少水?他还拿起勺子,盛起一勺薄荷油,用手沾沾说:“汤头小,油炼老了,颜色变红,不但出油少,质量也差,还会把锅烧坏。”他一边说着,一边就动手帮助陈德泉解决了水少的问题,然后才放心回到自己家里去。
这位老汉名叫陆云飞,今年五十八岁了,是江苏海门县德胜公社第六大队第九生产队的老社员。这个队盛产薄荷,陆云飞和一部分社员负责提炼薄荷油。晚上,本来该他休息了,但他在休息时,也在为工作操心。
陆云飞有一种脾气,就是不服老,干起活儿来劲挺足,只要能为队里节省一草一木,为大伙增加一颗粮、一滴油,不管遇到啥困难,他都不畏艰辛,尽力地去克服。
一天晚间,陆云飞和社员倪华英两人正在凉棚里紧张地提炼薄荷油。突然,天气变了,顿时刮起了大风,同时瓢泼般的大雨倾泻而下。
守在锅边的倪华英焦虑地问陆云飞:“我们该怎么办啊?”
陆云飞也正在想:停火呢,还是继续炼下去呢?像这样大的风雨,要是停下来回家睡大觉,大家也不会有意见。可是,他看看堆在凉棚旁边这一堆正待提炼的薄荷,如果不马上提炼,经过风吹雨打,准会“走油”,而且要是停火后再升火,起码要多耗费三四十斤柴草、六七十斤煤炭,而且冷却了的薄荷锅,也要比热锅炼起来少出半斤多油,那样队里就损失不小了。想到这里,他下定决心:不,不能停火,不能让集体的利益受到一点损失。于是,他精神抖擞地从锅前站了起来,走近倪华英跟前,像鼓励对方似地说:
“华英呀,今夜我们多吃点苦,战胜风雨,不让锅子停下来,减少队上生产损失,你看如何?”
“好,继续炼油!”他们一面专心致志地加煤,看火,一面用芦席和草帘将炼油的蒸锅四周顶端严严密密地围封起来,避免受到风雨的影响。
一锅薄荷提炼好了,要出渣,又要为后一锅装满薄荷。这时,风一阵紧似一阵,顶棚上又漏雨,地上滑得站不住脚,操作更加困难了。怎么办呢?两人一商量,就拿来一支手电筒,用绳子绑在木柱上,对准锅里照明,又用煤屑铺在地上,站住脚跟,不顾遍身淋湿,克服操作上的困难,坚持出渣、装锅。突然,陆云飞发现了一个新的情况:炉门口的塘底里积了雨水。如果积水涌到炉口,灌进了炉膛,火会马上熄灭,炼油就得被迫停下来。他立即跳进塘里,顺手拿了只提桶,拚命地舀水,舀清了水,又上来和倪华英一起装好锅,上好水,继续烧火、舀水……。就这样,他们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和暴风骤雨作斗争,保证了正常炼油,使生产没有受到损失。
陆云飞不管干啥活儿,不但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而且谁和他在一起干活,稍微不合质量要求,他总要心直口快地提出意见。有一回,陆云飞和几个社员一起在棉田里松土,看到女社员沈乃清比谁干得都快,心里一喜,顺便走过去,展眼一看,发现沈乃清锄得浅,泥土不大松。陆云飞就提出意见:“乃清,要多使点劲来嗨,把铁搭多拉几下,土松不好,会影响棉花生长的呀!”沈乃清马上改进了操作,提高了松土的质量。
这事被他的老伴知道,嘀咕起来:“人家干活有队长管,碍你啥事,你噜囌啥呀!”陆云飞可不同意老伴的看法,他说:“队里的生产是大家的事,啥人干活有缺点,大家都应该提,像这样干活只图快,只图多争工分,不顾长好庄稼,还不是自家的损失?”(附图片)
右图:今年5月,中共河南省伊川县委接受鸣皋公社元东大队社员的要求,批准了县委候补委员、省农业劳动模范、原公社党委副书记康水成重返原大队工作,他回去以后,就被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图为他正和十年前一起建立互助组的积极分子们商讨生产大计 王世龙摄(河南日报供稿)


第2版()
专栏:

著名话剧演员舒绣文在家里接待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青年演员,介绍话剧的表演经验 新华社记者 刘静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