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7月1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铁肩和新人
——再谈“主义真”和“后来人” 杨扬
在一个同志家里看见一副对联,上面是当年李大钊同志用雄劲的笔写下的两句话:“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站在这副对联面前,不禁思潮汹涌。记得1958年春天,在十三陵水库工地,曾有人在扁担上也贴张纸条,上写:“炼副铁肩担重任”。从“铁肩担道义”和“铁肩担重任”,又都使我想起夏明翰同志就义时写下的诗句。
李大钊同志说的“道义”,难道不正是夏明翰同志所说的“主义真”吗?“铁肩”,也就是革命者大无畏而理直气壮的坚定性。李大钊、夏明翰等先烈,正是以铁肩担着“道义”,以理直气壮的斗争去捍卫“主义真”。他们相信自己的事业将由更多的铁肩担起,相信有更多的“后来人”坚持“主义真”。从李大钊同志那一代同志用“铁肩担道义”起,每个革命时期,一批批的新人,一批批的“后来人”补充和壮大了革命力量,使革命以不断强大的手去夺取更大的胜利。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无愧于烈士们,我们坚持了他们的事业,并且正在作前人从来没有作过的事,正在用更大的步伐走向更大的胜利。我们的队伍是空前地壮大了,中国共产党已从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的数十人的力量发展为有一千七百多万党员的大党。而现在党员中有80%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入党的。正如刘少奇同志说的,他们是“党的新的血液”,这也便是强大的新的“后来人”的队伍。
“还有后来人”,是先烈的信念;当好“后来人”,是千百万后人的决心。有多少人像《党和生命》中尹青春那样,战胜了外界的困难和自己身上来的困难,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共产党员;有多少工人、农民逐步提高阶级觉悟,成为一个共产党员;又有多少知识分子逐步改造自己的思想,成为一个共产党员。人民中的优秀分子一批批地带着铁肩和红心走进党内,党的队伍中增添了大批的“后来人”,而在他们后面是正在炼肩炼心的更广阔的人群,是正在成长的千百万共青团员,是千百万青年,也是更多的少年儿童们!
党是熔炉。靠着“主义真”,党给“后来人”以大智大勇,逐步使他们成长为像斯大林说的特殊材料制成的人。他们在老一代老党员的指引下,在与群众共同前进的事业中,在自己新炼的铁肩上担起重任。这里,我想起《创业史》中梁生宝的宽阔的肩膀,他在种种困难中迈着稳实的脚步,扛着农业互助合作的大旗,带领着农民奋勇前进。我想起《沙滩上》中陈大年的宽阔的肩膀,他在工作中肩负重任,勤奋不息,挨批评时,他扛着重头,积极改进。我想起黄继光、向秀丽、徐学惠等许许多多光辉的英雄人物,想起许许多多年轻的或新入党的党员们。他们有的是从事农业劳动,志在山水,有的是工作在机器或高炉旁边,有的是奔走在山岭峡谷,有的是辛勤工作在实验室里……带动起群众勤勤恳恳地为革命和建设而工作和劳动。他们不怕困难,斗倒困难,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在老一代熟悉着建设的新课题的同时,新一代在学习建设中也学习和发扬着革命的老传统。老一代因他们身旁这大批的新人材、新干家、新“铁肩”而满怀喜悦,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大路上,他们携手并肩前进,支撑革命事业万里江山。这强大的前人和后人联在一起的铁肩,就如一道革命的长城,而在这道长城后面,又有多少道这样的长城在长起。
万里长城上的砖是一块块烧出来的。组成革命长城的一副副铁肩是靠我们积极投入革命和建设而炼出来的。“炼副铁肩担重任”,那根扁担上的这句话写得好,有志气。扁担的主人是谁,无从问讯,但这样的扁担确实多得数不清。我只记得就在十三陵水库工地的东山口前,这样的扁担组成多少条长龙冲向大坝,沙土随着铁肩驯顺地被放在坝上。人们使这里发生移山造海的大变化,同时也知道“炼”字对促进他们自身变化的意义。人们还知道,有多少个老一代的同志和后一代人在这里一起用铁肩担着重担,这里面也有他们最敬爱的人。老一代人宽阔的双肩挑着担子,笑着望向身旁的一代新人。老一代人也许并不曾看见那条扁担,这无关重要,重要的是看见了一批又一批的新人正在长起,这一批批新人决心担起重任,也一定可以担好。在前人打下的基础上,“后来人”可以登得更高,在前人的道路上,“后来人”一定可以取得更大的成绩。老一代坚信这一点,后一代也坚信这一点。(附图片)
革命烈士诗二首(书法) 瞻 衡


第8版()
专栏:

斯托夫人和她的小说 水景宪
最近首都舞台上演出的话剧《黑奴恨》,是一出谴责美国种族歧视的新剧。原作者为美国斯托夫人,今年6月14日刚好是她诞生一百五十周年。
斯托夫人(1811—1896年)出身于美国康?狄格州的一个宗教家庭。最初,她的文学创作活动是从生活素描开始的。1843年,她出版了以描写康?狄格州农民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集《五月之花》,她的文学才能渐为人们注目。1851年6月,美国主张解放黑奴人士所创办的《民族纪元》周报,约请斯托夫人撰写揭露美国黑奴悲惨境遇的小说,嗣后她的长篇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子》就在这个刊物上长期连载;1852年3月2日出版了单行本。
这部反奴隶制度的巨著发表后,轰动了美国整个社会。在出版的那一年就印行了一百二十版,共销售三十万册。当时,美国全国正在热烈展开关于黑奴制度存废问题的争执不休的大辩论:北方新兴的资产阶级人士认为奴隶制度妨碍工业的发展,主张解放黑奴;南方封建农场主则为了维护本身利益,坚决反对。这本小说一出版,就立即被主张解放黑奴派人士当作反对奴隶制度的有力武器,并被改编成六种不同的剧本在舞台上演出。拥护奴隶制度的反动分子恼羞成怒,对斯托夫人滥加人身攻击,甚至寄送血淋淋的黑人耳朵,进行恫吓。他们还刊行了不下十三部宣扬奴隶制度的小说,为他们虐待黑奴进行辩护。不过,斯托夫人著作深入人心的影响是抵销不了的。它沉重地打击了罪恶的奴隶制度。
《汤姆叔叔的小屋子》是一部揭发奴隶主骇人暴行的写实小说。由于斯托夫人对美国黑奴的悲惨生活非常熟悉(她在和盛行蓄奴的南部诸州仅一河之隔的辛辛那底州整整住了十八年,经常接触黑奴,并帮助过不少黑奴逃往北方),因此她描绘这些情节,栩栩动人,对读者具有深刻的感染力量。斯托夫人在小说里成功地塑造了李格利这个残暴奴隶主的典型形象。他是一个专制魔王。多少无辜的黑奴在他的皮鞭和拳头下丧生!侥幸未死的则受尽他的苦役折磨,一般只能活上两三年。在他的残酷虐待下,他的农场变成了黑奴们的人间地狱。最后连温柔驯顺的汤姆也惨遭毒手。斯托夫人写到这里,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愤怒的呼声:“啊!我的国家!这些事情还在你的法律保护下每天不断发生!而且教堂熟视无睹,默不作声!”这是作者对血腥的奴隶制度的强烈控诉!她描写黑奴乔治被逼上梁山,腰里插着手枪,乔装逃跑时的心理状态:“逃不了,我就死,可是他们也不要想占便宜!”这是多么英勇的敢于反抗、敢于斗争的黑人形象!斯托夫人在小说里谴责说:“奴隶制度是最骇人、最无耻的侵犯人权的行为。人在这里被当作牲口买卖;还要让他张开嘴,看看牙齿,并检查关节是否灵活。”她还提出了解放黑奴的正义主张。这些都是这本小说具有进步意义的成就。
不过,斯托夫人由于阶级出身的限制和宗教的偏见,尽管她对惨无人道的奴隶制度表现了义愤,但是她并不想去触犯产生这种罪恶制度的社会基础。她在小说里流露出了不抵抗主义的思想。她把小说主角之一汤姆描绘成一个逆来顺受、不想反抗的忠实黑奴。他在买卖奴隶的市场上忍受着种种凌辱;在南方的农场里承担着非人的苦役。他总是勤勤恳恳地为自己的主人努力工作着,想用自己的善心和忠诚去换取主人的慈悲。他笃信上帝,认为人总是可以感化的。作者赋予汤姆这种宗教的宿命论色彩,减弱了这部小说的积极意义。斯托夫人对农奴主也还存在着希望他们“放下屠刀”的幻想。她把奴隶主圣克雷耳描写成一个“温和”的“开明”人物,汤姆在他那里受到了“人道”的待遇。作者对奴隶主解而培的伪善面目也揭露得不够充分;最后还让解而培的儿子去寻访汤姆,企图把他赎回,回家后又释放自己所蓄全部黑奴,作为本书故事的结局。斯托夫人虽然赞成解放黑奴,但是她并不希望黑奴用自己的力量争取解放,而是主张人们用基督的精神帮助他们。这观点无疑是小说比较严重的思想缺陷。
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子》,对世界文坛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它曾被译为二十三种文字。许多国家的著名作家(如托尔斯泰、赫尔岑、海?、狄更斯、乔治桑等)都对它推崇备至。这本小说对我国读者也不是陌生的。远在清朝光绪年间,就有林纾的中译本(译名为《黑奴吁天录》)问世。这次欧阳予倩同志把它改编成十场话剧《黑奴恨》,但作了与过去不同的处理。在主题上,反对种族歧视、反对阶级压迫、鼓舞被压迫民族斗争的意义更突出了。它成为一首颂扬黑奴争自由、争人权的斗争精神的热情赞歌。


第8版()
专栏:

铸工们(油画) 〔苏联〕西蒙诺夫


第8版()
专栏:观众的话

从大海、暴风雨、鸽子谈起
在不同的影片当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相同的镜头,要表现激昂、沸腾的情绪,或是雄伟磅礴的气势,往往就是波涛汹涌的大海;要表现情节有急遽的变化,或是预告主人公的某种不祥,往往就是雷电交加的暴风雨;要表现活泼、愉快、欢乐的气氛,往往就是一群可爱的鸽子飞向天空……。难怪有的观众一见到这类熟悉的镜头,就眉一蹙:“又是这一手!”这句话中,不仅含有不满足,而且也含有要求,好像在问我们的电影艺术家:难道除“这一手”外,就没有别的了吗?其实,“这一手”并不俗,俗就俗在你也用我也用,几乎彼此一模一样。在艺术创作中,想要不入套套,不进框框,有所创造,总是要下番苦功。随手去捡别人现成的,那确实是省劲得多。但一个有成就的艺术家,往往也是最富于创造的人,他们挖空心思,要让欣赏者得到些新的东西,表现他自己的风格。
“永不消逝的电波”一上演,就受到大家的赞扬。同志们之所以喜爱它,不仅因为电影艺术家为我们塑造了李侠这个忠于党忠于人民解放事业的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同时在导演的艺术手法上,的确有许多新的地方。随便举一个细节来说吧。片中最后部分,当特务去逮捕李侠时,李侠正聚精会神地安静地给延安发报,这时真是紧张极了!但片中并没有一般影片中所常用的那种急促、强烈、表现紧张气氛的画外音乐。这时我们所能听见的只是清晰的滴滴打打的电键声,我们不仅为李侠那种处之泰然的镇静态度所深深感动,而且那颗紧张的心,也几乎要为他跳了出来。导演的可贵之处也就在这里,即使在这样一个不太引人注意的细节上,也没有顺手随便去用观众所熟悉的旧手法加以处理,而是根据剧情,创造了一种既朴实又清新的表现手法。
辽宁兴城 陆先荣


第8版()
专栏:

红岩 吴烟痕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办事处、中共中央南方局设在重庆市红岩村,原址现为纪念馆。
正是薄雾消散的早晨,
六月的朝阳映红了山城;
一位母亲领着女儿,
去把她永远怀念的红岩访问。
母亲走进革命纪念馆,
仿佛回到幼年时故乡的家门,
肃立在简朴的房间里,
思潮像大江的流水壮阔奔腾。
望着身边十八岁的女儿,
二十年前正是女儿这样的年龄,
她冲破特务的重重密网,
奔进了黑夜中喷射红光的红岩村。
就在这简朴的房间里,
第一次见到世间的亲人!
第一次听到“同志”的称呼!
第一次敞胸倾听真理的声音!
从此后她在国土上奔走,
二十年来贡献着她的全部身心,
战场上烙下了坚定的足迹,
蓝图上留下她无数的指纹。
当她转战在深山野岭,
红岩像火炬映照着她的眼睛;
当她奔忙在建设工地,
红岩像红星闪耀在她的心灵。
她在革命的风暴里成长,
带着红岩的光辉阔步前进,
她在斗争的烈火里冶炼,
用红岩般的毅力把心胸冶炼纯净。
红岩曾为多少儿女洗礼,
多少儿女今天重把红岩访问!
二十年的岁月转眼即逝,
她和祖国从苦难走到普天同庆。
幸福兜满了她的心胸,
大江的流水送来澎湃的涛声,
她从沉思中抬起头来,
一群群青年涌进了大门。
女儿又一次向母亲告别,
她送女儿今天踏上征战的途程,
从永远灿烂的红岩出发,
踏着母亲的足迹去开发祖国的山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