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董学大队党支部认真开好党员大会
充分调动党员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报讯 据河北日报消息:故城县梧茂公社董学生产大队党支部认真开好党员大会,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发挥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党支部的战斗力。
董学生产大队党支部每月召开一次党员大会。开始时,因为党员大会讨论的问题多,党员们不能充分发表意见。支部委员会察觉后,注意在会前做好准备。开会以前,支委会首先对提交党员大会讨论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提出初步方案,再提交党员大会讨论。属于有关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问题,事先还要组织党员学习有关文件。在党员大会召开的前几天,把会议上讨论的题目告诉每个党员,让他们搜集材料,准备意见,按时参加会议。
在党员大会上,支委会围绕讨论的中心题目,注意讨论中的分歧点,引导大家进行争论,对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从不轻易作出决定,一次不能决议的事情,就让党员下去酝酿。比如今年种麦一开始,秋收倒茬、送粪等许多农活挤在一起,劳动力和畜力都不够用,支委会就提交党员大会进行讨论,并组织大家学习了上级党委关于科学支配劳动力,正确指挥生产的指示。经过讨论,大家提出在劳畜力安排上巧作文章,并找出了许多具体的办法。支委会把大家的意见提交大队管委会,大队采用了其中合理的意见,结果,全队提前五天完成了小麦播种任务。
党员大会做出的决议,每个党员都能积极向群众宣传,并带动群众认真执行。在贯彻执行决议的过程中,党的小组会每周总结一次工作,检查党员执行支部决议的情况,好的进行表扬,使党员心情舒畅,经常保持着饱满的革命热情。今年6月压绿肥时,人们见一层泥一层草,活累活脏,不愿意下去踩,党员苏立普首先卷起裤腿跳下去。在他的带动下,群众都下去踩,加快了积肥进度。党员在生产中起模范作用,群众跟着党员走,有了知心话,愿意和党员说,有事愿托党员办,党群关系更加融洽。有的社员说:“有党员和我们在一起,办什么事都顺心。”


第4版()
专栏:

根据当地生产特点 灵活安排劳动学习
吉林农中学生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本报长春17日电 吉林省各地农村的三万多名高小毕业生,已考入农业中学,和原来的二万多名农业中学学生一起,在秋收大忙结束之后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
吉林省农业中学学生在春耕、夏锄、秋收三大农忙季节约五个月的时间,回生产队参加劳动,和社员同样评工记分,按劳取酬;冬季农闲和挂锄期间集中学习,在校学习时间大体上是六个月;春节前后放假一个月。学生们一年学习二十四至二十六周,每周授课二十八至三十节。实践证明,这种办法是适应吉林省农业生产特点的好办法。吉林省处于北方寒冷地带,地多人少,一年只种一茬庄稼。因此,农忙时需要较多的劳动力,冬季农闲时间较长。农业中学刚创办时,曾经采取半日劳动、半日学习,或隔日劳动、隔日学习的办法。后来觉得这种办法在农忙时不能全力支援农业,而农闲时又不能集中精力学习。采用现在这种办法之后,就可以更加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学习时间也更加集中了,学生、教师、家长都很满意。
实行这种办法,也有利于提高师资和解决农业中学的经费设备等问题。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都很重视农业中学教师的进修工作,如组织他们参加师范专科学校函授学习,组织附近的全日制中学在业务上给他们以帮助,吸收他们参加附近全日制中学的教学研究活动等。实行这种办法以后,农忙时学生回生产队劳动时,教师除了定期到生产队辅导以外,还可以抽出一定时间集中学习或备课。农安、九台、榆树等县教育行政部门,在这次开学之前,用十五到二十天的时间,举办师资训练班和教师讲习会,组织农业中学教师深入研究教材,总结和交流教学经验,趁假期作好准备,保证开学后立即开课。过去,各地农业中学的经费,大都靠自己的生产收入或公社补贴,有些学校的经费就不够充裕。自从实行这个办法后,学生回生产队劳动时,和社员同样评工记分,可以给家庭增加收入。学校只收缴少量学杂费,也不会增加家庭负担。
吉林省各地农业中学根据农业生产需要,一般都设有语文、数学(包括珠算)、政治、农业基础知识和技术等四门课程。有些基础较好的学校,在二、三年级还增设物理、化学课。各校农业基础课,采用吉林省自编的农业基础知识课本;技术课教材,由省教育厅推荐书目,学校根据当地生产要求选用。许多农业中学在讲授农业技术课时,注意结合本地农业生产的特点,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如榆树县五棵树公社处在平原地区,就着重讲大田作物的技术;光明公社是山区,除讲授大田作物技术外,还讲果树园艺技术。在文化课教学中也注意实用,在数学课中讲珠算、会计知识,语文课中注意讲授各种应用文等。
吉林省各地农业中学是1958年创办的。三年多来,全省农业中学已培养出一万三千多名学生,大都回到生产队参加生产。这些学生回到生产队后,不仅是生产上的能手,许多人还被选为队长,当了技术员、会计、记工员等。老农们称赞说:“农业中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有文化又懂生产,真是文武双全!”


第4版()
专栏:

江苏南通县三余农业中学学生按生产单位组成自学小组,利用生产间隙进行自学。图为恒星大队第十四生产队的农中学生在复习功课
新华社记者 汪文华摄


第4版()
专栏:

发挥党内民主好形式
中共故城县委第一书记 赵望林
怎样使农村党支部成为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梧茂公社董学大队党支部抓住了主要的一环,这就是:充分发扬党内民主,认真开好党员大会,进一步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董学党支部的经验证明:党员大会是发挥党内民主的好形式,在党员大会上,每个党员都能充分发表自己对工作的意见,提出批评和建议。只有党员充分行使这种权利,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发表意见,批评缺点,才能保证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发挥。同时通过党员大会,不仅集中了党员和群众的智慧,保证了决议的正确执行,而且也提高了党员的思想觉悟和政策水平。
董学党支部开好党员大会的做法,概括起来就是充分准备,抓住中心,畅所欲言,生动活泼,议必决、决必行。做好准备工作是开好党员大会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要为会议选好议题,准备好材料,就要进行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工作,其中也包括研究上级党委的有关指示,深入领会其精神实质,以及研究本支部的具体情况。议题选定以后,还应当组织党员学习有关的方针政策,统一思想认识,以求做出正确的决议。在会上能否充分发扬民主,使每个党员都能畅所欲言地谈出自己的观点,是会议成败的关键。“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主持党员大会的人,一定要善于启发诱导大家发表意见,虚心听取每一个人的发言。既听多数人的意见,也认真考虑少数人的意见,不仅虚心听取自己认为正确的意见;更要耐心听取自己认为并不正确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集思广益。
认真贯彻执行党员大会通过的决议,也是不容忽视的。有人认为:有了决议就万事大吉了。这是错误的。有了决议还必须进行艰苦的工作,才能使决议成为现实。董学大队党支部围绕贯彻执行党员大会的决议,在党的小组生活会上检查执行情况的做法也是好的。
(原载《河北日报》,本报有删改)


第4版()
专栏:

东关小学建立“访问日”制度
加强对学生的校外教育
新华社西安17日电 陕西三原县城关人民公社东关小学建立“访问日”制度,教师定期同学生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联系,了解儿童在校外的生活情况,以便有的放矢地对儿童进行品德教育。
本学期以来,这个学校在总结儿童校外教育经验后,建立了这种“访问日”制度,每周有一个下午作为校外“访问日”。教师们利用这个时间,访问学生家庭、生产队和其他公共场所,从各方面了解学生在校外的活动情况,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道德。例如访问居住在农村的学生家庭时,主要教育学生热爱集体、爱护庄稼,并且要求家长给学生留出足够时间,让学生按时完成课外作业。访问家居火车站附近的学生家庭时,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等。
一个多月来,全校二十多名教师已经对五百多名学生的家庭进行了访问,并且和家长共同研究,配合起来向儿童进行教育。六四班班主任王桂琴在访问时,发现有些农民子弟的学生放学回家就参加劳动,没有安排做作业的时间。她就和家长在一起研究,安排了学生的劳动和作业时间,使学生既参加适当的劳动,又能够按时完成作业。现在,这些学生都能够按时到校,按时交课外作业了。教师也组织家住在电影站周围、欢喜看电影的学生座谈,引导他们向电影中的正面人物学习,通过写作文、写日记和墙报等,歌颂影片中的英雄人物。
教师加强同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联系以后,不少家长主动与学校配合,共同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例如六二班班主任对三分之二的学生家庭进行了访问以后,就有十多个家长来校反映自己孩子的情况,教师也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学习和思想情况,共同研究,教好孩子。


第4版()
专栏:

河北新乐县田村铺公社东紫烟生产大队的小学生们,在课余时间帮助队里拾甘薯  李棫摄


第4版()
专栏:

西北农学院选育“冬苹果”成功
据新华社西安17日电 一种在冬季成熟的“冬苹果”,已经在西北农学院选育成功。
12月14日,雪花飘飘,记者来到距离西安八十五公里的西北农学院的果园,只见光秃的树枝上挂着不少又红又大的冬苹果。据这个农学院的园艺系副教授阎乃猷说,这种冬苹果的果形虽然很像“国光”苹果,但它的果肉比“国光”细,吃起来又脆又甜。
这种冬苹果是阎乃猷和果园技师张履道等选育出来的。几年前,他们在苗圃里发现一种耐寒的苹果苗,他们就把它移栽到一块试验地里培育。经过几年来的细心栽培,证明它既耐寒又耐旱,是抗逆性很强的优良品种,适宜在高寒山区种植。


第4版()
专栏:

阿尔巴尼亚图片展览会在广州闭幕
新华社广州16日电 广州市举办的“阿尔巴尼亚劳动党领导人民解放祖国和建设社会主义”图片展览会,在展出两周后,于14日闭幕。
两周来有三十七万五千多人参观了这个展览会。前来参观的,除了广州市各界群众外,还有广州市附近的佛山、南海、宝安等县市和外省来的工人、干部和农民。许多观众参观后,在留言簿上表达了他们对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和阿尔巴尼亚人民的崇高敬意。广州重型机器厂一位工人热情地写道:“英勇的阿尔巴尼亚人民在光荣的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的正确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解放了自己祖国。现在,又以同样的英雄气概建设社会主义,并同以南斯拉夫铁托集团为代表的现代修正主义者展开了坚决的斗争。我们以社会主义阵营有这样坚强的兄弟而感到自豪。”一位海员工人写道:“中阿两国人民的友谊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光辉照耀下,将万古长青。”
这个展览会还收到一批共青团员、少先队员和各阶层人民委托转给阿尔巴尼亚人民的信,表达他们对阿尔巴尼亚人民的深情厚意。


第4版()
专栏:

一批外国工会代表团和工会代表到京
新华社17日讯 一批外国工会代表团和工会代表在参加了世界工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后,今天下午乘飞机到达北京。他们是应中华全国总工会等有关单位邀请,前来我国进行友好访问的。
今天来到北京的外国工会代表团和工会代表是:以日本全国印刷出版产业劳动组合总联合会书记长高桥武为首的日本全国印刷出版产业劳动组合总联合会代表团,全日本电机机器劳动组合联合会中央执行委员小久保晴弘和齐藤秀吉,怯尼亚茶树种植园工人工会组织书记拉·奥·奥维理。
到机场欢迎的有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李颉伯、国际联络部部长陈宇、北京市总工会主席王炯等。


第4版()
专栏:

中国工会代表团回到北京
新华社17日讯 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刘长胜率领的中国工会代表团,出席了在莫斯科召开的世界工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后,今天下午乘飞机回到北京。
到机场欢迎的有: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朱学范、许之桢、陈少敏、李颉伯,书记处书记张维桢、张修竹、顾大椿等。
新华社莫斯科16日电 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刘长胜率领的中国工会代表团,在参加了世界工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之后,于16日晚乘飞机离莫斯科回国。
苏联工会中央理事会主席格里申到机场送行。
中国驻苏大使馆临时代办张德群也到机场送行。


第4版()
专栏:

日本中村登一等回国
新华社14日讯 应中国建筑学会邀请来我国访问的日本建筑师会副会长中村登一和建筑师平松义彦,结束了在我国的访问,今天乘飞机离开北京回国。
建筑工程部长刘秀峰于13日会见了日本客人,同他们进行了亲切的谈话,并设宴欢送。


第4版()
专栏:

日文学家代表团回国
新华社广州14日电 堀田善卫率领的日本文学家代表团一行五人,在我国各地访问以后,今天离开广州回国。


第4版()
专栏:

苏联一国民教育工作者代表团回国
新华社17日讯 根据中苏文化合作协定1961年执行计划来我国访问的苏联俄罗斯联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和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国民教育工作者代表团一行八人,结束了在我国的访问,今天离开北京回国。教育部副部长董纯才等到机场送行。
苏联驻华大使契尔沃年科和使馆工作人员也到机场送行。


第4版()
专栏:

显示木刻艺术的革命传统和木刻家战斗精神
首都展出1931—1949年木刻作品
据新华社16日讯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1931—1949年木刻展览会”,9日起在北京美术展览馆展出以来,前往参观的人很多。
这个展览会展出了在这个重要的革命斗争年代里产生的五百零二幅中国木刻,它们是从一百五十四位作者的近三千件作品中选出来的。
这次展览,显示了中国木刻艺术的革命传统和老一辈木刻家的战斗精神。
展览会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抗日战争以前时期产生的我国第一批显示人民力量的木刻作品。木刻家们通过画面表现出中国人民在国民党反动统治“文化围剿”的形势之下,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仇恨,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胡一川的“恐惧”,突出地表现出帝国主义者在中国工人罢工浪潮前惊魂落魄的丑态。李桦的“怒吼吧中国”,表现一个健壮的中年人,被捆绑在木桩上,眼睛被蒙蔽着,但是他昂首疾呼,右手挣脱绳索,想夺取地上的匕首。它不禁使人想起鲁迅的“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诗句。胡一川的“到前线去”、“闸北风景”等作品,表现了人民已经行动起来,新的革命高潮即将到来。从罗清桢的“火炬传递”,黄新波的“战争”,李桦的“前奏曲”,力群的“武装走私”等作品中,可以看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人民为了挽救民族危难,纷纷起来参加抗日救亡运动,走上战场,消灭侵略者的波澜壮阔的情景。
展览会的第二部分,是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的作品。在这时期,木刻工作者在党的直接领导下,深入农村、军队,面向工农兵,出现了许多笔力粗放、画面明朗的反映解放区军民丰衣足食,英勇奋斗的作品。在展览会上,可以看到至今还受人们欢迎的作品:如力群的“丰衣足食图”,古元的“减租斗争”,罗工柳的“小二黑结婚”插图等。
展览会的第三部分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国民党统治区的木刻工作者的作品。从作品中可以看出,木刻工作者坚持革命传统,无情地揭露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热情地歌颂了人民群众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如荒烟描绘较场口事件的“一个人倒下去,千万人站起来”,强烈的表现了人民对国民党匪徒无耻暴行的极大愤慨。张漾兮的“咱们自己的队伍来了”,生动地刻画出群众迎接人民军队的兴高彩烈场面。
展览会预定到24日结束。


第4版()
专栏:

李少春等拜周信芳为师
据新华社16日讯 正在首都欢度舞台生活六十年纪念的周信芳,今天喜收高徒。新徒弟是中国京剧院的著名演员李少春、李和曾,云南京剧院的文武老生徐敏初,常州京剧团的当家老生明毓琨。
拜师会上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当四位学生向他们慕名已久的老师行鞠躬礼之后,周信芳亲切地把《周信芳的舞台艺术》、《周信芳演出剧本新编》、《周信芳演出剧本选集》等书分赠给这些新收的徒弟。周信芳兴奋地说,为了促进京剧界京、海、南、北各流派经验的交流,进一步繁荣京剧表演艺术,他将把自己六十年来表演的经验和见解贡献出来。
拜师会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田汉主持。他希望学生们既做前辈艺术的继承者,又做创造者和革新者,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条件,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师傅的经验。文化部副部长徐平羽在会上热烈地向师生道贺。
首都文艺界、京剧界的许多著名人士都参加了这次拜师会。


第4版()
专栏:

为藏胞造福的战士们
孩子是解放军救活的
一天,解放军某部二营来到巴颜喀拉山南麓的堪清沟。营教导员和卫生所长一住下就去帐篷看望藏胞。他们跨进一家帐篷,只见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藏族老大娘满脸愁云,一个脸色黄腊腊的小女孩盖着一张羊皮,已经不能动弹。孩子的爹妈不忍看着她死去,天不明就噙着眼泪到牛场放牧去了。
营教导员决定立即抢救这个小生命。他征得老大娘(孩子的外祖母)的同意,吩咐助理军医谢帮戎和卫生员去找回孩子的爹妈,同他们商议把女孩接到营指挥所去医治。孩子的爹妈帮增夫妇十分感激,但也疑惑地想:可能吗?孩子已经屙了整整八天八夜了。
晚上,营指挥所帐篷里热气腾腾,军医们正在进行会诊。患了严重肠胃炎的小女孩经过急救,渐渐苏醒过来。卫生员胡安友日夜守在她的身旁,担任特别护理。他晚上几次抱起小孩屙屎屙尿,每天按时给小孩煮稀饭,拿战士们送来的白糖、蛋粉等给她吃。
二十多天以后,女孩病好了。胡安友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用热水给她洗了个澡,给她搽上雪花膏,又找列兵小何给她理了发,穿上教导员送来的小衣服和小靴子,然后同教导员和战士们一起,敲锣打鼓,把小女孩送回家去。
帮增夫妇激动地握紧教导员的手说:“过去人们都说菩萨灵,金珠玛米就是‘活菩萨’!孩子是大军救活的,以后就叫她‘军爱’吧!”
唱不完的恩情
这天是康村水渠放水的日子。全村藏胞穿着节日的盛装,在新修的水渠旁边载歌载舞。水流过来了,顿时欢声四起,有的人双手捧着泉水就喝,有的直往脸上、身上浇水,孩子们更是兴高采烈地互相打水嬉闹……。
康村是川藏高原理塘县南面大山上的一个小村子。从前,这里的藏族同胞因为吃水用水困难,不知给喇嘛庙送过多少酥油和糌粑,可是菩萨始终没有给他们送来水。他们多么盼望有一天能用清泉解渴和浇灌土地啊。
驻守川藏高原的解放军某部一连官兵,在雪山密林中执勤时来到了康村。当他们发现藏胞因为缺水而严重地影响生产时,便冒着寒风,踏着皑皑的白雪,为群众修了一条长十几里的水渠,把清泉引进了村子。开渠放水的时候,藏胞围住一连的同志,伸出大拇指称赞道:“金珠玛米,亚姆!亚姆!(解放军,好!好!)”妇女们一面从渠里汲水,一面唱着:“清清的河水流不完,解放军的恩情永远唱不完!”
重修格龙桥
格秋河上的格龙桥,已经多少年没有翻修过了。激流夹着沙石,把大桥冲击得摇摇欲坠,牧民们从桥上走过都提心吊胆。
一天,解放军某部九连从这里路过,决定帮助当地藏胞重修这座格龙桥。第二天,天蒙蒙亮,九连全体官兵集合在桥旁,听候当地农牧民协会主任永嘎的指挥。当地四十多个农牧民青壮年也参加了施工。军民一起从两里多远的地方拖回来一根二十米长的粗大木料,锯的锯,劈的劈,整整劳动了一天。到太阳落山的时候,格龙桥又变得结结实实,焕然一新。牧民们赶着牛羊从桥上走过,不再担惊害怕了。
(新华社)


第4版()
专栏:

台北一条街
程鹏
台北市中山北路,在当地算是一条重要的街道。美国驻台湾“军事援助顾问团”、侵台“美军招待所”和蒋介石集团的“行政院”等都在这条街的东西两侧。
下面记述的,是台湾报纸透露出来的在这条街上发生的事情,反映了台湾人民血泪斑斑的生活和他们反对美国侵略者及其走狗的斗争。
车祸惊人
台湾报纸说,“台北市中山北路的车祸多得令人心惊肉跳。肇祸者多是碧眼黄发的洋人”。今年11月7日晚上,一辆“美军顾问团”的四○四四七号黑色轿车在这条街上横冲直撞,压死了一个台北居民。8日零时十五分,侵台美军人员又驾驶一部摩托车在这条街道上将三轮车工人柳长撞倒,他的后脑和左腿受伤很重。当天中午十二时半,“美军顾问团”的四二一四五号中型吉普车也在这条街上,把九岁男孩胡元达的左腿辗[niǎn]断,头部撞伤,有生命危险。10日晚上九时二十分,“美军顾问团”上等兵丘兹驾驶一辆轿车直向骑自行车的市民陈炳文撞去,“竟将被害者连人带车拖达二十六米远”,“被害人当时头破血流,左眼重伤,昏厥倒地,……不及半小时,卒告不治毙命”。
据台湾报纸报道,以上几个驱车伤人的侵台美军官兵,在台湾“享有”所谓“治外法权”,蒋介石集团无权过问,因而逍遥法外。
美军兽行
在这条街上,侵台美军凌辱台湾妇女的暴行经常发生。据台北市《公论报》报道,10月5日下午,三个美国兵合乘一辆三轮车,走到中山北路的闹区竟把一个十九岁的台湾妇女谢金莲拉到车上。兽兵们一面当街调戏,一面强迫三轮车工人加快速度“招摇过市”而去。
台湾报纸说,今年6月间,一位十六岁的台湾贫苦少女陈华美抱着出生才七个月的混血儿,由她的母亲陪同,声泪俱下地在这条街上向人们哭诉,控告“美军顾问团”士兵耶里克强奸她的罪行。她在控诉书中说,去年2月17日晚上,耶里克用暴力把她拉进美军宿舍里,蹂躏了几天。她逃脱后,曾经几十次向蒋介石集团的“外交部”、“高等法院”、“台湾省警务处”和“台北市警察局”等单位提出诉状,要求惩凶伸冤。但是,蒋介石集团以“顾问团人员享有治外法权”,防止“引起国际纠纷”等“理由”,“对美国兵耶里克一味偏袒,助纣为虐,对受害人陈华美横加压制,落井下石”,美国兽兵如今仍逍遥法外。台湾报纸说,陈华美因家境贫苦,从十四岁起在台北一家商店充当童工,去年被美国兵强奸后成孕,产下一个混血儿,她当时只十五岁,因发育未全,身体变得十分虚弱,以致她无法再出外作工觅食,生活更加悲惨。
反美怒火
美国侵略者在台湾的疯狂掠夺和横行霸道,激起了台湾同胞的愤怒,反美斗争的事件不断发生。据报道,去年11月20日晚上,侵台美军司令部一个上尉在中山北路一家影院里看完电影后,“冷不防被一男子持巨石猛击头部”,被打得“头破血流,当场昏倒”。台湾报纸还说,就在那个月26日的深夜里,当中山北路“美军第七招待所”美国兵“酗[xù]酒狂欢,均已酣睡”的时候,“突然起火燃烧,外侨(指侵台美军官兵)均从梦中惊醒,赤膊光脚向外逃避,并大喊大叫”。事后,经调查“失火原因非常神秘”。
这只是台湾报纸已经透露出来的在这条街上发生的一两件反美斗争事例。 (据新华社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