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1月2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读书随笔

革命知己
杨尚德
一切剥削阶级的所谓“朋友”,只不过是以各人私利勾结起来的漂亮外衣而已,虚情假意,勾心斗角,翻脸即为仇恨。只有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友谊,才能以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为准绳,才是最真、最美、最有滋养、最坚实的友谊。
伟大导师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也是革命“知己”者的最光辉的前例。追求真理的共同理想,使这两位素不相识的智者成了莫逆之交,而他们四十年的真挚相处,又成了促使他们共同开展革命活动、创立科学的革命理论的一个保证条件。就拿《资本论》来说,没有马克思的天才与勤奋固然写不出来,而假如没有恩格斯的无私援助,这部巨著也是不可能问世的。1848年至1849年的无产阶级革命暂时失败后,马克思与恩格斯遭到政治迫害,不仅难以进行理论研究,连起码的物质生活条件也难以维持了。恩格斯为了使战友的卓越天才得以发挥,他甘愿回到早已厌弃的曼彻斯特的营业所去。他以白天的薪份收入、晚间的勤奋写作,全力支持马克思在伦敦的研究工作。为革命、为战友,他在这样讨厌的“幽囚”生活中一直熬了二十年之久。马克思虽然深知“知己”者的这种心意,坦然地接受了朋友无限忠诚的表示,但他还是一再心情激动地写信说:“我真不知道怎样感谢你对我的友谊”。有时想到“半生依赖”恩格斯生活,有点丧气,特别是贫病夺去他唯一的小儿子的生命时,他痛苦得头痛,“不能想,不能听,也不能看”,他说,经过“可怕的痛苦时,把我支持起来的,是想到你和你的友谊以及我们还要在世界上共同做点合理的事情这种希望”。(《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第二卷104页)。恩格斯为了使马克思集中精力写《资本论》,除了经济上源源给以帮助外,还经常直接替马克思写文章应急,还写了《反杜林论》等许多论战文章为马克思解围,并且写信给马克思的巨著提供了不少研究资料和卓越见解。所以,《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前夕,马克思激动地给战友写信说:“……这一卷是完成了。所以能够如此,我只有感谢你!没有你为我牺牲,决不能完成这三卷书的巨大的工作。我满怀感激地拥抱你!……我的亲爱的、忠实的朋友。”(《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第三卷463页)。
马克思逝世以后,恩格斯又毫不犹豫地放下了自己研究多年的科学工作(《自然辩证法》一书未能写完),将其余生用来完成马克思中断了的工作——整理和出版《资本论》第二、三卷。当时恩格斯已经六十三岁,深恐自己完不成这项工作,通夜抄写手稿,劳累成病仍不休息,躺在沙发上口述,请人抄录。为整理这两卷巨著,恩格斯花了十多年苦工夫。在恩格斯眼里,革命的利益、同志的友谊高于一切。他在写给贝克尔的信中说:“要整理像马克思这样每一个字都贵似黄金的人所留下的手稿是需要花费不少劳动的。但是,我喜欢这种劳动,因为我重新又和我的老朋友在一起了。”(《恩格斯传》201页)无论是马克思生前或死后,他都一再虔诚地表白,他一直是马克思在世时的“配角”,是“第二提琴手”,他为有马克思这样的朋友担任“主角”和“第一提琴手”感到无比高兴。当他七十寿辰的时候,祝贺的电报、信件、礼物、党报上的文章如雪片飞来。而他认为,这些荣誉主要不应当归功于他自己。他说:“我既有幸收割一位比我更伟大的人——卡尔·马克思所种下的光荣和荣誉,我只有保证用我的余生来积极地为无产阶级服务,但愿在将来尽可能地不负大家给予我的荣誉。”(《恩格斯传》239页)他并请求把给予他的荣誉,当做奉献于马克思墓前的荣誉的花圈。
像这样的友谊,出现在金钱笼罩一切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尤其显得光芒万丈!
今天,我们在革命大家庭里战斗、生活,“同志,同志,……”,触目皆是。但是,相处与不相处,了解就不一样;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相互关怀的程度如何,相处效果又不相同。大志相同,意趣不一,这也是常情。所以,在同志的“一般”了解合作中,有些更切近的,由于交往更多,相互了解更深切,就更便于从工作、学习、思想、生活等方面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合作研究,相互关切,排除困难。这不仅是个人生活的一大乐趣,进步的一大动力,也可以同心协力给人民贡献出更多的力量。


第6版()
专栏:

惯窃、骗子手的悲哀
马铁丁
美国一家地方报纸,有次刊登了一篇文章,大标题是:“我们的立法议会当中,有一半是惯窃和骗子手”。立法议会的议员要求报社辟谣。第二天在报纸上登出了如下的更正:“我们的立法议会当中,有一半不是惯窃和骗子手”。
(苏联“科学与生活”)
在我国,有一个大家所熟知的、关于养猴子的故事:主人说,“朝三暮四”,猴子就发怒;主人说:“朝四暮三”,猴子就高兴。
惯窃、骗子手与猴子当然不同:猴子是被骗者,惯窃、骗子手是以偷人、骗人为职业的。
惯窃、骗子手当然比猴子聪明。它们完全懂得:“朝三暮四”与“朝四暮三”并没有什么两样:“有一半是惯窃和骗子手”与“有一半不是惯窃和骗子手”,也并没有什么不同。
惯窃、骗子手的悲哀在于:当他们起来申辩自己不是惯窃、骗子手的时候,这个申辩的本身,就是一个骗局,不申辩倒也罢了,越是申辩越鲜明地显现出自己的本来面目。
狐狸硬要别人指着“她”称美人,这决不能增加美感,却更加令人喷饭、作呕!


第6版()
专栏:

枣园秋色
金人
1961年10月,深秋,我们到了延安。
第二天,就去访问了枣园。
枣园,是个多么迷人的地方呀!枣园这个名字和中国的革命已经发生了非常亲密的联系。凡是熟悉中国革命历史的人,没有不知道枣园这个地方的,凡是到延安的人,也没有不想看看枣园的。
来到西北的时候,正值雨季来临,这是我们事先没有估计到的。沿途经历了几个阴雨连绵的秋日,但是到延安这天,天气却变得晴朗了。啊,延安,伟大的延安,我终于见到你啦!
枣园的美丽风光是无法用笔墨形容的,只有到过这儿的人才能体会得到;这儿的山,这儿的水,这儿的窑洞,这儿的农舍,这儿的一草一木,都是美丽的。
我们来到枣园的门口,门边柱上都镶嵌[qiàn]着“延园”两个红字,这是康生同志前几年才给这儿题的字,借以纪念党和这个地方的亲密关系。
一进园门就是一片果林,有桃树,有梨树,有柿子,还有许多我不认识的果树。
穿过园林,是一片宽敞的院落,院子里高高地耸立着几棵杨柳,马缨,槐树,树上的叶子都有些枯黄了;院子中心有一丛小小的桑树,桑叶却还呈现着碧绿的颜色,一点儿没有秋意,倒像是春天的嫩枝。大理花更表现着顽强不屈的精神,虽然是西风瑟[sè]瑟,却还开得花枝招展,鲜艳动人。
我们登上山坡,参观了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另外几位领导同志住过的窑洞,使我们看到了他们的朴素生活,体会了他们的艰苦精神,我们怎能不深深地感动呢?
我们站在毛泽东同志住过的窑洞前头,向山坡下面遥望,前面的每一棵树木花草都看得清清楚楚。我的心情是说不出的激动,只觉得眼前充满了光亮。我觉得每一片树叶,每一朵鲜花,都放射出了万丈的光辉,这是革命的光芒。我仿佛看见每一棵树木,每一根枝杈上面都挂满了丰硕[shuò]的果实。
左边是一条通向山坡下面去的土路。毛泽东同志曾经每天从这条道路上走过。枣园的道路有哪一条没有毛泽东同志的足痕呢?
右边的山下,是一座一座的窑洞,一方一方的田野,许多窑洞的前面都有一片一片的场院,场院上堆满了穗子一尺多长的谷子,颜色像黄金一般的玉米,高高的是一束一束的高粱,矮矮的是一捆一捆的豆子……今年延安是个丰收年,枣园的人民公社的社员没有一个不是喜笑颜开的。场院里充满了打场的声音,噼噼啪啪的?耞声,轰轰隆隆的碌碡[liù-zhou]声,一阵牟牟的牛鸣,一阵欢笑的人声,到处是一片喜洋洋的气象。枣园的一位老农民告诉我说:“没有毛主席,我们怎会有这样的好光景,没有共产党我们怎会有这样的好日子呀!”这真是全体中国人民心里的话!
在我们离开枣园之前,现在的枣园主人请我们吃梨子,这是枣园出产的梨,才摘下不多日子。我们一面吃,一面听枣园主人讲话。他说:“毛主席很喜欢吃这儿的梨子呢,曾经夸奖这儿的梨子好吃,我们真感到无限的光荣。1947年国民党反动派,胡宗南军队进攻延安,把枣园破坏得很厉害,窑洞被破坏了,果树被砍掉了许多。但是曾几何时,在我们收复延安以后,立刻就进行恢复工作;枣园的窑洞都重新修建好了,园子里的树也重新加以栽培,几年的工夫就又结出了甜美的果实。”
我们踏着毛泽东同志走过的道路,缓缓地走下了山坡,踏着满地的落叶,步出了园门。我们都恋恋不舍地回顾着枣园里的充满了秋意的树木花草,遥望着领袖住过的屋宇。我心里暗暗地向枣园告别。


第6版()
专栏:

阿翠肖像
陈志强画 江城 诗桌椅打扫净,碗碟早安排,专等下班铃,迎得同志来。天寒饭不冷,迟来有热菜。谁为致殷勤?只因阿翠在!(附图片)


第6版()
专栏:诗文小语

关于“青女素娥”
夏静岩
李商隐《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诗:
匝[zā]路亭亭艳,非时裛裛[yì-yì]香。素娥惟
与月,青女不饶霜。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这首诗借梅花以隐寓自己所遇非时的感慨。诗中有些地方需要解释,如三四两句,冯浩只注“屡见”二字,是说李商隐常用“青女”“素娥”这两个词语,并没有说这两句诗究竟有何用意。我起初读这两句是不大理解的,后来读元人方回(虚谷)编的《瀛奎律髓》,他在这首诗的后面作了这样的解释:
此谓梅花最宜月,不畏霜耳。添用青女、素娥四字,
则谓月若私之而独怜,霜若挫之而莫屈者,亦奇。我看了后,仍然似懂非懂。等到我再翻纪昀[yún](晓岚[xiǎo-lán])《镜烟堂丛书》中的《删正瀛奎律髓》,看见纪晓岚的解释,这才懂得较为清楚些了。他说:
诗意谓素娥不过照之以月,青女实能摧之以霜,
喻爱己者无补,妒己者可畏也。虚谷未解此旨。经他这样一解释,联系李商隐的身世,知道当时政治当局有对李商隐表示同情的;有妒嫉他的才能竭力予以打击和摧残的。他把同情他的人比之为“素娥”,把打击和摧残他的人比之为“青女”。有了这样的了解,再来通读一下全诗,便会感觉到不是那么空泛无味了。
假如只读方回的注,不进一步看纪昀的注,便不能有较明确的理解。我因此深深感觉到读诗时多看几家的注释,对照比较一下,加以选择,很有必要。死死地只看一家之言,是不容易解决问题的。


第6版()
专栏:大家谈

“一叫开”和“不叫开”
魏桥
十几年前,我家住在一个小镇上,隔壁是一家独间门面的小杂货店,店名叫做“一叫开”。这家店的特色,就是不管数九寒冬,或者炎夏酷暑和深更半夜,只要有顾客买东西,总是不厌其烦,一叫开门。
旧社会里的商人,所以能够“一叫开”,目的无非是为利。为了利,商人可以想出和做出许多便利群众的事情;但是,也可以为虚作假,投机取巧,损人利己。今天,在我们国家里,商业工作既是为人家服务的,也是受人家服务的。没有不理发的炊事员,也没有不上食堂、不进饭馆的理发员。服务员服务得好一些,人们就生活得好一些,生产得好一些,学习和工作得好一些。
要服务得好一些,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能处处为群众着想。而群众的需要、爱好又是十分复杂的。“一叫开”,从“叫”中知道群众的要求,来满足群众的要求,这也是个办法,可是非常不够。今天,我们的商业工作者已经创造了许多便利群众的办法:浙江黄岩县城关镇饮食业,不仅根据群众需要增加花色品种,还做到为顾客代煮、代蒸、代加工;可以原粮换熟食品、也可以买饭不买菜、买菜不买饭,做到随到随吃,并为远道顾客安排住宿。杭州市望海楼菜馆了解了群众深夜赶集的需要,做到“不叫开”,把营业时间由早上六时,提早到两点半,每天不断供应达十七个小时。这种对群众体贴入微,工作不怕麻烦,积极主动,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作风,是“一叫开”所无法比拟的。
“一个铜板叫得店门开”。这句旧社会里流行的俗话,包涵着对商人的卑视;今天,处处为群众着想,“不叫开”的作风,是会受到广大群众衷心的感激的。


第6版()
专栏:

农场的道路
吴凯农场的道路,最宽最长,一头连着田野,一头通向远方。道旁白杨参天,绿荫覆盖着长廊,路上车水马龙,如滔滔奔流的大江。车上金光闪闪,——满载小麦稻谷高粱;马后蜂蝶翻飞,——追赶瓜果的芳香。沿途歌声荡漾,——劳动之花盛开怒放;这是一条巨大的电缆,给生活输送力量!农场的道路,最宽最长,一头连着田野,一头通向天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