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0月30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八路作风
王仁
在农村,时时听到社员话语中夹杂着“八路干部”和“八路作风”的说法。这是社员们对好干部一种由衷的赞语。
在群众看来,八路干部就是共产党干部的代名词;八路作风就是他们坚定地执行我党政策——一种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我们的许多基层领导干部,确实是有着工农干部与群众休戚相关的美德,他们具有发愤图强、勤俭建国的固有作风,表现出对建设社会主义乐观、豪迈的气魄。
毛主席说过:“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这就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座右铭。在大办农业的群众运动中,许多同志下到农村,像过去解放区的老八路那样,带被子,打地铺,住猪圈;见苦不避,见难带头,见脏插手,切实作到与民同甘苦,共患难。经过一番艰苦努力的工作,他们不仅在人民中间生了根,而且那里的人民思想觉悟提高了,于是乎干劲倍增,一切蒸蒸日上,达到了“开花”的目的。可见,一个同志的工作作风是多么重要!
当然,农村的情况不是千篇一律的,在某些地区进行工作,可能要繁难一些,复杂一些,因此工作上不能平静无风浪,生活上可能也要“苦”一些,遇到实际问题也许还会碰碰钉子。然而,关键仍在于态度是否端正,作风是否正派。这里有着两种思想,两种态度,因而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工作作风。一种是虚心求教,不耻下问,不避艰难,听党的话,兢兢业业的工作;一种是不求甚解,不愿深入群众、当小学生,遇难而退,虽然听了党的话,可是脑子里打折扣,工作推而动之。属于后一种类型的同志,往往是心猿意马,半条心在农村,而另外半条心却在城市。由于思想不正,表现出的作风是:飘浮不定,华而不实。其结果是:工作粗糙,政策不能兑现,以致产生错误。“根”既不能生,“花”自然是开不出来的。
是否能深入群众,这就意味着一个革命者的意志是否坚定,有没有坚强的革命毅力。没有坚强的革命毅力,没有工作的“兴趣”,根本不可能同群众发生“义如骨肉,亲如手足”的感情,当然也不可能有正确的无产阶级的工作作风了。
我们党的优良作风是以无产阶级世界观为指导的,而革命干部又是党的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只有树立了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作风,才有可能正确不误地、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的政策。
让我们继续发扬优良的八路作风,永远朝气勃勃,干劲充沛,坚定地站在革命最前列;让我们在任何惊涛骇浪中,在任何复杂环境中都能高瞻远瞩,永远当革命的促进派!


第4版()
专栏:

访朝杂咏
朱光
登牡丹峰
平壤古称柳京,登牡丹峰可俯瞰全市,牡丹峰最高处有最胜台,山麓建有高二十五米之千里马铜像,风景壮丽,有锦绣河山之称。朝鲜在劳动党英明领导下,执行千里马总路线和青山里的工作方法,三年来社会主义建设获得辉煌胜利。
柳京壮景牡丹峰
千里清流见大同
劳动光辉如皓魄
东风日日压西风
最胜台高望不穷
江山如画月明中
漫舞越歌齐庆祝
玉流馆乐与人同
飞马乘云跃碧空
千骑万驷乐从龙
七载鸿模腾壮志
三年功业在丰农
青山里路万方通
群策群心育化功
立马南山能指日
中朝同唱海之东
参观祖国解放战争纪念馆
馆内陈列三年反美斗争事迹,备尝艰苦。战场上的树干弹痕如鳞,仍坚持苦战不屈。战士将碎木作琴,高歌战垒,充分表现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敌人对一二一一高地屡攻屡败,我屹立不动,敌人目该地为“伤心岭”。
三年血战扫狼烟
干遍鳞伤树不颠
碎木成琴歌战垒
“伤心岭”上帜犹鲜
阶级仇雠不共天
弟兄同难血同溅
欢乐未忘艰苦日
牡丹峰下写诗篇
游明沙十里海棠花
明沙十里海棠花,为元山名胜。海岸有晶莹如雪的沙滩长十余里,沙滩外遍植海棠花。
明沙十里海棠花
卅五年曾蹈爪牙
为护元山神圣土
银鹰傲啸海天涯
明沙十里海棠花
长照青波不惭嗟
爱此河山勤点缀
白鸥飞舞醉流霞
开城访旧
越剧团徐玉兰、王文娟等同志,于1953年曾到前线演出《梁山伯与祝英台》,驻车开城五官桥畔民家,此次重游,曾访老妈妈,握手流泪,云“想不到还能见到梁山伯与祝英台,我们日子过得越好,越想你们,朝中真是一家呵!”
五官桥下认妈家
小径荒溪路不差
归夜清流时濯足
当年曾此息征车
喜见阿妈泪夺眶
梁祝重来事不常
白发承平思血绨
朝中亲似一家乡
板门店南眺
板门店三八线之分,截然两个不同世界,南朝鲜人民呻吟于血腥统治下,只有起来把美帝赶出去,统一朝鲜,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才能过好日子,北朝鲜人民唱椿花曲以思之。
汉水呜咽夜夜闻
南朝萧瑟遍腥氛
伽倻琴奏椿花曲
唤你同心拨雾云
一线分成两样天
北红南黑景截然
正义昭彰须一统
共埋美帝入深渊
鸭绿江桥畔
至新义州演出,游鸭绿江桥,时近志愿军渡江入朝参战十一周年前夕,作此记之。
鸭绿江涛胆气骄
亲邻寇刧起狂飚
风击长波歌呖呖
汉儿当日渡江桥


第4版()
专栏:

“热情”的收买
马铁丁
只听说过收买山珍海味、绫罗绸缎、台凳桌椅……,却没听说过收买“热情”,然而,据说“热情”也是需要收买的。
据阿根廷《原则报》报道:美国驻玻利维亚大使馆煽动某些组织的成员参加“反共产主义”的游行,答应给游行者以报酬。
使美国佬大感不快的是,游行者没有表现出美国大使馆所期望的那种“热情”,结果美国驻玻利维亚大使拒绝给他们钱。
于是,这些“游行者”们要求赔偿损失,并且表示,如果美国驻玻利维亚大使馆不付给应得报酬时,他们将把这一丑事公布于世。
收买“热情”,又终于没有能够收买得去,有钱能使鬼推磨,可是,连鬼也懂得怠工,这真是没有办法的事。
在日本,在南朝鲜,在世界各地,到处有过反美帝示威游行。过去有过,而且以后还会有。即如最近,在多米尼加,在波多黎各,在古巴,……有着一连串反美帝示威游行。其热情之高,岂是什么金钱可以买到的?因为它出自人民的肺腑,出自人民的革命要求和愿望。
对比之下,谁是人民的敌人,谁是人民的救星与朋友,人民完全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准确地鉴定、识辨和判断,不是清清楚楚吗?


第4版()
专栏:


常工
一个深秋的夜晚,没有月亮,没有星光,一阵一阵的秋风,不时从东北方向吹来,天又黑又冷。
劳动了一天的社员们开始入睡了。
这时,石桥公社党委会的办公室里,进来了一个年轻人。看样子,二十多岁,个儿不高,挺精神。他穿着一身褪了色的蓝工作服,脸上、手上还沾着油污。人们一见,都亲热地向他打招呼。
这个年青人是宁陵县机械厂下放到农业生产第一线的钳工,叫刘勤友。他原来就是石桥公社的人。从小跟着妈妈讨饭过日子,旧社会使他遭受了不少的折磨,直到解放,他的全家才翻了身。1958年大跃进时,他考上了县机械厂,几年来,学会了不少的技术,不论汽马车、架子车、自行车,都能修理、安装。一个月以前,当他响应党的号召回到公社支援农业生产第一线的时候,他就下了决心要把自己的技术全部贡献出来,同家乡的人们一起,战胜灾荒、争取丰收。
秋收秋种的大忙阶段开始了。从地里把庄稼运回来要车,给麦田里送粪也要车。但是,公社新买来的车因为技术力量不够,安装不起来;坏了的旧车也不能及时修好,严重地影响了秋收秋种的进度。当刘勤友正想向公社党委提出的时候,党委李书记专门找他来了,一见面就说:
“党委决定调你到咱们的铁工厂去。”
刘勤友连忙问:“是修车、装车吗?”
“对!”李书记说。
刘勤友二话没说,当天晚上就到了铁工厂,换上工作服,立刻投入了修车、装车的战斗。只是一天一夜的工夫,就安装好了两辆汽马车。当他从别的同志那里知道刘楼大队买的八辆汽马车,找不到人安装,已经放了好久,第二天他就带上钳工施光福,背着工具袋,急急忙忙地赶到了刘楼大队。只用了两天半的时间,八辆汽马车全部安装停当了。
无事不凑巧,无巧不成书。
那天,他们从刘楼大队回工厂的时候,太阳偏西了,在地里干活的社员们正纷纷往家走。可是,他们一跨进工厂的大门,就见过道里放着一辆汽马车。旁边的两个人,一见他们,就问:
“哪位是刘勤友同志?我们是张庄大队的,买来了车不会装,又等着用……”
这时,他们的疲劳已跑得没踪没影了。吃过饭,连夜安装起来。第二天一早,当张庄大队的同志前来拉车的时候,他们已经安装好了。
国庆节那天全厂放假,刘勤友一早就跑到自留地去伺弄瓜菜了。谁知没有多大一会,他的爱人和孩子连喊带叫地跑来,说是家里来了人要找他。回家一看,只见那人四十上下,还牵着两匹牲口。他怕找错了人,忙问:
“你是找谁呀?”
那人朝他打量了一下说:“刘勤友。”
“什么事呀?”
“车坏了。”
原来,他是城关公社石井大队赶车的。昨天晚上,从柳河车站运煤回来,走到他们这里,只听车轮嘎嘎地作响,不大一会,车拉不动了。今天一早,他牵着牲口东打听,西打听,最后就打听到了刘勤友会修车。
刘勤友连忙问:“车在哪里?”
“石桥街上。”
“走。”刘勤友忘记了今天是放假了,把手里拿着的铲子往旁边一扔,马上换上工作服,来到了石桥街上。他把车架起来,卸下车轮打开一看,原来是滚珠的缸套磨坏了。刘勤友回到工厂,东找西找,从废品堆中找到了一个缸套,往上一安正合适,没有多久,这辆车修好了。当着那赶车人,套上牲口,挥鞭子,汽马车开始向前滚动的时候,太阳穿过云隙出现在当头,半天的时间过去了。……
在石桥公社通向各处的公路上,刘勤友安装、修理的一辆辆崭新的汽马车、架子车,每天都在愉快地奔驰着。这些车,有的正从柳河车站把闪闪发光的黑色的金子运回来,有的又把那征购的新粮——红的高粱、黄的谷子运到国库去;有的正往新翻的土地里运送着肥料,有的又从地里把那些花生、红芋运回来。车来车往,熙熙攘攘,呈现出一番动人的秋日的景象。


第4版()
专栏:

黄小配的小说
——辛亥革命文谈之四
阿英
黄小配(世仲)是辛亥革命时期最可称的小说作家。主要有宣传民族革命的《洪秀全演义》,抨击保皇党的《大马扁》,和揭露清官场腐朽的《廿载繁华梦》。这几部小说,在当时都收到了很大的政治宣传效果,从艺术造诣上说,也是放之晚清第一线作品中而无愧色的。
《洪秀全演义》(1908)是他的压卷之作。这部章回小说,他自诩为“洪氏一朝之实录,即以传汉族之光荣”。章太炎叙文,也认为洪氏“功虽不就,亦雁行于明祖。其时朝政虽粗略未具,而人物方略多可观者”。预计此书出后,“尊念洪王者,当与尊念诸葛武侯、岳鄂王相等”。并称洪氏失败,虽云憾事,但不必气馁,因为“复有洪王作也”。他把这部小说,比之如《三国演义》及《说岳全传》。此书“遗事得之故老,文亦通俗”,突出地描写了太平天国的民族革命精神,和洪秀全、李秀成等的人民立场,洪秀全对知识分子异己者和俘虏的清军将领的宽大处理,李秀成轻骑简从身入危地说服受清军欺骗的武装农民,以及土地政策、开女科、男女平权、平等外交等等,都写得很精彩。人物性格的刻划,如李秀成、石达开等,也很生动。对曾国藩一类的汉奸,奴才,则尽量予以丑化、鞭挞。作者很善于运用章回小说形式,富有传统气派,文字亦极酣畅。只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过深,不免令人有模仿之想。有些看法,如全书过于强调钱江,分析韦、杨内讧等,颇有不足和偏差之处。但尽管如此,在当时“官书既非翔实,盗憎主人,又时以恶言相诋”,而《国朝中兴演义》复流行一时的情况下,此书之出,不但对这些乌烟瘴气的侮蔑予以廓清,也正面地、积极地宣传了民主革命的思想。坊间流行的有10续174回足本,实则后120回皆他人续书,非小配作。
《大马扁》(1908)是抨击保皇党康有为等的“招摇海外,借题棍骗”。所以开场诗道:“保国保皇原是假,为贤为圣总相欺”。结场诗:“欲扶异族残同种”,“逍遥海外富家儿”。所以这样抨击康有为,目的是为民主革命运动铲除绊脚石,廓清道路。因为他们“标榜虚名噪一时”,很有些欺骗性,是当时革命的危险敌人。他在书里揭穿康氏的一些丑恶行为,说他窃取他人的《新学伪经辨》,改名《新学伪经考》,署上自己的名字。以《公羊》学获得功名,结识翁同和。诈伪地谋山长,公车上书,要帝宠。骗谭嗣同入京,说是联络革命党起事。逃到日本,还要欺骗日本朝野,致遭驱逐。把他写成一个极大的马扁。虽不免如当时流行的“谴责小说”的“辞气浮露,笔无藏锋”,事件与实际情况有距离,而却大快人心。
《廿载繁华梦》(1907)是揭露清廷官吏、官僚资本家的腐朽丑恶。一个由广东海关书库起家的纨袴子弟,任职不上一年,就贪污到百万以上,由此发迹,竟做到三品京堂、钦差大臣、出使外国,广置姬妾至二十余房,纵情声色,挥金如土,最后终归破败,所谓“廿载雄财夸独绝,一条光棍起平空”,反映同治、光绪年间的官场黑暗,和生活豪华。也约略地涉及到这些人物和帝国主义的关系。这部小说,写官僚资本家糜烂生活部分,近于《胡雪岩外传》,可以说是姐妹篇。缺点也是共通的,写纵情声色的部分多,写政治、经济方面的情况少。比之于《官场现形记》,人物虽出于一源,描写却比较更接近现实。一线到底,结构谨严。举凡清廷的腐朽、海关的积弊、官僚内部的矛盾关系、妇女的不幸命运,等等,写得都相当透彻。对革命是有利的。
黄小配的小说,除这三部以外,成书的还有《宦海升沉录》、《镜中影》,不知曾否完稿的有《宦海潮》(见到十三回)、《黄粱梦》(见到十九回),还有一些短篇,内容也都是暴露官场和宣传革命。其间也有很错误的,如以袁世凯为主人公的《宦海升沉录》,写清廷排斥汉人,从种界关系上,竟对袁大加恭维,并寄以希望,这又足见其思想混乱,认识不清的一面。


第4版()
专栏:

“池田展”
江有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