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9月2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人民公社调查

这仅仅是两年
  ——上海市嘉定县黄渡人民公社调查报告
  中共嘉定县委通讯组
嘉定县黄渡人民公社,是上海农村一个普通的人民公社。说它是普通的,因为不论从嘉定县的范围来说,或是从郊区范围来说,都是个一般的公社,因而具有很大的代表性。
黄渡人民公社是1958年秋天诞生的。全社四千零六十八户,一万七千四百四十五人,八千二百零三个劳动力,经营着三万一千二百六十三亩土地,分为十五个农业生产队和一个渔业生产队。
以粮为纲 五业俱兴
两年来,黄渡人民公社首先确保粮食生产的优先发展,同时又促使棉花和油料作物的连年增产。现将这几种主要作物近几年亩产量列表于下:
作物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60年
水稻 526斤 700斤 738斤
小麦 150斤 168斤 308斤 321斤
棉花 117斤 180斤 209斤
油菜 133斤 117斤 176斤 182斤
从上表可以看出,人民公社成立以来,各种作物都是大幅度增产的。今年水稻和棉花虽未收获,但苗禾普遍比去年好。今年水稻由于移栽及时,肥料足,管得细,比去年提早十天左右抽穗,高产大有希望。
在大办粮食的同时,黄渡人民公社根据郊区为城市服务的方针,积极发展蔬菜、畜牧、家禽和渔业等副食品生产,实现农林牧副渔五线大革命。
下表是几种主要副食品总产量的增长情况
品称 单位 1957 1958 1959 1960年1—8月
蔬菜 担 494,023 630,984 881,231 579,147
猪 头 6,602 8,677 11,593 16,196
水产 担 3,405 4,792 6,794 6,767
家禽 只 9,036 13,770 18,605 40,138
蛋 斤 6,320 9,982 15,400 14,408
社办工业是公社化的产物。两年来,全公社已办起农业机械、农药、农副产品加工、综合利用等十六个工厂。1958年的总产值为四十二万元,1959年达到一百二十一万四千三百多元,增长了一点九倍。今年1至8月为二百八十万零四千九百多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二点七倍,做到中小农具自己制,石灰自己烧,六六六药粉自己造。
是什么因素促使了生产的蓬勃发展呢?
合理布局 地尽其利
合理调整布局,因地制宜地安排各种农作物,这是黄渡人民公社两年来生产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公社化以前,全公社各个生产队的插花地,遍及两县、六区、十八乡,作物布局非常杂乱。高级社时,由于范围小,作物安排困难,不论地势高低,粮食、棉花和蔬菜,都得种上一点,这样既不能因地种植,又使领导和群众精力分散。这种“零打碎敲”的种植方法,产量不能很快增长。杨家、联星和顾家等生产队,都有一部分洼地,种植的棉花经常受涝,丰年每亩也只收籽棉六七十斤,遇到水淹,几乎朵棉无收。有些地势稍高的生产队,都有一部分漏水田,种了稻,戽进水就漏掉,时常田底朝天,水稻变“旱稻”,一亩收不到两三百斤。此外,稻区大都是沟干地,土质僵硬,种植的蔬菜产量很低,每亩每天平均收获量不到十斤。布局不合理,显然地阻碍着生产的发展。
人民公社的建立,为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创造了条件。公社在外县和邻近地区的插花地,在各公社之间以互相换地的办法作了全面调整。在国家计划指导下,公社根据地势情况和历年的习惯,作出了作物布局的总体规划,确定将地势较低的水网地带作为水稻生产基地,将地势较高的地区作为固定的粮棉夹种地区,将沿吴淞江的高岗和大面积的坡地种植蔬菜,大江小河和浜头的水面全部划给渔业生产队经营。
1959年,黄渡公社北稻、南菜、东粮棉的新布局初步形成。由于布局合理,领导力量加强,劳动力集中使用,就能够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地尽其利。今年稻、麦、菜、棉和油料作物,做到了连片种植,大大减轻了旱涝灾害的威胁。如杨家生产队有一百二十亩“白龙田”,公社成立前,七十亩水稻和五十亩棉花混杂一起,天下雨时,常常白茫茫一片,1958年,水稻每亩收四百多斤,棉花只收籽棉五十多斤。人民公社成立后,这片土地全部种了水稻,连成一片,去年每亩收到九百零五斤。社员说:“有了人民公社,土地连成片,水稻大丰收,白龙飞上天。”吴淞江两岸的高岗、坡地种植蔬菜作物以后,建立了郊区有名的蔬菜生产新基地。这里潮泥地多,运肥便当,适宜种植各种蔬菜,如高岗上种萝卜,泥松长得快,长得大;坡地上种黄芽菜和各种绿叶菜,成熟也很快。许家生产队第二小队,有十五亩坡地,过去种大元麦时,每亩只收一百五十斤,棉花也只收籽棉一百斤左右,今年麦收后,种了早黄芽菜,一熟就收五十担,产值二百五十元,现在秋卷心菜也已种下。由于地处吴淞江边,蔬菜收下就可以装船送往市区,大大减少了中转手续,避免了因烂菜而遭致的损失。
建设农田 战胜旱涝
由于人民公社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作统一的安排、调度和使用,因此就有条件大兴农田基本建设,增加抗拒和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
在黄渡人民公社三万一千二百六十三亩耕地中,有四千六百多亩高岗,三千九百多亩坡地,三千二百多亩洼田。过去,一遇大雨,岗水流进坡,坡水灌进洼田,酿成涝灾;天晴时,洼田还有积水,岗坡土地已经龟裂。真是“天晴就旱,雨落就涝”。高级社时,人们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曾几次协作,兴修水利,对战胜自然灾害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高级社规模小,资金不足,许多根本性的建设无法进行。
黄渡人民公社成立后,大规模地开展了农田基本建设。在“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分期突击,常年进行”的方针指导下,首先在菜区的六个生产队进行了平整岗坡工作。公社成立的第一年,全公社平整的土地有二千多亩,既扩大了耕地面积,又获得了蔬菜丰收;第二年,社员们看到了平整土地的好处,因此鼓起更大干劲,又将四千多亩高低不平的土地改变成方方整整的园田。
水利工程大规模地兴建起来。在菜区平整的土地上,建设了一条条排灌两用的沟渠,全公社有近二千亩坡地改成了水坑田,使一天也不能缺水的绿叶菜的用水得到了保证。稻区三千多亩的低洼田,也连年发动社员兴修和加固了一万多米的圩岸,增施大量的河泥、垃圾,加以改造。今年以来,公社还在稻区建设了两个电力灌溉站,建筑了八千九百二十米长的渠道,灌溉农田达三千四百多亩。这些工程在今年经受了许多年来少有的旱涝考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7月前后,接连三十天大旱,吴淞江畔三千多亩蔬菜水坑田仍然得到充足的水份。8月上旬,一天雨量达到二百五十毫米,但由于大部分高岗和坡地减低了坡度,修建了沟渠,从高处泻下的水被切断了,流进沟渠,排到河里。联星生产队六百多亩柴荡田淹得只剩稻梢,也因为圩岸修得坚固,公社从各个队里调来了七部抽水机,一天一夜就把积水全部戽到河里。社员们说:“要不是办了人民公社,柴荡田里又是收几根茅柴了。”
农田建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力增施肥料。公社化以前,棉花、蚕豆不施肥,粮食、蔬菜很少施肥。有相当一部分稻田、麦田,由于离河远,积肥少,经常白地白种,种后又不施追肥,人们称为“吃素田”。公社成立后,全党全民总动员,一面大搞养猪积肥,一面大挖河泥,一面到外地运肥,肥料大大增多。现在,棉田、蚕豆田都施肥,稻田肥料更是逐年增加。据以种稻为主的横河生产队调查,1957年高级社时,每亩稻田施基肥五十担草河泥,1958年施八十担,1959年施一百三十担,今年施肥增加到一百五十担。
生产连年发展,人民公社公共积累越来越多。积累增多了,就可以用于扩大再生产,购置高级社时无力购置的大中型农业机械,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进一步保障生产的继续跃进。1958年黄渡人民公社成立时,提留了公共积累四十万九千多元,1959年提留公共积累九十万三千多元,比1958年增长一点二倍。现在公社的固定资产已达到一百多万元,比1958年底增长近一倍,平均每户达二百四十多元。两年来,公社先后购置了拖拉机八部,抽水机三十部,汽轮一艘,卡车一辆,建设了电力灌溉站两座,以及数量众多的农船和各种脱粒机、收割机等等。
大兴协作 人尽其才
黄渡人民公社各种作物全面大增产,又是人民公社在更大范围内统一使用劳动力的结果。
大协作是解决劳动力不足的关键之一。这里的稻区面积大,劳动力少,有些队一个劳动力要负担五亩半田的耕种任务。麦收以后,挑肥、犁地、移栽,许多农活集中在一起,尤为紧张。菜区终年是收、管、种三件大事,到了春菜播种和秋菜播种时,要整地、播种,又要浇水,有时安排不过来,只得眼巴巴地看着土地荒掉。在高级社时,无论粮农、菜农,大家各搞各的活,互不照应,结果产量都受到影响。人民公社成立后,这个矛盾获得了解决。黄渡人民公社根据稻菜收种的不同季节,统筹安排了全公社劳动力,本着等价交换的原则,组织了各个生产队的劳动力大协作。每逢水稻和油菜移栽季节,菜区各个生产队组织劳动力支援稻区;当菜区生产进入紧要关头,粮区各个生产队也主动组织劳力畜力支援菜区。两年来,相互支援的劳动日达一万三千五百多个。这种大协作,有效地解决了农忙期间劳动力不足的问题。高级社时,水稻插秧往往拖到小暑,油菜移栽要拖到小雪。1959年,顾家、老宅等产粮队,一般都在夏至后一两天就结束插秧,油菜移栽在立冬以后两三天就完成了。今年由于协作双方都派出“精兵”,更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不完成任务不回队,基本上做到水稻插秧不过夏至关,抢上了季节。
随着生产的发展,劳动力需要量大大增加,人民公社大量兴办了集体福利事业,为增加劳动力提供了一个重要来源。两年来,黄渡人民公社兴办了各种集体福利事业以后,使占全公社劳动力60%的女社员,从繁琐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她们全心全意地参加生产,从而组成了一支庞大的产业军。许家生产队三十五岁的女社员张阿妹,是一个有八个孩子的妈妈,烧饭、洗衣、带孩子等家务劳动的担子压得她透不过气来。人民公社成立以后,吃饭进食堂,孩子进了托儿所、幼儿园,洗衣服有洗衣组,倒马桶有清洁组,她一门心思参加生产,心情舒畅,干劲十足,今年她和其他社员一起在四亩洼地种了油菜试验田,获得了比好田还高的产量。
在各项生产建设事业中,黄渡人民公社不仅在更大范围内统一使用劳动力,而且注意合理安排劳动力,既从生产需要出发,又照顾各个社员的不同情况,发挥他们的特长,做到人尽其才,各得其所。比如,青年人闯劲最足,各个生产队都组织了青年突击队,专门攻难关,打冲锋;在大田生产时,组织心细肯钻的女社员治虫、整地;老年社员虽然体力较弱,但种田有经验,就由他们负责望田头、看管仓库、管理“十边”隙地的生产;善于主持家务的妇女,则分配她们担任炊事员、保育员和教养员。这样分工协作,既保证了各项事业大发展的需要,也进一步调动了社员的积极性。
增产商品 支援国家
人民公社的集中大生产,使商品生产不断发展,商品率不断提高。以油菜、肉猪、水产等几项主要产品为例:油菜籽1958年出售四千七百二十八担,比1957年增加1.5%,商品率99.5%;1959年出售量又比1958年增加127.4%,商品率99.7%;今年比去年又增加10.6%,商品率99.7%。肉猪1958年上市量二千四百头,比1957年增加31.9%,商品率87.2%;1959年上市量比1958年又增加14.9%,商品率91.5%;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又增加65.9%,商品率94.6%。
商品生产的发展不仅表现在数量的增长和商品率提高方面,还表现在品种增加和质量提高以及均衡供应等方面。以泥岗生产队蔬菜生产为例:这个生产队1958年上市蔬菜有六十七个花色品种,1959年增加到一百二十一个,今年到现在又增加到一百九十三个。淡季供应情况也得到逐年改善。
人民公社商品生产的发展,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建设和城市的副食品供应,同时也给公社增加了大量现金收入,以换回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这就进一步密切了城乡关系,加强了工农联盟,改善了农民生活。
* * *
随着生产的迅速发展,黄渡公社社员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1959年,全公社按人口平均每一个人的收入达到一百一十九元。在黄渡地区来说,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据调查:过去五口之家的富裕中农,在稻区一年的收入平均不过四百元左右,平均每个人八十元上下,其中吃掉二百元,还有二百元用于穿着日用;种菜多的富裕中农收入高一点,也只有五百元左右。现在,社员的生活已经超过这个水平了。
黄渡人民公社两年来所取得的成就,是和党的正确领导分不开的。这个公社的党组织在市委和县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积极领导群众为办好人民公社而奋斗。经过两年时间的考验,党的领导越来越坚强,干部和积极分子的队伍越来越扩大,以贫农和下中农为骨干的社员群众,越来越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他们把人民公社看作共同幸福的泉源,把一切美好的希望寄托在人民公社。
在未来的岁月里,黄渡人民公社的社员们,一定会更高地举起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红旗,发愤图强,进一步发挥人民公社的巨大威力,高速度地发展生产,创造更美好更幸福的生活。(附图片)


第6版()
专栏:社论

  养猪必须注意多积肥
养猪积肥是多快好省地解决肥料问题的最有效的措施。一头猪就是一个小型化肥厂。猪粪是最好的肥料。如果全国各地都自觉地把积肥作为养猪的首要目的,把这一两亿个小“化肥厂”办得好好的,每年将能生产几千亿斤优质肥料,这还不是又多、又快、又好、又省么?
近几年来,党和政府大力提倡养猪积肥,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养猪多、积肥多、打粮食多,反过来又促进了农业和畜牧业更好地跃进的先进单位。山东栖霞县唐家沟公社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这个公社过去猪少、肥缺、地薄、粮食产量低,年年靠国家供应粮食。公社化以来,这个公社紧紧抓住了养猪积肥这个重要的增产措施,猪、肥料、粮食一直是成正比例地共同跃进。1957年这里只养了三千八百三十头猪,每亩平均施圈肥六百多斤,半数土地实际上不施肥,粮食亩产只有二百九十斤。1958年,猪增加到一万零二百二十八头,每亩平均施圈肥三千斤,粮食亩产跃增到四百六十七斤。1959年猪发展到一万五千三百头,每亩施圈肥五千一百斤,粮食亩产达到五百四十六斤。由于粮食产量年年大幅度的增加,生猪生产也发展很快。目前这个公社的生猪存栏数已达二万二千五百二十头,几乎等于公社化前的六倍。当然,粮食产量这样迅速增加,增施肥料并不是唯一的因素;但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却是毫无疑义的。
自从党中央发出大养其猪的号召以来,全国各地都在努力发展养猪生产。但是,有些单位虽然多养了猪,却没有相应地多积了肥料。唐家沟人民公社三叶大队的两个生产小队的情况,很能发人深思。两个小队的生产条件基本相同,养猪的平均数字也相等。第一小队非常注意多积肥,去年平均一头猪积厩肥二万多斤。第三小队没有建立积肥制度,肥料流失很多,去年平均一头猪只积肥七千斤。
为什么有些单位多养了猪而没有多积了肥料呢?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养猪业的生产方式改变了,经营管理工作却没有跟上去。在个体经济时代,一家一户是一个生产单位,也是一个经营管理单位;凡是养猪的人家,都是先让它出粪,后让它出肉,积肥、出肉是统一的。在人民公社里,集体饲养成为养猪的主要方式,猪场由畜牧专业队管理。公社内部实行农业和畜牧业的合理分工,这是一大进步。但是,有些单位由于思想工作做得不深不透,又缺乏必要的制度来保证,他们的畜牧专业队的主要着眼点是养多少猪,出多少肉,而不是积多少肥料,有的饲养员忙于喂猪,不能经常垫圈积肥;有个别的地方为保持猪场的清洁卫生,把粪便“处理”掉了,而没有及时收集作为肥料。不少饲养单位没有坚持推行“以猪定肥、超额奖励”的制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应该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使大家充分认识养猪积肥的重要性;一方面,要进一步改善经营管理制度,为养猪场规定两个指标:一个是养了多少猪,出了多少肉;一个是积了多少肥料。任何一个指标完不成,都不算是好的养猪场。
改进猪场设备,改进积肥方法,是保证多积猪肥的有效措施。猪场的布局,既要便于饲养管理,又要便于积肥、运肥。要提倡就地建场,就地积肥、施肥,尽可能在丰产方、低产田附近建立猪场,以便节约运肥劳力。养猪应该有圈,猪圈要有不渗透、不流失猪尿的栏底,要有蓄存粪尿的肥坑。有条件的地方,最好修造硬栏(三合土或石头铺底),硬栏积的肥料又多(比软栏多50%至一倍),质量又好,还便于打扫冲洗,保持猪圈的清洁卫生。勤垫圈、勤扫圈、勤出粪的先进积肥方法应该普遍推广。有些地区习惯采用放牧方法养猪,要注意收集肥料,不使散失。要向饲养员进行深入的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养猪积肥的重要意义,把养猪场办成公社和生产队的最可靠的肥料库。要进一步健全养猪积肥的制度,把养猪、积肥的任务同时落实到饲养场,分季、分月规定积肥定额,定期评比检查,按照制度给以奖励。有些社员家庭养了猪,要采取记工分或付现金的办法,鼓励他们多积肥料交生产队使用。许多地区的经验证明,只要坚持政治挂帅,向群众大讲养猪必须注意多积肥的道理,大讲积肥对于贯彻实行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方针的重大意义,大家动起手来,完全可以在迅速发展养猪生产的同时,积造大量猪肥,促进农业生产的连续跃进。


第6版()
专栏:

以牧为主 农牧结合 多种经营 全面发展
  牧区人民公社五业并举畜旺粮丰
  巴林右旗幸福之路公社口粮和饲料自给有余,羊羔成活率达99%,社办工厂十八座,造林一千多亩,社员生活达到富裕牧户水平
据新华社呼和浩特28日电 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幸福之路人民公社蒙古族牧民,依靠人民公社的威力,改变了单营畜牧业生产的状况,实行了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多种经营,进一步改变了牧区生产和生活面貌。
幸福之路人民公社位于巴林右旗北部山区。过去,这里的牧民只经营牧业,不种庄稼。由于没有发展农业生产,不仅牧民们的口粮要依靠外地支援,就是牲畜的饲料,有时也感缺乏。1956年,这里的牧民组织了生产合作社,依靠集体的力量,开始进行开荒种田。但是由于社小力薄,解决不了水源问题,播种面积不大。1958年人民公社的成立,为改变单一畜牧业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公社党委根据牧民居住情况,以公社、生产队、小队为中心建立起定居点,领导没有定居下来的牧民全部实现了定居。然后按照草原牧草、土壤和水源情况,划分牧场、农田;各个生产大队成立起各项专业生产队和小组,使以牧业为主、农牧结合和大力发展工业、林业、副业的多种经营生产方针得到了全面贯彻。
公社党委在领导社员全面发展生产时,根据草原缺水的情况,首先抓住了水利建设。1958年秋季,公社刚刚成立不久,便依靠大集体的力量,打井、修渠,大兴水利建设,到了第二年牧民们便在无水的草原上,打上近两百眼水井,兴修了渠道,把河水、泉水和井水汇集在一起,进行发电和灌溉。由于开辟了水源,为发展农业创造了条件,公社便组织大批劳力开荒种田。为了帮助牧民学会种地的技术,公社先建立了一个六千多亩的大型饲料基地,让生产队和小队的牧民轮流学习种地,以便使生产队和小队也建立自己的农业基地。到去年全社农业播种面积,便由公社化前的几千亩增加到一万六千多亩,粮食产量达到二百二十五万多斤,第一次实现了粮食和牲畜饲料自给有余,这年不仅没有要国家供应粮食,还卖给国家二十多万斤余粮。今年在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指导下,全社播种面积又扩大到两万五千多亩。
幸福之路人民公社在初步解决草原缺水问题以后,畜牧业、工业和林业也得到大发展。现在全社牧场全部实现井网化,所有牲畜都饮井水,有力地控制了各种疾病的发生,今年羊羔成活率达到99%,比以往任何一年都高。在工业生产上,公社以水力发电站为中心,建立了粮食加工、铁木修配等十八座小型工厂。从前草原上不种植树木,公社成立后,除建立一个上百亩的苗圃外,还进行常年植树造林,目前造林面积已达一千多亩。
公社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又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的大发展。去年春天,公社畜牧业遭到连续三个多月的风雪灾害,全社有五千多头瘦弱牲畜有死亡危险。但是由于公社发展了农业,有了充足的饲料和饲草,经过社员们精心饲喂,这批瘦弱牲畜都安全地度过了这场寒风大雪。牧区农业大发展以后,公社社员在生活上以吃粮食为主,宰杀牲畜也大为减少,这样又进一步扩大了畜牧业的再生产。过去这里畜牧业生产上需要的铁锹等生产工具,要到外地购买,现在公社铁木修配厂能自己生产。
幸福之路公社在改变了单一畜牧业经济后,牧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现在全社的贫困牧民,都已达到过去富裕牧户的生活水平。(附图片)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种畜场大批新疆细毛羊实现了“百母百仔”的高产纪录。这是羊群的一部分。 乌 勒摄(新华社稿)


第6版()
专栏:

树立雄心大志 公社大力扶助
  什福大队年半由穷变富
据广西日报消息 广西凌乐加尤公社什福大队一百七十三户瑶、汉族社员,雄心大、志气高,干劲足,发愤图强,把贫瘠的石山,改造成为多产粮食的宝山,去年奋战一年,就赶上了和他们相毗连的富队——上伞大队。去年上伞大队平均每人有粮八百四十五斤,每户收入一百零二元;什福大队平均每人有粮八百七十六斤,每户收入一百零五元。
今年再战半年,又显著地超过了上伞大队:上半年,上伞大队夏收粮食平均每人五百一十六斤,每户收入二十五元三角;什福大队夏收粮食平均每人五百九十七斤,比上伞大队多八十一斤,每户收入四十七元,比上伞大队多二十一元七角。
什福大队原来是加尤公社十五个大队中最穷的一个队。这个队地处七分石三分土的石山区,土质贫瘠。全队一千三百一十四亩地,分散在一百一十三个峒场,全是石山岩颗地;而且由于地的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产量很低,公社化前平均亩产才一百三十多斤。解放前全大队平均每人每年只有粮食二百三十斤,到公社化前的1957年,平均每人有粮也不过三百九十斤。1957年以前,连年都要国家救济才过得去。只是到了公社化的1958年,在公社大力扶助下,这个大队才第一次做到粮食自给,并有些余粮卖给国家(这一年全队平均每人有粮增加到六百多斤),毕竟由于底子太薄,还没有彻底改变穷困面貌。这时,干部和社员的腰杆子虽然挺起一些来了,但是,再往前怎么样?能不能赶上社里的富队呢?就很少有人敢去想了。恰巧就在这一年,相邻的上伞大队经过一年苦干,赶上了富队。给石山区的穷队赶富队树立了榜样。
上伞大队赶上富队,对什福大队的干部社员教育非常深刻,他们雄心勃勃,斗志昂扬,决心学习上伞、赶上上伞。要改变贫困面貌,就必须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他们根据本队具体情况,采取了砌岩墙,大搞水土保持,改造岩颗地;建立远征队;大搞间种套种等措施,改变了不利的自然条件,提高了农田的单位产量。
这个大队在狠抓粮食的同时,根据农闲多办、农忙少办或不办的原则,发展工业副业,增加社员收入。这里铁矿丰富,高级社时期,曾办过炼铁厂,后来停办了。去年他们利用农闲时间,把炼铁厂恢复起来,烧炭炼铁,翻砂制农具,三个多月就增加了四千二百元的收入。他们还利用猫豆和野生饲料,发展养猪,养羊,养兔。由于这个队农业和工业副业不断发展,迅速改变了贫穷面貌。


第6版()
专栏:

  收获玉米
  杨先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