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6月13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日本革命一定要胜利
邓初民
距今四十余年前,我也算是日本的一个留学生。在这四面环海的岛国上,有巍峨的富士山,有波涛壮阔的大海,有称之为日本国花的樱花,有江户古城的历史文物和座落在这座古城的人民运动场所的日比谷公园。我爱日本,我尤爱勤劳、勇敢、朴素的日本人民。
日本自1868年明治维新以来,从初期民主革命到社会革命思想传播、又到军国主义法西斯统治逆流,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美帝国主义对日本殖民统治的占领,摆在日本人民面前的敌人,在初期民主革命时期,国外是美帝国主义,国内则是封建幕府;现在国外还是美帝国主义,国内则是卖国的岸信介集团。
大家都知道,1853年率领美国舰队侵入日本海港,逼签不平等条约的是美帝国主义。1945年把第一颗原子弹投向日本广岛杀伤日本无辜人民二十余万,旋即占领日本国土,现正利用岸信介复活日本军国主义的又是美帝国主义。对于这样穷凶极恶的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日本人民是不能饶恕它们的。
日本人民是有其革命斗争的光荣传统的。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灾难,1918年日本爆发了全国性的“米骚动”。这是广大日本人民反对日本统治阶级,反对帝国主义在远东的宪兵的一次具有国际影响的大运动。“米骚动”三个字,一直还给日本人民的斗争以无限的勇气、信心和希望。特别是在整个法西斯逆流统治时期,日本人民虽然流了不少鲜血,但一直是信仰着必将胜利的光辉旗帜。日本人民的领导者渡边政之辅及其他革命战士的牺牲和许多革命者在法庭内外的斗争,都表现了这种必胜的信念。寺川政一在被告席上毅然跃起高喊:“革命者可以被处死,日本革命一定要胜利!”这是多么震撼人心的声音啊!今天站在日本人民斗争最前列的有着“抵得百万兵”的野坂(河上肇诗:“野坂新归来,抵得百万兵……”),有着八十高龄的可爱的老人秋田雨雀,有着社会党、共产党、日本工会总评议会和一百四十个全国性组织的反对新日美“安全条约”的国民会议及各大学校长、教授、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宗教家,乃至包括各阶层的爱国人士的奋起,展开了一浪高一浪的反美、反岸的十七次全国规模的统一行动,胜利完成了“六·四”总罢工。“日本人民已经站起来了!日本人民一定要把岸信介政府打倒,一定要把美帝国主义从日本国土上赶出去。”(日本文学家代表团团长野间宏语)岸政府一天不倒,美帝国主义一天不从日本的国土滚出去,一定还有无数次的斗争统一行动兴起。
目前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风暴已经兴起了,古巴人民已为拉丁美洲的人民斗争树立了光辉的榜样,阿尔及利亚人民对法帝国主义的殊死战,正在鼓励非洲人民的反殖民主义斗争,在美国及其走狗严密统治着的南朝鲜和土耳其,李承晚、曼德列斯的下场,给了东南亚某些走狗国家当头棒喝,特别是为岸信介预示了悲惨的结局。这是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空前有利的形势,美帝国主义和岸信介的寿命都不会很长了,但决定的因素,仍需要人民坚持斗争和团结。
被压迫者和压迫者的斗争,被占领国和占领国的斗争,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为着最后战胜敌人,决不能以任何别的方法来代替斗争。
敌人最害怕的就是广大人民的团结,敌人必然要对我们的团结进行分裂破坏活动。我们必须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我们对敌斗争的团结,同敌人一切分裂破坏活动进行坚决的斗争。
而坚持斗争与团结的基本指导思想,在日本来说,就是一切为了打倒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岸信介集团。请愿、示威、罢工、……是为了打倒美帝国主义和它的走狗岸信介集团,解散国会,岸信介下台,反对艾森豪威尔访日,粉碎新日美“安全条约”……,也是为了打倒美帝国主义和它的走狗岸信介集团。
富有革命斗争光荣传统的日本人民,今天已经站起来了,只要坚持斗争,坚持团结,美帝国主义和岸信介集团是可能被战胜的,是一定和必然要被战胜的!让我在这里向正在进行英勇斗争的日本人民致以最崇高的革命敬礼!


第8版()
专栏:

银幕挂上大巴山
——陕西平利县电影放映第三队的英雄故事
平利县的镇坪,位于四川、湖北、陕西交界处的大巴山鸡心岭的深山老林中。居住分散,山路崎岖,交通运输全靠人力肩挑背负。平利县电影放映第三队几年来就在这里坚持为山区人民服务。
他们为了满足山区人民文化生活的需要,把电影送到山区各个角落,曾经进行了许多艰苦斗争。现在,这里的人民每人每年平均都可以看到六次以上的电影。
马镇,这是他们几次要去都没有去成的一个空白点。这个处在深山丛林中的村庄,群众形容它的交通困难常这样说:“天晴难见太阳面,空手难过马镇山”。但是决心要把银幕挂上马镇的电影三队的同志,这一次却一定要“过马镇山”。他们一清早出发,到下午五点,走不到一半路程。虽然已经是夏天了,但山上细雨绵绵,云雾笼罩,寒气逼人。天黑了,他们便在山顶过夜。山上的风很大,雨露把他们的衣服全打湿了。他们忍受着彻骨寒冷的侵袭,到天亮,又遇上一场大雪。寒冷、疲乏和饥饿威胁着他们。但是一想到党的教育,人民的期望,他们又增加了新的力量,冒着雨雪,勇往直前,快到目的地时,前面横栏着一条河,暴涨的河水截断去路,当他们正在焦急的时候,听到消息来迎接他们的群众,也赶到了河边。于是,他们就在河边装起机器放起唱片,和群众举行联欢。随后在群众的帮助下,渡过了急湍的河流,到了马镇,把电影第一次送到这个山村。
最后一个空白点是桃园。到桃园比到马镇更困难得多,群众有段顺口溜说:“七十二道河脚不干,上下四十里没人烟,悬崖峭壁路难走,遍地蚂蟥把脚缠。”以前电影队曾经试着走了两次都半途而退了。1958年在各项事业大跃进的鼓舞下,他们又作了第三次向桃园进军的壮举。他们一踏上去桃园的路时,果然碰到像群众所说的那样的困难:大河小河数不清,河里全是光溜溜的石头,队员们背负着几十斤重的放映设备,一不小心就跌倒了。再加上河水湍急,高山的流水又是那么冰冷,每过一道河,总是上牙打下牙,冻得嘴唇发青。但他们谁也不叫苦,跌倒了就爬起来,说说笑笑,奋勇前进。七十二道河艰难地渡过去了,面前就是蚂蟥坡。提起蚂蟥坡,当地群众都心寒得直摇头。大概由于深山密林之故,旱蚂蟥遍地皆是,脚一落地,立刻就有几条蚂蟥向你脚上爬来,咬肉吸血。队员们都背着东西,穿着草鞋,脚腿被咬得万分痛楚,个个队员的脚腿都是血迹斑斑。
过了蚂蟥坡,离桃园还有多半路程,休息了一会儿,吃了点干粮,喝了点河水,他们又出发了。不久就进入到荒无人烟、遮天蔽日的森林区,厚厚的落叶盖没了仅有的一条小路,往哪儿走呢?只好拣平坦处走,走呀走,谁知道却走到了一个又高又险的山崖下,大山险崖挡路,再无别法,只得冒险攀登,用绳子把东西一件一件吊上去。爬上这座山崖时,天黑了,大家实在累得够呛,决定宿营,第二天再走。他们刚刚睡下,远处传来了人声,原来是桃园人民来接他们了。队员们翻身而起,又高兴地跟群众继续赶路。到桃园的时候,已是午夜以后了。一到目的地,他们看见好几百群众集聚在场里等着看电影,连饭都没顾得吃,马上检查和安装机器,挂好银幕,就放映电影。当人们第一次在自家门口看到电影时,那种欢乐和兴奋的情景,不能不使人深深地受到感动。
几年来,平利县电影三队就是这样把电影送到镇坪各地,把银幕挂上巴山顶。群众热烈称赞他们这种忠心耿耿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编歌唱道:“老扒里来了电影戏,男女老少笑嘻嘻,多亏毛主席好领导,电影上门真稀奇。”党和人民记着他们的功劳,这次把他们选为先进集体代表出席了陕西省文教群英会。
〔原载“陕西日报”,王考 插画〕(附图片)


第8版()
专栏:

麦海新歌
禾波
麦海蓝色的天幕下,一片小麦的大海;伟大的公社啊,我赞美你宽阔的胸怀。黎明的清风,从天边阵阵吹来,麦浪滚滚,好像海波澎湃。看见这千层麦浪,和这无边的麦海,社员的心乐得像鸟飞翔,丰收的歌曲唱得多么豪迈。在这浩淼的麦海边上,我真像进到奇异的境界;啊,是党领导我们顽强战斗,把祖国的土地变成黄金的大海。
康拜因手年轻的康拜因手啊,我看见你正在把机器检修;你的脸上洋溢着欢乐,却庄严地准备着麦收的战斗。这红色的联合收割机,你知道我们盼望了多久?如今公社用它来收割,全靠你灵巧的心和有力的手。康拜因像你的神牛,又像你航行麦海的轻舟;你真是神话中的巨人,能把小麦转眼间堆成山丘。小麦啊,已快成熟,在微风中向你轻声问候;它们想马上安全地进入粮仓,向你低垂着头,面带娇羞。年轻的康拜因手啊,我看见你正在把机器检修;你热爱小麦,正准备着丰收的战斗。


第8版()
专栏:大家谈

技术革新无止境
河南洛阳 黄秉忠
洛阳市洛北人民公社第一被服厂职工,在今年1至5月的五个月中,在缝纫机上实现了三百四十三项革新。这个数字,如果是发生在成千上万个零件的复杂得很的机器上,自然无足为奇。但是,它却发生在结构简单的缝纫机上。一部缝纫机大大小小都算上也不过六十多个零件。这就是说,按零件分摊,在五个月中,每个零件革新过五次还多。
面对着这种动人事迹,我们自然对第一被服厂的职工产生敬佩之情。在这个厂的职工中间,不用说没有机械师、技师、技术员,就是稍通机械原理的人,也很难找到。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刚摆脱文盲或半文盲状态的女工,而且是参加工作不久的家庭妇女。但是,正是这些既没有文化,又不懂机械、设计和电气的一般常识的妇女,却对出自专家、机械师、技术员之手的机器,改了又改,革新了又革新。
这使人们悟出了一些道理。自古被层层束缚在家务劳动中的妇女们,一旦被解除了束缚,就会像出笼鸟一样,展翅高飞,腾空万里。被解放出来的妇女的力量和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同时,这里也向人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既然一些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家庭妇女,短短五个月的时间内,能够在结构简单的缝纫机上进行了三百四十三项革新,而且还在不断革新,那么人们在其他的科学技术和机器设备上进行革新,自然有着更加广阔的天地。当然,新机器代替旧机器,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也是技术进步的主要内容和动力。但是,一事一物的技术革命所发挥的潜力,也是无穷无尽的。只要我们敢想敢干,不断革命,技术革新永无止境,成绩也会越来越大。


第8版()
专栏:知识小品

造船小史
非白
1958年全国大跃进声中,大连造船厂的职工仅用几个月的时间修造了五千吨海轮“和平25号”。1959年,我国自己设计的万吨海轮又下了水,最近我国的造船厂正在积极修造远洋大船。在这个时候重温我国几千年来有关船舶的一些片断材料,还是一件饶有趣味的事。
我国什么时候开始有船?传说黄帝命共鼓化狐刳木为舟,虽难确信,却也说明船的出现是很早的了。到距今三千年前的殷代,人们就常用船只装运财货和进行贸易。在一件殷代饕餮纹大铜鼎内有个铭文,是一个前后挑着贝的人站在船上的形象,后面刻着一只手持桨划船,正是一个生动有力的证据。
考古工作者发现过不少两汉时期的船只模型,它们表示出当时舟船的制造已很进步。长沙西汉墓中的木船模型,首尾微翘,船底呈弧形,上有三间舱房,两侧装舷板。备有十六只棹和一支叶呈刀形的舵。广州出土的一只木船规模较小,只有四桨一舵,但是上面安设着五个木俑,作出操桨握舵驾船前进的姿态。广州的另一只东汉陶舟,制作精致,结构复杂,全长近五十五厘米,设有拱顶的前舱和几间有起脊屋顶的舱房,除船尾有舵外,船头还悬着船锚,看来较西汉时又进了一步。
古代,船只常被用来作战。当时战船的规模并不小,汉武帝时已能建造高十余丈的楼船了。晋书载王浚所建战船可以乘载两千人。到隋唐时期,战船规模更大,隋杨素建造了“五牙”大舰,上有楼五层,高百余尺,船上用来撞击敌船的拍竿,各高五十尺。
晋顾恺之画的洛神赋图摹本中,有只两层楼阁的大船,很漂亮,可以看出当时统治阶级乘游艇享乐的情状。至于皇帝的龙舟,就更富丽奢华了。隋炀帝时造了几百艘船,其中最大的龙舟高四十五尺,阔五十尺,长二百尺,有舱房四层,上一层有正殿、内殿和东西朝堂,中二重有一百多个房间,都装饰了精美的彩画。这一事实,一方面揭露出统治者的奢侈无耻,另方面也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造船技术在当时就已有很高的水平。
除了用帆、桨的船外,晋祖冲之发明了一种“千里船”。这种船在试航时可日行百里,这是一种用转轮激水前进的“轮船”。到了唐代,李皋在洪州造出的战舰,“挟两轮踏之,疾若挂帆席”,正是这种“轮船”。在这基础上,宋代洞庭湖中的杨么起义军,建成以四轮激水,其行如飞的战船。除作战外,南宋时杭州西湖中也有这种用车轮脚踏而行的“车船”往来行驰。
隋、唐时代,经济繁荣,专供漕运及经商的内河航船亦具相当规模。当时内河航船一般载重量达八九千石,也有更大的。国史补记“……大历、贞元间有俞大娘航船最大,居者养生送死嫁娶悉在其间。开港为圃、操驾之工数百。”可见当时内河航运之盛。
唐宋以后,远洋航行日渐频繁,中国的商船活跃在太平洋、印度洋的广大海域内。据北宋徐竞的记载,当时出洋的客舟是“其长十余丈,深三丈,可载二千斛粟”,其主仓和?屋,高丈余。船上的大樯高十丈,头樯高八丈,有布颿、利篷、小颿等各色风帆,虽风向不同,仍可行驶自如。每舟水手约六十人。由于我国伟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之用于航海,更为远洋航行准备了条件。到了明代,郑和下“西洋”所乘的宝船,更长达四十四丈,宽十八丈。至于嘉靖十六年(1537年)陆侃使琉球的乘船虽只长十五丈,阔二丈六尺,但估计载重量也在千吨左右。直到十七世纪以后,平底、侧舷弯曲、横梁宽大的中国帆船,在设计上仍居世界先进水平。1605年西班牙菲律宾总督曾建造了大批中国式帆船。
但在长期的封建统治下,中国的造船工业逐渐落后,以致十九世纪以后,中国的远洋帆船在技术和性能方面都无法和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商船相抗衡了。
鸦片战争后,一些清朝上层统治者为了维护腐朽的王朝,镇压人民,也办了些“洋务”。同治五年(1866年)左宗棠用了三十余万两银子在福建马尾创立了当时规模最大的造船厂——福建船政局。开工以后造了大小十几艘轮船,组成了福建水师。但到中法战争时,由于清廷的卖国投降主义,福建水师的十几艘军舰全部被法军击沉,在马尾的造船厂也被轰毁。
清朝以后,接着是连年的军阀混战和国民党反动集团的黑暗统治,我国一直没有真正的造船工业。解放以后,在党的领导下,在苏联无私的援助下,新中国的造船事业蓬勃发展,我们自己设计和制造的各式舰轮,早已驶行在全国各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不久,新中国的巨轮将会把中国人民的友谊载运到世界各个角落去。(附图片)
商时候的船
战国时候的船
西汉木船
东汉陶船
唐小船
晋顾恺之画中的船
北宋内河商船
十七世纪中国远洋航船


第8版()
专栏:

“四季运动”之一
朱友儒 白雪石
注:这是四扇屏“四季运动”中的第三幅,描写农民在紧张的秋收季节仍然坚持体育运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