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要闻快报

要闻快报
路矿大协作加快煤炭调运
陕西省铜川市从工厂到煤矿、从公路到铁路、从洗煤到炼焦各部门各环节,开展纵横交织的协作赛。在统一领导、统一计划、统一步调、统一目标的前提下,煤矿把每天的煤炭产量、装运存煤情况通知火车站,便于铁路部门有计划地调车。铁路和公路运输部门,也主动配合,做到火车到哪里装煤,汽车就在哪里卸煤,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运输效率。
合同产品台台按期交货
天津电器控制设备厂按班、按日、按旬狠抓配套产品的生产,做到合同产品台台按期交货。这个厂主要生产交流接触器、主令控制器等三十多种电器控制设备,大部分是炼钢和电站、拖拉机、卷扬机、柴油机等机械设备的配套产品。为了按期、按品种、按质完成生产任务,这个厂的职工大闹技术革命,大造专用设备,使百分之六十的产品的生产实现了模具化,生产效率分别提高一倍至四十多倍,有力地保证了产品及时配套。
积极为明年生产作准备
长春市机床厂积极为明年生产作准备。十一月份,这个厂就从各加工车间抽调十八名技术工人和三台设备,充实机修车间,突击检修各种设备。不让设备带“病”过年。这个厂把制造工艺装备列为一项重要内容。十一月上旬已制出滚齿机工艺装备十套,各种规格的塞规一百零六套。同时还积极制造土简设备,开展技术大练兵的活动,以适应明年生产发展的需要。
荣昌土洋结合改造小煤窑
四川省荣昌县十四个重点小煤窑,认真贯彻土洋结合、以土为主的方针,突击技术改造。各矿发动群众对井下巷道进行了低改高,陡改平,弯改直;同时把独眼井改为双眼井,单轨改双轨,小煤车改为大煤车。又造了土炸药、土雷管、土引线、土电瓶、土风机和土绞车等。经过改造的小煤窑,平均日产量比改造前提高百分之四十七。


第3版()
专栏:

安徽山东加速调铁支援上海
据新华社合肥15日电 安徽省12月上旬钢铁产量猛增,钢的平均日产量比11月下旬增长29.5%,铁增长17.4%;外调生铁量增长更多,12月上旬比11月下旬增长了25%。各地决心提前完成对上海的调铁计划,使调往上海的生铁吨吨都能在今年内炼成钢,为完成国家全年钢铁产量计划尽到光荣的义务。
进入12月以后,很多钢铁厂的职工,都进一步展开竞赛,力争提前完成国家计划。安庆钢铁厂各个高炉展开互助协作赛后,12月前五天生铁日产量比11月后五天提高18.21%,并提前二十天完成了国家全年生铁计划。合肥、马鞍山、芜湖等地许多钢铁厂已经完成全年国家生铁计划,目前正在争取增产更多的生铁。省委机关钢铁厂破碎工人加强破碎机的保养工作,使每台每班矿石破碎工效提高到七十吨。政法一铁厂运输工人改变劳动组合后日运量提高了70%。这些厂不仅做到让高炉“吃饱、吃好”,而且保证高炉有几天的储备,保证了生铁产量不断上升。芜湖市各个钢铁厂进一步展开高风温、高负荷、高系数、低消耗运动。文教铁厂一号高炉的各项指标,都已超过全市原来最先进的江东一号炉。附近钢铁厂的二十九座高炉采用文教铁厂一号高炉的先进清灰办法和改革多嘴燃烧的经验,日产量一般都提高了8%。马鞍山钢铁公司采取了进一步开展劳动竞赛,狠抓原料的生产和调运等九大措施,使12月上旬钢的日产量比11月下旬增加28.2%,铁增加11.9%。
安徽省各地一方面力争多产钢铁,一方面又尽快地把每天生产的大部分生铁调给上海炼钢。炼铁规模较大的阜阳专区和铜陵市,最近生产出的生铁一吨都不用,全部调往上海炼钢。
新华社济南15日电 山东各地把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生铁调往上海,支援重点企业增产好钢。
中共山东省委,在11月初发出指示,要求各地、市委和重点产铁地区党委负责干部,亲自动手,在狠抓当前生铁生产的同时,加强生铁调运工作,保证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生铁外调任务。省委还成立七个调铁小组,分别到济南、昌潍、烟台、临沂等七个重点产铁地区,进行具体帮助,从而使生铁外调数量显著增加。为了把生产出来的大量生铁迅速地调出,各地都加强了短途运输和装卸力量。济南市固定了三十多部汽车,二百多辆马车和大批的人力车运铁,不到十天时间,就把莱芜积存的七千五百多吨生铁,全部运往火车站,转运上海。
铁路部门也把生铁调运列为当前的重点物资之一。有生铁运输任务的站、段,都事先了解货源,那里有铁就往那里送车,优先运输。
各炼铁单位的职工,千方百计地提高了生铁的产量和质量。全省12月上旬生铁的平均日产量比11月下旬提高14%以上,生铁质量普遍有所提高。


第3版()
专栏:

充分利用钢锭增产优质钢材
新沪钢厂坚持推行“负公差轧制”多产八千九百吨钢材
鞍钢三炼钢厂严格按计划钢种出钢为增产钢材创造条件
据新华社上海电 上海新沪钢铁厂以节约促进增产,用同样多的钢锭钢坯为国家轧制出更多更好的钢材。今年到11月底为止,这个厂的钢材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7%,合格率和一级品率分别达到99.80%和98.75%以上,新产品增加了二十五种;而且,钢锭钢坯的成材率也比去年更高,其中只是由于推行负公差轧制的先进经验,就多轧出八千九百七十一吨的钢材。
这个厂一直重视钢材的增产节约,全厂生产的型钢,一般都坚持采用了负公差轧制。虽然采用负公差轧制对轧钢操作要求很严格,但是,他们为了节省钢锭,仍然坚持执行了这一制度。如9月底,第一分厂因为煤的质量较差,钢坯温度波动大,钢坯品种和生产的钢材品种也比较复杂,因此有少数职工对采用负公差轧制有怕轧不好反而影响产量、质量的想法,觉得还是“宁大毋小”比较保险。分厂的党支部便向全体职工大讲负公差的好处,使工人们充分认识到用它来增产更多的钢材支援国家建设的重大意义,千方百计地使根根钢材都轧成负公差。10月份,这个分厂不仅用负公差轧制增产了一百二十八吨钢材,超额5%完成产量计划;而且合格率达到99.99%,一级品率达到99.65%。
这个厂还教育职工,把勤俭办企业的思想,体现在提高钢坯成材率上。职工们在轧制的时候,各个工种的工人,也都前呼后应,环环扣紧,来提高成材率,并且根据各种钢种的性能,摸索出一套“什么米做什么饭”的操作经验,把每一种钢坯都轧成一根根负公差钢材。
据新华社鞍山电 鞍山钢铁公司第三炼钢厂职工严格按计划钢种出钢,为各轧钢厂增产钢材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个厂的党委十分重视按计划钢种出钢,经常通过各种会议反复向职工群众宣传完成钢种计划对增产钢材、支援全国的重要意义。厂的领导干部不仅亲自动手安排钢种计划,而且具体帮助各座平炉贯彻执行。在组织班与班、炉与炉间同工种竞赛时,他们把钢种合格率列为主要评比条件之一,定期公布各班、各炉钢种计划完成情况,执行得好的就插红旗,介绍他们的经验。乙班工长张久华、丁班工长王有邦等,一贯重视钢种计划,认真组织本班职工开展配料出钢表演赛,11月份以来没有出过一罐非计划钢。厂里以他们为典型,立即召开了专业会议来推广他们的先进经验。
这个厂还从整顿规章制度着手,对有关消灭非计划钢的各方面操作作出了具体规定。这些措施为按计划钢种出钢创造了条件。(附图片)
上海新沪钢铁厂乙班精整工段检验工人严格贯彻勤卡(用卡具测量)、勤看、勤调整等三勤操作法,现在每班每天已经达到节约三吨钢材的指标  新华社记者 夏道陵摄


第3版()
专栏:

干部深入现场积极采取保温措施
克拉玛依原油增产
据新华社克拉玛依15日电 新华社记者吕鸿祥报道:克拉玛依油矿干部深入生产第一线的情景说:现在,克拉玛依已是千里冰封的世界。油矿各级干部,冒着零下二十度严寒,最近纷纷背了铺盖到井边搭篷落户,同工人一起吃在井边、睡在井边、劳动在井边。有些被严寒所迫而不出油的井,流出了原油;许多低产井创造了新纪录。全矿12月份前五天的原油日产水平比11月下旬提高了3.3%。
在采油二大队党委书记王照明的“试验井”边,每天都可以看到王照明和干部、工人们一起,观察油井,研究采油操作。这个大队的生产地区,连日因气温急剧下降,原油保温炉温度不够,容易结腊,威胁着原油生产。王照明白天走遍各井,观察,访问,夜里围在地窝子里的灯下,和工人研究分析保温炉结构,他们决定把炉腔扩大,烟囱加高。王照明和工人们一道挖土、搬砖,改建保温炉。改建后,温度比原来提高两倍。接着,全大队普遍推广“书记炉”的经验,同时展开“三百满堂红”(百分之百的炉点火,百分之百的炉烧到一百度,百分之百的炉使用一百天)的群众运动。他们终于战胜了严寒,11月份提前超额完成国家计划,12月以来,原油日产水平又比以前提高了10%以上。
夜里,在油田东南部第三采油大队工地,大队党委书记等干部和工人们手提管钳,紧张地在巡逻。尽管人们的眉毛上、帽沿上结下白白的霜花,但在他们的脸上看不到丝毫寒意。七队党支部书记徐天明,两个多月以前刚调到这个“后进”队来。他发现夜班产量老是比白班低,有人说这是“规律”。但徐天明决心跟班劳动,“打破砂锅问到底”。从此他资料不离身,本子不离手,边劳动,边看,边问,把每口井的变化情况和伙伴们各种不同的看法都记下来,一有空就和工人一起研究,终于找到了炉子护理不善的原因。他针对操作制度上的漏洞,制定出夜班工作“八字法”,并在十四号站试验。结果,夜班低产的“谜”揭开了。全队11月份三十个夜班,有二十七个夜班的产量高于或等于白班。
在露天作业的油田上,风对冬季生产的破坏性并不亚于严寒。11月19日,近年来稀见的九级风暴袭来了。采油区顿时天昏地暗,风卷起砂石满地翻滚着,载重七吨的巨型油罐车也被迫停在路旁不敢动一动。为了“向风暴争油”,二大队队长张栋把工人安排在屋里避风,自己却钻出地窝子,在狂风中把油井检查一遍又一遍。就这样,抗住了风暴,保住了全队的原油产量。


第3版()
专栏:

完成年计划的单位帮助未完成计划的单位
玉门油矿职工力争多采油
据新华社兰州15日电 玉门石油管理局一些提前完成全年生产计划的工厂和单位,积极帮助其他单位职工大战最后一个月,力争更多地增产原油。
已经完成了年计划的各单位职工,都把支援兄弟厂当作光荣任务,尽量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提前五十三天完成全年运输计划的玉门石油管理局运输处,把五部崭新的车辆调给老君庙采油厂,自己修理了五部旧废车用来运输。他们还把本单位的吊车调去支援地质勘探处。地质勘探公司先后抽调出八个钻井队,帮助老君庙采油厂和鸭儿峡采油厂赶修油井,提高油井利用率。这些钻井队大部分都是经验丰富的先进钻井队,修井快,质量好,受到采油工人的热烈欢迎。
为了支援还没有完成生产计划的兄弟工厂,运输处大修厂专门派出负责干部,到兄弟厂了解需要,征求意见。最近以来,他们已为各单位制造和修理了各种汽车配件一千多件,还派出有经验的技工工作组住在工地,帮助各单位解决生产中的关键问题。
这些帮助兄弟厂的单位,虽然抽出部分人力、设备支援别人,但是在厂职工仍提出“苦干加巧干,人少活不少”的奋斗目标,大闹技术革命,挖掘生产潜力。提前四个月完成国家钻井进尺计划的地质勘探公司,开展了快速、优质、安全、低成本的红旗竞赛,七十多天又钻进了三万二千多米。
一些尚未完成计划的单位,在兄弟单位的大力帮助下,职工们劳动热情也更加高涨。老君庙采油厂把全厂区队划成了四个协作区,成立了协作指挥部,统一指挥生产,目前已有八十多个班组、岗位完成了年度原油生产计划。这些最近完成年计划的班组、岗位的职工,又在积极帮助别人完成年度计划。


第3版()
专栏:

老工人返回第一线掘进加快原煤增产
阳泉 八百名老手“归队”生产关键纷纷突破
新华社太原电 山西省阳泉矿务局最近有八百八十多名原已调离井下生产的老技术工人,重新回到生产第一线,直接参加煤炭高产运动。
这些“归队”的老技术工人中,有打眼工、支柱工、放顶工、煤溜工和运搬工,他们大部分都在井下工作过十几年或几十年,有着井下生产的丰富经验。因此,他们回到生产第一线后,大大加强了基层队组的技术力量,许多生产中的技术关键迅速得到解决。三矿一号井9月份增加了二十多个老煤溜工后,煤溜管理加强,煤的月产水平猛增一点三倍。而且煤溜事故逐月下降,10月份比9月份下降42%,11月又比10月下降21%。
大批老技术工人回到生产第一线后,各矿都重新调整了队、组之间的技术力量,把老技术工人配备在最需要的地方。全局现有的五十二个采煤队,都已按不同工种配备了一至三名六级以上的老技术工人。三矿大八坑采煤五队支柱、打眼、放顶等各个工种,现在都有了老技术工人负责解决技术上的关键问题,因而10月份原煤产量比9月份提高2%,11月又比10月提高5.8%。各矿还组成了一百二十多个以回到第一线的老技术工人为核心的“技术研究小组”,四千多名新工人分别和老工人订了师徒合同,两个多月来,全局有两千多名新工人迅速掌握了井下生产的一般技术。
在以粮钢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开展以来,阳泉矿务局先后抽调二千四百多名劳动力充实了采掘第一线,采煤队由四十六个增加到五十二个,掘进组由二十六个增加到三十三个。随着采掘第一线大批“新兵”的增加,出现了技术力量不足和技术力量分布不平衡的问题。阳泉矿务局党委分析了这种情况,发动群众开展了“技术归队”的运动,本着首先保证第一线适当照顾各部门的精神,把原来调离井下工作的老技术工人,重新调到了生产第一线。
阜新 “老兵”井下献策群众热烈欢迎
新华社阜新电 阜新煤矿抽调大批技术工人出身的干部,充实生产第一线,在生产上发挥了很大作用。
这批老技术工人的“归队”,充实了生产第一线的技术骨干力量。新丘北露天采掘班的工会主席秦国泰回到电铲司机岗位后,头一个班就创造了班产两千立方米的新纪录,他还积极帮助新司机提高操作技术。新丘六坑十二段副段长刘长贵当工人后,在推小车中发现轨道高低不平,车好脱轨,马上同几个青年工人动手把轨道修得平平正正,使每小班出煤五十车增加到一百零七车。
这批归队的“老兵”,也是生产第一线上的政治骨干力量。他们不仅自己在生产中起模范作用,而且积极出谋献策,受到工人爱戴。海州露天矿采掘场工会副主席郝振东,原先是电铲司机八级工,这次回到二十八号电铲当司机,一面埋头干活,一面帮助小组长开好小组会,并且组织全组工人开展了“五好”竞赛。有些干部回到原来岗位当工人后,积极帮助小组长开展全组政治思想工作,使后进小组赶上先进小组,先进小组更加先进。南 岭采煤老手带头大搞劳动竞赛
本报广州15日电 广东省南岭煤矿一百六十八名采煤老手重返生产第一线,直接参加生产,其中大部分还担任了正、副班长或组长的职务。
南岭 煤矿这批回到生产第一线的采煤老手,绝大部分是历次群众运动中成长起来的骨干。因为工作需要,在领导上的统一安排下,他们陆续参加了科室工作。这次回到小组以后,除自己积极参加生产外,还广泛宣传了党的政策。并团结全组工人,大搞班组之间和班组内各个环节之间的对手赛和一条龙竞赛,出现了你追我赶、生产节节上升的大好形势。如第一矿朱家四号窿欧光华小组,过去生产比较落后,平均日产只有二十九吨多。采煤老将朱世南(五级工)到了这个小组之后,首先建立了小组的领导核心,同时健全各种制度,并立即组织开展一条龙竞赛,工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出勤率达到百分之百,日产量达六十六吨,首创四号窿开工以来日产量最高纪录。


第3版()
专栏:小常识

负公差轧制
负公差轧制,是在生产型钢中既能节约原料又能增产成品的重要措施。许多工业部门都有正公差与负公差的规定,凡在此范围内的就算是合格的产品。钢材的负公差轧制,就是把成品尺寸控制在国家颁布的负公差范围以内,达到用同样多的钢坯钢锭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钢材。譬如直径十毫米的圆钢在标准中规定正公差是十至十点四毫米,负公差是九点五至十毫米。也就是轧出九点五至十点四毫米之间的成品都能合格。假定一吨钢料轧十毫米的圆钢为一百六十二米,全轧负公差九点七毫米就可轧一百七十二米。


第3版()
专栏:

边建厂 边生产 边实干 边学习
高州小型石油厂生产大量柴油
全县工业农业生产需用的柴油做到自给有余
本报讯 广东省高州石油厂坚持以土为主、土洋结合、由土到洋的方针,两年多来克服了重重困难,使石油生产从小到大,从单一产品到多种产品,有力地支援了工农业生产。
高州石油厂是利用油母页岩炼油的小型石油厂,建厂两年来,共为国家提供了四千九百二十八吨原油。这个厂还大搞石油综合利用,试制成三十三种产品,其中已投入生产的有:煤油、轻柴油、重柴油、石腊、黄油、沥青、油焦、防腐油、润滑油、润滑脂、粗酚、胡敏酸钠、土化肥、农药等十四种产品。现在,全县工农业生产需用的柴油,已自给有余。全县农副产品加工机具和运输车辆需用的润滑油,以及本县制造火柴、腊烛需用的重要原料石腊也能保证供应。
高州石油厂的建设过程是鼓足干劲克服困难的过程。当时建筑材料很缺乏,不仅没有钢筋、水泥,而且连红砖、石灰也没有。唯一的设备,就是县委从水利工地抽调来的一台二十马力的柴油机。可是,他们并没有被困难吓倒。没有红砖,就收集旧砖。红砖不够用,就用泥浆,甚至就地挖土来建成干馏堆。没有石灰,就用泥浆;没有钢管,就用陶管、竹管;没有动力排风和抽水设备,就用土制脚踏排风机和龙骨水车代替。基建的技术力量不足,就把曾经在农村砌过土灶的六十四个工人组织起来,由县建筑公司的少数技术人员做辅导,边做边学。建筑用的工具不足,就用麻绳做线车,用麻线缚上一块石头当线垂,用菜刀来做砌砖用的泥刀。就这样,千方百计克服了重重困难,在老油厂技术人员的帮助下,边学边做,终于把油炼出来了。
两年多来,这个厂是边建边生产的。在生产设备、操作技术等方面都是经过了逐步提高,从简到繁的过程。以干馏页岩为例,开始时是用小成堆干馏,全部用手工操作。后来工人学会了成堆干馏的基建和操作技术以后,便大胆向前跨进一步,创造了“堆群”生产的方法。接着,他们又兴建了小方炉。这种小方炉是半机械化生产的,一个炉一年能产原油三百吨,比之干馏堆大好几倍。目前,这个厂正向着小洋群生产过渡,全部干馏设备能力约有一半已经采用小方炉生产,并已基本建成两个每个年产三千吨原油的小方炉。在生产工具方面,由于工人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改进,逐步从原来用木制龙骨水车抽水、脚踏鼓风机鼓风变为机器抽水机器鼓风,使干馏效率大大提高。在原油加工方面,原来用铁锅蒸馏,效率很低,产品质量不好;当工人们积累了蒸馏的经验以后,对设备进行了改进,加工的方法便提高到釜式蒸馏、管道式蒸馏,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这个厂在生产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还培养了大批技术力量。两年前,这个厂的工人都是农民、城镇居民和学生,完全不懂得炼油技术。但是,由于他们苦学苦钻,采取边做边学,师傅带徒弟,大徒弟带小徒弟的办法,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就培养了三百六十名干馏工、五十三名炼制工、八十八名机械工、三十名铁木工和二十三名化工试验员,从而保证了干馏、炼制、化验和机器运转能够正常进行,一般的机械设备的维修、电焊、安装,都能自己解决,并且为外厂培训了二百六十五名徒工。
工厂的不断发展壮大,劳动力和设备的需要量也相应增加。然而,高州石油厂不是靠伸手向上多要劳动力来扩大生产,而是靠大闹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提高劳动效率来解决劳动力不足的;不是坐等设备,而是在上级调拨必要设备的同时,依靠群众,自力更生来装备自己的。工人们在“四化”运动中,创造了多种土设备,积极改进操作方法,改善劳动条件,因而实现了高产、优质、高工效,并且降低了成本。在“四化”运动中,主要的革新项目如矿井提升的土绞车、机械洗涤器、干馏堆群冷却用水自流化、风力搅拌机、离心榨腊机、地下输油管道和煤气加工等,在突破生产关键、提高劳动效率方面,都起到了极其重大的作用。例如:工人们经过多次试验成功的干馏堆群冷却用水自流化,就是用土办法劈山引水,用一台抽水机就解决了八个干馏堆群冷却用水自流化,不仅提高了工效,还节省了两台抽水机。用土办法试制成功的矿井提升绞车,工效也提高了二十倍,此外,还推广了快速干馏法,使干馏时间加快了两倍以上。小方炉建成了,就迅速摸索和熟练了整套先进操作法,克服了小方炉结焦的毛病,保证了小方炉正常生产。因此,今年来,全厂共节约了二百五十个劳动力。全厂干馏操作由原来的三百多人,减少到现在的九十六人,原油产量却比去年增加了一倍多。随着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的开展,产品质量也不断提高,成本不断降低。主要产品基本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要求,受到用户的欢迎。今年的原油生产成本,也比去年第四季度下降了55%。


第3版()
专栏:冰封万里只等间

干·劲·压·倒·风·雪
冬季是鞍钢运输部的最繁忙的季节,也是作业条件最艰苦的时期。这时从全国各地运抵鞍山的原料、燃料和材料,60%以上都要冻成一团,任凭你棒敲锤打,轻易也敲打不开。今年鞍钢运输部的职工接受往年的经验教训,早在4、5月份,就开始了冬季运输的防冻解冻工作。在短短的四、五个月中,就改进和创造各种防冻解冻工具九千多件,研究和总结出防冻和解冻技术十多项,包括效力强大的解冻震动器、锤头镐、涨起子、蒸汽炉和解冻爆破法等。此外还检修了机车、电车和各种机械、电气设备。
11月21日大风大雪,鞍山的天气更冷了,鞍钢最大的贮料场——灵山矿石场,这几天到的全部是冻得又坚又实的矿石车。工人们眼望着冰串倒挂的冰冻车,说:冻得再坚实也不怕你!火车一来,工人们就用起早已研究好的爆破解冻法、蒸汽解冻法等先进技术,和锤头镐、涨起子等新式防冻解冻工具。往年十二个人卸一辆冻车起码要八个多小时,这次只用了四个小时。一场风雪,把西八家子贮料场的精矿粉冻成了一座座冰山。这个场的装卸工人提出“定叫严寒低头,冰雪让路”,在现场上插起一面面红旗,烧起一座座解冻蒸汽炉,并且胸有成竹地把电铲的抓子改成适于冬季作业的铲子,终于战得冰雪低了头!入冬以来,天天超额完成装车和卸车任务。


第3版()
专栏:冰封万里只等间

冒雪检修线路
尽管穿着大衣、棉鞋,戴着棉帽、手套,然而夹着雪花的北风,吹过来还是透骨寒。沈阳电业局配电工区工人王雨田,冒着寒风,蹬上脚扣,爬上电线杆,安装变压器。手冻木了,他就搓一搓,接着再干。
当他从电线杆子上下来时,有人问他冷不冷,他说:“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党的事业爬雪山过草地,今天我们为了社会主义建设,为了安全送电,保证生产和人民生活,这点冷算得了什么。”说着,拿起工具,又顺着电路走下去,继续进行检修。(附图片)
苗地 插画


第3版()
专栏:冰封万里只等间

在码头上
寒冷的冬天,给在码头上做装卸工作的搬运工人带来了不少困难。从11月下旬开始,码头上的气温已经下降到零度以下。11月26日那一天,码头上海风呼啸,浪花掀起老高,把人吹得都站不住脚。可是当我们听说今天卸运往鞍钢的矿石时,个个精神抖擞,迎着刺骨的海风向货轮跑去。登船以后,小组对小组、个人对个人展开了热火朝天的对手赛,只在一个工班里就多卸了五百多吨矿粉。最近在全港青年誓师比武大会上,我们小组已经向全港青年提出挑战,我们的竞赛条件是,在提前完成全年装卸任务的基础上,决心战胜风雪,不畏严寒,年终之前再给国家多装卸一万四千吨货物,让大连港畅通无阻,把钢铁“食粮”运送到生产第一线。
大连港东部作业区
一七三青年红旗装卸组


第3版()
专栏:冰封万里只等间

抢卸煤车
我们小组自从开展增产节约运动以来,一直是月月完成装卸任务。最近,党又号召我们:“保证完成运输任务,促进钢煤增产!”我们的回答是:“坚决听党的话,誓做运输最前线的尖兵!”11月21日,气候突变,先雨后雪。我们迎着刺骨的北风战斗在货场上。当我们完成任务回到休息室在炉旁烘烤的时候,听说又送进一列煤车。我们心里都在想:“这是支援钢铁生产的重要货物,决不能耽误卸车时间!”于是全组的人马上整理一下工具,就冲出休息室,冒着风雪走向货场。大家跳上煤车就干起来。黑晶晶的煤顺着车皮一流而下,仅仅经过二十五分钟,载重四十五吨的煤车就卸空了。
沈阳站一班吕海楼装卸小组


第3版()
专栏:

锻工(中国画) 王占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