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11月12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抽调劳力加强生产第一线后组织工作要紧紧跟上去
萍乡矿狠抓小组工作劳动效率不断提高
本报南昌11日电 江西萍乡煤矿在抽调大批职工加强采掘第一线以后,领导上又以提高劳动效率为中心,狠抓小组工作,使劳动效率越来越高。到10月20日止,全矿务局五百零二个生产小组中,已经有四十八个小组平均工效达到“一顶三”,提前超额完成了全年的采掘生产计划,有一百一十六个小组平均工效达
“一顶二”以上,做到了按日、按旬,按月完成或超额完成增产节约计划。其余生产小组平均工效也都比去年提高20%以上。
开展以粮、钢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以来,萍乡煤矿通过大挖内部劳动潜力,先后从地面抽调出两千多名职工加强井下采掘第一线,迅速有效地加快了采掘进度,促使原煤生产持续上升。在新的跃进形势下面,萍乡煤矿党委领导干部在跟班劳动中,发现了一个新的问题,这就是:大批人力下井以后,采掘进度虽然大大加快了,原煤产量提高了,但有些班、组的平均劳动工效和劳动生产率却未能得到应有的提高。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呢?经过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发现问题的关键是大批劳力集中采掘第一线以后,更细致、深入的组织工作和思想工作未能相应地跟上去,因而部分劳动力的潜力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针对这些原因,矿党委研究确定,大力发动群众,以提高劳动效率为中心狠抓小组工作,掀起新的增产节约热潮。
为了充分发挥每一个井下劳动力的作用,全局职工从实际生产的需要出发,首先对各种生产小组的劳动力、技术力量进行了全面合理的调整。在调整过程中,许多工作面较小、掘进挡头较少、人力较多的班组,都本着节约使用劳动力的精神,主动提出要求减少成员,有些人员数量不算多但技术力量较强的班组,也按照实际需要,愿意抽出一批大工去调换小工;还有许多不同工种的班组,根据某些人的专长、体力情况,主动要求进行对调。各个生产矿区领导,按照群众的要求,一一进行了合理的调配。这样一来,不仅使许多工作面大、掘进挡头多、人力较少的班组及时得到了充实,技术力量不足的班组得到了加强;而且更重要的是使采掘第一线的生产小组普遍比过去更加精干有力,杜绝了窝工或使用不当不能发挥专长的现象,劳动效率获得了显著的提高。例如高坑生产矿过去抽调人力加强井下后,没有合理的安排,许多小组人多拥挤,互相影响,工效不高。这次调整中,各个掘进小组主动抽出了三百多个劳动力,除了补足了回采力量外,还有二百多人用到了开辟新的挡头和工作面上去,使每一个劳动力都充分发挥了作用,劳动效率大大提高。这个矿在调整劳力以后,原煤日产水平即比调整以前增加4%左右。全矿务局和高坑矿一样,经过整顿以后,劳动效率都比过去有显著提高。
在建立精干的劳动组织的基础上,萍乡煤矿又以小组为单位,大树标兵,大插红旗,全局开展了以追赶袁佑生先进标兵小组为中心的“一顶几”高工效劳动竞赛运动,进一步调动了职工的劳动热情,从而把劳动效率提高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在这项竞赛中,矿党委首先总结了先进标兵袁佑生回采小组的经验。这个小组由于干劲大、民主管理好,团结协作好、革新项目多,从9月间起全组的平均劳动工效达到“一顶三”,每人每班采煤平均达到十四吨多,等于过去每人每班采煤量的三倍。党委号召全局生产小组向袁佑生小组学习,并和这个组开展竞赛。竞赛的目标是“一顶三”,条件是学习和推广好袁佑生小组的经验。由于目标明确,条件简明,就立即形成了一个全局性的学赶超帮的小组竞赛热潮。青山矿回采三区叶炳洪小组与袁佑生小组展开竞赛后,恰恰碰到工作面两头两尾都是采空了的老墟,渣石多、温度高,困难较大。但是由于全组职工紧密协作,互比互追,猛攻难关,平均工效仍然达到十五点四吨,超过了袁佑生小组的水平。
怎样把小组竞赛中所取得的高效率经常化?萍乡煤矿党委在领导生产的实践中找到了一条重要的门路:即以小组为单位广泛吸收工人参加,下放干部、组长、工人三结合,共同搞好小组一级的劳动管理。前一阶段,萍乡煤矿各个基层劳动力的调度、生产指挥等工作,多数集中在生产班长身上,小组长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特别是在大批人员充实井下以后,班组劳动力增多了,劳动管理仍然集中在班长身上,更不能适应新的情况,往往因劳动管理不合理影响工效。针对这些情况,全局进一步加强了小组的劳动管理。首先把下放的数百名干部一直分配到小组,既参加劳动又给小组当好参谋;其次,每一个小组内,以小组长为中心,吸收先进工人、党团员参加,组成一个核心领导小组,有事共同研究,分头去办。这样,小组工作井井有条,事事有人负责,工人的主动性得到了进一步发挥,保证了劳动效率的不断提高。


第3版()
专栏:

寻根究底
于羊
无论对待什么工作,都不能满足于表面现象和已有成就。而应当追根究底地了解清楚,以便进一步地去推动它,提高它,步步提高。
事情的本来面目怎么样,它从何而来,又将往何而去?没有一番认真的踏实的调查研究工夫,是不可能弄得很清楚的。只有对事情本身深知深解以后,才会把它办好。今天本报发表的萍乡煤矿不断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消息,就生动地说明了这个问题。萍乡煤矿在增产节约运动中抽调了两千多名职工去加强采掘第一线,采掘进度也就随之加快了,原煤产量也就随之上升了。这在一般人看来,加强第一线的目的是已经达到了的。可是,这个矿的领导干部没有满足于已有的成就,他们采取跟班劳动的办法,对生产实际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了:采掘进度虽然大大地加快了,原煤产量虽然上升了,但是,从平均工效和劳动生产率来检查,有的班组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个别的班组反而比过去下降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他们寻了“根”,究了“底”,得出了结论:原来劳动力大批集中到第一线以后,有些没有用到生产最需要的地方去,还有部分人的劳动潜力和专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生产人员到了第一线,绝不等于事情的完结,而是事情的开始。生产人员到了第一线以后,还需要继续加以考查:劳动力是否安排得当,劳动效率是否有了提高,原煤的日产量是否还可以再增多一点。弄清了这些情况,才可能更深一步地发现问题,使劳动组织,得到更好的改善,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
有“寻根究底”的精神,才能不断促进工作发展。寻一次根究一次底,就可以发现一些问题,把工作再提高一步,把事情办得更好。萍乡煤矿在改进了劳动组织,劳动效率普遍提高以后,经过又一番寻根究底,又发现了小组与小组之间还有很大差别。为了消除差别,一个大树标兵,大插红旗的高工效劳动竞赛就展开了,“一顶二”、“一顶三”的高效率小组就大批地涌现出来了,全矿的劳动效率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寻根究底”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待任何事物所应有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每个革命工作者对待任何工作都应有的脚踏实地、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这种作风,是做好每一件工作所必需的。


第3版()
专栏:要闻快报

要闻快报
三结合复查鉴定革新项目
天津动力机厂为了巩固、发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成果,从厂级到工段、小组普遍建立了领导干部、技术人员、老工人参加的“三结合小组”,复查、整理、鉴定前一阶段推广的四千多项革新项目。三结合小组开展活动以来,迅速使四十多项因为技术问题没有解决的革新项目过了技术关,从而大大推动了生产。
生产一增再增人员一减再减
武钢建设工程第四公司连年减人增产。去年这个公司曾抽出一千七百人支援农业生产,结果,提前六十六天完成了国家计划。今年前八个月,又减少一千四百多人,计划完成的情况,比去年同期仍然增长了12%。
“八匠”回队就地修配农具
湖北省崇阳县九岭公社从社办工厂中抽出铁、木、篾、石、铜、泥水、银、缝纫等“八匠”,共三百二十八人,下放到生产队,同生产队原有的铁、木工一起,建立修配站和修配组,及时修理农具和生活用具,给农业生产和社员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目前,这“八匠”不仅修好了大批农具和用品,而且还帮助生产队培养了技术人员,传授了手艺。
老工人当“参谋”筹谋划策
吉林市松花江轧钢厂在加强企业民主管理的同时,以生产组长和一些老工人为主,在车间内组成“老工人参谋组”,并在这个基础上成立了全厂的“老工人参谋处”,聘请有丰富生产经验、和群众有密切联系的老工人当参谋,帮助领导筹谋划策,带动群众解决生产关键。老工人当“参谋”的办法,对厂内的增产节约起了很大作用。如“老工人参谋”提出的轧钢小热剪、合金料加热炉等五项建议,使生产效率普遍上升20%,钢材的合格率也大大提高,还节约了五十五个人。
广州港务局实行现场调度
广州港务局所属装卸作业区的领导干部,走出办公室,在码头安营扎寨,实行现场调度。加强了港口装卸部门和车船、仓库、货主的协作,港口吞吐量、装卸量都得到了迅速提高。
青岛街道工业增产小商品
青岛市五金批发站加强了对小五金商品的生产安排,增加产量和品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这个站在扶持街道工业,生产比较简易的小商品,以补老厂生产的不足以后,10月份以来,又在街道工业中建立了板钳工具、各种螺丝、冬季取暖用具、橡胶制品和小规格铁钉等五个生产基地,大力增产更多的小五金产品,供应市场需要。


第3版()
专栏:

算细账抓措施焦比不断降低
武钢两个月节约焦炭一万吨
本报武汉11日电 武汉钢铁公司职工,以“爱煤爱焦如爱粮”的精神,算细账、抓措施,使焦比不断降低,9月比8月降低了四十八公斤,10月又比9月降低五十三公斤;9、10两月节约了一万多吨焦炭。
9月份炼铁厂的职工在制订今年最后四个月增产节约计划的时候,充分讨论了节约焦炭的问题。他们在算细账中发现,如将每一吨生铁的焦比降低3.6%,节约的焦炭可炼出三万多吨生铁。通过算细账,使职工认识到节约焦炭的重大意义。接着厂党委组织技术干部和工人专门开会研究,提出了贯彻执行“精料、大风、高温”的技术操作方针,来达到“稳定炉温、提高风温、降低焦比”的目的。高炉职工在生产中运用这种办法以后,取得了良好效果。二号高炉炉内三班操作人员开展了“稳定炉温、提高风温”的攻关表演赛,将风温从八百二十度左右稳步提高到八百七十度左右。职工们进一步采取了许多措施,如调整和稳定了装料制度,提高了煤气的利用率;在炉况不顺时少加净焦,减少了焦炭消耗量,又适当减低了鼓风湿度,相对提高了风温,因此使焦比不断下降,每吨生铁耗焦量10月份比9月份降低五十三公斤。10月份只用了和9月份数量差不多的焦炭,而生铁的产量却增长了11.19%。


第3版()
专栏:

本溪焦化二厂主焦煤用量再降百分之七
本报本溪11日电 本溪钢铁公司第二焦化厂千方百计节约主焦煤,获得显著成绩,继今年上半年主焦煤比例由45%降低到36%以后,目前又降低到29%左右,为国家节约了一万五千吨主焦煤。
为了节约更多的焦煤,这个厂的党委曾向炼焦职工进行了一系列的节约焦煤的教育,号召职工不丢一块煤,不掉一块炭,并且提出“少用主焦煤、炼出好焦炭”的课题,发动职工献计献策,改进操作技术,突破降低主焦煤用量的生产关键。职工们在鸣放辩论中,提出了五百多项革新建议。这时,工厂党委即组织有经验的炼焦工人和技术人员,在调火、加煤和推焦等炼焦主要生产工序上,进行了细致的操作试验。在试验中,调火工人为了使焦炉的温度保持正常,采取
“细调火”的操作方法。他们主动和气象站建立联系,随时掌握气象的变化,按着气温风向的不同来调节风板开度,改变烟道吸力等办法进行调节炉温。结果迅速突破了调火关键。接着,党委又针对加煤、推焦等工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煤工人经过刻苦钻研,改进了加煤车煤斗和平煤杆等设备,不仅扩大了加煤量,而且还节省了原料消耗。在消火操作上,工人们研究成消火车和喷水管对口灭火的方法,大大减少了焦炭碎裂、水份过多的现象,相应地提高了炭焦块度和强度,为节约主焦煤创造了有利条件。
用少量主焦煤炼出好焦炭试验成功以后,工厂党委立即把试验中出现的一系列新的操作方法,纳入技术操作规程,并积极组织有关职工认真执行。在安排11月炼焦煤种供应计划时,这个厂已主动地提出少要主焦煤,保证炼出质量更好数量更多的焦炭。


第3版()
专栏:

包钢焦化厂用次煤炼好焦
十月份节约焦煤三万多吨
本报包头11日电 包钢焦化厂为了增产焦炭节约焦煤,从加强生产管理着手,适当降低焦煤的配煤比例,多用瘦煤、褐煤等次煤炼出了好焦炭,10月份给国家节约焦煤三万多吨。
为了节约焦煤,这个厂的党委曾向全体职工提出了降低焦煤配煤比例,多用次煤炼好焦的号召。接着一个轰轰烈烈的节约焦煤的群众运动就在全厂开展起来了。调火工作是炼焦的中心环节,党委书记兼厂长边亭深入炉前,召开“三结合”会议,研究和讨论如何改进和加强调火工作。经过多次研究,发现提高燃烧室中部温度和焦炉两侧的炉头温度,是节约焦煤的中心环节。找到这一关键后,炼焦车间党支部又进一步召开调火工段的“三结合”会议,发动群众找原因,想办法。工人们认为燃烧室中部温度低,是因为烧咀小,煤气流量小。厂党委马上组织有关车间进行掉换。为了保持炉头温度,调火组长邓开和调火工人郝德生自己动手,在测压孔盖上衬了一层薄铁板,挡住了冷空气,炉头温度立即有了显著的提高。攻克这些关键后,炉温迅速上升,并彻底消灭了生焦现象,保证了焦炭质量。
要多用次煤炼好焦,还必须相应地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保证正点推焦。为此三班操作工人同心协力,基本上消灭了操作事故,保证了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在各个环节的紧密协作下,很快统一了结焦时间,做到了正点推焦。
由于改进了操作,既节约了大量焦煤,又保证了焦炭质量。焦炭强度,10月中旬比上旬平均提高九公斤,下旬又比中旬提高三公斤,保证了大高炉对冶金焦的需要。


第3版()
专栏: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焦煤 钢铁工业需要的焦炭,并不是什么煤炭都可以炼成的。炼焦煤都是具有一定粘结性的烟煤。可以炼焦的烟煤有几种,它们是气煤、肥煤、瘦煤和焦煤等等。在这些炼焦煤中,以焦煤的质地为最好。单独用焦煤炼焦,结的焦炭块度大,裂纹少,耐磨,抗压强度高。由于焦煤质量好,通常是根据对焦炭的要求,按照一定的比例把焦煤与其它炼焦煤配合起来炼成好焦炭。所以人们又管焦煤叫主焦煤。
气煤 这是一种挥发性较强的烟煤。它含有一些受热后容易挥发的焦油气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它有增加焦炭原料的收缩度的作用,使焦炭容易出炉。
肥煤 是一种粘结力大,结焦性较好的烟煤,是炼焦的重要原料。但是,单独用来炼成焦炭裂纹多,容易碎,所以一般都是与其它的炼焦煤配合冶炼。用它炼焦,结成的焦炭块度大,耐磨性强。
瘦煤 这是一种粘结性弱的炼焦煤。单独用它炼的焦炭一般焦粉较多,不耐磨。但是用它和其它炼焦煤配合炼焦,就可以提高焦炭的块度,减少焦炭的裂纹,因此,它仍然是炼焦煤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煤种。


第3版()
专栏:

当代英雄
沈阳铁路局安全正点标兵、火车司机田维荣和他领导的小组,在山谷多、坡度大、曲线多的横贯长白山脉的哈大铁路四平到陶赖昭段,四年来行走了十七万公里,经过了一万六千多次车站,没有发生过事故和晚点,并且超轴七万多吨,省煤一百七十五吨,多快好省地完成了运输任务。这是建设型5602号机车司机、安全正点标兵田维荣 
         刘福森摄(新华社稿)


第3版()
专栏:

王德龙保管国家资产一丝不苟
十一年从他手里进出二十万件物资没有出过一次差错
本报上海11日电 国营上海商业储运公司光复路仓库第一分库五十八岁的老保管员、共产党员王德龙,十一年来,他经手进出的二十多万件物资,从没有发生过一次损坏、变质事故,也没有出过差错。王德龙这种精心爱护国家财产的高贵品质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已经成为上海仓库保管员中的一面红旗。
王德龙管理的两个底层仓库,总面积达一千一百平方米,这里经常堆放着几百吨、数千件货物。商品的品种和性能更是复杂。拿针织品、文教用品来说就有一千多种。而且商品“性格”,各有不同,有的怕冷,有的怕热,有的需要通风,有的碰不得,加上仓库在苏州河边,地势较低,易于受潮,要保管好就更不容易了。
大跃进以来,这个仓库的储运业务增加将近一倍。可是尽管任务在增加,王德龙经管的物资,照样没有出过一次事故。他所以能够做出这样的成绩,根本原因是他具有爱护国家财产的高度责任心。他说:“问题不在于工作忙不忙,而在于把国家物资看得重要不重要。工作做得勤不勤。只要专心一志,一点不马虎,工作就可以做得万无一失。”
事实也确是这样。有一次,王德龙同时验收几笔商品,货物全部进仓以后,发现针织厂送来的一批内衣有几件只对了货号、数目,没有核对规格。他立即跑进仓间,再逐项仔细核对,结果查出了一件货号相同、规格不符的内衣,及时消灭了差错。今年9月中旬,有一家电瓷厂送来一批熔断器,从外表看来,包装商品的木箱件件完整,只只干燥,按一般收货要求,完全可以进仓;但王德龙不单看外表,还要查看箱子的每条缝,每只角,果然在木箱拼缝处发现了水迹,撬开箱子一查,有四百多件商品的衬纸是湿的,于是及时作了妥善处理。平时,商品到库,王德龙一定要将品名、规格,细致逐项核对清楚。商品出仓,他也要分类、分堆逐件向取货人当面点清。十一年来,他就是这样一丝不苟,严格执行进出仓制度,从不肯让一件没有经过仔细核对、查验的商品,从他手里溜进仓库或交给取货单位。
王德龙平时一上班,先到仓间,为进仓的商品准备好仓位,又根据出仓单逐项找到商品,对好凭证,并把小件货物理好、放好,免得临时手忙脚乱。晚上,他又把当天的账、货复核清楚,把商品整理得齐齐整整,走道打扫得清清爽爽,然后才放心回家。他常说:“保管员不熟悉仓间情况,就像瞎子摸象,决不能管好商品。”正因为这样,他对一千一百平方米大的仓间,各个角落的情况都摸得一清二楚。下雨时风向是那一面,那排窗子要遮上麻袋;多大的潮汛,那块地坪会渗水,他都了如指掌。为了掌握商品性能,钻研保养业务,他还到处向人请教。墨水厂工人送墨水入库,他就问:“墨水瓶到零下几度要冻裂?”碰到化工厂、蜡纸厂的送货员,他又问:“蜡纸、复写纸为什么怕见阳光?”“肥皂和肥皂粉不能堆在一起是啥道理?”有时工人、送货员答不上来,他便抽空去请教设在仓库楼上的商品检验局的技术员。他还坚持参加仓库举办的业余文化班学习文化。由于坚持学习,不断钻研,他的知识、经验就越来越丰富,工作就越做越好。


第3版()
专栏:

我当组长的体会
青岛自行车厂零点五吨转炉组甲班组长 孙发功
我是自行车厂零点五吨转炉组甲班组长。我们组共有十六人,其中党员二人,团员三人,全部是1958年进厂的新工人。两年来,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我们已由不懂炼钢生产变为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炼钢工人。今年3月以来,旬旬月月超额完成国家计划,合格率达到100%。
我从今年6月份开始担任组长,现在谈谈我当组长的几点体会。
要搞好小组生产,首先要做好思想工作
党经常教导我,要搞好小组生产,首先要做好思想工作,使全组一条心,一股劲。要做好全组的思想工作,必须自己首先政治挂帅,才能帮助别人提高觉悟。
我同组里的党、团员和积极分子,经常分析全组思想情况,解决思想问题。如今年7月份生产跃不上去,我们组织了专题辩论,让大家讨论:“为什么我们组的生产跃不上去?同样的原料为什么我们生产不如丙班?”经过小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由于存在自满情绪,不虚心向丙班学习,不主动想办法克服困难,因而生产上不去。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同志们一致表示:“要鼓干劲,争上游,在7月内一定要赶上丙班,超过丙班,誓夺转炉标兵班”。结果,这个誓言实现了,赶上了丙班,并被评为转炉的标兵班。
对组里个别人的思想问题,我们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办法,通过个别谈心、走访、啦家常、交朋友等办法,一面帮助解决思想问题,一面从生产上、生活上关心他们,为他们解决具体困难,使他们的精力集中到生产上来。如记录员安玉可是高中毕业生,过去,认为“炼钢没出息”,工作不起劲。本来记录员的活很轻,按理应该抽空帮助拖钢锭。有一次我叫他拖,他不拖,反向我发牢骚:“干这个临时工,还管那些事。”我看到他这样发展下去很危险,不转变不行。当时,我联想到支部书记三番五次耐心教育我的情形,就下决心要像党帮助我一样去帮助他。我主动地和他接近,和他在一块吃、一块玩、一块看电影,慢慢地了解他的思想情况,用我的思想转变来启发他。我在1958年刚来厂时,也认为自己是一个初中毕业生,应该找一个“有出息”的工作,谁知领导分配我炼钢。当时,我很失望,在工作中表现不好,干起活来游游逛逛,开会也不参加。我曾经要求换个有技术的活干。书记知道我的心事后,耐心地拍着我的肩膀说:“小孙,无论什么工作只要好好干就会有出息。党需要的工作就是最有出息的工作。你是个青年,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应该看看过去,我们国家没有钢铁,什么都得靠着外国,因此总是受帝国主义的欺负;要彻底翻身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就得发展钢铁工业。”接着书记针对我认为炼钢没有技术可学的思想进行启发说:“你是一个初中毕业生,学的东西可不少,你说说,出钢时的火色怎么看法,怎么样算是吹炼好了?”当时可把我问住了,这个问题我真不知道,于是我慢慢地认识到:仅仅学到的一点书本知识是不够用的,炼钢生产中的问题还得从头学起。书记又说:“没有先进的思想,就学不会技术,不热爱工作就很难搞好工作。”书记的一字一句都打中了我的要害,使我认识到了一个青年人应该正确对待个人的前途。党提出:“以钢为纲,全面跃进”,既然钢铁生产这样重要,为什么还没出息?我便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钢铁战线上干一辈子。我的思想问题解决了,工作也有劲了。安玉可听了我的转变,受到很大启发。他对我说:“老孙,你过去也是学生,我也是学生,你能转变我也能转变。”安玉可的思想问题解决了,工作劲头也足了。组里拖钢锭数他拖得多拖得好。他经常向我反映组里同志们的思想情况,自己也迫切要求进步争取入团。在平日工作中,我也注意发挥他的积极性,由于他干得很好,组织上又让他当组里的调度员兼工会组长。在工作中我们俩配合很好,有事一块商量,现在安玉可已成为转炉四个班中最优秀的调度员了。
我除了个别帮助同志以外,还依靠党团员和积极分子做工作,对班里几个进步慢的青年,针对各个人的特点,分工包干,进行具体帮助。
只有努力提高技术,才能搞好生产
要搞好生产,除了做好思想工作外,还必须掌握技术,没有技术就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生产关键。要使全组的同志都学好技术,首先必须自己学好技术。为了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我每天都是早起晚睡,在车间观看别人操作。为了使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我除了在车间拜了七个师傅随时请教外,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炼钢理论书籍,有时为了解决一个具体问题,看书看到深夜。同时,我还经常到兄弟单位学习先进经验。一年多以来,我和同志们曾到车辆厂、三钢、二钢、国棉六厂等六个兄弟厂学习经验一百多次,特别是车辆厂几乎每天都去。有一次我路过车辆厂时,一看见他们正在吹炼,不由自主地就跑去了,看他们炼完一炉又一炉,一连看了好几炉。结果,口袋里装的电影票也过时间了。
我一面自己注意学习技术,提高本领,一面把我学到的东西耐心地教给别人,帮助全组同志提高技术水平。特别是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一些熟练的钢铁工人大批调出去支援新建单位,我们组原来二十六人,现在只有十六人了。面对着劳力不足的情况,我们从今年6月份起,开展了多面手活动,要求每一个人学会几项技术。学习的主要方法是: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采取轮流作业、互换工序和技术表演赛等方法,在实际生产中不断得到提高,仅三个多月的时间,全组工人普遍能掌握两种以上技术,有的人还能掌握十多种技术,并有七人达到“一顶两个半”。这样不仅提高了技术水平,同时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关键。
加强小组生产管理
在提高技术的同时,我们还注意了加强小组的管理工作。根据党支部的指示,在实行四八交叉作业后,一定要加强班前班后会,保证生产秩序正常不紊。为了开好班前会,我都提前到车间,了解上班生产情况,向同志们交代当班生产任务,提出具体关键和措施,并检查防护用品穿戴情况,防止发生事故。班后会主要检查和讨论当班生产情况,使当班问题当班解决,有了经验教训,及时总结交流,发现了好人好事当班评比表扬,有缺点大家帮助。如有一次孙乃义没有开班前会,上一班的“铸口”有个小裂口,本来用泥塞住就能避免事故的发生,结果他不了解这一情况,跑了钢水一百五十多公斤。我们便在班后会上把这一问题作了专门研究,并以此作为教训。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不参加会的现象了。
除此以外,我们小组还紧紧围绕优质高产进行生产关键排队。排出关键就想法解决,保证生产不断提高。第三季度内共找出了十七项关键,其中最突出的关键问题是:转炉跟不上化铁炉的生产,主要是吊车跟不上两个炉生产的需要,我们便采取吊车炉前交叉作业的办法,问题就解决了。另外,转炉吹炼也是一个关键,影响炼好钢,我们就到国棉六厂去学习他们全程面吹的办法,效果很好,保证了吹炼优质钢。
7月份以来,我们推广了班组经济核算,使每一个人在优质高产竞赛中,既注意多出优质钢,又能关心如何降低成本。由于每班及时分析生产情况和公布小组的成本盈亏情况,慢慢地工人都学会了算账,对每班生产了多少优质钢,自己就会算出当班有盈余,还是亏损。全组同志为了多出优质钢,千方百计想办法提高质量,节约原材料。自7月份以来,我们组每天平均拣废铁废钢三百五十公斤。
发扬共产主义协作精神
党经常教导我们:竞赛的目的是为了“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特别是我们炼钢生产是连续作业,要保住转炉的红旗,必须要各个班的生产都能跃上去。在平日工作中,我首先以个人的行动来带动大家,要求全组同志“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送给别人”。我们组提出了:“竞赛分秒必争,协作不分你我”的行动口号。在生产中认真执行了“六不走、三满意”的交接班制度。六不走是:工具准备不齐不走;卫生清洁不好不走;钢锭不垛不走;锭模安不上两套半不走;辅助材料不够一班用的不走;接班的不满意不走。从而作到三满意,即:交班满意,接班满意,人人满意。
我们所取得的成绩应该归功于党,我们所做的工作离党的要求还差的很远。我们决心继续努力,不断提高,不断前进。
(原载大众日报,本报有删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