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7月3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灵活运用张秋香植棉经验
陕西大片棉花生长良好 开花座桃普遍提早
本报西安30日电 陕西省四百六十三万多亩棉花普遍生长良好。有经验的棉农反映,今年棉花现蕾、开花、结桃,一般都比往年提早了五、六天,这是推广张秋香植棉经验的结果。
陕西省普遍推广了张秋香的植棉经验,各地培育的“秋香棉田”就有一百多万亩,约有一百五十万妇女参加了“秋香棉田”作物组
(队)。今年各地棉农推广张秋香植棉经验与往年有很大的不同。往年多是学张秋香施几次肥,浇几次水,中耕几次以及追肥、灌溉和“五步整枝”的方法;今年各地棉农都注意到根据不同的土壤、气候、品种和作物条件(灌溉、施肥量和人力等),灵活地运用张秋香的植棉经验。
关中西部地区西安、咸阳、兴平等地,地温低,影响棉花幼苗的发育,棉花现蕾、开花和座桃的时间一般比关中东部晚六、七天。往年虽然也推广张秋香的植棉经验,但是运用不好,收效不大。今年,西安市汉城公社讲武殿生产队刘玉坤、张崇兰领导的妇女队,在一百八十亩棉田上,灵活地运用张秋香的经验,使这一带的棉田第一次提前现蕾、开花和座桃,并为多座伏桃、保桃打好基础。张秋香的经验的精髓是保持适当的地温,给棉苗发育创造一个温度适中的环境。但是,张秋香管理的棉田是沙性土壤,处在关中东部,地温比西部高三、四度;而西安地区的棉田多是粘性土壤,地温低二、三度。尤其是今年5月阴雨多,地温比往年低,就更加影响幼苗的发育。因此,她们根据当地的地温条件,制定了自己的管理措施。具体作法是:增加中耕次数,提前培土和多施陈墙土,从多方面来提高地温。在现蕾前,把棉田锄了六七遍,最多的锄了十三遍,做到了草多、雨后和灌溉后都中耕松土;根部培土工作也比往年提前七、八天,并在不受旱的情况下适当地减少了灌溉次数和增施陈墙土。贯彻这些措施后,使原来生长参差不齐的棉苗,一变为又茁壮又整齐。根据目前观察,一百八十多亩棉田平均每亩有四千多株苗,株高二尺左右,每株有十七、八个果枝,每株有二十五到三十个花蕾;最多的有二十五个果枝,有五十多个花蕾。但是,进入7月以后,西安地区气候酷热,一般在摄氏三十八度左右,最高到四十二度,而且很长时间没有落雨,棉田已露旱象。因此,她们决定立即漫灌一次活水,随着要中耕两次,抓紧整枝,防止疯长,以增加伏桃,减少落蕾落铃。
张秋香的植棉经验在大面积棉田里推广。咸阳市的棉农,抓住张秋香植棉经验中的关键,也正结合当地的植棉经验,围绕着大抓伏桃,制定出棉田管理的措施。这里90%以上的棉田种的是“五一七”棉花,这种棉花和张秋香种的“岱字十五号”不同。岱字棉生长期长,后期现蕾、座桃率高,“五一七号”棉花生长期短,现蕾、开花和座桃的时间集中在伏期。同时,这一时期棉花需要大量的肥料和水(约占棉花生长过程全部需肥需水量的60%以上)。因此,保证伏期多结桃、结大桃是咸阳市十六万亩棉田丰收的关键。往年,由于对这些特点掌握不够,棉田管理措施跟不上,大田棉花产量不能提高。今年,该市棉农对这些问题已经引起普遍注意,并采取措施给棉田加肥加水,争取多座桃。如钓台公社从两方面加强棉田管理:首先是施一次追肥(每亩最少五千斤圈肥),浇一次水;其次是抓紧“五步整枝”中的去芽子、打辟尖等(现蕾前已脱裤腿,今年棉田都是宽窄行,通风透光好,不打老叶),减少对肥料、水分的消耗,改善通风透光的条件,增加桃数和多座大桃。全社除有专人负责整枝、灌溉和中耕等工作外,各生产队都组织了积肥队伍,展开积肥运动,保证棉田施肥需要。(朱波)


第3版()
专栏:

遍建田头肥坑 大量沤制绿肥
龙吴生产队找到山区造肥好办法
本报讯 福建永安县青水人民公社龙吴大队根据山田特点,建立永久性的田头肥坑,做到常年积肥与突击积肥相结合。今年全队新建的一百多个田头肥坑,已积造了二万二千多担优质沤肥,占上半年总积肥量的一半,施肥量比去年增加了70%,对促进农业大丰收起着重要作用。
这个大队处在极端偏僻的山区,田多人少,每个整劳动力要负担耕种二十五亩,耕作历来都很粗放,特别是施肥严重不足,有些远田根本没有施肥。在去年大跃进中,社员发挥了冲天干劲,苦干猛干,平均每亩也才施肥十四担。今年春天,中共永安县委第一书记边圻同志来到这里检查工作,发现了这个问题,便建议他们在田边挖沤肥坑,就地积肥、就地施用。龙吴大队党支部根据边圻同志的建议,并总结和推广了吴教生产队去年用三合土打田头肥坑沤肥获得增产的经验:这个生产队去年夏季在土堡地方挖了两个田头肥坑,是三合土
(石灰、砂、泥)打成的,上有茅棚遮雨,沤积的肥料质量很好。党支部组织全体干部和党团员、积极分子到吴教生产队参观访问,更加提高了大家的信心,进一步认识到田头肥坑对增产的作用。在思想发动的基础上,支部书记张振枝和大队长等干部分头察勘土地,对肥坑的设置地点作统一规划,肥坑的规格质量标准也作了规定。接着干部、党团员划片包干发动群众,定质、定量、定时完成,支部书记、大队长都带头动手,全队出动一百三十多人,兴建起一百二十个田头肥坑,星罗棋布在二千三百亩的山垅田和梯田之中,平均十九亩田就有一个肥坑。经过检查验收,这些肥坑都符合规格标准。
龙吴大队田头肥坑的做法是:在稍高的田边角上挖一个阔四尺、深六尺的土坑,用一百斤石灰、二百斤砂土拌成的三合土打实,上面再搭上“入”字形的茅棚挡风遮雨。每个田头肥坑放进十多担青草嫩叶,二、三百斤牛粪,一百斤石灰,灌上适量的水,每隔五至十天搅拌一次。经过三十至四十天就可以取得六十担至七十担质量很好的沤肥。
实践证明,田头肥坑确是从根本上解决山田施肥不足的有效途径,是山区积肥造肥的一种多快好省的办法。当地群众总结田头肥坑有四大好处:第一,就地取材。建肥坑的器材:石灰、砂土、茅草等都不用花一文钱,四个人一天可建一个,打的肥坑质量好,不会渗漏;沤肥的主要原料青草嫩叶满山都是,取之不尽。第二,就地积造、就地施用、节省劳力。据统计,全大队今年沤肥二万多担,光运肥就节省了五百个劳动日。第三,用肥便利,便于做到常年积肥与突击积肥相结合。山区水冷,绿肥直接下田肥效迟,往往不能及时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积其他山肥如草木灰、火烧土等还要受到天气的限制。田头肥坑沤的肥料腐熟很快,肥效快,贮在肥坑里随时可以取用。群众称它是“肥料仓库”。第四,肥料质量高,增产效果大。一般野生绿肥都含有对作物生长不利的有机酸。但用石灰、牛粪等沤熟的绿肥,经过化学分解,对作物有害的有机酸成份便大大下降。因此肥效比一般绿肥大很多。根据试验对比,这种沤肥一担可抵得上人尿一担或肥田粉五斤。今年凡是施用田头肥坑沤肥较多的稻子都长得格外好。例如这队青水农业学校在四十多亩稻田周围挖了十个肥坑,每亩分期施肥十二次,施下近百担沤肥。四十多亩早稻都长得非常粗壮、穗长粒多、籽粒饱满,现在即将收割。据老农估计,至少每亩可收八百斤谷,比去年增产一倍半。这个大队最近抽出四十多个劳力专门烧石灰、准备秋后再建田头肥坑三百二十个,做到平均五亩田有一个永久性的田头肥坑。(附图片)
图为湖南宁乡县城关镇居民结合卫生工作,大搞积肥支援农业生产。
陈伯熙摄(新华社稿)


第3版()
专栏:

勇于学习和善于学习
天青
勇于学习一切先进经验的人,是不会故步自封的;但是,要真正学到先进经验,还得善于学习。陕西省往年就推广了张秋香的植棉经验,很多地方也掀起了“学秋香、赶秋香”的热潮,但是,效果不如今年好。今年全省四百多万亩棉花普遍生长良好,现蕾、开花、结桃一般都比往年提早五、六天,关键就在善于学习。往年学张秋香的经验,多偏重在方法上,比如施几次肥、浇几次水、中耕几次,以及“五步整枝”等等。今年各地棉农在学习中,都注意到从本地的具体情况出发,根据不同的土壤、气候、品种和不同的耕作条件,灵活地运用张秋香的植棉经验。
从今年陕西省各地学习张秋香植棉经验的情形可以看出:他们既勇于学习,又善于学习;不仅虚心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还能有分析、有研究、创造性地学习。张秋香的植棉经验最值得学习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她那种具体地分析具体事物,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的天时、地利和棉花生长情况,采取不同的培育管理方法,也就是张秋香所说的“看天、看地、看庄稼”的原则。掌握了这个原则,就可以运用自如,做到因时、因地、因条件制宜,充分利用有利因素,促进作物的生长。
西安市汉城公社讲武殿生产队刘玉坤、张崇兰领导的妇女队,可说是善于学习的一例。这个队今年5月根据张秋香“看天、看地、看庄稼”的原则,结合本地地温比张秋香那里低、土质又不同的实际情况,采取增加中耕次数、提前培土、多施陈墙土、适当减少灌溉次数等具体措施,使棉苗长得茁壮、整齐。7月,根据当地气候热、棉田已呈旱象的情况,又采取漫灌一次活水等管理方法,使一百八十亩棉花一直生长得很好。这个队所以能够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运用张秋香的经验,就在于他们掌握了张秋香那种具体地分析情况、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办法的科学方法。这就是说,她们既知道张秋香的经验,又知道自己的具体条件;是学习张秋香先进经验的过程,又是使张秋香的先进经验具体化本地化的过程。这种创造性的学习的结果,使外地的经验在本地开花结果,使全部棉田块块生长良好。


第3版()
专栏:

多施精肥 多结伏桃
简阳解放耕作区加强暑伏期棉田管理
本报讯 四川简阳县解放公社解放耕作区、群众正抓紧当前棉花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机,集中人力和大部分精肥、农药,突击盛花期追肥和防治蕾铃期虫害,力争多结伏桃;同时为抓秋桃打好基础,确保棉花全面高产。
最近,这个耕作区党总支召开了技术委员会,分析研究了当前棉花生长情况和下一步的具体措施,大家一致认为,大面积的棉田在入伏前就结稳了一批硬桃,棉株生长兴旺,这是抓紧棉花前期管理的结果。“三伏天”是棉花开花结桃最盛最快的时令,决定棉花增产的“伏桃”就在这个时期内形成:“秋桃”花蕾也主要在这个时期内出现。因此抓住当前带关键性的有利时机,采取正确的措施,狠狠地抓稳伏桃,再争取多结一部分秋桃,达到高产是完全可能的。大家还认为,“三伏天”也是棉花正处在需肥、需水最多,虫害最盛,对田间管理要求最严格的生育阶段,也是棉铃脱落最严重的季节。今年由于天气干旱,和大面积带桃入伏耗肥较多,加以土壤水分不足,肥效难于发挥,少数棉株生长缓慢,个别的甚至有“收尖”停止生长的情况。虽然最近喜得透雨,但要恢复正常生长,还需更及时细致的管理,否则棉株早衰和严重的蕾铃脱落现象仍然难于避免。
针对上述情况和目前气候条件与棉花生长特点,经过讨论,决定抓紧暑伏期,实行“大肥重施”,每亩用水粪二十挑,泥肥、羊灰粪等二千斤,并加重硝酸铵、尿素等速效肥的用量,再配合施用部分过磷酸钙、油饼等细肥。要求在施肥中,应该对桃多生长弱的棉田先施,桃少生长旺盛的后施;沙土保水保肥力弱,但肥效发挥较快,适当少施;泥土保肥力强,肥效发挥较慢,实行一次重施。同时加强专业治虫组的力量,用高效率农药如可湿性
“二二三”硫磺粉,与“一六零五”混合,喷射杀灭红铃虫、卷叶虫等。
为了抓好盛花期的田间管理措施,耕作区党、团组织还召开了全耕区的干部和党、团员大会,作了思想动员,开展了一个队与队、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评比竞赛运动,大家纷纷保证在七至十个晴天之内,按质按量的完成盛花期追肥任务。会后的第二天,90%以上的农业劳动力就热情高涨地行动起来了,全耕区在三天之内就结合中耕培土施肥约六百亩,治虫九百多亩;在施肥的同时,各队都采用趁雨天突击泡青、积筛泥肥、引水洗毛坑等方法积造肥料。


第3版()
专栏:

花铃期怎样灌水?
棉花从开花至吐絮,称为花铃期。这一阶段气温高,棉花生长发育旺盛,需水量最大。特别最近许多棉产区出现旱象,更应当注意棉田的灌溉。
灌溉要有正确的方法,才能使水分分布均匀,土壤水分和养分能够得到合理的调节。棉田灌溉方法以沟灌法最为优越。
沟灌在灌水形式上又分隔沟灌,沟沟灌和细流沟灌等三种。隔沟灌溉法的特点是灌水量小,影响地温不大。这在降雨多或降雨量变化大的地区适宜采用。隔沟灌特别适合于棉花生长的早期和后期,及生长期较短的地区。窄行距或地下水位较高时,更应采用隔沟灌溉。
沟沟灌是一沟跟一沟的灌水方法。这在灌水量大的时候最适用。采用沟沟灌法还需要很好地控制灌水量,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优越性。
新疆棉区和河南新乡引黄灌区应用的细流沟灌法,是目前沟灌中一种先进方法。细流沟灌是在灌水沟的进水口处安置一种能控制入沟水流量的工具,使水通过后徐徐流入灌水沟。 (白璧)


第3版()
专栏:

草青叶密 快积绿肥
安徽已为夏种作物和晚秋作物准备大量肥料
本报合肥30日电 安徽省各地根据夏季草木繁茂的特点,在夏季积肥运动中,正抓紧季节突击沤制绿肥。从6月份以来,全省已积各种绿肥十多亿担,为夏种作物和晚秋作物准备了大量肥料。
安徽省从皖南山区到江淮丘陵地区,到处都有充足的绿肥肥源。在很多湖泊和沟塘里,也有大量的水草和湖靛。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全省各地大量沤制绿肥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各地人民公社正抓住夏季有利时机,就田头地边,大沤绿肥。例如巢县就利用靠近巢湖的特点,就地取材,沤制各种绿肥。沿巢湖的十一个人民公社最近正大捞湖靛,各个公社都专门组织了捞湖靛专业队,在6月份内打捞的湖靛就有一千七百多万担。芜湖、安庆、六安等专区目前正组织大批劳力砍野生植物和打捞水草,沤制绿肥。芜湖专区的郎溪和南陵两县到7月8日止,就挖了三万多个田头肥窖,已沤绿肥二百多万担,足够五万亩双季晚稻做基肥用。
在大力沤制绿肥中,安徽省各地从多方面注意节省劳力,并使积肥与其他各种工作结合起来。全椒县孤山公社在田头肥窖里放水草沤制绿肥,还使沤肥与追肥、灌溉和除治病虫害相结合。他们的办法是在沤青草肥时,掺放一些红蓼草、蒿子和猫儿眼等有杀虫效能的野草,把沤制绿肥的肥水就沟壑灌到田里。这样既沤制了绿肥,又收到杀虫的效果,并因肥水自流施灌而节省出大量劳力。贵池县马池公社南冲生产队,把田头地尾的青槎砍下、在田埂上堆成堆子,再把田埂上的草皮铲起来封在上面,外面用泥巴包封起来,顶开做一个一寸左右的洞、使雨水能掺入堆中,促使发酵,十来天即可施用。这样堆积绿肥节省了很多劳力,消灭了田埂上的虫害,肥效也好。
安徽省各地除大力沤制绿肥外,还采取各种措施积攒多种农家肥料,从2月初到7月中旬,全省已积农家肥料一百零九亿多担。各地在积肥运动中,都合理安排了劳动力,成立了积肥领导组织,建立了积肥专业队,按积聚肥料的数量和质量,给予合理的报酬,因而大大地鼓舞了社员积肥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积肥运动的开展。(冯武生)
本报合肥30日电 安徽省宣城县双桥公社三里店大队,按照各种农作物不同生长期对肥料的需要,采取按田定肥、按需积肥、按苗施肥,实行积肥、用肥计划化。
为了做到计划积肥用肥,三里店大队党总支从入春以来,就根据各个季节把各种作物所需要的不同追肥和基肥都作了全面安排。他们召集了老农座谈,分析各片土地的土质,各种作物生长的特点,具体确定了某种作物在什么时候需要什么肥料,某种土质宜下什么肥料,做到看田施肥,按需下肥。
用肥计划安排好后,大队党总支便加强积肥的领导。首先发动社员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砍青蒿,沤制绿肥。全大队挖有田头肥窖七百四十二个,沤肥坑一千四百多个。并且采取清理猪牛栏、家土换野土、挖阴沟、积杂肥、烧土粪等办法积肥。还普遍大搞烟中取氨,大制土化肥。全大队四十六个食堂,有三十七个食堂都进行烟中取氨。土化肥厂也由三个发展到三十六个,每天可产土化肥八百多担。与此同时,大队的干部都带头积肥,和社员一样分配积肥定额。
采取以上各种措施以后,从3月初到6月底止,三里店大队已超额完成了积肥计划。
为了做到计划用肥,他们把肥料按照作物的需要进行了分配。如该大队发现有四百多亩小麦三类苗后,便及时地追上了三万三千多担人畜粪、土化肥、沤肥等速效肥料。由于事前备足了早、中稻基肥,因而能按时完成早、中稻栽插。
这个大队在实行了计划积肥用肥的措施后,还可以依据农活忙闲、合理使用强弱劳力。如农活比较闲时,他们组织劳力把肥料运往田头;需要追肥时,只要组织一些半劳力就可以把肥料及时地施下田,不致因突击施肥而影响其他农活。


第3版()
专栏:

管好油料作物
晋北160万亩油料作物普锄一遍
本报太原30日电 山西省晋北地区加强油料和经济作物的田间管理,组织技术力量,建立专业队伍,猛攻薄弱环节,力争今年油料等经济作物大丰收。目前,全区一百六十多万亩油料作物已锄过头遍,三十多万亩经济作物已普遍锄过两次。
晋北是山西省种植油料和经济作物的重点地区之一。全区今年种植的一百六十三万五千亩油料作物,相当于全省油料作物种植面积的60%以上。
6月间,各地在管早、管好,株株苗壮,块块丰收的口号下,积极进行了除草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七十六万亩作物锄过了二次,苗子已长到六至八寸。
今年油料作物苗粗、苗壮、苗匀、枝头多。各地人民公社都确定了一个党委书记负责领导管理油料生产,组织了专业队伍共十一万多人,实行了包工包产责任制。
为了从多方面提高管理油料作物的技术水平,各地先后训练了技术人员三万七千多人,培植了十一万二千多亩高额丰产田。这些高额丰产田都建立了田间管理档案,普锄了三次,追了一次肥。
各地又采取了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猛攻三类田。阳高、左云、大同等八个县、市,经过七天战斗,已对六万亩三类田进一步加强了管理。
在加强油料作物田间管理的同时,各地对三十多万亩经济作物,也进行了加工管理。到目前为止,这三十多万亩经济作物已经普锄两次,追了一次肥。朔县今年种植的三千六百多亩白麻,都种在耕作条件好的基本农田里。因此生长良好,早种的已经长到五尺多高,最低的也在一尺半以上。已经普遍锄过一遍,也浇过水。全县各人民公社最近还展开对虫害的斗争。


第3版()
专栏:

襄阳芝麻三类苗迅速升级
本报武汉30日电 湖北省襄阳县在搞好粮棉生产的同时,大抓芝麻的田间管理。
芝麻是襄阳县的一种主要作物,播种面积达到三十二万五千亩。为了实现芝麻的大丰收,中共襄阳县委从县一直到生产队的党组织都指定一个党委书记或党委委员负责专管芝麻生产。芝麻面积较大的生产队,都抽出一定的劳力专门负责芝麻的田间管理,并且实行包面积,包投资、包产量、包任务,从种到收,一直到底的“四包”责任制。襄阳县的芝麻,在“种”和“管”的过程中,无论在施肥、锄草、除虫、防涝等各个环节,都比往年动手得早。目前全县除少数晚茬芝麻外,已普遍锄过三遍草,有的正在抢锄四道草,为芝麻保墒。大部分的芝麻地先后施过一道追肥。全县原来发现约有20%的三类苗,现各地正在补追速效肥料,让三类苗吃饱壮劲,赶上一类苗。朱坡公社新集生产队,把麻饼、硫酸铵、细牛栏粪、陈墙土等快速肥施到一百亩晚芝麻地里,芝麻已转瘦为壮,接近了一类苗。
最近天旱无雨,有些地区已经发现土蝗虫、蚜虫、芝麻虫等虫害。农民们正在积极开展防治活动。 (李金锴)


第3版()
专栏:

黑龙江巴彦县太平公社社员,在双条播的大豆地里,查花、数杈,预测产量。 新华社记者刘文成摄
河南西平县城关公社种植的春芝麻,已普遍长到四尺半高,正在开花结蒴。 李振西摄(新华社稿)


第3版()
专栏:

福建漳浦县栽种的八万亩花生已开花结实,不久就可以收获了。
新华社记者 侯民杰摄


第3版()
专栏:

正顶该打 贵在适时
夏雨
对棉花打正顶的问题,近几年来是有争论的。1958年以前,存在着早打与晚打之争。在1958年大跃进中,又有人主张干脆不打顶,还进行了试验。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争论问题是:第一,棉花正顶究竟打不打?第二,如果要打,啥时候打?
棉花正顶该不该打,这要从棉花的特性去考虑。棉花是一种无限花序作物,能够连续不断地开花结果。棉花开花有它自己特有的规律,即从下部第一果枝的第一节开始开花,然后逐枝逐节地由下而上、由内而外,呈螺旋状的开下去,直到冬季温度降低、植株被冻死止,整个开花过程,要延续三个月以上。如果不打正顶,任凭棉株主干的顶芽一股劲向上伸展,是可以增加许多花蕾的。不过,最上部的果枝在后期着生的花蕾发育很慢,往往在没有开花结铃之前就冻死,是些无效花蕾。而适时打去正顶,节省下许多养分供给早期有效棉铃,就能使棉铃大而重,吐絮早,品质好,达到增产的目的。
再说,土壤中的养料,经过棉株根系吸收后,要输送到枝叶等其他部分去。根据苏联李森科院士的理论,那部分生长最快、最旺盛,养料即迅速向那儿输送。而棉株生长最快的是主干顶端的生长点,于是养料大部分都集中在供给生长点的消耗。如果不打正顶,果枝上各部分和花蕾幼铃,就会由于养料供应不足而呈现“饥饿”状态,以致不得不从果枝上脱落下来。让早期花蕾脱落下来,就会大大影响产量。
还有一层,任凭棉株一股劲往上长,或者分枝长得过长,棉株拥挤,妨碍通风透光,容易滋生病虫,增加蕾铃脱落。只有适时打去正顶,才能保证棉田通风透光,提早裂桃吐絮,减少僵瓣和烂铃。
以上三点可以说明,打正顶是棉花整枝技术中特别重要的环节,是决定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最主要的因素。正顶不可不打,这是应肯定的。当然,在考察打正顶时,还必须和打油条、打强芽、打旁顶等措施结合起来,才能更加发挥棉花打正顶的优越性。
棉花正顶应该啥时候打?是早打还是晚打呢?在1958年,为了充分利用棉花生长期,争取多结秋桃,采取了适当晚打顶的做法。事实证明,这样作是对的。但这绝不意味着打顶愈晚愈好。打顶过晚,和不打顶的害处是差不多的。因为打得太晚,就会使大量养分消耗在棉株生长点的伸长上,棉株上部的无效果枝和无效花蕾的数目增多,而中、下部棉铃的成长就要受到很大影响,增加蕾铃脱落,使棉花晚熟减产。但是,过早打顶的坏处则更为明显。早打顶可以达到早熟目的,增加一点霜前花,但早打顶会限制棉株生长,损失一批有用的果枝和棉桃,使总产量大大降低。值得注意的是,过早打去正顶的棉株,由于生长还十分旺盛,结果会促使强芽丛生,虚耗植株养分,大大影响光照条件。总之,正顶要打,贵在适时,过早、过迟都不好。
怎样才能做到适时打顶呢?最少要掌握三个原则:第一、根据当地秋霜来临的时期和棉株生长发育的状况来确定。比如山西南部棉花从现蕾到吐絮,一般需要七十到八十天的时间,而当地历年来枯霜期平均为10月25日,在霜前有七十天工夫即能成长霜后桃。因此,打顶适期应为8月15日到20日之间,即应在8月上中旬。各地可以因时因地制宜,决定打正顶的合适时期。第二、在多雨、日照不足的条件下,肥地棉田发生徒长现象,应该适当早打。如果雨水较少,气候干旱,棉株生长紧凑,通风透光良好,那就应该适当晚打。第三、要看土壤肥力,要区别水地和旱地。水地、肥力充足的棉田,可以晚点打,争取多结几个秋桃;旱地、肥力差的,要适当早打,以保中部棉铃。
(原载山西日报)(附图片)
广西从湖北省汉川县请来的植棉技术员文春哇(左二)正在棉田里给社员们讲解棉花整枝技术。
新华社记者 高骏摄


第3版()
专栏:简明新闻

简明新闻
越南鲫鱼落户海南岛
越南民主共和国1957年6月赠送给广东省海南行政区的六尾非洲鲫鱼,经过两年来的人工养殖和孵化,现在已经繁殖到四百多万尾。
捷克甜菜种在赣南
江西省宁都县琳池农场畜牧队今年试种了三亩多捷克甜菜,现在已收割完毕,一共收到一万四千多斤,比一般地区甜菜产量高很多。
山东调白菜种支援兄弟省
山东省各地商业部门积极收购白菜种,支援兄弟省市发展蔬菜生产。截至7月20日的统计,全省已为广东、江苏、宁夏、青海、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和自治区,收购了“胶州大白菜种和“城阳青”等优良菜种五万六千六百多斤。
河北山区引洪水灌农田
河北省邯郸、保定、张家口等地的山区人民公社,抓紧雨季积极引洪水淤灌农田。据三个地区十二个县、市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拦洪水淤灌农田九十多万亩,淤灌肥泥一般厚二寸左右。经过淤灌的庄稼,普遍色绿,茎粗叶茂,许多三类苗很快上升为二类苗。


第3版()
专栏:

灵活运用张秋香植棉经验
陕西大片棉花生长良好 开花座桃普遍提早
本报西安30日电 陕西省四百六十三万多亩棉花普遍生长良好。有经验的棉农反映,今年棉花现蕾、开花、结桃,一般都比往年提早了五、六天,这是推广张秋香植棉经验的结果。
陕西省普遍推广了张秋香的植棉经验,各地培育的“秋香棉田”就有一百多万亩,约有一百五十万妇女参加了“秋香棉田”作物组
(队)。今年各地棉农推广张秋香植棉经验与往年有很大的不同。往年多是学张秋香施几次肥,浇几次水,中耕几次以及追肥、灌溉和“五步整枝”的方法;今年各地棉农都注意到根据不同的土壤、气候、品种和作物条件(灌溉、施肥量和人力等),灵活地运用张秋香的植棉经验。
关中西部地区西安、咸阳、兴平等地,地温低,影响棉花幼苗的发育,棉花现蕾、开花和座桃的时间一般比关中东部晚六、七天。往年虽然也推广张秋香的植棉经验,但是运用不好,收效不大。今年,西安市汉城公社讲武殿生产队刘玉坤、张崇兰领导的妇女队,在一百八十亩棉田上,灵活地运用张秋香的经验,使这一带的棉田第一次提前现蕾、开花和座桃,并为多座伏桃、保桃打好基础。张秋香的经验的精髓是保持适当的地温,给棉苗发育创造一个温度适中的环境。但是,张秋香管理的棉田是沙性土壤,处在关中东部,地温比西部高三、四度;而西安地区的棉田多是粘性土壤,地温低二、三度。尤其是今年5月阴雨多,地温比往年低,就更加影响幼苗的发育。因此,她们根据当地的地温条件,制定了自己的管理措施。具体作法是:增加中耕次数,提前培土和多施陈墙土,从多方面来提高地温。在现蕾前,把棉田锄了六七遍,最多的锄了十三遍,做到了草多、雨后和灌溉后都中耕松土;根部培土工作也比往年提前七、八天,并在不受旱的情况下适当地减少了灌溉次数和增施陈墙土。贯彻这些措施后,使原来生长参差不齐的棉苗,一变为又茁壮又整齐。根据目前观察,一百八十多亩棉田平均每亩有四千多株苗,株高二尺左右,每株有十七、八个果枝,每株有二十五到三十个花蕾;最多的有二十五个果枝,有五十多个花蕾。但是,进入7月以后,西安地区气候酷热,一般在摄氏三十八度左右,最高到四十二度,而且很长时间没有落雨,棉田已露旱象。因此,她们决定立即漫灌一次活水,随着要中耕两次,抓紧整枝,防止疯长,以增加伏桃,减少落蕾落铃。
张秋香的植棉经验在大面积棉田里推广。咸阳市的棉农,抓住张秋香植棉经验中的关键,也正结合当地的植棉经验,围绕着大抓伏桃,制定出棉田管理的措施。这里90%以上的棉田种的是“五一七”棉花,这种棉花和张秋香种的“岱字十五号”不同。岱字棉生长期长,后期现蕾、座桃率高,“五一七号”棉花生长期短,现蕾、开花和座桃的时间集中在伏期。同时,这一时期棉花需要大量的肥料和水(约占棉花生长过程全部需肥需水量的60%以上)。因此,保证伏期多结桃、结大桃是咸阳市十六万亩棉田丰收的关键。往年,由于对这些特点掌握不够,棉田管理措施跟不上,大田棉花产量不能提高。今年,该市棉农对这些问题已经引起普遍注意,并采取措施给棉田加肥加水,争取多座桃。如钓台公社从两方面加强棉田管理:首先是施一次追肥(每亩最少五千斤圈肥),浇一次水;其次是抓紧“五步整枝”中的去芽子、打辟尖等(现蕾前已脱裤腿,今年棉田都是宽窄行,通风透光好,不打老叶),减少对肥料、水分的消耗,改善通风透光的条件,增加桃数和多座大桃。全社除有专人负责整枝、灌溉和中耕等工作外,各生产队都组织了积肥队伍,展开积肥运动,保证棉田施肥需要。(朱波)


第3版()
专栏:

遍建田头肥坑 大量沤制绿肥
龙吴生产队找到山区造肥好办法
本报讯 福建永安县青水人民公社龙吴大队根据山田特点,建立永久性的田头肥坑,做到常年积肥与突击积肥相结合。今年全队新建的一百多个田头肥坑,已积造了二万二千多担优质沤肥,占上半年总积肥量的一半,施肥量比去年增加了70%,对促进农业大丰收起着重要作用。
这个大队处在极端偏僻的山区,田多人少,每个整劳动力要负担耕种二十五亩,耕作历来都很粗放,特别是施肥严重不足,有些远田根本没有施肥。在去年大跃进中,社员发挥了冲天干劲,苦干猛干,平均每亩也才施肥十四担。今年春天,中共永安县委第一书记边圻同志来到这里检查工作,发现了这个问题,便建议他们在田边挖沤肥坑,就地积肥、就地施用。龙吴大队党支部根据边圻同志的建议,并总结和推广了吴教生产队去年用三合土打田头肥坑沤肥获得增产的经验:这个生产队去年夏季在土堡地方挖了两个田头肥坑,是三合土
(石灰、砂、泥)打成的,上有茅棚遮雨,沤积的肥料质量很好。党支部组织全体干部和党团员、积极分子到吴教生产队参观访问,更加提高了大家的信心,进一步认识到田头肥坑对增产的作用。在思想发动的基础上,支部书记张振枝和大队长等干部分头察勘土地,对肥坑的设置地点作统一规划,肥坑的规格质量标准也作了规定。接着干部、党团员划片包干发动群众,定质、定量、定时完成,支部书记、大队长都带头动手,全队出动一百三十多人,兴建起一百二十个田头肥坑,星罗棋布在二千三百亩的山垅田和梯田之中,平均十九亩田就有一个肥坑。经过检查验收,这些肥坑都符合规格标准。
龙吴大队田头肥坑的做法是:在稍高的田边角上挖一个阔四尺、深六尺的土坑,用一百斤石灰、二百斤砂土拌成的三合土打实,上面再搭上“入”字形的茅棚挡风遮雨。每个田头肥坑放进十多担青草嫩叶,二、三百斤牛粪,一百斤石灰,灌上适量的水,每隔五至十天搅拌一次。经过三十至四十天就可以取得六十担至七十担质量很好的沤肥。
实践证明,田头肥坑确是从根本上解决山田施肥不足的有效途径,是山区积肥造肥的一种多快好省的办法。当地群众总结田头肥坑有四大好处:第一,就地取材。建肥坑的器材:石灰、砂土、茅草等都不用花一文钱,四个人一天可建一个,打的肥坑质量好,不会渗漏;沤肥的主要原料青草嫩叶满山都是,取之不尽。第二,就地积造、就地施用、节省劳力。据统计,全大队今年沤肥二万多担,光运肥就节省了五百个劳动日。第三,用肥便利,便于做到常年积肥与突击积肥相结合。山区水冷,绿肥直接下田肥效迟,往往不能及时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积其他山肥如草木灰、火烧土等还要受到天气的限制。田头肥坑沤的肥料腐熟很快,肥效快,贮在肥坑里随时可以取用。群众称它是“肥料仓库”。第四,肥料质量高,增产效果大。一般野生绿肥都含有对作物生长不利的有机酸。但用石灰、牛粪等沤熟的绿肥,经过化学分解,对作物有害的有机酸成份便大大下降。因此肥效比一般绿肥大很多。根据试验对比,这种沤肥一担可抵得上人尿一担或肥田粉五斤。今年凡是施用田头肥坑沤肥较多的稻子都长得格外好。例如这队青水农业学校在四十多亩稻田周围挖了十个肥坑,每亩分期施肥十二次,施下近百担沤肥。四十多亩早稻都长得非常粗壮、穗长粒多、籽粒饱满,现在即将收割。据老农估计,至少每亩可收八百斤谷,比去年增产一倍半。这个大队最近抽出四十多个劳力专门烧石灰、准备秋后再建田头肥坑三百二十个,做到平均五亩田有一个永久性的田头肥坑。(附图片)
图为湖南宁乡县城关镇居民结合卫生工作,大搞积肥支援农业生产。
陈伯熙摄(新华社稿)


第3版()
专栏:

勇于学习和善于学习
天青
勇于学习一切先进经验的人,是不会故步自封的;但是,要真正学到先进经验,还得善于学习。陕西省往年就推广了张秋香的植棉经验,很多地方也掀起了“学秋香、赶秋香”的热潮,但是,效果不如今年好。今年全省四百多万亩棉花普遍生长良好,现蕾、开花、结桃一般都比往年提早五、六天,关键就在善于学习。往年学张秋香的经验,多偏重在方法上,比如施几次肥、浇几次水、中耕几次,以及“五步整枝”等等。今年各地棉农在学习中,都注意到从本地的具体情况出发,根据不同的土壤、气候、品种和不同的耕作条件,灵活地运用张秋香的植棉经验。
从今年陕西省各地学习张秋香植棉经验的情形可以看出:他们既勇于学习,又善于学习;不仅虚心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还能有分析、有研究、创造性地学习。张秋香的植棉经验最值得学习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她那种具体地分析具体事物,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的天时、地利和棉花生长情况,采取不同的培育管理方法,也就是张秋香所说的“看天、看地、看庄稼”的原则。掌握了这个原则,就可以运用自如,做到因时、因地、因条件制宜,充分利用有利因素,促进作物的生长。
西安市汉城公社讲武殿生产队刘玉坤、张崇兰领导的妇女队,可说是善于学习的一例。这个队今年5月根据张秋香“看天、看地、看庄稼”的原则,结合本地地温比张秋香那里低、土质又不同的实际情况,采取增加中耕次数、提前培土、多施陈墙土、适当减少灌溉次数等具体措施,使棉苗长得茁壮、整齐。7月,根据当地气候热、棉田已呈旱象的情况,又采取漫灌一次活水等管理方法,使一百八十亩棉花一直生长得很好。这个队所以能够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运用张秋香的经验,就在于他们掌握了张秋香那种具体地分析情况、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办法的科学方法。这就是说,她们既知道张秋香的经验,又知道自己的具体条件;是学习张秋香先进经验的过程,又是使张秋香的先进经验具体化本地化的过程。这种创造性的学习的结果,使外地的经验在本地开花结果,使全部棉田块块生长良好。


第3版()
专栏:

多施精肥 多结伏桃
简阳解放耕作区加强暑伏期棉田管理
本报讯 四川简阳县解放公社解放耕作区、群众正抓紧当前棉花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机,集中人力和大部分精肥、农药,突击盛花期追肥和防治蕾铃期虫害,力争多结伏桃;同时为抓秋桃打好基础,确保棉花全面高产。
最近,这个耕作区党总支召开了技术委员会,分析研究了当前棉花生长情况和下一步的具体措施,大家一致认为,大面积的棉田在入伏前就结稳了一批硬桃,棉株生长兴旺,这是抓紧棉花前期管理的结果。“三伏天”是棉花开花结桃最盛最快的时令,决定棉花增产的“伏桃”就在这个时期内形成:“秋桃”花蕾也主要在这个时期内出现。因此抓住当前带关键性的有利时机,采取正确的措施,狠狠地抓稳伏桃,再争取多结一部分秋桃,达到高产是完全可能的。大家还认为,“三伏天”也是棉花正处在需肥、需水最多,虫害最盛,对田间管理要求最严格的生育阶段,也是棉铃脱落最严重的季节。今年由于天气干旱,和大面积带桃入伏耗肥较多,加以土壤水分不足,肥效难于发挥,少数棉株生长缓慢,个别的甚至有“收尖”停止生长的情况。虽然最近喜得透雨,但要恢复正常生长,还需更及时细致的管理,否则棉株早衰和严重的蕾铃脱落现象仍然难于避免。
针对上述情况和目前气候条件与棉花生长特点,经过讨论,决定抓紧暑伏期,实行“大肥重施”,每亩用水粪二十挑,泥肥、羊灰粪等二千斤,并加重硝酸铵、尿素等速效肥的用量,再配合施用部分过磷酸钙、油饼等细肥。要求在施肥中,应该对桃多生长弱的棉田先施,桃少生长旺盛的后施;沙土保水保肥力弱,但肥效发挥较快,适当少施;泥土保肥力强,肥效发挥较慢,实行一次重施。同时加强专业治虫组的力量,用高效率农药如可湿性
“二二三”硫磺粉,与“一六零五”混合,喷射杀灭红铃虫、卷叶虫等。
为了抓好盛花期的田间管理措施,耕作区党、团组织还召开了全耕区的干部和党、团员大会,作了思想动员,开展了一个队与队、个人与个人之间的评比竞赛运动,大家纷纷保证在七至十个晴天之内,按质按量的完成盛花期追肥任务。会后的第二天,90%以上的农业劳动力就热情高涨地行动起来了,全耕区在三天之内就结合中耕培土施肥约六百亩,治虫九百多亩;在施肥的同时,各队都采用趁雨天突击泡青、积筛泥肥、引水洗毛坑等方法积造肥料。


第3版()
专栏:

花铃期怎样灌水?
棉花从开花至吐絮,称为花铃期。这一阶段气温高,棉花生长发育旺盛,需水量最大。特别最近许多棉产区出现旱象,更应当注意棉田的灌溉。
灌溉要有正确的方法,才能使水分分布均匀,土壤水分和养分能够得到合理的调节。棉田灌溉方法以沟灌法最为优越。
沟灌在灌水形式上又分隔沟灌,沟沟灌和细流沟灌等三种。隔沟灌溉法的特点是灌水量小,影响地温不大。这在降雨多或降雨量变化大的地区适宜采用。隔沟灌特别适合于棉花生长的早期和后期,及生长期较短的地区。窄行距或地下水位较高时,更应采用隔沟灌溉。
沟沟灌是一沟跟一沟的灌水方法。这在灌水量大的时候最适用。采用沟沟灌法还需要很好地控制灌水量,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优越性。
新疆棉区和河南新乡引黄灌区应用的细流沟灌法,是目前沟灌中一种先进方法。细流沟灌是在灌水沟的进水口处安置一种能控制入沟水流量的工具,使水通过后徐徐流入灌水沟。 (白璧)


第3版()
专栏:

草青叶密 快积绿肥
安徽已为夏种作物和晚秋作物准备大量肥料
本报合肥30日电 安徽省各地根据夏季草木繁茂的特点,在夏季积肥运动中,正抓紧季节突击沤制绿肥。从6月份以来,全省已积各种绿肥十多亿担,为夏种作物和晚秋作物准备了大量肥料。
安徽省从皖南山区到江淮丘陵地区,到处都有充足的绿肥肥源。在很多湖泊和沟塘里,也有大量的水草和湖靛。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全省各地大量沤制绿肥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各地人民公社正抓住夏季有利时机,就田头地边,大沤绿肥。例如巢县就利用靠近巢湖的特点,就地取材,沤制各种绿肥。沿巢湖的十一个人民公社最近正大捞湖靛,各个公社都专门组织了捞湖靛专业队,在6月份内打捞的湖靛就有一千七百多万担。芜湖、安庆、六安等专区目前正组织大批劳力砍野生植物和打捞水草,沤制绿肥。芜湖专区的郎溪和南陵两县到7月8日止,就挖了三万多个田头肥窖,已沤绿肥二百多万担,足够五万亩双季晚稻做基肥用。
在大力沤制绿肥中,安徽省各地从多方面注意节省劳力,并使积肥与其他各种工作结合起来。全椒县孤山公社在田头肥窖里放水草沤制绿肥,还使沤肥与追肥、灌溉和除治病虫害相结合。他们的办法是在沤青草肥时,掺放一些红蓼草、蒿子和猫儿眼等有杀虫效能的野草,把沤制绿肥的肥水就沟壑灌到田里。这样既沤制了绿肥,又收到杀虫的效果,并因肥水自流施灌而节省出大量劳力。贵池县马池公社南冲生产队,把田头地尾的青槎砍下、在田埂上堆成堆子,再把田埂上的草皮铲起来封在上面,外面用泥巴包封起来,顶开做一个一寸左右的洞、使雨水能掺入堆中,促使发酵,十来天即可施用。这样堆积绿肥节省了很多劳力,消灭了田埂上的虫害,肥效也好。
安徽省各地除大力沤制绿肥外,还采取各种措施积攒多种农家肥料,从2月初到7月中旬,全省已积农家肥料一百零九亿多担。各地在积肥运动中,都合理安排了劳动力,成立了积肥领导组织,建立了积肥专业队,按积聚肥料的数量和质量,给予合理的报酬,因而大大地鼓舞了社员积肥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积肥运动的开展。(冯武生)
本报合肥30日电 安徽省宣城县双桥公社三里店大队,按照各种农作物不同生长期对肥料的需要,采取按田定肥、按需积肥、按苗施肥,实行积肥、用肥计划化。
为了做到计划积肥用肥,三里店大队党总支从入春以来,就根据各个季节把各种作物所需要的不同追肥和基肥都作了全面安排。他们召集了老农座谈,分析各片土地的土质,各种作物生长的特点,具体确定了某种作物在什么时候需要什么肥料,某种土质宜下什么肥料,做到看田施肥,按需下肥。
用肥计划安排好后,大队党总支便加强积肥的领导。首先发动社员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砍青蒿,沤制绿肥。全大队挖有田头肥窖七百四十二个,沤肥坑一千四百多个。并且采取清理猪牛栏、家土换野土、挖阴沟、积杂肥、烧土粪等办法积肥。还普遍大搞烟中取氨,大制土化肥。全大队四十六个食堂,有三十七个食堂都进行烟中取氨。土化肥厂也由三个发展到三十六个,每天可产土化肥八百多担。与此同时,大队的干部都带头积肥,和社员一样分配积肥定额。
采取以上各种措施以后,从3月初到6月底止,三里店大队已超额完成了积肥计划。
为了做到计划用肥,他们把肥料按照作物的需要进行了分配。如该大队发现有四百多亩小麦三类苗后,便及时地追上了三万三千多担人畜粪、土化肥、沤肥等速效肥料。由于事前备足了早、中稻基肥,因而能按时完成早、中稻栽插。
这个大队在实行了计划积肥用肥的措施后,还可以依据农活忙闲、合理使用强弱劳力。如农活比较闲时,他们组织劳力把肥料运往田头;需要追肥时,只要组织一些半劳力就可以把肥料及时地施下田,不致因突击施肥而影响其他农活。


第3版()
专栏:

管好油料作物
晋北160万亩油料作物普锄一遍
本报太原30日电 山西省晋北地区加强油料和经济作物的田间管理,组织技术力量,建立专业队伍,猛攻薄弱环节,力争今年油料等经济作物大丰收。目前,全区一百六十多万亩油料作物已锄过头遍,三十多万亩经济作物已普遍锄过两次。
晋北是山西省种植油料和经济作物的重点地区之一。全区今年种植的一百六十三万五千亩油料作物,相当于全省油料作物种植面积的60%以上。
6月间,各地在管早、管好,株株苗壮,块块丰收的口号下,积极进行了除草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七十六万亩作物锄过了二次,苗子已长到六至八寸。
今年油料作物苗粗、苗壮、苗匀、枝头多。各地人民公社都确定了一个党委书记负责领导管理油料生产,组织了专业队伍共十一万多人,实行了包工包产责任制。
为了从多方面提高管理油料作物的技术水平,各地先后训练了技术人员三万七千多人,培植了十一万二千多亩高额丰产田。这些高额丰产田都建立了田间管理档案,普锄了三次,追了一次肥。
各地又采取了抓两头带中间的办法,猛攻三类田。阳高、左云、大同等八个县、市,经过七天战斗,已对六万亩三类田进一步加强了管理。
在加强油料作物田间管理的同时,各地对三十多万亩经济作物,也进行了加工管理。到目前为止,这三十多万亩经济作物已经普锄两次,追了一次肥。朔县今年种植的三千六百多亩白麻,都种在耕作条件好的基本农田里。因此生长良好,早种的已经长到五尺多高,最低的也在一尺半以上。已经普遍锄过一遍,也浇过水。全县各人民公社最近还展开对虫害的斗争。


第3版()
专栏:

襄阳芝麻三类苗迅速升级
本报武汉30日电 湖北省襄阳县在搞好粮棉生产的同时,大抓芝麻的田间管理。
芝麻是襄阳县的一种主要作物,播种面积达到三十二万五千亩。为了实现芝麻的大丰收,中共襄阳县委从县一直到生产队的党组织都指定一个党委书记或党委委员负责专管芝麻生产。芝麻面积较大的生产队,都抽出一定的劳力专门负责芝麻的田间管理,并且实行包面积,包投资、包产量、包任务,从种到收,一直到底的“四包”责任制。襄阳县的芝麻,在“种”和“管”的过程中,无论在施肥、锄草、除虫、防涝等各个环节,都比往年动手得早。目前全县除少数晚茬芝麻外,已普遍锄过三遍草,有的正在抢锄四道草,为芝麻保墒。大部分的芝麻地先后施过一道追肥。全县原来发现约有20%的三类苗,现各地正在补追速效肥料,让三类苗吃饱壮劲,赶上一类苗。朱坡公社新集生产队,把麻饼、硫酸铵、细牛栏粪、陈墙土等快速肥施到一百亩晚芝麻地里,芝麻已转瘦为壮,接近了一类苗。
最近天旱无雨,有些地区已经发现土蝗虫、蚜虫、芝麻虫等虫害。农民们正在积极开展防治活动。 (李金锴)


第3版()
专栏:

黑龙江巴彦县太平公社社员,在双条播的大豆地里,查花、数杈,预测产量。 新华社记者刘文成摄
河南西平县城关公社种植的春芝麻,已普遍长到四尺半高,正在开花结蒴。 李振西摄(新华社稿)


第3版()
专栏:

福建漳浦县栽种的八万亩花生已开花结实,不久就可以收获了。
新华社记者 侯民杰摄


第3版()
专栏:

正顶该打 贵在适时
夏雨
对棉花打正顶的问题,近几年来是有争论的。1958年以前,存在着早打与晚打之争。在1958年大跃进中,又有人主张干脆不打顶,还进行了试验。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争论问题是:第一,棉花正顶究竟打不打?第二,如果要打,啥时候打?
棉花正顶该不该打,这要从棉花的特性去考虑。棉花是一种无限花序作物,能够连续不断地开花结果。棉花开花有它自己特有的规律,即从下部第一果枝的第一节开始开花,然后逐枝逐节地由下而上、由内而外,呈螺旋状的开下去,直到冬季温度降低、植株被冻死止,整个开花过程,要延续三个月以上。如果不打正顶,任凭棉株主干的顶芽一股劲向上伸展,是可以增加许多花蕾的。不过,最上部的果枝在后期着生的花蕾发育很慢,往往在没有开花结铃之前就冻死,是些无效花蕾。而适时打去正顶,节省下许多养分供给早期有效棉铃,就能使棉铃大而重,吐絮早,品质好,达到增产的目的。
再说,土壤中的养料,经过棉株根系吸收后,要输送到枝叶等其他部分去。根据苏联李森科院士的理论,那部分生长最快、最旺盛,养料即迅速向那儿输送。而棉株生长最快的是主干顶端的生长点,于是养料大部分都集中在供给生长点的消耗。如果不打正顶,果枝上各部分和花蕾幼铃,就会由于养料供应不足而呈现“饥饿”状态,以致不得不从果枝上脱落下来。让早期花蕾脱落下来,就会大大影响产量。
还有一层,任凭棉株一股劲往上长,或者分枝长得过长,棉株拥挤,妨碍通风透光,容易滋生病虫,增加蕾铃脱落。只有适时打去正顶,才能保证棉田通风透光,提早裂桃吐絮,减少僵瓣和烂铃。
以上三点可以说明,打正顶是棉花整枝技术中特别重要的环节,是决定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最主要的因素。正顶不可不打,这是应肯定的。当然,在考察打正顶时,还必须和打油条、打强芽、打旁顶等措施结合起来,才能更加发挥棉花打正顶的优越性。
棉花正顶应该啥时候打?是早打还是晚打呢?在1958年,为了充分利用棉花生长期,争取多结秋桃,采取了适当晚打顶的做法。事实证明,这样作是对的。但这绝不意味着打顶愈晚愈好。打顶过晚,和不打顶的害处是差不多的。因为打得太晚,就会使大量养分消耗在棉株生长点的伸长上,棉株上部的无效果枝和无效花蕾的数目增多,而中、下部棉铃的成长就要受到很大影响,增加蕾铃脱落,使棉花晚熟减产。但是,过早打顶的坏处则更为明显。早打顶可以达到早熟目的,增加一点霜前花,但早打顶会限制棉株生长,损失一批有用的果枝和棉桃,使总产量大大降低。值得注意的是,过早打去正顶的棉株,由于生长还十分旺盛,结果会促使强芽丛生,虚耗植株养分,大大影响光照条件。总之,正顶要打,贵在适时,过早、过迟都不好。
怎样才能做到适时打顶呢?最少要掌握三个原则:第一、根据当地秋霜来临的时期和棉株生长发育的状况来确定。比如山西南部棉花从现蕾到吐絮,一般需要七十到八十天的时间,而当地历年来枯霜期平均为10月25日,在霜前有七十天工夫即能成长霜后桃。因此,打顶适期应为8月15日到20日之间,即应在8月上中旬。各地可以因时因地制宜,决定打正顶的合适时期。第二、在多雨、日照不足的条件下,肥地棉田发生徒长现象,应该适当早打。如果雨水较少,气候干旱,棉株生长紧凑,通风透光良好,那就应该适当晚打。第三、要看土壤肥力,要区别水地和旱地。水地、肥力充足的棉田,可以晚点打,争取多结几个秋桃;旱地、肥力差的,要适当早打,以保中部棉铃。
(原载山西日报)(附图片)
广西从湖北省汉川县请来的植棉技术员文春哇(左二)正在棉田里给社员们讲解棉花整枝技术。
新华社记者 高骏摄


第3版()
专栏:简明新闻

简明新闻
越南鲫鱼落户海南岛
越南民主共和国1957年6月赠送给广东省海南行政区的六尾非洲鲫鱼,经过两年来的人工养殖和孵化,现在已经繁殖到四百多万尾。
捷克甜菜种在赣南
江西省宁都县琳池农场畜牧队今年试种了三亩多捷克甜菜,现在已收割完毕,一共收到一万四千多斤,比一般地区甜菜产量高很多。
山东调白菜种支援兄弟省
山东省各地商业部门积极收购白菜种,支援兄弟省市发展蔬菜生产。截至7月20日的统计,全省已为广东、江苏、宁夏、青海、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和自治区,收购了“胶州大白菜种和“城阳青”等优良菜种五万六千六百多斤。
河北山区引洪水灌农田
河北省邯郸、保定、张家口等地的山区人民公社,抓紧雨季积极引洪水淤灌农田。据三个地区十二个县、市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拦洪水淤灌农田九十多万亩,淤灌肥泥一般厚二寸左右。经过淤灌的庄稼,普遍色绿,茎粗叶茂,许多三类苗很快上升为二类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