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4月12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通过总结冬学成绩评选模范
历城建民校二百余所
【本报讯】通讯员李江源报道:山东省历城县通过总结冬学学习成绩,评选冬学模范等工作,已建立坚持长年学习的民校二百一十处,共有学员六千一百零六人。其中包括青年夜校一百四十八处,学员四千三百五十八人;妇女识字班三十九处,学员一千一百六十三人;成人夜校二十二处,学员五百七十五人;儿童班一处,学员十人。
该县大部分是新解放区,还未进行土地改革,加之邻近济南市,农民到冬季农闲时,多从事运销等副业,开办冬学的条件是比较困难的。但由于该县政府、共产党、青年团以及各民众团体领导机关重视群众补习教育(如协力开办冬学教师训练班、召开冬学教师会议,县长、青委书记亲自作报告等)。去年的冬学运动获得了成绩,开办了冬学三百一十六处,学员共九千八百二十一名。春节放假前,县府有计划地作了统一的布置:所有冬学一律进行测验,公布成绩,并评选模范。通过这工作,发现了冬学中的积极分子,成为转民校学习的骨干;并鼓励了群众的学习情绪。转变了一部分群众认为“上冬学白搭工,不识字”,甚至怕“拔兵”等怀疑和顾虑,打下了冬学转民校的群众基础。有些原来没有参加冬学的农民,这回也参加了民校学习。
三月四日(旧历正月十六),县府又召开了冬学教师会议,总结了全县冬学工作,并选出好的冬学、好的教师作了典型报告,交流了工作经验,从中也表扬了好的冬学教师,教育了所有到会的冬学教师,巩固和提高了教师的情绪。在此次会议以及接着举行的第二次全县各区文教助理员联席会议上,又着重讨论了冬学转民校中的问题,研究了几项办法:(一)各民校一方面要提高教学效果,使群众真正感到上学的好处;另一方面还要坚持有一定的制度(如点名、测验、评模、总结等),通过群众民主讨论,订立公约,以期逐步走向新型的正规学校。(二)随着不同的季节、农民的忙闲情形,适应生产的需要而改变学习组织形式,必要时化整为零,利用小先生分散教学,但应保持以小组为学习的基本单位。学习小组与生产组织等(如变工组)结合一致。(三)学习时间不一定在晚上,中午(一般青年中午不歇晌)也可以,农忙时可以缩短些时间。(四)集中上课时多授新课,复习时间放在自我学习与小组活动中。并利用雨天农闲时间,进行检查、测验、总结等。
关于民校教师的待遇问题,该县根据冬学中一些村庄的经验,由县府规定了具体办法,经传达后深得群众拥护。


第3版()
专栏:

  高邑县花园村
完成村选开展春耕
【本报讯】河北省高邑县花园村,由于领导上掌握了生产第一、民主建政密切结合生产的方针,经过三月八日到十六日的八天时间,在工作组帮助下,已经完成了村选,选出了群众自己的代表会和村政府委员会,并已在新的政府领导下,积极展开了春耕生产运动。该村是一个工作基础较好的村庄,全村共一百零四户、四百四十三人。这次民主建政,被确定为示范村。由五个县区干部组成的工作组到达该村后,首先与干部、党员和群众个别闲扯,了解情况,发现了该村有两大问题须在选举前求得解决:一件是群众对村选存在着很多糊涂观念,如“选不选吧,还不是那些旧干部?”“上级早有底子啦!”“不管选谁吧,反正别选我!”等;一件是春耕生产缺乏领导,形成自流。工作组根据以上情况,决定以四天时间,组织力量,通过冬学、党员会、团员会、妇女会等反复进行民主教育,并经过党团员等向群众深入宣传民主建政的好处,说明民主建政主要是为了搞好生产。并当即组织了春耕生产检查组,调查并解决群众生产中的具体困难。在了解了群众缺乏水车、缺乏棉籽等困难后,立即帮助群众贷了五辆水车,并设法代购棉籽与宣传了护林政策;由于群众对村选与生产政策有了充分了解,村选才顺利进行。经过酝酿讨论,选出了十五位村代表和两位县、区代表(内妇女三人)。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拟定了今年全村生产计划和护林公约,选出了政府委员会,并在群众大会上作了宣布。代表们随即展开活动,帮助群众订生产计划,使全村种棉面积从原计划的四百亩增至五百五十亩;代表秋广并帮助孤寡户组织了互助组。第二天新村长何贵庚登房召集群众挖河,不到半小时就集合齐了。三天的工程,只做了两天就完成了。现该村群众,正在新的村政府领导下,积极展开春耕和植树运动。
(如寒)


第3版()
专栏:

  河北深县四百余村选出县区村三级代表
民主建政基本完成
农村中呈现团结生产新气象
【本报讯】河北深县民主建政工作已基本完成,农村中呈现了团结生产的新气象。该县自三月初召开了各界代表会和第一届第一次党代会后,民主建政运动即普遍展开。截至三月三十一日的统计,全县四百三十六个行政村中,已选出县、区、村三级代表的有四百零七个村。其中已建立村政府委员会的有三百一十一个村;大多数村庄已召开了代表会议,制定了村生产计划,基本上完成了村选工作。在发动群众方面,一般村参加选民都在百分之六十以上,多的到百分之八十至九十,而妇女则占参加选民的百分之五十左右。
经过村选产生了新的政权,群众、干部、代表们都很喜欢,呈现了团结生产的新气象。二区马庄村在村代表委员会和新的村政府领导下,正讨论全村生产计划和如何搞好生产的办法。现全三区已有十七个村做好了生产计划,并将生产计划送到了区政府。
中共县委会通过这次民主运动,并结合整理了村级党的组织,纠正了某些党员干部的关门主义、宗派主义,基本上克服了村级“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现象,密切了党群关系。如五区韩庄,从前政府干部弱,工作不主动,经常依赖村支部;经过这次民主建政,群众中有能力的干部参加了村政权,克服了依赖的现象。
在民主建政中,也发现了目前群众生产上亟须解决的几个问题。如:有种棉习惯的村,干部满足于调查的数字,未进行积极领导工作,经过村选中的逐户调查,群众实际计划种植面积,尚与区上分配任务有很大距离;没习惯种棉的村子,干部只空喊完不成,不在群众中进行宣传动员。又如:烈军属生产的具体困难和发动妇女参加田间生产等,过去亦未引起足够注意等。中共县委会有鉴于此,特于四月一日召开了各区书联席会议,对过去的生产领导进行了检讨,并学习了河北日报三月二十九日“生产是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的社论和省府指示,统一了思想,重新作了生产工作布置,正大力结合以生产为中心的工作任务,贯彻纠正生产的自流现象。
(深县通讯干事耿彦龄)


第3版()
专栏:

  全总批准煤矿工会代表会决定
加强矿工文化学习
争取三年左右使矿工文盲学会一千字和算术的加减乘除
【新华社十日讯】中华全国总工会常务委员会已批准二月一日全国煤矿工会代表会议所通过的“关于加强矿山工人业余文化技术教育工作的决定”。该决定指出:矿工文化知识水平低下(据不完全统计,文盲占全部矿工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已成为当前提高生产技术改善安全卫生工作的严重障碍。因此除少数新区矿山尚未进行一般政治启蒙教育工作者外,其余矿山今后应进行业余的文化技术教育。决定规定业余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争取三年左右使各大矿区矿工文盲学会一千字和算术中的加减乘除。在技术教育上则要求使有实际技术经验的工人学会初步的技术原理,其余一般工人懂得基本技术知识与安全规则。关于业余学习的领导、组织形式、学习时间、制度、教员等问题,决定中亦有具体规定。


第3版()
专栏:

  京津七大学史学系师生座谈教学学习经验
【本报讯】天津津沽大学史地系、南开大学历史系与北京师大、清华、燕京等校历史系以及辅仁、北大等校史学系师生约二百人,于本月二日晚在北大举行座谈会,初步交流了各校史学课程改革和教学学习的情况和经验。其中天津诸校与北京郊外的清华、燕京二大学参加座谈的师生,是随各该校春假旅行团来京的;师大、辅仁同学代表,则是应筹备这次座谈会的北大史学会之邀参加的。来京旅行的河北师范学院国文系同学,也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进行得很热烈。得到的初步经验,将由北大史学会整理后,汇交教育部研究,以便作出指导性的总结来。
(北大通讯组)


第3版()
专栏:

  《争取持久和平,争取人民民主!》
中文版第廿六期内容介绍
【新华社十日讯】在最近出版的共产党与工人党情报局机关刊物《争取持久和平,争取人民民主!》中文版第二十六期(总第六十五期)中,重要的内容包括:社论《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共产党的发展规律》,挪威共产党主席E·莱甫莲的《论挪威共产党的情况》,西班牙共产党总书记D·伊巴露丽的《铁托匪帮是西班牙人民的狡诈的敌人》,以及《美帝利用铁托集团在亚洲从事间谍活动》(该文已由新华社于二月十日广播)。此外,该刊载有关于拉科罗夫《反对保加利亚的左倾宗派主义与托洛斯基主义》一书的介绍,关于世界和平运动情况,捷克去年生产成就,波兰工人党中央党校,以及关于中国情况的报道。
《论挪威共产党的情况》是了解挪威党近年发展历史的重要资料。挪威共产党主席莱甫莲在文中,对挪共前总书记佛鲁波达为首的反党宗派主义集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所实行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政策,及目前挪威党纠正这一错误的情形,有极重要的论述。该文指出,挪共于去年十月与佛鲁波达的反党集团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并将佛鲁波达及其他若干反党分子陆续开除出党。该文指出:挪威共产党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即是清除反党分子,从思想上和组织上巩固自己的队伍。
关于新近逝世的保加利亚工人党前总书记科拉罗夫所著的《反对保加利亚的左倾宗派主义与托洛斯基主义》一书的书评,扼要地介绍了该书所论述的以科斯托夫为首的托派间谍集团的活动历史,和保加利亚工人党与他们进行斗争的经过。保加利亚党内的反党托派集团采取左倾宗派主义的形式,这与挪威共产党内的宗派集团所采取的公开的右倾机会主义的形式不同,但其对两国工人阶级政党的危害同样严重。两者的教训,对于全世界工人阶级的革命队伍都是有益的。
《铁托匪帮是西班牙人民的狡诈的敌人》一文揭露铁托匪帮正进行反对西班牙人民的阴谋活动。该文引据事实证明佛朗哥老早就知道铁托是德国特务机关的暗探。该文说:铁托正从流亡的“西班牙共和政府的好利的人们中间寻求支持,来进行他的欺骗蒙蔽南斯拉夫人民的政策”,而西班牙共和政府授勋给铁托一事,在另一方面又帮助了国际特务机关在西班牙侨民中和西班牙国内的活动。该文要求现在伦敦的完全脱离西班牙人民群众的所谓共和政府辞职,并号召成立一个具有真正代表性的、与铁托匪帮断绝任何联系的西班牙共和政府。


第3版()
专栏:文艺消息

  《文艺报》第二卷第二期出版
【本报讯】《文艺报》二卷二期于四月十日出版。茅盾的《谈〈水浒〉的人物与结构》,艾青的《谈大众化和旧形式》和武汉大学中文系教员互助小组的《我们对于接受文学遗产的意见》三篇文章,对接受遗产问题有概要的论述。短论有《要求有正常的剧评》和《高贵的写作品德》。另有《〈兵演兵〉应提高一步》和《开展军人舞的一些意见》以及老舍的《现成与深入浅出》和陆希治的《怎样体验生活》等。新辟《写作园地》一栏,这次登出的两篇小说《油》和《母子》都是初学写作者的作品,曾经过编辑部修改、润饰。编辑部的《〈油〉和〈母子〉读后》是对这两个短篇分析、研究的意见。


第3版()
专栏:

  涉县六区五名医生下乡种痘治病
【本报讯】山西涉县六区医生程自蕴、赵士明等五人,下乡为农民种痘、治病;六十多岁的老医生程守信也参加此一工作。下乡医生在半个月内,在后池等十个村庄中,共种痘八百九十四人;治疗病人二百九十四名,治疗牲口一百二十六头。并协同村卫生委员等,进行卫生宣传,获得各村农民的热烈拥护。
(刘全恭、刘全五、刘墨林)


第3版()
专栏:党的生活

  七十兵工厂党组织的基础
(报告之二)
本报记者 商恺
一年来,北京七十兵工厂的生产,未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存在着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基本原因之一,是由于该厂中共总支委员会的工作没有面向生产。
但是,七十兵工厂党的基础如何,党团员在生产中曾起了些什么作用呢?记者就这一问题,又走访了该厂,发现全厂蕴藏着一种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虽然长期未被运用和发挥,但它已经在各工房、车间,像星星点点的火花一样在迸发着。一百七十名共产党员,和二百名青年团员满怀劳动热情,期望把生产搞得更好。
一九四六年,七十兵工厂建立了党的地下组织,由一二人逐渐发展到十几个人。在国民党匪帮恐怖统治下,他们艰苦奋斗一直坚持到去年一月北京解放前夕。解放前又英勇地组织工人保护工厂。解放后的第一个“五一”节,厂方发动了生产竞赛,党员工人以无比的热情投入运动,获得了显著成绩。
新党员经验还不足 迫切需要帮助教育
去年七月党的组织公开,九月开始大发展,至今年二月底,党员已发展到一百六十八名,约占全体职工百分之十。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技术工人,直接掌握生产的工长、组长有不少是共产党员。他们和群众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党员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新党员,受党的教育很少,政治水平较低。他们有工作热情,但缺少办法。懂得党员要团结群众积极生产,但不知道如何去团结群众,带领群众,怎样给群众解决问题,如何解释党的政策,提高群众觉悟,鼓动群众生产热情。群众向党员提出许多问题,如中苏条约,年终奖金,胜利公债等,党员很少能给以解释,所以党员在群众中的威望不高。但一般的都能在生产中起模范带头作用。例如六所号召大家订个人生产计划时,党、团员都能带头拟定,并在大会上宣读,保证坚决完成任务。党员王明柱带领一个工人原定每天做卡盘抓等四十五块,后来很快的便达到每天出品六十六块的纪录,而且保证合乎规格。从干训班学习归来的党员张德林和青年团员研究改进了工具,生产效率较用原来的工具时提高了百分之六十。每次下班时,各所最后洗手出厂的大多数都是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如果党员能够善于团结群众,则所起的作用也就更大。如:在六所里,党、政、工、团配合的比较好,生产任务来了,或生产中发生了问题,大家便凑在一起及时研究解决。在七所里是以一个组或几个组为生产单位,共同生产一件大的产品,所以党员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便容易带起群众,提高生产效率。该所去年十一月份每人每天加班三小时,出四套水泵,到十二月份,不但不用加班,而且还多出一套水泵。
工人对党关心爱护 要求党员比较严格
虽然一般党员在群众中威望不高,但工人们却一致热爱中国共产党。因而他们对共产党员的要求与监督也比较严格。有些工人满心愿意参加共产党,但又考虑到自己的生产积极性不高,不够一个共产党员的条件,因而没有申请入党。在支部邀请群众参加党的会议讨论新党员入党时,大多数工人都能热烈发言。新党员有什么缺点,群众都能诚恳地提出。党员犯了错误,工人们常给以严正地批评。在二所里,有一天大家谈论到为人民服务的问题。一个党员说:“谁干活不是为了小米!”工人立刻就批评他说:“咱们要反对小米脑袋,你是个党员更不该说这样的话。”
工房中党的支部会、小组会,一般的都能按时召集。最近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检讨每个人在生产中的缺点和错误。在教育党员上,起了一定的作用。党员张志业,常在生产中离开工作岗位,去和别人谈话。在小组会上,大家便批评他生产不积极,他说,他是去团结群众生产。大家又对他说:“团结群众当然重要,但自己也要积极带头起模范作用才成;否则也不能团结群众。”最后他接受了大家的意见,注意改正自己的错误。
总支领导思想模糊 优越条件未能发挥
上述情况说明七十兵工厂的党组织中,有着保证生产的良好条件。但是总支委员会却未能很好的运用。总支对党保证与监督生产,只停留在一般的号召上。总支制订党的工作计划时,很少召集各分支委根据具体情况讨论研究。工作布置以后,也很少有过检查和总结。分支汇报上来的问题,常常拖延积压不能及时解决。各分支曾屡次向总支提出:支部如何保证与监督生产。总支却未认真研究和指示。又如现任总支委兼分支书李本,八月到外厂任分支书时,支部只介绍给他十几个党员,而未向其他行政和工会干部及工人介绍。因此大家都不知李本是干什么的,使他工作上极不方便。报告总支后,总支拖了两月之久,才通知行政上让李本参加生产会议。
由于总支领导思想对依靠工人搞好生产不明确,便不能很好地利用这些条件,使得党员和工人群众的劳动热情不能充分发挥,党保证与监督生产的任务也无法很好完成。
最近该厂总支委员会,已在北京市委组织部工厂支部工作科直接帮助下,进行了比较深刻的检讨。这种勇于改正错误的精神是好的,希望总支委员会不要以目前的检讨为满足,应在工作中求得有效地改进。


第3版()
专栏:

  大连一等识字模范谢世山
本报记者 蓝村
一九四九年春天,大连市的扫除文盲运动,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了。在中苏合营的大连渔业公司制冰厂里,三十四岁的工人谢世山开始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次文化学习。当他在废铁堆里拣出了一块废铁片,天天锤打,准备给自己制一块练字的小黑板的时候,工友们总是笑他说:“老谢,这么大年纪了,还学什么文化和技术。还想当厂长吗?”老谢简单地回答:“总有成功那一天!”
发挥着工人阶级的自觉性和无比坚强的决心和毅力,不到一年工夫,谢世山学会了一千四百字,能够看懂机械科学的简单参考书。能修理和改造制冰的机器,提高了工厂的生产。
去年十月和十一月中,谢世山有过他一生中永远忘不了的三个节日:第一个,他被提升当了制冰厂的厂长;第二个,他成了光荣的共产党员;还有,他被评选为大连市的一等识字模范。工友们为了庆祝他的得奖,把他在学习中的模范事迹,编演了一幕话剧。这幕戏,就叫做“总有成功那一天”。
谢世山,和绝大多数中国工人所经历的一样,饱尝过旧社会里的饥饿和困苦。他从十二岁起就靠出卖劳动力过活。从关内跑到关外,在农村里给地主放牛放了七、八年,生活还是顾不住。接着,他要饭到了大连。本来想当个“学徒”,学点手艺。但是,在这个敌伪统治下的工业城市里。没有文化的穷人,就连这点愿望也达不到。结果只能在一家化学工厂里干杂役活。扛木头,背铁块,一干就是七年。最后,仍免不了因为“没有文化和手艺”而被赶了出来。以后,他又到了渔业公司制冰厂,仍然干着杂役活。在日本人的工厂里当打杂工人,挨打受气不用说;工资更是低微。谢世山一家,还要靠兄弟捡破烂才能勉强维持生活。
自从进了工厂,谢世山就一心想干机器活。一有机会,他就偷着瞧工友们怎样使机器。太平洋战争爆发的那一年,工厂里的日本人忙着受训,时常离开工厂。工友们就借机会偷着睡觉,并叫老谢替他们“放哨”。有了这个机会,他就在机器房里摸索起来,又向工友们请教,学会了按机器。但只知道“四方的对四方的,圆圆的对圆圆的”;没文化,懂不了机器原理。
一九四五年八月间,苏联军队解放了大连。来到制冰厂的苏联朋友,和工人们握着手说:“我们也是工人,来帮助你们建设工厂,你们要好好干活。”工友们没吃的,苏军发给高粱米;满身的破烂给换上了新衣服。从此,工人们站起来了,成了自己国家的主人。谢世山相信苏联老大哥的话,埋头干活。整整干了十年杂工的他,一九四七年才当上了普通技术工人。
一年两年过去,谢世山发起愁来了:没有文化和技术,对生产起不了大作用,这个主人怎样当呀!苏联老大哥常说:“我们希望你们自己能够很快地掌握工厂,但你们有文化的不会技术,会干活的没有文化,这怎么好?”谢世山觉得这样下去很危险。同时,越来越感到没有文化的不方便。有一次,机器出了毛病,谢世山不会把坏的地方写下来,只好扛着个一百五十斤重的机器去报告。苏联朋友看到笑起来了,羞得老谢直擦汗。
一九四八年末,工会号召工人学识字,叫大家诉说没文化的苦。谢世山觉得这是开天辟地以来没有过的大事情,他下决心要好好学习。一九四九年三月十五日,工厂成立了识字班。教师教得很严格,每次课都要叫学员到黑板上去写字。一星期一小考,一月一大考。老谢年纪大了,脑子和手都不大听使唤。头天学的字,第二天就忘了,三遍、五遍学不会。每次到黑板上去写字,总是急得满头大汗。他思想里起了斗争:学下去吧,一个字一样笔画,又是“木”字旁,又是“金”字旁,实在难。要想不学了,又忘不了过去的痛苦。在旧社会里,想识一个字,是哭也哭不出来的呵!好容易来了共产党,才有了学习的机会。谢世山终于下了最后的决心。他拚命下苦功夫。每天休息的时候,老谢再不和工友们说说笑笑了,脑子里总在捉摸着学过的字。日本人在时,因为生活苦闷,老谢喝上了酒;现在,他戒酒了,他怕喝酒弄糊涂了脑子。他天天早起晚睡;到了课堂就舍不得走;回家就抱着小黑板练字,不把课本上的字练熟不睡觉。为了学习,老谢的脾气也改好了。家里老婆嫌他回去太晚,孩子病了也不管,和他闹,又到村政府去提意见。老谢忍着性子,再不和老婆吵嘴了。他耐心地和她讲道理,惟恐把家庭关系搞坏,分了自己学习的心。
谢世山快变成了“学习疯子”。生产以外的时间,几乎被他全部用在学习上。坐电车,就看工人识字课本和职工报;走在路上,就看路旁的标语、广告和招牌。身上带着铅笔和笔记本,无论走到那里,都把能记的字记下来,回来就问人。问一个人他还不敢相信,要三个人都说得一样,他才放心。有一次他把标语上的“乱”字错认成了“话”字,别人说不是,他一直跑到电话局门口把牌子上的“话”字看清楚了,才直放心。这样认真地追究,他学下的字再也忘不掉。认字当中,老谢又细心研究,摸索到一些方法。比如认苏联的“苏”字,他看了又看,看出苏字是“草”字的草头,“和”字的左边和“鱼”字拼起来的。经过这样分析,苏字就记牢了。他又体会到,机器上用的字,多是“金”字边,家具上用的字,“木”字边最多。他慢慢地摸到了一些中国字的规律,对于了解字义很有帮助。
这样钻研苦学,谢世山得到了他应得的成果。正如他所说的,“工人只要有文化,懂得技术并不难,就像窗户纸,一戳就透”。谢世山学习不到一年,他已经能运用自己所学到的一千多字去学习他十四年来所迫切需要了解的一些简单机器原理。去年十月,他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改造了制冰机的汽顶和瓦拉,使去年制冰厂的生产量从一万八千吨提高到二万四千吨。超过的六千吨,全是在改造机器以后增产的。
现在谢世山已认识二千字了。一九五○年,他准备继续学习文化,并要加紧学习技术,使自己将来成为一个工程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