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7月13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介绍武乡东堡村解放剧团
华含
武乡东堡村的解放剧团,是从农民中生长起来的,是该县几个历史较长、成绩较好的农村剧团之一;四四年成立,至今已三年多的历史了。一枝农民亲手培植的农村文化的嫩苗,已经抽出枝叶,开放出灿烂的花。

四四年春天,盘据在该县的敌人被打跑了,民主秩序很快建立起来,东堡村的一伙青年干部们,便酝酿搞剧团;但由于这时大部分群众对新戏还没有认识,封建落后意识仍然存在。如老汉们表示:“鬼子刚走了,不好好闹养种,要唱戏啦!”“王八戏子吹鼓手,唱戏也是咱们干的?”妇救秘书去动员赫爱梅时,她老公听说了便跑去找农会主任,质问他是不是不想叫他闹人家?婆婆也为这个事哭了一整夜。有的怕耽误“正事”,有的怕别人说“疯”,结果没有搞起来。
直到秋后,区上正式提出成立农村剧团的号召,几个积极青年,便下决心要把剧团搞起来,村干首先带头参加,并各人动员家属,这样七拚八凑,便组织起十七八个人,其中除村干部外有四个小学生、四个青年妇女、还有几个岁数较大的旧艺人参加拉胡琴。
人有了。但服装、幕布、乐器、起码要用的灯油、炉炭、纸张都没着落。大家便开会讨论,明确提出一切问题靠自己解决:“咱还不知道演成演不成哩,可不敢跟村上找麻烦!”幕布暂用三官庙里的大布棚,又凑合了一套旧锣鼓,化装用品谁用谁找,灯油、煤炭等回家“自动”。
接着就是剧本问题。都没编过,都没经验。但是他们并没被这些困难吓倒,他们有勇气、敢尝试、有信心,能大胆创造。史三海说得好:“咱既然要搞就不能怕有困难,咱主要是演咱老百姓自己的戏,唱词咱自己咋说就咋编,动作表情也照咱们平常的动容架法儿,啥不是人干的?摸索着来吧,弄到哪算哪!”于是便在这种自力更生的情况下搞起来了。

第一个戏演的是“招待所”(本地秧歌调),剧中写本村妇女殷勤招待过路伤员的故事,情节简单,场面动人,演出后,出人意料之外的得到了群众的赞美,都认为“这可跟旧戏不一样,一满都是实情”,“新社会就是昧不了功,有了剧团咱村里也有了嘴了”!老汉们也点着头说:“唱的倒也可以”;又得到区上鼓励,演员们从此开始了解到自己的创造能力,体验到只要能向群众学习啥事也会办得到。并初步尝到了为人民服务的光荣,干得更起劲了。
接着他们又排了“红旗大队”(本村生产队在太行第一届群英会光荣得奖的故事),“三锁家庭”(解决家庭纠纷的戏,也是本村实事)等剧。在四五年正月全县农村剧团竞赛大会上荣获冠军,这更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情绪。同时在群众中的威望也提高了,村里人自动串了些钱,捐给剧团。每逢在村里演戏,群众送油送炭。这时团员也由十八人增添到二十三、四人。

这时候附近村子的剧团,一面由于上级的号召,一面在东堡剧团的影响下,也接二连三的组织起来。但有部分村庄对新旧剧的认识尚不够明确,又受现有条件的限制,如没有剧本、教师、幕布等,有的却是几个旧艺人和旧戏箱,而群众翻身的快乐又需要发挥、表达出来,便唱起旧剧来。一时请把式、闹旧剧几乎成风;什么“清漳河”、“沙陀国”、“坡前会”等含有封建迷信毒素的戏,又被重新搬上舞台。十月间县上开劳英大会,某村剧团在会上演“清风山”,竟博到赞美与奖励,有的村庄也因此学了几出旧剧到外区去卖。这样,解放剧团的情绪一落千丈,对演新剧发生怀疑,如有的说:“散球吧,新剧吃不开”!“辛辛苦苦的咱落个啥?趁早,老老实实搞去咱的生产!有的提议:“咱也去请旧把式!”于是剧团走向低潮。
这时干部们便马上开会,讨论怎样稳定团员情绪,在全体团员大会上干部先作了启发:“咱们大家组织剧团,起早搭黑辛辛苦苦的干为的啥?咱不是光为红火,可也不是为了夺奖旗出风头,更不是为了卖戏发财呀!咱们这回没搞好,就该虚心检讨自己的缺点,只有把自己工作提高,才能得到群众欢迎。一碰钉子就灰心,搞啥也搞不好。”接着进行个人反省,在反复讨论之后,大部分人才认识通了,都认是“演戏是为了教育落后,咱要一演那些封建老迷信的旧戏,不是领着群众落后吗?”会后,干部分头又与情绪低落分子进行了个别谈话,大家的情绪才稳定了。
另方面对演剧本身也进行了检讨,如提出:内容不要平平板板,才能打动观众;手势动作不要受旧一套的拘束,要放手创造,演时一定要认真,不要嘻嘻哈哈;在服装化装方面,也不可太马虎;在秧歌里可以加上些小调………等等。组织上也进行了一番新的调整。
情绪恢复以后,他们接着又排了“劝素兰”,“劝母亲”,“史福利组”几个剧。演出后,影响很好。四六年正月,襄垣南烟村请他们去演戏,博得台下拍手叫好,掌声如雷;还慰劳他们,请他们教戏,抄他们剧本。这时,演员情绪又提高了。

在翻身运动中,剧团团员一面积极参加工作,成为运动中的骨干,一面及时的反映斗争,推动翻身工作。前后演出“史兰曾翻身”、“大翻身”、“万人楼”等剧,把本村实际的活生生的材料搬上了舞台。在演“大翻身”时,当场就有一个老实农民激奋地说:“狗操的原是这样欺侮人呀!?不趁这时出气啥时出气?”经过这一运动后,群众对剧团更加拥护了,如史子英以前看别人演戏就害羞,翻身后也自动报名要求参加剧团;史二海不会演戏,也非要参加,他说:“咱不能上台装角儿,咱可能打杂,跑个腿送个信,管个东西可能中”。因为要参加的人太多,便组织了一批预备团员,必要时或年关前后临时参加工作。
直到今天,解放剧团已经真正在群众中扎下根,与群众打成了一片,威信一天天提高了。群众把看戏当成正经事,一个戏三遍五遍看不俗,排“万人楼”时,群众要求他们学会一段演出一段。只此一点,我们就可看到翻身后农村剧团与农民的关系了。同时,在领导上,对它也很注意,除及时帮助他们提高外,还不断予以名誉和物质上的奖励,区上的奖旗写着“人民的镜子”,县上更誉他们为全县的“文娱先锋”。
成立至今,共创造剧本十六个。每个剧本的产生都是根据着当前任务的需要。每个剧本演出后,都直接间接地起了它伟大的教育作用。下面谈几个例子:
一、“招待所”演出时,正值村里发动拥军运动,很多人看了戏就在“人家女人还能当拥军模范,咱就不能?”的说法和想法下,拿出自己的东西。如一个当了多年看庙和尚的刘心玉说:“咱从前烧香,把命都给烧了,现在八路军又救了咱的命,拥军可比烧香好得太多了”,把自己一只羊送给军队;四五十岁的刘春莲捏了饺子,送到招待所给伤员;史仙则把从远地捎来的葡萄也送给伤员。她们说:“没见人家演戏,八路军就是咱救命恩人嘛!”二、李生望的娘看见媳妇就恼,婆媳关系很坏,在演“劝母亲”时,她女儿娥纣扮一个受气的媳妇,她看后很受感动,娥纣回去又再三劝她,于是她后来有了惊人转变。三四、五年大反攻时,该村军人接连牺牲好几个,这时一些烈属军属情绪都很低落,参军工作大受影响,剧团便于起柩时演“追悼会”,剧中指出为人民事业牺牲是最光荣的,并强调应该更好好优待烈属,解开了烈属们心里的“圪塔”又掀起参军热潮,立即便有史秀虎等九人集体报名参军。

根据以上所谈,我们可以清楚看到:东堡剧团已经初步摆脱了单纯娱乐、为演剧而演剧与风头发财等偏向,走向了脚踏实地的为人民服务,为群众宣传工作服务。他们的编、演完全是由于时代需要与群众需要出发,他们的口号是“报上提啥提的紧了咱就编啥”;有很多剧本连夜排出演出,也有很多剧本演一两次便永用不着了。这应是他们成功的第一个原因。
在取材上能采用真人真事。这样,观众会感到更亲切,更容易感动,效果也更大。观众都这样说:“从前看戏总摸不清那朝那代那里的事,而今看戏都是眼前事,一点不哄人”这应是他们成功的第二个原因。
在编剧与排演方面,采取大家商量集体创造的方法。一个剧本的产生是干部会先决定主题,然后下去搜集材料,回来共同讨论计划戏剧中的人物、场面、剧情,由编辑股执笔写出后,再通过干部及全体团员集体修改,最后通过。演出时,注意观众反映,如到外村演出,还派人打入观众听取意见,再加修改;这样,一个剧本不知经过几番增删。在排演时对动作、表情、布景、导具、化妆、交白等等,都是大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仅有的舞台经验一起凑和;他们中无所谓导演,若说有的话,那么全体团员甚至观众便都是导演。所以他们每个剧的完成,是费去相当大的心血的。这应是他们成功的第三个原因。
此外,在内部组织、生活和对外关系上,他们都做的很好。建立了民主的领导和制度。并能互相帮助加紧学习,在政治觉悟及文化水平上得到提高。如史富安过去一个字不识,现在已认会了四五百字。在经费上全部自给,始终坚持“不给村上找麻烦”的方针,甚至在分斗争果实时,群众提出分几件衣服给他们做服装,他们也不要。并且能尊重村干,积极执行法令,每编演一个戏,都与村干商量,不与村里其他工作发生冲突。男演员照常支差,女演员做军鞋也都做的好。这些都是他们的优点。
以上就是东堡村解放剧团的一般情况。当然,它本身仍然存在着许多缺点,但我们相信,他们是有能力有方法,有勇气来改正与能够改正自己的缺点的。希望它能继续发扬既有的优良作风,克服前进中的一切困难,虚心研究,大胆创造。更希望当地县区领导机关更多多帮助它,培养它,使它能够担负起更伟大更艰巨的任务,起更大的作用。使这一枝从农民手里自己培植出来的新文化的花朵开放得更灿烂、更壮丽。


第4版()
专栏:

人民文工团“七一”演新剧
边区人民文艺工作团,“七一”在中央局驻村俱乐部与北大文工团联合演出新编剧:“红军回来了”、“扭转脑筋”、“放下包袱”、“种棉花”、“花鼓”等剧,以庆祝中国共产党二十六周年。“红军回来了”是写红军北上抗日后,鄂豫皖苏区的红军家属及人民如何惨遭蒋党压迫、摧残,一些毫无人味的革命叛徒,如何下流,无耻地出卖革命,迫害革命的红军家属及苏区人民,以及红军家属和人民,如何发挥高度的革命气节向卖国贼、叛徒作斗争,暗暗地教着他们的子弟唱红军时代的歌曲,教育他们仇恨反动派和叛徒,学习他们的父兄;和遥念红军、共产党、毛主席,急切地期待着红军回去。终于在四五年“七一”,在苏区人民供奉着毛主席暗暗地纪念党的生日的时候,王震将军的南下部队,解放了老苏区,消灭了汉奸、卖国贼、叛徒。一别十年的红军家属和苏区人民,又得重见天日。戏的结尾是人民解放军继续向南推进,解放更大的地区,解放全国的人民。此剧是由中原突围来此的王燎荧同志创作的反映真实、生动,演的也很好,很多老干部看了,都感动得流泪。对于全场观众是一个很深刻的教育,特别在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六周年,在全解放区胜利大反攻。刘、邓将军的常胜军,已南下渡过黄河的时候,演出此剧,更有其莫大的现实意义。继“七一”演出后,“七七”又在驻村演出,慰劳附近机关的干杂人员及群众。现该团已决定抽调二十余同志,分三批下乡,一批到新解放区参加土地改革,一批到老解放区搞生产,一批可能到前方。大致三、四日后即可启程,预料不久当有大批作品出现。
文艺消息2


第4版()
专栏:

战士们的画笔
高诗林
现在(乌江部)战士们都开始懂得艺术,而且都是顶好的战士美术家,他们把它当做贺英雄的礼物,有时也把画当做互相批评的一种政治工作,批评缺点,发扬正气优点,刘伯承将军的战士不光会发挥新的战法,而且是人民的画家,现在战士们在连队中,出大型的画报,尤其是乌江部三大队战士们拿出画来互相贺功,有的在战壕沟中画,有的晚上行军四、五十里地到宿营地也画。从此画就大大的发展了,不管什么人,尤其翻身的新战士们,他们深深感到受地主的压迫不能有读书的可能,如果说能认识字那是有钱人的事,画画的可能更是没有了,现在翻了身来到人民解放军的队伍中了,他们都学会画画、识字,因为不识字就可以画画。我在五八团六连住了较长一个期间,生活在班里,从这一点上看战士们是有画画的天才的,同时培养了个台湾战士,名字叫陈国英,现在他是台湾兵中的党员了,他能画而且画得非常好,当时三纵队击毁坦克车三辆的消息传到时,便叫他画了这样一副坦克车被击毁的一张画,他知道用透视学,远的坦克车画得小小的,近处大,现在他已经是很熟练的画家了,他到处找材料画,以后战士画家不断的产生了,三连李宗卿画了一副表扬事务长的画,还写了几句快板:事务长,真是强,背米回来去领粮,画着事务长推一小车,车上放着米口袋,事务长笑着脸,推着车。还有五连战士范天义,画的表扬班长同志担水十几担。文书耿干也画了一副,二营营部组织了战士写标语队,战士们都画起来了,现在刘伯承将军的战士学会用两支枪了,一支是步枪,另一支是画笔。
文艺消息1


第4版()
专栏:

李学堂中队的墙报
胡征
在四十七期“功旗”报上,有一篇短文,谈到李学堂中队的黑板报,开始这样写着:“谁都知道宋琦同志是一个模范通讯员。这是李学堂同志亲手培养起来的。宋琦同志的牺牲,虽然使他难过,但他并没有忘记继续培养第二第三个新的宋琦,现在培养的已不少了。…………”
李学堂同志是二中队的副教导员,在他当指导员时,宋琦同志就跟他当文书。后来,他们又一起到中队工作。宋琦同志自参加部队一直到为人民流出最后一滴血的时候,始终和他在一起,所以也没离开他始终不倦的培植。于是,宋琦同志成为部队通讯员的旗帜。李学堂同志的功劳,和宋琦同志一样,谁都不会忘记的。而从前,李学堂同志培养的仅只宋琦一个,现在则使更多的宋琦不断地生长起来。并且,其成员不仅限于文书,从指导员,班排长、炊事员、以至于战士,都在李学堂同志的领导下卷入报导的热潮中。而且把这工作从文字领域扩展到漫画的领域里了。
在练兵开始时,李学堂同志召集了各小队文书开会,建立普遍的墙报工作。规定每单位办两个墙报。一个作为队部的“机关报”,随时表扬各班排及个人的成绩;另一个作为“战士园地”,旁边放着粉笔,谁有意见就往上写。此外又在各会上号召各单位干部战士自己办报,自己写,以提高练兵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经过这样的周密布置以后,全中队的墙报就迅速蓬勃地发展起来。仅在练兵的两周中间,已超过原来的计划几倍了。现在,谨就这两周的成绩,来作一次初步的检阅。
在数量上,原来预计每单位两个,而中队部一开始就在操场上建立了四个,一个公布全国各战场的胜利消息,一个是战士园地,另外两个是全中队最高的权威报,各单位最出色的事件和人物才能上这个报。
五小队也在集中的饭场上,竖起同样的四个报。它不同于中队的,是战士园地不是用粉笔写,而是写在纸上往墙上贴的。而四小队更活跃了:开始还只两个,一个布的,一个黑板。到第二周就在各班排里发长起来了。战士们在休息的时候,提着黑油烟筒,在自己宿舍或院墙上开辟一块长方形的小黑板。可是没等晒干,就有人开始写了,有的看着擦不掉,就写在纸上往上贴。三排的两个黑板,半天的时间都贴满了。四小队文书郑维顺同志在第二周的末尾作了一个统计:全队墙报共九个,两周内来稿共计一百四十五篇。这仅是队部发表的数字,各班排的不在内。
其发展虽如此迅速,但开始时并不是很容易的。开始,只是文书和指导员支持,各排的报导小组的来稿也有限,尤其“战士园地”,名不符实,常闹稿荒。于是李学堂同志在几次会上号召发扬民主作风,有啥意见就往上写,有一天,在操场的大黑板上,出现了一条大字:
“教导员发脾气能不能解决问题?”
李学堂同志就在那下面回答了:“不能解决。”
这短短的两行字,引起了全中队的注意,休息时,战士们都围上去看,笑着议论开了。第二天,各单位的“战士园地”上,都出现了各种问答式的东西:
“小队长向我瞪眼应当不应当?”
“咱们为啥不吃豆芽呢?”
“胡班长为啥不干工作?”
开始是这样浅显的,但问题提多了就渐渐深刻了。四小队一个炊事员和小队长闹蹩扭,不吃也不做,于是当天报上就写着:
“××同志,你作工作是给大家作的还是给小队长作的?你是个老同志,请答复!”
他看了,考虑了一夜,第二天就答复说:
“这是我的不对,马上就改正。”真的,他就从此变好了。
一次,卫生检查组到各处参观后,意见随即写在该单位的黑板报上:
“六小队是模范小队,看到你们作饭不卫生,希望你们以后把饭作好,弄干净,同志们对你们就没意见了,对不对?请原谅!”“五小队炊事员同志工作认真积极,卫生讲的好,米淘三次到五次,菜也洗的干净,有味道、好吃、大家都要向你们学习,希望你们更努力下去!”这以后,五小队火房,成为全中队的卫生模范,现在已成为全团的模范炊事班了。
由于墙报能即时地展开群众性的表扬与批评,于是使各种工作都获得了很大成绩。从两周来各个墙报的内容上,可以看出各小队的工作进展与成绩。这成绩不仅表现在练兵上,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收获。如对新来的解放战士,任何一点好的表现都即时地反映到墙报上,使他们都彻底认识到八路军的“不屈才”和民主生活的幸福愉快。因此有想逃跑的也被感动而更积极了。从墙报中又可以看出各个模范典型人物迅速地成长起来,如五小队的炊事班,四小队投弹手张双喜,六小队的诉苦模范武双林,芦森林等等,都成为全中队的旗帜。这些都是不能忽视的墙报的功绩。
李学堂中队的墙报,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展开了热烈的漫画和快板运动。在两周以来,小队以上的墙报,三百三十七篇稿件中,快板占总数的五分之二,漫画占三分之一。这两种东西都是战士们最欢迎的,常常在墙报跟前围着的一堆人中间,有一个同志高声念给大家听,有的念普通文字时一口气念不下来,而念快板就特别流利,音韵抑扬,越念越起劲。有些不会写字的战士,自己把快板编好,请别人替他写下来,投给墙报。这样,墙报就成为战士自己真正的园地,也是最心爱的读物了。
这些快板,往往出现在漫画上面。在开始练兵时,上级号召讲卫生,六小队的布墙报上出现了一幅画:一个人喝凉水,另一个人嘴里吐出一股气,里面写着:“喝凉水,不卫生,喝到肚里就生病………”这个新奇东西的出现,震动了全中队。于是漫画带快板的作品就陆续在各单位的墙报上出现了。它所反映的内容都是战士们自己的日常生活:投弹、瞄准、演习、老百姓帮军队洗衣缝被,军队帮老百姓挑水、扫地、割麦,事务长给病号端汤送鸡蛋,谁发扬革命友爱送谁一双鞋、一条裤子……这些事都反映得很快,昨夜发生的,今天一早就贴出来了。因此,墙报永远是新鲜的。战士们谁都爱,谁也会从墙报上得到教育和鼓励。有的画上标着人名,有的没标,于是战士们偷偷地拿笔把自己的班长或谁的名字写在上面,好让大家知道这是自己班长的事。有的把画揭下来,当作礼物送给房东,于是房东也高兴地贴在自己家里了。
全中队有四位名画家:一位是六小队指导员王振付,一位是五小队指导员李金维。一位是中队文书杨德荣。一位是五小队炊事班葛三俊。在技巧上虽然都很差,但他们的作品都为战士喜爱。因他们都是直接为兵服务的。战士们的着眼点并不在于画的好坏,而在于所画的内容。王振付常说:“好不好吧,只要是那个意思就行。”这“意思”就是内容和主题。经过了战士们的鉴定,他们的内容和主题都是战士们自己要说的话。所以战士们说好。
这些战士的画家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出身于贫苦农民。过去既没有文化修养,又没有专心学过画,更使人惊奇的是:大部分都是这次练兵才学的,有人问李金维和王振付同志怎么过去不会,现在一下子会了呢?他们说:“战士们爱画,会画的人又少,就这么画一下试试…………”而这么一试,都成功了。
这里特别值得介绍的是葛三俊同志。他是炊事班副班长。邢台人,三十四岁。贫农出身,在家没念过书,参加八路以后才学画画。他每天工作很忙,每夜都开夜车画画。有时一直画到天明。他的作品最多,除了向墙报投稿,还经常画二三尺长的大画,满街到处张贴,他的产量是很惊人的,两周内就画了四十七幅。每天向他要画的人不断,他已成为全中队名望最高的画家了。
除了这四位,还有四小队的指导员,六小队的文书,二排副以及若干战士,常向墙报投画稿。还有不少战士已开始拿起画笔来了,在李学堂中队里,漫画和快板已成为群众性的艺术了。其主要动力,是李学堂同志走群众路线领导的结果。这个画的队伍、诗的队伍,未来的艺术成绩会象他们作战前途一样的辉煌。这一点是完全可以预祝的。那么未来的宋琦将会比现在还更多更多的了。


第4版()
专栏:通讯往来

学唱民歌的一点心得
夏青
学卫同志:
你的信收到了,读了很惭愧,我对唱民歌也是很少研究。近几年来因为不搞这门工作,更是生疏了。只是偶而兴之所至唱上几句,所以只能就个人所体验到的随便谈谈。不妥之处,在所难免,尚希不吝赐教。
我认为对于一般研究过西洋声乐,或学得不好把声音搞的象打摆子一样的同志们,要学习民间(中国)唱法,首先必须使自己的声音回复自然,克服过去西洋唱法的习惯,利用一切和群众及群众艺术家接近的机会,学习(模仿)他们的唱法。我说模仿,是因为我们过去对音乐已有一种固定的习惯,对于发声、表现方法、音阶的观念都有一套陈规,如果不放弃这套陈规是学习不好的。比如我会见一位同志,在学习民歌的时候,首先用一种旧的记谱方法,把群众所唱的曲调硬塞在“12345……”的框子里;但是我们知道,我国的音乐,由于民族和语言的特点,西洋的记谱方法是很难准确的记录下来的,结果唱出来以后,与原来的曲调相差很远。听起来象是一般歌曲,而不是民歌。所以必须自觉的去打破这种陈规,强制自己去模仿,从模仿中去捉摸、体验、研究,进而创造新的科学的方法(唱及记谱等等)。最后创造新的民族(民间)音乐。不然容易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我国音乐,投到西洋音乐的调子里去,那样就要犯极大的错误了。
自然这种模仿,在开始的时候,声音可能很不好听,可能是叫喊,自己和别人听了都很难受,正如有些对民间唱法没有兴趣的人所说的:是“直着嗓子吼”。但不要因此气馁,好听的中国气派的歌声,会慢慢练习出来的。根据我的经验,在这种时候,最好不要过分地抱着一种欣赏的态度,欣赏自己的音色、音量等等,也不要过分地要求民间风味,农民情调之类,而应严格地要求有一对客观的耳朵。这对耳朵,要不断地不客气地审查自己的声音、唱法,给以严格地批判。必要的时候,应在中途停下来,从头再来。象初学识字的人碰到拦路虎一样地,绝不放过。不然容易被自己的声音或情绪所欺骗。我曾经碰到有些同志,他不去刻苦的学习,满足于自以为是的“情调”,其实仍是和唱“毛毛雨”一样,不过曲调、歌词变换了一下而已。这是应该很好警惕的,因为风格、味道,只有在熟习民歌的表现方法,和掌握了群众的思想情绪之后,才能把握到的。
还有一个就是语言的问题。我们都知道,民歌的传播主要是依靠口传,因此曲词和语言的结合非常密切;往往同一曲调和歌词,在不同方言的地区,唱起来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语言的学习就很重要了。而且从这里也更能了解民歌的特点。我曾经在这方面尝试了一下,在向群众学唱的时候,先把词弄会,静听几次,熟习它,然后随着词的发音一句一句的学,不去管他是“123”,或是“234”。这个法子也许很笨,但效果都很好,很容易就能学会,而且唱起来也有点本地的味道,不大象“唱歌”,特别在以后学习同一地区其他一些民歌的时候,学的都很快。并且这样做会激起对民歌研究的兴趣。比方我们知道,民歌往往只有几句简单的旋律,歌词却有好多段。如果语言熟悉,再加上掌握了初步的表现方法、感情的理解,那每段唱起来似乎都有不同之处。但是如果把曲调硬塞上不加改造的“1、2、3、4、5……”,再用普通话把每个字按照谱子规定的音一个一个唱出来,就会很少变化,甚至没有。这恐怕很多人都有这种经验,所以语言的学习和研究是不可忽视的。
最后是关于民间风味,农民情调的问题了。我感到这是个很细致很困难的问题,需要有一个慎重和严肃的态度。解决这个问题最好不要性急。曾经有些同志,因为急于达到这一步,就避难就易,孤立地去抓民歌里的特点,结果进步很慢;而更重要的是把民间风味、农民情调等等歪曲了,实际变成了、或几乎变成了低级趣味。我想所谓风格、情调,无非是以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旋律的构成,和语言的结合等等),用来表现群众的思想情绪,以及他们对于自然、事物、事变、人的看法和态度。而绝非把个别特殊的音节,或一句自以为奇特的乐句给以夸张。所以要想真正掌握这个,必须深入群众,向群众学习,不仅学他们的唱,而且要学习他们的生活、思想感情。谈到这里,我感到一般从事声乐,或有志于此者,最好与歌剧结合,因为演剧的时候,首先必须掌握剧中人的思想情绪,这样感情的根据会多一些,比凭空去学一支民歌的表现方法,要方便得多。而且这也是一个新的工作方向,对于戏剧与音乐的结合,创造新戏剧,会有很大的益处。
空空洞洞,只能谈这些,至于新的民间的发声法、呼吸法等等,我自己也缺乏研究,你们的经验一定更多一些。一般地说,只要态度老实、客观,密切注意唱歌时的声音、及身体各部分的变化,把自己作为一个实践品,多与其他同志研究,找出自己学习过程中成功和失败的例子,进行研究,那怕是一点一滴,日积月累,一定会有显著的成就的。
此篇仅是零星感想,而且仅是关于唱的方面,错误一定难免,希望你及其他同志们给我指正。并希今后多联系,多给“文艺通讯”写稿。


第4版()
专栏:

太行一分区宣传队劳军
太行一分区宣传队,在该区赵云部队元氏孟村大捷后,于六月二十三日至该部劳军。演出“陈家福回家”、“军民互助”、“好同志有错就改”等剧。演出后,并留下一部分同志分赴赵云、孔明二部队开展记好运动和门板报活动。
文艺消息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