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9月4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理论)
专栏:新高潮 新高度 新成效

着力解决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
石忠信
  内容提要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抓紧研究解决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带有根本性、总体性和长远性。把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解决好了,才能有效地推动工作,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解决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关键在于保持清醒认识,把握工作的主动权;明确主攻方向,找准工作的突破点;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抓紧研究解决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工作着力点放在解决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上,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
  保持清醒认识,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是带有根本性、总体性和长远性的问题。只有认清大局,才能自觉地维护大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认真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推进,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成功实现,关系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长远发展。在对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的认识上,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着力解决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包括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江泽民同志指出:“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这表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新目标、新任务和新挑战,我们必须全面理解和把握这一基本经验的科学内涵,始终把工作着力点放在解决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上,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着力解决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征程中,我们将长期面对“三大课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仅是我们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三大课题”的关键问题,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问题。江泽民同志指出,改革、发展、稳定好比是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着紧密关联的战略棋子,每一着棋都下好了,就会全局皆活,否则就全局受挫。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都十分繁重。只有牢牢抓住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我们才能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着力解决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是领导干部驾驭全局的关键所在。驾驭全局是新时期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驾驭全局,就是顾大局、识大体、抓大事,集中力量解决那些根本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认识和解决问题必须抓住影响全局的主要矛盾,实现重点突破,整体推进;领导干部抓住了重大问题,就抓住了主要矛盾,就能把握全局,赢得做好工作的主动权。
  明确主攻方向,找准工作的突破点
  解决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根本在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关键在于找准工作的突破点,善于把握经济发展的重点,勇于突破体制改革的难点,及时化解事关稳定的热点。
  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力度,突出解决加快发展的重点问题。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哈尔滨作为老工业基地,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实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任务艰巨而紧迫。结合自身实际,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力度,应抓住几个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先导。按照十六大的要求,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坚持“人才是本、园区是根、创新是魂”的发展思路,集中力量,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领域实施突破,形成具有独立知识产权、产业关联度大、能够带动全局和具有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努力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支撑。利用国家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的契机,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发展重点,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汽车、电站设备、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壮大一批重点企业,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加快建设国家机械制造业基地。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是关键。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树立新型农业观、农村观和农民观,推进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走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体化道路;坚持以发展信息产业为主导和牵引,加快发展金融、物流、旅游、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努力完善城市整体功能。
  革除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突出解决深化改革的难点问题。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其实质是革除体制弊端,实现体制创新,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要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建立管资产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进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加大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力度。投融资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紧迫任务。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和规范政府投资管理,扩大企业投资决策权,规范企业投资行为,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发展信贷担保基金,为企业提供信贷担保支持,运用市场机制启动民间资本,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促进资本的有效流动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使金融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转变政府职能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要进一步改革政府管理经济的手段和方式,规范行政行为,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将政府的职能转变到从事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上来,使各级政府从“运动员”转变为“裁判员”、“监管员”和“服务员”,努力建设廉洁务实勤政高效的政府。
  建立和完善就业、社会保障体系,突出解决保持稳定的热点问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关键是要始终注意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民心顺一切皆顺,民心稳社会就稳。稳定民心,就要保证社会劳动力充分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解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才能从根本上保持稳定。必须把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把降低失业率和创造就业机会作为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根本出发点,逐步建立统一开放、规范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以劳动者自主就业为主导、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以政府促进为动力的新型就业机制,不断扩大就业领域和覆盖面。扶贫济困是党和政府之责。如果困难群众的一些突出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影响社会稳定。保障和扶助下岗职工、农村贫困人口和城市贫困居民等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不仅要从政策上照顾、经济上扶助,而且要帮助他们提高素质,增强谋生能力;不仅要在全社会倡导和弘扬中华民族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形成人人关心、爱护、帮助困难群众的社会氛围,而且要通过加快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就业,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保持稳定之基。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发展的推进器,也是社会和谐的稳定器。面对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和就业矛盾突出的严峻形势,建立和完善切合实际的社会保障体系,显得尤其迫切和重要。要坚持广泛覆盖、适当标准、保障与补充保障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巩固“两个确保”,搞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
  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
  解决好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把握工作的着力点,找准工作的突破点,根本在于各级领导干部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
  强化政治责任,树立大局意识。讲大局是衡量党性强弱的重要标志。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大局的命运决定着局部的命运,大局的利益决定着局部的利益。毛泽东同志指出:任何一级的首长,应当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对于他所指挥的全局说来最重要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或动作上,而不应当放在其他的问题或动作上。这就要求我们增强大局观念,想大局,议大局,谋大局,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哈尔滨作为老工业基地,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艰巨而繁重,只有站在全国工作大局上观察和解决自己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和问题,才能重振老工业基地雄风;只有站在全省工作大局上谋划和确立自己的工作思路和总体战略,才能更好地在全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培育战略思维,着眼未来发展。战略思维是对事物发展趋势的洞察和预见,是对事物总体的分析和判断,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领导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善于进行战略思维是驾驭复杂局面、解决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的基本要求。善于进行战略思维,就要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世界发展的大格局、大背景下观察和处理事关本地区本部门全局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在谋划城市功能定位时,提出把哈尔滨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机械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绿色食品、医药工业、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基地和东北亚重要经贸中心以及世界冰雪旅游名城,并不是单纯考虑其现有的规模和优势,更多的是着眼于未来发展,着眼于市场的潜能和自身发展的潜力。实践证明,这一定位坚持立足于现有,又不满足于现有,更不局限于现有,是切实可行的。
  坚持执政为民,建设“五型”政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无论是加快发展、深化改革,还是保持稳定,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我们把握大局、破解难题、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迫切要求我们提高执政为民的能力和水平,改进领导方式,完善决策机制,转变政府职能。正是为了适应这一要求,我们提出要努力建设学习型、调研型、决策型、服务型和网络型的“五型”政府。建设“五型”政府,有利于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新执政理念,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有利于建立和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动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有利于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推动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政务公开,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实践证明,建设“五型”政府,是坚持执政为民的有效载体,转变了工作作风,拓宽了工作领域,创新了工作机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创新工作机制,实行“课题制”。在新的形势下,解决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离不开建立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和推进工作三者协调统一的科学有序、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为此,我们借鉴大学、科研部门实行的“课题制”工作方式,把“课题制”引入党政工作。“课题制”涉及的都是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通过实行“课题制”,构建了科学、民主决策的平台,形成了牵头部门与其他各方紧密配合、协同作战、合力攻关的机制,克服了以往因调研和解决问题相脱节而使矛盾和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的弊端,从而突破工作难点,促进了改革发展稳定。(作者为中共哈尔滨市委副书记、哈尔滨市市长)


第9版(理论)
专栏:干部说干事

关于缩小农村牧区收入差距的思考
——兼论农牧民组织化问题
布和朝鲁
  在农村牧区,当前群众最盼、领导最急、难度最大的就是解决农牧民增收问题,特别是被平均数所掩盖的农牧民收入差距拉大问题。应着眼于体制和机制创新,在实践中努力探索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
  导致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
  20世纪80年代初,牧区实行草场和牲畜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牧民的积极性,牧民收入大幅度提高,但发展并不平衡,收入差距逐步拉大。导致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有很多,最根本的在于农牧民的综合素质存在差异。实践证明,在生产条件基本相同的地区,有一定文化、善于经营、勤奋劳动、勤俭持家的牧民即经营能手越来越富,成为牧业大户;而一部分牧民,或因没有文化,或因老弱病残,或因子女分家,或因自然灾害,越来越穷,成为贫困户。
  高度重视和逐步消除牧民收入差距拉大现象,是我们的责任。问题的关键是用什么办法消除过大的收入差距。对那些牧业大户,由于他们是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走上致富道路的,是牧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体现,为牧区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因而不但不能限制和约束其发展,而且还应创造条件,使他们发展得更快更好,在带动大家共同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支持其他牧民加快发展,特别是扶持贫困户脱贫致富,是我们工作的重点。这些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采取了不少措施,使部分贫困户初步解决了温饱。但问题还远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并没有扭转。
  从推动农牧民组织化切入,推行股份合作制
  目前,牧区产业结构单一,牧民增收除了靠畜牧业没有别的渠道。在草原生态趋于恶化和现行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体制下,不但贫困户的脱贫问题难以解决,而且牧业大户继续发展的空间也受到了限制。贫困户有草场,但牲畜少,基础设施差,明显的劣势是不善于经营;大户牲畜多,基础设施较完善,有投入能力,制约其发展的是草场不够用,突出的优势是善于经营管理。解决收入差距拉大问题,说到底就是如何用市场经济的办法解决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共同发展的问题。从一些地方的成功实践看,一条有效途径是立足于农村牧区经营体制创新,从推动农牧民组织化切入,推行股份合作制。
  推行股份合作制,是指用工业理念发展畜牧业,用企业化方式管理畜牧业,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以生产经营能手即牧业大户为中心,实行利益联结、股份合作,组建股份合作制牧业公司。合作方式是在坚持党的农村牧区基本政策前提下,大户和中小户均以草场、牲畜、基础设施、机具、劳动、技术、管理和资金等入股,成为股东,共同劳动;占多数股的大户即经营能手负责公司的经营管理,股东按股分红、按劳分配。这样,可以兼顾大户和中小户的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大户可以凭借较多的草场、较完善的基础设施、较充裕的资金投入和较强的经营能力发展得更快更好;小户则可依托自己的草场、畜群等股份和劳动获得收入。
  推行股份合作制,其着眼点在于通过牧区经营体制和机制创新,以利益联结为核心,发挥经营能手的作用,稳定提高小户收入;其实质是把现代企业制度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运用到畜牧业经营管理上,实行草场使用权与经营权分离、牲畜和基础设施等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以确保股份合作制牧业公司的健康发展。
  推行股份合作制具有重要意义
  实行股份合作制,作为一种牧区经营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在实践中可以产生多方面的作用。一是有利于共同发展。大户可以更富,小户可以有稳定的、逐年扩大的收入来源。二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牧业公司可以在较大规模上统一规划、科学利用草场,有能力加大对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投入。三是有利于产业化发展。牧业公司可以在较高层面上调整结构,提高公司的专业化、集约化、市场化程度,与龙头企业有效对接。四是有利于加速工业化进程。通过较大范围的结构调整,整合农畜产品资源,使之适合于龙头企业规模化、连续性的精深加工,加快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五是有利于加快城镇化步伐。生产资料所有权、使用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可以推动农牧民向城镇转移,从事二、三产业。六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牧业公司可以在较大范围内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效益。
  (作者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秘书长、政策研究室主任)


第9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大力弘扬创新的精神
  ——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系列谈之十四
姚眉平
  当今时代,创新已成为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风尚,成为鲜明的时代特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体现了这种时代精神,在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同时,对创新作了全面、系统、深刻的阐述,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既是弘扬创新精神的成果,也是进行理论创新的典范。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许多国家纷纷调整发展战略,积极进行变革,力求赢得主动。创新,就是这样一种时代变化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着眼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顺应时代潮流,联系国内实际,大力弘扬创新精神,不断推进各项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我们党弘扬创新精神、推动创新实践的理论结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阐述了创新的重要意义。所谓创新,反映到我们的思想和实际工作中,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必须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揭示了创新的丰富内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江泽民同志特别强调理论创新的重要意义,指出:理论创新是前提和关键,其他一切创新都是在理论创新的指导和推动下进行的。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如果因循守旧,停滞不前,我们就会落伍,我们党就有丧失先进性和领导资格的危险。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并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先进性、不断推进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论述了创新的具体途径。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阐明了创新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推动科技进步、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推进改革、与发展教育、与弘扬传统等的关系,指明了创新的具体途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红线,在许多重大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它启示我们:理论创新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以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条件;最广大人民改造世界、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发展的、前进的。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倡导的创新,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创新,是脚踏实地、面向未来的创新。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就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学习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用以指导新的实践,努力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就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创新的重大意义,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努力做到发展有新思路、改革有新突破、开放有新局面、各项工作有新举措。


第9版(理论)
专栏: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新发展
陈崎嵘
  文化观即对文化问题的根本看法。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为我们进一步推进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了强大理论武器。
  关于文化的地位作用问题我们党把文化的发展与党的执政兴国、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联系起来,深刻揭示了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与党执政兴国之间的内在联系。江泽民同志第一次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机统一起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并上升到党的指导思想的高度。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必将对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理念和方式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文化与民族生存、发展之间的依存关系。先进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独立的重要基础。江泽民同志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这些都是在总结历史和分析现实基础上得出的精辟论断,符合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现实,表明我们党对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
  文化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之间的辩证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彼此紧密联系而又有各自的发展规律,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相辅相成。我们不但要抢占先进生产力的制高点,也要抢占先进文化的制高点。正是基于这样的科学认识,十六大提出了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目标,这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
  关于文化的先进性问题十六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一论断揭示了社会主义文化是既与先进生产力相适应,又能促进生产力发展;既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又广采博纳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既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又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现代特质。具体而
  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以下几个特点:社会主义文化能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主义文化是与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它能够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在现阶段,它能够帮助人民群众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社会主义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社会主义文化在立场和价值取向上,强调人民群众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成果的享有者,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社会主义文化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为己任,具有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
  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创新的品质。社会主义文化能够与时俱进,能客观反映文化自身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它既具有牢固的民族根基和历史传统,又承认人类的基本价值和审美趣味;既能海纳百川地吸纳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又能大浪淘沙般扬弃陈腐落后的东西。
  关于文化的发展问题我们党不仅从理论上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许多重大的思想认识问题,而且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提出了一整套文化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现实途径。
  确立了以创新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途径。一是文化内涵的创新。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创造出具有强大吸引力和感召力、能够引领世界风骚的先进文化。二是文化体制的创新。文化既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也具有产业属性,必须面向群众、面向市场,文化的发展机制和管理体制一定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确立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长远目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其他各项事业一样,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要着眼于人民素质的提高,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把培育“四有”公民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把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正如十六大报告指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