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9月2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要闻)
专栏:

中国林业新的里程碑
本报记者 彭俊
  前不久,中央公布了关于林业的一份重要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这件大事,发生在新时期我国林业面临历史性转变的关键时期,意义十分重大,堪称中国林业发展新的里程碑。
  林业认识的又一次飞跃
  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对林业定位的认识不断深化,不断成熟。
  新中国成立之初,工业基础薄弱,建设任务繁重。钢材、水泥、木材,成为国家建设三大重要原料。林业建设就是生产木材——这是当年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也是当时中国林业的重要历史使命。
  从1949年到1979年,林业累计生产木材10亿立方米,对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与此同时,由于砍得多,造得少,森林资源破坏严重。
  1981年2月16日至3月7日,国务院召开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林业会议。会后,中共中央、国务院随即出台了《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它明确了“保护林木,发展林业”的战略思想。保护与发展并重、造林与采伐并举,这是我们对林业认识的一次飞跃。
  这次认识上的飞跃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林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一个突出成就,是人工造林面积的迅猛增长:目前我国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超过7亿亩,居世界第一位,占世界人工林总量的26%。
  改革开放20年的积累,使我国总体经济实力明显提高,国家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力度成为可能。从1998年起,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相继启动,国家为此投入数千亿元。中国林业开始进入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新阶段。
  今年6月25日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从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到突出强调生态效益,这是我们对林业认识一次新的飞跃。它昭示着:中国林业正式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战略转移。
  林业发展的全新时代
  认识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
  对林业定位的再认识,赋予了林业更加艰巨的光荣使命——林业不仅要满足社会对木材等林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更要满足改善生态状况、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需要。
  专家测算:按照过去常规的发展速度和模式,森林覆盖率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至少需要100年时间。这就要求我国林业必须采取超常规的发展模式,跨越世界多数国家都走过的边破坏、边治理的漫长历程,直接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为此,中央明确提出了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并确定了我国林业跨越式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10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19%以上;第二步到2020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第三步到2050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26%以上,基本实现山川秀美,生态状况步入良性循环,林产品供需矛盾得到缓解,建成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用50年时间,走完常规状态下100年的历程,任务十分艰巨,时间格外紧迫。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更多的有利因素:
  ——经济社会的稳步健康发展,使我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强大,这为林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物质后盾;
  ——党中央、国务院对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为林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
  ——亿万民众对山川秀美美好生态环境的渴望,为林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群众基础。
  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相继启动以来,中国林业已开始驶入跨越式发展的历史轨道。2002年,全国共完成造林面积1.12亿亩,首次年度突破1亿亩大关。造林面积核实率达95%以上,合格率在90%以上。2002年也因此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造林速度最快、造林质量最好的一年。
  林业改革的重大突破
  在林业跨越式发展初见成效的今天,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林业改革的步伐还相对滞后,林区干部群众的思想相对不够解放,原有的部分林业体制、机制和政策还适应不了新形势的要求。这些,都成为中国林业顺利实现发展目标的制约因素。
  不久前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对林业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政策措施作了一系列重大调整,实现了林业体制、机制和政策的创新和突破,其改革力度前所未有。
  《决定》第一次从国家对全社会林业总体管理的层面上对林业的经营管理体制进行了分类设计——将全国林业区分为公益林业和商品林业两大类,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要求。同时,中央还对国有林业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一方面,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把森林资源管理职能从森工企业中剥离出来,由国有林业管理机构代表国家行使。另一方面,把目前由企业承担的社会管理职能逐步分离出来,转由政府承担,使企业轻装前进,真正成为独立的经营主体。
  这两项改革措施,是林业管理体制的重大创新和突破。对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将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束缚林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有力推动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的大发展。对国有林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有利于增强林业企业的内在活力,使国有林业能够尽快走出困境。
  细读《决定》,人们还发现了许多从前没有的新精神:首次提出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首次提出将公益林业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并提出对商品林业实行优惠的信贷扶持政策,对林产品实行低税赋政策;首次提出要安排部分造林投资,用于直接收购各种社会主体营造的非国有公益林……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没有大手笔的改革,就没有跨越式的发展。可以预见,《决定》出台之后,中国林业在逐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必将在改革方面不断突破、不断深入。


第2版(要闻)
专栏: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将启动
  本报青岛9月27日电 记者刘磊报道: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将于10月底开始在部分省市和部分行业陆续启动,同时将积极支持有关部门结合业务工作,根据统一确定的原则,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进一步加快并规范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这是记者今天从部分省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上获悉的。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迫切需要。今年召开的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会议已确定,要用5年左右的时间,建立起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
  社会信用体系试点工作将以培育企业信用、个人信用为重点,发挥政府的示范和推动作用,探索社会信用管理和服务的基本方法和途径。试点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开展诚信宣传教育,普及现代信用知识;整合全社会的信用数据,逐步建立联合征信平台;建立健全企业的信用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建立个人信用管理的有效途径;逐步建立社会失信惩戒机制的有效办法;积极促进征信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


第2版(要闻)
专栏:

  国庆节前夕,北京朝阳交通支队为确保道路安全畅通,针对大货车违章肇事突出的现象,专门编制了交通安全寄语爱心卡,以提醒大货车司机时刻牢记交通安全。图为北京朝阳交通支队为司机发放爱心卡。
王素琪摄


第2版(要闻)
专栏:特写

烟台果蔬会 农民唱主角
  这几天,参加在烟台举办的第五届国际果蔬博览会的宋树英,忙着发送宣传材料,向澳大利亚客户介绍村上的苹果新品种,与果品收购公司谈生意,还挤时间听专家讲课。老宋是山东省海阳市辛安镇南丁村的党支部书记,他第一次参加果蔬会是1999年,尝到甜头后,他开始每年参加这个博览会。许多村民也到村委会报告要求集体参加,一些苹果大户还印制了名片。
  烟台市博览中心负责人说,果蔬会开幕几天来,每天两万多名参观者中,将近一半是从全国各地来的农民。农民们通过这个会议,了解了市场,了解了世界。
  宋树英说,曾在会上听专家讲有些国家对我们搞“绿色壁垒”,明白了苹果仅仅模样好还不行,还要按标准生产。于是他们跟科研部门合作,搞标准化种植。这几年,在果蔬会上与他们签订销售合同的客户也越来越多,许多都是做国际生意的大公司。去年全村共产苹果75万公斤,销售收入达180万元,博览会让果品不愁卖了。
  海阳市农业局副局长于开礼说,现在海阳的果农、菜农纷纷到博览会上取经学习,开阔了眼界,像温室优质西红柿生产、银杏开发、六彩花生、六彩小麦等这些从果蔬会上引进的新品种,现在已在海阳普遍种植。


第2版(要闻)
专栏:

我国内地非典疫情零报告
  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 (记者孙承斌)卫生部新闻办公室27日下午通报我国内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监测情况:我国内地非典疫情为零报告。
  9月26日10点至9月27日10点,我国内地报告没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根据各地报告,目前我国内地没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


第2版(要闻)
专栏:

十月全国将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捐助活动
  本报北京9月27日讯 记者潘跃报道:民政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今年10月开展以“冬衣暖人心”为主题的扶贫济困送温暖捐助活动,支援灾区、贫困地区。通知指出,今年我国淮河流域、黄河中下游及其支流渭河发生特大洪水,新疆、云南、内蒙古发生强烈地震,给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目前,灾区、贫困地区群众的过冬衣被仍较紧缺。


第2版(要闻)
专栏:

2003年“博士服务团”近日启程
  本报北京9月27日讯 记者董宏君报道:由中组部、团中央选派的2003年“博士服务团”近日将奔赴西部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江西省挂职锻炼服务一年。今年即将下派的第四批“博士服务团”共有128名成员,分别来自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委、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国有大型骨干企业等。


第2版(要闻)
专栏:

“国防教育神州行”活动拉开序幕
  本报北京9月27日讯 记者苏银成报道:今天上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军乐高奏、彩旗飞扬,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综合办公室、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共同组织开展的“国防教育神州行”公益广告宣传活动,在这里拉开了序幕。“国防教育神州行”公益广告宣传活动,旨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国防教育氛围,唤起人民群众的国防忧患意识,激发人民群众关心国防建设、支持国防建设、投身国防建设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第2版(要闻)
专栏:

全国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在京拉开帷幕
  本报北京9月27日讯 由公安部组织的“以人为本、关爱生命”为主题的全国交通安全宣传活动今日在北京拉开帷幕。这次活动针对“十一”旅游交通的特点,重点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和旅游交通安全常识。(宋臻)


第2版(要闻)
专栏:

世界旅游日庆祝活动在宜昌举行
  本报宜昌9月27日电 记者杜若原、孔晓宁报道:2003年世界旅游日中国主会场庆祝活动暨第四届中国宜昌三峡国际旅游节,今天在湖北宜昌隆重举行。庆祝活动由国家旅游局、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重点向人们展示宜昌这个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的独特风采。活动期间,将安排焰火晚会、文艺演出、投资洽谈会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并推出7条三峡旅游新干线。


第2版(要闻)
专栏:

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论坛召开
  本报北京9月27日讯 中国企业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如何有效利用全球资源?以何种方式进入海外市场才能形成竞争优势?怎样的产业布局可以合理地规避风险?9月26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论坛回顾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深入探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途径。
  本次论坛由新华社《参考消息》报社、《国际先驱导报》报社和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并邀请政府主管部门、知名企业和权威学术机构三方代表参加。针对目前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面临的问题,论坛设立了“政府政策”、“国际局势和海外市场/环境调查”、“全球生产布局”、“国际营销”等议题,力求使与会者全面把握“走出去”的政策导向,汲取成功企业的经验,并从智囊机构获得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刘文)


第2版(要闻)
专栏:

地产百强在京共议旅游地产
  本报讯 由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政府、北京市房地产协会等单位举办的地产百强旅游地产论坛近日在京举行。近百家房地产商及建筑行业的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对房地产特别是旅游地产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研讨。其间,平谷区金海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介绍了该地区的发展规划,计划在金海湖建设旅游度假区、生态农业观光区、国际会议度假区和工业园区等四大功能区。(韩晓)


第2版(要闻)
专栏:

承德避暑山庄300年特展在京举行
  本报讯 “中国承德避暑山庄300年特展”于近日在国家博物馆拉开帷幕。“承德避暑山庄300年特展”共分五部分:木兰秋狝、避暑山庄、皇家庙宇、百年沧桑、再铸辉煌。展览以康熙、乾隆盛世时期为背景,以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为主线,采用现代化陈列手段,通过大量的宫廷文物珍品和辅助展品,再现当年康乾盛世的辉煌和民族团结史实。(黄宇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