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9月27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重写毛乌素沙漠
牛砚秋
  毛乌素大沙漠,铺展在内蒙古南部和陕西省长城一线以北,是茫茫一片三万二千多平方公里的不毛之地。这片没有生命的沙漠缓慢地坚韧地向四方蚕食。沙漠威胁着人类,人们惧怕沙漠,世界担忧沙化。面对无情的大漠,面对肆虐的黄沙,人类在艰难地抗争。
  毛乌素终于停住了南行的脚步,荒漠披上了绿装,风暴停止了咆哮,沙丘变成了沃土。治沙英雄石光银和他的治沙公司已在七万多亩沙漠上种上了树木、庄稼,把这里变成了森林、牧场和农田。
  一出定边县城,便是荒凉的盐碱地,再往北行是沙漠的过渡带,零星的人家,简陋的土坯房,荒芜的土地。天地相接,一片浑黄。古长城经这里绵延西行,秦始皇遣大将蒙恬在这里北筑长城而拒匈奴。如今,这里的长城时断时续地埋于风沙之中。
  进入紧挨沙漠的海子梁乡,这里草木葱茏,处处是高大的杨树。党员石光银就是在这里领导治沙的。
  如果不是亲眼目睹,谁会相信山丘般的沙梁上,茁壮地生长着成片的林木,沙柳环绕沙丘,蒿子遍地生长。森林间鸟声翠鸣,草地里野兔出没。田野里种着大豆、玉米、向日葵……西瓜又大又甜,蔬菜又青又嫩,小麦亩产可达七八百斤,谁能相信这些植物的根扎在沙子里。这里的地表没有河流,没有湖泊,家家户户都吃井水,庄稼不用灌溉,靠雨水和地下水。
  石光银的家在新兴林牧场里的四大壕村,几间平房,宽大的院落。这里的房子都建在沙地上,自产的杨木建房,荆条编顶棚,棚上铺厚土,冬暖夏凉。说是村子,隔很远才有一户人家。家里人说,他昨晚两点多回来一趟,又不知了去向。
  我们一路寻去,终于在新兴林牧场场部见到了他,也是几间平房,宽大的院落,屋里一堆人围坐炕上,土里土气的石光银从人堆里站出来。他一开口就进入境界……
  石光银治沙,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从他的言谈中,感觉治沙似乎并不难,一是敢治,二是管理要跟上,使植物扎稳根。
  十五年前,这里还是一望无际的黄沙。石光银就生长在这沙窝里。沙漠缓缓扩展,房屋慢慢地被掩埋了,七八年就要搬一次家,这就是“沙撵人”。
  石光银受尽了风沙的磨难。他去放牛,曾被风沙卷走数十里,扔进了内蒙古的一个村子里,与石光银一起放牛的小孩被沙暴掠走,下落不明。石光银天生有股牛性子。他说:“黄沙埋不住我,我就要治住黄沙。”从此,他和黄沙顶上了牛。
  十八岁的石光银当上了同心干大队的队长,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治沙。石光银到邻县的柳桂湾学习旱柳、沙柳的种植技术,买了树苗用驴车拉回来,在一万多亩沙丘上种上了树。这一年风调雨顺,树苗全活了,同心干绿了。这片树林是海子梁乡第一片绿洲。
  初战告捷,更增添了他治沙的信心和勇气。1984年,政府鼓励群众承包治沙。此时,国家的“三北”防护林工程也开始实施了。石光银大显身手的日子到了。
  石光银有个很叫响的绰号叫“石灰锤”,即“二愣子”。政府号召承包治沙,大家个个摇头,无人敢包,只有石光银一人站了出来,大家都说,石光银放着领导职务不干,背井离乡钻进沙窝里,真是个“石灰锤”。
  春天,石光银与海子梁乡签订了承包治理三千亩荒沙的合同。这是海子梁乡第一份治理荒沙的合同,据说,石光银也是陕北地区第一个承包大片黄沙的人。他要挑战大沙漠,要重写毛乌素。
  这个土里土气的汉子行吗?人人摇头,没有听说承包沙漠的,更没有听说靠沙漠致富的。有人问石光银:“你有三头六臂?能跟沙斗?”
  石光银知道,单枪匹马无济于事,他说服六户贫民跟他一起治沙。沙漠能给他们带来什么?谁也不知道,有一点他们清楚,家要靠自己建,沙漠要靠自己治,不治早晚得逃荒,走西口,当时,很多人被沙逼得走了西口。
  没有治沙资金,石光银把家里的八十只羊卖了,又去借钱,一家人望着家徒四壁、一身债务的石光银,号啕大哭。但石光银却出奇的平静,他铁了心,今生今世,生为治沙生,死为治沙死。
  其他六户人家看石光银卖了家产,也跟着卖了家产。
  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七户人家男女老幼齐上阵,当年把三千亩地全植上了树。这一年,沙漠里雨水充沛,树苗大都成活了。
  群众看到石光银取得巨大成功,有一百八十七户农民承包了乡里的六万多亩荒沙。而那些卖羊绒掺沙子的“聪明人”却栽了跟头,羊绒没人要了。
  海子梁乡面积最大的沙漠地要数长茂滩某国营林场的五万多亩荒沙,林场经过多年努力没治住这片沙漠。
  石光银与林场签订了治沙合同。有人对石光银说:“林场是国家的,你把林子植好了,国营林场一收走,你不是两手空空?”
  石光银说:“治沙是我的心愿,收走了,也是我对国家做了贡献,对子孙后代做了好事。”
  这片沙漠是块硬骨头,石光银连败两阵,植上的树苗被风卷走了,第三次才获得成功。如今,这里的树木已长成材,数里一户人家,鸡犬之声相闻。那静谧的森林,那满天的繁星,那远处透来的微弱的灯光,恍若世外桃源。
  然而,石光银毕竟吃尽了没文化的苦,不能看技术书不说,就连打个条子也要别人代劳。出门找人不认识单位的门牌。进个厕所也闹不清,好不容易认识“厕所”俩字的轮廓,可各地的写法不一样,卫生间、洗手间、盥洗间……最近又引进“WC”,令他目不暇接。石光银说,我没有机会读书了,不能让孩子们失去读书的机会。
  石光银在林牧场深处——酸刺湾建了一所小学,名为“黄沙小学”。他说:“治理沙漠一代人不行,下代要接着治。”
  黄沙小学只有一位教师,八名学生。学生距校最近的也要走三四里沙路。石光银留下一百亩沙地永久保留,这里是沙漠教育的课堂,石光银在这里给孩子们讲沙漠,讲改造沙漠的必要,这里也是孩子们的精神课堂。每年春秋两季的植树季节,他要带孩子们去植树种草。
  以前人们见了石光银叫“石灰锤”,现在人们见了他叫“石老”。石光银获得了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全国扶贫贡献奖等许多荣誉,会议室里挂满了锦旗和奖状。
  我与石光银一起在莽莽林区奔波,这里大事小情他都亲自管。两夜没合眼的他只在车上打了个盹儿,又用一整天的时间在羊圈里一头头捉羊做记号,他来回奔波,不知疲倦,我与王师傅都是年轻人,不一会儿就累得钻进车里休息了。我对石光银说:“你虽然精力过人,但人的精力毕竟有限,给羊做记号这样的事为啥不交给牧羊人去干?别人能干的事让别人干,你才有时间和精力做别人做不了的事。”石光银道:“你说得对。”想了一下又说:“还是不行。”到了晚上,石光银接着说:“我带头干,大伙看我卖力气,就有劲,我光动嘴,群众就会有情绪。”这就是石光银的工作方法。
  治理沙漠是石光银孩童时的梦想,如今,这个梦想变成了成功的现实。但沙漠还很广大,治沙任重道远。石光银说:“我治好一块交给国家一块,这里的沙治完了,别的地方让我去治,我也去。中国的沙治完了,外国让我去治沙,我也要去。我的生命在于治沙。”


第7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俞律
  朋友问我:“每天早上起床后,你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答道:“看钟。”
  我家壁上挂着一只钟,几十年如一日。夜深人静之时,我被它坚定而清晰的行进脚步声催入梦乡;早上醒来,睁开眼睛立刻就看它的短针指在什么所在,长针又指在什么所在。是它明确地告诉我的起床时间,这是我的一天之始。起得早,这天日子就长,起得晚,这天日子就短。日子的长短就是生命的长短!
  从进学校读书的少年时代起,我就养成早起就看钟的习惯,如果指针指在我不感到着慌的所在,就可从容穿衣漱洗吃早饭;否则我就一跃下床,饿着肚子背书包上学去。
  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依然是看钟,上班和上学同样是不能迟到的。
  老是看钟,因为买不起手表,看着有的同事戴着锃亮的手表,不免有点羡慕。某一年,我的工作单位分配到一只廉价手表,大家抽签决定得主。我的运气不错,抽到了“有”字。从此便成了有表阶级。晚上睡觉前,总小心卸下它搁在抽屉里,而第二天起床,还是照例看钟。
  墙上的钟诚然已经很陈旧了,但它是我几十年交情的老友,准确地说,是畏友,我不想让漂亮的手表代替它。
  就这样,每天早起看钟,几十年如一日,这不仅是习惯,这首先是生命对我的严格要求。现在,记录人生岁月的时钟终于指向我的迟暮,我不得不服从自然规律,退休了。
  退休了,早起晚起于我已经不重要了,但我起床的第一件事仍旧不变——看钟!我的钟不讲情面,它像要求年轻人那样要求我这个老头子。只有老头子才会发出这样的叹息:唉,人的一生太短促了!一生中自己不经意地浪费掉的光阴不知有多少!浪费光阴是轻而易举的,别妄想造化会给以补偿。
  钟的性格比世界上最真诚的人还要真诚。它是真正的正直无私,对任何人都一样准确地报时;它从来没有说过假话,是七点钟决不会哄你说六点。它很美,用1到12这一串闪光的数字组成一个地球似的圆。对了,它就是象征着我们这个共同立足的家——自转不息也公转不息的地球!
  它和地球一样,永不倦怠地向前进!


第7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古山寨(外一首)
唐德亮
  三千年古寨不老
  穿过纤细的血管 
  山风砍伐着一茬又一茬的人
  又长出一个个杉皮树般的黑色山民
  我是其中一个
  三千年前捧着月亮喝酒
  三千年后踩着彩虹飞翔
  采撷鸟儿的歌声
  破译山鬼的偈语
  岁月已长出皱纹
  而我的心却长出
  晨露与花朵
  一枚桃果砸额头
  一枚桃果逃离树枝
  轻轻地
  砸在他
  夹皮沟一样的额头
  鲜红的桃果
  透明的皮肤
  在他的目光之外
  在他的阴影之内
  向他绽露甜甜的笑
  疼痛的感觉
  顿时被这欢乐
  砸得无影无踪
  满树的鲜桃
  一朵粉霞
  拥抱着另一朵粉霞
  让这霞光统统砸在身上吧
  他想。那该是什么滋味呢
  一枚鲜桃
  砸在额头
  额头上
  长出一片云霞
  荒野说:这是历史深处
  动人的一簇亮点


第7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薰风(中国画)
赵占东


第7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蓝色故乡
张宇航
  从小便看过一场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歌舞《彩虹》,那美丽的布景和舞姿至今还在脑海浮现。彩虹,是父亲草原上流淌着的一条九曲回肠的母亲河。
  从小便听过马头琴独奏《草原连着北京》,那深沉而悠扬的琴声勾走了我的情思,油然生出对辽阔草原朦胧的向往。马头琴声,是蒙古人离不开草原的倾诉。
  从小便熟读龙梅和玉荣两姐妹与暴风雪搏斗保护集体羊群的故事,那草原儿女的高尚品格,为我的人生树起了一个永恒的楷模。马背民族的勇敢和坚韧不拔,来源于祖祖辈辈在温带草原上游牧生活。
  后来,我走过了乌兰察布草原、达尔罕草原、鄂尔多斯草原、阿拉善草原。我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有否与草原结缘,只是渐渐地觉得,奶茶、炒米、莜面、手扒羊肉是越来越香醇可口。千里之遥的草原不仅连着北京,还连着广东。鄂尔多斯——众多的宫殿;乌兰察布——红色的山口;巴彦淖尔——富饶的湖泊;包头(包克图)——有鹿的地方;阿拉善——阿拉山、贺兰山、诺敏河……草原上一个个地名都很优美,洋溢着蒙古人对幸福与吉祥的期盼。在草原上曲折蜿蜒的黄河、额尔古纳河、锡林河、依敏河……如同伴我度过童年和少年的流溪河,静静伸向记忆的远方。一份润物无声的情愫,使草原成了我心灵里的蓝色故乡。
  当我看到蒙古人向天空、草原和小河泼洒洁白的鲜奶,祈求腾格里(上天)神佑护平安的时候,心里便升腾起一种责任和宏愿:为了草原大步迈向富裕文明的不灭信念,我应该把爱心和祝福留给草原的孩子,并汇集更多广东热心人温暖和关注的目光,凝聚成一道汉蒙民族团结的血脉,像琴声、像河水,在草原延绵不绝……
  于是,从鄂尔多斯的孟根图海,到阿拉善的查娜、巴彦淖尔的乌云毕力格,一批又一批的草原孩子,经过当地的推荐,沿着那条用爱心连接起内蒙古和广东的彩虹,在千里之外寻觅到真情、寻觅到希望,得以继续完成学业。而一个又一个热情的广东人,也不断地补充进爱心团队的行列,有了一份遥远的牵挂,一份实在的对草原孩子的呵护。
  如今善良的种子,已经播撒在阿拉善、鄂尔多斯、巴彦淖尔、包克图、乌兰察布……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广东人奔向草原,去看望自己的孩子;会有越来越多的广东人,把草原作为自己新的家园。我们的足迹,正沿着草原上那不事掩饰的土路延伸、延伸,直到整个内蒙古的辽阔大地。
  我想,这也是对人生价值的一种求索。在草原、在蒙古人的生活里,我找到了圣洁,找到了善良。那些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自己生活也陷入困境的情况下,还默默地收养了三千名汉族孤儿的蒙古族牧民,不就是圣洁和善良的化身么?他们是只知道有天而不知道有地的游牧民族,心胸宽广得就像蓝天一样,那简陋的蒙古包里,充满了没有民族界别的真情;那古老的勒勒车上,装载着对朋友、对同胞兄弟的真诚。他们景仰上天,向往幸福吉祥,把自己与草原、与牛马骆驼羊、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就连长调,也是唱给苍天、唱给草原、唱给风沙听的。敖包美丽的神话守护着他们,他们又在虔诚地守护着草原、守护着善良。是草原的父老乡亲,使我懂得了人的永恒生命和价值,延续于人民群众的口碑和心碑之中;使我酝酿着一个真诚的心愿,并且越加迫切和凝重:
  但愿草原上许许多多的孩子,在广东等地热心人帮助下,走完那段坎坷的求学之路!


第7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九州风物

散说净觉寺
峭岩
  净觉寺位于河北玉田县西北二十公里的杨家套乡,坐落在还乡河畔。它始建于唐代,千余年来岁月沧桑,几经修缮,展现在今人面前的仍保留了它的宽敞、豁达、庄严和肃穆的风貌。有人说:“净觉寺是一首诗,它用凝重而含蓄的语言,陈述着既古朴又玄妙的哲理,诉说着既美好又虚幻的企盼;净觉寺是一本书,它的魅力不仅在于那华丽典雅的装帧,更重要的是它那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内涵。”
  步入净觉寺,真如同走进一座神秘的宫殿,那精美的建筑结构,浓艳的彩绘雕刻,使人过目不忘。它除具有一般古刹的门殿、碑楼、钟楼、鼓楼、佛像、神龛之外,最夺人眼目的是“无梁殿”,可说是古刹的第一奇观。门殿建筑面积一百二十平方米,高十二米,皆为砖石拱券灌以澄浆而成,无檩无柱。内墙上刻有九十六尊神态各异的佛像,从建筑学上看堪称一绝。另一奇观是正殿,皆为无一钉一铆的木制结构,其中的“悬梁吊柱”似悬非悬,似吊非吊,是巧用力学原理建造而成。在碑楼,一座清代著名书法家王敬德的《续修净觉寺碑记》鹤立在此,他的大草体龙飞凤舞,舒卷飘逸,博得了今人的喝彩。我数了碑文中共有十四个“之”字,每个“之”字的写法各异,然而各有韵味,实属书法艺术之佳品。
  我从浏览古刹的兴致中缓过神来,为什么前人在茫茫的阔野上修建一座占地两万平方米的古刹呢?又为什么叫“净觉寺”呢?县文物管理所的张小亭作了圆满的回答。原来这座平原古刹竟出自一位叫田正的官人之手。田正是玉田县田家庄人,唐朝武则天统治时做御史,因受谗言之苦罢官回乡。他立志摆脱官场,一心向善,生活勤俭,救助困难,因此感动上苍,朝里派兵捉拿他也有神相助。对世俗心灰意冷后,他变卖家产,建起一座庙宇,供人们烧香拜佛,后人以他的字为寺名取名“净觉寺”。古刹走到今天,衍生出许多行善积德的传说。有一个叫智然的和尚外出募化,一天他募来二十个铜板,半路上丢了,他返回寻找时又遇倾盆大雨。当他找到那个钱袋反复掏时,竟一次次掏出铜板来,就这样,掏出了很多铜板。虽然修寺庙的资金已足,但他仍照样劳作,不坐享其成,也不生非分之想,终于如愿整修了净觉寺。这一则传说的含义不说则明,正好印证了净觉寺“净也,觉也,洵佛门之宗旨,即圣教之真如”的本义所在。由此,我联想到寺庙另一处的一副对联:“贪心盗心淫心诈心欺负心种种这等心肠我看是何结局,兵劫疫劫水劫火劫霹雳劫苍苍许多劫数你从哪里逃生。”对联出自古人之手,却矢今人之的。生活在现代化生活中的人们,饱赏灯红酒绿的人们,玩弄官场斗法的人们,如到净觉寺转转,览古鉴今,或许有许多裨益。你会发出“净气净土净灵魂,觉天觉地觉命达”的感慨,又会为迈好今后路程的每一步而慎独,岂不是“净也,觉也乎”!


第7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大地漫笔

假装有学问
刘荣升
  有个书法展,提倡参赛的书法家们要书写自作的诗词,说这样能看出书法家们的文化修养,是书法家有学问的表现。
  我想,建议者的用意是不错的,他们希望书法家都是学问家,都有扎实的文学修养,个个都是握瑾怀瑜,藏器于身。但希望还远不是现实。我曾看过不少书法展,见过很多作者书写的自作诗词。我们先不说这些书法作品的技法是否娴熟和功力是否深厚,仅就一些自作诗的内容来说,就显得很是蹩脚,说它是“顺口溜”还凑合,说它是诗,无论如何是不够格的。诗若有灵,必会迁怒于人。假如说,某位作者的书法写得很好,而其自作诗的水平却很低,那么,这样的书作不是大煞风景、大减成色吗?由是观之,与其书写水平很低的自作诗,还不如书写脍炙人口的古诗文更容易让人接受。
  一个合格的书法家,应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要有“神存富贵”的精神追求。满足学问上暂时的“穷”并不丢人,只要沉下心来学习就精神可嘉,最怕的是用各式各样的手法“假装有学问”,在自己原本“菜色”的脸上涂脂抹粉。须知,在学问学养上,“穷”而思“富”,是有出息的表现,而“二狗子式的假装不穷”则是俗不可耐,天下最难医的不就是“俗”病吗?


第7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多味斋

鱼锅片片
孙为刚
  胶东沿海盛产鱼虾,因此便衍生出许多与鱼有关的美食,鱼锅片片便是其中之一。
  鱼锅似乎很好理解,鱼在锅里炖着便可称鱼锅;片片乃胶东方言,即用玉米面为主加工而成的一种扁平状主食,也有的地方叫作饼子。如此说来,叫玉米饼子不就得了,何必那么啰嗦然而且慢,此饼子不是彼片片,因有了鱼锅二字,便有了不同的工艺与风味。
  在胶东沿海,每当有鲜鱼上市,便是家庭主妇们制作鱼锅片片的时候。将鲜鱼洗净、卤好,将玉米面(最好是当年的新玉米面且不要磨得太细)与适量豆面加水和好。准备工作就绪后,便可以开始了。先用葱、姜爆锅,将鱼放入锅内,加齐佐料,添水适量,然后将锅烧开。此时,鱼锅热浪翻滚,蒸汽中弥漫着鲜鱼沁人心肺的鲜味。渔家大嫂熟练地从盆里挖出一块玉米面团儿,在左手掌与右手掌之间来回不停地团弄,玉米面团儿在她们的手中魔术般地改变着形状,最后成为长长的、扁扁的片片状,接着,她们低下头,透过弥漫的蒸汽,看准锅中的位置,“啪”的一声,准确地将片片贴在锅上。俗话说,凉锅贴饼子——一溜到底。说的就是热锅才能贴住饼子,猛火才能让片片长出焦黄的锅巴。而能否长出锅巴,是衡量片片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此时,贴到锅上的片片在惯性的作用下向锅底下沉一段,使这一段(大约是片片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浸入翻滚的鱼汤里。这时,渔家大嫂们会将锅盖盖上,将锅底的火有意减少,文火让鲜鱼在锅底不紧不慢地炖着,渔家有“千滚豆腐万滚鱼”之说,说的就是鱼不怕炖得时间长一些,这样才有味道。大约半个小时左右,鱼锅片片就可以出锅了。待渔家大嫂掀开锅盖,鱼的鲜味和着片片的香味扑鼻而来,并迅速弥漫在渔家小屋里。用锅铲将片片铲下,用大碗将鲜鱼盛好,不一会儿,黄澄澄、香喷喷的片片,鲜溜溜、嫩乎乎的鲜鱼摆上了渔家的小饭桌。要说鱼锅片片,最具特色的要数浸在鱼汤里的那一部分,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浸泡,鱼汤的鲜味都浸入到里面,透着浓香,这是鱼锅片片中最为精彩的部分,也是众人争相竞食的部分。就着鲜嫩嫩的鱼,吃着香喷喷的片片,这不只是渔家的节日。当大人孩子们腆着肚子,打着饱嗝,从心底里发出感叹:“要是天天能吃上鱼锅片片那该多好!”当然,没有鲜鱼的时候,将干咸鱼用水发好代替,也可以做鱼锅片片,但是口味则要逊色许多。
  在忍饥挨饿的年代,鱼锅片片是乡亲们心中向往的美食;当人们摆脱贫困,进入小康的时候,鱼锅片片似乎告别渔家的小饭桌,成了人们怀旧的名片,只是偶尔想起,才会让家庭主妇们做一锅,尝个新鲜。不仅如此,如今,在胶东沿海的一些有名的大饭店、大宾馆,鱼锅片片也堂而皇之地登上大雅之堂,成了一道颇受欢迎的地方名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