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9月2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王兆国在全总第十四届执委会第一次全会上强调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工会工作全局
  本报北京9月25日讯 记者潘跃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今天在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四届执行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完成中国工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各项任务,最根本的是要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工会工作全局。
  王兆国首先代表新一届全总领导集体对全体执委给予的信任和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他说,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四届执行委员会肩负着光荣的历史使命,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一定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尽职尽责、真抓实干,齐心协力、团结奋斗,不辜负党中央的重托,不辜负广大职工和工会干部的期望。
  王兆国指出,要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会工作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讲政治、讲大局、讲团结、讲奉献,出色完成各项任务;要保持求真务实的精神状态,以对党、对人民、对职工高度负责的态度,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要保持迎难而上的精神状态,增强机遇意识,主动迎接挑战,知难而进、大胆探索,为开创新世纪新阶段工会工作新局面作出应有的贡献。当前工会工作面临着大量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强化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在创新中推动实践,在实践中坚持创新,使工会工作在过去良好的基础上,不断有所发展、有所前进。
  王兆国强调,广大工会干部要切实转变作风,以深厚的感情、满腔的热忱,密切联系职工,主动到困难多的地方去,到职工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深入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准确把握他们的思想脉搏,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及时反映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努力协助党委和政府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真正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者,真正成为广大职工群众的贴心人。
  会议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俊九主持。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吴仪致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成立大会强调
  促进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发展
  本报北京9月25日讯 记者王淑军报道:今天,来自世界五大洲43个国家和地区的118个中医药学术团体约150名代表聚会北京,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成立大会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卫生部部长吴仪致信大会,强调促进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发展,使中医药学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同时,吴仪对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的成立和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向来自世界各国从事中医药工作的专家、学者和朋友们表示欢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等出席了大会。
  吴仪在贺信中说,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不仅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杰出贡献,而且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国政府历来重视中医药科学的发展,坚持保护、扶持、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国家鼓励中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共同提高,推动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
  贺信还指出,当前,世界科技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正在改变,对疾病和健康的认识不断深入,疾病种类也在发生着变化。中医药学蕴涵着解决医疗问题的巨大潜力,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备受世界各国、各地区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关注。希望本次大会的召开能够增进世界各国中医药学界以及中医药学界与其他医学界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发展,使中医药学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是由世界各国中医药学术专业团体自愿结成的国际性学术组织,总部设在北京,中方中国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针灸学会都以团体会员身份入会。其宗旨主要是增进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中医药学术团体之间了解、合作和学术交流,提高中医药业务水平,促进中医药进入各国的卫生保健体系,制定、发布和推行中医药行业国际标准将是其主要任务之一。在为期两天的会上,成立大会将讨论并通过《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章程》等重要文件,选举产生理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及成员。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西气东输跨越黄河工程首榀桁架吊装成功
  9月25日,单跨长度达85米、高6米、宽4.5米,重54吨的桁架稳稳地放在墩帽上,首榀桁架吊装一次成功。西气东输跨越黄河工程当日在黄河宁夏中卫段孟家湾开始吊装首榀桁架,这是西气东输工程首次采用这种跨越方式过江河。
   新华社记者 余福卿摄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国家将开展社会诚信宣传教育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 (记者张晓松)从现在起到2008年,国家将在全社会组织开展诚信宣传教育,以普及信用知识,增强生产经营者的诚信意识和守法意识,增强企业、消费者的信用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努力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信用体系,形成全民自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风尚和市场经济秩序。
  日前,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司法部、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等六部门共同下发了《关于开展社会诚信宣传教育的工作意见》。
  根据这一工作意见,国家将重点在经济生活领域开展社会诚信宣传教育,到2008年实现以下目标:诚信意识和遵纪守法观念在公民中深入人心,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自律机制明显发挥作用,诚信为荣、失信为耻的观念在社会生活和经济交往中为绝大多数公民恪守;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带头严格遵诺守信,廉洁公正和依法行政的意识明显增强,政府机关的公信力显著提高;大多数企业和交易中的法人、自然人在市场行为中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的诚信原则、公正原则,真正做到诚实守信、货真价实、公平买卖、童叟无欺,用优质的商品和服务满足社会需要,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地统一起来;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普遍增强,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提高,维权的社会环境明显改善。
  为此,国家将在政府公务员中通过培训、讲座等形式增强其法制观念,在行业协会中通过制订行规行约提高其自律水平,在中介机构中通过制定诚信标准规范其行为,在生产经营性企业中加强商德、商誉宣传和职业道德的宣传教育,在学生中加强诚信教育,同时广泛开展社会教育工作。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四届执行委员会主席简历
  王兆国,男,汉族,1941年7月生,河北丰润人,196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年9月参加工作,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机械系涡轮机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工程师。
  现任十六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总工会主席。
  1961—1966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机械系涡轮机专业学习
  1966—1968年留校待分配
1968—1974年第二汽车制造厂车桥厂技术员、车桥厂团委副书记,第二汽车制造厂团委书记。
  1974—1979年第二汽车制造厂党委常委、厂政治部副主任兼车箱厂党委第一书记,湖北省十堰市委常委
  1979—1982年第二汽车制造厂副厂长、党委书记
  1982—1984年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兼中央团校校长
1984—198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
1985—1986年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兼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直属机关党委书记
1986—1987年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兼中央直属机关党委书记
1987—1988年福建省委副书记、副省长、代省长
1988—1990年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1990—1991年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
1991—1992年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
1992—1993年中央统战部部长,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
1993—1996年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中央统战部部长,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
1996—2002年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中央统战部部长
2002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
2002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党组成员,全国总工会主席
2003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总工会主席
  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中共中央委员,十二届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十六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第八届、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全总十四届经审会召开第一次全会
 选举产生新一届经审会主任、常委
  本报北京9月25日讯 记者潘跃报道: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四届经费审查委员会今天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全总十四届经审会主任、常务委员。董力当选新一届经审会主任。
  在选举开始前,到会的40位新一届经审会委员以举手表决的形式一致通过了十四届经审会选举办法,通过了监票人、总监票人名单。
  选举前,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四届经审会全体委员对经审会主任、常务委员候选人建议名单进行了酝酿讨论,最后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董力为全总第十四届经审会主任。选举王凤芝、王玉玲、孙忠玲、杜仁伟、李树发、汪忠汉、张锐、周建平、郭东海等9位同志为常务委员。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大型传记性画册《毛泽东画传》出版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 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研究组编撰的大型传记性画册《毛泽东画传》日前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发行。
  《毛泽东画传》以时间为线索,从湖湘之子、青年革命家、星火燎原、人民领袖、伟大决战、换了人间、进入社会主义、走自己的路、为了民族的振兴与国家富强、生活中的毛泽东、晚年岁月、在人民中间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多个侧面,全方位展示了毛泽东波澜壮阔的一生。画传以史诗的气魄,再现了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光明的曲折历程。
  画传精选了1800多幅与毛泽东有关的珍贵图片,配以精当的文字说明,集权威性、资料性和艺术性于一体,是进行革命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文献。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昔日“四荒”地 如今“聚宝盆”
 山西治理小流域承包大户立头功
  本报太原9月25日电 记者安洋报道:生活在吕梁山区蒲县农村的崔保彦,6年前一次性投入5万元,购买了使用期为33年的“四荒”地1.2万亩,如今这个昔日光秃秃的小流域已被森林和果树覆盖,植被茂密,加上养殖业的收入,崔保彦已获纯利50余万元。在山西省,治理开发小流域面积达500亩以上的大户,已发展到9046户,小流域治理承包户已有69万户。
  如今,山西大户承包治理小流域面积占该省“四荒”面积的85%以上。2000年至今,年治理面积都在350平方公里以上,年治理度为6.2%。从去年8月到现在,大户总投资达到7512万元,占全省水保投资总额的近1/5。累计投资5.16亿元,占“九五”期间国家和地方财政总投资6.1亿元的85%。在9046户小流域治理大户中,购买治理的有5571户,承包治理的有2434户,股份合作和租赁治理的有1041户。
  良好的利益机制使广大农民在治山治水、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获益匪浅,全省69万户小流域治理承包户中,已有一半以上见利。柳林县长峪村的张振珠年过七旬,10年前他承包了本村格叉尾沟300亩小流域,现在已是林木葱葱,绿草茵茵,果树飘香,牛羊满山,每年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现在,张振珠已由当时村里的最穷户一跃变成首富。古交市的张秋维7年前购买了5500亩荒山,起初只是种草、种树、种庄稼,营建起“绿色家园”后,他又引进优质肉牛200头、改良波尔山羊300只、梅花鹿500只、肉狗80只。用他的话来讲是,“昔日‘四荒’地,如今‘聚宝盆’”。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第十四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30名候选人确定
  本报北京9月25日讯 第十四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评选活动日前研究确定了30名候选人。他们是(按姓氏笔划排序):水均益、王玉洁、王伟斌、王振滔、乔燕(女)、刘强、朱准平、余绍水、吴捍卫、应泽从、张积慧(女)、李彬卓、李琼芬(女,苗族)、陈薇(女)、陈泽峰、和志刚(纳西族)、范士杰、金荣华、姚明、娄学全、胡志红(女)、荣毅超、唐燕子(女)、秦江玉、袁绍宏、高翔、曹广晶、景柱、潘刚、魏东光。(张石坡)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生态建设先进典型②

又绿荒山又富民
——记四川省蓬溪县赤城镇林业站站长刘章华
本报记者 刘裕国
  这里因为绿色而变得秀美,这里因为绿色而变得富有。
  9月19日,记者登上四川省蓬溪县赤城镇莲珠桥村的一个山头,空气清新醉人,远处被层层绿树覆盖得严严实实的山峦跌宕起伏,形成一道奔腾的绿浪。山脚下,红墙绿瓦、造型别致的幢幢农民新房与绿树和鲜花相映成趣,好一片人间仙境!
  有谁能想到,这方圆几十里地,曾经是荒山秃岭,莲珠桥村曾经是省级贫困村。走访一户户脱贫致富的村民,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赞扬一个人——赤城镇林业站站长刘章华,老百姓说,刘章华用汗水换绿色,乡亲们用绿色换财富。
  持之以恒绿成荫
  刘章华自打1973年担任鱼泉乡林业员起,就把一颗心交给了这项绿色事业。
  当时,鱼泉乡到处是光秃秃的荒山,很难见到几棵绿树。刘章华在自家自留地办起了苗圃,育出各种树苗,移栽到周围的山坡上,计划每天植树不少于10株。树苗成活率低,他没有气馁;寒风酷暑袭击,他没有却步。几年过去,山坡绿了,群众的心也热了,跟着他干起来。他背上自家育出的苗木,挨家挨户送给群众栽。在担任鱼泉乡林业员期间,刘章华把自己培育的10多万株苗木,无偿送给集体和当地群众,他亲手栽下的苗木总计在6.7万株以上。
  1991年,国家长江防护林工程在鱼泉乡启动,刘章华兴奋得一夜没合眼。他组织9个专业队400多人,分赴各村整地植树。为了抢时间,他坚持每天中午与专业队员一起在山上啃干饼,喝白水,母亲生病住院顾不上照料……
  这样忘我地干了44天,整地2200多亩,打树窝57.8万个,全部栽上了树。
  1992年,鱼泉乡并入赤城镇,刘章华担任了赤城镇林业站站长,所辖林区由9个村扩大到44个村。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常常是起早贪黑到所辖各办事处检查落实造林工作。1994年,蓬溪县委、县政府做出了绿化库区18座荒山的决定,刘章华带着妻子、儿子,领着90多个壮劳力,披星戴月,对654亩荒坡进行了全面规划和开垦,连续干了一个多月,他们打树窝6万多个,栽植柏树6.9万株。
  就这样,刘章华三十年如一日,植树不止,让赤城镇座座荒山全部披上了绿装,全镇绿化面积达到3.3万亩,宜林绿化率达95.6%,森林覆盖率由过去的0.8%上升到26%,并于1996年实现了全面绿化。
  开辟绿色致富路
  赤城镇山绿了,水清了,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数千只白鹭到这里栖息。可刘章华对自己的“杰作”并不很满意,他想:山绿了,村民没有富,林业就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刘章华走了两步棋。其一是调整林业结构,发展小果园。他把低效林、残次林改造为经济林,并在房前屋后的“鸡爪地”上种下优质果木和名贵花卉。近几年来,在他的示范带动和组织下,赤城镇新增经济林4000多亩,栽植枇杷、柚子、梨子等果树4万多株。其二是依托林园发展观光旅游。2000年,组织上安排刘章华兼任莲珠桥村党支部书记,他提升林业经济效益。他利用莲珠桥村绿荫覆盖,地处赤城湖库区,离县城不远的优势,依托家庭林园,组织村民办“农家乐”,观光旅游生意也十分火爆。
  在莲珠桥村,记者见到一个正准备骑摩托车进城采购茶叶的青年农民,他叫刘斌,是刘章华的邻居。他指指自家的“小洋楼”,又把记者领到果木满园、鲜花耀眼的庭院看看。据他介绍,他家的庭院经济、“农家乐”每年营业额不下13万元。小伙子高兴地说:“这都是3年前跟着刘章华学的。我用不着出去打工了,靠绿色就能致富。”
  出人意料的是,这个村还住有两户从县城里来的下岗职工,三年前他们来到这里办“农家乐”,如今日子过得挺红火。蓬溪县饮食服务公司下岗职工田文树,乐呵呵地说:“这叫‘刘章华栽树,大家伙乘凉’,我们这些下岗人员也在这里找到了出路。”据了解,在刘章华的带领下,莲珠桥村1100多口人,靠发展绿色经济,如今人均收入由2000年以前的800元,增加到了目前的3000元,由省级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编后
  刘章华,一位基层林业站站长,三十年如一日,带领群众绿化荒山,开辟绿色致富道路,谱写了一曲绿山富民的壮歌。
  他的行动,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近年来,西部地区大力实施以退耕还林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但在一些地方,常有反弹的现象发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农民利益有机结合的后续措施不完善。有的地方强调“绿山”多,顾及“富民”少,没有解决好通过退耕还林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问题。因此,一些农民重新举起斧头,使得生态环境建设步履蹒跚。
  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我国有近10万个基层林业工作站,几十万基层林业职工,如果大家都能像刘章华和他的林业工作站那样,不仅创造绿色,而且“化绿色为神奇”,把改善生态环境与助农增收,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机地结合起来,那么,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步伐就会大大加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