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9月26日人民日报 第15版

第15版(国际副刊)
专栏:

布尔羊故乡行
本报驻南非记者 李新烽
  一场小雨给漫山遍野披上了绿装,为恬静的田园生活涂上了几分美丽的色彩。当我们驱车从约翰内斯堡来到东开普省东萨马赛特地区时,晚霞绯红,半人多高的灌木丛林绵延起伏、一望无际。
  布尔羊,发源于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以南非荷兰移民的后裔“布尔人(即农民)”的称谓命名,集繁殖率高、日增重大、产肉率高、适应性强和肉质细嫩等优点于一身,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最佳肉羊品种,占目前世界红肉消费总量的60%。《简明牛津南非英语词典》解释它是“一种本地的强壮山羊,极适应于干旱贫瘠地区。”
  我们来到帕尔德丰腾农场,农场主斯蒂法斯·马兰夫妇在家门口笑脸迎客,对远道而来的中国朋友格外热情。在马兰先生的带领下,我们首先参观羊圈。羊群按不同的类型隔离饲养,每个羊舍由露天和屋内两大部分组成。在第一个羊圈内,一群羊羔正后腿站起、前腿登高踩着一捆捆干草争相吃食,马兰先生介绍说,布尔羊主要啃食灌木和树枝,同时需要补充一些其他食物。这是布尔羊吃食的典型姿势,站立高度可达1.5米。我们来到种羊舍,公母分圈。马兰唤来羊倌儿先放出母羊。它们一只只温顺丰满。马兰蹲下身抚摸着一只羊说:“布尔羊又称红头羊,体毛白色,公母都长角,只是公羊下巴带胡须。”布尔羊繁殖能力很强,母羊一般每两年生产三次。这些母羊是称职的母亲,不但乳汁丰富,而且能在羊群中辨认出自己的后代——即使是三胞胎。
  羊倌儿刚打开公羊的圈门,它们就一涌而出,只只骁勇剽悍,狂放不羁,霎时从我们三人之间冲了过去。目睹羊群,马兰微笑着说,种公羊将布尔羊的显著特征推到了“极致”。布尔羊交配的季节性不明显,交配期间一只公羊可以满足50只母羊。
  在怀孕母羊的圈里,看到一只只“孕妇”卧地难起,马兰说,布尔羊生产率高,产后需要特殊护理,特别是双胞胎和三胞胎,有时小羊羔体弱不能吸吮母乳,更需小心。“幼小是暂时现象,在8至10个月内,羔羊的体重能达到32至36公斤,成羊的重量则高达82至114公斤。”
  马兰翘首向另一座山谷远望,说是有一群羊正在山上放牧,请我们过去看看。我们立刻前往。蓝天白云下,一群可爱的布尔羊正在吃草。马兰问随行的陕西省宝鸡市副市长王宏:中国的布尔羊养殖情况如何?王宏说,宝鸡市目前总存栏1万只,其中纯种羊3000只,囊括南非、新西兰、德国和澳大利亚四国的布尔羊品系;纯种繁育主要靠胚胎移植。并已建成中国种羊最多、规模最大、育种品系最全的良种繁育中心。当谈起布尔羊产业的开发对当地农民致富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时,马兰感叹道:没想到布尔羊养殖业成了中国农民集体脱贫致富的产业!
  在马兰先生家里,环顾客厅墙上悬挂的一幅幅照片,马兰这样介绍布尔羊史与自己的家史:约70年前,动物育种专家在这一带积极进行山羊育种的全面改良,对羊的体型、肉质、生长强度和生育能力等分别进行试验,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努力获得成功。南非的布尔羊协会于1959年7月4日在此成立,家父1965年任协会理事,1978年任副会长,从1986年到2001年连任会长15年,前后共36年,“由此可见我们父子的布尔羊情结”。马兰指着一只羊的照片自豪地说:“这只名叫‘弗莱克’的种羊是我们家的骄傲,它1997年被评为南非冠军羊,售价3万兰特(1美元约合10.6兰特),创历史最高纪录;同年,这张照片上的3只种羊平均售价12833兰特,是最高的集体平均价格。”
  自上世纪50年代末期接管家庭农场后,马兰的父亲发现布尔羊有很多优点,便购买了一只公羊和10只母羊,后来发展到150只。为扩大南非的优质种羊群,实行科学繁殖育种,马兰父子接着实施人工胚胎移植,并迅速走出国门,推广成功经验。在澳大利亚,老马兰发现该国西部的一种山羊与布尔羊的特征非常相似,便大胆进行杂交育种,获得意外收获:布尔羊不但外形更趋完美、特别是后腿更加健硕,而且肉质更加细嫩、产肉率也提高了40%。老马兰因此名扬世界养羊界,并经常应邀赴美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讲课或担任评委,在南非国内更成为布尔羊业的领头人,赢得广泛赞誉。
  面对着广阔的农场,我们与农场主夫妇一边喝茶一边聊天。室外艳阳高照,被中国人称为“非洲红”的美丽花朵迎风摇动,两只家猫依偎在棕榈树下,不远处的羊圈里不时传出“咩咩”的叫声,鸟儿在空中往返掠过,使人陶醉在悠然闲适的“农家乐”的气氛之中。(附图片)
  左上图为帕尔德丰腾农场的羊群。 李新烽摄


第15版(国际副刊)
专栏:五洲茶亭

没有灵魂的美丽外表
——莱妮·里芬斯塔尔的一生(下)
江建国
  刚刚去世的德国知名女导演里芬斯塔尔的政治态度不足为训,尽管她至死都不承认错误。然而,她的艺术才能和艺术成就又不容忽视,正是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公众既无法简单地忘却她,却又无法用一两句话对她做出评价。里芬斯塔尔本人深知她的这种特殊地位,因而利用公众的矛盾心理既把自己当时的真实思想包裹得严严实实,又不断以新作品力图为自己树立“追求美的艺术家”的丰碑。
  初看她的作品,第一个感觉是美,第二个感觉是美,第三个感觉恐怕还是美,尤其是人体的美。从她的两部奥运会纪录片到她在苏丹拍摄的黑人部族民俗作品,表现人体之美贯穿在她一生的艺术创作中。她镜头前的人体肌肉强健,充满力量,确实悦目。在这方面,作为最受希特勒宠爱的电影艺术家,她还同希特勒闹些小矛盾。在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上,希特勒出于种族主义拒绝与获得四块金牌的美国黑人运动员杰西·欧文斯握手,而里芬斯塔尔却欣赏他的强健的美,在纪录片里给他不少镜头。如果回溯一下里芬斯塔尔早年作为舞蹈演员、电影演员的艺术实践,追求美丽外表的美学思想就显得更加突出。
  应该说,希特勒之所以看中她,正是看到她的美学追求是为纳粹宣传的一个合适的工具。希特勒的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所谓的雅利安人种优越论。按希特勒的谬论,纯种的雅利安人是金发碧眼,肌肉发达,身体强健高大。纳粹统治时代,一些御用的艺术家即按照希特勒的思想塑造所谓雅利安人的典型形象,至今尚存的他们的雕塑作品就是那个罪恶时代的艺术方针的证据。如今看这些作品,人们会突出地感到,纳粹艺术家笔下的人物形象不能说丑陋,然而,却个个像是肉身的机器,强壮却无生气;从各方面看似乎都标准得无可挑剔,然而却感受不到他们的活力,遑论思想和灵魂了。而里芬斯塔尔的美学思想———对美丽外表的追求正好为希特勒宣扬的雅利安人种优越论服务。
  其实,里芬斯塔尔早年作为表现主义舞蹈演员时,片面追求外表和形式美的倾向就露出萌芽。当时的一位芭蕾舞评论家就评论说,她的舞蹈是由加量产生出来的一种美的姿态,是一种机械的和强度虽大、却了无活力的姿态。作为艺术家,她的悲剧恰恰在于她毕生没有从其出发时的水平提高一步,却贯穿她一生在其他领域的艺术实践之中。里芬斯塔尔的奥运会纪录片是如此,《努巴部族》摄影集如此,《水下印象》仍然如此,只是一幅幅漂亮的画面、一个个健美的身体而已,一种没有喜怒哀乐的情感、远离现实生活的空洞的美。
  正如一位艺术家评论的那样,语言把世界作为思想来诠释,画面把世界表现为物体。里芬斯塔尔是一个视觉上的天才,她利用这种才能,却停留在物体的表面上。至于她的作品为谁所用,她却闭目不看。另一位评论家说,里芬斯塔尔镜头下的人只是一个僵硬的奴隶,或说是模特儿。还有一位评论家这样评论她的电影:在她的每一部电影中你都能发现可佩服的地方,但每一部电影你都不能从头到尾感到是一种享受,更不用说在批评面前热情地为她辩护了。
  如果说,从艺之初的里芬斯塔尔重形式美的追求只是一种浅薄,尚可原谅的话,那么,她在进入艺术成熟期之后、尤其是以摄影机记录现实生活时为了形式美而刻意去导演场面,就是难以原谅的了。那两部臭名昭著的纳粹宣传纪录片之所以为严肃的电影艺术家非议,并不仅仅在于它们为希特勒贴金,而在于它们不是严格意义的纪录片,而是里芬斯塔尔摆布、导演、剪辑出来的。为了她设想的美的画面,她打乱时间顺序、地点,最终拍出空前绝后的纳粹宣传片。在《意志的凯旋》中,希特勒俨然一个自天而降的救世主,一切都以他的意志为转移,影片中惟一活生生的有个性的人物是希特勒自己,而芸芸众生都是没有灵魂的工具。
  但是,另一方面,里芬斯塔尔的艺术风格却又至今影响着电影、广告片、体育片。从牛仔裤、汽车直至伏特加酒的电视、电影广告都是从她的上述纪录片中学来的。她被称为现代“广告之母”。她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录片进入经典行列,其流畅的叙述、富有节奏的剪接都被电影界奉为借鉴的样板。“里芬斯塔尔悲剧性的错误在于,以为用美学观念导演出来的美能改变世界”,德国一位电影史学家这样总结她的一生。
  作为一个时代的典型,毫无疑问,莱妮·里芬斯塔尔将长久地留给人们诸多思考。


第15版(国际副刊)
专栏:域外散记

亦文亦武的海德堡
叶知秋
  去欧洲之前,读初中的女儿告诉我,欧洲中小城市发达,你应该去看看。还别说,真是如此。在我东方,历史文化基本上荟萃在名都大邑。但在欧洲,文化的积淀却不分大城小城,甚至小城的历史遗存多有大城不及之处。在游历了一些名城之后,回国前的最后一站,我去了德国的海德堡。
  德国西南,科尼斯图山翠谷之中,内卡尔河激流之滨,一座15万人的小城逶迤山水之间。红色的房顶与白色的墙壁互相映衬,森严的废堡与巍峨的古桥遥相呼应,悠扬的钟声回荡不止,过往的船舶络绎不绝,这就是海德堡。当年歌德离开这里时留下一句名言:“我把心遗失在了海德堡”。
  如同英国的牛津、瑞典的龙德一样,小小海德堡之所以出名,首先归功于历史悠久的海德堡大学。该校建于1386年,是德国最古老的大学。初创时期有神学、法律、医学、文学4个系,现已发展为19个系。无论在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该校都有很多建树,仅诺贝尔奖得主就出了10位。哲学大师黑格尔曾在该校任教,现代社会学奠基人马克斯·韦伯从这里毕业并留校课徒,在这里他们写下了不朽的传世之作。大学里还有一些著名的研究所,如原子物理研究所、天文研究所、分子生物实验室、癌症研究中心及外国法律研究所等,它们使海德堡成为欧洲重要的科研基地。
  老大学坐落在市中心。走进静静的校区,如同回到了久远的年代,那饱经风霜的老墙,宛如一排排高大的书架;那高耸的古老钟楼,好像先贤著书的烛台。无意中走进一个小小庭院,中间矗立着一座塑像,似乎是一位学者。有意思的是两旁陪侍的两座塑像,一位被厚布蒙头,一位被绳捆索绑。它仿佛在向人们昭示,没有知识文化,人类将永远处在蒙昧的黑暗之中。用如此形象的手法表达抽象的道理,实在有趣!
  哲学家小道最令人神往,它位于内卡河对岸的山坡上,因为历史上许多哲学家经常在此散步而得名。德国出哲学家,也崇拜哲学家,就这么一条小道,一旦同哲学家连在一起,就成了名胜。我们先在地图上找到小道的位置,然后按图索骥,一睹芳容。小道高高低低,曲曲折折,蜿蜒林中。两旁古木夹道,鸟鸣声声。路边偶有人家,但行人稀少,十分僻静。站在这里,低头就是急急奔流的内卡河水,抬头就是对岸山坡上雄峙的古堡。河水和古堡之间,就是海德堡城区,参差错落的房屋如同一片特别摆设的积木。
  这确是个放松身心的好去处。不过这里被誉为“欧洲最美丽的散步场所”,以至于音乐家舒曼、作家马克·吐温等来到此地都流连忘返,我想恐怕不仅仅是由于这里的美景,还是因了那些哲学大师的缘故。恰如卞之琳先生《断章》中的名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假如没有人,那些桥啊、窗啊什么的恐怕都索然无味了!
  不要以为海德堡只是风流儒雅的文化圣地,这里还是几个世纪刀光剑影的肃杀战场。此地位于德国西南要冲,为法国进入德国之咽喉。谁控制了这里,就等于拿到了德国西南大门的钥匙。历史上德法战争不断,海德堡就在德法之间几番易手。城区背后的古堡就是当年的军事要塞,始建于1300年,比海德堡大学还要早。古堡高居半山,俯瞰整个河谷,架上大炮,就能封锁内卡河两岸的水陆交通。古堡由巨大的褐色石块垒成,十分坚固。里面规模浩大,可容上千兵丁据守。宽敞的仓库可储存半年的食品给养,连酒都有足够的供应。这里有一个世界上最大的酒桶,长9米,高8米,容积22万升。如此说来,要塞可谓固若金汤,但天外有天,为防失守,要塞又设计了复杂的结构,大院套小院,高塔连地道,好像一个迷魂阵。敌人就是攻破要塞,还有一番残酷的巷战,能否占领也未可知。
  如今,古堡已失去了军事价值,成为历史的陈迹。但海德堡仍是军事重镇,美军驻欧洲陆军司令部设在这里,有大批美国军人及家属在这里工作和生活。海德堡的名胜古迹之所以保存完好,还多亏了当年美国人手下留情。二战后期,盟军反攻。德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遭到了猛烈轰炸,唯独海德堡未受一弹。据说是指挥空战的美军高官毕业于海德堡大学,对这座城市很有感情,不忍下手。


第15版(国际副刊)
专栏:

关于房子的叹息
管益农
  在俄罗斯,人们最爱谈论的话题之一,便是住房问题。但一提起住房,许多人张口却是长长的一声叹息。
  在苏联时期,所有居民的住房是由国家统一包下来的,人人都可以排队等待分房,住户只要交纳象征性的房租和一些公共事业费,就能免费拥有住房,而且还可以留给后代住。除了城市的住宅外,每个职工家庭还可以在郊外分得一块600—1000平方米的林地作为别墅区,允许你在那里盖别墅、种蔬菜水果。这种最能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福利性分房办法,随着苏联的解体,早已不复存在了。现在,尽管有些人为了论证住房商品化的好处而把过去的分房制度批得一无是处,但是,许多无力购房的年轻人,以及一些当年曾经受惠的老年人,仍对于往昔住房制度怀恋不已,所以发出这声叹息。
  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列娜小姐和马克先生向我详细介绍了当地三类住宅楼的情况。一类是斯大林时代盖的楼,高大宽敞。即使一套“小三居”,实用面积也达百余平方米。一般楼层高近3.5米,外墙贴着白色大理石,里面装修精致,设施齐全。这样的房子,当时主要是优先供高级官员、权威学者和著名艺术家们住的,现在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二手房”房价仍高达每平方米500—900美元。另一类是赫鲁晓夫时代的房子,外观简陋,一色的青砖或土红砖墙,没有任何装饰,直筒筒地立在那儿像个火柴盒。这种楼一般都是五六层,没有电梯,设备简单,而且大多是小单元。由于质量较差,单位面积售价现在还不及“斯大林楼”的一半。但是据说里面也都户户有热水、暖气供应,家家通煤气、电话。
  再一类是近十几年来新盖的商品住宅楼。这类房子较之“赫鲁晓夫筒子楼”来既美观安全,又功能齐全,足不出“小区”就能满足餐饮、休闲、娱乐等要求,但房价却也高得令人咋舌。在莫斯科市内较好的位置,每平方米民宅的平均价格在600—1500美元之间,而黄金地段的豪宅最贵的竟卖到每平方米5000美元。尽管如此,房地产价格仍在以每月1%到1.5%的速度上涨。
  在莫斯科由红场去麻雀山的路上,列娜指着一片新区告诉我:“瞧,这儿就是有名的‘金辣椒’新贵族住宅区!”我放眼望去,全是一幢幢外装饰豪华、建筑风格各异的别墅式小楼。这样的住宅,每平方米售价都在4000美元以上,普通百姓根本不敢企及。据介绍,够得上“新贵”级别的约占莫斯科人口的8%;从一份资料上我看到,莫斯科市每年“正当收入”在100万卢布(约合3.5万美元)以上的大约有1‰的人。而在新贵族小区买一套面积为280平方米的混凝土毛坯房,就得150万美元;如果加上高档装修,最贵的市场价格为360万美元。一方面是低工资的普通市民买不起住房,另一方面是“新贵”们换了一套又一套豪华住宅,平民百姓们心理怎么能够平衡、怎么能不感慨万千呢!


第15版(国际副刊)
专栏:

姐妹瀑
  位于阿根廷与巴西边境上的伊瓜苏大瀑布,是一个总宽度达4000米的瀑布群,270多条形态各异的瀑布环绕着U形山谷倾泻而下,有的气势磅礴,有的娟秀袅娜。其中有2条瀑布亲昵地比肩而下,人称“姐妹瀑”,也有人把它们称作“亚当与夏娃”。 李志明摄


第15版(国际副刊)
专栏:

  家有小学堂
邵丹
  “你再把这一节弹一次吧,”我先生强忍着噪音折磨带来的恶劣情绪,要求小男孩再弹一遍钢琴练习曲。小男孩当下哭了,他凭直觉已感到我先生的不满,自尊心受挫,泪如雨下。我先生安坐如山。小男孩的母亲也不动声色。——他们都见惯了美国小孩自尊心过强,最轻微的批评也可能引发最极度的反应。
  没办法。这是美国,教育理念不同。美国认为所有的孩子都有天分,这固然很好,但也导致教育方式演变成“从不批评”,因为批评可能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生生地扼杀了一个“可能的”天才。
  “很好。但让我们再来弹一次,这次弹得慢一点,好吗?”我先生满面含笑,慢条斯理地说这句话,事实是学生弹得节奏音准全无章法,他在强压怒气。我猜测他现在只能想象当年在国内教学时的风光时刻,他很可能早一脚把学生“踹出门外”,大吼一声:“练好了再来!”陪同前来的学生家长更是诚惶诚恐地说“对不起”,还得说声“谢谢”。然而我先生几年教琴,性子早已磨平,现在甚至懒于想象。
  说到美国的学生家长,我先生只能仰天长叹:“说明白了,他们就是学着玩玩的。”而且不是中国人的玩法。中国人要玩也要玩点名堂出来,交了学费就得讲究经济效益;可在美国,所谓玩就是到老师这里来玩玩,回家也能多一样“寓教于乐”的玩具,免得一放学就闷在家里,能闷出心理疾病。
  说实话也怨不得家长。美国学校下午两三点就放学,凡是十二岁以下孩童必须时刻有成年人看管。一般只能送回家里让家长看管,可是家长要上班,就只能再送到所谓“课后学校”,或找保姆——我先生总爱说自己的工作是保姆,绝不是什么音乐教师。
  等孩子终于过了十二岁,家长又开始担心男孩学吸毒,女孩不小心怀孕。做人难,做美国孩子的家长更难。我某位朋友的女儿正处于青少年期,这是美国家长最头疼的一段时期。一提到学校要组织郊游,还在外露营一夜,朋友就心惊胆颤:“什么?又要郊游了?一个老师看10多个少年男女哪里看的过来?完了完了,我女儿会不会被哪个坏小子骗了?我想开车跟过去,可我得上班啊……”
  “寓教于乐”当然是好事。说不准古典音乐可以感染孩子的情操,还真能像某项研究所说,提高孩子的智商。除了音乐,还可以让孩子学点别的,如果是华裔,就可以学中文、学武术、学绘画……只要家长还有一分钱,就不要让孩子闲着。每天学这学那,忙得不亦乐乎,父母就是他们的秘书,到点送他们到各个课外学校或私人教师家。
  硅谷有大量高收入又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华人,教育事业欣欣向荣。这两年硅谷惨遇有史以来最剧烈的经济滑坡,好在我先生的收入还在稳定增长。基础稳固了,我先生不像当初刚刚开馆授徒,收个新生就兴奋一阵。现在的他最快乐的两件事莫过于:学生因故不来上课,他可以光明正大地逃课;或者他收到了相对听话的学生,可以理直气壮地开除忍无可忍的学生。
  偶尔也有例外。前几天又有一个小男孩因“再弹一遍”的要求而自尊心受挫,就是不肯弹,母亲不耐烦地催了几次,他索性嚎啕大哭。好在课已接近尾声,无奈,母亲便拉着男孩离去。这边门才关上,就听得门外母亲的吼叫:“哭什么哭!就知道哭!为什么不好好学?!你再哭!你再哭!”——当然不敢打。平时孩子自己摔青了胳膊,学校也可能打电话调查是否被家长殴打,如果确是家长动手,便毫不留情地诉之于法。
  男孩越哭越凶。我听得出那位母亲气狠狠地拽孩子,这就是美国的体罚吧。男孩终于停止恸哭,而我先生和下一位领孩子来上课的家长面面相觑,说不清是为了许久没见过这种“严格教育”,还是为了感叹美国教育太难。我先生尴尬地笑笑说:“美国真是孩子的天堂。”可惜正要练琴的学生琴艺尚可,中文却五音不全,十有八九没听明白。她面无表情地弹出练习曲的第一个音符……(附图片)
  徐鹏飞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