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9月18日人民日报 第13版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

伊拉克重建路难行
本报驻叙利亚记者 吴文斌
  美国宣布“在伊拉克的主要作战行动已经结束”4个多月后,安全与稳定远未降临到求和若渴的伊拉克人民头上,相反,他们面对的却是连绵不断的动乱、抢劫和此起彼伏的暴力事件。
  对于千疮百孔的伊拉克来说,重建的核心是政治重建,即上层建筑的建设。按照美国人战前对伊反萨联盟的承诺,旧的独裁制度被砸烂后,民主自由的伊拉克即将新生。但战后美国当局违背诺言,企图一手遮天,独揽伊重建大权。5月初,布什任命美国外交官布雷默为驻伊最高文职行政长官,全权负责伊战后重建工作,而反萨联盟的伊拉克民族爱国力量只是一个毫无实权的“顾问委员会”,遭到伊反萨联盟强烈反对,一致要求履行双方战前达成的默契,建立一个“民族联合过渡政府”。双方经过两个多月的讨价还价和激烈斗争,终于在7月13日组成了一个由各个民族、宗教、政治党派代表参与的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并赋予一定权限。该委员会的建立填补了伊战后出现的政治真空,为伊战后重建迈出了重要一步。
  9月1日,临管会又任命了具有较为广泛代表性的25人新过渡政府。这个战后首届政府负责伊重建工作,美国行政长官布雷默将逐步向其移交权力。临管会已责成各部新任部长就所管部委重建工作尽快提出具体方案。
  此前,临管会还任命了一个由法律专家、资深政治家组成的新宪法起草委员会。根据临管会与联军当局达成的日程表,宪法起草委员会将于明年初完成并提交新宪法草案,届时由临管会和制宪大会讨论修改,尔后进行全民公决,明年底举行全国大选,正式产生新一届民族和解政府。
  经济重建是伊战后重建成败的关键所在。伊拉克20多年来经过几次战争和十几年的制裁,债台高筑,所欠外债和赔款高达1300亿—3500亿美元,全国的失业率也高达50%以上。此次战争又使各项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遭到严重破坏。战后几个月来,临管会和联军当局对一些重要战略基础设施进行了重建和维护,其中有石油开采、炼油设施、铁路网络、机场和港口的重建和修复。然而重建和振兴伊经济谈何容易。临时政府各部委作为重建工作的首脑指挥机关,目前绝大多数连办公地点都没有,有的是几个部委挤在一起办公,那些在战争中被洗劫一空和焚烧、炸坏的办公楼,要到年底才能修复使用。
  此外,更重要的是重建资金严重短缺。据布雷默预计,为满足电力需求,至少要花20亿美元;修复和改善伊石油设施预计要50亿—100亿美元;基础设施修理和升级预计160亿—300亿美元。还有专家预计,在未来5年的重建需要资金将高达1800亿—2450亿美元。
  为了筹集重建资金,布什总统已向国会要求增加反恐资金870亿美元,其中210亿用于伊重建工作。此外,美还将在10月份的马德里国际援建会议上为伊筹资,预计能筹到10亿美元。而伊拉克政府也正在开源,目前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扩大石油出口,到明年1月份,石油输出国组织将恢复对伊的原油出口配额,这将使伊年出口石油收入220亿美元。二是请求阿拉伯国家援助。日前,沙特王储阿卜杜拉已表示,在支持伊重建问题上,沙特是不会甘心落后的。三是凭借伊世界第二大储油国的信誉,在国际金融和证券市场发行债券,有望得到可观的建设资金。
  总之,上述所有目标的实现,必须有一个安全的建设环境是重要前提之一。伊拉克临时政府受命于危难,重建工作任重道远。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

美国主导重建难上加难
本报驻美国记者 任毓骏
  美国总统布什9月7日发表有关伊拉克问题的电视讲话后,《纽约时报》8日在头版发表措辞严厉的文章,谴责政府4个月前判断失误,过于乐观。文章指出,“上个月联合国驻伊拉克办事处大楼被炸以及其他事件,只不过强化了人们的一种感觉:总统将被迫再次调整战后伊拉克政策。”
  实际上,美国已经不是第一次调整伊拉克战后重建政策。早在伊拉克主要战事结束之前,美国就强调,在伊拉克战后重建中,是美国而不是联合国要起“主导作用”。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声称,“解放伊拉克的是美国,美国提出这样的要求是理所当然的”。
  然而,战后4个月来,伊拉克重建的形势并未出现好转。首先是治安形势日益恶化,重大事件不断发生,造成民众大量伤亡,美军也自身难保。在政治重建方面,伊成立了临时管理委员会,后来又过渡到临时政府,但仍未能在伊内政与外交方面发挥作用。在经济重建方面,伊拉克的石油生产尚未完全恢复,人民生活水平更是低于战前。而一些基础设施的工程项目招标,又大多落入与美国政府有关的公司手中,引起国际社会的不满。
  目前,美国在伊拉克主导的重建工作已是进退维谷,不得不向联合国求援。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日前在日内瓦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以及安理会其他四个常任理事国的代表,游说他们支持美国就伊问题提出的新决议草案。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法国、俄罗斯以及德国对于批准任何有关伊问题的联合国新决议都持保留态度,因为这些国家都曾反对伊拉克战争,而新的联合国决议则意味着对美英发动的伊拉克战争的认可。它们还坚持认为,联合国的任何参与都应当是赋予这个国际机构真正的权力,而不能是为美国主宰的行动“贴上一个联合国的标签”。布什还给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和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打电话,希望两国向伊拉克派兵。而印巴的态度仍然是,如果有联合国授权,才会重新考虑向伊拉克派遣军队的可能性。看来,美国要想在安理会顺利通过新决议和争取更多国家派兵都还有一定难度。
  美军在伊拉克的巨额军费和重建费用已引起美国纳税人的严重关注。14万多的驻伊美军战后每月需军费约40亿美元,布什已要求国会增加拨款870亿美元支持伊拉克的战后重建工作。这将使明年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高达5000亿美元。一些国会议员和广大民众近日不断批评和质疑布什政府的伊拉克政策,他们怀疑在伊拉克投入如此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到底值不值。
  有评论认为,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和进行战后重建都是没有先例可循的。一个社会制度、宗教信仰、历史背景、民族结构完全不同的国家使用军事暴力推翻了另一个国家的政府,打碎了国家机器,实现了军事占领。然后,不是尊重这个国家的历史传统和人民意愿,而是按照占领国的意志,建立一个西方式的所谓“自由、民主的国家”。这好比是对血型不同的人强行输血,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如果美国仍不尊重伊拉克人民的意愿,一意孤行“外科手术式”的重建,投入再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花费再多的时间,也只能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

联合国发挥作用越来越大
本报驻联合国记者 何洪泽
  伊拉克问题从1990年出现开始,联合国就不是局外人。事实上,从1991年海湾战争到随后的对伊制裁、武器核查、石油换食品计划等都是在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授权下进行的。目前之所以出现联合国在伊拉克重建问题上究竟应起多大作用的问题,完全是由于美国在没有得到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发动了对伊战争而导致的。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美国想一手控制伊拉克的政治和经济发展,于是把联合国排斥在伊战后重建的主要进程之外,只允许联合国从事一些人道主义援助等辅助工作。联合国在伊拉克实际上被边缘化。
  然而,伊拉克战后局势并没有按美国的如意算盘那样发展,国内萨达姆的残余势力和各种武装力量对美军的袭击天天不断,社会生活长期不能恢复正常,安全稳定都没有保障,更谈不上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美国挑选指定的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至今没有得到联合国的承认。美国在伊拉克已经从军事上的胜利,转变为军事和政治上的被动,以至美国不得不回过头来寻求联合国的支持。
  客观地说,从伊战结束不久5月22日通过的安理会第1483号决议开始,联合国在伊重建中的作用就得到一定的加强。首先,联合国和所属机构恢复了在伊拉克的人道主义援助工作,而且授权秘书长派遣一位特别代表,到伊拉克主持和协调联合国的工作。秘书长派遣了工作能力很强的联合国人权高专德梅洛。在他牺牲前的短短两个多月中,他做了许多人道主义援助之外的工作。这些都为联合国在伊重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打下了基础。8月14日,安理会又通过第1500号决议,决定建立联合国伊拉克援助团,这明显地加强了联合国在伊拉克的存在。
  随着伊局势的发展,目前趋势已经非常清楚:就是联合国在伊拉克的作用只会越来越大。安理会目前正在磋商美国提出的要求联合国授权建立多国部队,并要求国际社会对伊提供经济援助的新决议草案。各国在磋商中已经明确向美国提出要求:第一,定出时间表,尽快将伊拉克的主权移交给伊拉克人民;第二,加强联合国在伊拉克的作用。安南秘书长也讲得很清楚:“以前我们在伊拉克的使命是相当不明确的。我们已经做了很多事,但要再往前走,我们需要一个明确的决议。”看来美国在这两方面都要做出让步,安理会才能通过新决议。
  因为现在是美国在求安理会,而不是安理会在求美国。联合国未来在伊拉克所发挥的作用,除了授权组建多国部队,维护伊拉克的和平与稳定外,还有非常重要的,就是起草伊新宪法和组织大选。在这两方面,正是联合国的长处。在东帝汶、科索沃、柬埔寨等地,联合国都有成功的先例,有丰富的经验,也得到当地人民的信任。连美国国务卿鲍威尔都承认:“联合国在重建国家方面拥有很好的技能。”但目前美国提出的决议草案中,将由它所掌控的临管会负责起草新宪法和组织大选,联合国只是起配合作用。显然美国还是不想让联合国在伊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其他安理会成员国的立场也非常明确,不扩大联合国的作用,就不可能让更多的国家出钱出力,支持伊拉克的重建。看来在这个问题上安理会还会有一场斗争。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

欧盟修补战前“外交失分”
本报驻比利时记者 姚立
  ●意大利外长弗拉蒂尼:这是“欧洲人重新找回团结的重要时机”。
  ●法国外长德维尔潘:恢复伊拉克人民的主权应该“只是个起点,而非终点”。
  ●欧盟委员会委员彭定康:伊拉克重建对欧盟已不是一个“该不该介入、而是如何更好介入的问题”。
  美国为摆脱在伊拉克重建中的困境,在苦苦支撑了4个月后终于耐不住向联合国开口求援了。伊拉克问题因而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欧盟当然也不例外。本月初在意大利召开的欧盟非正式外长会议上,欧盟轮值主席国意大利就将伊拉克重建列为会议的中心议题之一。
  伊拉克问题曾经是让欧盟伤透了脑筋的话题,欧盟内部团结也因“主战”和“主谈”两派的严重分歧而遭受打击,使得欧盟又一次失去了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用“一个声音说话”的机会,其国际形象也大打折扣。现在,美国在伊拉克重建问题上又转向联合国,意大利作为欧盟现任主席国,从中看到了“亡羊补牢”、修补欧盟在战前“外交失分”的可能。意大利外长弗拉蒂尼指出,这是“欧洲人重新找回团结的重要时机”。
  弗拉蒂尼会后表示,欧盟的几个安理会成员国均愿意就伊拉克问题达成一项新的联合国决议,而且欧盟诸国对“基本目标”的看法一致。在这些基本目标中,弗拉蒂尼认为重要的有两条,一是必须维护伊拉克人民的政治主权;二是必须保持伊拉克的领土完整。联合国的新决议必须对此做出回答。战前“主谈派”的主要代表、法国外长德维尔潘会后的表态是,恢复伊拉克人民的主权应该“只是个起点,而非终点”。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则认为,在伊拉克的多国力量中,联合国必须发挥“新的、决定性的作用,否则,伊拉克的形势很难发生变化”。
  欧盟在伊拉克的重建问题上能否统一立场看来还要经过进一步的磋商。从目前情况看,各方原有的分歧并未消失。法、德两国已明确表示美国提交给联合国的决议草案并没有给予联合国足够的权力,也没有就尽快向伊拉克政府移交政治权力提出明确的时间表,因此距支持美国提案“仍有很长的距离”。而英国外交大臣斯特劳则认为,美国的提案是向加强联合国在伊作用方面迈出的“实质性一步”。不过,尽管欧盟各方态度有所区别,但战前分裂的教训或许能使各方努力寻找契合点,避免再次出现分裂的局面。
  有消息称,鲍威尔在同弗拉蒂尼的会谈中也宣称,美国在给联合国的提案中为欧盟设计了一个“关键的角色”。对欧盟来说,不管美国提案讨论结果如何,欧盟在伊拉克战后重建中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欧盟委员会负责对外关系的委员彭定康近日在一次发言中指出,伊拉克重建对欧盟已不是一个“该不该介入、而是如何更好介入的问题”。眼下欧盟能做的最首要的事情,就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伊拉克人民提供人道主义的援助,解决伊拉克人民的燃眉之急。
  统计表明,自今年3月伊拉克战争开始以来,欧盟已先后5次为伊提供了总额为6950万欧元的援助,用于购买食品和卫生医药等物品。另外3050万欧元的援助也正在实施当中。10月24日在马德里召开的援助伊拉克问题国际会议,将动员更多的国家和国际金融组织加入到援助伊拉克的行列之中,为伊拉克制定一个中期的重建计划,包括公共部门、教育、警察培训和司法系统等14个领域将是本次讨论援助的重点方向。在当前政治上难有作为的情况下,欧盟正在对伊拉克的人道援助方面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

伊拉克,硝烟何时散尽
  ①位于巴格达运河饭店的联合国驻伊办事处8月19日遭汽车炸弹袭击,至少造成24人死亡,其中包括联合国伊拉克问题特别代表德梅洛。
  ②伊拉克著名的阿里清真寺8月29日发生炸弹爆炸事件,造成100多人死亡,200多人受伤。伊斯兰教什叶派宗教领袖穆罕默德·巴克尔·哈基姆在爆炸中遇难。
  ③在伊拉克东南部城市巴士拉一家医院内,一名伊拉克妇女怀抱已经严重脱水的孩子。(本栏照片均由新华社发)


第13版(国际周刊)
专栏:

俄罗斯不甘充当“配角”
本报记者 马剑
  近来,伊拉克国内的安全局势逐渐恶化,美英在伊拉克管理上麻烦不断。无奈之下,美国开始寻求联合国的支援,这让俄罗斯重新看到了希望。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俄愿意在伊拉克的战后稳定与重建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9月10日,俄罗斯同法德两国一道分别向安理会成员散发了要求对美国有关伊拉克问题新提案进行修改的草案,提议由联合国主导伊拉克的政治进程,并对美要求组建的多国部队在伊的驻扎期限作出明确限制。
  由于一直对美出兵伊拉克持反对态度,俄罗斯在战前曾多次表示不会向伊拉克派兵。而此番俄罗斯不仅暗示将派兵,甚至还提出了派兵的具体建议:将多国部队驻扎期暂定为一年;一年后,安理会可视情况延长。俄修正案还规定,多国部队将在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提出伊拉克不再需要外国部队的报告后撤出。有分析认为,俄罗斯希望借此举扩大自己在伊拉克战后重建问题上的影响力。
  俄罗斯在伊拉克有着重要的传统经济利益。苏联时代,伊拉克就是苏联在中东的重要政治盟友,双边经济合作十分密切。苏联解体后,这一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延续。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公司——卢克石油公司还曾获得了开采伊拉克油田的合同,价值高达37亿美元。在美国攻打伊拉克之前,俄罗斯公司无疑是俄伊贸易中最大的受益者。俄伊两国在各领域的密切联系,使俄罗斯成为对伊拉克影响力最大的国家之一。
  让俄罗斯感到恼火的是,在伊拉克战争结束之前,美国便制定了由其主导的伊拉克战后统治的方针,扶植起了一个伊拉克临时管理委员会,将伊拉克完全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下。临时管理委员会成立后表示,不承认伊拉克所拖欠俄罗斯的约80亿美元的债务。美国也建议俄罗斯考虑冲销伊拉克债务的问题。这样一来,俄罗斯不仅将在经济上蒙受巨大损失,而且在伊拉克重建问题上也面临被排挤“出局”的尴尬局面。
  随着美国在伊重建问题上开始寻求联合国的支援,俄罗斯又重新看到了希望。俄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明确表示,他“不否认也不排除”在联合国主导下俄向伊拉克派遣维和部队的可能性。这些言论暗示,俄罗斯为扭转在伊拉克问题上的被动局面,做出了战略调整,打算向伊拉克派兵。
  考虑到俄罗斯如今的实力尚无法单独和美英抗衡,联合国是俄罗斯施加国际影响最理想的组织。可以想见,俄罗斯下一步仍将继续与法国和德国一起,力图扩大联合国在伊拉克问题上的核心作用。俄罗斯副外长费多托夫日前发表谈话指出,联合国安理会应该通过扩大联合国参与伊拉克战后重建事务和确保联合国在伊战后重建进程中发挥中心协调作用的新决议。费多托夫认为,联合国主导的驻伊拉克多国维和部队应统一指挥,并向联合国安理会汇报工作。多国维和部队的使命应同伊拉克战后重建工作的政治目标明确挂钩,并确保伊拉克战后重建工作能够尽快得到落实。
  如此一来,如果联合国发挥作用,俄罗斯可以利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对伊战后重建产生重要影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