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9月15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热点解读

广东省人事厅近期接连推出一系列职称改革措施,着力突破身份、地域、资历等过时的限制,落实“业绩优先”原则,鼓励优秀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广东:唯才是举定职称
本报记者 陈少波
  一位80多岁的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曾担纲白天鹅宾馆、广州艺术博物馆等著名建筑的设计工作,却在不久前才领到广东省人事厅颁发的正高职称证书;一位优秀的潮剧演员,平时在台上演戏连普通话都用不上,评高级职称时却非得英语成绩过关;湖南一位工程师在广东工作了近5年,因为行政关系没有转过来,他的职称评定问题就只能一拖再拖……
  广东省人事厅最近推出一系列措施,对现行职称制度进行改革。以上专业资格评定中的种种怪现象有望成为过去。
  参评者可不受身份、地区、行业限制
  工人、农民、干部、离退休人员及在广东工作的境外人士,符合条件者都可申报
  广东省人事厅把职称改革方案对外公布时,不少报章都抓住“只要够条件,工人农民一样可以参评职称”的热点来作标题。
  明眼人很快发现,在这次改革中,许多过时的限制被突破了。例如,突破身份限制,新政策对在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单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一视同仁,对工人、农民和干部一视同仁,渴望发挥余热的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符合规定条件都可申报;突破地区限制,未正式调入广东的外省专业技术人员一样有机会参评;突破行业限制,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同时申报两个系列以上的专业技术资格,比如,在媒体中,从总编辑到普通编辑记者,不但可以参评新闻系列的专业资格,还可以同时申报经济管理系列的专业资格。
  广东省人事厅分管这项工作的副厅长何锦胜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经济结构多元化和就业形式多样化迫切要求人才评价的领域和方式手段必须扩大和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更是复合型、多元化,如果我们仍然固守原有的评审范围和方式,原定的门槛一成不变,一人终身只能参评一种专业资格,显然是不利于人才队伍建设,满足不了形势发展的需求。”
  这次改革第一次把在广东工作的港、澳、台同胞以及外籍人士中的专业技术人才纳入评审范围。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外国专家局的抽样调查,2000年底在广东工作的境外经济技术类专家已达到16.7万人次,占全国境外专家总数的42%。他们可按自愿原则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资格,或依据有关规定,报名参加专业技术资格以及职(执)业资格考试。何锦胜深有感触地说:“经济全球化必然要求人才国际化,大量进入广东的境外专业技术人员是广东宝贵的人才资源,如何开发利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广东省这项措施一出台,立即引起港澳地区专业人士的关注,不到两个月时间已有两个专业代表团前来了解实施细节了。
  鼓励优秀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
调整学历、资历规定,调整外语考试政策,对业绩突出者采用特殊评审办法
  在扩大评审范围的同时,这项改革大得民心之处是进一步贯彻了“业绩优先”原则,采用更实在的政策法规来鼓励优秀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首先,对原有专业资格评定的学历、资历规定作了调整,包括取消评审前是否被聘用的限制,降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年限等。以一个中专毕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为例,如果按照过去的规定,要从事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取得助理级资格并受聘助理级职务,再经过20年才有机会申报中级资格,届时他很可能快退休了。很明显,这种资历年限“一刀切”,势必切出各种问题,最大的损失是阻碍了一些实干人才的发展。
  其次,从实际出发,进一步调整了外语考试政策,加大了对基层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倾斜力度。例如艺术、工艺美术专业人员的外语考试成绩仅作参考,从过去的“一刀切”改为“切一刀”。
  第三,对业绩显著、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采取特殊评审的办法。由广东省人事厅负责组建专家评委会,对其评审高一档次资格。这些专家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获得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者、经人事部等七部委选拔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
  强化监督机制,遏制不正之风
  评委从评委库中随机抽取;评审通过者,返回所在单位进行公示
  这次职称制度改革还推出了两项重要的配套措施,强化监督机制,遏制不正之风,保证专业资格评审的公平、公正、公开,真正取信于民。
  措施之一:从今年开始,广东的专业资格评审不再由固定评委来完成,改为按照规定条件、数量组建评委库。例如:评委会应有9人组成,就按照1∶3的比例,设立最少有27人组成的评委库,每年从中随机抽取9人出任当年度的评委。据了解,实施评委库的最大好处是有利于整治以往在职称评定中出现的走后门、拉关系弊端,同时打破行业偏见,引入更多的新鲜思想,活跃学科和专业探索的氛围。
  措施之二:把评委会评审通过的人员名单及资格名称,返回其所在单位,进行公示。公示的直接作用是令评选过程增加透明度,令极少数胆敢冒大不韪而造假者遁形。
  目前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不断深化“个人申报、社会评审、单位聘用、政府调控”的人才评价机制。政府要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专业资格评审制度,并使这个制度的运转有序、健康、有效。
  广东职称改革方案公布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据悉,一些省市有关部门已主动与广东联系,以进一步了解改革详情。广东管理者们的态度既是开放的,也是务实的。他们说,人才是一种流动的社会财富。当今的经济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比拼。我们积极推进职称制度改革,为的是再筑人才高地,进一步为经济的大发展积蓄力量。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

民政部有关负责人强调
——个人不能自主为荒岛冠名
  据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李新涛、翟伟)近日,多家媒体转载有关报道称江苏要“卖”百座海岛,岛主可自主为荒岛冠名。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近日强调:个人绝不能自主为荒岛冠名。
  根据7月1日起施行的《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管理》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可以向各级地名主管部门、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无居民海岛命名、更名的建议,但是在进行命名、更名活动时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和审批权限来办理,绝不允许擅自进行命名、更名和未经批准公开使用。
  这位负责人说,管理规定中明确的是“建议”权,而非“决定”权。民政部门作为地名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对于单位和个人提出的命名、更名建议,对符合规定原则的,在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基础上向政府提出建议,由政府按程序上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无居民海岛的命名、更名及名称标志的设立,和其他地名一样,应当遵循地名管理条例、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国家有关规范、技术标准。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金台数据

上半年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近两成
资料来源:《全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成就集锦》 张立云 编制(新华社9月13日发)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

湖南邵东黑田中学谢仪——
十八岁,我重回初中课堂!
  9月新学期伊始,18岁的谢仪用自己打工挣的钱圆了读书梦。谢仪原是湖南省邵东县黑田铺乡黑田中学未入学籍的初一学生,4年前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只身外出打工。她省吃俭用攒够学费,又满怀憧憬地返回初中课堂。图为谢仪在专心致志地听课。 钟日摄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

北京地铁站台——
82处报摊商亭紧急叫“停”
 有关方面称主要是出于消防安全方面的考虑
  据新华社北京9月14日专电(记者姜帆、梁冬)同无数京城上班族一样,小张每天都乘地铁上下班,在站台报摊上买一份报纸消磨乘车时间已经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9月初的一天早晨,他突然发现熟悉的报摊不见了,一夜之间,地铁1、2号线站台上的报摊通通消失。原本设在报摊旁边的食品商亭也已经停止营业,货架上的食品被全部清走,不久后还将被拆除。
  据北京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灏介绍,此次北京地铁站内82处报摊、商亭的“紧急撤离”,主要是出于消防安全方面的考虑。上级部门进行安全检查时发现,地铁报摊、商亭占用地铁站台、站厅的疏散面积。为保证留出空间让乘客和地铁工作人员在遭遇紧急情况时疏散,只能把它们清除。
  由于北京城铁的车站绝大多数建在地上,通风情况比较好,且安全设施也比较好,设计时也充分考虑到安全疏散等因素,因此城铁车站各售票大厅内的书报摊暂时没有停业。
  王灏说,北京地铁1、2号线投入运营已经超过30年,很多地方的设计已跟不上现有安全标准,地铁部门将陆续进行整改。“对于报摊、商亭消失给市民带来的不便,我们表示歉意。但是乘客安全是第一位的,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它们不撤不行。”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

一殡葬经营者自述业内暴利——
“死人的钱真是太好赚了”
  ●利润一般都超过300%,高者可达1000%—2000%
●死一个人至少要花上万元:账面上的消费不多,操作起来开销不少
新华社记者 何丰伦 张爱林
  “别看干我们这行名声不太好,可死人的钱真是太好赚了。利润一般都超过300%,最高的甚至可以达到1000%—2000%。”近日,在保证不透露姓名的前提下,一位在广西从事殡葬经营服务近10年的老板接受了记者采访。以下是他的自述:死一个人要花多少钱,坦率地告诉你,至少要上万元,搞风光大葬花40万元—50万元也不嫌多。从殡仪馆的账目上看,消费并不多:火化费300元、整容费300元、遗体接运费200元、租用告别厅大厅300元、小厅120元,加上租用花圈等开销,最多不过3000元。
  账面上的消费不多,可实际操作起来开销可不少。购买墓地或灵塔的费用就更昂贵了,交通不便,距离较远的公墓,最便宜的一块墓地也要五六千元;交通便利,“风水”较好的地段,最普通的也要2万元到4万元。这些花销都能带来巨大利润,如寿衣成本不过五六十元,普通的棉布面料要卖到800元—1200元;骨灰盒中用料最好的玉雕制品成本不过2000元,却能够卖到3万元。别的行当用同样的材料做成商品,远远达不到这个价格。
  除了花在遗体安葬上的费用,需要“打点”的地方也不少,包括给搬运遗体的工人、火化炉工人、遗体整容师、墓地风水先生、墓碑刻字工人以及墓碑下葬工人的“好处费”。每个环节平均都要花200元—400元。这笔费用怎么说也要1000元—2000元。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乡村新事

洛阳——
  懒汉种田“受青睐”
本报记者 王明浩
  “懒汉”通常是与“好吃懒做”、“好逸恶劳”等字眼连在一块儿的。“懒汉种田”脱不了田地荒芜、收获寥寥的结果。但河南洛阳却要倡导“懒汉种田”,并计划用7至10年在全市全面推广。
  这到底是咋回事?记者大惑不解的当儿,洛阳市农业局长许新皎给出了说法:“懒汉种田”指的是以免耕为主要内容的旱地保护耕作技术。这,与千百年来一直强调“深翻、深松、加深活土层”的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有“质”的不同。其核心是:土壤尽量不翻耕,留下秸秆残茬覆盖田面;使用茬地播种,随种子播种深施化肥;采用除草剂与浅锄相结合清除杂草。
  记者了解到,“懒汉种田”是农业部确定的我国与比利时合作的重点科研项目。因其采用保护性耕作,既省工省时,又节约成本,对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都具有重要意义。该技术非常适宜在我国北方、特别是黄土高原及其边缘地带推广。2002年,“懒汉种田”在洛阳孟津试验3000—5000亩,获得成功。目前,孟津方面正扩大示范面积,争取到明年底,使“懒汉种田”在6万—8万亩农田上推广。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专访

今冬明春非典(SARS)是否会再度从广东暴发?SARS疫苗什么时候有望面世?为此,记者专访了广东省防治非典型肺炎科技攻关专家委员会委员、基因疫苗组组长黄文林——
非典疫苗研制:亟需资源共享形成合力
本报记者 翁淑贤
  今冬明春要特别注意防止散发性SARS。当务之急是提高早期SARS病例的诊断准确率,加速研制基因疫苗。预计今年年底,特异性抗SARS的抗体可以问世
  黄文林教授认为,人们对SARS的担忧可以理解。对于SARS不可掉以轻心,但是也不必惊慌失措。因为我们已经有了防治经验和手段。今冬明春特别要防止散发性SARS。当然,它不一定再次从广东开始暴发。当务之急是提高早期SARS病例的诊断准确率,加速研制基因疫苗。
  黄文林认为,判断是否为SARS病例是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这方面,有学者提倡注射流感疫苗。的确,这样做有助于将SARS病人与症状相近的流感病人区分开来,但这也只是权宜之计。我们迫切需要加快特异性SARS抗体的研究进度。这将有助于提高对早期SARS病例诊断的准确率。预计今年年底,特异性抗SARS的抗体可以问世。
  SARS的疫苗研制中,灭活疫苗和基因疫苗是两种不同的研制方法:灭活疫苗有可能半年之内就能面世,而基因疫苗的研制则可能还要花上两三年
  前段时间,关于SARS疫苗的报道众说纷纭,有的称再过半年就能出来,有的则认为起码还要两三年。黄文林认为,说半年也好,两三年也好,都有它的依据。归根到底是疫苗研制的方法不同。
  目前,美国、加拿大一些实验室都在进行此类基因疫苗研究。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在4月25日成立了SARS疫苗研制攻关小组,进展比较顺利。DNA疫苗的研制已进入中试阶段,病毒载体疫苗的研究也进入放大阶段。也就是说,在小鼠身上的实验和免疫化学分析等步骤已完成,接下来就是毒理、毒性和剂量的确定,然后进入大动物实验阶段。免疫指标逐渐丰富后就可以进入临床。这一过程要比传统的灭活研制复杂很多,花上两到三年的时间不足为奇。
  国内真正有科研实力做好SARS疫苗研究的机构不过10来家,可全国200多家机构都在做。此项研究很需要中外科学家共同努力来完成。各机构擅自发布消息的做法不值得提倡,容易引起混乱
  谈到国内SARS疫苗研究的水平,黄文林说,中国人很聪明能干。目前全国大约有200多家机构在做疫苗研究。这说明大家都很关心这件事。可惜的是,大家没形成合力,资源共享方面存在较大缺陷。这容易形成非良性竞争,产生很多重复课题。SARS疫苗的研究很需要中外科学家共同努力来完成。广东SARS基因疫苗研制已进入中试阶段,遇到的最大难题始终是资金不足。如何将有限的资金用到可以产生效果的项目上,还需要有一套科学的评估方法。对SARS研制进程的确认,应当通过专门机构来进行。各机构擅自发布消息的做法不值得提倡,容易引起混乱。
  他说,就目前来看,国内真正有科研实力做好这项研究的机构不过10来家,之所以一下子冒出200多家,有的明显是冲着钱去的。科学不能失去它的严谨和客观性。疫苗研究应从更长远、更安全的角度去考虑,而不应急功近利,过多地考虑是否能赚大钱。
  链接
  非典型肺炎并非都是由SARS病毒引起的,肺炎分非典型、细菌型、病毒型几种,而非典型肺炎是个大的概念,造成这种病的病因也很多,可能是病毒(比如SARS的冠状病毒)感染,也可能是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等等。由于非典病因的多样性和某些病与SARS症状的接近性,因此判断是否为SARS病例是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SARS的疫苗研制中,灭活疫苗和基因疫苗是两种不同的研制方法。灭活疫苗的研制方法是用传统的工艺把病毒的外壳蛋白变性,使病毒细胞失去感染力,通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后产生抗SARS的抗体,半年内完成不是没有可能的。但这种做法相对不太安全,只能作为应急措施。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更好的办法还是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基因工程研究基础上,通过克隆和亚克隆以及病毒基因的重组等手段来研制基因疫苗及肽疫苗。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各地新闻点击

贵阳
建首座循环经济城
  据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记者秦杰、邹声文)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等主持的贵阳市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日前通过评审。这标志着我国开始着手建设第一座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贵阳将把循环经济作为建设生态城市的途径、切入点和最佳形式,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各地新闻点击

天津狮子林桥
整体抬升1.271米
  9月13日中午,由天津城建集团承建的我国第一座采用整体抬升技术改造的旧桥狮子林桥回梁就位。该桥被整体抬升1.271米。此举开辟了我国旧桥改造及城市道路规划的一条新途径。狮子林桥横跨海河,全宽40米,重达4200吨。老桥建于1974年,1994年在老桥两边又各修建了一座新桥。根据海河综合开发总体规划要求,海河通航,净高4.5米,狮子林桥需抬升1.271米。图为抬升后的狮子林桥。
本报记者 陈杰摄影报道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各地新闻点击

北京颐和园
重现耕织图景区
  本报北京9月14日讯 记者王建新报道:被喻为织女化身的颐和园耕织图景区在焚毁143年后,9月11日再次落户昆明湖西畔。耕织图始建于1750年,与昆明湖东岸的镇水铜牛分别被喻为织女与牛郎的化身。1860年耕织图遭到毁灭性破坏,此后演变为大杂院。1998年底,颐和园收复了耕织图景区,并着手景区的规划与腾空工作。耕织图景区环境整治一期工程投资1亿元,列为今年北京市重点工程。这次开门迎客的景区共25公顷,后期3公顷景区将于明年7月完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