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9月15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共产党人的楷模——史来贺(上)
本报记者 李杰 王明浩
  这是一个20世纪50年代就响遍全国的名字:全国民兵英雄、全国植棉能手、全国特级劳动模范……中共中央组织部曾把他的名字与雷锋、焦裕禄、王进喜、钱学森列在一起,是群众心目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
  这是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大地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他领导的村庄始终高举着社会主义旗帜,走在全国农业战线的前列。
  今年春天,他离开了人世,但他的名字将被世人永远铭记:史来贺——河南省新乡市刘庄村原党委书记。
  “党领导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如果群众过不上好日子,那就是咱共产党人没本事!”
  解放前的刘庄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佃户村”、“长工村”。当时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方圆十里乡,最穷数刘庄。住的土草房,糠菜半年粮。逃荒把饭要,忍痛卖儿郎。”1948年,刘庄解放了,工作队队长告诉史来贺:共产党是为穷人办好事的,是领导人民建立一个没有压迫剥削、大家都过好日子的社会。这话深深打动了史来贺。一年后,他站在庄严的党旗下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2年冬,21岁的史来贺当上了刘庄村党支部书记。面对翻身解放后仍被贫穷、饥饿困扰的农民兄弟,史来贺的心头像压了一块石头:“党领导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如果群众一直过不上好日子,那就是咱共产党人没本事!”
  那年秋季,连降大雨,刘庄收割到场的小麦发霉生芽,大片大片的秋作物被积水浸泡而死。眼看颗粒难收,村民们准备外出逃荒。史来贺和村上的党员干部一起做群众工作,他对大家说:“如今是新社会,有共产党领导,只要大伙心齐,就一定能战胜灾害!”
  史来贺带领大家一面改水排涝,抢种萝卜、蔓菁,一面建砖瓦窑,办豆腐坊、粉坊,到黄河滩割草,半年时间,给群众分了4次红,解决了群众的生活问题。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吃上了白面馍和饺子。
  刘庄地处豫北黄河故道,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给这块1.5平方公里的土地留下了4条3米多深、纵横交错的荒沟和700多块高低不平的“盐碱洼”、“蛤蟆窝”荒地。从1953年开始,史来贺带领刘庄人车推、肩挑、人抬,起岗填沟,拉沙盖碱,用了整整20年,投工40万个,动土200多万立方米,把一块块的荒地变成了“旱能浇,涝能排”的高产稳产田。
  种粮种棉给刘庄人带来了温饱,如何让刘庄群众富起来,史来贺琢磨来琢磨去,看中了畜牧业。1964年,当时集体的家底还不厚实,史来贺花90元钱从新乡买回3头小奶牛,后来派人到新疆买回27匹母马。经过精心饲养,3年后,牛犊子变成了一群牛,小马驹变成了大马群!现在的刘庄畜牧场,有奶牛近300头,猪羊成群,年收入100多万元。
  刘庄工业的起步颇具传奇色彩。1974年,村里拖拉机上的喇叭坏了,换新的到处买不来,两名司机试着把坏喇叭拆下来修理,居然修好了。这下可乐坏了老史:咱能修喇叭,为啥不能造喇叭?在一无资金、二无技术的情况下,史来贺同大家一起搞试验,一次不行两次,小喇叭终于试制成功。开始时一天只能生产一对,后来增加到5对、50对、100对……刘庄的小喇叭响遍了大江南北。接着,史来贺带领刘庄人又陆续建起了食品厂、造纸厂、淀粉厂等,不仅有效转移了剩余劳动力,还为集体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使刘庄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舒心与畅快。在史来贺带领下,刘庄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1985年,史来贺和村党支部其他成员经过反复考察,决定引进一项高科技生物工程,建设一座全国最大的生产肌苷的制药厂——华星药厂。“这高、精、尖项目,咱‘泥腿子’能搞成?”有人担心“打不到狐狸惹一身骚”。史来贺还是那句话:“事在人为,路在人走,业在人创。人家能干成的东西,咱们为啥干不成?”1986年5月20日,刘庄人自己设计、安装的华星药厂正式投产。
  打这起步,刘庄人创业的步伐迈得更快、更大了:1990年,筹资7000万元开始了华星药厂第二分厂的建设;1993年,建成青霉素钾、青霉素钠生产线;1995年,开始生产红霉素;1998年,氨苄青霉素投入生产;1999年,技术含量更高的生物发酵分厂破土动工……
到去年底,刘庄村拥有固定资产9.1亿元,年上缴国家税金4500多万元,农民年人均实际收入上万元,户均存款20万元以上,成了远近闻名的“中原首富村”。刘庄人从刘庄的发展变化中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遇事要有主心骨,不能听风就是雨。千变万变,发展经济、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一条啥时候也不能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有过“大跃进”的“冲动”,也有过“文革”十年的“疯狂”。潮起潮落,风风雨雨,刘庄发展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过。有人不解,曾请史来贺解“谜”。史来贺说:“俺刘庄也不是世外桃源,我们的办法是:遇事要有主心骨,不能听风就是雨。只有实事求是,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收到好效果。”他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让广大群众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所以,千变万变,发展经济、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一条啥时候也不能变!”
  1956年,初级社刚成立不久。这时,上级来了指令:刘庄所在的夏庄乡21个初级社要合并成1个高级社,并提名史来贺担任这个高级社社长。史来贺认为,现在成立大社的条件不成熟,不如以村为单位成立小社有利于发展生产,拒绝到任。就在夏庄乡召开万人大会宣布高级社成立的同一天,刘庄也召开大会,敲锣打鼓欢庆刘庄高级社成立。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目无领导”、“本位主义”……一记记棍子向刘庄和史来贺打来。开会、发文件没刘庄的份儿,该史来贺享受的待遇也没了。这一年,出现了多年不遇的涝灾。刘庄人在党支部领导下,齐心协力搞生产自救,硬是把上面不承认的高级社办得红红火火。而夏庄乡的高级社,因为管理不力,人心涣散,生产遭受很大损失,不得不以村为单位分为7个小社。
  在“大跃进”的日子里,公社开会布置并派人坐镇指挥各村“小麦高产放卫星”,要求挖地三尺,每亩上粪100车、下种150公斤,实现亩产小麦7.5万公斤。史来贺不理这一套。当时,工作组就住在刘庄,三天两头催办。没法子,史来贺勉强同意搞3亩地进行试验,其他仍按原计划种植。结果,3亩“卫星田”平均亩产仅130公斤,连种子都没打够。由于刘庄坚持只种3亩,没有造成大的损失。
  “文革”期间,有人到刘庄煽风点火搞串联。史来贺召开群众大会宣布村里规定:“谁离开生产出外串联不记工分、不发盘缠;贴大字报,集体一分钱不报销。”那时最时髦的口号是“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史来贺说:“咱农民没苗咋吃饭?谁要草就叫他吃草好了,咱要除草留苗。”史来贺领着全村男女老少顶着压力搞生产,先后办起了机械厂、面粉厂、冰糕厂、食品加工厂等,使刘庄逐步形成以工促农、以工养农、全面发展、五业兴旺的新格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我国农村勃发出一派生机。这时,刘庄的土地分不分到农户?工厂包不包到个人?史来贺戴上老花镜,反复琢磨中央文件精神。他认为,三中全会的精神实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刘庄已由传统的自然经济转入了商品经济生产,2/3的劳动力已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集体经济力量雄厚,如果一分了之,必然会阻碍生产力发展。通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刘庄从本村实际情况出发,兼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优点,克服“大锅饭”的弊病,成立了农工商联合社,把农、牧、副、商、工等统一起来,实行“综合经营、专业生产、分级管理、奖惩联产”的联产承包责任制。
  实践证明:史来贺的决断和刘庄人的选择是正确的。这种新的经营方式,既充分发挥了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又极大地调动了个人的积极性,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比单一家庭经营更为充足和旺盛的活力。
  “经济搞上去,思想政治工作也要跟上去。既要把群众带到富路上,又要把群众带到正路上。”
  “集体经济得有集体主义,共同富裕得有共同理想。”史来贺把思想政治工作看得很重。他生前常说:“经济搞上去,思想政治工作也要跟上去。既要把群众带到富路上,又要把群众带到正路上。把人教育好,比啥都重要。”
  史来贺与村党委一班人几十年如一日,把对人的教育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刘庄村党委有15名成员,其中有6名党委成员分管思想政治工作。村里建立了党委联系支部、支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农户,干部党员人人有任务的思想政治网络。全村300多户人家,家家民主选举了家庭组长,让会当家理财的人负责一家人的生产生活安排和思想政治工作。这样,在刘庄,思想政治工作村上管、厂里管,家里也管,真正实现了“齐抓共管”。结合农民的特点,刘庄村经常运用新旧社会对比、改革开放前后对比、待遇与贡献对比等方法,启发、引导群众自己教育自己。通过对比,找到差距,比出干劲,激发奉献精神。
  华星药厂正式投产不久,有一次因为清理发酵罐的工人疏忽大意,干完活后忘了插上皮管,下一班工人向罐内输入的培养基被排入了地沟,等于半小时流走1000元钱。按常规,出现这样的事情,对违反操作规程的工人进行批评、处分,使大家引以为戒也就罢了。史来贺却想得更深更远:提高刘庄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比建设10个华星药厂更为重要。史来贺对干部们说:“农村现代化需要农民知识化,没有农民的知识化,农村现代化的基础不牢靠。”
  为全面提高刘庄人的素质,刘庄投巨资建起了高标准的学校,使村里的娃娃不出村就可以受到从幼儿园到高中的系统教育。在选拔有培养前途的优秀青年到高等院校、科研单位进修的同时,刘庄又邀请大专院校到村里办班。村里建起了科技大楼、卫星地面接收站和电视差转台,开办了图书馆、阅览室和青年民兵之家,每年订阅500多份科技报纸杂志,为村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创造条件。在刘庄,还有几项不成文的规定,就是高中不毕业者不安排工作,没有高中以上文化的姑娘没资格嫁到刘庄来;新过门的媳妇,必须到科研队接受几个月的科技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才能安排工作。
  现在,刘庄有140多人被评为工程师、农艺师、会计师、技师和一级、二级技术员,一大批土生土长、具有现代工业生产和管理才能的优秀人才,在各个岗位上发挥着骨干作用。
  1985年春节,许多家庭小组长向党支部反映,一些外村人来刘庄串亲戚时,传播封建迷信思想,有的甚至拉刘庄人参加封建迷信活动。史来贺敏锐地认识到,不刹住这股风,就会动摇刘庄人对党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就会干扰刘庄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在史来贺的倡导下,刘庄村开展了一场反对封建迷信的大讨论,让村民们在大讨论中长见识,自觉地抵制歪风邪气。
  几十年来,刘庄没有发生过刑事案件,没有出现过党员违纪。从计划生育、婚丧嫁娶到养老抚幼,刘庄的干部、群众自觉遵守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村里14个姓氏、300多户、1600多口人,没有宗族矛盾及派别之争,没有封建迷信、赌博、打架斗殴、婚丧事大操大办等不良现象。
(附图片)
  史来贺同志生前在农田里劳动。 刘轩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一面不褪色的旗帜
本报评论员
  史来贺是一个人们非常熟悉的名字。
  史来贺从1952年开始担任河南省新乡七里营刘庄村党支部书记共51年。他始终胸怀远大理想,忠诚党的事业,廉洁奉公,艰苦奋斗,带领全村父老乡亲发展生产,把一个“长工村”建设成为一个闻名全国的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老百姓服他、信他、爱他、敬他,党和国家给予他很高的荣誉。史来贺以他50多年的奋斗实践,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他是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楷模,是农村基层党的干部的榜样,是飘扬在人们心中的一面不褪色的旗帜。
  史来贺同志是发展生产力,带领群众致富的模范。他说,“党领导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如果群众过不上好日子,那就是咱共产党人没本事!”不论形势多么复杂,不论道路多么曲折,史来贺“让大家过上好日子”的信念始终不变。从上世纪50年代,他带领群众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推广科学种田,到改革开放新时期,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以高科技项目推动农村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刘庄一路高歌猛进,不仅在80年代率先实现小康,还朝着建设更高水平的现代化新农村阔步前进。
  史来贺同志是为民办事、为民造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模范。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干部既是带头人,又是服务员。”无论是困难时期,还是日子比较富裕的年代,史来贺总是把乡亲们的冷暖挂在心上。节日到了,他把肉、油、面、菜和糕点送到群众家里;村民病了,他都要亲自去看望。80年代初,刘庄人最先住上小楼;90年代后,刘庄人又兴建了单元式住宅楼。2002年,全村人均收入比1978年增加20多倍,达到上万元,户均存款20万元以上。刘庄的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依托经济发展,年年都有新变化。
  史来贺同志是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的模范。“吃苦在前,实干在前,吃亏在前”,是史来贺同志思想和行动的真实写照。他获得党和国家的多项荣誉称号,从不居功不自傲,始终谦虚谨慎,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当群众平均收入比他的工资低时,他按全村平均水平参加分配;当群众的分配水平超过他的工资时,他又只拿工资,不要补贴。新房建好了,他坚持和最后一批群众一起搬进新居。他从不搞特殊,从不占公家一分钱便宜。奉献很多,从不索取。
  现在,全党正在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怎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怎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党的干部,这是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当经常思考并努力实践的问题。史来贺同志的思想和事迹,是我们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部生动教材。史来贺同志已经去世了,但是他坚定的理想信念,爱民的真挚感情,高尚的思想品德,务实的工作作风和清廉的个人操守,作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给人启发,催人奋进。
  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就是一面不褪色的旗帜。愿我们的党员干部能够从史来贺同志的思想和事迹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化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实践,团结和带领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


第1版(要闻)
专栏:

学得好不好 群众说了算 发展说了算
 临沧学习“三个代表”从实处入手
  本报昆明9月14日电 记者宣宇才报道:党员干部学得好不好由群众说了算,发展说了算,云南省临沧地区在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中,紧扣“抓学习,解决好代表什么;抓队伍,解决好谁去代表;抓发展,解决好怎样代表;抓绩效,解决好代表得如何”四个环节,把“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佳诠释。与上年同期相比,今年1至7月,临沧地区GDP增长8.6%,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9%和6.7%。
  日前记者走进临沧地区圈内乡坝胡村,蒙蒙细雨之中,进村的水泥路显得格外清洁。村党支部书记唐国民告诉记者,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地委实施了“以生态村为发展基础、文明村为发展动力、小康村为发展目标”的“三村”工程建设,努力为群众构筑富民平台。
  据介绍,“三村”工程建设具体细化为12个项目:人均一亩基本农田地;人均一亩特色经济林木;每户一院安居房;每户一口沼气池;每户一个科技明白人;每户一个能致富的好项目;村里要有一个“普九”教育网、合格卫生室、以植物和畜禽疫病防治为主的科普协会、群众文化室、团结干事的好班子、一条进村的硬板路以及一套维护群众利益的好制度。
  “群众想什么,干部干什么,‘三村’工程的建设内容都是群众自己提出来的。”临沧地委书记李国光说。地委在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之始,首先大力开展了“三个一”活动,请群众对村以上领导班子每人至少“提一条批评意见,出一个发展主意,推一个建设项目”。100多万张“三个一”活动表格收上来后,梳理批评意见2063条、发展建议2335条,集中反映了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衣、食、住、行、教育、文化、卫生等难题。


第1版(要闻)
专栏:

西藏三年投入七十六亿建公路
 近九成乡镇通车
  本报拉萨9月14日电 记者刘亮明报道:“十五”以来,西藏自治区公路建设全面提速。2001年至今年8月,全区共落实公路建设投资近76亿元,完成投资近55亿元。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近4万公里,其中黑色路面2600公里,7个地市中有5个通了柏油路,乡镇、行政村通车率分别达到89%和66.7%。
  西藏的重点公路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在做好青藏公路羊八井至拉萨段改建工程等6个“九五”续建项目收尾工作的同时,西藏完成了川藏公路嘎玛沟、如美沟和省道日江公路、然察公路等6个整治改建项目。青藏公路和川藏公路整治改建工程、拉萨至贡嘎机场公路(两桥一隧)新改建工程、滇藏公路角龙坝大桥新建等10个重点项目全面开工。
  西藏的县际间柏油路建设进展迅速。2000年至今年7月,全区安排柏油路建设项目9个,投资17.5亿多元。目前,已开工项目7个,累计完成投资10.4亿元。邦达机场至邦达兵站、拉萨至林周、泽当至桑日3个通县柏油路项目已基本完成;狮泉河至昆沙、泽当至错那、八一至米林3个通县油路项目完成工程量80%以上;江孜至康马、国道318线至定日两条县际公路进展迅速,可望年内完工。
  2001年至今,西藏各地农村公路建设已投资近16亿元(含农牧民投劳),新建公路近6000公里,解决了69个乡镇、250个行政村的通车问题。今年计划投资9亿多元,安排80个项目,解决58个乡、234个行政村的通车问题。截至目前,已开工67个项目,完工13个,剩余项目也即将开工,已完成投资近4亿元,新修公路474公里。


第1版(要闻)
专栏:

昔日长江阻隔 如今快车相连
 江阴靖江通公交
  9月13日,江苏省江阴市和靖江市之间的公交车正式开通了;近日,江阴开发区靖江园区也开始启动。这意味着,随着江阴长江大桥的开通,长江南北两个城市的经济联系已日趋紧密。 王加令 顾兆农摄影报道


第1版(要闻)
专栏:

  河南政府采购4年节省8亿元
  本报郑州9月14日电 记者王明浩报道:从1999年实行政府采购以来,河南政府采购已累计节约资金近8亿元。4年来,河南政府采购规模快速增长,由1999年的2.6亿元逐年增长到7亿元、17.2亿元、35亿元,今年预计将达50亿元。2004年,河南政府采购还将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第1版(要闻)
专栏:

我国有了“生物认证中心”
可通过计算机利用人体所固有的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定
  据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记者李斌)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14日宣布成立生物特征认证与测评中心。此举结束了我国生物认证领域没有评测机构的历史。
  生物认证又称生物识别,是通过计算机利用人体所固有的生理特征或行为特征来进行个人身份鉴定。许多国家将其作为重大基础战略技术加以研究。国际民用航空组织日前也要求其所属188个成员国和地区从2004年底开始将生物特征加入个人护照中,以确认身份。


第1版(要闻)
专栏:

北方沙尘暴监测网络建成
 初步实现了看住沙尘暴一举一动的梦想
  据新华社兰州9月14日电(记者汪训波、赵锋)我国北方目前已经初步建成一个沙尘暴监测网络,沙尘暴的一举一动都处在相关人员的有效监测之中。
  从2001年开始,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就着手构建沙尘暴监测网络。经过2年多的努力,我国已在甘肃、新疆、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北等地建成32个地方环境监测站,构成了布局合理、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沙尘暴综合监测网络系统,初步实现了看住沙尘暴的梦想。目前,我国正在对沙尘暴地方监测站点进行调整,调整后站点数将会达到37个。


第1版(要闻)
专栏:“三个代表”在基层

小小报栏“富”农家
本报记者 梁小琴 周立耘
  9月的青藏高原,秋高气爽。10日这天,我们沿着崎岖的山路来到海拔2700多米的青海省湟中县总寨镇下细沟村。刚到村头,便见一些村民正围在一个3米见方的报栏前边看边议。
  记者好奇地凑上前去,只见报栏里贴着的是9月9日的《人民日报》、《青海日报》、《西宁晚报》。村委会主任井含辉说:“村党支部委员李明春专门负责更换报纸。今天的报纸还没到,村民们正等着看新报。”
  “别小看这报栏,给我们的帮助可大呢!”村党支部书记王玉满告诉记者,去年6月,村里开始税费改革,我们磨破嘴皮,讲了半天,村民们还是半信半疑,担心我们“截留”了政策。今年村里办起阅报栏时,报纸上正好在大篇幅地宣传新一轮的农村税费改革政策,交多少,留多少,村民一看便清楚了。今年7月,村里的麦子大面积出现条锈病,村民们从报纸上看到了防治措施,村干部积极组织村民打药治虫,条锈病很快被治住了。
  离开村委会,我们来到村民井含奎家。一进门,53岁的老井便热情地领着我们去看他家刚买的两头大花牛。“我们这个山沟信息闭塞,村民以前只知道种小麦,又累又赚不下钱。大伙没事了,就晒太阳、聊闲天。”老井边走边说,“前不久,大伙从报栏里了解到养奶牛赚钱,便找到村委会商量。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到8月我们村家家都养起了奶牛。明年春播时,我们都要多种燕麦,少种点小麦了。”
  同行的湟中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于桂芳介绍说,过去,报纸一般送到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家中,往往是一个人或一家人看完后便闲置起来,或用来包东西、糊顶棚。而机关里的报纸看完后,一般都当废纸卖了,报刊中的一些知识性的信息不能为广大农民服务。对此,县委常委会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决定在全县开展“机关报刊基层读、一张报纸大家读”活动。并决定从今年5月起,在全县418个村建阅报栏。消息一传出,全县各级各部门积极响应,很快便筹措了十多万元资金。目前,近200个村设立了阅报栏。与此同时,县直各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还将当年阅读过的报刊送到对口扶持的村。这些报纸不仅丰富了农牧区群众的文化生活,还为乡亲们提供了许多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