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9月13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名家新作

话说“补丁”
——有感于一种文化现象
从维熙
  时下的报刊越来越多,但真正有较高文化品位的版面却越来越少。有的报纸动辄几十版,但是你从头翻到尾,却难以找到一块纯净的精神田园。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现代化的词汇里,报刊理应是张扬中华文化的窗口;但是有些大小报纸,似乎被抽掉了报人的筋骨,而炒作起应时小卖来了。君若不信,可以翻一翻报摊上的纸堆,其颜色倒是非常花哨,多翻几份会弄你一手彩墨,让你得立刻去卫生间洗手,但是精神文化田园,则接近一片荒芜。面对此种情况,笔者忽然想起一个词汇,文化是不是成了广告的补丁?
  之所以发此感慨,绝非无中生有。有一天,南方一家报纸,打来电话约稿,说希望立刻给他们发个电子稿件过去,长度不要超过一千五百字。我说,我刚写完一篇有趣的文章,文长两千字,可以通过电子邮件马上给他传过去。他说:“我们要砍掉五百字。”我说,“如果言之有物,你们下得了刀吗?”他说:“希望你老兄体谅时下编文化副刊报人的困难,我们的稿费可以从优,但必须是整整的一千五百字,多了是不行的。”我说:“何故让作者削足适履?”他说:“老兄可能不知道,我们的副刊版面,是根据当天广告多少而定的;我编的那块版,只剩下那么大的地盘了。”我的天!原来是让我把文章传过去,当广告版面的补丁。我说,谢谢你向我约稿,但是我还没有想到把文学当补丁卖;无论稿酬高低,我都难以从命。
  这事情就吹灯了。放下电话,我首先进行了自我审视,是不是自己太不识时务了?因为时尚中的报纸,离开广告是难以生存的,这是一个严酷的事实。但我很快心情就平复了下来,之所以这么快就找到解脱,因为这家报纸是广告收入的大户,我曾在去年年终广告收益排行榜上看到过一个统计资料,该报广告收益在全国报纸中是名列前十名之内的;可也怪了,就是这样的一家资金雄厚的报纸,却吝啬到了荒芜文化田园的程度,那版隔三过五的所谓文化副刊,像是难产的胎儿似的孕生出来,也多是以脂粉和口红之类的时尚小卖,来软化肢解传统文化经脉的水货。因而,我的文字拒绝在这样的码头上靠岸,不仅是无需自责——正好相反,这是一个文化人,保持在文海行舟的尊严。
  事后,一位老报人到我家做客,我对他说起了这件事情。他先是哈哈大笑,说我是少见多怪;后对我伸出了拇指,说我还没为“五斗米折腰”。他说他编了大半辈子的报纸,有喜欢浏览报纸的积习,因而常到图书馆去翻阅全国报纸。他的结论是:能够始终如一保持文化田园纯净品格的,已然微乎其微。尤其是有些时尚小报,厚厚一摞彩印报纸中,竟然没有文化副刊的版面;有的倒是挂着文化副刊的招牌,但里边都是一些畸形变态的恋爱轶闻。最后这位老报人不无感慨地长叹了一声:“这是中国报人的悲哀!”
  我说:“说到底,这是中国文化的悲哀!”“你看过马戏团里猴儿钻火圈吗?”我说:“看过。”“时下一些报人在钻金钱眼。”为了说明问题,他对我列举了从五四以来各个时期的报纸,“他们并不是不发广告,但绝对给文化以不容侵犯的固定阵地;即使是五四年代的对开报纸,无论他的老板姓氏为谁,也从不消解文化副刊。之所以如此,我们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的大国,文化是国人不可欠缺的精神食粮。”
  本来,这件事情也就过去了,笔者并没想到对“补丁”一事行文。但在今年盛夏8月之际,全球电脑正遭遇代号“冲击波”病毒的袭击,而防止病毒感染的有效手段,就是用代号为“补丁”的文件,为电脑架设一道防护墙。当然,表面看来我的补丁事件和电脑消毒的“补丁”,是风、马、牛不相干的两码事。仔细推敲起来,却也不乏其内在的联系。从宏观的角度去分析我的那个补丁事件,不仅与电脑“补丁”一样都在抵制病毒扩散;我遭遇的补丁事件,在某种意义上讲,对保护精神田园的绿色,可能更具有长远的意义。“冲击波”病毒,在全球毁坏了五十万台电脑,是个人人看得见的罪恶;而我们某些文化田园的沙化荒芜,则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生存的大问题。希望我的“补丁”事件,对时下那些屠文弃祖的报纸,能起到一点消毒作用,并唤醒一些办报人的文化良心!


第7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把“金子”倒在桌上
汪金友
  红军长征后,陈毅带领部分红军战士留在苏区坚持斗争。当时形势十分险恶,党的一些活动经费由几个负责人缠在腰里小心地保管着。后来打游击时,有些战士不了解情况,便在背后议论,怀疑经费是否落入某些个人腰包。陈毅听说后,立即把队伍召集在一起,然后从腰上解下布袋,当啷啷,把金子全都倒在桌上,诚恳地说:“同志们,这是党的钱,只有这么多,是准备特殊情况下应急用的。党要我保管,我从来一个都没敢乱用。实行经济民主是红军的光荣传统,我有责任通知大家,万一我被敌人一枪打死了,尸首可以不要,钱无论如何要拿回来。”
  把金子倒在桌上,看起来一个非常简单的举动,却把人们的担心和疑虑全都打消了。就这么多金子,就这么些经费,谁都可以看一看,数一数。以后如果发现无缘无故地少了,或者花得不对地方,也都可以提出质疑。一个红军部队的领导,能够襟怀坦白到如此程度,战士们还有什么可说呢,就只有奋勇杀敌的份了。
  和这个故事相似的,还有马援“倒珠”的传说。东汉建武17年,刘秀封屡建战功的马援为伏波将军,率兵南征交趾。三年后大胜而归时,马援见南疆盛产的薏米形似珍珠,既可吃,又可入药,便让人装了一船。但此事立刻引起外界议论,说他大肆搜罗金银珠宝,准备带回京城。当时正在桂林的马援听了,非常气愤,立即叫手下人将整船薏米倒入漓江,以示自己的清白。
  每有游人到桂林,当地的导游们都会绘声绘色地讲述这个故事。但我觉得,马援纯属意气用事,远不如陈毅的做法磊落和高明。既然船上是薏米不是珠宝,何必不摆在桌上让大家看看?倒在江里,虽然也算说个清楚,但总让人觉得心疼。
  敢不敢把金子倒在桌上,是个工作方法问题,更是个思想品德问题。只有真正心底无私的人、光明磊落的人,才能有这样的勇气。但这也正是一个领导或一个团体的凝聚力所在。你把金子倒在桌上,人们才会相信你、尊重你、理解你、支持你。
  能不能把金子倒在桌上,需要个人的自觉,更需要他人的监督。我们都能看到,无论是陈毅的“倒金”也好,马援的“倒珠”也好,都是先有议论,后有行动,先有监督,后有自觉。由此可见,背后议论,也是一种很有效的监督方式。各级组织,各个领导,都应该像陈毅一样,倾听背后议论,重视背后议论,并以自己公开公正的实际行动,消除各种背后议论。
  在我们今天各级领导的身上,也都带着很多的金子,这种“金子”就是权力。每当需要动用这些“金子”的时候,或者听到背后有这样那样的议论的时候,他们多能按照党和国家的规矩,像陈毅那样,把“金子”全都倒在桌上。让大家知道,我们还有多少钱;让大家决定,这个钱该不该花,这个事该不该办。尤其是重大项目建设和提拔任命干部,都坚持两条原则:一是“按规定办”,二是“按程序走”。所以,这些地方的党风很正,民心很顺,经济发展很快。相反,越是那些习惯于暗箱操作,习惯于一个人说了算的地方,就越容易出问题。
  在一次会议上,一位县委副书记说:“当领导,是一个‘很光荣’的岗位,也是一个‘高风险’的职业。稍不谨慎,就会坠入悬崖,身败名裂。”的确,这样的前车之鉴,已以万数。所以,经常地“把金子倒在桌上”,既是对党和人民的负责,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第7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旷世三峡
韩旭
  素爱江南秀美淑婉,此番逆水而上,睹大坝泄洪壮景,眺数桥飞架南北,揽平湖绝壁,领受渝鄂风土人情,我感慨颇多。
  有史以来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今年二期工程基本竣工,五级船闸通航、明渠导流都已基本成功,十二个机组中已经有两大机组可以开始发电,供应长江沿线很多地方,可以说是这一伟大工程的伟大之处吧。没有身临三峡,对人的力量难以真切感受,对自然的力量更是无以想象,最终反而觉得在钢筋混凝土里少了人迹,在滚滚江涛中有了人性。在自然和人文的多层博弈中,人的信心是不同的,对利弊的评估也是不同的。也许修建过程远短于决策过程,但依据始终是自然现实。所以说服人们行动的也只能是现实,就像下游洪水总是侵害数千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华东经济无充足电力支持,成为修建三峡的重要依据,可现实又常常是无情和不可知的,有时真得听天由命,留待后人评说了。
  登临泄洪坝,特别是遇到晴空下水光相生的彩虹,那情景太壮观了。奔涌咆哮的江水被抬升后倾泻而下,形成一整排浑黄的水虹,而它就在你的脚下,让你不觉受困于足下这块钢板,对人力的信任溢于言表。如果没有人力,也许如此轰隆的水声,以前只有世界知名的瀑布才能匹敌。但是这人力营造出的雄浑却又是如此的整肃,彰显人的固执和精确,还是让人有一丝惶恐。忽然见一道彩虹闪过,引来水珠跳跃,水雾萦绕,众人齐声:“快看,彩虹!”不禁忘了脚下洪流,上前一步,似乎是见到了可爱的精灵,身边的一切也都鸟语花香起来。后来才知道小小的彩虹是这里的常客,每一股水虹都曾在演奏雄壮进行曲的时候引来阳光驻足,让惶恐的人得到一丝安慰,也许这是自然给予人的认可,不过细想一下,这彩虹是人与自然共绘的,虽然阳光依旧,水雾升腾却是人的功劳,驱动江水的已不再仅是原始自然了,那么这彩虹可不可以作为人与自然相谐的见证呢?
  一个与自然界拼搏的工程,归根于人文精神。在很短的时间里改变人的生活要投入很大成本,几百万三峡库区的人要面临短时间里告别故土,告别原先生计所依,甚至告别原有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考验。现代化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对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的检验。三峡可谓山水俱全,自古养育中华文明、沿江儿女,而今山水突变,没有太多准备的人要马上学着重新建设家园,可不能和经济发达地区的人相提并论。在现代化脚步本身较慢的情况下又要接受新的生存能力的考验,怎能不说是三峡工程引发的又一个奇迹呢?改革开放以来,三峡以电力和旅游业为先导,很多库区人民在农闲时汇集旅游胜地,男的多是卖苦力,妇女儿童倒卖旅游纪念品和鲜果,可是由于交通不便,物资不足,当地农民生活水平很难明显提高;现在修三峡了,大水将要漫过低处的家园、庄稼地,在西部大开发的大背景下百姓自己要开发新生活,这就是三峡带给人的新课题。
  修建三峡工程是要造福人民,利用资源的同时做好配套工作,修桥筑路、依山盖房,创造政策环境,招商引资,吸引人才,使当地经济加速发展,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定国安邦,而这就是库区政府工作的要务。这里的“地方官”依靠有限的财政和人力支持,从三峡工程决策出台后就开始了细致长久的移民说服工作,上山下乡是家常便饭,有时还得攀岩走壁勘查新城选址,为了凤凰不落户而头疼,为了学校无师资而劳神。也许这些不值得歌颂,但是听着他们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讲述最基层的工作,看着他们黝黑的皮肤和朴实精明的神情,还是让我感动。移民局的一些干部是全国劳动模范,在大都市人眼里他们显得很土,他们自己也习惯了不修边幅,与老农们打成一片,但他们确实是最基层的稳压器,虽说不上半官半民,但如果真让当地老百姓选官,我相信他们一定是大家的首选。
  夔门天下雄,汇碧水黄流,无声无浪……
  今天的三峡起点很高,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但未来如何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加速发展,国人无不怀着更多的祝福和期待,正如伟人所说:“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第7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尺幅小品意境新
徐怀谦
  竹篱茅舍、阡陌黄花、桥柳磨坊、池塘小溪、窝棚牛栏、家禽野鸟、菜畦瓜架、田埂草垛……这是画家刘克银最爱表现的画材。他先画水粉、水彩,后来画油画,都是西方的画种,但他能洋为中用,画出最具中国特色、意境清新的作品来。
  他的画大都是尺幅小品,画面构成较为简约,但常含无尽之意。读他的画,令人想起“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之类的古典诗词所描绘的意境。听听那些画名,《早春二月》、《耕》、《樵归》、《枯荷》、《秋谧》、《暮霭》、《日落而歇》、《听蛙声》,你的脑海中大约已经浮现出一幅幅洒脱飘逸的画面来了吧,再看看刘克银的画,与你的想象大致不差。他说:“面对人与自然的和谐,描绘、再现大自然的诗情画意,是一个艺术家的天职和使命,这些诗意盎然的景致,无疑是对工业社会十丈红尘的一种反照,对人心不古的世风的涤濯。它是我们心灵空间仅存的一块绿地。”
  刘克银的画走的不是写实的路子,画中的树有的像棒槌,房子扭扭歪歪,正是为营造那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追求那种清静简约的韵味而设。但他的画绝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一味超脱,而是有深深的乡情、浓浓的爱意作为依托。他长年生活在川西坝上,那里的自然风光固然给了他创作的灵感,而那里悠久深厚的民间文化、淳朴善良的父老乡亲更时刻给他滋养,令他感动。所以他的画没有文人画的感时伤世和冷峭不羁,他笔下的茅舍不是隐者的闲居,而是农民兄弟赖以生存的家园;画中的鸟不是冷眼旁观而是充溢温馨的生活气息。一句话,他有的不是传统文人的情怀,而是和农民兄弟有着共同的喜怒哀乐和审美情趣,是生活在他们之中的一员,是他们真正的朋友。
  那些在都市的水泥森林中迷失了自己的现代人,在工业文明中不辨菽麦的城里人,看到刘克银笔下的这些意境清新的田园小景,该是怎样的惊奇和歆羡,或许这正是他的画深受喜爱并被广为收藏的原因所在吧。


第7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水乡(水彩画)
刘克银


第7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老家(外一首)
卢晓圣
  喜鹊在巢外鸣叫,
牛羊在圈里吃草,
炊烟在房上升起,
田间忙了一天的乡亲踏上了归途。
  知足未必全在乎钞票,
一家人大大小小,
吃饱便喜上眉梢。
  邻居间彼此串门说笑,
孩子们结伴成群嬉闹,
谁家日子有点起色,
那就添件电视机瞧瞧。
  旱烟叶似乎受了潮,
呛人的烟味人人能闻到。
  小伙子抽烟把牌子炫耀,
姑娘的新衣舍不得穿,
看看又包上。
  偶尔也喝杯茶水,
味苦便说是最好。
  天还没黑多久,
小孩便闹着睡觉,
大人还没有躺下,
就想着明天得起早。
  太阳月亮相互偶尔一道,
看着山乡的几孔石桥
……
  山乡行
  有三个人
从山乡走过
第一个人看到眼里
记在心里的
全是
贫穷 落后 荒凉
第二个人
看到眼里记在心里的是
空气的纯净
山林的青翠
山里人的自由
山里姑娘的美丽
第三个人来过几次
他看到的是
山里的矿藏
剩余劳动力
还有火种般的各种潜能
……


第7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红螺
兰书臣
  “南有普陀,北有红螺”,后者乃指北京怀柔之红螺寺。据《清史稿·范文程传》记载,清开国大臣范文程卒后,康熙亲为撰文,派员致祭,赐葬红螺山,立碑记绩,谥文肃,书其祠额曰“重辅高风”。
  怎不见那原始的螺号
惟青山如镞峰峦比高
静谧笼一座古刹
安躺在山的怀抱
丹柱流霞 檐牙飞翘
依稀有纹理几道
那号声变成了木鱼念珠
那音符化作了钟磬钹
铙葱茏洇一片翠竹
风过处几声切嘈
也许红螺又回到了海底
劳累过后正该睡它一觉
远逝了两军阵前厮杀的呐喊喧嚣
闲却了三跪九叩朝觐的
玉带蟒袍
元辅重臣也躺在这块地下
往事如烟一桩桩回忆思考
八旗劲旅岂止是金戈铁马
如虎添翼多倚重红衣大炮
天下第一关甩在身后
晨昏里凝对如山文稿
红螺怀柔多好的名字
文治武功反复地咀嚼
黄壤下埋不住一颗雄心
血色里斜残阳染红野草


第7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路边拾翠

怀念母亲
李大伦
  母亲的病逝,是我永远抹不去的最揪心的记忆。
  记忆里,母亲总是把房屋院落收拾得干干净净,总是让我们兄妹穿戴得齐齐整整。母亲心灵手巧,很有审美天赋。她利用各色零碎毛线给我织过一件杂色毛衣,织了拆,拆了织,终于织得非常别致美观。她喂养的母猪,一年生两窝猪仔,个个长得膘肥肉满。上世纪60年代农村实行“三自一包”,父母亲披星戴月,将屋后的荒坡、房前的隙地全部开垦出来种上了红薯,塘里养了鱼,塘边种了南瓜,庭院四周栽了柑桔、桃树、李树、枇杷,一年四季,瓜果飘香,春色满园。那时,我家的水果、红薯、蜂蜜与养殖业收入都相当可观。
  我的童年是幸福的。小时候,我特别喜欢滚铁环,抽陀螺,放风筝。母亲就让父亲把旧木桶上的铁环取下来给我当玩具,给我砍茶树木的陀螺,给我用篾制作风筝。母亲对我总是有求必应,因此经常挑剔父亲,还与父亲发生过几次争吵。而我那时却十分顽皮,常常呼朋引伴上树掏鸟窝、打群架,给母亲带来了不少的担心与害怕。记得有几次打架踩坏了别人的庄稼,害得母亲给别人赔了很多的不是。我儿时的最大爱好是游泳,这是母亲的最大隐忧。为了阻止我去玩水,母亲在我的背部盖上几个印章。只要一去游泳,背上的印章就会被洗掉,事情自然暴露无遗。我仍常常背着她,到离家较远的塘里去游泳,但很少逃过母亲的检查。一次次遭到母亲的责骂甚至罚跪后,我还有些记恨她,后来才真正体会到母亲的良苦用心。但游泳增强了我的体力、耐力和毅力,十五岁那年,我终于从“旱鸭子”变成了游刃有余的“弄潮儿”,在全县中学生游泳比赛中得了二等奖。这次母亲却意外地表扬了我。
  母亲要求我们很严。在生产队做工,常常教育我们不要偷工减料,要“手到功夫到”,“只有多付出,才能多收获”。1987年,我在临澧县任县委组织部长,母亲知道这是个有权的差事,因而曾多次对我说,要多给别人办好事,不要收别人的东西。1989年,我任县长时,母亲已重病缠身,仍经常告诫我要做好人,当好官。母亲弥留之际,还不忘嘱咐我,不要收别人的礼金,收了的要上交。母亲的嘱咐至今仍在我心头萦绕。母亲教育子女,不仅仅是朴实无华的言传,更多的是默默无闻的身教。记得有一次母亲在厨房做饭,我把灶膛里柴火塞得满满的,弄得乌烟瘴气。母亲叫我先放进四五根木柴架空着,再放些干枝和茅草,结果火势很旺。母亲便借题发挥说:“烧火火心要空,做人人心要公。”母亲待祖母如亲生母亲,几十年生活在一起。平时,家里有了好吃的东西,母亲总是先让祖母,然后才是我们小的。祖母在九十高龄时病倒了。当祖母神志不清,口里喊着想吃柿子时,母亲跑遍了全大队,问了一百多户人家,终于给她弄到了几个柿子。祖母说想喝酒,母亲二话没说,把刚买回来的一双袜子卖掉,买了酒给祖母。祖母是含着笑告别人世的。
  生产队办公共食堂时,由于母亲有文化,被推选为事务员,管理整个食堂的柴米油盐,这在当时当地人的眼里,不亚于在宫廷管理御膳房。但母亲非常公道。公共食堂解散后,母亲当了生产队的会计,生产队分这分那,都少不了用秤。有些人掌秤,群众总不放心。而母亲掌秤,他们才不疑这疑那。生产队社员发生纠纷,总要请母亲去评理,忙得母亲不亦乐乎。70年代初、中期,我家算是比较殷实的。每年过年都要宰杀年猪。对于那些生活困难的人家,母亲常常送一些猪肉、猪蹄、猪油过去。村里的五保老人,口粮由各个农户分摊。遇到小心眼的人家,常常给这些人二口谷(次粮)。母亲看不过。她给五保老人的口粮,总是最好的,在数量上也总是比分摊的要多。她常对我们兄妹说,五保老人是可怜的人,他们因为失去了劳动能力又没有子女赡养才当五保的。我们不能欺负弱者。“不能欺负弱者”,这句话一直在我耳边回响。工作中,每每遇到弱者受欺时,总会令我拍案而起,怒不可遏。
  母亲出殡那天,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闻讯纷纷赶来为她送行,丧仪十分隆重。亲朋好友,黄发垂髫,莫不凄然动容,泪眼婆娑,哀声震野。倘若母亲九泉有知,一定会感到心安自慰。
  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生活中不能没有爱,但一个人要得到别人真正的爱,首先要懂得怎样去爱别人。我常想,我拿什么来纪念和感谢母亲呢?惟有像她那样生活,爱别人胜过爱自己,无怨无悔。


第7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生机(摄影)
王会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