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9月12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

贺国强在上海考察社区党建工作时要求
 努力探索社区党建新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制
  新华社上海9月11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贺国强近日在上海考察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时强调,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探索社区党建新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制,努力扩大党的工作在城市社区的覆盖面,不断提高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贺国强对静安寺街道党工委在中企大厦设立党员服务点、建立党支部,把“支部建在楼上”,加强对新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把“支部建在楼上”,是我们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支部建在连上”原则的深化和拓展,是扩大党的工作在城市社区覆盖面的有效载体。街道社区党组织要积极帮助辖区内具备条件的新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建立党的组织。对暂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可按地域相邻、行业相近、便于管理的原则,采取在商务楼宇中建立联合党支部、设立党员服务点等办法,开展党的工作。
  在考察华阳街道开展“凝聚力工程”建设情况时,贺国强说,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只有把服务群众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居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在康健街道,贺国强详细询问了在职党员在社区建设中发挥作用的情况。他指出,街道社区党组织要根据社区内不同类型党员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适时、适宜、适度地组织在职党员参加社区建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群众紧紧团结凝聚在党组织的周围。他强调,考核党员先进性作用的发挥,要从八小时内延伸到八小时外,要从单位内延伸到社区。


第4版(要闻)
专栏:“三个代表”在基层

情系瑶乡 为民聚富
——记湖南省辰溪县后塘瑶族乡六里村支部书记舒象楚
中央新闻单位采访团记者 庄殿君 蒋升阳 邬焕庆 丁玎
  “我想当村支书,领头帮乡亲们致富。”在深圳当老板的瑶家汉子舒象楚赶回家乡湖南省辰溪县六里村,向村支书舒符望袒露了自己的“野心”。“太好了!我年纪大,文化低,村里早就需要你这样的能人领头。”老支书紧紧握住了舒象楚的手。
  这天是1999年7月1日,是先富起来的舒象楚带领乡亲实现致富梦想的开始,也是六里村这个偏远瑶家山村走出贫困的转折点。
  39次入党申请:精神的执着
  舒象楚作出这一决定,决非心血来潮。从小,他心底就深藏着一个梦想:入党,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初中毕业后,他先后写过38份入党申请书,表达自己的追求。“你自己穷得叮当响,凭啥帮乡亲?”时任村支书的父亲38次拒绝用的同一个理由,使他哑口无言。
  藏在湘西大山深深折皱里的六里村实在太穷了。到1998年,这里人均收入还不到500元,全村177户中就有80多户贫困户。因为穷,30多名适龄儿童没有上学,20个大龄青年讨不着媳妇……
  和乡亲们一样,舒象楚也尝够了穷滋味。初中毕业后,他搞过个体运输,非但没挣着钱,还欠了10多万元的债。他下决心到外面去闯一闯。1991年12月20日,26岁的舒象楚怀揣借来的10元钱登上了南下的列车。山里孩子能吃苦。初到深圳,舒象楚拉过泥巴,扛过麻包,当过保安,开过货车,睡过下水道……一番摸爬滚打,闯出一片天地。1998年,他有了自己的公司———深圳市蛇口海洋装卸公司,有了千余员工、几百万资产,在云南、厦门、广州等地还设立了分公司。
  多少个夜晚,舒象楚眼前闪现出家乡缺吃少穿的乡亲们,久久难以入眠:不能再让乡亲们受苦了啊!1998年,当他回到村里把第39份入党申请交给村支部的时候,村支书舒符望看着眼前这位年轻人真诚、热切的眼神,紧紧握住了他的手。
  16件实事:真心的实践
1999年10月,在老支书的极力举荐和支部委员的支持下,舒象楚全票当选为村支书。舒象楚在当选支书后向全村人宣誓在9年内为全村办16件实事。第一件实事就是修公路。六里村距县城80公里,不通公路,村里人外出要挑担走4公里山路。不把路修好,干啥都不行。他父亲当支书时,就想修这条路,测量了一年又一年,就是没钱。这回,修路所需的资金,舒象楚全掏了。
  最大的难题还是公路要占用六里村和邻村40多户群众的土地。一连10个晚上,舒象楚挨家挨户说服了乡亲们。大年初三,六里村村民们齐刷刷地上了工地。很快,一条4公里长的公路就修成了。六里村不通电话,乡亲们要跑几里山路到邻村借用。2000年年底,舒象楚闯进了县电信局局长办公室,申请给村里装程控电话。“太边远了,投入太多了!你能保证村里一次性安装50部电话吗?那得3万元初装费!”“这钱我出!”局长感动了,年没过完施工队就进村接通了线路。
  路修了,电话通了,村小学修好了,村两委办公室建起来了……最让村民们称道的,是他把自己的公司变成了全村人的“聚宝盆”:现在六里村639口人中有近1/3在舒象楚的公司务工,每年的打工收入在170万元以上。仅此一项,全村人均增收2700元。
  20万元付出:我奉献,我幸福
  乡亲们说,舒象楚当支书是赔钱赚亏吃。任职4年,他没拿分文,还出钱把村组干部每年的补贴由70元增加到500元,为村里的公务和困难乡亲捐资20多万元,相当于他初到深圳拖板车10年的收入。他还花钱请乡里17个村的支书到深圳、珠海考察农产品市场和销售情况,学习先进经验。
  在外人眼里,舒象楚根本不像个大老板。不吸烟、不喝酒、不打牌,穿得普普通通,吃得简简单单,来客多在食堂招待,每次回家他都要带几捆公司里用过的文稿纸拿回村里再用,把尽可能省下来的钱都用在村里的建设上。有村民说他犯傻。他却说:“我就是想帮大家脱贫致富,这样我觉得幸福。”
  为了更好地履行村支书的职责,舒象楚授权3个副手管理公司事务,自己抽出更多的时间忙村里的事。他在村里装了传真机,为村干部配了手机,便于在深圳时及时处理村里的事。除了忙村里的经济发展,舒象楚还在村里的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上颇下了一番功夫。他在村里和公司各设了一个党小组,分头发展党员、组织民主生活会,近年来两地有6名青年入党。
  现在的六里村,打牌赌博、偷盗现象绝迹,邻里婆媳和睦相处,尊老爱幼蔚然成风。计划生育、社会治安、上交提留等农村工作三大难题迎刃而解。六里村不但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而且由一个乱村变成了全县有名的文明示范村。


第4版(要闻)
专栏:

第六届京台科技论坛在京举行
  据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记者刘江、张舵)越来越多的大陆与台湾企业家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两岸科技企业界的合作正面临一个新热点———如何建立海峡两岸科技共同标准。
  正在此间举办的第六届京台科技论坛上,来自京台两地的500多位科技专家及企业人士就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莅临论坛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表示,台商与大陆的合作,正从简单的投资走向对规范化和标准的探讨,两岸交流与合作的深度与层次逐步提高。


第4版(要闻)
专栏:

  9月11日,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建校80周年之际,同学们来到该校创始人之一、革命先驱李大钊故居,倾听杨发强老人(中)介绍故居的历史。
  新华社记者 李晓果摄


第4版(要闻)
专栏:

“双培富民”兴农家
本报记者 梁小琴 周立耘
  9月6日,记者来到甘肃省临洮县八里铺镇孙家大庄村村民曹菊香的节能温室大棚里。棚内火红的非洲菊竞相怒放,娇嫩的百合苗一片青绿。正在间苗的曹菊香指着一畦的花苗说:“没有‘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哪来咱老百姓的实惠啊!”
  今年48岁的曹菊香一家三代6口人,前年的收入不足3000元,日子过得紧巴。两年前,村党支部书记孙述海动员她试种花卉,并帮她办妥了2万元低息贷款。在村党支部关怀下,曹菊香很快建起了两座占地600多平方米的花卉大棚。一年下来,她家不仅还清了全部贷款,还有了丰厚的结余。去年11月,曹菊香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村里确定为党员致富能手。
  随行的临洮县委副书记许士元告诉记者:2001年,临洮县结合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为主要内容的“双培富民”工程。今年,该县又把“增加农民收入,让群众真正得实惠”作为“双培富民”工程的重要内容。通过两年多的双向培养,全县有2245名乡村干部、10426名农民党员、2081名致富带头人积极投身这一活动。
  大庄村党支部书记孙述海说,曹菊香就是村里首批入党的致富能人。在党员致富能手们的帮助下,全村已建起蔬菜大棚126个、花卉大棚31个,村民的人均纯收入从两年前的1500多元猛增至2281元。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赞“抠门儿”
吕先声
  国内一家知名家电企业新近推出的《节约手册》规定:办公纸必须两面用;铅笔用到3厘米才能以旧换新;大头针、曲别针、橡皮筋统一回收反复使用;文件只要不是机密的,统一回收再用反面;员工洗手时,一湿手就应拧住水龙头,打好肥皂后才重新拧开冲洗……这些看似“抠门儿”的举措,让人眼前一亮,并发自内心地赞许。
  用手指或细小的东西往较深的地方挖,词典谓之“抠”。抠门儿,通常用来指吝啬、小气。然而,若用抠来形容企业精打细算,那就大有深意。事实上,许多企业包括大企业是不忌讳别人说“抠门儿”的。日本一家大公司,卫生间的抽水马桶水箱中放有几块红砖,以缓解水流速度、节约水量;工人的劳保手套不是按期发放,而是以坏换新,坏一只换一只;职员用的笔记本,记完了正面,反面再用来写便条。还有家大公司要求在工作时间内关掉靠近窗户的电灯,吃午饭时必须把全部电灯关掉。欧洲一家大公司的老板,出差能坐二等车就不坐一等车,乘船或飞机则坐二等舱、三等舱、经济舱也不在乎;有的富商节俭到连餐桌上掉下的麦片、面包屑都要捡起来吃掉。
  这些大企业和富商为什么抠?因为“抠门儿”出效益。企业是盈利组织,追求效益是企业的本质属性。利润或效益从何而来?无非是增收与节支,开源与节流。既要“抱西瓜”,即正确决策、增加适销对路产品的生产;又要“拣芝麻”,从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节省开支。成本与利润就像一块跷跷板的两端,此起彼伏,此消彼长。想要利润高,必须成本低。降低成本,既要节能降耗,加快资金周转,提高生产效率,也要降低管理费用和生产成本。别小看点滴节约的涓涓细流,一张纸一滴水也许不算什么,但积少成多,积腋成裘,日积月累起来是相当可观的。对一个大的企业或大的机关来说,随便紧一紧,每年就可节约百万元甚至千万元。
  抠,不仅出效益而且出精神。有的企业推出节约措施,不只着眼于经济效益,更注重培养艰苦奋斗的作风和集体主义的精神。成由勤俭败由奢,一个国家是如此,一个企业是如此,一个家庭也是如此。可以说,勤俭不仅是人生的宝典,也是企业的宝典。“家大业大、浪费点没啥”的败家子作风,大手大脚、挥金如土的阔少爷派头,不但抵消了企业的效益,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还助长了奢糜之风。
  我国现阶段整体还不富裕,许多资源严重短缺,国内外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树立忧患意识,大兴勤俭之风,尤为重要。不只困难企业要艰苦奋斗,效益好的企业也要居安思危,把富日子当成紧日子,不能大手大脚。抠,决不是该花的钱不花,而是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是堵塞跑冒滴漏,杜绝铺张浪费,把该省能省的钱节约下来,用到刀刃上,发挥更大作用。这与鼓励消费并不矛盾。
  富而不奢乃真富,精打细算亦新潮。愿“抠门儿”企事业单位多些、再多些,不要刚有好日子就养成“暴发户”的坏毛病。


第4版(要闻)
专栏:

福建8万余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本报福州9月11日电 记者江宝章报道:历时10年的福建省希望工程,在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海内外各界人士的支持和积极参与下,已结出丰硕成果。共青团福建省委日前向社会公布,迄今为止,福建省希望工程办公室已接受各界捐款9000多万元人民币。利用这笔资金援建了300多所希望小学;修缮小学26所;资助8万余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9月10日,共青团福建省委、省青年联合会、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会联合举办“纪念福建希望工程10周年‘希望圣火’晚会”,社会各界踊跃捐资助学,现场再次为福建省希望工程募集基金1000多万元。正如福建团省委一位负责人所说,实施10年的希望工程,其意义不仅在于每年救助了多少名失学儿童,建了多少所小学,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全民的尊师重教意识,开辟了一条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和发展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路子,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倡导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
  据介绍,从今年9月初开始,福建省将启动新一轮“爱心助学计划”,把资助对象从贫困地区的小学生扩大到全省城乡家庭经济困难的大、中学生,力争在3到5年内,资助3万名困难学生继续学业。今年第一批受助学生人数为800人,其中高校学生200人。


第4版(要闻)
专栏:

韩启德在陕西考察时强调
大力加强农村卫生工作
  本报北京9月11日讯 记者潘跃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近日在陕西考察农村公共卫生工作时强调,大力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全面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方面。
  9月4日至11日,韩启德先后深入西安、安康实地考察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医学院校,与基层医务工作者进行座谈。
  在前不久遭受洪灾的安康,韩启德看望慰问了当地抗洪救灾的干部群众。他指出,要高度重视灾后的防疫工作,把重大疾病预防控制作为头等大事,着力提高处理农村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
  他强调,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高度重视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深化农村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农村卫生投入,加强农村医疗服务保障,优化卫生资源配置,逐步缩小城乡卫生差距。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立、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制度,为广大农民提供基本医疗、预防和保健服务。同时要加强农村卫生队伍建设,加强法制建设和法律监督,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支持力度。


第4版(要闻)
专栏:

曹刚川徐才厚分别会见莫桑比克客人
  据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记者董黎熙)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曹刚川,中央军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徐才厚11日在这里分别会见了莫桑比克老战士事务部长安东尼奥·阿马·塔伊。


第4版(要闻)
专栏:

唐家璇会见波黑塞族共和国副总统
  据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记者钱春弦)国务委员唐家璇11日在中南海会见了来访的波黑塞族共和国副总统托姆列诺维奇一行。


第4版(要闻)
专栏:

李肇星外长电唁瑞典外交大臣不幸遇难
  据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 中国外长李肇星11日致电瑞典外交部,对瑞典外交大臣安娜·林德不幸遇刺身亡表示深切哀悼。
  李肇星在唁电中说:“惊悉贵国外交大臣安娜·林德女士不幸遇刺身亡,我谨就林德女士的去世表示深切的哀悼,向家属表示诚挚的慰问。”


第4版(要闻)
专栏:

李肇星与阿盟秘书长通电话
 就当前伊拉克局势和以巴冲突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 外交部长李肇星11日晚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穆萨通电话,双方就当前伊拉克局势和以巴冲突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李肇星对中东和海湾地区局势表示关注,认为联合国应该为维护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发挥作用。他还说,伊拉克人民的政治意愿和选择应得到尊重。
  穆萨通报了最近阿盟外长会议的情况。
  双方一致同意共同努力,进一步发展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第4版(要闻)
专栏:

冯雪峰百年诞辰纪念会在京举行
  本报北京9月11日讯 记者袁晞报道:冯雪峰同志百年诞辰纪念大会今天在北京举行,首都文艺界专家学者和冯雪峰同志的亲属及生前好友聚集在中国现代文学馆,隆重纪念和深切缅怀这位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的文艺理论家、作家和诗人光辉战斗的一生。
  大家认为,冯雪峰同志不愧为一位经过长期革命斗争锻炼和考验的老党员、老干部,在生命的最后20年中,雪峰同志长期身处逆境,精神与肉体受到严重摧残,但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以坚定的信念,表现出对党忠贞不贰的崇高品格。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刘延东出席了纪念大会。


第4版(要闻)
专栏:

张如三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8月28日电 兰州军区原副政委张如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8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张如三是内蒙古包头市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参加平西抗日救国义勇军。他1961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得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他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张如三参加了“一二·九”学生运动,参与领导和组织了北平市西城区一系列学生抗日救亡运动。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班长、排长、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区队政治委员、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参加了天门沟妙峰山战斗、柏峪口北洋河战斗、平汉路破袭战、二道河伏击战、平西羊坊战斗和黄土岭战役、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旅政治委员、晋察冀军政干部学校二大队政治委员、华北军政大学一总队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冀中大清河北大反攻、保卫承德赤峰、涞水战役、石家庄战役、青仓战役、保北战役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绥远军政干部学习团第一副主任,第三十二步兵学校政治委员,华北军区政治干部学校校长、第六政治干部学校校长兼训练部部长,解放军第二政治学校副校长,济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兰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副政治委员等职,为部队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了大量工作。(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