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9月12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专页)
专栏:

传统型——城郊型——都市型
 萧山都市农业显山露水
江南 金烽
  从传统田耕农业,到城郊型农业,如今渐露头角的都市型农业,过去的5年间,杭州市萧山区农业实现了“三级跳”。
  农产品加工业“龙抬头”
  按常理,1公斤新鲜萝卜绝对不可能等同于10公斤新鲜萝卜。但每公斤0.2元的新鲜萝卜经过加工制作成萝卜干后,每公斤市场售价达到了2元,1公斤萝卜干的价值等同于10公斤新鲜萝卜的价值。每公斤2.8元收购来的小龙虾,加工后每公斤售价达到了80元。
  这些原本普普通通的农产品,经过加工企业“金手指”一点,其身价扶摇直上。深加工,成为提升农产品价值的一大“法宝”。萧山310余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去年一年实现加工销售产值80亿元,农产品出口交货值达26亿元,成为带动农业发展的“龙头”。
  农产品加工业的兴盛带来的还远不止这些。徐水贤,一位萧山普通的农民,并不知道“无公害生产”的真正含义,但他却知道哪些农药可以用,哪些农药不能用,因为附近的蔬菜速冻加工企业为他种的蔬菜定下了收购标准。
  农户根据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要求进行种养,为企业提供安全可靠的原材料,使在千家万户生产的农产品的质量得到了保证。正是在这种模式的带动下,萧山100家农业龙头企业连接的20余万户农户、85万亩基地逐步走上了标准化生产的道路。
  希望田野“绿意”浓
以环保、安全、健康、营养为目标的“绿色旋风”在萧山大地上愈刮愈烈,所带来的最直接的变化是:精品农业方兴未艾。
  2002年,萧山的“三清”茶叶生产基地、“吉天”蔬菜生产基地、“晓阳”农业开发基地等,通过杭州市及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审定。萧山无公害蔬菜基地达到了10万亩,其中面积为5650亩的晓阳农业开发基地,成为浙江省内连片最大的无公害生产基地,为周边5家蔬菜加工出口企业提供时鲜蔬菜、大棚作物,间接创汇达1700万元。
  扛起“绿色”的大旗,萧山的农产品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上“站得住”又“出得去”。北极品水产(浙江)有限公司,严格按照欧盟和美国FDA及中国商检CIQ出口食品加工企业的规范要求进行生产,其生产的水产品全部出口欧美。
  农业观光好去处
传化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的名声愈来愈响了。四面八方赶来的游人争相欣赏高科技为农作物打造的“永恒的春天”。在四季瓜果飘香的杭州生态园,游人们赏果树、品果香。在云石森林公园,成片的竹子与山林成为城里人休闲的好去处。在农业现代化开发区,一望无际的垦区农业风光也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农业与观光休闲奇妙地结合,成了都市人的“新宠”。休闲观光农业,如今成为萧山农业发展中的一个新亮点。
  在去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浙江(中国)花木城借花博会的东风,就引来8万余人次游客。花博会期间花木城现场交易额达3000余万元。
  农民种田用鼠
标农民在电脑房里用鼠标种地,在传化大地不乏其人。此时,你已很难用传统的眼光看待新一代的农民了。
  西瓜从播种到上市,需要4个月的时间。在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只需3个月就可以收获,两亩田可当作三亩田用。这种“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2002年开园的“传化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是省内生产规模最大、科技水准最高的种苗生产基地。在这里运用生物技术,对植物进行无性繁殖,从而快速繁殖优良品种,为农民提供了优质优价的种子种苗。到目前为止,园区已开发、引进、推广新的农作物品种百余种。


第12版(专页)
专栏:

萧山农民潇洒走四方
 一百多万亩基地遍布全国各地
  本报讯 有一组数据尽管匪夷所思,但确实是真的。杭州市萧山区常年耕地面积按250%复种指数计算,不足200万亩,而萧山农民在全国各地建有的基地面积却超过100万亩。
  200万亩与100万亩,给人最直观的体现是:萧山农业从区外寻找到了一半的发展空间。
  土地是稀有的资源,是经济发展赖以生存的基础。对农业发展来说,同样如此。近年来,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整体快速推进,萧山土地“寸土寸金”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从有限的土地上获取最大的回报,成为萧山农业必须直面的课题。
  许金观,一个地地道道的宁围农民。18年前,携带妻儿闯荡京城,承包北京昌平10亩土地种养苗木;而现在已发家致富的老许,在北京的花木基地已达300多亩。如果说,当初,像老许那样在外建基地尚属凤毛麟角,时至今日,在中国的大江南北几乎都有萧山农民的身影。经他们手打理的是一个又一个大型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蔬菜、花木、畜牧、水产、茶果占了萧山农业八成的家当,成为萧山效益农业的主体,农民增收的渠道,现代农业的样板。据统计,萧山在区外建立的100万亩基地涵盖这五大主导产业。在广袤的东北松辽平原,萧山人一口气建起了20万亩的饲料基地;在天然良港宁波、福建厦门等地,萧山人建起了近10万亩的优质水产品基地;在北京、上海等地,萧山的花木基地面积已超过2万亩。榨菜基地、棉花基地、瓜果基地、毛竹基地、特禽基地……这些挂有萧山字样的基地,已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
  在辽宁基地上培育大豆良种,再移师南下,在茫茫无际的围垦大地上栽种;在温州建立的河蟹种苗场,将一批又一批蟹苗运回萧山养殖,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出售;将新街的花木苗种送至上海松江、北京昌平的基地种植,再直销到大都市的街头巷尾……这些土里生土里长的农产品“串门走亲戚”,对众多的农民兄弟来说已是很平常的事。北方大豆南下栽种,可确保丰产丰收;河蟹南下育种,可提高品质卖个好价格,苗木在当地直销,可获取更大的利润,这恰恰是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一种必然趋势,它为萧山农业发展打开了更广阔的天地。(邱烽)


第12版(专页)
专栏:

融入“长三角”的倾力之作
 浙江首个现代物流基地在萧山面世
  本报讯 浙江首个现代物流基地——传化物流基地,5月28日在萧山面世。据业内人士称,这是萧山积极融入“长三角”的倾力之作。
  传化物流基地由传化集团投资3亿元倾力打造。基地地处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560亩,是浙江省首家现代物流基地,也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物流基地之一。
  杭州市副市长项勤表示,中国物流产业前景灿烂,而杭州的物流产业刚刚起步,传化物流基地要努力为杭州市物流业的发展探索出一条路子。
  据悉,传化物流基地内建有交易中心、信息中心、运输中心、仓储中心、配送中心、运转中心等。它的投运,为杭州乃至省内制造业企业、商贸企业、物流企业提供了一个优质的综合性平台。按常规,通过现代物流这个平台,企业有望降低成本10%。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表示,传化物流基地将不断整合社会资源,使之成为工商企业与物流企业联系的桥梁,通过合作,共同培育与繁荣全省、全国的物流市场。(萧晓)


第12版(专页)
专栏:发展特色 争创优势

2003年——七百农村特困户住新家
  本报讯 据杭州市萧山区民政局介绍,截至今年7月31日,全区已有730户农村特困户圆了安居梦,另有198户特困户的住房正在新建、修缮中,预计今年10月底完工。
  戚元坤是杭州市萧山区益农镇赵家湾村的特困户,自己身体不好,靠妻子打工度日,一家5口挤在一间又黑又潮的草舍里。今年6月底,在区政府的资助下,他们搬进了新房。
  2002年,在“三个代表”学教活动中,萧山区委、区政府在各镇(街道)调研时发现,在农村还有一批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而无力建房的困难群众,有的居住在村集体房屋或已废弃的破旧房屋中,有的住在草房中,每逢下雨室内雨水满地,有的人均住房面积不足5平方米。
  萧山作为经济强区,更应为困难群众多着想、多办实事、多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萧山区委、区政府下决心把解决农村特困户住房问题作为帮扶困难群众的一项重要举措,抓实抓好。为此,该区采取扩建、翻建、维修、闲置房置换等方式,解决农村特困户的住房问题。新建住房面积标准按简易平房计算,人均40平方米,最高每户不超过120平方米;建房资金由区、镇(街道)、村分担,共为安居工程投资1600万元。
  萧山区各镇(街道)认真调查排摸,确定了928户住房特困户,并张榜公示特困家庭的详细情况及现有住房的照片,接受社会监督。萧山区各部门通力配合,农村安居工程顺利实施。乔迁新居那天,义蓬镇春园村的特困户沈金木特意请人写了副对联:“十六大春风进万家,平民户旧房换新颜”。
  (施扬 王平 金露)


第12版(专页)
专栏:发展特色 争创优势

2005年——实现更高发展目标
  本报讯 到2005年在浙江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07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60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3500美元的杭州市萧山区,提出了更高的发展目标: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在浙江省内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从而建成“生活质量高、文明素质高、创新能力高”的“三高型”社会。
  2001年萧山撤市设区,自此这个县级市成为了杭州市的一个区。在融入大都市的过程中,萧山加快了经济的转型,走上了建设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在围绕发展都市型产业,建设先进的制造业基地的过程中,萧山加快了工业、都市型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努力构筑产业新高地。而以城市化为特征的先行产业群——外贸、旅游、房地产、金融业在萧山的迅速崛起,推动了萧山工业化与城市化联动互进,使萧山的发展如虎添翼。
  在当前接轨上海以及整个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热潮中,萧山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推动开放型经济有更大发展,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通过吸纳跨国大企业、大财团来萧山建立研发基地和生产基地,为萧山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同时作为萧山最大的优势和最大的资本的非公有制经济,逐步从当初的家族制企业发展成了社会化企业,在萧山经济的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晓芳)


第12版(专页)
专栏:发展特色 争创优势

2007年——初步实现城乡一体化
  本报讯 到2007年,杭州市萧山区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格局———这是萧山日前提出由强县(市)型向都市型转型的一个目标。
  加快推进萧山城乡一体化,就是要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通过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萧山经济综合竞争力;增强城市综合功能,从而创造良好的创业和人居条件。
  萧山描绘的城乡一体化蓝图是:与杭州大都市相融合,布局合理的城乡空间形态一体化;与杭州大都市强区地位相适应,经济综合竞争力强的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相融合,居住社区化的城乡人口分布一体化;城乡人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共享现代文明和基本社会福利与保障的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城乡生态环境融合互补,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城乡生态发展一体化,实现城乡在空间、人口、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一体化发展。
  (邱林)


第12版(专页)
专栏:

萧山跨湖桥遗址新发现
宇芳
  迄今为止,浙江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并非河姆渡,而是大约有8000年历史的跨湖桥——这一具有轰动效应的结论是在2001年萧山跨湖桥遗址发掘后得出的。
  这里的历史八千年经过1990年和2001年两度发掘,萧山跨湖桥遗址被考古专家证实,其存在的时间距今已有8000年,早于浙江境内著名的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是东南沿海的新石器时代考古中的一个重要发现。2001年,跨湖桥遗址被列入了当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2001年5—7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区博物馆对因砖瓦厂取土遭到严重破坏的跨湖桥遗址进行第二次发掘,发掘面积近300平方米,出土了一大批陶、石、骨、木器,其中陶器复原器近150余件,器物形态及其组合迥异于河姆渡、罗家角等附近地区发现的早期文化遗址,可明确为一个新的、独立的考古学文化类型。北京大学文博学院实验室对5个地层所出的6个木头标本的14C测定数据(树轮校正)年代为距今8000—7000年间。
  这里“驶出”最古船2002年11月22日,在跨湖桥遗址考古探方里,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条长5.6米、近乎完整的独木舟。有考古专家称,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独木舟。
  独木舟船头朝东北,船尾向西南,非常狭长,接近船尾有一小部分因为砖瓦厂取土而被截掉。船现长5.6米,船身最宽处为53厘米,船体深20厘米,船帮有部分被损坏,因而宽窄不一。
  在船体凹面内,有多条支撑横木的痕迹。浙江省考古所专家认为,当时造船的加工工具应该是石锛,其船身上纵向加工过的痕迹非常明显。
  判断独木舟所在的年代,考古专家的依据是古船所在地层的年代:这里是第九文化层,相应推断出独木舟的“年龄”约为7600到7700岁。
  发现独木舟时,考古人员正在整修跨湖桥遗址的一考古探方的台阶。在地下第九文化层里,考古人员发现了木船的一个角。扩大清理后,发现了独木舟的一个凹面,后打掉了隔梁,世界第一古船的真面目才完全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附图片)
  风景优美的湘湖发现了跨湖桥遗址。


第12版(专页)
专栏:

斗潮
晓金
  欢呼声、惊叫声……一股脑儿地送给了24名船工。因为在中国国际(萧山)钱江观潮节里,他们与世界第一涌潮过了一招。
  黑眼睛、蓝眼睛……上万人的目光锁定在劈波斩浪的3艘钢船上。在钱江涌潮奔腾而至的那一刻,它们与大潮正面交锋。
  24名船工是真正的勇士。他们是钱塘江的儿子,他们有一个共同响亮的名字——弄潮儿。
  3艘钢船是弄潮儿的舞台。从祖辈们起,驾一叶小舟踏浪而来,到今天驾着钢船奔浪而去,弄潮儿的“香火”在一代代延续。
  因为有了弄潮儿,钱江涌潮才愈显出它的桀骜不驯。因为有了钱江涌潮,弄潮儿才被赋予那么骄傲的名字。
  农历八月十八,钱江潮最为壮观。这一天,勇立潮头的24名弄潮儿是最棒的。在这一天,黄皮肤、黑皮肤、白皮肤的人们都为他们翘起了大拇指。
  下午1时许,挟着风雷之势,钱江涌潮以每秒7米的速度,奔腾而来,江面上掀起滔滔巨浪。由浙杭3410号船领航的3艘钢船全速行驶。哗……钢船与涌潮正面相撞,船头溅起大片大片的浪花,船身被高高抛起,又重重地砸落下来。周而复始4个来回后,涌潮终于奔腾而去。此时,人们隐约看到了钢船上24名弄潮儿挥动着表示胜利的手势。


第12版(专页)
专栏:

“桃花水母”萧山再现
  本报讯 5月中旬,由浙江萧山浦阳小湖孙村村民发现“不明生物”,近日被专家确认为是“水中国宝”——桃花水母。浙江省动物学会秘书长、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副教授、无脊椎动物专家姜乃澄表示,在同一水域发现如此大数量桃花水母实属罕见。
  与近年国内各地报道的桃花水母零星、稀少的情况完全不同,这次在萧山余湖发现的桃花水母生存环境相当稳定,数量多得可以随手捞起。据介绍,余湖约有30多亩水面,水质优良。划船离岸约5米就可以发现桃花水母的踪迹,越往湖心数量越多。
  桃花水母大如桃花,又在桃花盛开的季节出现,形亦如水中桃花,故而得名。与其他生活在海水中的水母不同,是惟一生活在温带淡水中的水母。迄今全世界只有11种桃花水母,除日本伊氏、英国索川外,其余9种都在中国。桃花水母已存在几亿年甚至几十亿年,极有学术价值,几乎濒临绝迹,已作为“极危动物”被收入《中国红色名录》,堪比大熊猫和中华鲟。(傅宇飞)


第12版(专页)
专栏:

红山“小康”续新传
金虹
  红山农场,成名于上世纪80年代,和万向、航民并称萧山的“三面红旗”。
  那时,红山农场被喻为“小康”样板。
  数十年后的今天,坐在装饰一新的办公室里,场长丁有根谈及往事,充满自豪。他说,红山农场当年提前实现“小康”,是变革图强的产物。上世纪70
  年代的后期,不甘贫穷的红山人,硬是突破了单一的农业格局,探索出一条农、工、商综合发展之路,由此富甲一方。
  时间在流逝,10多年过去了,红山在“小康”路上走得怎样?
  红山农场的一位普通妇女陈美芳说:生活越来越甜蜜了。
  今年51岁的陈美芳,10岁时家里住的是风吹便会倒的草舍;21岁嫁到红山农场时,和10口人挤在3间草舍;1977年搬进了红山农场的第一代住宅“排排屋”……80年代以后,红山农场开始发展工业,陈美芳和丈夫陆续进了企业,收入一年比一年多。现在,陈美芳一家住进了红山农场的第六代住宅——小别墅。住在漂亮气派的小洋房里,陈美芳说这在以前是做梦也想不到的。
  陈美芳的婆婆已经80高龄了,她的脸上流露出幸福的神情。老太太每月有退休金,看病有70%的医疗费可报销,过年过节场里还有慰问品和福利可发。在红山农场,全场职工都加入了养老保险。2001年,农场出资2700万元为全场退休职工交纳了养老保险。目前生活在红山农场的老人都有一份养老金。红山农场16岁以下的孩子,可报销100%的医疗费用,直到孩子上大学仍可以享受70%的医疗报销。
  红山农场日益雄厚的经济实力是支撑红山人幸福生活的坚实后盾:今年上半年,农场实现工业总产值15.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销售产值14.62亿元,增长37%;完成利润5377万元,增长145%。这是到目前为止,红山发展史上取得的最好业绩。
  “小康”路上越走越宽敞,红山人深有感触:发展源于不断的变革。
  清一色的集体经济到场属23家集体企业全部实行转制,红山农场逐渐形成了新的经济模式。而新的经济模式则增强了企业发展的动力。捷美食品公司创办10多年来,总投资规模不超过3000万元。去年,一次性技改投资就达到3000万元。2002年农场技改总投资高达10亿多元,而改制前这个数字是1.5亿元。
  红山农场作为萧山的一面旗帜渴望发展更快,在“小康”路上越走越远。
(附图片)
  红山农场别墅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