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9月1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农村教育见闻

有了小菜园 读书不太难
本报记者 温红彦
  滇南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游人们向往的,多是它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鲜为人知的奇异风情。但深入贫困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边境地区的村寨,展示给你的就不完全是风光旖旎的一面了,更多的是那里鲜为人知的贫困。滇南人用“两低两高”来概括他们发展教育的艰难: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低,文盲和半文盲比例高,人民生活总体水平低,贫困人口比重高。因为这里山大箐深,有的中小学生头一天晚上天还没黑就出发,第二天太阳出来才能赶到寄宿制学校;因为这里经济落后,寄宿制学校的伙食很差,学生们几天都吃不上菜,更见不到肉。贫困导致失学、辍学的事情时有发生。
  但是,贫困并不意味着无所作为。如何从根本上大范围解决贫困学生上学难,如何有效地遏制失学、辍学,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党政领导和教育部门认真思考的问题。他们近年来加大“两基”攻坚力度,开拓捐资助学渠道,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结合当地实际,在寄宿制中小学推行“校园经济”,开展以养猪、种菜等为主要内容的勤工俭学活动,以勤工俭学的收入,增强农村学校的办学实力,扶助了大量贫困学生。
  红河州屏边苗族自治县是推广勤工俭学最好的县。过去,这里有15%的中小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交不起书费,每年有2000余名适龄儿童、少年面临失学或辍学的威胁。只有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于是,小猪圈、小菜园、小果园、小苗圃、小鱼塘、小牧场、小门市、小作坊,陆续出现在各个中小学校园。师生们亲切地称它为“八小工程”。有了这“八小工程”,学生们的生活一天天改善了,小脸儿一天天饱满了,学习一天天有劲了,家长们也放心了,失学、辍学的事情就少多了。现在,有的贫困生周末也不肯回家,说家里的伙食还不如学校。有的全寄宿制小学,勤工俭学年收入达万元以上,贫困生的吃、住、读书等费用基本上可以全免。
  进入滇南的红河州,记者在哀牢山脚下的元阳县一所中学看到,校园外的大片空地上,草乌盘根错节、木瓜籽果实累累,这些都是学生们亲手栽种的植物。再过几天就收获了,这些东西可以换成钱,变成学生手中的新书本、碗里的好饭菜。红河州教育局局长陈米杰介绍说,你们看到的只是“哀牢山一角”,目前全州中小学勤工俭学开展面已达98%,年勤工俭学收入达2400多万元,一个学生平均一年增加收入38元,有效减轻了学生的经济负担,减少了学生的流失。
  穷则思变。贫困的地方,往往也是好办法产生的地方。云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周益群告诉记者,现在全省都在推广屏边等地的经验,在农村中小学开展勤工俭学,全省开展面已在90%以上。每年省财政贴息贷款5000万元,用于支持勤工俭学。让学生由伸手要变为出手挣,是贫困地区中小学生读好书的一条阳关道。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编余短论

勤工俭学没有过时
乔聿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是发展农村教育的首要目标。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一场全面实现“两基”的攻坚战正在紧张进行。要实现这一目标,扼制失学、辍学现象,解决贫困地区中小学生的经济困难是关键一环。
  鉴于我们穷国办大教育的国情,农村义务教育还不可能完全免费。尽管国家有各种专项经费支持贫困地区发展教育,尽管社会有各种捐资助学渠道救助贫困生完成学业,但依然不能泽及西部的每一位贫困家庭的子女。那么,云南红河州发展校园经济、组织勤工俭学的经验,就显得格外新鲜。
  勤工俭学,本是大学贫困生的求学道路之一,它变伸手要为出手挣,被认为是更有尊严的一种读书途径。从红河州的经验看,在中小学开展勤工俭学也有诸多好处:它能够为家庭贫困的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必要的经济援助,确保按时入学并接受完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有效地遏制中小学学生流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教育资金紧张的矛盾,为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增加办学设施和资金补充;能够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改革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校教育主动适应当地农村经济及社会发展需要。更重要的是,它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热爱劳动、自强自立的优良品格和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坚强意志,并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然,任何一项成功经验的推广,都要考虑它的地域性等诸多因素。控辍保学,各个地区可以有自己独到的做法。不求照搬,只求创新,如果大家都开动脑筋,全面实现“两基”的目标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政府规划先做环评 公众意见不可缺少
我国环境评价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本报北京8月31日讯 记者任建民、刘毅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从9月1日起开始实施,该法第一次将政府规划纳入到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内,它的实施将减少因政策失误带来的环境灾难,这标志着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毛如柏在今天召开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座谈会上指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由此实现了从对建设项目到对政府规划、从微观到宏观、从局部到区域、从单项建设到整体产业以及从当前到长远的五个深化。
  2002年10月28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的规划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其中,土地利用、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等指导性规划,应当在规划的编制过程中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业、农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等专项规划,应在上报审批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向审批机关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
  从1993年到2002年10年间,我国制定、修改的环境与资源方面的法律有22部,但基本上着眼于污染管理与控制。从决策源头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影响评价法》标志着我国这方面保护立法发展方向的重大转变。国家环保总局负责人在今天的座谈会上说,历史上的教训说明,同建设项目相比,政府的政策和规划对环境的影响范围更广、时间更久、不良后果也更加严重。上世纪50年代我国大面积围湖造田,后来又在东北的三江平原上大规模开发农业,都造成了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的后果。80年代,在政府支持下,小造纸、小电镀、小皮革、小印染等行业快速发展,污染严重。从1996年国务院做出决定至今,已关闭此类企业共15万家,国家、地方和个人投资者都承受了重大损失。
  这项法律规定,除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专项规划的编制机关对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规划,应当在报送审批前举行论证会、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形式,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并在报送审查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附其对意见采纳或者不采纳的说明。让公众的意见成为环境影响报告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是以往的环保法律中所没有的。
  国务院法制办、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建设部等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在今天的座谈会上谈了在具体工作中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打算。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听,这嘹亮的青春之歌
本报记者 丁伟
  年轻的心在跳跃,满腔的热血在燃烧。8月31日上午10时,北京火车站的站台成了歌的海洋,205名大学生志愿者从这里出发,奔赴“天苍苍,野茫茫”的内蒙古大草原,标志着参加2003“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志愿者踏上征途。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投入时代的洪流,打造一个新世纪!”站台上,头戴蓝帽、身着白T恤、肩背行囊的大学生志愿者整齐列队,一遍遍高声合唱西部计划主题歌《到西部去》,激昂的旋律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站在队列里的北京大学医学部本科毕业生莫锋并不引人注目,可这个22岁的广东小伙子却是最早报名去西部的大学生之一。为此,他放弃了到深圳工作的机会。
  “我现在特别激动!”莫锋对记者说:“我已经被分配到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防疫站工作。我最希望的是自己能尽快进入状态,和当地群众打成一片。我要好好利用这一两年时间,为当地的老百姓做点实事,也开创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与莫锋相比,北京工业大学的志愿者李春佳显得很平静。前几天她在内蒙古参加培训,这次再去已经有了回家的感觉。短短数日,李春佳就与当地人建立了感情:“他们给我起了一个很好听的蒙古名,是汉语‘蓝天’的意思。马上要和他们一起工作、生活了,我真的很开心!”
  踏上征程,大学生们豪情万丈。小小站台变成了同学们相互勉励的平台,认识的,不认识的,大家相互击掌鼓励,相约再相会时互报收获。
  北京化工大学的八九个小伙子在站台上围成一圈,肩并肩、头碰头互相打气,齐声呐喊:“支援西部!努力!加油!”其中的张雷同学说,这是我们共同的青春选择,共同的人生选择!
  10时42分,汽笛长鸣,K43次列车从北京火车站准时出发,滚滚车轮载着青春的光荣与梦想,奔赴遥远而美丽的西部神州。车厢里,205名学子隔着车窗打出代表胜利的“V”型手势,激昂嘹亮的旋律再次响起……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深化人事改革 支持多元办学
 山东高等教育驶上快车道
  本报济南8月31日电 今年山东省53万人参加高考,录取率超过71%,高校在校生达到72万人,近5年来几乎翻了两番。这是山东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取得的积极成果。
  在山东省教育厅的统筹部署下,山东农业大学等8所省属本科高校进行了深层人事制度改革。高校管理人员实行职员制,不再评职称,教师实行聘任制。校级领导职业化,校长、副校长不得兼任重点学科带头人。对学生试行弹性学制,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甚至专科与本科之间都相互承认学分,修满大专学分给大专文凭,修满本科学分发本科文凭。
  支持多元化办学,促进民办学院与独立学院的发展。从2000年始,省教育厅已将所有民办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工作纳入评审范围,与普通高校一视同仁并统一管理。从今年的招生情况来看,山东民办高校备受青睐,近4/5的民办高校在第一志愿就完成了录取工作,民办高校在今年大幅度扩招的情况下,其生源整体质量仍有大幅度提高。如山东英才技术学院的统招计划是去年的3倍,2000多个招生名额轻松招满。民办高校设置的多是热门专业,政府部门乃至全社会对其毕业生质量也逐渐认可。
  (宋光茂 赵永刚)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电脑病毒一周播报
  本周热门病毒:大无极变种F(Sobig.F):警惕程度★★★★★,蠕虫病毒。该病毒能通过网络共享目录来进行局域网传播,同时搜索多种文件,在其中寻找有效的邮件地址,找到后便向这些地址发送大量的带毒邮件,严重阻塞网络。
  本周发作病毒:①别惹我系列(Roron.X):警惕程度★★★★,蠕虫病毒,通过网络/邮件传播。具有非常多的病毒特性,变种繁多,可使用三种方法进行自启动,干掉国外反病毒软件,若用户删除病毒文件或注册表键值,病毒还会产生报复行为,删除用户C盘所有文件。②高波(Worm.Gobot):警惕程度★★★★,蠕虫病毒,通过网络/RPC漏洞传播。利用两个RPC漏洞对系统进行攻击,通过猜口令的方法破译网络密码,随后进行局域网传播。
  本周升级版本:瑞星杀毒软件每周常规升级3次,本周将升级至15.51版,新增可查杀病毒303个。如遇病毒,请拨打电话:010—82678800或使用在线杀毒:http://online.rising.com.cn。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榕树下的“小鸟天堂”
——江裕科技工业园见闻
本报记者 杨健
  在广东新会,曾让大文豪巴金叹为观止的“小鸟天堂”是吸引游人的奇观。500年前,一棵榕树在天马河中的泥墩上扎根,树大成荫,枝干上的气根不断繁衍,根长成树,树又生根,淤积起河中的泥沙,竟编织出一片15亩阔的榕岛。聚居其间的10多万只小鸟每日暮归晨出,上下翻飞,蔚为壮观。
  无独有偶,500年后的天马河畔,“政府扶持,企业运作”的江裕科技工业园在这里不断发展,一个新型模式的光、机、电技术产品制造业“天堂”正吸引着众多国内外厂商在这里生根安家。
  8月下旬到新会,正赶上科技园二期工程产业链项目投产。精密注塑、精密橡胶、精密冲压等新工厂与前期投入运营的SMT电路板生产线、总装生产线等组合在一起,共同构筑成一个投影机、打印机、数码相机、收款机等光机电产品的一站式制造平台。
  江裕集团董事长欧柏贤告诉记者,以贸易代理起步的江裕从1996年开始涉足制造业,最初主要是看中了制造环节中的利润。一方面,国家鼓励本地制造,零部件的进口税率比整机要低;另一方面,本地的劳动力资源更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时间推移,江裕由生产打印设备的最终产品向产业链的前端扩张迈进,提高制造深度和技术含量,开成了真正的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和面向市场需求的产业群。随后,集团又提出将制造与物流、营销、产品客户化、服务等全方位整合的思路,逐渐营造出一套面向市场、全方位响应的融合型供应链机制。
  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理事长陈正清对这一模式非常赞赏。他说,近来,信息产业部提出,我国的电子信息制造要避免走纯粹的“加工基地”、“世界工厂”的路子,要发展有技术创新,包含研发、物流、制造、服务在内的产业基地,要优化产业结构,打造电子信息制造的国家队。江裕科技园的合纵连横,正符合这一发展方向。
  去年下半年,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考察江裕科技园和小鸟天堂,谈到了经济发展的“榕树效应”。他说,纵观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的发展历史,其发展壮大就像一棵榕树一样,根系发达,不断扩展,枝繁叶茂,甚至“独木成林”,充满生机和活力。他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从这种“榕树效应”中研究并把握经济发展的规律,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新会区区委书记林崇中对此印象非常深刻,“我们正在积极进行政策创新,大力扶持技术创新能力强、经济带动效应强、发展前景广阔的‘榕树型’制造企业,创建起更多榕树下的‘小鸟天堂’”。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服务基层 锻炼成才
首都大学生基层服务团出征
  本报北京8月31日讯 记者董洪亮报道: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和北京团市委等单位发起的首都大学毕业生基层志愿服务团今天出征,1000名志愿者将在密云、门头沟等13个北京远郊区县和城近郊区开展为期1年的志愿服务,服务单位包括学校、医院、机关、企业、社区等。
  据悉,1000名服务团成员是从众多应届大学毕业生中严格审核选拔出来的,其中男生382人,女生618人;党员74人,团员911人;具有公务员资格的134人;海外学成归来的志愿者5人。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点击中国信息化

校园网:推动教育信息化
李超
  随着因特网的普及,校园网已成为每个学校必备的信息基础设施,也成了学校提高教学、科研及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再加上国家积极倡导教育信息化,造就了一个充满商机的校园网市场。
  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支持,也极大地鼓励学校积极建设校园网。如国家投资30亿元在西部各省市建设校园网及“校校通”工程,根据教育部的规划,2005
  年前校园信息化要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为此每年都将安排专项资金进行建设。
  由于网络教育可以不脱产,学习的时间、地点和内容可以自主选择,因而将成为未来教育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模式。
  当前,网络教育的发展势头越来越猛,仅教育部批准的就有39所普通高校网络教育学院。
  目前,已有许多企业参与校园网的硬件设施建设,更有一大批企业着手进行有关教育信息化的系统集成和教学资源、教学软件等的开发,并已相继推出各种各样的校园网解决方案、教育教学支撑平台和管理平台等。
  不少业界人士都注意到了这样一个现象,很多设备提供商针对教育信息化的特点打出了“应用为本”的市场推广策略,纷纷推出了面向教育行业的解决方案。而教育行业也因此成了IT界的热点之一。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一周回放
8月25日—8月31日
  8月25日今年第十二号台风“科罗旺”在海南省文昌市登陆,台风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2级。
  8月26日叶正兵(左)在浙江省温岭市泽国镇的网络俱乐部里上网。当日,共青团中央在浙江省台州市举行全国农村青年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
  8月27日北京天文馆高级工程师寇文(右)和同事一起组装业余天文望远镜,准备迎接前来观测“火星大冲”奇观的天文爱好者。
  8月28日内蒙古吐尔基山辽代贵族墓主人遗骸被运送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该中心将对其进行体质人类学、分子人类学和颅像复原等方面的研究。这是我国首次对辽代契丹贵族进行考古DNA鉴定。
  8月29日在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水沟保护站内,世界上首只截肢大熊猫“戴丽”在饲养员的照料下悠闲地吃竹子。
  8月30日43名“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在四川省沐川县报到。这是他们在查找自己分配的地点。
  8月31日四川省沐川县中小学开学报名的最后一天,当天早晨阴雨绵绵,刚上初中的李梅一早就到县农贸市场摆摊卖菜,为了凑足学杂费,这是她第四天卖菜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