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8月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

  奥运会会徽体现设计的最高境界。8月3日,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发布,一个名字伴随着“中国印·舞动的北京”进入人们的视野。他就是奥运会会徽设计的原创者——
本报记者 王军
郭春宁:就这样“舞动”了北京
  黄色的短袖衬衫,黑色长裤,头发整理得一丝不苟……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设计的原创者郭春宁对自己的“设计”看上去不像一般人想象的艺术家那样率性不羁,而更像是一位风度翩翩的经理。实际上,他就是。名片上清楚地印着“北京始创国际企划有限公司副总裁”。
  他的办公室墙上唯一的“装饰品”是一张纸——印有五六十个“京”字。这些大大小小的红色小印章错落有致。“这是最后一次修改时做出来的。放在一张纸上还很有味道”。郭春宁的回忆拉开了话匣子——
  “我高兴,但不兴奋”
  记者:会徽发布好几天了,现在还兴奋吗?
  郭春宁:8月3日,我在现场观看了会徽发布仪式,当时不是很激动。因为我3月28日就已经知道我的作品被选中了。
  我和奥组委签了保密协议,即使我知道了,也不能向任何人说。家里人问,我就说“忙”;问“有没有谱”,我就打哈哈,“差不多吧”。特别高兴的事不能和别人分享,那种滋味,真是……你说我还能兴奋起来吗?
  但要说不高兴那是假的。奥运会会徽设计是设计的最高境界,这个设计要有最高的品质。
  奥运会徽对我们这一代设计师来说,是百年不遇的证明机会。奥运会来北京多么不容易,设计师怎么做贡献?应该发挥专长。我们要通过奥运到北京、到中国的契机,充分宣扬中国文化、艺术、传统,让全世界更深层次地认识中国。
  记者:这几天对于你来说,生活有什么变化?
  郭春宁:缺觉。昨天睡了4个小时;电话接都接不过来,一半是以前的老朋友老同学祝贺,一半是记者要采访。前两天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嗓子哑得都说不出话来了。从来没说过那么多话。接受采访,就是要通过你们,从原创的角度传达会徽设计的理念、内涵。
  “‘京’,创意的原点”
  记者:你是以什么方式参与到奥运会徽设计工作中的?
  郭春宁:奥组委给我们公司发了参与竞标的邀请信。我们公司是1992年初成立的,在设计界还算挺有知名度。
  记者:你的设计灵感从哪里来?
  郭春宁:从了解奥运开始。奥运理念、北京奥运的理念和诉求、奥组委需要的东西——代表中国五千年文明传统和奥运精神相结合。我头一个月没干什么事。对招标书熟读,读了很多遍,那上面提供了很多资料。我就在想,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怎样用符号、视觉表现出来?于是我脑子里天天放电影,中国的装饰画、石雕、壁画、石刻、民间艺术、陶瓷、青铜艺术……我放着30年来学到的、看到的一切东西。一个月后,我选择了“京”。这是我创意的原点。“京”,有两层意思:第一,它代表北京,它是个地域特称。“京”在现代汉语里就特指首都或北京。这个字非常鲜明,没有其他层面的意义。第二,这是个汉字。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中国符号。中国文化的整个进程靠文字来记载。汉字在世界文明史上非常独特,有着个性鲜明的文化特征。我就是要拿出真正能代表中国的东西。
  记者:那印章是怎么想出来的?
  郭春宁:在想“京”的同时就想到了中国的篆刻。我从视觉的角度考虑用一个载体,它既要有标志性、符号性,便于记忆识别,没有语言障碍;又要有艺术价值。那该是个什么样的人文标志呢?那就是中国独有的篆刻艺术,也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虽然是艺术形式,但它和老百姓很接近,直到今天人们还在用印章。印章还深层次地象征着“承诺”,北京不是向世界承诺举办一届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吗?
  印章是红色的,是中国人喜欢的喜庆颜色,也是国旗的颜色。有的外国人不太接受红色,觉得那意味着流血、战争。但如果是印章这种红,有“承诺”这种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那些人是会喜欢的。所以印章这个创意,我最得意。我也是直到去年10月8日交作品那天才表述了这个创意的表现手法。
  记者:名字是怎么来的?
  郭春宁:在提交表格之前,我才发现有会徽名称这一栏。我就一拍脑瓜子,“舞动的北京”。奥运会对于北京来说就像节日,人们都为之欢腾。至于“中国印”,原来根据有关领导的意见叫“肖形印”,后来我们请教了奥组委指定的专家,叫“中国印”也没什么问题。而且这个更有特点。
  “公司成立了修改小组。春节,我们没日没夜地干”
  记者:从原形到最后的成品,你修改了几次?
  郭春宁:大的修改有五六次,小的修改不计其数。奥组委11月底通知我们,“舞动的北京”成为备选作品之一。当时不知道有多少备选作品,不知道这个和其他究竟有多大的差距。所以心理压力很大。现在我也是看了报纸看了电视才知道当时这个作品是第一名,遥遥领先于其他的。
  从11月底一直改到今年的2月。公司日常工作全都不做了,所有设计师都参与到修改工作中来。这期间四台打印机一起工作,打报废了一台机器。
  为了保密,公司专门成立了三人修改小组:董事长张武、设计总监毛诚和我。最后一次修改是从大年初一晚上到初八。我们躲在亚运村一带一个小屋里,没白天没黑夜地干。在那里吃,在那里住,实在累了就休息一会。修改得非常细致,连外缘多一点少一点都要推敲很长时间。
  记者:你们修改的方向是什么?
  郭春宁:奥组委提出了修改意见,要求动感强一点,更像人一点。我原先太局限于“京”这个字,把这个字说成是人形有点牵强。于是干脆就更开放,就更像一个人。当时的修改,我们三个人也有分歧。张武主张人形可以更夸张。我觉得中国文化讲内涵、讲柔中带刚、稳,不是特别张扬。最后我们把“京”改得比较抽象,又像跑,又像跳,又像一个人张开双臂在舞蹈。那不就是奥运所主张的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吗?这个人又是参赛者,又是志愿者,它可以代表所有的人。图形越抽象内涵越丰富。
  记者:修改过程中最难的是什么?
  郭春宁:字。Beijing2008。我们都不是书法家。公司所有的设计师都在写,但大家怎么写都像是外国人用毛笔在写。我们请教书法家,他说“写英文,不会”。怎么突破文字?痛苦了好长时间。后来我想到毛诚的女朋友学中国画,就让毛诚去“讨字”。拿回来时,我们觉得有味道,飘逸随意。而这恰恰是汉代竹简的风格。我们就以她的字为原型进行了大量的书写,用电脑调试着大小、空间、笔划。这个字拿到奥组委也得到了认可。
  “我有两个没想到”
  记者:你周围有人不喜欢这个会徽吗?
  郭春宁:我周围的人因为我的关系,没人不喜欢。但我上网看过,确实有很多人不喜欢。我很在乎老百姓的看法。
  记者:他们不喜欢的理由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郭春宁:很多人觉得不如申奥标志活泼,动感不强。
  记者:你想怎么解释?
  郭春宁:申奥标志是五色的太极人,而奥运会徽由三部分组成,其中一个就是同样五色的五环旗。如果还沿用原来的,那视觉上的色彩就重复了。而且申奥和奥运的理念不同。申奥讲究“全国人民拧成一股绳”,但奥运是重在创造英雄、倡导和平。还有人觉得没有体现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我的创作是围绕着“人文奥运”展开,绿色和科技是建立在人文基础上的。绿色如何体现?我的这个作品挖掘出了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国文化崇尚自然,自然就是绿色。科技如何体现?我们宣扬传统,我们要用曾创造四大发明的历史精神和才智来举办奥运会。你是不是觉得我有点强词夺理?但我确实是这么想的。
  记者:你会不会认为不喜欢这个会徽的人是因为不懂?你想怎么说服他们去喜欢这个标志?
  郭春宁:我希望大家接受。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文化差异,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我能理解。我想告诉大家,退出喜欢、不喜欢的范畴,不要计较里面是什么东西,就把它当作符号——中国的视觉。看到它能想到北京2008奥运会就行了。慢慢感受吧。
  我很自信,把它放在其他奥运会徽中很突出,如果说其他的会徽黯然失色,就显得我太狂了。
  记者:你的自信从何而来?
  郭春宁:这个作品被北京奥组委认可,被国际奥组委认可,经受了重重考验。我有两个没想到:第一个是我的构思没有重复。在1985件作品中,没有另一个是印章概念。我交上去的初稿很粗糙,如果有更多的这种形式,那我也许就完了;第二个是得到外国人的认可。反应最强烈的也是外国人。我原先担心外国人不理解。所以我是幸运的。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替我报名参加了全国儿童绘画展览,还得了宋庆龄基金会的奖。中学时有个美术老师特好,使我很早就接受了正规的美术训练。我选择了最喜欢的美术设计专业,在这条道路上比较顺,没有大起大落。
  记者:你的作品被选中,对你的人生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郭春宁:肯定有影响。公司品牌的无形价值的含金量会大大提高。这没法用数字评估。至于我,客观上会出名。但我的“质”没变,可能会出现想不到的事,但我会平和地处理。我只是做了一件被人高度重视的事,这和我设计出一个很好的企业标识对于我的意义是一样的。我做事的方法是一样的,这种事很特殊。仅此而已。
人物小传
郭春宁:1958年生于沈阳;1975年考入天津工艺美术学校装潢设计专业;1980年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潢系商业美术设计专业学习;1984年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日报》广告部从事广告设计;1988年辞职;1992年初参与创办北京始创国际企划有限公司;以公司名义参赛的原创作品“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附图片)
  郭春宁在办公室
投标时的原创作品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各地新闻点击

石家庄“巾帼生态庭院”逾两万户
  建设“巾帼生态庭院”已成为石家庄广大农村妇女改陋习、树新风,建立文明健康现代生活方式、促进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有效形式。目前石家庄各县市已建成生态庭院两万多户。图为8月7日,河北省新乐市陈家庄村的王素琴正在院子里喂鸡。新华社记者 巩志宏摄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各地新闻点击

上海高校暑期迎来新面孔
  据新华社上海8月8日电 (陈珊珊)放假已一月的上海高校并未陷入沉寂。校园里,除了因打工、实习等“留守”的本校生,还穿梭着许多崭新面孔。校园成为各年龄段人们共同的学习乐园。各高校的辅导班纷纷“一展身手”。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门口的小黑板上,中、高级口译,剑桥英语,英语四级、六级等辅导班等排得密密麻麻。一位顾老师介绍:各类辅导班几乎场场爆满,学生中有的已成家,有的还是幼儿园的小朋友。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各地新闻点击

江苏大丰世界首头纯野生麋鹿成活
  据新华社南京8月8日专电 (记者石永红)全世界第一头纯野生麋鹿自今年3月在江苏大丰国家级麋鹿自然保护区出生以来,已顺利成活5个多月,安全度过了幼年期,目前生长状况良好。其出现结束了全球300多年来没有野生麋鹿的历史。麋鹿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俗称“四不像”,即“角似鹿非鹿,脸似马非马,尾似驴非驴,蹄似牛非牛”,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鹿种。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各地新闻点击

河南平顶山战国青铜剑出土仍可削铅笔
  据新华社郑州8月8日电 (记者桂娟)考古人员最近在河南省平顶山市一座战国墓里出土了一柄战国时期的青铜剑,剑锋依然锋利得可削铅笔,青铜剑长47厘米,剑背厚度不足1厘米,前窄后宽,剑身略有锈蚀,刀刃上有类似血槽的凹线,杀伤力较大。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弘扬奉献精神大家谈

形成全民奉献的良性循环
建设银行湖北省荆门市分行 蔡朝阳
  由于认识水平的差异,人们对奉献的理解也不一致。有两种观点很具代表性:一种觉得讲奉献是大道理,是别人的事,没想到要奉献;另一种担心因奉献而牺牲个人利益,不想去奉献。在全社会倡导奉献精神,不能只抓一点,不及其他,要让人们提高认识,打消顾虑,就必须既抓思想教育“软”的、“虚”的方面,又要抓机制建设“硬”的、“实”的方面,才能收到实效。
  通过教育和舆论,帮助公民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尊重奉献者的社会氛围,让人们乐于奉献
  每一个公民都生活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之中,不能孤立地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人与人之间有很强的相互依赖性。这就决定了每个人都在接受他人的奉献,都在享受他人的劳动成果,同时,自己也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成为奉献的主体。从本质上讲,社会的进步正是基于每个个体“百川归海”式的奉献,汇集成了强大的推动力,将历史和社会一步一步地推向前进。通过教育和舆论,可以对公民进行奉献精神的普及教育,让他们成为奉献的主体,自觉去为他人奉献。青少年正处于更新知识、形成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大,尤其要对这一群体加强奉献精神的教育。
  建立奖励机制,让人们甘于奉献
  不少人不是不想奉献,而是看到奉献者牺牲了个人利益却得不到社会认可和应有的回报,因而不愿无私奉献。建立奖励机制是弘扬奉献精神的必要途径。这包含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两方面:一方面,可根据奉献者的道德影响力和物质贡献度给予物质上的回报;另一方面,应对奉献者进行充分的精神鼓励,比如进行表彰和舆论宣传。对奉献者而言,精神奖励比物质奖励更重要,因为,他们所追求的往往就是精神的充实和愉悦。但由于我们在物质奖励方面特别薄弱,所以,在实践中,强化物质奖励可能更急迫。
  建立保障机制,让人们敢于奉献
  “见义勇为?我要是牺牲了,我的家人谁照顾?”、“我可以去艰苦的高原工作,可一旦落下个疾病怎么办?”这是一些人的顾虑。不能说他们的想法多余,因为对奉献者的保障机制不健全确是实际情况。保障机制的建立,旨在让奉献者解除后顾之忧,避免出现“英雄流血流汗又流泪”的情况。建立保障机制,除了考虑奉献者本人之外,应更多地顾及奉献者的家人。
  建立监督约束机制,让一些人不得不奉献
  前几年,曾有某市一位副市长见女童落水而不救,导致溺水悲剧的发生。较之于普通公民,广大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和各类国家公职人员应视奉献为义务,必须带头践行奉献,倡导新风尚,以为社会公众作表率。另外,他们往往掌握着更多的资源和权力,讲奉献与不讲奉献差别很大。所以,应该形成一种监督制约机制,对上述必须奉献而不奉献、能奉献而不奉献者进行一定的惩罚。相信这些措施会促使一些同志转变作风,带动全民族形成奉献的良好风气。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弘扬奉献精神大家谈

选择:源于内心的愿望
新华社 刘丽娜
  本次奉献精神大家谈已有比较一致的论断:奉献是一种真诚自愿、不求回报的利他行为。但在事实上,凡事总有回报,行为总有动机。在对奉献颂扬之余,我们不妨剖析一下奉献者之动机。
  一个人把自己的时间、金钱甚至生命都不看重,热心地从事利他之举,他的动机会是什么呢?那就是追求内心的愉悦与平静。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雷锋。在这样的人看来,没有什么比内心的愉悦与平静更让人欣慰,而能带来此种愉快的行为只有利他行为,即公众眼中的奉献。因此,奉献本质上是一种为了达到内心平静的个人选择。
  笔者在国外曾遇到几位志愿者。某大学生家境贫寒,靠打工上学,但她每天都到一位残疾的孤寡老人家里无偿做义工;还有很多志愿者在医院护理病人或参加其他公益活动。但在其国人眼里,没有人认为他们的行为可歌可泣,没有媒体对他们的行为追逐报道。人们把这一切看得稀松平常,只是个人的生活方式而已。问及这些志愿者,回答很简单:因为愉快。简单的回答传达了明确的信息:他们仅仅把这种行为视为个人对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
  人的一生总是在内心的争斗中度过。何为生活的佳境?拥有平静的内心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在市场经济时代,扰人心者多上加多。唐代诗人王维试图以宗教来战胜内心欲望的冲突,有“安禅制毒龙”之句。现代人不妨有其他的选择。我们提倡的奉献或志愿服务就不失为其一。
  奉献精神体现了人心至善,无疑值得敬颂,但没有必要将其推升到令人敬畏的层次。如果把加班工作、冒雨站岗等行为都看作是无私忘我的崇高奉献,等于把原本平常的个人选择推到了不必要的高度。其结果是加大了奉献与真实生活的落差。人非圣贤,关键是全社会要为每个人寻得内心平静的乐土提供氛围。当奉献如同呼吸,成为一种自在的状态,人们不再对它给予过分的关注时,真正的奉献时代自然就来到了。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弘扬奉献精神大家谈

建立奉献救济机制势在必行
石狮市人民检察院 王礼聘
  奉献行为,比如见义勇为,一般属于“无因管理”行为。在民法中,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害,自愿管理他人事务或为他人提供服务的行为”,比如,救护落水儿童、与歹徒搏斗,一般公民都没有法定或者约定义务。在这一类奉献行为中,如奉献者没有受伤或牺牲,他们一般不会提出救济要求。但如果他受伤或牺牲,本人或家属就有可能向受益人或社会提出救济要求。当然,受益人或社会应该给予救济。
  救济机制应有两种形式:一是私力救济。《民法通则》第九十三条规定:“没有法定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尽管有这样的规定,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受益人无力进行救济怎么办?二是公力救济。在普通法中还没有明确规定。因此,在现实生活中见义勇为者在事后索报无门,“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现象也不时出现。鉴于上述理由,本人认为要尽快建立奉献救济机制,对因无私奉献行为而受伤甚至牺牲的,要给予救济;对于受益人确实无力救济的,国家要承担责任;救济的标准要参照法律规定的有关标准给付。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来稿撷英

让“善”者有“善报”
  中国人历来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果我们对奉献者的无私善良之心不予肯定和回报,就等于纵容自私自利行为。体现“善有善报”可以让更多的人觉得奉献是值当的行为,从而更积极地参与其中。奉献与回报的良性互动要靠激励机制。近年来,各地先后出台了一些办法和措施,比如,见义勇为奖励制度、各种各样的先进评比、舆论宣传,等等。这些都对弘扬奉献精神起到了促进作用,但规范化、机制化的力度还不够。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需要依靠政府的权威和法制的规范,例如制订《关于鼓励公民为国奉献的保障条例》之类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给奉献精神和奉献激励机制以明确界定,使奉献精神从仅受道德褒扬的层次提升到受法律保护和激励的层次,以形成“奉献与回报”良性互动的局面。人民网网友 吴益鸥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来稿撷英

为奉献的良性循环叫好
  奉献精神需要褒扬,更需要互动。在全国上下齐心抗击非典的战斗中,我们不仅被白衣天使舍生忘死的奉献精神所震撼,而且被许多群众自发地为抗非典医护人员的子女补习功课、照顾老人小孩、购物送货等解除后顾之忧的行为所感动。我认为,要使奉献精神发扬光大、长盛不衰,大力倡导为奉献者再奉献,实现奉献的良性循环很有必要。因为奉献者生活在社会之中,他们也食五谷杂粮,也有妻儿老小,不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他们的奉献精神必然会受到很大影响。报刊曾报道,一些见义勇为的英雄负伤了,却由于医疗费用无着落,受伤致残后生活艰难,类似的“后顾之忧”使本来甘于奉献的人望而却步,见义勇为的义举因此大为减少。我们一定要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江西省南丰县委 曾立国


第5版(视点新闻)
专栏:来稿撷英

亦应学会保护自己
  我始终认为,奉献精神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应大力倡导并加以发扬。因为,这是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抗击邪恶与灾难的巨大力量。然而,一个人在发扬奉献精神的同时,还应该学会保护自己,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我们既要对他人的生命和国家的利益负责,也要为自己的生命负责。生命权的珍贵是适用于每一个人的。一个英雄应该在奉献社会与保护自己中尽力找到契合点,做到既救助他人、奉献社会,同时又合理保护自己。强调对社会的奉献,忽视对自我的保护,不符合生命的平等原则。当然,这种自我保护与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是截然不同的。它首先提倡无条件无私利的奉献,又提倡在奉献时讲求策略与方法,尽可能地保护好自己。山东胶州南关教委 战绪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