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8月8日人民日报 第14版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中华环保世纪行

  西部开发,生态先行。退耕还林等工程的实施,使得脆弱的黄土高原悄然发生变化——
黄土地上的绿色希望
本报记者 刘毅
  人类进入农业文明以来,写下了一部毁林开荒的历史。毁林开荒在我国延续了几千年。在粮食问题的困扰下,毁林开荒的步伐从未间歇,我们为此付出了惨重的生态代价:坡耕地开垦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以粮食换生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重大决策。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转折。4年来,全国各地的亿万农民用生动的实践见证着这一转折。我们今天刊发本报记者在陕西、甘肃的采访札记,以展示这种变化,记录这段历史。希望我们能以中央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为契机,以退耕还林等林业六大重点工程,推进造林绿化步伐。
  ——编者
草木稀少,大风飞扬,黄尘弥漫——这是黄土高原印烙在我们头脑中的第一印象。可是,记者最近在陕西、甘肃等地历时十余天、行程4000公里的采访中发现,变化,正在这片黄土地上悄然发生:广种薄收的坡耕地种上了草木,光秃贫瘠的山岭披上了绿装。耳闻目睹的一切告诉我们,一个山川秀美的西部,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
  以粮食换生态,农民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使黄土高原“千家万户治理千沟万壑”
  黄土高原上正在发生的巨变,很大程度上始自我国在西部大开发中实施的退耕还林政策。而陕西和甘肃两省正是退耕还林的先行省份,自1999年就开始退耕还林试点,2002年又与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地区其他22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起,携手推进这项我国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
  位居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地区。在全河16亿吨泥沙中,90%以上来自黄土高坡。因此,在我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把黄土高原上的坡耕地退出粮食种植,发展林草,阻止水土不再流失,同时对退耕农户给予一定年限的钱粮补助。在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带动下,黄土高坡上千家万户治理千沟万壑,不少地方的座座山头开始变绿,出现了“春季大风地上不起沙、夏季雨天泥土不下沟”的喜人变化。
  “往常黄飘飘的山头,现在已经变得绿茵茵的!”延安市吴旗县五谷城村老支书杭战富把记者领上山。“退下来的地里大部分种上了刺槐、柠条、山桃、山杏,都是咱本地的乡土树种,成活率高。你再过几年来看,这一带一定是山清水秀,比现在还美哩!”
  吴旗县地处陕北黄土高原梁峁沟壑区,曾经是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之一。这里处于农耕区和牧区过渡地带,农民生活一度陷入“越穷越垦,越垦越穷;越荒越牧,越牧越荒”的恶性循环,植被遭到毁灭性破坏。
  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后,吴旗县当年一次性退耕还林155万亩,创下全国之最。几年来,通过退耕还林、封山禁牧,吴旗县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截至目前,吴旗全县林草覆盖率达到49.6%,较退耕还林之前提高了近30个百分点;水土流失现象也有所缓解,土壤侵蚀模数由1999年每年每平方公里的1.5万吨左右下降到0.88万吨以下。
  “还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动物多起来了。前些天我在山里听到了布谷鸟的叫声——真是高兴啊,多少年没听到过了。”县长薛占海说,“羊进圈,树上山,山清水秀不一样的天。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建设使吴旗尝到了甜头。”
  农民有了“票子”,土地有了“被子”。绿色不仅上了山头,也种在人们的心头
  “在自家地里种树种草,国家还给钱给粮,咱农民能不欢迎吗。更关键的是环境确实变好了。我跟家里人说,以后谁也不许砍树了!”在甘肃省镇原县上肖乡,憨厚的李步宏老汉对记者说。李老汉精心管护着自家退耕还林的10多亩地,把林地当成耕地种,树苗当成孩子养。退耕还林以粮食换生态,使得黄土地上的农民,亲身感受到党和政府对生态保护的高度重视,切实增强了他们的生态意识。
  在甘肃省泾川县官山林场,记者见到了一个“青少年生态环境教育基地”。林场场长袁鹏飞介绍说,现在,林场职工已经由以前的砍树人,变成了造林人、护林人。基地自2001年建成以来,已有3000多人次青少年前来参观,并植树1.1万多株,新一代西部人在自己生活的土地上接受了最初的“生态教育”。
  泾川是“甘肃省实现绿化第一县”和“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领导班子“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咬定青山不放松”,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增加到了目前的35%。
  “植树不只是植在荒山秃岭上,还要把绿色播种在人们的头脑中”,泾川县委书记刘旭宾说,“建青少年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就是为了把多年实践中培养起来的生态保护意识一代接一代地传下去。”
  作为全省退耕还林示范县之一,甘肃省会宁县的退耕还林任务在全省各县中名列前茅。会宁县宣传部长朱利民认为,“退耕还林4年,一个显著的成效是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大为提高。”她介绍说,以前有的农民认为,国家要的是“被子”,我们农民要的是“票子”。4年的实践使农民认识到,“被子”和“票子”并不矛盾,国家有了“被子”,农民腰包里的“票子”才会越来越多,日子才会越过越红火。而且国家的“被子”,不也是农民自己的“被子”吗?农民正是生态改善的直接受益者啊。现在,全县农民退耕还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生态林钱粮补助年限初定8年,8年之后怎么办?黄土地上的人们在探索
  “8年之后怎么办?这是基层政府和农民最担心的问题。”陕西省林业厅厅长权志长告诉记者,按照退耕还林有关规定,退耕地造生态林与经济林的比例分别为80%与20%,由国家给予一定的钱粮补助,补助年限分别为8年和5年。对所占比例较大、直接收益少的生态林,国家一旦停止钱粮补助,农民收入可能因此受到影响。“手中有钱粮,心里才不着慌。只讲生态效益而不顾经济效益肯定是行不通的,目前地方政府和农民已经进行了一些探索,以确保退耕还林取得的成果。”
  在黄土高原的梁峁沟壑间穿行,经常能见到淤地坝。在退耕还林的同时,配套基本农田建设,大规模建造淤地坝已成为一个行之有效的举措。在黄土高原地区广泛流传着“沟里筑道墙,拦泥又收粮”等谚语,淤地坝已成黄土高原地区人民群众的粮屯子和钱袋子。
  退耕还林后实行林草间作,发展畜牧业和草产业,是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又一条好路子。陕西吴旗镇村民刘景权留了2亩坝地解决口粮问题,在其他地里都种上了紫花苜蓿等牧草,养了30多只小尾寒羊和一些山羊,年收入上万元。他说,“以前广种薄收,一亩地才产百十斤粮,真不如现在种草收入高,还能绿化环境,保持水土。”
  “咱知道,光指望国家的补助是行不通的,不能等靠要。村里像我一样,发展畜牧业,赶着牛羊奔小康的人还不少。”刘景权高兴地对记者说。退耕还林带动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传统生产方式,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又保障了退耕还林的成果。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一个“绿”与“富”的良性循环,正在形成。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

芬兰的宠物管理
  芬兰宠物管理部门明确规定,在芬兰各城市人口居住稠密地区遛狗时,狗的主人必须将狗用绳索拴好,并在拴狗绳上标明主人的姓名、地址和电话。同时,狗的主人必须将狗的粪便拾起,装入可降解的专用口袋,送入附近垃圾箱,以维护城市环境卫生。新华社记者 赵长春摄
  赫尔辛基市政府专门将市郊一块50公顷的林区辟为宠物狗专用地,供人们带着宠物狗到这里散步和嬉戏。 新华社记者 赵长春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漫笔

夏天的感动
卢新宁
  周末与几个朋友一起吃饭。餐馆服务小姐殷勤地摆着碗筷,一个正在大学读书的朋友看着手中的一次性木筷子叫住了服务员,问有没有别的筷子,比如竹子的。
  服务员抱歉道,平时都是用的竹筷,可今天数量有些不够。
  大学生坚持说,能不能再找找,我还是想用竹筷子。
  说话的时候,菜就上来了。因为他们的争执,我们一桌子的人都没好意思动筷子。大学生固执地等着,直到服务员找来竹筷子。
  很小的一件事,却让人感动。大学生平时极腼腆,养尊处优的城市孩子,话不多,也没发过什么关于环保的宏论,但这次“筷子事件”却让我们刮目。
  这个发生在京城盛夏的小事,与西部山沟里正积极性高涨地退耕还林的农民,有一些关联。森林少了,我们不能再浪费木材;森林少了,我们必须退耕还林。从不同的角度,由不同的道路,我们向着郁郁葱葱的森林进发。为更多的国土能留住绿色,为我们的地球能继续年轻,城市和乡村,大学生和农民都在认真地坚持。
  这种坚持的背后,是观念翻天覆地的变化。木材生产曾是新中国的一大产业,在相当一段时间,林业曾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主要产业。那时候伐木工人“夯吆夯吆”的号子声,与参天大树应声落地的巨大轰鸣,构成了社会主义建设大发展的经典画面。前50年国家建设的急需,使得林业在“重取轻予”的政策下,奉献出约100亿立方米的森林资源,相当于现有森林蓄积的80%以上。
  而今,当我们重新摆正人与自然的位置之后,终于认识到森林绝不是单一的林木,更不仅仅是可以用作生产资料的树木,而是一个巨大的自然生态系统,一个可以有着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巨大宝藏。人类从森林里走出来获得生命,也要靠森林呵护在其中延续生命。
  懂得了这些道理之时,我们已经失去了众多的森林。世界各国森林覆盖率平均为27%。而我们只有16.55%。在国家的大力倡导和有关政策的引导下,我们满怀歉疚地开始填补森林之间的空白地带,用行动修复与地球的关系。这其中,大的镜头是国家一年对林业投入400多亿元,从5年前的“天保工程”,到今年6月《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确定林业必须“跨越式发展”;小的镜头是大学生决然拒用一次性木筷、农民心甘情愿退耕还林。
  其实,很多时候小事情更能说明问题,就像细节更反映历史。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人们对森林的保护是从关注猫头鹰锐减开始的;英国伦敦,人们对城市生态的反思始自一场“寻找麻雀”行动。而今夏出现在我们视野里的一些小事,也附着令人深思的信息。可以想到环保概念的深入,也可以想到生态意识的普及。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

绍兴引领“垃圾革命”
梁孟伟 鲍洪俊
  在浙江绍兴,有这样一家企业,每天把400吨城市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处理的同时,还作为资源加以利用,垃圾焚烧后发出的电能,通过华东电网送向四面八方,发电后的余气供向市区各用热单位。
  这家企业的名字叫作绍兴市新民热电有限公司。作为全国首家国产化垃圾焚烧电厂,他们已经创造了五个世界领先。
  城市垃圾:怎一个“埋”字了得
  一次偶然的见闻让公司董事长陈梅铭触目惊心。绍兴一处垃圾填埋场,老鼠出没、蚊蝇孳生,污水横流、臭气熏天。
  进一步的了解更让陈梅铭陷入了深深的悲哀:填埋场土地重金属及各种危险废弃物含量严重超标,将来永不能作为农业用地;填埋场附近地表水源严重污染,不能作为饮用水也不能养殖水生物;垃圾堆放产生的污水渗透地表,造成地下水中氨氮含量严重超标。
  不光绍兴如此。据统计,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年产量达到1.2亿吨,而且每年以8%的速度递增,中国的垃圾已经占到世界年产垃圾的1/4以上。全国669座城市,除县城外,2/3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包围,每年因此产生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80亿元。而目前,无一家填埋场的排放指标全部达标,基本达到无害化处理要求的处理能力仅占15.6%。
  强烈的责任性,让陈梅铭心潮难平。苦苦追寻之后,他渐渐沉醉在“垃圾发电”上。
  与传统的填埋法相比,对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并利用余热发电,可使垃圾的重量减少75%左右,容积缩小90%以上,并杀灭所有病菌,余热还可带动汽轮发电机发电后供热。但进口设备的昂贵,绊住了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步伐。
  中国制造,挑战国外技术垄断
  目前焚烧法已成为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的首选。鉴于填埋法对环境造成的永久影响,美国甚至不惜耗资200多亿美元,将填埋场内垃圾挖出,采用焚烧法重新处理。
  绍兴市新民热电有限公司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立项之初,也曾考虑全面引进国外设备。但外方的报价令人咋舌,一座日处理400吨城市生活垃圾的焚烧电厂,整套设备(技术)报价将近四五亿元人民币。
  陈梅铭还发现,洋设备不能适合土垃圾。我国的生活垃圾热值低、含水量高、成分复杂,用国外技术和设备对我国的生活垃圾进行有效处理,必须添加大量柴油助燃,这样大大提高了成本,不适合市场化运作。
  不信邪的陈梅铭决心趟出“国产化之路”。他从1998年开始,联合中科院和有关设备制造厂家,共同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垃圾焚烧技术。这一想法得到各部门的全力支持:国家环保总局立即向国家计委申报示范试点项目;国家计委马上把它列为1999—2000年国债资金支持项目。2001年8月,一座采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助燃循环流化床”技术的垃圾焚烧电厂终于拔地而起,原本需要四五亿元引进的项目,只用了1.3亿元投资。
  陈梅铭焚烧垃圾一把火,烧毁了国外技术壁垒,烧出了垃圾发电国产化的崭新天地。
  五项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如何避免垃圾焚烧产生二恶英和二次污染,事关国产化垃圾焚烧设备的生死存亡!
  陈梅铭先后五次邀集国内外专家召开专题研讨会,研究“二恶英”的产生机理和防治措施,最后终于寻找到“特殊工艺”,使二恶英产生几率大大降低,实现了环保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该技术是按照中国目前的垃圾现状“量身定制”,近两年的运行表明,与引进设备技术武装的垃圾焚烧发电厂相比,它在防治二次污染方面的性能非常优秀。
  垃圾燃尽率接近100%,外排烟气污染物浓度全部优于国家标准,其中二恶英排放浓度仅为国家允许限值的5‰,甚至比欧盟标准还低20倍;垃圾飞灰中二恶英含量比日本土壤本底二恶英限值还低17—19倍;用飞灰制成的建材,全部达到了国家相应标准,垃圾焚烧后固体废物实现了零污染。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等部门的专家学者认为该项目单炉日处理量、蒸汽参数、二恶英防治和渗沥水零排及飞灰综合利用五项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国家环保总局已将此项目向全国示范推广。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

  东乌旗污染再引关注 草原之保护刻不容缓
  在北京逼人的暑热中,来自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以及草原保护、污染治理、法律等各方面的数十名专家以及内蒙古草原牧民代表日前会聚一堂,以“工业发展与东乌旗天然草原保护”为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内蒙古草原作为华北的生态屏障,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但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这片草原的生态状况正在慢慢地恶化。虽然政府已经三令五申,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保护草原的生态,对草原建设和恢复的投资力度也年年增强,但某些地方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盲目吸引投资发展工矿业,监管失控,加剧了对北方地区草原的破坏,本报曾就此作专题报道。
  本次研讨会第一次就草原可持续发展与工业污染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并依据新颁《草原法》的精神,以生态补偿和生态重建为重点,就草原管理方案进行了建设性的探讨,强调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草原以及牧民权益,进而正确处理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走草原可持续发展之路。研讨会由民间环保机构“绿色北京”举办。(宋兴洲)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如何对待宠物

悦己莫扰民
  对时下城里人爱养宠物的情形,我还是持赞成态度的。这是社会发展,人们更有钱、更有闲的一种表现。离退休的老年人养养宠物,不是乐在其中吗?不过,猫、狗之类的宠物,并不是人人都喜欢的。你乐在其中,别人就不一定了。比如说狗吧,夜深人静时的吠叫声无疑是噪音,影响邻里休息;跑到户外排泄粪便,会影响环境卫生和市容;而且经常会给别人带来惊吓和不安,甚至咬伤人。所以,宠物饲养者乐在其中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别人的感受。各地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一些切实可行的规定、措施,以确保宠物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乐趣而不是麻烦。 (河南省鄢陵县 陈宝亮)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如何对待宠物

不能宠而不养
  非典之后,许多城市加强了对饲养宠物的有效管理,不许宠物进入公共场所扰民,防止宠物污染破坏自然环境。这些管理措施非常必要。但在政府建章立制严管宠物的同时,宠物的主人也应当保持正确的心态,作为饲养者,不能对宠物只宠不养。在享受小动物给予的精神快乐的同时,也要为管理宠物付出应有的代价。比如宠物的防疫、卫生,出入公共场合的“教养”等等。
(浙江省杭州市 齐献丰)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如何对待宠物

饲养宠物要有度
  饲养宠物已经成为不少城市居民的选择,成为休闲和情感寄托的一种方式,但要警惕跟风、铺张、攀比的现象。一些宠物本身价格不菲,还要花费一大笔钱购买宠物食品和装饰品,更有甚者经常到宠物美容院为宠物美容,洗剪吹造型染色外加剪趾甲,耗费惊人。我认为,在生活水平尚未达到普遍富裕的今天,饲养宠物要掌握好度。我们要爱宠物,但盲目溺爱并不可取,应提倡简单、安全、卫生的饲养,反对跟风、铺张、攀比。
  (江西省大余县 彭承礼)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如何对待宠物

还是应当“以人为本”
  记得内地某市市长就宠物问题回答市民时曾说:我本人不喜欢养宠物,国情、省情、市情决定现阶段不宜太提倡养宠物。这番话我深以为然。一个还有大量贫困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是关键。养宠物是个人的自由和喜好,旁人无可厚非。但对大多数人来说仍是需要付出大量时间、精力、金钱的“奢侈”行为。试想一下,把养宠物的钱捐献给希望工程,资助失学儿童,是否更有意义? (江西省兴国县 谢圣君)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如何对待宠物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正如那句老话,“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养宠物和不养宠物的人都有自己的充足理由。我认为,宠物的流行可以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是国家繁荣发展的一种象征。在动荡不安,甚至民不聊生的国度,老百姓恐怕没有大养宠物的可能与条件。养宠物能达到调养性情,娱乐身心的目的,这已经是“善莫大焉”。当然,饲养宠物一定要注意两点:其一不要影响他人,最大限度地避免宠物给大家带来的种种不便;其二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别耽误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河南省安阳市 赵晨光)


第14版(人与自然)
专栏:如何对待宠物

善待人类的朋友
  饲养宠物给他人带来的一些不便,其实往往并不是宠物自身的错,板子不能打在宠物身上。前不久的非典期间,一些城市出现了大量可怜的流浪宠物,其主人害怕宠物传染非典,而将其无情地遗弃。非典过后的今天,这些人也许会觉得有点脸红、后悔吧?人们常说,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宠物自然也是人类的朋友。养不养宠物是个人自由,但既然养了就应善待宠物,真正把它们当成自己的“朋友”,而不是可以随意弃取的“玩物”。
  (吉林省长春市 贾彩云)
下期话题预告
  近日来,随着“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的启动,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引起关注。下期话题:为何无公害食品推广难?欢迎来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