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8月7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要闻)
专栏:

曹刚川在北京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会议上强调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努力把国防动员各项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新华社北京8月6日电 (记者曹智、陈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曹刚川6日在北京军区国防动员委员会会议上强调,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团结奋斗,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把国防动员各项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曹刚川在充分肯定了北京军区和华北五省(市、自治区)国防动员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后指出,前不久,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召开了第三次全体会议,强调要从国家安全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国防动员的重要意义,适应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下大力抓好国防动员工作。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
  曹刚川强调,进入新世纪,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推动下,世界新军事变革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加速发展,战争形态正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国防动员建设作为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放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全局中来思考和筹划,以更好地适应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国防动员工作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国防动员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总参谋部、北京军区以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的领导同志出席了会议。


第4版(要闻)
专栏:

总参总政通报表彰全军预备役部队建设先进单位和个人
  新华社北京8月6日电 (唐水福)在纪念我军预备役部队组建20周年之际,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日前发出通报,对全军180个预备役部队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2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经过军地各级的共同努力和广大官兵的艰苦奋斗,我军预备役部队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各项建设与时俱进、全面进步,取得了显著成绩,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这次受表彰的90个先进单位中,有先进旅、团30个,先进营、连60个;受到表彰的90名先进个人中,有现役军人30名,预备役军人60名。
  通报要求,要广泛开展向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学习的活动,学习他们模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落实军地双重领导制度,确保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正确方向;坚持以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为统揽,按照江泽民主席“五句话”总要求,大力加强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不断提高快速动员和遂行任务的能力;发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预备役部队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锐意进取,创新发展,进一步增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生机和活力;发扬勤俭建军的光荣传统,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在经济建设主战场用兵练兵强兵,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通报强调,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立足我国国情军情,顺应世界军事变革潮流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完善我军快速动员体制、增强国防整体实力的重大举措。各级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切实把预备役部队战斗力提高到新的水平。广大预备役部队官兵要增强忧患意识和国防观念,认清肩负的光荣使命,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作用,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再立新功。


第4版(要闻)
专栏:

  八月六日,北京市首座高架转体斜拉桥正在缓慢转体。这座位于北京市西南五环快速路上的高架桥,需要凌空跨越石景山火车南站编组站的咽喉区,如果按照常规桥梁现场浇注施工,必须在现场搭建施工架,会占用车站部分空间,影响铁路运输。为此,北京市首都公路发展公司在铁路线的西侧预制了一座桥梁,通过转体斜拉,与引桥对接,既保证了铁路运输,也没有影响施工进度。
马文晓摄(新华社发)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
李德民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宏伟目标鼓舞人心;前几个月暴发的非典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重大灾害使我们经受了考验,也积累了经验。其中重要一条,就是要正确处理全面建设小康与维护人民健康的关系。保健康对于奔小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正当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奔小康的时候,一场非典给今年明媚的春天蒙上一层阴影,一度引起人心惶惶,严重地干扰了人民群众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特别是在疫情严重的广州、北京等地区。非典使我国经济建设遭受了一定的损失,交通、旅游、餐饮、娱乐等行业受到的损失更大一些,非典还损害了一些人的健康直至夺去一些人的生命。党中央、国务院下很大的决心、花很大的精力,领导人民去抗击非典。在这场惊心动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全党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一手抓防治非典这件大事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夺取了抗击非典和促进发展的双胜利。
  祛病魔,保健康;促发展,奔小康,这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还要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这是非典过后我们得到的深刻启示。
  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征程,犹如唐三藏坚韧不拔的西天取经之路,非得经过千难万险,非得降妖除魔,包括要降伏非典之类凶险的病魔,同随时随地发生的各种灾害作斗争。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在旧中国流行的疟疾、伤寒、肺结核、血吸虫病等传染病,造成了多么大的灾难,夺去了多少人的性命。当年,有西方人称中国人是“东亚病夫”,这是侮辱,但也值得我们深思。解放前夕,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0多岁。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健康,重视城乡卫生工作,医疗条件大大改善了,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也大大提高了,达到了70多岁。但这场非典疫情的发生和蔓延,也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滞后等问题,还暴露出国人在卫生观念、卫生习惯等方面存在的不少问题。痛定思痛,我们要认真吸取教训,不断更新卫生观念,改变种种不卫生、不文明的习惯,不断构筑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防疫大堤”。
  我们同非典的斗争,已经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但非典的病原病因和传播途径还没有完全掌握,诊断和治疗还缺乏很有效的手段,非典之“谜”并没有完全破解,还要警惕今后可能出现反复。同时,还要警惕其他传染病随时可能发生。对防治非典之类的传染病,我们要高度重视,要讲科学,不要迷信。特别要加强科研攻关,力争尽早在诊断、治疗、防疫、免疫等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掌握最终战胜非典之类传染病的有力武器。
  只有健康的民族,才可能是兴旺发达的民族、大有作为的民族。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要有信心,有办法;对于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我们也要有信心,有办法。要全面提高我国的卫生工作水平,增强我国人民的体质。既要重视经济增长,也要重视社会发展,兼顾建设和民生,这是一条重要原则,也是非典过后我们在认识上的一个进步。


第4版(要闻)
专栏:

中央驻港联络办主任高祀仁表示
中央政府大力支持香港特区发展经济
  新华社香港8月6日电 (记者罗政)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主任高祀仁6日表示,中央政府大力支持香港特区克服困难、发展经济、纾解民困、改善民生,中央驻港联络办要为落实《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进一步作推动和服务工作。
  高祀仁是在会见来港出席粤港合作联席会议第六次会议的广东省代表团时作这一表示的。
  他表示,香港是一个高度外向型的经济城市,全体香港市民通过努力,使香港奠定了比较厚实的经济发展基础。香港回归以来,由于亚洲金融风暴、世界经济放缓、非典疫情等带来一些冲击,香港经济目前也遇到一些困难。以行政长官董建华为首的特区政府为此制定了一系列克服困难、发展经济、纾解民困、改善民生的措施,这些措施现正在进一步见效。
  他说,中央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帮助香港特区克服经济困难,经过磋商,在“一国两制”及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框架下,6月底内地与香港特区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这一《安排》,给香港工商界人士创造无限商机,对香港经济转型起到极大推动作用,为市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更为重要的是使“一国两制”内涵更加丰富。
  高祀仁称赞广东省对《安排》十分重视,就落实这一《安排》的相关内容,率先来港举行粤港合作联席会议,会议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港引起很大反响。他说,这不仅对香港目前克服经济困难、发展经济、纾解民困、凝聚民心、稳定社会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对广东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也起到重要作用。
  广东省省长黄华华表示,这次粤港合作联席会议在中央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粤港双方本着前瞻性、全局性、务实性、互利性的指导原则,落实《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内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必将促进两地经济合作,提升合作层次,造福两地人民。


第4版(要闻)
专栏:

周永康会见菲律宾客人
  据新华社北京八月六日电 (记者吕传忠)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周永康六日在中南海会见了来访的菲律宾内政和地方政府部部长何塞·利纳。双方就中菲两国在打击跨国犯罪,特别是禁毒领域的合作交换了意见。


第4版(要闻)
专栏:

韩启德会见加纳客人
  据新华社北京八月六日电 (记者吕传忠)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六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以外委会主席夸比纳·奥克彻瑞为团长的加纳议会外委会代表团。


第4版(要闻)
专栏:

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10月举行
  本报杭州8月6日电 记者鲍洪俊报道:经国务院批准,由商务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国际贸促会、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03年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将于10月22日至26日在义乌梅湖会展中心举行。
  本届博览会设名牌精品、五金电器、工艺礼品、文体玩具、家庭用品五个展区,共有国际标准展位1500个。目前国内外已有1400家企业预报名参展。


第4版(要闻)
专栏:

两岸僵局为何难以打破
——兼评台湾当局的两岸政策
郑京文
  2000年台湾政党轮替以来,尽管祖国大陆尽最大的诚意,努力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但是,民进党当局却一直拒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否认“九二共识”,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没有任何缓和与改善两岸关系的诚意。三年来的两岸关系实践证明,民进党当局所推行的一系列“台独”政策,是导致两岸关系陷入僵局的根本症结,也是台海局势难以稳定并可能引发危机的总根源。
  顽固坚持“台独”,拒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严重破坏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基础
  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稳定与发展的基础。早在2000年3月,江泽民主席就明确表示:“台湾不管谁当权,我们都欢迎他来大陆谈,同时,我们也可以到台湾去。但是,对话谈判要有个基础,就是首先必须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在这个前提下,什么都可以谈。”5月20日陈水扁上台的当天,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受权发表声明,再次郑重指出:只要台湾当局明确承诺不搞“两国论”,明确承诺坚持海协与台湾海基会1992年达成的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即“九二共识”),我们愿意授权海协与台湾方面授权的团体或人士接触与对话。但是,民进党当局视“台独党纲”为“神主牌”,顽固坚持“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的分裂立场,拒绝接受一个中国原则、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叫嚣要“走台湾自己的路,走出台湾的前途”。2002年8月,陈水扁彻底撕下伪装,抛出所谓“一边一国”论,公然挑衅一个中国原则。“一边一国”论的出笼,对两岸关系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民进党当局为了坚持其拒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还无视历史事实,先把“九二共识”说成是“没有共识的共识”,后又将它歪曲为所谓的“九二精神”,继而又根本否认“九二共识”的存在。在2001年底岛内选举期间,陈水扁对“九二共识”进行大肆攻击和诬蔑,将接受一个中国原则、承认“九二共识”引申为就是接受“一国两制,是想把台湾地方化”,是“出卖台湾、吞并台湾”,恶意将“九二共识”“妖魔化”、“污名化”,以欺骗、误导台湾民众,掩盖他阻挠、破坏两岸关系的罪责。
  “九二共识”当时虽然是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的共识,但得到了包括台湾方面许多当事人在内的一致承认,是任何人、任何政治势力都无法否认的历史事实。如果仅仅因为台湾当局更换了领导人和执政党,就单方面推翻双方所共同建构起来的接触、商谈的基础,甚至还要节外生枝地讨论什么大陆和台湾是不是同属于一个中国的问题,这是极其荒谬的。
  大陆方面提出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重开两岸对话与商谈,坚持的是两岸长期以来的共同立场,没有任何超出双方共识范围的新要求,根本不会对任何一方的利益造成损失,因而双方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重开对话与商谈原本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但是,陈水扁自上台以来却一直以各种手法蓄意推翻与否认“九二共识”,刻意扩大两岸政治分歧,制造新的障碍,使两会接触、对话、商谈失去了基础,从而关闭了两岸商谈与对话的大门。这是当前两岸关系仍陷于僵局的根本症结之所在。
  “渐进式台独”致使两岸关系严重倒退
  陈水扁上台后,曾承诺“不会宣布台湾独立、不会推动两国论入宪、不会更改国号、不会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公投,也没有废除‘国统纲领’或‘国统会’问题”,但人们看到的事实却是,他推动“台独”的动作一刻没有停止,而且随着其执政地位的逐步稳固而不断升级。三年来,两岸紧张关系不仅没有任何缓和与改善,反而因其在政治、经济、对外关系、文教、军事、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全方位地推行“渐进式台独”而出现严重倒退。
  三年来,陈水扁不仅将“国统会”和“国统纲领”束之高阁,还下令撤除了公众场合带有“统一中国”及“反对台独”等字样的标语口号,企图把台湾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统一观念从民众的思想意识中清除掉;对于一切带有“中国”、“中华”象征的名称、图案、徽章、标志、符号,更是去之而后快。从更换“新闻局”带有中国版图图案的局徽、对“护照”加注“台湾”字样,到将驻外机构名称一律改为“台湾代表处”,强令以“中国”命名的公司、学术机构与民间团体更名为“台湾”等,处处体现了其亟欲“去中国化”、大搞“渐进式台独”的心态。在意识形态领域,陈水扁任用“台独”分子出掌重要的文化机构,大力推行“去中国化”政策,弱化中小学的普通话教学,摒弃汉语拼音,弱化中国历史、中国地理课程,千方百计地从历史、文化上割断海峡两岸的联系,以改变台湾民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对中华民族和祖国大陆的认同。
  台湾当局“渐进式台独”政策渗透到台湾社会的各个领域,其最终目的是要通过蚕食的方式,营造“台独”气氛,培植分裂主义土壤,企图从根本上将台湾从祖国大家庭中分裂出去。它利用台湾民众希望当家作主的心理,以“台湾主体意识”、“本土化”和“民主化”为幌子谋求台湾“独立”,因而与赤裸裸的激进式“台独”相比,更加隐蔽、更具欺骗性和危险性。它不仅严重地恶化了两岸关系,也对台海和平与稳定构成了重大威胁。
  意识形态挂帅阻碍“三通”,干扰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发展
  陈水扁在2000年竞选期间,曾信誓旦旦地表示,若当选首先解决两岸“三通”问题,但是上台后却在意识形态挂帅下,以维护台湾“安全”为借口,将“三通”这一原本单纯的经济议题演绎成两岸关系中一个高度敏感的政治议题,阻挠两岸人民往来和经贸关系的发展。
  为加快推动“三通”步伐,近年来祖国大陆提出了一系列极具务实和善意的建议,赢得了岛内广大民众的支持与充分肯定。据台湾众多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一直有高达七成多的民众支持开放“三通”,工商界要求实现直接“三通”的呼声更是空前高涨。
  在巨大压力下,陈水扁出于选举策略,也曾做出过某些姿态,如声称“三通”是必走之路,可以授权和委任民间进行“三通”谈判,台有关部门也声称要公布对两岸直航问题的评估报告等等。但是,陈水扁反复无常、说一套做一套的习性在“三通”问题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在“大担讲话”中提出的所谓“委任授权民间谈判三通”,很快就变成了“委托”或“复委托”,不久又变成了“政府主导、民间协助”;在野党提出的“直航条款”修正案遭到“陆委会”的否定和“泛绿”势力的强力杯葛;“三通”是必走之路的说法,也很快被陈水扁自己“三通”不是“万灵丹”和“特效药”的言词所代替。陈水扁的策略是“能不通就不通,能假通就不真通、能小通就不大通”,尽量无限期地拖延。这是两岸“三通”至今仍遥遥无期的根本原因。
  陈水扁不断变换手法,阻挠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他在台各界特别是工商界的强大压力下,提出以所谓“积极开放、有效管理”政策来代替“戒急用忍”。但该政策执行以来,只见“有效管理”,不见“积极开放”。七成以上的工商界人士都认为,“积极开放、有效管理”只是不讲“戒急用忍”的“戒急用忍”。同时,在两岸加入世贸组织后,台湾当局不是依其承诺加快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进程,而是加紧建立所谓“两岸经贸安全预警系统”和“长期安全网”,继续对祖国大陆的产品与资金入岛采取严格的限制与歧视性政策。
  加快两岸直接“三通”,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符合两岸人民特别是台湾同胞的根本利益,有利于两岸经济的共同繁荣,有利于促进两岸关系的良性发展。“形势比人强”,无论是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客观环境,还是岛内的民意主流,台湾当局要想继续拖延“三通”、阻挠两岸经济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本钱恐怕已经不多了。
  在国际上的分裂行径加剧了两岸关系的紧张
  民进党上台三年来,不仅在台湾岛内和两岸关系上大力推行“台独”分裂政策,而且在国际社会公然挑战一个中国原则,大肆进行“台湾独立”、“一中一台”等分裂活动。
  在国际上突破一个中国的框架是民进党当局在对外关系中落实“台独”目标的核心政策。为此,一方面竭力谋求发展与美国等主要西方国家的实质关系,企图通过提高“官方”接触往来层次,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以及所谓“过境外交”、“民主、人权外交”等各种方式,与这些国家建立事实上的“官方关系”,进而达到蚕食一个中国框架的目的;另一方面,又推出所谓“攻击性”的“烽火外交”策略,不择手段、不计后果地四处出击。陈水扁、吕秀莲等高层政要则亲自出马,甚至不惜以“硬闯”的方式,演出种种“过境”、“度假”、“访问”等闹剧;继续不遗余力地推动所谓“重返联合国”活动,想方设法谋求挤入世界卫生组织等只能由主权国家参加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处心积虑地谋求将“台湾问题国际化”,激化两岸在国际上的矛盾,达到制造两岸是“互不隶属”的“一边一国”的目的。
  民进党当局上台以来,还大量购买先进武器装备,谋求某些国家的军事支持。三年来,民进党当局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至少准备从美国购买超过60亿美元的先进武器装备以及进攻性武器。同时,还竭力谋求对外军事结盟。陈水扁公开要求加入美日战区导弹防御体系,声称亚太军事合作台湾也不应缺席,企图依靠外部势力的军事支持,为“台独”分裂活动“保驾护航”。台湾当局在国际上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的“台独”分裂行径,使本来已陷入僵局的两岸关系更是雪上加霜。
  图谋推动“公投台独”为两岸关系埋下重大隐患
  陈水扁刚上台时,迫于压力曾做出过“任内不会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公投”的所谓“承诺”。然而,三年来的事实证明,他不仅没有放弃过“公投台独”的立场,而且千方百计地以各种手段伺机加以推动。
  陈水扁执政初期,由于地位未稳,尚不敢明火执仗地鼓吹“公投立法”,在一段时间内只能隐身幕后,纵容一小撮激进“台独”分子进行“公投立法”活动。
  民进党成为台湾所谓“立法院”第一大党后,陈水扁的“台独”立场更趋强硬,开始由暗中策动“公投立法”发展到公开推动。2002年7月,他宣称要以公开鼓吹“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用“公民投票”方式决定所谓“台湾的前途”的“台湾前途决议文”作为“目前处理两岸问题的最高指导原则”。8月,他在抛出“一边一国”论的同时,露骨地叫嚣“要认真思考公民投票立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今春以来,非典疫情袭击两岸。陈水扁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防疫救人上,而是借机大做政治文章,鼓噪加入世界卫生组织,掀起新的“台独”分裂浊浪。在其图谋遭到挫败后,陈水扁转而“推动台湾加入WHO的公民投票”。6月27日,他宣布,将在明年3月20日当天或之前,举行“核四”及其他重大公共议题的公民投票。7月1日,陈水扁又公开表示要在“一边一国”的架构下举办台湾加入WHO公投。7月17日,民进党当局在所谓的“立法院”临时会议未能通过“公投法”的情况下,仍公布了所谓的“办理公民投票实施要点”,表示在2004年3月选举前举办公投是“非做不可的事”。在陈水扁和民进党的强力推动下,台湾岛内公投活动已越走越远。
  民进党当局利用执政地位处心积虑地变换名目推动“公投”活动或所谓“公投立法”,根本目的就是企图在“人权、民主、自决”的烟幕下,通过“公民投票”的形式实现“法理上的台独”,把台湾从中国永久地分裂出去。不论民进党当局的“公投”活动冠以什么名义,其本质都是一样的。其直接后果是为“台独”势力操控民意推进“台独公投”打开一个突破口,并有可能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如果出现这种局面,将是两岸人民特别是台湾同胞最大的不幸。
  台湾作为中国领土一部分的法律地位,无论在国内法还是在国际法上都是确凿无疑的。自1945年中国收复台湾之后,已根本不存在就所谓“台湾前途与地位”举行公民投票的问题。民进党当局加紧推动“公投”活动,只能是直接加剧两岸关系紧张,若一意孤行必将引火自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