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8月6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海峡连线

花落谁家两相难
——台湾一周新闻述评
本报记者 孙立极 吴亚明
  吴亚明(台北):花莲县长补选本周尘埃落定,8月2日,国民党籍候选人谢深山以51.4%的高得票率当选,民进党候选人游盈隆和无党籍候选人吴国栋分别以28.9%、18.3%的得票率落败。
  孙立极(北京):此次选举,民进党败北并不奇怪,毕竟花莲县政权50年来一直掌握在国民党手中。不过,民进党素以擅长选举著称,如今又握有行政权力,更应如虎添翼,然而从得票结果看,民进党只守住了三成的基本盘,泛蓝仍然占去了七成的选票。近10年间,台湾共有4次县长补选,泛绿在桃园、澎湖两次获胜,云林虽然落败,选票也大幅增长。此次悬殊败北,就不能不让人深思。
  吴亚明:一般认为民进党败在竞选策略失当。民进党利用手中行政资源开了不少支票,修建苏花高速公路、开通客家电台以及增设“原住民”部落头目津贴、提供儿童免费营养午餐等,不料不但没有打动选民的心,反而招致“执政无章法”、“不拼经济、只拼选举”等评价。另外,执政当局清查贿选过当,“内政部”从全岛调集了上千警力,部署在花莲县大小要道,全天候路检。
  孙立极:查贿应该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顺应支持查贿的民意的同时,做点小动作约束对方阵营不是没有可能。
  吴亚明:但是“内政部”的做法太过粗糙,24小时路检,受到花莲县地检署主任检察官杨大智的质疑,认为有侵犯人权之嫌;花莲县30位里长被住家附近有人站岗、出门要登记交通工具和车号等查贿行动惹恼,联合抗议“我们不是贼”;更离谱的是国民党籍“立法院院长”王金平与花莲的亲戚电话讨论选情后,隔天亲戚就被警察关切是否外出拉票,显示电话可能被窃听。选举前夕的民调还表明,谢深山并无绝对优势,最后却得到了半数以上的票源,可以说,查贿反倒帮了谢深山的忙。
  孙立极:谢深山最后脱颖而出还在于弃保效应起了作用。曾经是国民党籍的吴国栋参选后,尽管被开除党籍,仍然分流了泛蓝的选票。直到最后关头,或是国亲两党的团结形象产生了作用,或是民进党动员过度激发了泛蓝支持者的逆反心理,泛蓝选民还是弃吴国栋、投谢深山。不管花莲县长补选算不算明年大选的前哨战,至少国亲两党通过这次磨合,增加了互动经验,为明年更艰巨的考验打下了基础。
  吴亚明:与此同时,这个结果也为民进党敲起了警钟。这一次民进党是相当卖力的,塑造年轻形象、打本土牌、悲情诉求等惯用策略一一施展开来:民进党选定的候选人游盈隆年轻、学历高,在花莲从县长到县立委,已经是第四次参选,他们以“他跌倒了3次,给他一次机会”作为文宣口号,结果仍是保底而已。花莲县的人口结构恰好包括了全岛4个族群:闽南人、客家人、外省人、“原住民”,花莲的失手是不是也预示出民进党的常用手法没那么灵验了?
  孙立极:台湾经济不振,民进党的执政能力一直受到诟病。民进党不开支票也罢,乱开支票的结果更突出了民进党的软肋,让人无法不联想到,钱已经出多进少,再这样无计划地乱花,台湾的未来怎么办?所以,民进党在花莲的失利不仅是策略上运用不当,更兼在选举最本质的施政能力上受到民众的怀疑——支票如果不是空头支票,也会得不偿失,这样的支票谁能动心?
  吴亚明:8月2日,还有一件涉及全岛的大事——第二次初中基本学力测验开考。逢考必想到教育改革。最近,岛内教师会透露,将在9月28日台湾教师节这一天,举行为教改发声行动。
  孙立极:前几天轰动一时的岛内百名教授、学者署名的教改万言书几无声息。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改革这么重要的大事,产生这么轰动的反弹,怎么好像不了了之了呢。不管是出面解释,还是检讨教训,主管部门都应该有个回应,最起码也要组建调查小组,对教育改革作个客观全面的评价,利弊得失清晰,日后的改革才可以有的放矢。
  吴亚明:也不是完全没有回应,确实有一个所谓国科会调研组对教改之一的建构式数学做了一次测评,通过一份相同的卷子比较了小学四年级和初中二年级与11年前同级别学生的差距,发现建构式数学教育下的小学四年级生不但水平不低,还相对略高。但这一结果也被提出疑问,11年前的卷子恐怕早已成为教材中的熟悉题型,不能作为客观依据。之前各方力量集中在花莲补选,也许不久就会摆上当局日程,毕竟教改问题已经民声鼎沸。
  孙立极:一切以选举为中心的政治生态已使一些选民备感失望。此次花莲投票率只有56%,比两年前的60%又有下降。岛内有人认为,对选民来说,票投哪家,或不甘心、或不放心,实在是两难,所以索性不投。关键的问题是谁能把民众福祉放在第一位,才能赢得民众的信任,民众投票才不会不知所向。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港澳台侨

台湾浪漫七夕夜
本报记者 曹宏亮 吴亚明
  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等中国传统节日,在台湾民众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位置。在农历七月初七——中国人传统的七夕情人节里,台湾人也酿造出了许多温馨和甜蜜。
  七夕源自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台湾各地多围绕这个故事展开庆典。7年前的七夕夜,宜兰县开始在冬山河两岸搭建“鹊桥”,吸引成千上万老少情侣携手走“鹊桥”,共度温馨浪漫情人夜。今年七夕夜,他们改在宜兰河上搭起鹊桥,让情人们见证爱情。
  看过琼瑶小说的人都知道台湾的碧潭是情人们谈情说爱的好去处。今年台北县七夕系列活动就在碧潭举行,节目包括鹊桥点灯、浪漫情歌露天音乐会等。8月2日晚上,温馨的灯火亮起,碧潭桥化身为鹊桥,迎接有情人莅临。碧潭风景管理所还特地征求50对夫妻或情侣以碧潭为背景的浪漫照片展示,让游客分享他们的甜蜜。七夕期间的高雄,穿城而过的爱河上,7座桥梁流光溢彩。
  “是前世注定的莫错过姻缘,愿天下有情人终成为眷属”。七夕情人节,当然不能忘了牵线搭桥的月下老人。台北市供奉月老的寺庙共有两座,一为霞海城隍庙,历史悠久;一为龙山寺,3年前才开始供奉月下老人。七夕期间,这两座寺庙的月下老人忙得肯定要加班,因为前来祈祷膜拜的有情人太多了。台北近郊北投的照明净寺,虽不供奉月老,但是供奉一尊来自上海龙华古寺的“四面千手观音”,还设有牛郎织女、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精美塑像,平日就是情侣经常约会的去处,七夕前后更是人声鼎沸。今年七夕,照明净寺举办的情人节活动,还请来当红的明星助阵,尤其趣致热闹。
  网络时代,网上传情也成为一种时尚。台湾元智大学网的中国情诗站,收录了1200多首中国古典情诗和220多首七夕诗。在情人专区中,年轻朋友可以藉此抒发对情人的爱恋。此外,还有“鹊桥相会”的网络动态游戏,只要回答出相关的情诗,就会飞出一只喜鹊,搭成7只喜鹊的鹊桥,即可完成牛郎织女相会的梦想。
  七夕前后,台湾的大小百货公司推出了许多情人节礼品,包括情侣装、情侣表、情侣玩具,各大饭店也推出情侣套餐、情侣套房,花卉业者则是推出各种绚丽多姿的玫瑰和晚香玉花。显然,七夕也是商家赚钱的好时机。
  (本报台北电)(附图片)


第10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观沧海

信心之源
  今年7月28日,是内地居民赴港澳旅游史上有纪念意义的一天。从这一天起,广东佛山、东莞、中山、江门4个城市的常住居民可以按需申请个人赴港澳旅游证件,赴港澳旅游必须跟团成为历史。根据中央与香港特区政府达成的协议,北京和上海两地也将成为个人赴港澳旅游的试点城市。这是自6月底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签署以来,香港特区获得的多项政策利好之一。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日前透露,除进一步开放赴港澳旅游外,中央还同意提前于9月底完成273个零关税港产品原产地标准的制订,优先在香港开放人民币离岸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内地企业到香港上市、允许香港银行试办个人人民币业务等。
  这些实实在在的进展,充分体现了中央政府对香港经济复苏不遗余力的支持。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对这一点认识得很清楚:“国家全力支持香港,香港受惠无穷。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内地市场潜力巨大,任何人都看得清楚,三五年之后,中国的市场还会更大。因此,全世界很多国家和区域经济,做梦都希望有这样的协议。我很有信心,这个安排必将为香港经济的复苏带来新的动力。”更重要的是,这个其他国家和地区梦寐以求的“安排”,并不是最终的协议,双方仍可根据香港与内地经贸关系的发展,不断丰富“安排”的内容。
  中央政府的支持力度之大、效率之高,为重振香港经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如何将倾斜的政策转化为有目共睹的成绩、如何抓住这一机遇促进经济转型,还要靠香港人自己。
  中央领导人日前会见到京述职的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时指出,中央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贯彻香港基本法,全力支持行政长官董建华领导的香港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坚决维护香港的社会稳定,并将尽最大努力帮助香港恢复经济,实现长期繁荣和发展。这些重要讲话,既起到了增加港人信心、鼓舞士气的重要作用,也道出了香港目前面临的两个主要任务:稳定大局和发展经济。
  政治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只有在稳定的政治与社会环境中,经济才能稳步发展;经济不发展,也难以保持政治与社会的稳定。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和发展,是全体香港同胞的根本利益和福祉所在;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也是每一个香港同胞的责任所在。刚刚经历了风雨的香港人,应该更清楚这一点。
  温家宝总理在会见董建华时曾表示:相信以董建华为首的特区政府会带领香港人民克服目前的困难;相信香港人民会以香港根本大局为重维护香港稳定;相信“一国两制”的强大生命力是任何困难都不能动摇的;相信香港明天会更美好。8月4日,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宣布了对4位特区政府主要官员的任命。新任命的官员均表示,履新后将竭尽所能,做好本职工作,为香港服务,为市民服务。他们在特区政府面对严峻挑战的时候出任要职,表现出勇于承担的精神。他们现在最需要的,是全体香港市民的理解、信任和团结,是决心、勇气和行动。这,也是温家宝总理“四个相信”的信心之源。(王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