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8月28日人民日报 第15版

第15版(文艺专页)
专栏:品书札记

诗与药
李汉荣
  前些时候读冯至先生写的《杜甫传》一书。书写得平实可信,叙述诚恳而质朴,没有一般传记作品常见的毛病,比如过多的抒情和哲人式的评价,以至淹没了传主本身的生命历程和品格风貌,读者看到的只是传记作者用自己的思想和情绪对传主的阐释和渲染,正所谓“喧宾夺主”,传主本人的生平、情怀、遭际、作为,反而被叙述之外过多的虚饰之词遮蔽了。我读《杜甫传》之前,也有一点担心,作者会不会对一位伟大诗人投注过多的赞美,而忽略了对他平生经历包括性格弱点的翔实叙述?杜甫作为诗人的伟大是人所共知的,我想了解作为普通人的杜甫的平凡实在的一面。
  读罢全书,我觉得这是一本朴素诚恳可信的书,我读到了一个伟大诗人的平凡之处,也从这平凡之处更感到了他的不容易,他的伟大,在那遍地烽火、国破家亡的苦难岁月,一个人能活下去已属不易,而他一边受苦、逃亡,一边忧患天下,还要苦苦锻造诗歌,像收养孤儿一样收养和安顿每一个文字,一个强盛的王朝终于无可挽回地衰落了,而他,骨瘦如柴的他,无家可归的他,却以一行行凝着血泪的文字,打造了一个不朽的诗的王朝。这是一颗诗心对另一颗诗心的深挚观照,这是一个诗人对另一个诗人的遥思和凭吊。
  给我留下深刻记忆的是写杜甫在生活艰辛、衣食无着的逃难日子里,他曾沿途采药、替人治病,收点微薄的钱以接济贫苦的生活。看来杜甫是懂医的。采药、制药、看病,他一个人为患者提供的是“一条龙”服务。伟大诗人曾经做过小小的郎中。我又想到,在古代,文、史、哲、医并不截然分家,文人们大多数也许都是懂医道的,中医从哲学得到直接启发,阴阳、虚实、表里等既是古典哲学的范畴,也是中医的基本概念,医书大都写得文采华赡,诗味浓郁,医书,简直是用文学语言写成的哲学。
  所以在古代,文人懂医道也许是基本素养,不足为奇,而确确实实亲自上山采药,亲自制药卖药,亲自行医的,并不多见。当我读到杜甫在成都、在甘肃同谷等地卖药行医的叙述,我的确有点感动。
  诗或许也是一种药,尤其是古诗,似乎都像古老的中草药。不仅指诗的功能,其对人生创痛的抚摸,对生命孤独的体贴,对受难灵魂的安妥,这大约都是诗的“药效”吧。而且,你打开诗经一直读到唐宋元明清,你不仅嗅到了几千年诗的苦香,也会同时嗅到几千年药的苦香,诗里面所写的那些数不清的植物,有多少本来就是药草啊。诗经里的车前子、木瓜、艾,以及后来诗中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的菊、芍药、莲子、灵芝等等,都是清凉平和,消火解毒的良药。有时读到一首咏物抒怀的古诗,其中所写的植物大都是药。这首诗就可以当做药方了。我发现诗人在情怀比较平和、冲淡、宁静时写的诗里,其所写的植物也就是平和、冲淡、苦中带甘的那类,近似于“温补”的那种药。而在孤寂、荒寒的心境下写的诗,其中就多了些古藤、老树、古柏、落叶、残枝,透出一派寒凉、孤弱的苦况,令人感到诗人病得不轻,需要好好“温补”一下。而那些激愤、悲烈的诗,让人感到无论是诗人或者是当时的众生与社会,均已被病苦折磨得太久,寒火已深入血脉,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表里俱实,阴阳不调,急需去寒解火,综合调理,这就需要良医良药,当然也要病人自己善于自我调养。
  诗或许也是一种药,在多数情况下,诗人和他的诗并不能改变社会的命运,甚至诗也并不能改变诗人的命运,或许是诗不如药的地方,但诗是另一种药。至少,诗人在写诗的时候,诗抚慰了他孤寂的灵魂,他笼罩在诗的情绪里,如同病人笼罩在药的气息和烟雾里,在这一刻他得到了天地之灵和万物之气的灌注和补充,随诗降临的精神支持了一个为某种精神活着的人。诗不像药那么及时和有效,但伟大的诗可以穿越时空,进入很多人的灵魂,使之感动并获得滋养。
  1998年夏天,我到甘肃成县(即古代同谷县),拜谒了城郊的杜甫祠堂,祠堂依山临河,山仍是当年的山,是杜甫采过药的那座山,只是山上树木已显得稀疏,望着山上的小径,我想象着杜甫当年拖着老迈之躯冒雨上山挖药的情景,他一定是憔悴瘦弱、脸上泛着菜色的,据说当时的同谷县令对杜甫一家逃难流落此地,非但没有给予同情和帮助,相反,这个庸俗浅薄的芝麻小官以地方土皇帝的傲慢,居高临下地冷落和羞辱杜甫,连间小房子也不愿提供,杜甫一家只好栖身于临时搭起的草棚里。杜甫在同谷居住三四个月,就靠每日采药、为当地百姓治病,艰难地维持一家老小清苦的生活。一个食不裹腹、骨瘦如柴的诗人在近于乞讨的艰难日子里,依然孜孜不倦、一字一句地推敲锻打着诗歌的不朽王朝,他在同谷逗留了不长的时间,却写了一百多首咏同谷的诗。我和同行的友人向杜甫雕像深深地鞠躬,并将一杯杯酒祭洒于诗人面前。然后,我在祠堂外的山上,沿着一条小径走到柏树林中,小径上长满了车前草、灯心草、野薄荷、柴胡、前胡等草药,我想,这些药或许都被杜甫当年采过,它们的种子一代代延续下来,我闻到了苦涩芳香的气息,正是杜甫当年闻到过的那种气息。
  是的,一千多年了,或者再过几千年几万年,药的气息不会改变,它缭绕人世的疾病和痛苦,它使短暂的人生与无穷的自然久远的历史发生深刻的联系。我采了一枝薄荷夹进随身携带的杜甫诗选里,杜甫采过的药和杜甫写下的诗又在一起了,诗与药见面了,它们彼此呼吸着对方的苦香……


第15版(文艺专页)
专栏:

文化的传承
李京盛
  文化的嬗变正深刻影响着当代电视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中国电视经过二十多年突飞猛进的发展,创造了电视发展史上的奇迹,但同时也到了一个向更高、更深层面发展的关键时期。进一步提升电视节目的文化品位,增强电视节目的文化内涵,扩大电视节目的文化辐射力,让电视文化在向建设先进文化的目标迈进中,能再次异峰突起,这是摆在电视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庄严课题。文化纪实节目《回家》,从文化的视角出发,以文化的力度开掘,用文化的精神关照,采文化的养分浸润,用一颗沉静的心,去探寻一个古老的永恒主题,用一股浓浓的情,去渲染一个现代的故事。使人在观赏之后,获得了一种文化上的享受和美感。这种在文化上的自觉努力,精神可嘉,成果可贺,勇气可钦,胆识可敬。
  文化也是一种竞争力,文化的兴衰关乎民族的兴衰。民族情感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情感。振兴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的凝聚力,离开了文化,便无从谈起。
  “家”与“回家”,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情感特色和文化特色。家作为社会生活最小的单位,实际上包含着巨大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编导者以此作为切入点,把家庭、家乡、故土、亲人、往事一一串联,以一根文化的“红丝线”,串联起一个个感人故事。在散碎的铺叙中,有一颗纯净灵魂的引导,在娓娓的谈论中,有一幅宏大的背景笼罩。于是,平凡中显现着崇高,现象中蕴涵着哲理。由故乡之思到家园之感,由血脉姻缘到民族大义。这就是《回家》这部作品从人生最细腻处演绎出的微言大义。“尺幅之内,千里之外”,只有文化的力量,才能达到这种深度和境界;只有文化的美丽,才能做到这般的温婉和含蓄。
  我们的先人其实早就在“家”的概念中注入了丰富的社会内涵和人生理想,“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注解出了小家和大家的关系,升腾着一种以国为家的壮志豪情。“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这种以身殉国,万死不辞的精神,更是“家文化”中的黄钟大吕之声。“漂泊万里,叶落归根”,化人生的沧桑与悲凉为一杯浓浓的思乡之酒。而“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见兮,惟有痛哭”,这首现代的国殇,更是让海峡两岸的每一个中国人“一饮泪双流”。家,是人生最小的生存单位;家,又何尝不是人生最大的精神空间。我们的祖先在汉字中发明了“国家”这个词,这就注定了中华子孙千秋万代在家和国的概念里,永远都有挥之不去的情愫,它流淌在我们的血脉里,书写在我们的历史中,这就是民族文化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电视节目如何做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统一,如何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回家》节目给了我们不少有益的启示。


第15版(文艺专页)
专栏:

纪实与写意
李辉
  从选材范围、人物确定和切入点等方面来说,大型文化纪实系列节目《回家》,无疑是一个值得赞许的创意。
  从人物活动范围的界定来说,“回家”的空间看上去似乎显得有限,只是一个人生活中的一个点,但是,这却是可以无限扩展的“点”。在一个人的情感世界里,在一个人的人生旅途中,家显然是一个可以根据各自的体验和心情而自由放大的概念。故乡是家,母校是家,军营是家,甚至人生旅途中某一时期的偶然逗留,也会被自己视为家。于是,当把一个人与“家”的关系这样一个“点”用电视方式来表现时,我们就会发现,任何人都有可能在这样一个小的角度把自己感情中最深层的东西、甚至最隐秘的东西,用语言、用手势、用步履来表现出来。因此,在这一意义上说,“回家”有了更为自由的空间。
  很遗憾这个思路的节目到今天才问世,不然上世纪80年代会有很多有意思有价值的选题进行拍摄。如沈从文回湘西,冰心回福建,傅聪第一次回国,凌叔华从台湾回北京,赵无极第一次回国办画展。随着一些人渐渐故去,本来可以拍成相当精彩节目的选题也就永远成了遗憾。但不管怎么说,我们有理由相信,《回家》节目的出现,会在目前众多的与人物有关的电视节目中以其新的创意而独树一帜,并引起广泛的关注,从而为如何改进与提高人物类电视节目提供新的思路和经验。
  《回家》是纪实类电视节目,但就完成的几十集来看,制片、摄影与编导显然在追求一种纪实与写意相结合的风格,并在艺术上取得了可喜的拓展。作为大众媒体,电视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够最直接和最具体地呈现人物的活动。不过,像《回家》这样的系列节目,尽管标明是“纪实”节目,但它必须区别于新闻类的专题节目,必须在大量的录像素材之上进行再创造。“回家”是一个叙述的角度,应该尽可能有一定时间顺序的故事过程。但仅此是不够的,难以与新闻纪实类节目区别开来。从已经播出的几十集来看,巴金、余光中、黄永玉、丁聪、范用、梅志等文化人物的节目,在纪实与写意的结合上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高度。人物的镜头表现自然,电视叙述有张有弛,编导与摄像颇为注意细节的突出,而这些细节,绝非单纯的纪实意义上的记录,而是将之纳入人物漫长历史行程的高度概括之中,从而,镜头的记录与叙述,就超越了新闻的范畴,而进入了更高层次的文化语境。可以注意到,《回家》的不少节目,叙述既有故事过程,但最引人注目的是更有一种写意的韵味在里面。像余光中在苏州倾听寒山寺的钟声,结尾又自己敲钟,从结构来说,本身就具有了诗意,与他的诗人身份颇为吻合。
  我所理解的这种纪实与写意的艺术追求,绝非通常所见的那种玩弄形式与技巧的“花活儿”,而是要将之恰到好
  处融入所表现的人物的个性、命运特点之中。从《回家》节目中的主人公身上,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一个人对“回家”的期望,镜头表现出他们“回家”时发自内心的情感,或兴奋,或伤感,或陶醉于往事的叙说,或不堪回首而默默无语。一个拍摄对象,只有内心具有这种真实的“回家”情感,才能使节目的镜头生动、自然、感人。譬如,梅志回到她与胡风50年代初离开上海前最后居住过的弄堂,摄制组不惜篇幅地记录了历尽沧桑的老人与当年邻居们的交谈。似乎漫不经心的对话,对于熟悉当代史、熟悉胡风与梅志的坎坷遭际的观众来说,却可以感受到巨大的历史分量。随后,摄制组又拍摄了鲁迅的儿子周海婴陪同梅志细细参观鲁迅故居的过程。梅志老人亲切地回忆鲁迅与胡风的关系,讲述鲁迅在她第一次怀孕后对她的关心,这样一些细节的呈现,与弄堂里的对话产生了强烈的历史映衬关系,整个节目,也就弥漫在浓郁的历史氛围中。由于有较为讲究的细节运用,由于对人物的历史背景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人物的谈话和现场纪实也就有了更厚重的历史感和写意性。
  无疑,对于电视节目来说,纪实与写意之间,有着巨大的挖掘空间。


第15版(文艺专页)
专栏:

小汤山精神的实录
丁晓平
  2003年春天,SARS袭击了人类,袭击了中国,中国人以前所未有的气势与疫魔展开了生死搏斗。而把这段人类与瘟疫搏斗的历史永远保存下来,新闻出版工作者责无旁贷。解放军文艺出版社领导就急忙找编辑一起商量,策划选题,决定要做一本能在历史上留得下来的图书,来记录中国人在抗击非典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英勇战斗。
  《小汤山日记》让解放军小汤山医院这个特殊时期成立的军队医院所有的医护人员自己写自己,共同记录下在小汤山与非典决战的日日夜夜。这个7天7夜建成、5天5夜医务人员全部到位的世界上最大的野战传染病医院,就成为一道铁壁铜墙,在抗击非典这场特殊的北京保卫战中成为中流砥柱,铸造了军地协作、英勇无畏、科学求实、吃苦奉献的“小汤山精神”。
  在医院政治部的大力协助下,《小汤山日记》征文活动在小汤山医院的所有医护人员中展开,得到了全体医护人员的积极响应。而许多医护人员本身就有写日记的习惯,他们纷纷贡献出自己在病房中已经写下的日记。很快,书稿在一边征集一边消毒一边编辑的过程中,步入了出版轨道。一本由世界上收治非典病人最多最大的野战传染病医院的1000多名医护人员共同写下的《小汤山日记——决战SARS一线医护人员心灵语录》就诞生了。
  可以肯定的说,《小汤山日记》是一次人类与瘟疫搏斗和较量的见证,是一部人类热爱珍惜生命的诗篇,同时也是一份足以引起我们共同痛定思痛的记忆。这本书全方位全天候地记录了白衣天使们在与非典亲密接触时的心路历程,是来自第一线第一手的真实故事和切身感受。一篇篇饱含热血、眼泪与激情的文字,以最本真的特色告诉我们,在小汤山这个收治SARS患者680名(约占全世界非典患者的十分之一,全国的七分之一)的野战医院创造的“患者死亡率全世界最低、医务人员零感染、医院零投诉”这一串串令人惊叹的奇迹到底是怎样得来的。小汤山涌现的这些数不清的凡人琐事,它既让我们感受着作为人的一种原始的心态,又让我们感动着临危受命、义无返顾、决战决胜的崇高和无畏;它既让我们感受着爱、真诚、信任、信心,又让我们的灵魂再一次受到震撼和洗礼;它既让我们感受到中国军人新时代的风骨和情怀,更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新时代的品格和精神。
  为了编好这本书,我先后五次走进小汤山,而每次去的感觉真的都不一样。当我看到那些或手写或打印的稿件时,也曾私下里担心这些来自病房的稿纸、信纸上是不是沾有SARS病毒。而当我小心翼翼地展开每一页稿件,认真阅读那些平平淡淡朴朴素素甚至有些笨拙有些不通顺的文字时,我却分明感受到了一种力量、一股气和一片情。那是爱的力量、是心的力量,也是感天动地的力量;那是勇气、士气、志气,更是英雄气;那是激情、爱情、亲情,更是天地情。真的,读着这一篇篇日记,既让我的鼻子发酸,又让我的眼睛发亮,更让我的心灵发烫。像《风景:十七岁男孩和他的“足球秀”》、《“石光荣”想给军报投个稿》、《左手爱心,右手同情》、《儿子写的第一封信用电话“寄”给了我》等等,字里行间,没有矫揉造作的呻吟,没有装腔作势的表白,这里只有真诚,这里只有爱心。而感动,也切切实实地让你体味到这是一个多么令你心跳眼热的词汇,充满着温暖充满着同情,就像一条河流缓缓地在我的心间流动。
  如今,手捧着刚刚出版的《小汤山日记》,表面上风平浪静的我仍然掩饰不了内心的波澜。当了几年的编辑,还真的从未有一本书让我如此感动过——最多的作者(1300多个作者遍布全国各地全军各大单位),最难辨认的文字(医生的字是比较难认的),最快的速度(从征文活动到出版前后一个月时间)。回想起这一过程,真的就像一个记者朋友说的,是打赢了一场“速决战”。
  “为什么我的眼睛里总是充满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诗或许最能表达2003年春天北京的心情,也同样最能表达我在《小汤山日记》一书策划编辑出版这个过程中的心情。


第15版(文艺专页)
专栏:

编者的话
  吉林电视台的大型文化纪实节目《回家》,集中拍摄文化名人与故乡的情感,追求电视文化的高品位,受到普遍好评,近日在全国电视节目“星光奖”评选中荣获地方电视台专题节目一等奖和全国优秀电视专栏节目。在《回家》栏目开播一周年之际,我们特编发一组评论,希望借此推动电视文化节目的创新与提高。


第15版(文艺专页)
专栏:

  上:梅志(中)在周海婴陪同下重访鲁迅故居。
  下:书画家黄苗子为《回家》节目题字。


第15版(文艺专页)
专栏:

  著名画家黄永玉回到家乡湘西凤凰城,在就读过的小学教室里回忆往事。他的表叔沈从文当年也就读于这间教室。


第15版(文艺专页)
专栏:

在创新中摸索规律
高峰
  吉林卫视大型文化纪实节目《回家》,采用纪实性的手法,以每个人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词语“回家”为主题,拍摄记录了一批中国现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名人大家的情感故事,将亲情、友情、乡情、爱情等人间真情进行了美的升华。在晚会、歌舞、娱乐拥有着优先发言权的电视文艺创作氛围中,《回家》对人文精神的情有独钟和对艺术创作的严肃执著,代表了创作者的审美追求,其精神实在让电视人深感敬佩。
  传媒时代的电视文化,折射时代背景,传播时代新风。电视文化的时代性决定了电视文化节目要关注时下社会文化的多元形态,应具有现代文化意识,立体传播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社会的转型,造成了生活结构多元性的裂变,也带来了选择时多歧性的迷惘。人在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解放,推动了社会生活的进步,也引起了人在情感世界的躁动。反映社会文化多维度的发展,对文化进行多角度的重读,自然成为了时代赋予电视文化的重要使命;倡导人文回归,体现人文关怀,也就成为了当前电视文化节目的必由之路。这方面,文化纪实栏目《回家》,无疑为摸索电视文化节目内容形式的创新及传播规律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回家》节目通过主题性系列创作和纪实性为主的多元化手段使观众步入了理想与现实辉映成趣的审美空间。《回家》既发扬了纪实性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特色,又能较好地运用电视专题片的艺术规律,即:对所反映的事物进行概括凝炼的总结。同时,《回家》在现代意识指导下在节目包装和镜头剪接中大胆地利用数码技术进行艺术氛围的营造,使形式做到了更好地为内容服务。人物的风采各异带来了“回家”过程、内容和风格的千姿百态,这自然要求节目应有绚丽多姿的形式与内容相统一。这一特点,突出地反映了《回家》不拘一格的艺术创作思想,从电视文化角度来看,是一种题旨之内的创新所致。同时,《回家》将生活中常见的“回家”行为系列化、人物化地一一点染,通过富于地域特色和人文意味的画面的真实再现,辅以富于理性思辨意识的解说词,以现实时空和历史时空交替往复的复线式叙事,使节目丰富多彩的内容架构与多元共融的形式风格日趋成熟。
  《回家》节目得到越来越多的观众的喜爱,受到越来越多的电视工作者的关注,其重要的成因就是它另辟蹊径地摸索着电视文化节目的传播规律。当前,电视观众在表层娱乐的同时,更强调和关注深层次的情感愉悦。这要求形成有效的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过程——传播对象——传播效果的艺术价值链,强调传播要素间的链接形式从单向推进演化成双向互动。《回家》节目正是通过其创新过程探索出一种新的链接方式:通过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之间借助以“家”为情感符号的关联,通过具体的贴近现实的生活化叙事,实现了由此及彼的情感沟通,最终达到相互情感、理性、意识认知的共有性,就受众个体而言求得了个人情感体验的外界认同,而就整个受众群体而言,无形中强化了群体相互认知的效果,实现了在交流共享过程中形成的新的社会认知平衡性。
  《回家》是一个新型的电视文化节目,体现了创作者的创新意识,又具备拥有良好的社会传播效果的要素。目前,它在吉林卫视的黄金时段播出,这无疑又在经受着巨大的市场考验。不过,有理由相信,《回家》节目会走出一条电视文艺节目的“精品之路”。


第15版(文艺专页)
专栏:

情感·文化·审美
冯晨
  传媒时代的电视文化,受众是主体,个性是品牌。传媒时代中具有个性的声音才不会被湮没,尊重受众文化需求的栏目才能更广泛地实现有效传播。《回家》节目是吉林电视台2002年实施的一项精品工程。它的论证实施,对于吉林电视台来说,具有强化卫视频道的人文特色、提升卫视频道的品牌价值、客观地总结节目的制播规律、深入积累节目的发展经验、观览把握电视文化潮流的意义。
  情感话题是电视节目创作中的重要内容。如果有人问,中国人心中最具情感凝聚力的东西是什么?我们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说:是家。从古至今,涌现了那么多咏家叹家的名篇佳句。原来,家,竟然可以演绎出这么丰厚的话题。用纪实的手法记录人们的情感故事,电视是有其绝对优势的。纵观我们的电视荧屏,也不难发现这方面的力作,比如说《艺术人生》、比如说《真情》等,他们都以内容本身的真切、感人,吸引了观众的目光。然而,你不觉得在当今,电视传媒如此发达,而这种激荡心灵的电视节目太少了点吗?我们的荧屏还存在着不和谐的豪华、滥情、矫情、煽情等现象。而回家不仅仅是寻根:因为,家是心灵的故乡,是人生内心隐秘的禁地,是情感的落脚点和归宿。我们感觉《回家》的背后,是一种柔弱中的肃穆,是一种人性化的崇高。
  作为电视人,我们不能不经常思考电视文化,看到这个冠之为文化纪实节目的《回家》,我们却想提出“文化的电视”这样一个命题。《回家》的创作者们提出这样的创作理念:浇铸情感,传承文化,超越自我,回归心灵。仅就传承文化而言,这其实体现的是电视人的一种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曾有人严厉地指出电视的缺少文化,甚至有人还极而言之地告诫人们“远离电视”。也难怪,当我们打开电视,随意选择按钮,一经看到某些庸俗、粗俗、媚俗的镜头时,作为电视人的确感到汗颜。对历史变了味的戏说,谈吐平平的无聊对话,对参与观众居高临下的随意嘲弄,对格调低下的舶来品的盲目模仿和追逐,受一切向钱看影响而呈现出的拜金倾向等,这是电视作为一种文化在价值取向上走进了误区。《回家》的出现,或许为我们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它让我们一颗颗浮躁的心,一下子沉静了下来,其实,这饱含的是一种文化的魅力。
  在中国的传统文艺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意境”之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指出,境界“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作为纪实电视的《回家》,用画、声、音来写境,它的艺术追求是邻近理想,是营造出物我两忘,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偶尔在一本画册上,欣赏到旅美画家陈逸飞先生那幅传世之作《故乡的回忆》,我想这位画家的创作过程,就是一次“回家”吧。在这幅画作前,我们既心静如水,又激情澎湃。此时,似乎情感的表达都变得呆滞。于是我懂了,家,是我们中国人心中一座永不坍塌的情感丰碑,是一个毫发般纤小又山岳般硕大的文化坐标。对于它的解读,可以说绵延了几千年。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在电视上用镜头再来解读家,其实也是一种背负使命的传承。“回家”的路,很长很长,正所谓“此情绵绵无绝期”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