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8月2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国际)
专栏:

  国际社会纷纷发表声明
  谴责袭击联合国驻伊办事处
  综合本报及新华社8月20日电 国际社会这两天纷纷发表声明,谴责19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发生的针对联合国驻伊办事处的爆炸事件。
  联合国安理会19日发表声明,强烈谴责19日发生在联合国驻伊拉克办事处的汽车爆炸事件。
  联合国发言人埃克哈德19日宣读了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一份声明,声明对当天在巴格达发生的联合国驻伊拉克办事处被炸事件表示震惊和强烈谴责。
  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19日发表声明,谴责当天在巴格达发生的袭击联合国驻伊拉克办事处事件,并呼吁伊拉克各派力量共同努力阻止再次发生类似的恐怖袭击事件。
  拉美南方共同市场(南共市)成员国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乌拉圭,以及联系国智利和玻利维亚19日发表声明,强烈谴责对联合国驻伊拉克办事处的恐怖袭击,认为“这种疯狂的罪恶行径是对整个国际社会的攻击”。
  欧盟现任轮值主席国意大利总统钱皮和总理贝卢斯科尼19日分别致电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强烈谴责当天发生在联合国驻伊拉克办事处的野蛮恐怖袭击事件,对联合国伊拉克问题特别代表德梅洛在爆炸事件中死亡并导致其他许多无辜者伤亡深感悲痛。
  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19日致电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对发生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袭击联合国驻伊办事处事件表示愤慨,并对遇难者表示哀悼。
  黎巴嫩总统拉胡德19日晚说,针对联合国办事处的汽车爆炸事件将对联合国在恢复伊拉克稳定、结束目前状况的努力中发挥主要作用产生消极影响。
  约旦新闻大臣谢里夫19晚指出,约旦政府强烈谴责当天在伊拉克针对联合国驻伊拉克办事处的袭击事件。
  叙利亚外交部官方人士19日晚表示,严厉谴责针对联合国驻伊拉克办事处的爆炸事件。
  乌克兰外交部、尼加拉瓜外交部、保加利亚外交部、拉脱维亚外交部19日晚也分别发表声明,谴责这起针对联合国官员的恐怖主义事件。
  德国总理施罗德19日打电报给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就联合国驻伊拉克办事处遭袭击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表示哀悼,同时对恐怖袭击表示强烈谴责。
  法国总统希拉克19日致电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对当天发生在联合国驻伊拉克办事处的汽车爆炸事件表示震惊和愤怒。
  英国外交大臣斯特劳19日发表声明,强烈谴责当天发生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袭击联合国驻伊办事处事件。英国首相布莱尔20日表示,强烈谴责针对联合国驻伊拉克办事处的爆炸事件。
  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20日强烈谴责恐怖分子在巴格达制造爆炸事件,杀害联合国特使和联合国其他人员。
  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19日表示,对联合国驻伊拉克办事处成为恐怖袭击的目标感到极大震动,并强烈谴责这一暴行。


第3版(国际)
专栏:

  耶路撒冷发生自杀性爆炸
  巴中断与巴激进组织联系 以决定冻结与巴所有接触
  新华社耶路撒冷8月19日电(记者聂晓阳、蒋国鹏)耶路撒冷市中心一犹太人聚居区19日晚发生自杀性爆炸事件,造成至少20人死亡,100余人受伤,死伤者中有许多是随同父母祈祷归来的儿童。
  据当地警方介绍,爆炸发生在当地时间晚上9时左右,爆炸地点在东、西耶路撒冷的分界线附近,遭遇袭击的是一辆从耶路撒冷老城开往一正统犹太人社区的19路公共汽车。由于爆炸发生在满载乘客的汽车中部,所以伤亡惨重。这是耶路撒冷最近7年来发生的最为严重的自杀性爆炸事件。
  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和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分别宣称对这次自杀性爆炸事件负责。据了解,爆炸实施者是一名29岁的来自约旦河西岸城市希伯伦的巴勒斯坦青年,他是伪装成犹太人登上公共汽车的。
  经记者与有关方面初步核实,在此次爆炸中没有中国公民伤亡。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总理阿巴斯对这起爆炸事件表示谴责,指出这“不符合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以色列方面则要求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对一切针对以色列平民的“恐怖行为”承担全部责任,并谴责巴民族权力机构在取缔恐怖组织、打击恐怖主义方面的消极态度。
  以色列总理沙龙将召集由核心内阁成员及高级安全官员参加的紧急会议,讨论应对措施。与此同时,以方已宣布中止与巴方的安全会谈,并停止向巴方移交约旦河西岸四座城市的安全控制权。
  当天发生的这起爆炸袭击是自6月29日哈马斯等巴激进组织宣布实施3个月临时停火以来针对以色列目标的第三起自杀性袭击事件。前两起爆炸导致两名以色列人丧生,10余人受伤。
  本报开罗8月20日电 记者徐平报道:耶路撒冷公共汽车爆炸事件发生以后,巴勒斯坦总理阿巴斯决定取消前往意大利和挪威的访问,留在国内处理相关事务。
  据新华社加沙8月19日电(记者周轶君)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下属军事派别“卡桑旅”19日宣布对当晚发生在耶路撒冷的自杀性爆炸事件负责。
  “卡桑旅”向约旦河西岸城市希伯伦当地电视台送去一盘录像带,画面显示一名家住希伯伦、名叫拉伊德·阿卜杜·哈米德·马斯卡的巴勒斯坦青年对镜头宣誓,他将前往以色列实施自杀爆炸。
  据新华社加沙8月20日电 巴勒斯坦新闻部长阿姆鲁20日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宣布,巴民族权力机构决定中断与巴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和巴伊斯兰圣战组织(杰哈德)的所有联系。
  阿姆鲁说,激进组织实施的自杀袭击损害了巴勒斯坦人民的最高利益,巴民族权力机构必须采取相应措施。
  据新华社联合国8月19日电(记者杨志望)联合国秘书长安南19日通过发言人发表的声明对耶路撒冷自杀性爆炸表示强烈谴责,并敦促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总理阿巴斯立即采取行动,阻止类似的袭击再次发生。
  据新华社华盛顿8月19日电(记者谭卫兵、严锋)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麦科马克19日说,美国强烈谴责当天在耶路撒冷发生的自杀性爆炸事件,并敦促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采取行动解散恐怖组织。
  据新华社巴黎8月19日电 法国外交部19日发表公报,强烈谴责当天晚上发生在耶路撒冷的自杀性爆炸事件,称这一事件可能使中东和平“路线图”进程陷于危险的境地。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8月19日电 以色列外交部一位高级官员19日说,以色列总理沙龙19日晚在耶路撒冷市中心发生自杀性爆炸事件后立刻决定冻结与巴勒斯坦官方的所有接触。
  这位官员说,沙龙还决定冻结所有按计划将要实施的以巴和平步骤,包括向巴方移交两座约旦河西岸城市。


第3版(国际)
专栏:

  金正日会见我高级军事代表团
  本报平壤8月20日电 记者赵嘉鸣报道:朝鲜劳动党总书记、朝鲜国防委员会委员长、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正日今天在此间会见了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徐才厚上将率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军事代表团,并与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徐才厚向金正日转达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和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金正日也请徐才厚转达他对胡锦涛和江泽民的亲切问候。
  金正日对代表团的来访表示欢迎。他说,我们很高兴中国新的中央领导集体非常关心朝中两国关系。今天,周边环境非常复杂,但朝中关系一直很好。不管国际局势如何变化,我们要继续发展朝中两国、两军之间的友好关系。
  金正日还重申了朝鲜关于朝鲜半岛核问题的原则立场。
  徐才厚说,加强与发展两国传统友好关系是中国党和政府坚定不移的政策。我们愿与朝方一道,认真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一如既往地为发展与加强这一关系而努力。加强与发展两国军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将有助于促进两国关系的发展。我们希望通过此次访问,进一步增进中朝友好关系。
  徐才厚向金正日通报了当前中国国内的情况,并阐述了中国对朝鲜半岛核问题的看法。
  今天,朝鲜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朝鲜人民武装力量部部长金一哲次帅也会见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军事代表团一行。
  中国驻朝鲜大使武东和及武官严江枫等也参加了会见。


第3版(国际)
专栏: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呼吁
  中俄加强文化交流
  新华社圣彼得堡8月20日电(记者董龙江)正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参加“中国周”活动的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20日上午在斯莫尔尼宫发表演讲,呼吁中俄两国加强文化交流。
  赵启正在题为“以文化为纽带开创中俄友好的新世纪”的文化主题演讲中说,在中俄友好合作关系顺利发展的背景下,中俄文化交流日趋活跃,但与此同时两国间的文化交流还存在着不平衡的状况。他说,从1999年到2002年,俄罗斯有285个文艺团体到中国演出,而让人有些遗憾的是,同期中国到俄罗斯演出的文艺团体只有30个。
  赵启正表示,中国政府将进一步鼓励中国文艺团体访问俄罗斯,也希望俄罗斯政府和文化界给予支持。他还希望中俄双方加强包括作家、艺术家、音乐家和记者在内的文化界人士的交流和互访。
  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俄罗斯圣彼得堡市政府联合举办的“中国周”于20日下午正式开幕。赵启正22日将在莫斯科就中俄两国媒体合作及中国新闻界现状发表主题演讲。
  新华社圣彼得堡(俄罗斯)8月19日电(新华社记者董龙江、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赵宇)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和俄罗斯圣彼得堡市副市长兼对外联络委员会主席普罗霍连科19日在接受新华社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联合采访时,积极评价了中俄两国的文化交流。
  当天晚上,中国广东杂技团在圣彼得堡举行了“中国周”活动的首场演出。演出结束后,赵启正对记者说,中俄双方交往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而文化交往最容易获得双方人民的理解,也是双方友谊的基础。他说,中俄两国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非常重视文化交往,希望通过这种往来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他表示,中国近几年在推动中俄文化往来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并将继续努力。
  普罗霍连科首先对“中国周”给俄罗斯观众带来精彩的文化节目表示感谢。他说,俄中文化交往历史源远流长,双方有必要而且应该加强文化交往,这种交流必将促进双方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合作。他希望今后俄中双方能进一步加强文化交流,表示将邀请中国文艺团体经常到俄罗斯和圣彼得堡演出。
  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圣彼得堡市政府联合举办的圣彼得堡“中国周”活动将于20日正式开幕。中方派出了300多名文化界人士参加这一活动。他们将通过民乐、杂技、服饰和图片展等多种形式向俄罗斯观众展示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和中国人民的现代文化生活。活动将于28日结束。


第3版(国际)
专栏:人物介绍

  德梅洛
  塞尔吉奥·维埃拉·德梅洛,1948年3月15日出生于巴西里约热内卢,1974年获得法国索邦大学哲学博士,之后又获得该校人文科学博士。除母语葡萄牙语外,他还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
  1969年,德梅洛加入日内瓦的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工作。1981年他以高级顾问身份被派往黎巴嫩。1994年他在联合国驻波黑保护部队负责民政事务,1996年被任命为联合国难民事务助理高级专员,前往非洲协助人道主义工作。1997年,他任联合国紧急援助协调员兼秘书处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1999年至2002年担任联合国秘书长派驻东帝汶特别代表兼东帝汶过渡政府行政当局负责人,因其在监督东帝汶大选时的出色表现,获得国际社会广泛称赞。2002年9月出任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今年5月受命担任联合国伊拉克问题特别代表,帮助履行伊拉克战后重建的重要使命,在任期将满时遇难身亡。
  德梅洛是一名具有30多年经验的职业外交家,长年致力于处理国际难民事务,解决国际人权纠纷,具备出色的协调沟通能力和干练的工作作风,他的足迹遍及孟加拉国、苏丹、莫桑比克、黎巴嫩、东帝汶等国家及地区,在国际外交界享有极高的声望。(张蕾)


第3版(国际)
专栏:国际论坛

  野蛮行径 沉痛教训
  李学江
  19日下午,联合国驻伊拉克办事处遭遇自杀性爆炸袭击,造成联合国驻伊工作人员20多人死亡,100多人受伤。联合国伊拉克问题特别代表德梅洛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伊协调员布利克曼以身殉职。这一恐怖爆炸事件伤害巨大,举世震惊。安理会本月主席国叙利亚和5个常任理事国,欧盟、北约、拉美南方共同市场等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纷纷发表声明,对这一事件表示震惊与愤慨,强烈谴责这一针对联合国机构的“卑鄙行为”和“野蛮行径”。
  这起事件之所以引起全世界如此强烈的震惊与愤慨,是因为恐怖分子将袭击目标指向了联合国这一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为宗旨的国际组织。众所周知,联合国在伊拉克的主要使命是从事人道主义救援工作,同时还帮助伊拉克重建,为伊拉克人民提供服务。正如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拉姆查兰所指出的那样,这起爆炸事件是针对那些帮助伊拉克人民进行战后重建的人们的,因此,这种卑鄙的行径理应受到整个国际社会的谴责。
  这起爆炸事件无疑将对伊拉克的重建进程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说,这一事件“严重阻碍了国际社会向伊拉克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的努力”,并且是对国际社会“为迅速重建伊拉克”所做努力的沉重打击。黎巴嫩总统拉胡德也指出,爆炸事件将对联合国在恢复伊拉克稳定、结束目前状况的努力中发挥主要作用产生消极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恐怖行径就不仅是对联合国的侵犯,而且也损害了处于艰难困苦之中渴望早日恢复正常生活的伊拉克人民的利益。
  自美英联军4月份占领伊拉克,伊全国就已处于无政府状态。根据国际法,占领者对所占地区负有维持治安之责。占领之初,当中国驻伊大使馆遭劫难,法国伊拉克文化中心被抢掠,一些国家就曾向美英联军提出对外国使团提供保护的要求。然而,美英占领当局却对各国的合理要求置若罔闻;某些人甚至对反战国家驻伊机构遭劫兴灾乐祸。8月7日,约旦驻伊大使馆被炸,这是恐怖分子首次使用汽车炸弹袭击外国驻伊目标,造成17人死亡,60多人受伤。当时就有人提醒联军当局注意这一新的动向。但美军一高级指挥官却说,驻伊美军不大可能担负起外国驻伊机构的保卫和对伊供水、发电等民用设施的警卫工作,这要由伊方警察来负责。可事实是,伊警察部队还处于组建之中,杯水怎救车薪?显然,联军并没有认真履行国际法所规定的责任。可以认为,这一爆炸袭击是打在了联合国的身上,却也打在了美英联军的脸上。美英联军应从中吸取沉痛的教训,采取必要措施,以避免类似事件再度发生。


第3版(国际)
专栏:国际热线

  联合国驻伊机构遭袭击
  本报驻联合国记者 何洪泽
  正当联合国在伊拉克重建中发挥积极作用时,联合国驻伊拉克办事处19日遭遇恐怖分子的汽车炸弹袭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伊拉克问题特别代表德梅洛遇难。联合国驻巴格达的一位高级官员20日说,这起爆炸事件已经导致至少24人死亡,100多人受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遭遇的最严重恐怖主义袭击。
  当地时间19日下午4时30分(北京时间19日晚8时30分),一辆满载炸药的卡车开到联合国办事处所在的运河饭店大楼德梅洛办公室的下面引爆。爆炸在运河饭店前炸出一个10多米深的大坑,饭店一面墙完全被炸塌。当时饭店内正在举行新闻发布会,同时有几百人正在工作,所以伤亡十分惨重。现场燃起熊熊大火,到处是被炸毁的汽车和死伤人员,惨不忍睹。救援人员将被埋在废墟下几个小时的德梅洛挖出来时,最初报告说他身受重伤,但终因抢救无效不治身亡。由于抢救工作还在进行,究竟有多少联合国工作人员伤亡还在进一步核查之中。
  不幸消息传到纽约联合国总部,人们感到极大震惊。安理会立即举行紧急会议,听取关于事件的报告,会后立即由安理会本月主席国、叙利亚常驻联合国副代表麦克代德宣读一份主席声明,对这起针对联合国的恐怖主义行为表示最强烈的谴责。声明指出,这种疯狂攻击的目的是破坏联合国在伊拉克的重要作用。但恐怖主义行为不会破坏国际社会继续援助伊拉克人民的决心。安理会成员国将团结起来,帮助伊拉克人民重建和平与稳定。
  正在芬兰休假的安南立即中断假期,赶回纽约联合国总部。他于当天连续发表两份声明,对事件表示震惊和愤怒。他说,没有任何借口可以为这种毫无理由的谋杀行为辩解。这些受害者到伊拉克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帮助伊拉克人民恢复独立和主权,尽快重建家园。他希望看到那些制造暴行的人被绳之以法。
  安南对德梅洛遇难和联合国工作人员的伤亡感到特别悲哀。他说,德梅洛的遇难对联合国和他本人都是不幸的打击。因为德梅洛是联合国很出色的高级官员,在联合国工作了30余年,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特别是在主持东帝汶联合国过渡行政当局工作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获得国际社会和东帝汶人民的一致好评。所以当安理会通过第1483号决议,决定加强联合国在伊拉克的作用时,特别把他从现任的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的重要岗位上临时调到伊拉克,全面负责联合国在伊拉克各机构的协调工作。但德梅洛上任仅仅两个多月,就不幸遇难,联合国内的工作人员无不为之悲痛。今天,联合国总部大楼前191个成员国的国旗全部降下,联合国下半旗致哀。
  国际社会对这一恐怖事件纷纷作出反应。美国总统布什发表电视讲话,谴责爆炸的制造者是“世界文明的敌人”。法国总统希拉克谴责爆炸事件是“可耻的行为”,“是对整个国际社会的袭击”。俄罗斯外交部发表声明,称这起爆炸是试图破坏伊拉克和平进程的“野蛮行径”,说这一悲剧再次表明,国际社会必须按照联合国的有关决议,更广泛、更一致地参与推进伊拉克的和平进程。英国外交大臣斯特劳也表示,袭击是“非常残暴和不公正的”,袭击者毫无人性。
  由于还没有任何组织声称对这一事件负责,它的幕后策划者和具体执行者究竟是谁,目前尚难断定。但一些反恐专家认为,它有非常典型的“宗教极端主义特色”。而且它比目前在伊拉克不断发生的用游击方式袭击美军的行动显得更有组织性、目的性,造成的危害和影响也更大。有人推断,这次袭击符合“基地”组织的“逻辑”,但美方认为,现在就断定“基地”组织与此有关,还为时过早。
  然而,问题的严重性在于,这是一起直接针对联合国的恐怖主义行动,规模前所未有。以往恐怖袭击的主要目标是美国和西方人士,现在连联合国都成为目标,这反映出恐怖组织已经把联合国视为美国在伊拉克的“帮凶”,这对国际社会所期望的联合国在伊拉克发挥更大作用十分不利,也给联合国在其他地区的维和行动与人道主义援助工作带来更多的风险和复杂因素。所幸的是,国际社会对打击恐怖主义有着广泛的共识:尽快恢复伊拉克和平与稳定,由伊拉克人民自己选出有代表性的政府机构,行使自己的主权。可以相信,尽管联合国在这次袭击中遭受到很大损失,联合国不会改变对伊拉克的承诺,国际社会帮助伊拉克人民重建国家的决心也不会动摇。安南在返回纽约之前对记者说,“我们不会被吓倒。我们将继续工作,我们将坚持下去”。
(本报纽约8月20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通讯

  巴西痛悼德梅洛
  本报驻巴西记者 张卫中
  联合国伊拉克问题特别代表德梅洛遇难的噩耗令巴西举国沉浸在悲痛之中。国会、总统府、最高法院降半旗志哀。卢拉总统强烈谴责了发生在巴格达的针对联合国办事处的恐怖行径,对德梅洛的家庭表示深切的慰问,宣布将为德梅洛举行3天的悼念活动。卢拉还赞扬德梅洛为巴西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耀。巴西政府还将追授德梅洛“杰出成就奖章”。空军已预备好飞机,随时待命飞往巴格达接回德梅洛的遗体。
  巴西其他政府官员也对德梅洛的遇难表示悲痛。外长阿莫里姆表示,希望德梅洛的鲜血不要白流,他的死应唤醒我们同恐怖主义作斗争。这种斗争应得到多边主义的支持,得到国际法的支持。德梅洛是为和平而死,是为伊拉克重建而死。巴西议长、前总统萨尔内认为,德梅洛的死是国际外交界不可挽回的损失。
  阿莫里姆说,德梅洛是巴西杰出的外交官,深受同事们的爱戴,因为他所从事的外交活动大多处于危险环境之中。
  巴西主要媒体从今天下午起多次播放德梅洛所经历的重大国际事务的录像。一些认识德梅洛的人,无不为他的死而痛苦。佩德罗是巴西旅游部国际关系部主任,出事时正与本报记者交谈。秘书走进来告诉他这一消息,佩德罗眼中噙着泪对记者说,是美英撤军的时候了。他们连外交官的安全都不能保证,还能干什么?他说,德梅洛才55岁,他还能为人类做很多的事。
  德梅洛于今年5月被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任命为联合国伊拉克问题特别代表,并于今年6月2日抵达巴格达。面对巴格达的满目疮痍,德梅洛多次强调安全的重要性。他说,联合国驻伊办事处的首要任务是恢复巴格达的社会秩序,但是“根据我的经验,这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因为伊的国家机器已全部瓦解,需要建立法律和秩序,而我们只能在这种环境下工作,尽快在最脆弱地区建立安全,因为没有安全便一事无成”。
  德梅洛一周前还与住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母亲通过电话,叮嘱她老人家出行注意安全,这成为他最后一次与家人的联络。好心的邻居并没有将这一噩耗告诉他母亲,却不断聚集到德梅洛家中。家里亲戚也都纷纷赶来慰问。7个小时后,老人终于知道这不幸的消息。她悲痛欲绝,哭着告诉电视记者,她本来就不同意儿子前往巴格达,认为那里太危险。而儿子却回答说,要为更多人的安全奔走。
  其它拉美国家也对德梅洛的遇难表示哀悼。智利向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和德梅洛家属发了慰问电,并在官方公告中表示,智利将继续支持伊拉克人民的重建与和平工作。墨西哥政府发言人强烈谴责发生在巴格达的恐怖事件,认为恐怖主义已威胁到所有联合国成员国和联合国本身,墨西哥将继续为伊重建给予支持。
  巴西一些学者认为,德梅洛的鲜血恐难换来伊拉克和平,这是最大的悲哀,也许还会发生令人难以预料的事。(本报巴西利亚8月20日电)


第3版(国际)
专栏:

  印议会挫败反对党不信任案
  本报新德里8月20日电 记者张静宇报道:印度议会下院在19日晚的投票中以312票对186票的多数票,否决了以国大党为首的反对党提交的对瓦杰帕伊为首的印度全国民主联盟政府的不信任案。
  这是瓦杰帕伊政府自1999年10月执政以来第一次面对不信任表决。议会人民院表决前对不信任案进行了两天的激烈辩论。


第3版(国际)
专栏:

  八月十九日,联合国驻伊拉克办事处发生爆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并导致多处建筑损坏。图为爆炸发生后赶往爆炸现场担任守卫的一名美军士兵。
  新华社记者 李骥志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