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8月2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回良玉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上强调
  与时俱进做好新阶段农业综合开发工作
  新华社北京8月20日电 在20日召开的新一届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强调,做好新阶段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回良玉指出,农业综合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农业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近几年,农业综合开发工作适应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要求,指导思想更加明确,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项目管理不断加强,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改善条件、综合发展、民办公助、合力开发、规范管理”,是今后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
  回良玉强调,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继续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农村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小康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对推进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对改善生态环境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回良玉强调,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中,应着重抓好以下六项工作:一要继续增加投入。实行中央、地方、农民和社会各方面一起上,积极探索多种渠道的投入机制和形式多样的开发方式,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力度。二要突出开发重点。要按照集中投资办大事、突出重点抓关键的原则,在区域布局上,突出农业主产区和农产品优势产区;在投资重点上,突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三要完善投资政策。科学合理、实事求是地确定地方财政配套和农民筹资投劳的比例,做到每个开发项目不留资金缺口。四要强化项目管理。实行项目和资金管理有机结合,以资金投入确定项目规模,按项目管理资金,不断完善项目和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制度。五要探索运行机制。及时明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产权归属,落实管护主体,建立必要的运行管理制度,保证项目正常运转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六要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总结经验、规范管理,对实践证明和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通过法规的形式予以规范,为农业综合开发提供法律法规保障。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领导,把这项工作放在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稳定和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机构。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不断增强开发的合力。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上半年全国查出各类土地违法行为10万多起
  已将46名土地违法责任人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本报北京8月20日讯 记者夏珺报道:今年上半年全国检查出各类土地违法行为10.1万起。通过查处违法案件,加大执法力度,土地违法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国土资源部治理整顿督查办公室提供的数字显示,这10.1万起违法行为中,今年发生的有5.3万起。这些违法行为共涉及土地面积39133.33公顷,其中耕地19400公顷。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通过动态巡查及时制止2.7万起,挽回经济损失3.72亿元。有关部门已对6.2万宗案件进行查处,目前已结案4.5万宗。
  今年上半年,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已将46名土地违法责任人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其中32人受到刑事处罚;对151名土地违法责任人提出党纪政纪处分建议,已有123人受到处分。
  国土资源部有关负责人分析,今年上半年发现的土地违法行为数目比较多,主要原因是进一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工作开展以来,各地在开展自查自纠中普遍加大土地执法监察力度。同时执法监察队伍日益壮大,目前已有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立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专业队伍。此外,动态巡查制度的落实也发挥了显著作用。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政府组织引导市场机制主导
 浙江两年投资新疆四十五亿元
  本报乌鲁木齐8月20日电 记者江南报道:拥有全国最大商品棉生产基地的新疆,吸引了“纺织服装大省”浙江的众多企业,到新疆投资建立棉花生产基地;西北地区乃至中亚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新疆商贸城,6000多个摊位中约一半经营者来自东部沿海的浙江。近年来,浙江省组织、引导社会各界力量,按照市场规律和机制,积极参与新疆开发建设,有力促进了两地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共同发展。资源优势互补的浙江、新疆两省区,经济合作跃上新台阶。2001年以来,浙江在新疆投资新建、扩建500万元以上的合作项目达52项,总投资45.5亿元。
  目前,浙江在新疆年经营额百万元以上的企业有近千家,投资共40多亿元,年销售额70多亿元;浙江在新疆创办的各类市场和大型销售中心80多个,年交易额80多亿元。浙江、新疆的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不断扩大,由原先民间自发、零星分散的合作,逐步转变为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的有序推进。两地正积极探索,提高经济合作的组织化程度,完善投资保障、管理服务、组织交流等合作机制。浙江、新疆已建立经济技术合作项目联合协调会议制度,对项目进行跟踪、协调和服务,目前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均达90%以上。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湖北首批滑坡移民外迁
  秭归千将坪灾民有了新家
  本报武汉8月20日电 记者杜若原报道:8月19日,湖北秭归县千将坪村首批67户252名灾民从沙镇溪镇出发,落户到远安、枝江、当阳等地。至此,千将坪滑坡灾民安置工作全面展开。
  7月12日千将坪发生特大滑坡灾害后,宜昌市政府十分重视灾民的安置工作,迅速给接受灾民的三个安置地下达了安置计划,并向上级有关部门呈报了灾民永久性安置办法和安置工作方案。7月29日至8月3日,秭归县领导组成三个考察组分别到远安、枝江、当阳三个县(市)考察了14个安置区66个村291户,将安置地的详细资料以文字和音像的形式带回灾民家中,让灾民自主选择。据了解,由于三峡库区安置容量不够,如果在本地安置,必须重新开辟居住地,这样将不利于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因此,此次安置主要采取外迁安置和投亲靠友安置两种方式。灾民外迁安置合同、民政优抚、户口、学籍迁移等手续均由各相关部门具体负责。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赤峰震区两万多重灾户全部住进临时住所
  全国救灾物资陆续抵达灾区
  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20日电(陈辉、王逸涛)据内蒙古赤峰市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人介绍,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与当地群众连续苦干3天,搭建起了一批帐篷和棚子,使震区21185户无家可归的受灾群众于20日傍晚全部住进了临时住所。
  内蒙古赤峰地区发生5.9级地震后,有2.1万多户房屋倒塌。由于当地夜间气温降到了3摄氏度左右,赤峰市抗震救灾指挥部要求重点解决无家可归灾民的临时住所问题,尽快让重灾户住上临时住所。接到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命令后,当地驻军、武警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与受灾群众连日共同奋战,抢搭棚子和帐篷。至20日傍晚,共搭建8000顶帐篷和一批棚子,无家可归的灾民已全部入住。
  连日来,当地驻军还出动车辆抢运救灾物资,抢修被毁道路,维护社会治安,帮助灾民开展生产和生活自救,重建家园。部队指战员积极向灾区人民捐钱捐物,其中赤峰军分区捐赠了价值2万元的面粉、食用油、矿泉水等生活必需品,内蒙古军区官兵向灾区群众捐款10万元。
  据新华社林东8月20日电(李泽兵、包小翔)民政部19日傍晚紧急调拨的3000顶帐篷已陆续发放到内蒙古赤峰市地震灾区的群众手中。这是迄今为止,赤峰市接收到的最大一批救灾物资。21日之前,还将有4000顶防震帐篷陆续运抵赤峰市。
  内蒙古巴林左旗、阿鲁科尔沁旗地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连日来,来自各地的救灾物资和捐款陆续抵达灾区。目前,赤峰市陆续收到北京市捐款500万元、通辽市捐款100万元、内蒙古军区捐款10万元、社会各界捐款上百万元,以及棉衣(被)1500套和粮食等救灾物资。
  赤峰市和受灾旗县也拨出830万元专款用于灾民的转移安置工作。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10城市被评为首批节水型城市
  本报北京8月20日讯 为加大城市节水工作力度,提高社会节水意识和水资源忧患意识,由建设部等部委发起的创建“节水型城市”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0个城市日前被评为首批“节水型城市”。
  被评为首批节水型城市的有:北京、上海、济南、青岛、大连、杭州、徐州、太原、郑州、唐山。
  建设部负责人强调,开展创建“节水型城市”活动是一项全国性活动,应当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的重要标志。建设部将会同国家发改委进一步加大创建“节水型城市”的工作力度。(姚瑜坪)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我也要当一名白衣天使”
  王科 魏宇娜
  8月20日上午,大连广电中心演播大厅,千名听众眼含泪水。全国抗击非典战斗英雄模范事迹报告团的郝瑞珩、张雁灵、鲍琳琳、吴子刚、黄丽坤、潘淑珍6位成员的报告让人又回到那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抗非典时期……
  由中组部、中宣部等联合组织的抗击非典战斗英雄模范事迹报告团一行13人,历时1个月,巡回8省作报告。大连是他们此行的最后一站。
  10时30分,报告接近尾声,拍红了巴掌的听众久久不肯离去。曾在小汤山医院工作过的驻大连某部的护士们,走到台前与报告团成员、参加过抗击非典的一线医护人员深情相拥。曾经奋战在抗非典一线的杨弘忍着泪水对记者说:“今天,我仿佛又回到了那段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战友并肩作战的时期,我非常自豪。我们付出的是智慧和爱心,收获的是无价的真情!”一名少先队员拥着一位英模说:“将来我也要当一名白衣天使!”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一座沼气池每年可为每个农户增收近千元
  宁夏农村能源建设造福10万农户
  本报银川8月20日电 记者杜峻晓报道:在盐池县农村,记者目睹一农妇将一壶凉水放在太阳灶上,10多分钟水就开了,既省钱、又方便、还干净;在平罗县农村,农户用沼气烧饭,沼渣和沼液用来肥田,一座沼气池每年可为每个农户增收近千元。宁夏回族自治区于今年初开展的农村能源建设,已使区内10万农户受益,农民对能源建设有了新的认识。
  今年,宁夏实施农村小型能源公益项目和户用沼气基本建设项目。农村小型能源公益项目涉及6个县、32个乡镇、29个村、20所学校。计划建设户用沼气池2210口,小型沼气工程2处,太阳房20处,太阳灶4700台,节能炕2700铺,节能灶480台。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图文广角

  京沪线:为第五次提速作准备
  从今年8月起,京沪线第五次提速改造工程完成组织、设计、准备工作,进入全面施工阶段。整个改造工程将于2003年12月底之前完成,确保2004年4月实行全线第五次大提速,预计提速后从北京到上海的快车只需要11个小时。图为8月20日,济南铁路分局泰安工务段职工在京沪线泰安段曲线半径改造工程上施工,为第五次大提速做准备。 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