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8月2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体育)
专栏:

  大运会中国代表团出征
 力争十枚以上金牌
  据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 (记者王镜宇)参加第二十二届世界夏季大学生运动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段世杰19日表示,中国代表团在本次大运会上的初步目标是争取夺得10枚以上的金牌。
  中国代表团团部及击剑、跆拳道、网球等项目的参赛队共78人19日上午飞往韩国釜山,然后转乘汽车前往大邱,参加在那里举行的大运会。
  来自170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0多名运动员、官员和新闻记者将参加本次大运会,中国代表团由336人组成。2001年在北京举行的大运会上,精英尽出的中国代表团总共夺得54枚金牌,名列金牌榜和奖牌榜榜首。
  又讯:
●世界大学生体育联合会第二十八次全会19日在此间召开,会议选举中国大体协主席章新胜为世界大体联副主席。这是中国人首次当选世界大体联副主席。
  ●韩国大邱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组委会主席曹海宁19日在大邱宣布,朝鲜代表团将于20日分两批到达,参加第二十二届世界大运会。


第8版(体育)
专栏:

  足球世青赛中国队战平墨西哥队
  本报讯 8月20日凌晨,出征芬兰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17岁以下)的中国队在最后一场小组赛中以3∶3战平墨西哥队,姜晨为中国队攻进两球,王永珀也有一球入账。中国队三场小组赛的战绩为1平2负积1分,列小组第四。


第8版(体育)
专栏:

  抓机遇 壮身体 勤动脑
  ——年维泗寄望年轻球员
本报记者 汪大昭
  在重庆鑫源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赞助中国球员邵佳一加盟德国慕尼黑1860足球俱乐部的协议中,规定分期分批选派中国U—17年龄组球员赴德国接受培训。第一批选中的两名球员吕征和何腾飞分别来自鲁能泰山和重庆力帆俱乐部,9月初可望成行。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不过,足坛前辈年维泗语重心长的一番叮嘱,让人觉得珍惜机会、学有所成,其实很不容易。
  年维泗说,选拔青少年球员出国深造,一定要挑有潜质、有脑子、身体结实的,这样的球员学有所成,才能使付出赞助的企业得到回报,球员个人有所收获。不然,光是嘴上说去过德国,什么用也没有。
  年维泗认为,中国足球缺的是主教练,能作主的教练,缺的是球星。西班牙皇家马德里队在北京与中国龙队比赛,为什么光是工人体育场的主席台上就坐了80多位副部级干部?因为皇马阵容当中有贝克汉姆等六大天王,还是球星的吸引力大。“前两天看电视转播中国青年队参加U—17世界青年锦标赛,在领先的情况下输给了哥伦比亚队。有议论说是裁判执法有问题,我看别老怪裁判。我当教练的时候,领导上明确强调不许怨裁判,输了球,我心里也委屈过,现在想想,强调不许怨裁判是有道理的。假如真是执法不公,第一个球就能够吹掉,根本不让你领先。中国队先进球,场面还占优势,为什么近在门前的球踢不进去,那该不是裁判不让你踢吧?这时候就需要球星。”
  年维泗是中国足球第一批出国“留学”的球员之一,对在足球发达国家受训有深切的感受。“1954年,我入选中国青年队到匈牙利学习,1米76的身高打中锋,放到现在算是矮个了。那时候锋线的‘快马’只有1米60,现在差不多都是1米80,为什么就是踢不出来?”听说即将赴德国培训的小球员身高1米84,年维泗说:“这么年轻,身体条件这么好,要多练力量,别瞎减肥,到场上弱不禁风,一碰就倒,最后弄一身伤。还要多动脑子,不能像中国龙队对皇马时,有些队员忙了半天连球都拿不着。”
  重庆鑫源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未来几年之内将会选拔40余名小球员到慕尼黑1860俱乐部受训。对此,年维泗认为,足球改革的成就在于足球运动社会化,不与社会经济结缘,足球运动很难发展。他真心希望小球员们抓住机会,积极进取。


第8版(体育)
专栏:

  体操世锦赛女团预赛
 中国队暂居首位
  本报阿纳海姆8月18日电 记者李长云报道:第三十七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团体预赛今天结束,中国姑娘们出人意料地力压罗马尼亚、美国、俄罗斯等强队,以148.671分的成绩占据首席。在女子个人全能方面,西班牙选手戈麦斯排名第一,中国小将范晔位居第四,张楠和康欣排名第十五和第十八位。俄罗斯名将霍尔金娜位居第三。
  中国女队在今天上午登场亮相,由张楠和康欣领衔的小将们发挥出色,尤其是在强项高低杠和平衡木上更是得到了37.499和38.224的高分,在所有参赛队中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一。小将范晔在平衡木上得到了9.712分,在所有参赛选手中高居榜首。中国队在平衡木项目上的惊人高分也令美国观众为之折服,在换项到自由体操的转场过程中,看台上的观众都破天荒地为中国姑娘们欢呼。也许是受到观众们热情的激励,小姑娘们在以往的弱项自由体操比赛中也有出色表现,分数名列参赛队“老三”,并最终以预赛第一名的成绩跻身决赛。
  赛后,中国女队教练陆善真表示,之所以有如此的“意外之喜”,是因为中国女队没有压力。“其实我们发挥一般,还有潜力等着在决赛中挖掘。预赛第一不算什么,关键是决赛,各队在那时才会拿出真功夫。”陆善真说。
  陆善真表示,这次中国女队的目标是拿奥运会参赛权,希望大家对女团决赛别有“太多想法”,而教练们的任务则是给队员们减压,让大家一身轻松地参加决赛。  对于参赛选手,陆善真也进行了一番评价,他认为张楠表现一般,而范晔、林莉表现不错。陆教练特别提到了霍尔金娜,认为她仍然是最好的,有能力在个人全能的较量中夺冠。中国姑娘们将在与诸多世界好手的较量中“力争取得不错的成绩”。(附图片)
  中国小将林莉在高低杠比赛中。
  新华社记者 赵迎新摄


第8版(体育)
专栏:

  体操赛场伤兵多
  本报记者 李长云
  第三十七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刚刚开赛几天,就有包括白俄罗斯男选手伊万科夫等名将在内的几十名运动员由于伤病退出比赛,而俄罗斯女将霍尔金娜等选手忍着伤痛还在场上拼搏。由于动作高难使得运动员伤病明显增多,这一问题已引起参赛各国官员、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强烈不满,他们或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或通过向大会申述等形式呼吁人们关注受伤病威胁的体操选手。
  上届体操世锦赛男团冠军白俄罗斯队之所以被挤出决赛,就是因为多名运动员有伤影响了正常发挥。在中国队的7名参赛男选手中,有4人在赛前训练高难度动作时受伤,不得不从国内招来冯敬赴美救急。只是后来队里权衡利弊,还是决定让几名选手带伤参赛,冯敬空跑一趟。
  中国体操队总教练黄玉斌对体操比赛过度追求高难动作表示异议。黄玉斌说:“新的评分标准迫使运动员在比赛中一味追求高难度的动作,这势必导致伤病的大量出现,这种做法有些背离体育的基本精神。在中国男队里,就有滕海滨、杨威、梁福亮受伤,造成中国队在人员安排上可选择的余地很小。”
  随着比赛的逐步深入,每天都有运动员在赛场上受伤。昨天,两名美国小姑娘因伤退出比赛时流下了遗憾的眼泪。今天,俄罗斯又有两名选手退出比赛,他们的表情同样十分痛苦和懊丧。运动员踌躇满志地出征世锦赛,却因意外的伤病中途退出,甚至从此无法继续从事体操运动,这样的打击对于运动员来讲确实太大。
  为了减少伤病,中国男队决定在男团决赛中以稳取胜。对于中国队的“保守政策”,有记者问这样会不会影响到运动员的发挥?如果其他国家做出了高难动作,中国队会不会感受到压力?黄玉斌表示:“不出错就是成功。对于中国运动员来说,没有最大的把握,就要以稳为主。”
  (本报阿纳海姆8月18日电)


第8版(体育)
专栏:

  有悬念更有信心
  ——黄玉斌谈男团决赛
  本报记者 李长云
  尽管中国男队在第三十七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资格赛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但中国体操队总教练黄玉斌表示:“失误有助于总结经验,决赛才更加重要。”展望明天的男团决赛,黄玉斌非常自信地说:“中国队夺取男团冠军希望很大,当然新规则将使决赛充满戏剧性,冠军争夺也将充满悬念。”
  “中国队此次参赛的最大目的就是为明年雅典奥运会锻炼队伍,所以派上了一些新人。虽然场上出现了失误,但年轻人有些失误是允许的,他们需要比赛经验。”黄玉斌说。
  中国队在资格赛中,4项6人次进入单项决赛,其中,肖钦列鞍马第一,李小鹏则包揽双杠和跳马首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的小将肖钦,他在鞍马比赛中得到了9.812分,比罗马尼亚队的“鞍马王”乌兹卡的得分还要高出0.037分,有个加拿大裁判还给了10分,这在1992年以后的国际大赛上是从没有过的。肖钦的“一战成名”在裁判心中有了一些“印象分”,对他参加男团决赛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将有很大帮助。和肖钦一样同为18岁的滕海滨也在有伤在身的情况下表现出非常高的水平,以预赛第七的身份闯入鞍马决赛。
  黄玉斌说:“虽然美国队和日本队资格赛的成绩列前两位,位居中国队之前,但中国队的整体实力比他们强,只是在资格赛的排兵布阵上有所保留。在决赛中,中国队6个项目都有实力最强的搭配组合,而美国队和日本队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决赛中大家比的是稳定性、成功率。只要不出现大的失误,中国队就很有可能夺冠。对此,我和全队都充满信心。”
  (本报阿纳海姆8月18日电)


第8版(体育)
专栏:

  8月19日,牧民选手们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举行的“中国·乌拉特中旗首届国际那达慕大会”上表演套马。
  新华社记者 廖宇杰摄


第8版(体育)
专栏:

  全国象棋甲级联赛今日开张
  本报北京8月19日讯 记者李中文报道:今日,中国象棋协会和广西银荔集团终于在京宣布:2003年“千年银荔杯”全国象棋甲级联赛将于8月20日在北京金色假日酒店正式开赛。
  全国象棋甲级联赛已经酝酿了4年之久,在广西银荔集团的大力支持下今日终于得以隆重推出。8月20日,国内14支象棋甲级队将进行首轮角逐。首届象棋联赛共进行13轮,首轮比赛采用赛会制,其余12轮比赛将分别在指定的主场进行,每队需进行主客场比赛各6轮。每轮比赛时间定在每周三下午。另外,本次比赛为象棋团体赛,采用临时定台制,每队上场比赛棋手4人,每场比赛设一局快棋,快棋台次在双方提交上场棋手名单后,由裁判长主持抽签决定。
  8月19日进行了首轮比赛对阵形势抽签。对阵形势如下:上海金外滩队对湖北中盐宏博队,云南红酒业队对北京金色假日酒店队,黑龙江哈药总厂队对四川七曲山队,河北置业房产队对开滦股份队,吉林天兴棋牌俱乐部对沈阳队,广东王老吉队对上海浦东花木广洋队,火车头队对江苏新奖队。


第8版(体育)
专栏:

  2003年中国长城轻型飞机挑战赛受关注
  本报讯 2003年中国长城轻型飞机挑战赛自立项筹备以来,即以促进我国西部经济发展的积极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赛事的组织者希望通过赛事整合西部的独特资源,展示西部各地特有的风土人情。这项赛事虽处于筹备中,但在社会上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赛事活动的总策划人李宝玉表示:“挑战赛的开闭幕式分别设在万里长城的东西两端,而参赛飞机将沿万里长城的路线飞行,势必将带动当地及周边的旅游资源开发。这项活动以庆祝航空百年为主题,也必将吸引大量海内外团体及游客前来观看。可以想见,东西呼应、声势浩大的2003年中国长城轻型飞机挑战赛必将带来巨大的社会影响。我们已经为这项赛事的成功举行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据了解,在赛事筹备过程中,不少企业看到了其中的商机,纷纷咨询参与。活动正呈现出井然有序、快速发展的景象。(曹翔)


第8版(体育)
专栏:

  《世界冠军风采》画册闪亮登场
  本报北京8月19日讯 记者王霞光报道:在北京奥运工程全面启动的氛围中,一部汇集当代中国体坛世界冠军英姿的大型摄影画册《世界冠军风采》的首发暨赠书仪式8月19日在北京举行。中国摄影出版社将《世界冠军风采》画册分别赠给国家图书馆、中国奥委会和北京奥组委。
  该画册以纪实的手法和艺术的风格,再现了中国体坛100位世界冠军在国际大赛中拼搏夺冠的精彩瞬间,歌颂了中国体坛精英为国争光、进军奥运的豪情壮志和非凡气概。画册文字为中英文对照,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南风化工集团资助、中国体育报业总社高级记者杨昌忠拍摄。
  杨昌忠是资深的体育摄影记者,专职体育摄影28年来,他采访过上千次国内外大型体育比赛,拍摄了42个体育项目的503个中国世界冠军,发表过万余幅摄影作品和上百篇理论文章,在国际体育记协举办的世界体育摄影大赛中4次获奖。
  中国摄影家协会负责人、体育摄影工作者以及世界冠军代表杨波和世界冠军的教练张燮林等出席了《世界冠军风采》画册的首发式和捐赠仪式。中国奥委会代表在接受赠送的画册后表示,《世界冠军风采》的出版不仅宣传了中国体育事业的成就,而且为中国体育留下了一批珍贵的资料图片。(附图片)
图为中国奥委会代表接受赠书。
  本报记者 王霞光摄


第8版(体育)
专栏:运动·人生

  走下赛场的邓亚萍
  潘明娟
  尊重师长
  初见邓亚萍是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一间小会议室里。这是学校为邓亚萍将要就读于清华而安排的一次师生见面会。当我们几位授课老师见到邓亚萍时,不约而同地惊叹:原来邓亚萍是一个很文气、标致的姑娘。那天,她穿了一件很得体、很时尚的黑色外衣,长长的披肩发,白净的肤色,完全扫净了先前在屏幕上看到的固有形象:永远的运动服,永远的拼拼杀杀。
  此后,在课上课下断断续续几年的交往中,我亲身感受了另一个邓亚萍———脱下“战袍”、生活中的邓亚萍。
  邓亚萍学的是外语专业,因此,与她接触最多、帮助最大的是几位外语系的老师,尤其是系主任程慕胜老师。程老师精通英语,为人谦和。邓亚萍师从于程老师,受益匪浅。
  一天,邓亚萍来找我,让我看一看她写的哲学总结在语言文字上还有没有问题。和她一起来的,还有程老师。当时我有点儿纳闷,为什么程老师和她一起来了呢?过了两天,邓亚萍来取总结,她告诉我说:“程老师的爱人去世了。”我很震惊。她接着说:“程老师的女儿在美国,身边没有人,所以我有空就去找程老师,陪陪她。”原来如此。她说得很平淡,我的心里却很不平静。
  2001年在赴英国诺丁汉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前,邓亚萍热情地邀请教过她的老师共进午餐。午餐结束后,她让服务员把未吃完的精制面点打上包,然后自己很细心地把它放在塑料口袋里,系上袋口。她提着塑料口袋,我们一起往外走。一边走,她一边悄声对我说:“这是程老师最爱吃的,给程老师带回去,免得她晚上再做饭了。”这一回,我是惭愧到家了,怎么年长的我反而没有年轻的她想得那么周到呢?
  在英国学习期间,邓亚萍曾几次因事回北京。每次回来,她都要到清华向老师报个到:“我回来了。”每次回来,不管再忙她也要抽空看看程老师和其他老师。好像一个出远门的孩子,终于回到了久别的家一样。清华是她的家,老师是她的亲人。
  一个学生毕业以后再回母校看望老师,这是常有的事。但是能做到像她这样执著、这样不间断的确实不多。更何况她还是个“大忙人”。
  平时我们常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试想,一个狂妄自大、目中无人的人,心里怎么装得下“老师”二字?
  心灵之光
  名人的头上往往缀满了光环。那至高的荣誉,耀眼的奖杯、奖牌,在鲜花和掌声中站在高高的领奖台上,走在长长的红地毯上,着实让人羡慕、追逐、崇拜。
  一个人能卓尔不群,光彩夺目,那是在他的事业中早就注入了不可磨灭的意志和力量,理应受到人们的尊重。然而,如果一个人的光辉不仅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别人,那光辉则是从生命中射出的亮闪闪的心灵之光。它能令人震撼,给人启迪,使人感悟。
  两年前的这件小事,对叱咤乒坛、18次乒乓球世界冠军获得者邓亚萍来说,实在是微不足道,但是它一直让我不能释怀。
  那是邓亚萍在清华即将毕业的前夕。有一天,她来找我,手里拿了一份打印好的文章,非常礼貌地说:“潘老师,这是我哲学课的总结,请您看一看,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请您帮助修改一下。过几天我再来取。”修改文章是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当即答应下来。一番对话后她便匆匆离去。
  我仔细阅读了她写的这份足有四五千字的哲学总结。内容很充实,既有理论上的阐述,又能联系实际用哲学观点分析打球的战略战术。也许因为这是她在清华毕业之前完成的最后一次作业,所以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清华的无限依恋,并表达了在离开清华以后,自己将不负众望矢志不移地致力于体育事业的决心。
  几天后,我把改过的文章给了邓亚萍。对一个老师来说,这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我从教30多年,修改了数以万计的文章,因此,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又过了几天,在校园里遇到了她,她一方面表示对我的谢意,同时又很认真地对我说:“我把两份总结都交给了哲学老师,跟老师讲清楚了其中一份是我自己写的,另一份是请语文老师修改过的。”我的心为之一动,一时语塞,竟不知如何说好。我没有想过她会把自己写的原稿也交上去,并向老师作了说明。
  事情已经过去两年多,也许当时邓亚萍就觉得这样做很正常,也没有把它放在心上。但是,这件事在我心中掀起的波澜却一直不能平静。我一直想告诉人们一个真实的、襟怀坦白的邓亚萍;一个不仅骁勇善战、所向披靡,而且又有着纯洁、美丽心灵的邓亚萍。
  把握自己
  如今,人们的观念同计划经济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在择业上,个人的意愿成了主导,应该说,这种开放,为年轻人开启了一扇通向理想之巅的大门。于是“跳槽”现象就不足为怪。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不断更改自己的择业方向,以适应市场的需求,是完全有必要的。
  我不反对“跳槽”,如果跳到一个能充分发挥自己才能、让自己心满意足的“槽”里,于人于己都是幸事。机遇迟迟而来,大器晚成,没有什么不好。
  不过话说回来,这“槽”是不是跳得越多越好,恐怕谁也不敢打保票。一年之中择几次业,换几个工作,换来换去总不如意,结果耗费了许多财力和精力。再说,要做好一项工作,是需要相对稳定的环境和时间做保证的。整天忙于换岗就业,怎么还有心思做好工作。
  在我看来,不少频繁跳槽者,其实是对自己的现状和未来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想法,而是想入非非。看着哪个好就想干哪个,很少考虑自己的特长是什么,自己适合做什么,这种择业就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我十分感叹邓亚萍的选择。她了解自己,了解市场,目标十分明确。
  初进清华,我和其他老师都曾问过她,你毕业以后打算干什么?每次,她几乎都不用思考,脱口而出:从事体育事业。为了追求她所熟悉和热爱的体育事业,她大胆地、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外语专业。因为,按规定,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成员工作时必须要用英语或法语进行交流,不会英语,就无法承担运动员委员会的重任。
  经过不懈努力,她从清华外语系毕业以后又进了英国诺丁汉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最后又到英国剑桥大学读博士。她一步步走下去,一步步攀登,犹如她当年打球一样,虽艰难,但不动摇,不退缩。
  我不得不佩服这个年轻人,又是个名人,在充满诱惑、浮躁的社会大环境下,能如此稳重而又准确地给自己定位。
  明确的目标、果敢的选择,缩短了她从一个顶峰向另一个顶峰攀登的路程,拉近了今天和明天的距离。(附图片)
图为2001年邓亚萍在莫斯科为北京申奥尽心尽力。
本报记者 王霞光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