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2003-08-20

2003-08-20新闻联播 文字版

奔驰(中国)杯《产品质量法》知识竞赛——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实施十周年

第14版(立法与执法)<br/>专栏:<br/><br/>  奔驰(中国)杯《产品质量法》知识竞赛<br/>  ——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实施十周年<br/>  主办单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务院法制办、司法部协办单位: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有限公司<br/>  支持单位:浙江洁丽雅毛巾有限公司、卜内门太古漆油(上海)有限公司<br/>  承办单位:中国国门时报社<br/>  参赛须知<br/>  一、本次知识竞赛活动为书面竞赛和网上竞赛同时进行,参赛者有效答卷为一张,空白答题卡可以复印,填过答案的答题卡复印无效。<br/>  二、竞赛的参与对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组织、实施生产和销售成品的各种所有制的生产企业、商业企业、从事各种服务贸易类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机构、社会团体。<br/>  三、参赛方式:个人参赛,参赛者以个人的名义参加书面或网上竞赛答卷,参加个人获奖项目的抽奖;集体参赛,参赛者以单位或行政部门的名义参加竞赛,在答题卡上加盖单位或部门公章,注明集体参加答卷的人数(5人以上),参加团体获奖项目的抽奖;网上竞答的参赛者只能以个人参赛方式进行。<br/>  四、本次竞赛奖项:1、个人奖:一等奖10名,各奖励价值3000元人民币的奖品;二等奖30名,各奖励价值1000元人民币的奖品;三等奖200名,各奖励价值500元人民币的奖品;纪念奖500名,各奖励价值60元人民币的纪念品。2、团体奖:一等奖两名,各奖励价值3000元人民币的奖品;二等奖5名,各奖励价值2000元人民币的奖品;三等奖10名,各奖励价值1000元人民币的奖品。3、组织奖:10名,各奖励价值1500元人民币的奖品。<br/>  五、答题方法:卷面设60道试题,每个题目设有A、B、C、D四个选择答案(正确的只有1个)。请参赛者将选择的答案,按下列方法填入答题卡中相应的圆圈内:若选择的答案为A,请把答题卡相应试题中A答案的圆圈涂黑。答卷请用圆珠笔或钢笔,涂改无效。<br/>  六、本次竞赛试题答案请详阅:《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参赛者可登录参赛网站查阅。发布试题的媒体为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法制日报、中国质量报、中国国门时报。网站为国家质检总局网、中国质量信息网、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中国普法网、新华网、搜狐网、中国国门时报网。<br/>  七、参赛者请在答题卡上方详细、工整地填写自己的姓名(集体参赛填写单位或部门名称)、身份证号码(集体参赛填写答卷人数)、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答题卡填好后,请沿线剪下,装入标准信封,贴足邮票。请寄:奔驰(中国)杯《产品质量法》实施十周年知识竞赛活动组织办公室收。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22号,邮编:100026。<br/>  参加网上竞赛者,请登录国家质检总局网(www.aqsiq.gov.cn)、中国质量信息网(www.cqi.net.cn)、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www.chinalaw.gov.cn)、中国普法网(www.legalinfo.gov.cn)、新华网(www.xinhuanet.com)、搜狐网(www.sohu.com)、中国国门时报(www.cngm.org.cn)网站,按照网上答题须知竞答。<br/>  八、答题卡回收截止日期(以当地邮戳为准)和网上参赛截止日期为2003年9月15日。过期邮寄或送达的答题卡均视为无效,身份证号码相同的答题卡只有一张为有效答卷。<br/>  九、本次竞赛中奖名次、名单在公证机关现场监督下,计算机随机抽取的方式产生。抽奖日期为2003年9月25日,并拟于9月底或10月中旬在北京举办《产品质量法》实施十周年知识竞赛颁奖大会,次日在《中国国门时报》、《中国质量报》和参加竞赛活动的网站上公布获奖名单及正确答案,敬请关注。<br/>  十、竞赛活动办公室联系电话:(010)64194161/62。<br/>  竞赛试题<br/>  1.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在我国出售的进口商品须有中文说明书,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 )。<br/>  A.提高产品质量<br/>  B.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br/>  C.确保商品价值顺利实现<br/>  D.提高国产商品的市场竞争力<br/>  2.生产者、销售者的下列行为,除一种情况外凡构成犯罪的,都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这种情况是( )。<br/>  A.销售者销售失效、变质的产品的行为<br/>  B.销售明知是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的行为<br/>  C.生产者在其生产的产品中掺杂、掺假的行为<br/>  D.生产者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的行为<br/> 3.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请求权,在造成损害的缺陷产品交付最初消费者满( )年丧失;但是,尚未超过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br/>  A.二<br/>  B.十<br/>  C.十五<br/>  D.二十<br/>  4.某村十余户农民从甲供销公司购得乙农药厂生产的“立杀净”杀虫药,按说明喷洒于农作物上,但虫害有增无减,以致错过灭虫时机,当年农作物欠收,损失4万余元。经查,该杀虫药系乙农药厂未按标准生产的劣质农药。下列关于此案的判断,哪个是正确的?( )<br/>  A.该十余户农民应以乙农药厂为被告要求赔偿损失<br/>  B.该十余户农民应以甲供销公司为被告要求赔偿损失<br/>  C.该十余户农民既可以甲供销公司为被告,也可以乙农药厂为被告要求赔偿损失<br/>  5.王某在电脑公司购买一台电脑,使用10个月后出现故障。在“三包”有效期内,经两次修理仍无法正常使用。此时市场上已无同型号电脑。依照有关法律规定,该事件应如何解决?( )<br/>  A.王某只能要求再次修理<br/>  B.王某只能要求调换其他型号的电脑<br/>  C.电脑公司应无条件退货或予以更换<br/>  D.电脑公司应予退货,但可抵销折旧费<br/>  6.按《产品质量法》规定销售者的下列行为可以减轻或从轻处罚的是( )<br/>  A.不知道该产品是《产品质量法》禁止销售的产品;<br/>  B.提供出产品的进货渠道;<br/>  C.举报出该产品的生产窝点;<br/>  D.有证据证明其不知道该产品为禁止销售的产品,并如实说明其进货渠道;<br/>  7.社会团体、中介机构对产品质量作出承诺不实,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与产品生产者、销售者承担连带责任。“连带责任”是指( )<br/>  A.民事责任  B.行政责任  C.罚款或罚金 D.理事责任<br/>  8.下列产品中应予以销毁的是( )<br/>  A.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产品,失效、变质的产品;<br/>  B.伪造产地、伪造或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的产品;<br/>  C.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产品;<br/>  D.实际质量与产品标明的质量不符的产品;<br/>  9.下列产品属于《产品质量法》调整的范围是( )<br/>  A.农产品质量;B.建筑工程质量;C.食品卫生质量;D.建筑材料质量;<br/>  10.下列产品中哪种产品质量适用《产品质量法》调整( )<br/>  A.原煤  B.电视机  C.籽棉  D.饲养的鱼<br/>  11.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应当有( )或者中文警示说明。<br/>  A.警示标志  B.质量标识  C.质量合格证明 D.失效日期<br/>  12.销售者不得销售失效、变质的产品。失效变质是指( )。<br/>  A.产品失去本来应有的效力和使用价值<br/>  B.超过安全使用期限<br/>  C.超过有效使用期限<br/>  D.超过失效日期<br/>  13.《产品质量法》中规定,对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行为罚款幅度为( )。<br/>  A.货值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br/>  B.货值金额20%以上一倍以下<br/>  C.货值金额50%以上三倍以下<br/>  D.货值金额等值以下<br/>  14.《产品质量法》规定,拒绝接受依法进行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行为,给予警告、( )。<br/>  A.吊销营业执照<br/>  B.责令停止生产、销售<br/>  C.责令停止整顿<br/>  D.责令改正<br/>  15.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向社会推荐生产者的产品或者以监制、监销等方式参加产品经营活动的,由( )责令改正,消除影响,有违法收入的予以没收,可以并处违法收入一倍以下的罚款。<br/>  A.产品质量监督部门<br/>  B.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br/>  C.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公安机关<br/>  D.产品质量检验部门的上级机关或监察机关<br/>  16.服务业的经营者将失效、变质的产品用于经营性服务的,责令停止使用;对知道或应当知道所使用的产品属《产品质量法》规定禁止销售的产品的,按照违法使用产品的( )的罚款。<br/>  A.货值金额二倍以下<br/>  B.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br/>  C.货值金额三倍以下<br/>  D.货值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br/>  17.生产者、销售者对抽查检验的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验结果之日起( )日内向实施监督抽查的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其上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申请复检。<br/>  A.七  B.十  C.十五  D.三十<br/>  18.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br/>  A.一  B.二  C.十  D.二十<br/>  19.销售者不得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 )的产品和失效、变质的产品。<br/>  A.限制使用 B.未经检验 C.停止销售 D.未经认证<br/>  20.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经( )考核合格后,方可承担产品质量检验工作。<br/>  A.县级人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br/>  B.市(地)级人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br/>  C.省级人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br/>  D.国家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br/>  21.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同时支付的,先承担( )责任。<br/>  A.民事赔偿  B.刑事  C.缴纳罚款  D.缴纳罚金<br/>  22.裸装的食品和其他根据产品的特点难以附加标识的裸装产品,( )附加产品标识。<br/>  A.可以  B.必须  C.应当  D.可以不<br/>  23.《产品质量法》规定的货值金额以违法生产、销售产品的标价计算;没有标价的,按照同类产品的( )价格计算。<br/>  A.成本  B.市场  C.出厂  D.采购<br/>  24.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建立健全内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严格实施( )以及相应的考核办法。<br/>  A.岗位质量规范<br/>  B.全面质量管理<br/>  C.质量责任<br/>  D.质量目标考核<br/>  25.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和其他国家机关有包庇、放纵产品生产、销售中违反《产品质量法》规定的行为的,依法追究其( )的法律责任。<br/>  A.主要负责人<br/>  B.负责人<br/>  C.工作人员<br/>  D.一般工作人员<br/>  26.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责的,依法追究( )责任。<br/>  A.行政  B.民事  C.刑事  D.连带<br/>  27、新修改的《产品质量法》是何时起施行?( )<br/>  A.2001年1月9日<br/>  B.2000年9月1日<br/>  C.2001年9月1日<br/>  D.2000年1月9日<br/>  28.拒绝监督抽查的企业的产品,按下列哪种方式论处?( )<br/>  A.合格  B.不合格  C.待定  D.查封<br/>  29.下列几项中哪一项不属于以假充真?( )<br/>  A.工业酒精兑制成“白酒”<br/>  B.用工业用猪油冒充食用猪油<br/>  C.用普通茶叶冒充减肥茶<br/>  D.用自来水冒充矿泉水<br/>  30.在下列三种工程建设质量问题中,( )的问题可以直接依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处理。<br/>  A.屋顶漏水  B.墙面开裂  C.钢窗不符合标准<br/>  31.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以( )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br/>  A.抽查  B.全面检查  C.抽查和全查<br/>  32.推行质量体系认证制度,应当遵循( )的原则。<br/>  A.自愿  B.强制  C.自愿和强制相结合<br/>  33.国家根据( )质量管理标准,推行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br/>  A.国际通用的  B.国家  C.行业<br/>  34.产品质量经认证合格的,准许在产品或其包装上使用( )。<br/>  A.企业体系认证证书<br/>  B.产品质量认证证书<br/>  C.产品质量认证标志<br/>  35.产品或其包装上的标识,应当有( )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地址。<br/>  A.中文  B.中文或英文  C.中文或拼音文字<br/>  36.产品使用性能虽然( ),但是,生产者作出说明的,仍可以销售。<br/>  A.存在瑕疵  B.存在缺陷  C.不符合强制性标准<br/>  37.在下列三种产品质量问题中,( )属于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br/>  A.电热水器漏电<br/>  B.电视机图象不清<br/>  C.电冰箱制冷效果差<br/>  38.在下列三种产品中,( )的产品标识上,必须注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失效日期。<br/>  A.饮用矿泉水  B.洗衣机  C.皮鞋<br/>  39.销售者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的主要目的是,验明( )。<br/>  A.产品的内在质量<br/>  B.产品的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br/>  C.产品的认证标志和名优标志<br/>  40.某毛线厂生产的一批毛线属三等品,在产品标识上却标记为一等品。该行为属《产品质量法》规定的( )行为。<br/>  A.以次充好<br/>  B.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br/>  C.以假充真<br/>  41.因产品缺陷造成人身伤害和他人财产损失的,在( )的情况下,生产者可以不承担赔偿责任。<br/>  A.超过产品保修期<br/>  B.消费者使用不当<br/>  C.生产者能够证明该生产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br/>  42.因产品缺陷造成人身伤害的,受害人( )要求赔偿。<br/>  A.只能向该产品的生产者<br/>  B.只能向该产品的销售者<br/>  C.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或销售者<br/>  43.一户人家的高压锅突然爆炸,一人被锅盖击中头部死亡。据鉴定,爆炸的直接原因是设计有问题。生产者承担产品质量责任的依据是( )。<br/>  A.产品的购销合同约定<br/>  B.产品存在的缺陷<br/>  C.产品的明示担保条件<br/>  44.产品或包装上的标识,按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所有产品都应当具有( )。<br/>  A.3C标志<br/>  B.名牌产品标志<br/>  C.产品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称和含量<br/>  D.生产厂的厂名、厂址<br/>  45.《产品质量法》中规定的判定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是否合格,以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 )为依据。<br/>  A.国家标准  B.国际标准<br/>  C.地方标准  D.企业标准<br/>  46.世界上第一个发明汽车的人是谁?( )<br/>  A.保时捷  B.麦巴赫  C.福特  D.卡尔奔驰<br/>  47.按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主要包括:严格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等几个方面。<br/>  A.保持产品原有的质量<br/>  B.保持销售产品的标识<br/>  C.接受质量监督检查<br/>  D.赔偿损失<br/>  48.承担产品侵权赔偿责任必须具备的要件有产品存在缺陷,因产品缺陷造成了用户消费者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 )。<br/>  A.产品已经损坏<br/>  B.销售者与受害人有合同关系<br/>  C.产品缺陷与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br/>  D.行为人有故意违法行为<br/>  49.产品质量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产品质量犯罪的刑事责任,这三个方面的法律后果,形成了( )的整体。<br/>  A.合同责任  B.产品质量法<br/>  C.产品责任  D.产品质量责任<br/>  50.凡已经国家监督抽查的产品,自抽样之日起( )内,各地方技术监督部门对该企业生产的该种产品不得重复进行监督性抽查。<br/>  A.三个月  B.五个月  C.六个月  D.九个月<br/>  51.《产品质量法》规定的生产者的义务有:保证产品内在质量符合规定要求的义务;保证产品标识符合法律规定要求的义务;不得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义务和( )义务。<br/>  A.不得掺杂掺假的义务<br/>  B.生产的产品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的义务<br/>  C.保证产品包装符合规定要求的义务<br/>  52.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产品范围是:( )的产品;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消费者、有关组织反映有质量问题的产品。<br/>  A.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br/>  B.有强制性标准要求<br/>  C.可能是假冒伪劣<br/>  53.《产品质量法》在( )适用?<br/>  A.香港特别行政区<br/>  B.澳门特别行政区<br/>  C.全中国范围内,包括港、澳、台<br/>  D.中国大陆54.检验抽取样品的数量可以由检验人员自行确定。( )<br/>  A.错  B.对  C.不确定<br/>  55.某款新型微波炉交某公司投放市场,该公司于第二年开始进行销售,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消费者人身伤害其请求权期间应从( )之日起算起。<br/>  A.销售  B.生产  C.生产企业成立 D.产品被交给销售者之日算起<br/>  56.产品标识必须标注在( )。<br/>  A.产品上和产品包装上<br/>  B.产品上<br/>  C.产品上或者产品包装上<br/>  D.产品包装上<br/>  57.新修改的《产品质量法》主要规定了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责任,因此对运输者故意运送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不能适应《产品质量法》的规定( )。<br/>  A.错  B.对  C.视情况而定<br/>  58.新修改的《产品质量法》加大了对造假者的处罚力度,可以没收专门用于造假的生产工具、包装物( )。<br/>  A.错  B.对  C.视情况而定<br/>  59.奔驰公司的总部在哪个国家和城市( )。<br/>  A.法国的里昂  B.德国的斯图加特<br/>  C.英国的伦敦  D.德国的柏林<br/>  60.在一个雾气很大的早晨,有位老先生驾驶一辆油箱在尾部的新型汽车,当行驶在高速公路拐弯时,被后面的汽车追尾,导致新型汽车油箱起火。据统计,该型号车在被追尾时,发生过多起尾部油箱起火事件。请问该新型汽车可能存在什么缺陷?( )<br/>  A.制造缺陷<br/>  B.指示缺陷<br/>  C.科技发展不能预见的缺陷<br/>  D.设计缺陷(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