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8月19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学习贯彻“三个代表”达到新高度取得新成效

  合力治污:让群众喝上干净水
  本报记者 卢新宁
  自己种的粮食不敢吃,家门口的河水不能喝,村里的孩子得了铅中毒——近些年来,类似事件屡有发生。群众饮水源地受到污染,引起中央领导同志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6月25日起,一项名为“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的环保行动在各地展开,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监察部、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司法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六部门联手,全国31个省区市迅速行动。通过关停一批规模小、污染重的企业,扶优限劣,引导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用先进的生产力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以实际行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在3个月的时间内,6143家企业将被列入关停取缔“黑名单”,16个重大污染案件将陆续向社会公布。通往长江、黄河的超标污水口被勒令关闭,严重危害饮水源地的排污企业被依法严惩,群众反映强烈的八大地区重点环境污染问题得到初步清理。
  一场以“让群众喝上干净水”为目标,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为手段的严查环境违法战役,贯穿东西,横扫南北,在中华大地逐渐深入。
  由“群众反映强烈”的事件入手
  河北省磁河两岸北赵八村、田家庄村等8个村的两万村民近年来备受水污染的困扰。因当地小制革企业污水渗漏,村民们的生活用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地下水已有臭味,不少人常年出现头痛恶心症状,各种疾病猛增。
  住在湖北省武穴市田镇的群众也有同样遭遇。该镇一家生产危险化学品的企业,不仅每天将600吨的化工废水直排长江,还让超标废水长期渗漏,导致周边土地、农灌水和饮用水严重污染,井水中苯胺浓度超过国家标准168倍,给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长期危害。
  大企业偷排偷放、小企业死灰复燃、不法企业屡查屡犯、结构性污染积重难返。顺着不法排污的浊流,大量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排江河,使本已严峻的水环境质量雪上加霜;超标污水造成水源地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一个工厂污染一条河流,一个企业危害整个乡里,群众深受其害,反映强烈。
  六部门“保障群众健康环保行动”就是从这些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污染事件入手,全力严查各类环境违法案件。这一行动将重点锁定在最突出的“八大地区”。其中包括曾引起中毒事件的河北省辛集市、无极县、蠡县小制革群,号称“中国废旧蓄电池中心”的安徽省界首市、太和县土法炼铅企业群,废旧五金电器、废电线电缆回收集散地广东省贵屿、南海、清远,“洋垃圾”集中的浙江台州,污染泉州湾的福建晋江电镀工业区等。
  在“一切为了人民利益”的主旨下,近2个月来,20万人次的环境执法人员冲破地方保护主义的防线,对31万家企业中屡禁不绝的环境违法事件进行了坚决清理。八大地区的环境问题在严查的第一阶段被重点查处,1850家企业被勒令关闭取缔;全国6143家企业列入关停“黑名单”。如此大的清理规模和打击力度,前所未闻,举国震动。
  在“有影响的大案”上用力
  这次“保障群众健康环保行动”最受群众关注的是查出了一些有影响的大案。
  自6月25日以来,已有16家具有代表性的污染企业被列入重大环境违法案件之中,并向整个社会公布。这些企业,有的既是“利税大户”也是“污染大户”;有的是小作坊、小企业连片污染;有的一直有“特事特办”的“尚方宝剑”,享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庇护。
  武汉晨鸣汉阳纸业有限公司因向长江直排污水,被列入严查行动第一阶段“六大环境污染案件”,开创了上市公司因违法排污全面停产的先例。这艘名声赫赫的“造纸巨舰”的搁浅,表明了“保障群众健康环保行动”的决心和勇气。
  此后不久,又有宁夏美利纸业、周口莲花味精、重庆民丰农化、重庆渝港钛白粉等规模大、效益好的上市公司相继被查出偷排漏排。六部委明确要求,对这些有能力、有实力做到污水达标排放,却为追逐经济利益,置人民利益于不顾,违法排污的现象,坚决给予严惩。
  重庆民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铬酸盐生产企业,距重庆市饮用水厂只有1.5公里,但该企业长期向嘉陵江违法排污,铬盐超标455倍,严重威胁着重庆市人民群众生活用水安全和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重庆市环保局先后13次予以行政处罚,但该企业置若罔闻。六部委严查行动将其列为近期“全国十大环境违法案件”之首,正等待严肃处理。
  我国有23万家有污染工业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目前约有30%的企业在排污问题上“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次环保行动狠抓有典型性的大案,且一查到底,绝不姑息,不仅让深受其害的当地群众拍手称快,也使顽固的地方保护主义气焰低落。
  向“新型工业化道路”靠拢
  危害群众生产生活的违法排污现象之所以屡禁不绝,深层的原因是结构性污染。
  严查行动表明,一些地方的制革、化工、电镀、造纸、印染、冶炼、水泥等重污染工业群,虽经多次整顿,仍继续生产。有的地方只是将小企业简单合并,工艺水平、技术水平没有提升,污染治理水平没有提高,最后只是变分散排污为集中排污。
  这就将另一个重要问题引入人们的视野:要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污染问题,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实际上,从行动一开始,六部委就提出既要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也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严查行动表明,打击违法排污对各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有所触动。
  河南省明确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在今年9月前关停化工、水泥等20个行业的890家企业,并将原计划2005年关闭的造纸企业和纸浆生产线提前关闭。
  江苏重点清理9市22县(市)的化工企业、4市10县(市)的印染企业,坚决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
  上海市借“保障群众健康环保行动”东风,积极推进吴淞工业区、桃浦工业区、吴泾工业区的产业定位和环境综合整治。
  河北清理整顿25个县市的制革、造纸、水泥、电镀和化工等5类重污染工业密集区……
  “保障群众健康环保行动”尚未结束,各省区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方案正待实施,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将清流还给大地,把碧水献给人民。


第1版(要闻)
专栏:

  胡锦涛会见霍华德
表示中澳加强合作,共同发展,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
  本报北京8月18日讯 记者王小光报道:国家主席胡锦涛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
  胡锦涛说,中澳关系经过建交以来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果。两国领导人交往日益密切。双方在政治领域的对话,增进了相互了解和信任。经贸合作不断扩大,双向投资稳步增长,中澳已互为重要的贸易、投资伙伴。两国在地区和国际问题上也保持了经常沟通与磋商。
  胡锦涛表示,中澳两国同处亚太地区,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进程加快发展的形势下,两国在双边和多边领域的合作有待拓展和深化,互利合作的潜力很大,前景广阔。中澳加强合作,共同发展,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中国愿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求同存异、共同发展的原则基础上,同澳方一道,进一步推动新世纪的中澳全面合作关系长期稳定地向前发展。
  霍华德完全赞同胡锦涛对两国关系的评价。他说,澳中关系的顺利发展得益于两国均遵循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原则。国与国之间在一些问题上会有不同看法,但重要的是不断扩大共同利益,寻求共同点。澳大利亚高度赞赏中国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的建设性作用。中国政府不久前成功控制非典的努力赢得了世界的尊重。澳方愿通过加强两国领导人和人民之间的密切来往,深化经贸关系,保持和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良好势头。
  双方还就朝核、中东、反恐等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
  外交部长李肇星、澳大利亚驻华大使唐茂思等会见时在座。(附图片)
  八月十八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会见霍华德
 指出各国和平共处,相互尊重彼此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相互学习和借鉴,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本报北京8月18日讯 记者王小光报道: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今天在中南海会见了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
  江泽民说,今天你与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等领导人会见和会谈,就进一步发展中澳关系交换看法,谈得很好,这有利于增进两国的相互了解,扩大双边合作。近年来,两国关系沿着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轨道前进,发展势头很好。
  江泽民说,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发展,但世界上问题和矛盾也很多,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始终认为,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君子和而不同”,应承认并尊重世界的多样性,通过对话与合作和平解决分歧。各国和平共处,相互尊重彼此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相互学习和借鉴,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霍华德对再次会见江泽民主席表示十分高兴。他说,我们曾多次在双边和多边场合会面,并就双边关系达成重要共识。澳中关系在这些共识的基础上已经有了长足发展,澳方对两国全面友好合作的前景充满信心。(附图片)
  八月十八日,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北京中南海会见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温家宝与霍华德会谈
 指出中方愿与澳方一道努力,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推动两国全面合作关系继续向前发展
  本报北京8月18日讯 记者王小光报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与来华进行工作访问的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举行会谈。双方在友好的气氛中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
  温家宝积极评价中澳关系的发展。他说,中澳是亚太地区的重要国家,对维护本地区的稳定、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建交30多年来,中澳关系稳步发展,建立了牢固的基础。近年来,中澳高层互访不断,这不仅增进了相互了解,扩大了共识,而且加强了双方在各领域的合作,中方赞赏澳方以“相互尊重,坦率承认分歧、坚定推动共同利益”的原则发展对华关系。他认为,相互尊重是国与国之间发展关系的前提。双方应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扩大合作,共同发展。
  在谈到两国经贸关系时,温家宝说,互利互惠是深化经贸合作的重要原则。目前中澳经贸关系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去年中澳双边贸易额已经突破100亿美元。今年上半年,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31.9%,这说明中澳经贸合作潜力巨大,中澳在其他领域的合作也在不断拓宽。
  温家宝说,中国重视中澳关系,确立了与澳发展全面合作关系的政策,澳大利亚把建立同中国的强有力伙伴关系和战略性经济关系作为澳对外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中澳上述政策具有远见卓识,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中方愿与澳方一道努力,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推动两国全面合作关系继续向前发展。
  温家宝还对澳方长期以来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在国际组织和南太涉台问题上对中方立场的支持表示感谢。
  霍华德说,这是他担任总理以来第四次访华,澳中建交30多年、特别是他担任总理以来,澳中政治互信不断加强,人民之间的往来日益密切,经贸关系发展强劲。澳大利亚政府高度重视对华关系,对中国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澳将继续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并采取措施,深化与中国的建设性关系。
  霍华德对中国抗击非典取得成功表示祝贺。他说,中国政府采取的强有力措施不仅保证了人民的身体健康,也使亚太地区国家深感欣慰。尽管今年发生了非典,但中国的经济仍显示出巨大活力,澳方对此表示敬佩。(附图片)
  8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工作访问的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摄


第1版(要闻)
专栏:人物介绍

  罗马尼亚总统伊利埃斯库
今起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
  应国家主席胡锦涛的邀请,罗马尼亚总统扬·伊利埃斯库将于8月19日至26日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
  伊利埃斯库1930年3月出生,50年代毕业于布加勒斯特理工学院和莫斯科动力学院。他曾先后担任罗青年部长、罗共中央书记、蒂米什县委副书记、雅西县委书记、全国水利委员会主席、技术出版社社长等职。
  伊利埃斯库1990年当选罗马尼亚剧变后的首任总统,1992年连任。他1996至2000年任参议员,并任罗社会民主主义党主席。2000年12月,伊利埃斯库第三次当选总统。
  伊利埃斯库著有《重燃希望》、《一体化与全球化———罗马尼亚之见》等多部著作。
  伊利埃斯库曾先后于1958年、1971年、1991年、1994年和1998年5次访华。
(新华社电)(附图片)
  伊利埃斯库总统


第1版(要闻)
专栏:

  吴邦国会见霍华德
  本报北京8月18日讯 记者王小光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今天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来访的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
  吴邦国应客人要求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情况,并就台湾、香港等问题坦诚交换了意见。他对澳大利亚长期奉行一个中国政策表示感谢和赞赏。吴邦国说,近年来两国高层保持密切交往,两国人民的友谊进一步加深。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十分重视发展与澳大利亚的关系,愿继续加强双方在政治、经济、文教、科技等领域的交往。
  吴邦国说,中国全国人大与澳大利亚参众两院交往频繁,为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信任作出了贡献。中国全国人大重视发展与澳议会的友好交往,愿本着相互尊重、取长补短、求同存异的精神,继续扩大与澳议会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国关系的发展。
  霍华德说,此次访华虽然短暂,但我有幸结识了中国的新领导人。澳中关系的全面发展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是澳大利亚政府重要的对外关系之一。澳大利亚议会同样支持发展对华关系,也愿进一步扩大与中国全国人大的友好交往。


第1版(要闻)
专栏:

  黄菊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坚持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宗旨 做好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
  新华社北京8月18日电 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1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意义重大,这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业经济,促进广大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件大事。我们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抓住重点,扎实有效地做好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更好地增强服务“三农”功能,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黄菊指出,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金融纽带。近年来,各地农村信用社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方针政策,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不断改进信贷服务,增加支农投入,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黄菊说,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意义重大。农村信用社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金融问题,而是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大局的重要问题。要从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要性;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现实需要,充分认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必要性;从促进农村信用社自身健康发展,更好地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角度,充分认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紧迫性。
  黄菊强调,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扶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改革总体要求,试点工作必须牢牢抓住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两个重点,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牢牢把握市场取向的改革方向,把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
  黄菊指出,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要按照股权结构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原则,根据不同地区情况,分别进行不同产权形式的试点。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将农村信用社的管理责任交由省级政府负责,同时由国家监管机构实施监管,农村信用社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省级政府对农村信用社要坚持依法管理,并要按照政企分开的原则,实施宏观的、间接的管理。国家监管机构要加强对农村信用社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业务经营的监督检查和管理,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黄菊要求,农村信用社要认真总结各地在支农服务中好的做法和经验,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服务方式;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放力度,合理确定贷款投向,支持农民发展生产,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要根据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品种,增加服务手段。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黄菊要求各试点省(市)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负其责,紧密配合。试点省(市)政府要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银监会、人民银行等有关部门要加强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改革期间要注意防范金融风险,不误农时地做好各项支农服务工作。要加强学习和调查,认真研究解决改革试点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为今后在全国推开奠定良好基础。
  黄菊最后说,做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试点工作十分重要,我们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把中央的政策和部署落实好,确保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取得成功,更好地为农民、农业和农村服务,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参加试点的8个省(市)人民政府分管省(市)长以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