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8月16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

  黄海之滨的涛声
  ——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纪事
  孙梽文
  2002年11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在济南召开表彰大会,授予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集体一等功。多年来,院长任群先和同事们,坚持公正执法,勤政为民,竞争上岗,创立了主审法官制,提高执法的效率和水平,走在全国法院系统的前列。本文记叙了他们改革发展的几个片断,对我们逐渐完善和健全司法工作,是个很好的借鉴。——编者
  我们收获着历史的荣光。
  我们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与气派书写着一个时代的历史。
  神采飞扬,浓墨重彩是其形。
  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是居其核心的魂。
  因此,在当今,在我国,紧紧把握与推进改革的事业,也就成为改革者履行历史使命成就光彩人生的最有效的通行证。这些年来,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司法工作者们以自己创造的一流的业绩,在我国司法界脱颖而出,其力量的根源就在于此。他们始终牢记党的关于“推进司法改革”的战略决策,遵循“社会主义司法体制改革必须保障全社会实现公平与正义”的价值取向,在改革的实践中勇于探索,为各级人民法院深化司法改革提供了鲜活的经验,他们也因此而赢得许多荣誉:1995年以来,连年被青岛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标兵单位;两次被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荣记集体二等功,两次被授予全省“人民满意好法院”。最为可贺的是,1998年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优秀法院”称号;去年,又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全国法院集体一等功……这一切,是对院长任群先和广大司法工作者们这些年来锐意改革奋发工作所取得的成果的充分肯定,是对他们的巨大鼓励。当然,这也是人民的褒奖。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黄海之滨,潮涨潮落,涛声阵阵。
  我们又一次感受着宏伟的事业前进的足音……
  革旧除弊,人才脱颖而出
1994年岁尾,青岛中院因一起案件久拖不决被新闻媒体公开点了名,揭了丑。虽然那只是一起司空见惯的案例,但曝光引发的震动却是巨大的。人们纷纷议论着,而中院领导层更多了一层思考:“为什么会出这样的娄子?”平时法院内部积累隐藏的许多深层次的矛盾,似乎都可从这里现出端倪:管理松弛,法官素质参差不齐,执法不公,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等等,这都严重损害了人民法院和法官的形象。如此,真正全面的司法公正又从何保障?春节过后,1995年3月,刚从副院长晋升院长的任群先决心以这个事件为契机,深化中院改革。院党组一班人很快形成共识:必须冲破旧的思维定势,向僵化的旧机制开刀;卧薪尝胆,苦练内功,改革创新,争创一流。于是,他们在全国法院系统率先推出了人事制度、管理机制和审判方式等重大改革措施。他们锁定的目标很简单,但也很崇高,那就是:以人民的满意作为验证的标准!
  早在1993年,青岛中院便开始实行打破干部铁饭碗的惩处制度,先后有六名干警被辞退,五名干警被亮“黄牌”,十名被评为最差法官的干警受到相应处罚。现在,他们更引进人才的竞争机制,对全院四十个中层领导岗位全部实行竞争上岗。1996年1月8日,雪后的青岛格外清冷,但中院的礼堂里热气腾腾,中层领导竞职演说大会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五十一名法官第一次登台发表了自己的竞职纲领,人人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人们屏息静气,用心聆听着。后又通过民意测验、评委综合评议等程序,最终四十名中青年法官由此胜出,平均年龄从过去的四十五岁下降至四十二岁。其中,年仅三十五岁的法学硕士刘青峰担任了研究室副主任。此后,青岛中院又连续三次对三十个空缺中层岗位和两个副院长职位进行了公开竞争。而其中有六名中层干部因政绩平平被淘汰。现在已是副院长的刘青峰说:“是竞争上岗给了我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因此,他十分珍惜这个机会,多年来兢兢业业。他说:“作为法官我有权威,只是因为我公正。”“以实绩论英雄,凭德才坐位置”。“门子多不如群众的票数多,根子硬不如业务功底硬”。全新的观念,空前的举措,像一股清新的春风吹遍岛城,吹进全国司法界。
  错案责任追究制度显威风
  我国传统的审判制度,其约束机制是通过上诉、再审和检察机关的抗诉等程序来完成对错案的纠正。错了,改判即可,但往往忽略了对错案责任人的追究。制度上的漏洞,给个别政治水平低、业务素质差的审判人员枉法裁判带来可乘之机,致使“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时有发生。“一次不公正的判决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培根语)任群先深谙这句话的含义。他就任青岛中级法院院长不久,便把强化实施“错案责任追究制度”视为法院管理的最重要最核心的举措之一。原本,这个制度1994年就制定了,但因标准不易掌握,落实殊难。为了探索出一套对案件和对责任人监督制约并举的新机制,上任伊始,他就和院党组一班人殚精竭虑,把原来只有十四条的《错案责任追究实施细则》完善充实到七章三十八条。从此,错案追究有了较为可行的规章遵循。令出即行,落到实处,极大地保障了司法审理的公正性和队伍的廉洁。比如,1996年7月,一基层法院在审理一起经济诈骗案件中,因掺杂人情关系等因素,造成错案,社会影响极坏。中院调查核实后,对在一、二审案件审理中负有责任的副院长及审判人员,分别给予免除职务、调离原工作岗位、行政警告和通报批评的处罚。有一基层法院的法官在承办一起经济纠纷案件过程中,找当事人单位报销了一千元的电话费和出租车票,案件虽没有办错,但执法者行为有错,因而受到行政警告处分,并责其退还了全部报销款项。这个制度实施至今,中院共对五十九起错案的七十六名相关责任人进行了追究,分别给予了通报批评、取消评先资格、警告、记大过、免除职务及辞退等处理。
  1997年9月22日,党的十五大刚刚胜利闭幕,央视《焦点访谈》播发了青岛法院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的专题报告。一时间,“错案追究责任制”的实施在全国司法界激起了层层波澜。全国各地三百多家法院纷纷来人来电来函取经。中央政法委调取了相关文件材料,最高法院派来的考察小组也对中院创新的思路和做法予以高度评价。
  随着错案责任追究制不断向深度广度拓展,任群先和青岛中院的决策者们又独出机杼,推出了一项“评差笞后”活动,即,在全市法院系统评议“最差法院、最差法庭、最差庭室、最差法官”。此举又开了全国法院系统管理的先河。为了更鲜明也更坚定地开展这一活动,任群先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公式:100-1=0。其含义是你做了一百件好事,但若发生了一件违纪违法的事情,你的成绩将被“一票否决”!他们敢于自我加压,揭疤亮丑,动真格,不手软。一名审判员在办案中因接受当事人吃请并收受当事人单位馈赠的礼品被举报后,法院立即对其作出辞退留用察看一年的处分。这一制度开展以来,全市两级法院共评出十名“最差法官”,皆被一一辞退。另有五名干警“黄牌”加身。
  主审法官制应时而生
  改革无止境,改革者的思考也不应有止息。任群先和他的战友们又把改革的视角瞄准了建立现代司法体系的新的制高点——审判方式的改革。这正如最高法院颁布的《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中着重指出的,“只有通过改革,逐步建立依法独立公正审判的机制,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需要”。任群先对此是深有体会的。他一语中的地揭破了个中症结:“如果不触及那些不称职的人的利益,不触及传统的审判权的调整,我们的审判方式改革将永远只能在浅层次徘徊,保证司法公正就会成为一大难题!”
  那么,我国传统的法官队伍的情形又是怎样的呢?《人民司法》的一篇文章是这样描述的:面对改革开放后潮水般涌进法院并且日益复杂的诉讼案件,只好通过增加法官的数量来仓促应对……大量没有学过法律的人进入法院,造成法官整体层次不齐、素质不高。据业内人士统计,截至1998年底,全国法院法官人年均结案为二十一件。这一数字是美国法官的四十分之一,德国法官的五十分之一,泰国法官的百分之一。
  回顾青岛中院的历史,在以前,一桩案件一审二审再审来来回回折腾数载的事例屡见不鲜。1990年,香港某公司与南京某公司因一百万元的经济纠纷在青岛中院打官司,竟打了近三年开了五次庭方算了结。为何出现如此尴尬的局面?这与我国法院有审判权的人过多,审判方式过于陈旧有着直接关系。法院人人都是法官,人人都有审判权,人人都要承担责任,人人又无责任。而历史的真理告诉我们,法官,不应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倒应是一个精英化的小群体。在日本,每年全国选考法官仅有七百人。这种高门槛、高地位保证了法官的质量和廉洁。看来,我们的法官队伍的改革正是势在必行。但如何下手,似乎还有待谨慎的调研。为拓宽视野,更新观念,促进法院审判工作与国际社会接轨,近年来,任群先就曾多次带队赴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法国等国家考察学习,对域外现有的司法体制进行了广泛的了解。当他们一路风尘,旁征博采,经过一次次论证、组合、演绎、归纳,一个新的审判方式改革方案,即主审法官制方案,已成竹在胸。
  1999年1月18日,主审法官制改革在青岛中院拉开了帷幕。公开竞争选拔三十三名具有审判长资格的法官。一百零八名候选人填写了自荐意向书,通过演说、评议、考核,整个竞争过程严格而又紧凑。最后,根据每个人的得分多少,三十三名具有审判长资格的法官由此诞生,其中,本科学历的十六人,大专学历的十七人。平均年龄在四十岁以下,最年少的只有三十一岁。2月1日,三十三名主审法官在院长任群先的带领下,面对国徽宣誓就职后,同分管副院长签订责任书,便正式坐堂审案。主审法官专司审判,谁主办案件谁担任审判长。
  主审法官制改革,使法官成为真正的法官,庭长、院长不再干预具体案件的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地方保护主义对司法决策的影响,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司法腐败。
  然而,放权绝不等于放任。青岛中级法院在实施主审法官制的同时,专门设定了审判督导评查制度。每个季度抽查各位主审法官承办的一定比例的已结案件,并将评查结果全院通报,年度提交各主审法官全年考评报告。主审法官共有七项考核指标,其中一项不合格的即取消主审法官资格。对违法审判造成重大原则错案的,还要立案追究责任。
  主审法官制改革使法官们获得了信任和荣誉,每个人的能量都被最大限度地释放,创造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以1999年为例,在案件数量同比增长百分之三十二的情况下,案件一次开庭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上诉案件、改判案件同比分别减少百分之二十五和百分之二十,法官人均结案数同比增长两倍多,且无错案发生。
  青岛市中级法院的主审法官制改革,引起了全国司法界的关注。专家和学者们认为:主审法官制在法院内部建立起能动的法官任职制度,改变了过去审而不判,判而不审的状况。在最高法院对审判改革尚没有明确、具体的规范之前,他们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勇于探索,敢于创新,难能可贵!
  为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保驾护航
  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着法制的完善公正。作为人民的法官,为经济建设清障化淤,是责无旁贷的职责。青岛中级法院的决策者敏锐地意识到: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关系整个国民经济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社会主义制度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基于这一认识,他们不断强化审判职能和服务意识。自1996年以来,青岛两级法院及时制定了《关于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关于为国有企业、困难企业和职工提供法律保障与服务的意见》、《关于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他们把努力提高服务的司法效益放在第一位,使办案的法律效果与政治、经济、社会效果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涉及国有企业的经济纠纷案件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充分利用诉前保全、诉讼保全、先予执行等措施,以最短的时间、最低的诉耗、最高的质量,解决争议,清理债权债务。帮助企业放水养鱼,使其早日摆脱困境走出低谷。
  青岛钢铁集团曾一度遇险。这家净资产只有四亿元的企业,仅外欠原料款及贷款就达数亿元。另外,还拖欠电费九千六百万元,职工集资款四千万元……从前,企业把担保当儿戏,仅此涉及的诉讼标的额达上亿元。青岛中级法院首先接触到的是企业担保带来的诉讼,所有官司的判决结果完全相同——青钢负担连带偿还责任。胜诉的原告们强烈要求立即执行,企图把巨大的风险全部推给国企。如果“就案办案”,执行青钢最便捷,那钢厂将会一夜之间破产,三万名职工面临下岗。作为山东三大钢厂之一的青钢,其主导产品在省内一枝独秀,企业有东山再起的潜力……于是,青岛中院的决策者当机立断,把执行的重点放到贷款人身上,从而给担保人青钢以喘息的时机。法院经大量细致的调查、取证,终于执行回了四千五百万元。在执行过程中,青岛中级法院还努力协商做好债权人的工作,“变债权为股权”,使上亿元的债务变为债权人的股金,避免了青钢再次陷入债务泥潭的困境,使企业赢得了大发展的机遇。
  青钢人没有辜负法官们的心血。与1996年相比,2000年该集团在冶金行业的排名由第一百零八位跃升至第三十二位,净资产由四亿元飞升至十三亿元,当年实现利润近一个亿,上缴税金三个亿……青钢人的脸上又绽出了笑颜。如今,集团董事长王玉科逢人就讲:“青岛中院处理经济案件不是就案办案,而是站在政治的高度顾全大局,想的是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他们是‘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
  同在一城市的知名企业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曾这样评价青岛的法制环境:我们作为一个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知名企业,所期待的是法院的公正司法,而不是无原则的地方保护。青岛中级法院就做到了公正。海尔在青岛当地的诉讼有赢也有输,但我们感到赢能赢得明白,输知道输在何处,关键是能够快速公正地解决纠纷。因此,海尔集团全年对外签订的一点九万份协议,全部约定在青岛法院管辖。这无疑是企业对当地司法环境的信赖而投出的赞成票。
  领导班子排头兵,高擎着队伍的旗帜
  青岛中院能有今天的业绩,得力于一个务实高效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的身体力行与率先垂范。他们是高擎旗帜的排头兵。在这个由任群先做班长的院级班子,从常务副院长梁作民,到副院长刘青峰、黄佳俊、高益民等,组成的领导集体是强有力的。他们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都有一个共同追求和行动准则,都把“清正廉明、一尘不染”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坚持做到“四个经得起”、“三个管得住”。政治上经得起考验,工作上经得起考评,廉政上经得起审计,生活上经得起检验;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拿,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场所不去。他们从严治“长”,自觉接受广大群众和干警的监督。这些年,打官司走后门的现象屡见不鲜,中院领导们的态度是:坚决顶住。为了把说情者一律拒之门外,院里专门成立了督查室,负责接待和转办那些“找院长办”的案件。院领导们从不同办案人员“打招呼”、“递信息”,目的是为审判人员创造独立审判的良好空间,维护司法公正。院长任群先就对自己和家人“约法三章”。任群先家中有个备受人尊敬的老父亲。许多年以前,任群先就对老父亲提出了“热情接待每位来客,坚决拒绝任何礼品”的请求。多少个日子,这位备受人尊敬的老人家丝毫不敢马虎,全力满足了儿子的要求。有几次,外地的朋友、同学或老乡来到青岛,纯属私人交情与任群先叙旧或看望老人,因为他们手中提着礼品,被任群先的家人误认为是来送礼求情的,皆被拒之不见。任群先的家门紧闭着,冷漠地面对那些携带“礼品”前来攀关系、走门子的人;中级法院的大门则敞开着,周一和周五,一律安排院长庭长接访,随时倾听百姓的声音,沟通与社会的联系。
  走进青岛中院的大门,人们可以看到院内悬示着许多警示的横幅和标牌,诸如:“你今天按‘公正、依法、守纪、勤奋、热心、耐心、细心、文明’的要求做了吗?”“谁为法院增光彩,理应受到大家尊重,谁为法院抹黑,请自动下岗离职。”……在法官们进进出出忙碌匆匆的身影前,这无疑如警钟长鸣,也是深刻的内省;但是面对世人的目光,这又何尝不是庄严的宣言呢?透过醒目的文字,世人分明读到了青岛中院人真实的人生:
  公正执法,让人民满意。


第7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作家论苑

  桃花溪印象
  熊召政
  每次出外旅行,我总是怀有一种期待。
  从下榻的桃花山庄出发,车道蜿蜒向上,行进在海拔七百米以上的山中。路两边浓密的林荫挤窄了我的视线,除了偶尔见到的蔷薇色岩石和一闪即逝的林禽,我看不到广阔的田地和远处的群山。但我依然产生了载欣载奔的解放感。正值7月末的伏天,我所居住的武汉,气温更是高达四十摄氏度。暑气如炽,吴牛喘月。我离开白云黄鹤之地,驱车两百公里来到这鄂皖交界的大别山腹地,英山县内的桃花冲,惟一的期待就是寻找清凉界。
  这期待没有落空,当我在江淮分水岭小岐岭的南侧,在一处名叫象鼻挽水的地方,攀援岩骨而下,走过十五里的桃花溪时,除了惬意的清凉,我更是获得了通常在这一季节难以品享的山水的欢娱。
  该怎样形容这一条溪水呢?
  它藏在小岐岭下的一片古树苍郁的峡谷之中,从象鼻挽水到下游的黑龙潭,全程十五里,这只是桃花溪的中段。它的上游尚无路可通,下游经过农田与村舍,注入一座人工湖中。惟其这中游的十五里,曲曲折折,在陡峭的岩石与茂密的林木间穿行。徜徉其间,在不断的加深的“空翠湿人衣”的境界中,在光与影错综交映的流水中,我又一次感受到山水的真谛:用单纯表现无限,用曲折表现丰富。
  所谓象鼻挽水,乃是一座横向的山峰,将本该直泻而下的流水生生地截住,逼得它向东转弯,跌进深壑的青枫林中。在那里,它紧挨着“象鼻”,再由东向北一百八十度转弯,复又恢复西向的流脉。沿着鼻脊下行百余米,忽然听到巨大的水声,抬头看去,不觉已站在一挂高约数丈的飞瀑之下。
  瀑之下,是潭。瀑之白,如碎雪,如樱花瓣;潭之青,如幽梦,如玻璃汁。潭之外,是歇着三两只斑斓彩蝶的巨石。石之侧,没膝的泉水汩汩而过,水底的荇草、圆石、幼鲵与山蟹,或蛰或动,历历可见。又一次的溪山之旅,便从这里开始了。我们跨石步,过木桥,时而岸左、时而岸右。摇曳的阳光照在头顶,如少女温柔的眼神;悠然的水声响在耳畔,如瓦屋中远古的歌谣。间或翠鸟点水,如稍纵即逝的灵感;偶尔水雾升起,如山村三月的炊烟。
  岩石,林木与泉流,构成桃花溪美丽风景的三大元素。这些岩石,大如椽屋小如拳栗者,皆可欣赏。至于林木,生长在深山中的这些松桧枫榉等,无不把醇厚的绿色张扬到极致。城里的公园,那些树木尽管得到精心的呵护,可是它们的叶片总是难得有发亮的时候。而桃花溪两岸的林叶,一片片,都像是翡翠制成的晶片,一阵风来,无数的露珠自叶片上,同喧喧的鸟声一同落下,行人的衣襟,便有了拂之不去的梦痕。静观岩石与林木,会令人生出无尽遐想,但真正让我留连忘返不忍离去的,则是这一脉奔腾不息的水波。毋庸讳言,近几十年来,人类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令人难忘的变化。发展经济获取财富似乎成了人们奋斗的惟一目的,这一点,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犹为突出。在利益的驱使下,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日趋恶化,秀美的山川变得面目全非,草原荒漠,水流浑浊。我外出旅行,每每看到这种景象,总难免心下黯然。水是自由的元素,溪流是大山醒着的神话。可是,在我走过的一些山中,由于森林的过度砍伐,本当充沛的水流日渐纤瘦,甚至枯竭。此情之下,面对桃花溪湍急壮大的水流,我怎能不心情振奋,一次又一次俯下身去,双手掬水,作酣畅的牛饮。
  在我生存的这片土地上,今后相当长的年代里,如果说有什么东西弥足珍贵,我可以肯定地说,是水,是丰富的、洁净的水源。桃花冲这一片深山,纵然再穷困,再偏僻,可是有了一条桃花溪,它便成了无与伦比的风水宝地。何况桃花溪畔,还有如此美丽的风景!


第7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作品

  白鹭(摄影)  王文津


第7版(大地·文艺副刊)
专栏:新游记

  夕阳中的雕像
  张克明
  从曼彻斯特出发,东行九十公里,就到了莎士比亚故乡斯特拉夫德镇。
  斯特拉夫德在曼城与牛津之间,是典型的英国南部古镇。远望古镇,在丘陵起伏的绿色原野上,奔来一片浓绿的岛屿,浓绿衬托下,远近相连的陡尖的屋顶泛着陈年葡萄酒的殷红。亮丽中饱藏着深沉的底蕴。
  许是莎士比亚名气太大的缘故吧,这个缔造了千古奇才的小镇,在外来人心目中带着浓厚的神秘色彩。
  寻着清幽的布仑河水步入镇中,仿佛走进一个古远的童话。
  古镇方圆不足两公里,穿镇而过的布仑河两岸,林木染翠,年代久远的古民宅似依其资历的长短,由岸边次第排列开去。维多利亚式建筑的陡峻与厚重,哥特式建筑的俏丽和奇幻,历史悠久的普通民居的粗犷和古朴,书写着古镇的历史沧桑,而布仑河上那栋中世纪留下来的拱桥,应是小镇更为古老的见证。脚下,布仑河水静静地流淌,成群的天鹅和野鸭在河中追逐嬉戏。教堂的钟声响起,荡开河面层层涟漪,向人们心灵深处传递着悠扬的静谧。
  紧靠河边的“圣三一”教堂,建于文艺复兴时期,是镇上最宏伟的建筑,其外表披一层深厚的苔藓。教堂内安葬着莎士比亚的灵墓。凡来镇上的游人,第一件事就是到教堂看望莎士比亚老人家。莎翁的灵墓是用汉白玉做成的方形高台,高可盈人,莎翁的遗体就埋在高台之下。由于每天都有很多人光顾,教堂严格规定不许拍照。然而工作人员彼德对中国客人格外关照,特许我们与莎士比亚合影。彼德说,他刚从中国旅游回来,中国是东方文明古国,在中国,莎士比亚几乎人人皆知,作为莎士比亚的家乡人,彼德感到骄傲。
  世界文学史上有一些伟大的文学家,由于生前不曾被关注,身后留下的有文字可考的生平资料极为有限。曹雪芹和莎士比亚就是如此。与莎翁家乡人谈莎士比亚,比从媒介获知的要更为丰富和有趣。在彼德看来,布仑河滋养的这片圣土,必然会出现莎士比亚这样的不朽人物。据说,少年时代的莎士比亚就显露出卓越的文学天赋,他博览群书,酷爱戏剧,在布仑河边给小伙伴们讲故事,令大家如醉如痴。十三岁上父亲破产,莎士比亚辍学。青年时代的莎士比亚沿着布仑河走出小镇,到伦敦谋生。他曾给出入剧场的富人牵过马,在剧团当过跑龙套的演员,才华横溢的莎士比亚在恶劣的环境中开始了自己的戏剧创作。他娶了出身中产阶级的玛丽,妻子为他的写作提供了经济支持,使其不至于像曹雪芹那样穷困潦倒。二十多年中,莎士比亚创作了三十二部话剧和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最伟大的文学家。然而,当时,他并未受到人们重视,四十六岁的莎士比亚告别戏剧界,因创作的艰辛,莎士比亚身心憔悴,五十二岁病逝于布仑河边。莎士比亚生前默默无闻,大约去世一个多世纪之后,其不朽的剧作才在世界流传,莎氏的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则是“五四”运动之后的事。愈是不朽的作品,愈需要时间的考验,大家未必能得到立竿见影的回报,后人为他们遗憾也于事无补。眼下在英国,竟然有人质疑莎士比亚的不朽剧作是否出自莎翁之手,九泉之下的莎士比亚有口难辩。莎翁家乡人对此嗤之以鼻,足见他们对莎士比亚的爱戴。
  莎翁的故居,位于布仑河边一箭之地的镇中心。一栋古旧的二层木制小楼,坐北朝南,临街而建。门楼上挂一铁牌,标明建筑年代为1531年。走进屋内,便进入了当年莎翁的生活。一楼是客厅和厨房,壁炉中的火依然殷红,面包、牛排和刀叉之类摆在餐桌上,咖啡壶和杯子带有几分粗粝。所有这些,向造访者传达着古典的温馨。二楼作为卧室和书房。书房塑有莎翁的蜡像,蜡像前的书案堆放着字迹密集的稿纸,莎翁靠着坐椅凝神思索。一切伟大的艺术创造,无不来自寂寞和孤独。莎士比亚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伟大作品,就是在这间书房里完成的。
  离开古镇时已是下午。绚丽的夕阳给布仑河两岸染上迷幻色彩。位于河边的莎翁的宏伟雕像和剧作中人物雕塑,矗立在晚霞之中,显得那样栩栩如生。莎士比亚的名字和他的不朽剧作的主人公们就是披着古镇的夕阳,带着布仑河的血脉,走进世界每一个角落,走进不同肤色的读者和观众心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