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8月14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专页·综合)
专栏:

用“资本”推进城市化
——成都市实施城市经营战略
成尚轩
  2003年的春天,有两条新闻启迪成都,并可写进成都的发展史——
  第一条新闻:成立成都市兴蓉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中心城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实施。它突破了过去实施重大项目单靠政府拨款、银行贷款、土地批租的融资模式,而是采用市场运作模式,通过多种金融工具的功能,通过规范化运作,用政府投入的有限资金来撬动社会资本。
  第二条新闻:成立成都市执法局。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上午8时30分,锦江大礼堂广场内气氛庄严而热烈。归并多个部门行政执法职能的成都市执法局挂牌成立。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组建统一的综合执法队伍,是成都市委、市政府加强城市管理的一项重大改革。
  这不是简单的“合并同类项”。针对一些部门而言,这是利益的调整,针对整个成都市而言,这是经营意义上的管理。它从本质上告别了过去那种“八个大盖帽”管不了一顶“破草帽”的尴尬局面。
  阳光政府资本进入的一道闸门
  先经营意识,再经营观念,最后经营资源。让资本说话。
  2003年元宵节这天,初春的蓉城阳光明媚。
  上午,在外企工作的王梓鸣先生带儿子到购书中心购书,意外地被一本小册子吸引了。这本囊括成都市63个政府部门和团体服务项目、办事程序、服务时限、联系方式等内容的小册子,是成都市政府一次完整的政务大公开。
  “以前时常托朋友打听事情该哪个部门管、联系方式是什么、办事程序和时限如何,伤透脑筋。现在翻翻这本小册子,许多问题都解决了。”王先生连声称道,“太好了!”
  这本带着阳光味道的黄色封面小册子,是春节前夕刚刚出版的《成都便民指南》。成都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该《指南》不仅是一本服务书,也是一个明确信号——成都将把审批制度改革、政务公开、规范化服务型政府试点等政务改革工作坚定不移地推进、深入下去。
  行政审批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管理经济的主要手段,随着政府体制从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化,其影响甚至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日益显现。为此,成都市委、市政府决定从精简审批事项入手,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2000年11月,成都市首批取消行政审批事项343项。2001年4月,成都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成都市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7月,12个配套文件相继出台,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截至目前,成都市共进行了5次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取消(调整)行政审批事项658项。
  “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的试点是成都市建立阳光政府的又一项重要改革。此次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树立“以民为本、以客为尊”的政府服务理念;规范政府的服务流程与标准,构建“顾客导向型”的服务模式等6个方面。改革首先在市工商局、市公安局、市政公用局试点,逐步完善后将在全市推行。
  “规范化服务型政府试点工作,是成都市继大幅度削减行政审批事项、改革投融资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后的又一项重大改革措施,目的是提高政府效率,改进政府服务,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体化。”2003年7月28日,中共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在调研规范化服务型政府试点工作时如是表示,并对此寄予厚望。
  人才成都吸引资本的“强磁场”
  劳力流、智力流、产品物资流、消费物资流、流通物资流、信息流,这一切,让城市本身承受巨大的压力,有时甚至逼迫它改弦易辙,寻求新的规则和秩序。
  与发展需要相比,成都需要更多的高科技、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成都市对症下药,短短几年收到奇效。让我们看一看这个奇效清晰的“轨迹”——
  1995年,市政府与国家人事部共同组建中国成都人才市场,8000平方米的人才市场综合楼当年12月投入使用。成都人才市场自开办以来,入场单位2.8万多家,进场人数75万人次,为750余家单位进行了人事代理;
  2000年,成都市取消了对本科以上毕业生的落户限制,市外生源的研究生可实行“先上户、后择业”的办法,并建立与国际相接轨、绩效优先的人才收入分配机制;
  2000年,全国第一家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中国成都留学人员创业园成立;现有留学人员企业84家,运作项目219个,留学回国人员126人,成为国家级示范园之一;
  从2001年起,设立“成都市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奖人员由市政府颁发“成都市科技杰出贡献奖”奖励证书,每人给予一次性奖金40万元;2003年3月的最后一天,成都市做出“取消指标限制,以准入条件代替入城指标”的重大决定,再次降低入户门槛,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消息传开,反响热烈,外地人才纷纷加盟成都;
  ……
  成都市人才总量达到69万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所占比例为56%,专业技术人员50万人,每年人才的递增率为8.9%。
  为什么孔雀如今偏爱西南飞?这与成都市良好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密不可分。为了让真正的人才有创业空间,几年来政府为创业者开辟了三个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已经成了真正的“高薪区”,孵化出的“创业园”和“孵化园”都从一定层面上搭起了人尽其才的平台。
  经营城市资本运作的成功范例
  20世纪50年代的人民南路到今天仍然是成都市的一条形象大道。这就是“眼光”。
  从城市经营的角度讲,成都市“五路一桥”的建成,特别是三环路的建成通车,总体上大大提升了成都的城市价值:总投资66亿元、全长51公里的三环路是目前成都市最大规模的城市道路,其建设资金一部分来自贷款。据业内人士预测,三环路使沿线土地出现大约200亿元以上的升值空间。经营的观念正深入到政府的各项工作之中——
  从成都府南河工程的建设记录档案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社会资金的来源包括社会团体、社区协会、学校、教育研究机构、私营房地产开发商、国有机构和建筑公司等大大小小几十家。有专家分析说,从府南河工程资金运转的状况看,选择投资主体多元化无疑成为解决资金问题的关键。
  2002年春天,春熙路西段中新街上一块面积为4.0912亩的土地走向了拍卖台。由于此前,春熙路一期改造接近尾声,因此经历过脱胎换骨改造后的土地身价倍增,净用地起拍价每亩高达1100万元。而现场18家房地产开发商的竞相举牌,则给拍卖会带来了极为浓烈的市场气息。最后,春熙路的这块黄金宝地以每亩1520万元的价格成交。
  实施城市经营战略,一方面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做美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改善城市环境,降低投资的硬性发展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政府职能的转变,促进政企分开,使政府职能更多地转移到为广大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上来,营造一种宽松、自然、和谐、优美的城市投资软环境,降低投资的软性发展成本,从而形成一个聚集各方生产要素的区域中心,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城市经营的核心和关键就是经营土地。成都市在经营土地方面也是硕果累累。仅去年一年,成都市就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2000余宗,面积2.4万亩。同时,全市共举行土地拍卖19次,拍卖地块46宗,面积为1900亩,分别比上一年翻两番。此外,成都还在中心城区和部分区(市)县启动了挂牌出让,运用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取得了历史性突破。2002年,成都市连续出台了三个政府规范性文件,经营土地日渐有章可循,步入规范有序。
  谈到成都的工业就不能不提东郊。成都东郊是全国闻名的老工业基地。新中国建立以来,国家在此布局了大批电子、冶金、化工、机械类企业,共聚集了16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这些企业总资产达322亿元,从业人员15万余人。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过度集中的工业企业,使东郊的“三废”突出、“热岛”效应明显,城市功能难以配套完善,企业发展也受到严重制约,40%的亏损面,使东郊成了困难的代名词。
  成都,正是在东郊这堵厚重“高墙”上,舞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经营的“大手笔”——东郊结构调整。
  东郊调整思路新意盎然:通过灵活运用土地资产处置政策,实行“腾笼换鸟”、“退二进三”、“活地兴企”等工程,实现了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双优化,既盘活了土地资产,促进了城市经济布局和结构的调整,也改善了城市功能。
  两年经营,东郊一片兴旺。截止到2002年,共有4批、累计59户企业启动搬迁改造,占东郊应搬迁企业总数的52%。其中,32户企业新厂建设已经开工、27户企业新厂厂房建设基础超过“正负零”的启动标准、10户企业完成了搬迁改造。
  《成都市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建议》中说,投资300多亿、历时5—10年,东郊调整完成时的“蓝图”:工业用地从现在的30%降到11%左右,东郊将成为交通发达,学校、医院、文体等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由若干各具特色的居住小区组成的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东部新城区。再过几年,让我们共同感受这份美丽。
  民间资金资本崛起的精妙良方
  人们常说,良好的城市环境是城市最大最有效的“招商广告”,是进入21世纪国际社会的“通行证”,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初始要求。
  如果有一个权威评估部门来为成都的品牌估价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说:成都,你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7月28日17时许,航天新路501路公交车起始站点,几位候车乘客说,“以前这条线路没有公交车,很不方便。现在10分钟就有一班,才花2元钱”。
  501线路是2002年成都市进行公交线路有偿转让后,新开6条线路中的一条。这一方式打破了长期以来国有公交企业的垄断经营,吸纳了民间资本,同时政府减少了购车、支付管理运营费等上千万元的开支。
  这是全国首个省会城市进行公交线路拍卖,外资企业可参加竞拍更是开全国先河。
  2002年12月,成都市《关于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意见》指出,继续开放民间投资领域:“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行业和部门,都要对民间投资开放;打破所有制界限,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参与经营性的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建设……”
  从民资入围公共交通到市民争相委托贷款,创新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依靠市场化配置特许经营权,民间资金参与城市经营的一幕幕好戏正在成都上演。
  ——西部首个集合资金委托贷款项目在蓉启动。成都市向市民推出融资额度为2亿元、名为“水环境项目”的首期投资品种,其项目业主为兴蓉公司。
  ——三环路“建绿”通过市场运作,吸引了72家企业和个人投资4238万余元。
  ——红星路下穿式隧道冠名权380万元起拍,开始了对地名资源进行市场化运作的尝试。
  2003年2月,成都市委、市政府正式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四“放”:在市场准入上放得更开,经营领域上放得更宽,经营方式上放得更活,注册条件上放得更松。
  大量民间资金抢滩成都城市建设与经营的各个领域,城市经营因为有了民间资金的参与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民间资金也将因为找到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而迅速发展壮大。
  融资大戏在成都,才刚刚开始。
  2003新年伊始,四川省政协九届一次会议在蓉城隆重闭幕。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在闭幕式上响亮地提出要“加快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的转变,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变,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充分调动和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成都市正是用这种理念,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品牌意识,深化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地盘活城市资产存量,扩大城市资产增量,增强城市的辐射力和吸引力,用“资本”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第12版(专页·综合)
专栏:

  一个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能源,一个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动力,煤炭和电力犹如一对孪生兄弟。然而,年初至今,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地一方面出现用电高峰,另一方面电力企业以缺煤为由拉闸限电,同时这些地区的煤炭产量却日益上升。一方是煤源滚滚,一方却因缺煤限电,个中缘由何在?请看——
“孪生兄弟”怎么了?
本报记者 安洋
  退休干部陈学章家住太原市青年路,自从附近的迎泽公园免费开放后,他每晚都要去迎泽湖畔散步、健身,可是连续几天,公园早早就闭灯了。老陈细细追问方知,不是公园图省电,而是近来电力不足。太原历来是电力基地,怎么也会缺电?老陈困惑不解。
  其实,这种疑问的背后,却是电力和煤炭两大行业“正在进行时”的“磨合”。
  风乍起:拉闸限电为哪般
  今年1、2月份,河南、山西、陕西等省的电力行业相继采取了拉闸限电的措施,山西省有5个电厂停机,陕西渭河电厂两台30万千瓦机组和秦岭电厂两台20万千瓦机组忽开忽停。3月份,山东省也出现了局部供电紧张的情况,聊城电厂提前停机大修,青岛的几家电厂也无法维持正常运转。
  导致这种情况的理由都是:缺煤!陕西省的几家电厂联合发出紧急呼吁,“产煤大省没煤烧,不得不关机组”,河南、山西、山东等地的电厂心急如焚。而恰恰就在一季度,全国的原煤产量高达3亿多吨,同比增长15.3%,煤炭的产量和库存远远超过电力用煤的需要。
  一方称缺煤拉闸限电,一方手中有煤却出不了手,原因何在?原来是煤电双方在电煤的价格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这种分歧充分体现在年初的2003年全国煤炭订货会上。煤炭方面坚持各种煤价一律上涨5元/吨,根本性的理由是,国家既然已确定煤炭行业是一个竞争性行业,煤炭价格就应该跟着市场走。按照平均每吨煤上涨5元的幅度,煤炭企业今年可增加近30亿元的效益。对此,电力方面则表示不能接受,主要理由是,如此将使大部分电厂出现亏损,在电价不放开的情况下,他们无法承受。
  在这次订货会上,2.6亿吨的电煤计划需求量,只签订了37%的供货合同,这还是部分煤炭企业作出让步的结果,其余60%以上的合同在双方的僵持中未能签订。电煤在供需合同上的巨大缺口就这样产生了。2月份,当时的国家计委再次召集山西等省的煤炭企业和五大发电集团协调价格问题,双方仍僵持不下,不欢而散。
  这样,一些电厂就采取了拉闸限电的措施,造成了一些省市和地区电力紧张的状况。4月13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向山西省计委和五大电力集团发出通知,按照国家贫瘦煤和无烟煤每吨提高8元、大同优质混煤每吨提高2元的协调意见,电煤供需双方务于6月底前,尽快签订合同,落实运输计划,并严肃提出,6月底以后未签订订货合同的企业,后果自负。
  眼下,未签合同的煤电双方,又在进一步接洽之中。
  细追究:电煤涨价有隐情
  今年是我国煤炭价格放开的第十一个年头,1993年至1995年为逐步放开,1996年起除电煤外全部放开,直到去年电煤的价格才放开。既然放开,煤炭企业按照市场的需求和产品的成本,适时调整电煤的价格也在情理之中。
  据了解,煤价放开以后,虽然非电煤的价格一直随着不断变化的市场有涨有落,但煤炭企业大面积的扭亏为盈却是不争的事实,这是企业和市场磨合的结果。尤其是2000年以来,非电煤的价格与市场经济的走势同步增长,其中,冶金、化工等行业对走入市场的煤炭价格的承受力明显增强。
  长期以来,计划内电煤的价格与市场无缘,仍在计划经济的制约中不能挪动。以2001年为例,陕西省计划内的电煤价格每吨比市场价要低20元,山西省要低15元至30元不等。
  对煤炭企业来说,也是福祸相随。其它煤种的价格首先放开之后,1997年煤炭系统首次实现了全行业的扭亏为盈,而进入1998年后,由于煤炭积压增加,致使煤炭价格回落,刚刚赢利的国有煤炭企业又出现了大面积亏损。国家从当年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3年来共关停各类小煤矿5.8万个,占原有小煤矿的73%,煤炭的年产量降到了10亿吨左右,与市场需求基本平衡,到2001年,煤炭系统再次实现了扭亏增盈。但此后,煤炭系统也承受了许多压力,一是大量增加的下岗工人,二是势在必行的基础建设,如山西省阳泉是我国重要的无烟煤生产基地,年产优质无烟煤3000万吨,仅阳泉煤业公司每年用于瓦斯防治的费用就高达1.5亿多元。因此,借着国家电煤放开的政策和市场的需求,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建议,煤炭方面自然有了调整电煤价格的举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电力方面的说法也是事出有因。国家组建的五大发电公司的总经理曾联名向当时的国家计委写信,表示在电力工业改革目前处于“分家”的情况下,“有很多东西还没有理清”,需要一定的时间磨合,希望电煤不要涨价。
  对政府主管部门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既要考虑煤炭方面的苦衷,也得顾及到电力方面的实情。
  解疑团:市场经济找答案
  曾几何时,在老百姓的眼里,“电老大”、“煤老大”都是老大。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随着电价和煤价不同程度的相继放开,这两大行业不得不面对市场经济的法则,不得不经历伴随着酸甜苦辣的“磨合”。从这个意义上看,电力和煤炭“正在进行时”的争议和纠纷也属正常,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喜人的现象,毕竟大家都感到了市场经济的动力和压力。
  就煤炭系统来讲,从只管生产不问销售,到以销定产、发展精煤产业和非煤产业,无一不是市场经济的诱导和启发。电力系统也是如此,从垄断性经营,到电价调整、厂网分离等体制改革,也无一不是市场经济催化的结果。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各打各的算盘、各算各的账,无可非议。在这个基础上,双方长期以来的支持和互惠也不应该忽视。电力一直是煤炭的需求和消费大户,也是煤炭的主市场,即使在煤炭市场疲软的情况下,电力方面对煤炭的需求也始终是稳定的,客观上也支持了煤炭经济的稳定发展。同时,煤炭对电力的支持也是始终不渝的,即使在电煤价格偏低的情况下,煤炭系统也始终按照国家的政策支持电力事业的发展。应该说,双方有着割不断的渊源和感情。
  发生在煤电双方的争论,实际上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必然现象。相互理解也好,政府协调也好,都是暂时的,市场中发生的问题,最终还得靠市场来解决。


第12版(专页·综合)
专栏:

牵线搭桥开拓国际市场
 内蒙古贸促分会构筑企业开放平台
  本报呼和浩特8月13日电 记者郅振璞报道:今年初以来,贸促会内蒙古分会把构筑沟通区内外、国内外经济联络平台,帮助企业在竞争中图生存求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受到300多家企业的好评。
  长期以来,内蒙古由于对外开放水平不高,各地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较弱。去年全区实际到位外资仅占全国的1/200。为此,自治区党委、政府去年开始加强贸促分会工作,由一名副书记、副主席专门协调此项工作。贸促分会也积极为企业打造与国际通行做法相接轨的服务体系。
  一年多来,内蒙古贸促分会先后组织区内各类企业,参加国家贸促会和其它省分会在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越南、蒙古等12国的展销会和博览会,促成成交额1.7亿美元。去年还成功举办内蒙古·澳门投资贸洽会,吸引企业家132人到内蒙古签约26项,引进澳门资金7亿元人民币,出口成交额200万美元。
  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是内蒙古贸促分会的一项持久性工作。为促进、繁荣民族地区企业会展经济,内蒙古贸促分会今年确定在境外举办8个展览。同时,贸促分会今年还加强了对外商投诉的调解工作,新设立的调解中心日前与公证部门、相关律师事务所建立合作关系,使调解职能日臻完善。


第12版(专页·综合)
专栏:

  在云南大理市,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的白族刺绣、扎染产品深受游客欢迎,每年产值达上千万元。图为白族刺绣之乡挖色镇的老艺人阎化兰在传授技艺。 韩如龙摄


第12版(专页·综合)
专栏:

万家新居万家乐
——广安农民新村建设拉动经济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刘裕国
  8月的广安大地热浪滚滚,更火热的是农民新村建设。近两年,一个个功能齐全、布局合理,既体现川东农村特色又具有现代农村气息的农民生活聚集区在广安拔地而起。前不久,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到广安时感叹地说:广安人有气魄,敢于鼓励农民建房,拉动经济发展。
  转化了38亿元资金
  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牌坊村村民邓型任一家搬进新村刚3天。邓型任原来的住房离邓小平同志故居不到50米,祖祖辈辈和小平家都是近邻,现在他家搬到了距故居500米远的牌坊新村居住。过去,他卖旅游纪念品,种承包地,攒了一笔钱,政府动员建设农民新村,他一下投入了近10万元。用他的话说:“新村新生活,投资建房值得。”
  广安市坚持“规划引导,基础先行,政策激励,各方互动,务求实效”的工作思路,合理选择建设模式。一是集中统建,规划建设了牌坊、金狮、保安、寨子等8个农民新村。二是统筹分建。结合广渝、广南高速公路等建设项目,采取统筹规划,分户建设模式。三是异地迁建。动员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地方的农户跨社、跨村集中建居民点。
  牌坊农民新村于2002年动工兴建,占地343亩,农户住宅建设投资4000多万元,现在已入住农户368户。新村水、电、气、路、通讯、广播电视、宽带网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备。
  近3年来,广安农房建设累计投入资金38亿元,新、改、扩、建农民住宅12.79万户,占农户总数的11%以上。
  激活了相关产业
  广安结合农民新居工程建设,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大力发展休闲旅游业,兴办了8个以种、养为重点的产业项目,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华蓥市天池镇的农民新村、岳池县花园镇农民新村,积极兴办农家乐,户均年创收5000元以上。武胜华封的农民新村,利用还耕土地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岳池县花园镇的农民新村在设计上突出庭院经济模式,为养殖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对还耕的土地重新整理,发展苗木及水果项目。
  这几天,华蓥市双河镇柏木村周光华夫妇忙得不亦乐乎。他们开办的“光华休闲山庄”生意挺火。双河镇柏木村农民新居有285户人家,其中一半以上的住户是从700米以上的华蓥山半山上搬下来的。柏木村人在改变居住条件的同时,也在改变传统的农业产业结构。近两年,他们种植野生菌、蘑菇200多亩,引进种植成都龙泉的五星枇杷120亩,种植梨枣、脐橙、柑橘1100多亩;新开鱼塘6口,养鱼、鸭、鹅等良种家禽人均增收200多元。
  如今,建起一个新村,带动一片产业,致富一方农民,在广安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农房建设不仅扩大了对建筑、建材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增加了农民对电视、洗衣机、高中档家具等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在岳池县花园镇高石梯村张力武老汉家,320平方米的欧式楼房内,客厅摆放着34英寸大彩电,卧室里还有一台29英寸彩电,一套高档音响。豪华吊灯、冰箱、洗衣机、浴霸、热水器都是从大商场买回来的。谁能想得到,张老汉家3年前还买不起一台黑白电视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