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8月14日人民日报 第11版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打击不法排污 保障群众健康

环保总局曝光十大环境违法案件
  污染反弹呈现四大特点 严查行动坚守四不放过
  本报北京8月13日讯 记者卢新宁报道:六部委打击不法排污、保障群众健康环保行动取得重要战果。目前全国已查清应关停取缔的违法企业6143家,具有典型意义的十大环境违法案件今天首次向新闻媒体公布,这标志着部分省区市已完成对不法排污企业的清理工作,开始进入全面整顿阶段。这是记者从今天国家环保总局召开的“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行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的。
  十大环境违法案件分别是:重庆民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污染案,山西省忻州市“小冶炼”企业死灰复燃案,河南省滑县第一造纸厂和新华造纸厂偷排污染案,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造纸企业污染反弹案,四川省夹江县金牛造纸厂屡关不闭案,重庆渝港钛白粉股份有限公司偷排污染案,湖北省武穴伟业化工厂违法排污案,山东省枣庄临沂交界地区土焦反弹案,河北省沧州大化集团公司违法排污案,福建省屏南县榕屏联营化工厂污染反弹案。
  据悉,截止到7月底,全国已出动环境执法人员20万人次,检查企业31万家。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指出,从近3个月的严查情况来看,当前环境污染反弹问题呈现4个特点:一些大型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十五小”、“新五小”企业连片反弹的现象比较严重;不法排污企业屡查屡犯的现象比较突出;结构性污染问题尚未解决。潘岳进一步分析污染反弹的三大诱因:只求经济利益,不顾环境保护的现象日益严重;地方保护主义更加突出;环境执法威慑力不足。
  潘岳强调,从现在开始,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行动将进入全面整顿阶段。国家六部门联合督察组也将陆续赴各地现场督办。对清理出来的问题要逐一整改到位,做到四不放过:对违法情节没有查清的不放过,对整改措施没有落实到位的不放过,对责任者没有处理到位的不放过,该移送司法机关没有移送的不放过。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信息时代

电脑病毒造成国内上千个局域网瘫痪
 公安部发布紧急病毒警报
  本报北京8月13日讯 记者任建民报道:一种名为“冲击波”的电脑病毒从昨天起在国内迅速泛滥,已经造成大规模感染。公安部已发布紧急病毒警报,并组织、指导有关单位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冲击波”(Blaster)又名“爆破工”、“仇恨者”。瑞星技术服务部门在不到12小时的时间内,就收到了关于这一病毒的用户求助电话上千个,这些用户往往都是因为没有及时下载并安装微软的补丁程序而遭受病毒感染,从而使整个系统处于瘫痪状态。这些用户中有几十人的小企业,也有如电信公司、IT企业和政府部门这类大型企事业单位。
  据介绍,用户感染了这一病毒后,计算机会出现各种异常情况,如:弹出服务终止的对话框、系统反复重启、不能收发邮件、不能正常复制文件、无法正常浏览网页,整个网络系统几近瘫痪。
  这一病毒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面积的泛滥,因为这种病毒传染性极强,不需要任何人为操作就会自动在因特网上传播。病毒运行时会扫描网络,寻找使用微软最新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利用其漏洞进行传播。
  这种病毒已蔓延到北美、欧洲和亚洲等多个国家,造成大批电脑瘫痪和网络连接速度减慢。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也接到北京、天津、山西、辽宁、广东等地很多遭感染用户的报警。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的报告也表明此蠕虫病毒的蔓延情况比较严重。公安部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局提醒用户,尽快到微软网站下载安装补丁程序,及时升级反病毒软件。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月亮和流星“争光” 地球与火星“靠拢”
 浩瀚星空好戏不断
  本报北京8月13日讯 英仙座流星雨今天达到了极大期,而过几天,万年罕见的火星大冲将出现。近日,浩瀚星空好戏不断。
  英仙座流星雨今年的极大期在8月13日,预计流星数量最多可达每小时110颗左右。北京天文馆副馆长景海容说,虽然英仙座流星雨极大期的中心恰在我国后半夜,辐射点较高,但有满月干扰,观测会受月光影响,流星雨现象会不明显。
  虽然月亮抢了流星的光彩,让天文爱好者们有些失望,不过火星却没有让人们失望。景海容副馆长说,由于日益接近火星大冲,现在每晚9时以后就能看到耀眼的红色火星了。火星大冲也叫火星冲日,就是火星位于日地连线上,并且和地球同位于太阳的一侧。用普通望远镜就能分辨出火星的浅红色外表,而通过天文望远镜则能够看到火星两极的白色极冠以及火星身上一条条美丽的“火星运河”。
  8月27日,地球与火星的距离将达到5万多年来最近的5600万公里,而8月29日的火星大冲将为人类带来一次难得的观测和欣赏这颗红色行星的好机会。
  (殷新宇)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庐山杯中国环保三十年征文

上海环保新事多
金凡
  生活在上海,作为一个记者,我对于我国特别是上海这座城市近几年环境保护、生态保护观念的转变,很有一番感触。
  记得在上世纪80年代,受历史的局限与落后经济条件的制约,中国社会还不具备完善的生态保护体系,虽然人们对环保已经开始有一定的热情,但对环境、生态的理解,还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阶段。就在那个时候,上小学四年级的我,在少科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自己的第一篇环保文章,题目是《救救大熊猫》———当时的背景是四川箭竹大批开花死亡,大熊猫的保护受到了挑战。这篇文章被《少年报》刊登,随后上海团市委发动了全市的少年儿童捐款。
  10年后,我在《自然》杂志上看到了日本学者对于那次事件的评论,他们提出的中国需要对生态进行综合保护、治理的思想给我影响很深。
  90年代初,我国沿海开放城市的经济开始腾飞。以我居住的上海为例,城市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但是生态保护并没能快速跟进。那时,我曾就环境城市化对动物习性的影响,写了《黄鼠狼你到哪里去了》的文章;还就二次工业化对水治理、土壤标本测定的影响,做了《夹竹桃:环境的监察者》的报道。当时一个总的感觉是都市的生态保护比较急功近利。“如果我们纯粹以人类利益为中心,经济发展为半径,那么一个个圈圈画下来,动植物以及所有的生态要素很快就将无立锥之地。”专家的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到了90年代末,人们的生态观念开始发生重大变化。人不是自然环境的主宰,而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人不应该向生态环境无尽地索取,也应该对环境有所贡献;经济发展、城市工业化应该充分考虑生态保护。各种新思想带来了城市建设的新思路。
  我曾经采访设在长江入海口的上海污水治理工程,负责人告诉我们,污水工程专门花了300万元,特别保护了中华鲟的生活区域;上海市政府决定在浦东滩区兴建新机场,可那里是上海境内最大的自然滩涂,生活着超过3000只白鹭和灰鹭。最后决定在机场选址附近的九段沙人工再造了一个滩涂,实行“动物大搬迁”,既保护了生态环境,也避免了因动物闯入机场而对飞行安全造成的负面影响。
  “中国如有一份幸运,世界将添一片异彩。”上海申办世博会带给环保以历史机遇。这份来之不易的幸运属于生活在城市中,关心生态、宣传生态保护的每个公民。上海中心城区兴建11个大型绿地,看似损失颇多,但是却盘活了房地产市场;几个晨练的老人上书呼吁保护吴淞口湿地,后来促成了上海市政府加快职能转变,变环保立法的“人治”为“法治”。
  一桩桩都市生态保护的新鲜事,反映了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循环正在逐步形成,而上海这座城市的生态步伐,正是全国的生动缩影。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展现青春风采 丰富市民生活
 首都大学生连续举办“文化广场”
  本报讯 记者董洪亮报道:近日,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在北京市植物园给市民献上了长达数小时的精彩文艺演出,这是“青春奥运,活力北京”首都大学生文化广场活动的第三场表演,此前,由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分别承办的专场演出相继在西单文化广场和陶然亭公园上演。
  清华大学学生艺术团为演出做了精心准备,民乐《万马奔腾》、舞蹈《青春律动》、快板《三打白骨精》等让观众领略到中外艺术的魅力,反映了首都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据悉,8月至10月,“青春奥运,活力北京”首都大学生文化广场活动将在北京部分公园和社区相继展开。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糖尿病新世界》正式创刊
  本报讯 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主办的《糖尿病新世界》杂志双月刊正式创刊,本刊是一本国家级糖尿病科普期刊。《糖尿病新世界》杂志从1998年以内部资料创刊、发行至今,发行量高达30万册,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以其简洁、明快、新颖、人性化的特点,赢得了众多糖尿病患者和基层医生的认可和喜爱。(王文)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科技书屋受欢迎
  今年是“农业科技年”,记者随团在湖南采访时发现,湘楚大地的农村正在流行一种新的时尚,越来越多的农民热衷于听科技讲座和到“农业科技书屋”读书。
  湖南省农业部门在推行科教兴农计划的过程中,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大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实用农业科技培训讲座,另一方面又购置了大量实用农业科技书刊和音像资料,在基层农村大力建设“农业科技书屋”,这种契合农民实际需求的举动很快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
  在宁乡县历经铺乡金南村,每次举办科技讲座的时候,能容纳120人的教室总是挤着近200人,连过道都站满了农民。村里的“农业科技书屋”也成了村民们业余时间的好去处,总是不断有农民来查阅资料。农民们把学到的实用技术用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增产增收的良好效果。
  图1、8月13日,采用地膜覆盖技术种植蔬菜取得丰收的金南村农民正在收获。
图2、8月13日,金南村的村民们正在“农业科技书屋”中查阅资料。
  本报记者 赵亚辉摄影报道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今日新语

有感于灌木林“入围”
赵永新
  在我国生态建设中长期被忽视的灌木林,终于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国家林业局的官员12日在全国灌木林建设现场会上郑重宣布:今后国家将在干旱、半干旱的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大力发展灌木林,并将其纳入森林资源管理,计入森林覆盖率计算范围。
  这不仅是灌木林的福音,更折射出国人生态观念的可喜转变。
  早些年,国家在规划天然林保护工程时,只考虑原始乔木林,而生长在高海拔地区、面积可观的灌木林却被排除在外,任其自生自灭,因为灌木林不能生产木材!
  那时衡量一片林子是否有用的标尺,就是看它能出多少立方米木材,而不计其它。受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在我国干旱、半干旱以及高海拔地区广泛分布的灌木林,长期遭受冷落,被排除在生态建设之外。从领导到群众,总认为“灌木林不是林”,不仅平时不去管护,任凭人为砍伐、羊啃牛踏;在植树造林时更是不予考虑,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毁坏灌木种乔木的现象。
  其实,“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纷繁复杂的自然生态系统中,无论是体形硕大的老虎,还是小如米粒的昆虫,无论是参天大树,还是无名小草,都有其不可替代的生态位,都是环环相扣的生态链中的一节,“一个也不能少”。就拿其貌不扬的灌木来说,“地上一把伞、地下一张网”,能涵养水源、能防风固沙、能寄养鸟虫,发挥着乔木所不能及的生态功能。就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样,在我国西部、北部广大的干旱、半干旱和高海拔地区,高大的乔木就种不活、长不好,而低矮的灌木却能经风旱、耐贫寒,一簇簇、一丛丛,生意盎然,俯仰天地。
  灌木林不仅具有独特的生态效益,还有可观的经济效益。比如,生长在西藏阿里地区的红柳,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曾经为从新疆入藏的解放军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薪柴,为驻军戍边立下过不小的功劳;生长在内蒙古荒漠中的骆驼刺、白刺,就是沙漠之舟骆驼难得的食物;分布在新疆沙漠中的梭梭林,就是素有“沙漠人参”之称的中药材大芸(又名肉苁蓉)的寄主,离了它的庇护,大芸就难以成活。
  认识的飞跃必然产生实践的果实。将灌木林纳入森林资源管理,必将在我国生态建设中产生出巨大的效益。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大辞海》开始出版
 共38卷,5000万字,2010年出齐
  新华社上海8月13日电(朱志凌)《大辞海》已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开始出版,其中的《哲学卷》和《医药科学卷》已在8月举行的2003年上海图书交易会上首发。
  新出版的《大辞海·哲学卷》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成果和新内容,增设了有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词目,还选收了“三讲”、“政治文明”等近年出现的40余条重要词语。
  同期出版的《大辞海·医药科学卷》一方面提供了医药科学方面的最新知识,编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和“SARS”等词条;另一方面还收录了一大批基础词目,增加了群众需要了解的大量保健养生知识。
  《大辞海》分38卷,收录25万条目,共5000万字,篇幅为1999年版《辞海》的2.5倍,比26个分册的1989年版《辞海》多了12卷。据悉,今年继续出版的还有《中国古代史卷》、《语言学卷》和《法学卷》。预计到2010年《大辞海》可以全部出齐。
  在分卷的设置上,《大辞海》旨在充分反映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例如,在1989年版《辞海》中,法学和政治学、社会学合为一个分册,而《大辞海》法学单独立卷;考古原与世界史合为一个分册,《大辞海》则分设《世界史卷》与《文物·考古卷》。原《辞海·文学分册》现分为《中国文学卷》和《外国文学卷》两卷;而原《辞海·艺术分册》则一分为三,分设《戏剧·电影卷》、《音乐·舞蹈卷》、《美术·书法·摄影卷》。管理学、统计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等学科均单独立卷。


第11版(教育·科技·卫生·环境)
专栏:

神木正葱茏
孟西安 岳安民
  蓝天、绿树、黄沙、乌金。从天空到地下的这4种颜色,勾勒交织出今日陕北神木县的绚丽与多彩。
  20世纪80年代初,陕北神木、府谷境内发现了世界级的大煤田。随着神木地下乌金的大量开采,这里的天不再那么湛蓝,黄沙也由黄变黑。令人欣慰的是,进入90年代中期,特别是进入21世纪,裸露的黄沙秃峁纷纷披上了绿装,天空又变得湛蓝起来。神木县委书记万恒高兴地说,全县5年来共投入1.1亿元,完成人工造林100万亩,种草160万亩,林草覆盖率由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20%,上升到2002年底的46%!
  神木是充满苦涩与希望的名字。相传很早以前,这里曾林草茂盛,然而,由于长期的战火和环境恶化,使林草丰美的神木只剩下3棵千年古松傲立于沙丘之上,人们称之为“神木”。但随后3棵松树也枯死了,“神木”和“榆林”一样,只能成为人们的一种仰慕、渴望和期盼!
  现在,榆林已到处成林,神木也广栽草木。记者从榆林乘车到神木,只见沿途高速公路两旁已织起翠绿的林网;大片大片的沙丘已被茂密的草木覆盖,昔日黄沙大漠曾使人干涩的双目,今日却变得湿润起来。
  来到县城,怎么也难使人置信,在上世纪70年代,这里还是被贫穷和干旱所困扰的农村小县,如今已随着大煤田的开发而成为高楼林立、街道宽敞、店铺繁华的新型城市。更可喜的是,县城四周昔日光秃秃屏立的诸山已被染绿,城中新建的人民等4个广场和杏花滩公园绿草如茵,繁花似锦,使神木显得愈发明丽秀美、充满勃勃生机……
  记者曾在80年代中期到过神木。那时,到处是光秃的山峁和荒凉的沙漠。那沙漠上的公路,是用成捆成捆的柳条在沙漠上铺成的。90年代中后期,记者又来过神木,宽阔的柏油马路两旁到处是热气腾腾的建设场面。但是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有些山峁的植被被破坏,不少沙漠、河流被开发的煤炭、开矿的废渣和喷放的废气所污染,生产和人居环境堪忧。
  党中央“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伟大号召振聋发聩,县委、县政府把退耕还林、植树造林(草)、建设山川秀美当成为全县人民谋利益的德政之举,决心“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画到底”。县委书记万恒、县长郭宝成带头深入到重点治理工程工地,与干部群众一起挥汗植树种草,全县形成了“山、丘、沟、坡、洼综合治理,带、片、网、点、面协调治理”的格局。现在,榆神、神盘、神万等6条绿色走廊以及黄河沿岸25万亩防护林带、中部万亩大扁杏林带、古长城沿线10万亩常绿林带以及陕蒙边界40万亩防护林带正在形成,面积105平方公里的县城东西山绿化工程已完成一半……
  记者所到之处,处处感到人的伟力和绿的魅力。
  来到昔日荒沙蔽目的采兔沟,高百米的山坡上20米见方用灌木组成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山川秀美”12个绿色大字,表达了神木人民的坚强决心,只见川道里河水清澈、稻田飘香,山麓河畔林丰草旺、鸟飞禽翔;
  秃尾河两岸的陡坡多在50度以上,如今已全被密密的沙障紧紧锁住,远远望去,好似巨大的围棋棋盘,棋盘方格中的沙蒿泛出嫩绿,固定了流沙,使黄色的沙坡变成绿色的铜墙;“沙地造林林难活,办法总比困难多!”在马场梁绿化工程中,由于天旱树苗难活,技术人员和农民想出办法:收购大批废瓶子,每棵树苗下埋一个灌满水的瓶子,瓶下扎个小孔,这种“土法滴灌”栽下的树苗成活率达到98%!
  来到高孔里峁山地,只见这里的黄色已被绿色替代,林草覆盖率已达88%,形成了“山上乔灌戴帽子,山中紫槐缠腰子,山下瓜果穿靴子,沟中沙棘护畔子,坡面牧草挣票子,梯田台地饱肚子”的可喜局面……
  为了有效地治理矿产开采造成的污染,县委、县政府还及时与驻县的中央及省属企业进行沟通,采取谁开发谁治理的办法,将开采过的矿山、料场及时造林种草,要求在修铁路、公路的同时,造林与种草同时推进。如今,不仅力保全县300万亩天然草场不退化,还新增人工种草保存面积160万亩,使载畜能力达120万个羊单位;过去全县天然林面积仅有10万亩,而且年年萎缩,如今人造林累计保全面积达320万亩。
  林茂草盛,既美化了环境也涵养了水分,境内湖泊、池塘、湿地有鱼有虾,还招来了天鹅、黑鹳、鄂尔多斯遗鸥、石貂等珍禽异兽光顾,林中不时有狼、狐、兔出没。
  神木林草日益葱茏与茂密,也大大改善了人的生活和生存环境,推进了矿产开发和农业、林业、畜牧业向产业化的发展。随着包神、延神、神朔铁路相继建成和公路网的四通八达,煤炭、天然气、石油化工等矿产源源不断输送到祖国的四面八方。神木大地正在变成塞上江南,神木真正有了神奇的林木、神奇的草原,并驶上神速发展的轨道。据统计,神木县10年来GDP每年以25%左右的速度递增,去年县财政收入达4.8亿元,进入西部百强县之列,神木县被评为全国“三北”防护林建设先进单位,县委书记万恒也被命名为全国防沙治沙标兵。正是:塞外山川美,神木正葱茏,栽下绿树扎富根,揭开黄沙涌乌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