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8月1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科教周刊)
专栏:

  直面院士增选四大热点四大热点
  本报记者 廖文根
  “今年院士增选有哪些变化?”“能否入选院士主要看什么?”“‘打招呼’的情况多吗?”“工程管理学部真是‘官员和企业家俱乐部’吗?”……8月11日,中国工程院两年一次的院士增选工作将进入评审阶段,今年年底前,在共和国院士名单中,将新增近70名中国工程院院士。院士增选过程中的公正性一直是人们广泛关注的热点。
  对院士增选将产生的社会反响,中国工程院早有预期。今年2月,在2003年院士增选工作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说,“增选工作做得好与不好,选举产生的新院士能否真正代表我国工程科技界的水平,关系到工程院以及院士的形象和声誉,并且对工程院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近日,就增选中人们关心的一些问题,中国工程院有关负责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① 注意选拔中青年优秀人才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沈国舫介绍了今年增选的主要变化。首先是对增选名额、候选人的年龄、提名和遴选过程作出了新的规定。今年院士增选名额将不超过70名,候选人的年龄原则上不超过70岁;为避免对水平明显有差距者多次反复提名,今年规定对连续被提名3次为有效候选人而未曾当选者,停止一次候选人资格;为保证提名院士在学科专业领域内对候选人的贡献作出正确、客观的评价,今年规定一个候选人的提名院士中必须至少有3位所在学部与被提名人所报学部相同;对各部委、省区市的遴选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今年规定:各部委、省区市遴选委员会至少应该有80%以上的成员是院士或具有相当于正高级职称、现从事专业工作的专家;具备有效候选人资格必须获得出席遴选会议委员1/2以上赞成票。
  进行现场答辩试点是今年院士增选过程中的一个新尝试。据了解,今年在第二轮的评审中,有的学部将邀请候选人作工作报告、进行现场答辩,以弥补主要靠书面材料了解候选人的不足。
  “经过几次增选,院士队伍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但是根据最新研究,院士队伍的结构仍有不尽合理之处。”沈国舫介绍说,“在坚持标准和条件的前提下,今年工程院院士增选将注意发现、选拔工程科技领域中的优秀中青年人才,注意工程管理专家和边缘学科方面的专家作出的贡献,并注意了解和重视尚无院士的学科和边远地区中涌现出来的工程科技专家”。
  ② 评院士是评贡献不是评论文
  院士的门槛到底有多高?在《中国工程院章程》中,对院士的表述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是从已经在工程科学技术领域中作出系统性、创造性成就和贡献的优秀工程科学技术专家中选举产生的,为终身荣誉。”
  “全面理解、准确把握、严格坚持院士标准和条件是做好增选工作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说。根据以往情况,在今年院士增选工作中,徐匡迪特别强调了需要注意的四点:一是要注意在标准条件面前一视同仁;二是要根据候选人的不同特点,科学地评价他的成就和贡献,既要重视科学技术水平,又要重视作出的实际贡献;三是还要特别注意候选人的学风与道德问题,院士应该是德才兼备、堪为表率的科学家、工程师;四是坚持标准,宁缺毋滥。
  “能否入选院士关键看候选人的实际水平和贡献大小,”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沈国舫对记者说,“既重视代表候选人学术水平和贡献的获奖情况及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但又不仅从奖项和论文看问题。”沈国舫介绍说,工程院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研究工作与工程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有很多工程师几十年一直工作在工程建设第一线,建设工地就是他们的实验室,一个重大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的成功实施就是他们优秀的论文。“要注重增选长期工作在工程技术第一线,并作出重要成就、贡献的工程技术专家。”沈国舫说,“工程院院士不只集中在学者队伍,有些院士可能没有一篇文章被SCI收录,但却是很好的工程科技专家。”
  “我们特别重视候选人的学风道德,中国工程院决心维护院士的良好声誉,而且这一点首先要从院士的入口把好关。”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说,“院士候选人的学风和道德状况,要作为院士遴选中的重要评价因素”。
  ③ “打招呼”拉选票适得其反
  “‘打招呼’的情况有。例如有些单位或部门总希望自己那里能出现或多出几个院士,会找一些机会‘打招呼’。”沈国舫对记者说,“但是打招呼没用,选举最后是院士投票决定,打招呼只会适得其反。”沈国舫透露,到目前为止,中国工程院的正副院长还没有收到一个“招呼”。
  前段时间,曾有媒体及网站刊载消息称,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要公开有关院士增选所谓“走后门条子”问题。对此中国工程院再次澄清:“此事纯属杜撰。”
  “院士增选被视为工程院的‘生命线’,历年都比较严格,我们将增选工作比喻成维持‘一片净土,一盆清水’。”杜祥琬副院长介绍说,“在增选的全过程,我们高度重视道德和学风问题。我们要求院士必须自始至终遵守《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中院士行为规范》,同时对提名单位、被提名人、遴选部门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为当选院士进行不正当的活动,一旦发现,相关学部常委会将作严肃处理,直至报院主席团或院常委会批准,终止对该候选人的评审。”
  “对院士增选,我们一直坚持透明和公开的原则。增加透明度一方面靠制度,一方面也需要社会各界的监督。”沈国舫说,每次院士增选,工程院都会处理大量涉及候选人学风道德方面的投诉信函。这说明社会上和工程科技界非常关注院士队伍的学风和科学道德,他们希望院士不仅在工程技术成就上是过硬的,更希望院士成为科学道德和做人的楷模,希望院士群体成为一面旗帜,影响和带动我国科技界成为捍卫科学和真理的中流砥柱。
  “投诉信件的处理,是一个非常复杂又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杜祥琬副院长介绍说,“我们欢迎并重视投诉,这是对增选工作公正性的一个监督,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如何制约那些不负责任或带有明显个人偏见的投诉信对候选人的影响也是当前工程院比较关注并着力解决的问题。我们的原则是既要保护投诉人,也要保护被投诉人”。
  ④ 官员和企业家能不能当院士
  在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中,成立时间最短的工程管理学部备受各界关注,有人甚至将其称为“官员和企业家俱乐部”。对此,沈国舫予以了驳斥。他说,除了中国工程院章程中规定的院士标准和条件外,对工程管理学部院士候选人条件有着严格限定:
  一、被提名人必须具有以下高级职称:教授、研究员或相当于教授级研究员级的高级工程师。
  二、被提名人必须具有较强的工程背景,同时具有坚实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基础,现代工程管理的丰富实践经验,并在工程管理领域作出重要贡献。
  三、院士增选的“工程管理”内容是指:重大工程建设实施中的管理,包括规划、论证、勘察、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重要、复杂的新型产品、设备、装备在开发、制造、生产过程中的管理;重大技术革新、改造、转型、转轨、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产业、工程、重大科技布局和战略发展研究、管理。
  四、“在工程管理领域作出重大贡献”主要指:被提名人在上述领域具体组织、参加工程项目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以先进的管理理论为指导,创造性地发挥管理科学的作用,促使工程项目优质、高效实施,取得众所公认的成就,或在工程管理理论上有重大建树,并通过实践取得具体业绩者。
  “从这四条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出,对工程管理部院士候选人的条件是非常清楚的。绝不像某些人所认为的那样是所谓的‘官员和企业家的俱乐部’,”沈国舫说,“候选人本身是不是官员不是本质问题,关键在于必须符合院士的上述标准。我可以负责任地讲:不够条件的官员、企业家是很难进来的”。(附图片)


第8版(科教周刊)
专栏:教育论坛

  高考制度需要深刻变革
  朱永新
  随着6月高考降下帷幕,人们又开始了对于高考问题的思考。应该承认,现行高考制度实行了20多年,在拨乱反正、选拔人才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现行的高考制度也日益显露出种种落后于时代的弊端:不利于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不利于调动高等学校在专业人才选拔上的自主性;不利于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的分类指导。有人说:高考不改,教育难兴。虽然言重了,但道出高考改革的迫切性。为此,建议高考制度应该有一个深刻的变革:
  国立大学、省立大学、市立大学进行分类独立考试。建议国家集中力量办好10所一流国立高校,每省办好1—2所省属高校,有条件的地市办好1所市属大学;国立大学要面向全国公平招生,必须是全国统一的试卷或者国立大学联考的试卷,严格按照分数录取,不允许有地区的分数差异。省属和市属大学可对本地区学生实行适度优惠入学政策。民办学校则完全自主录取。所有学校必须把录取的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
  把考核学生和录取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大学。以往大学的招生办公室毫无自主权可言,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政府部门已经决定的分数线基础上去选择生源。有香港学者认为,“大学乃学术机构,崇尚科学,讲究声望,有了这个主动权,相信大学管理层一定重视并加强招生办公室的作用,依据自身的教育理念、办学特色而择优选才,所录取的生源肯定较以前更具个性和符合大学自身的期望”。这个观点是可取的。有人认为这样可能会导致大学的权力太大,甚至会产生腐败,其实不必担心。大学总是需要自己的声誉和质量的,同时有监督的机制,相信大学会比以前更加珍视质量。同时,我不赞成各省和直辖市自己举行考试,因为各省市的分数缺乏可比性,也为录取的二重标准创造了条件。
  把综合评价列入高考招生评价体系。在高校招生选拔上,考试分数不应该是高考录取的惟一标准,应该探索在考试的基础上,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科学方法。有人建议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大学统一入学考试成绩、学生在中学最后3年的学业成绩及校内排名次序、中学的办学特色、声望及校长、教师的推荐信、学生课外活动、特殊专长、竞赛成绩、奖状证书、学生自撰申请文章、其它社会人士推荐信、必要的面试等等。我认为,如果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分析,可以逐步把大学录取标准多元化,从而推进中学素质教育的进行。同时,应该尽快制订实施方案,规范操作程序,为那些在科学研究、创造发明、文学艺术、体育技能等方面已取得突出成就和具有公认的特殊才能的学生,开通免试升入高校深造的直通车。
  实行“基础课资格考+专业相关课高校考”制度。(1)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基础课实行全国统考,每年两次,条件成熟时也可以逐步推行多次考试。多次考试可以是一年考多次,也可以是一年有各种科目的考试。学生从高中二年级起就可以参加考试,最后让学生有机会选择自己的最好成绩。这样,就可以改变一考定终生的制度。通过者即获得报考“专业相关课”资格;要努力提高试卷命题质量,试卷命题要力求强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要突出考生综合素质的考查,提高分数评价的“含金量”,让死记硬背不再有市场,题海战术不再有效益,应试教育不再成为既得利益者。(2)由各高校自行确定各专业的“专业相关课”1—2门,并由高等学校自己组织命题(包括面试)和阅卷,自主决定录取标准。(作者系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


第8版(科教周刊)
专栏:

  50人的教室坐进了108个学生
  据宁夏西海固地区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该地区的城镇学校普遍存在班级学生承载量过大的问题。教育部门规定学校每个班级的学生最大承载量为50人,但现在班额最少的班级人数也超过了规定人数的60%以上,人数最多的班级超过规定班额的1倍多,达到100多人。当地学校学生超员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农民进城务工人数的增多,城镇人口增加,使得学生入学率提高。学生的超员又使学校教师的教学压力增大,加之学校教学用具缺乏,致使一些学校的手工课、自然课、体育课无法开展。(附图片)
  左图:宁夏西海固地区固原市原州区第三小学一年级1班的108名学生挤在60平方米的教室里上课。
  下图:宁夏西海固地区固原市原州区城关第五小学的多名学生在玩双杠。由于学生严重超员,学校的体育器材和健身设施已无法满足学生使用。
  新华社记者 王广壮摄


第8版(科教周刊)
专栏:凡人英才谱

  造卫星的“高级蓝领”
  ——记北京卫星制造厂高级技师赵启明
  崔伟光 蒋建科
  貌不惊人的赵启明在从事复合材料技术工作第二十五年的时候,捧起了中国政府颁发的技能人才最高奖——“中华技能大奖”。在他所属的北京卫星制造厂,这件事却出人意料地没有造成轰动。从厂领导到普通工人,都非常平静地说:我们相信,这个奖赵启明迟早会拿。
  领导和同事们对赵启明的信心源于对他的了解,常年累月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和认真钻研的精神让赵启明成为一名出色的“高级蓝领”。1976年下乡插队的赵启明在1978年调入北京卫星制造厂,1984年担任复合材料生产组组长至今。他先后参与了20多颗人造卫星和“神舟”号飞船的研制工作,在两项获航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一项获国家专利的成果中,他是主要参与者。他曾被评为厂“十佳青年”、北京市新长征突击手、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还曾获得航天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技术工人,赵启明深知最重要的是工作经验的积累。每干一个构件,他都精心把工序记下来,找成功经验更找失败的原因,如今他的笔记已超过20万字。20年来,他带领班组同志先后完成了15种关键构件的成形和胶接工作,使一颗又一颗卫星翱翔太空。为管理好小组工作和完成各型号任务,他奉献了许多业余时间,他的同事说:“赵启明经常是最早一个到车间,最后一个离开。”按工时算,他是车间甚至是全厂最多的一个。
  赵启明喜欢接受新知识并善于创新。在复合材料胶接中,他有得意的一笔,那就是“碳纤维无纬布多层隔离吸胶法”。承力筒使用的材料价格昂贵,原先制作一个承力筒采用的无纬布吸胶需热压罐开炉120次,耗材大,效率低。赵启明从碳纤维多层板上受到启发,经过反复论证,在工艺人员的配合下,大胆采用并成功实现了多层隔离吸胶。这一革新,使热压罐只需开炉15次就可制作一个承力筒,不但效率提高了7倍,还节约资金22万余元。运用此法,他们后来制作的10多个承力筒先后被运用到了各个卫星上。
  20多年来,赵启明始终密切跟踪复合材料前沿知识,凡是有复合材料方面的文章、专著,他总是爱不释手。他说:做一名高级“蓝领”,知识不能落伍,更不能出现“代沟”。面对新型材料领域的挑战,赵启明时时感到危机,深感自己知识的不足。因此,他不断地自我“充电”。通过自学,他用3年时间,获得了大专学历,打下了比较扎实的理论功底。
  赵启明不仅是技术能手,更是传授技艺的高手。在卫星制造厂,赵启明在复合材料胶接领域是技术权威,可他从来不把这种权威当作摆架子的资本,当成讲价钱的筹码,更不把这种权威当作个人的私有财产。不管是谁,遇到技术难题只要问到他,或让他看到了,他总会毫不犹豫地帮助解决,并告诉你为什么这样做。赵启明带过的徒弟都说:“师傅是把我们扶上马后还要再送一程。”
  谈起自己在卫星制造厂25年的工作经历,赵启明说:“当工人很难,当一名好工人更难,有坐船的就有撑船的,我热爱我的工作岗位,并为此奋斗,我体味到了快乐。”


第8版(科教周刊)
专栏:科教前沿

  科教前沿
  抗生素药物基因工程研究获重大进展
  上海交通大学与国家基因组南方中心、华中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合作完成的“抗生素药物基因工程实用化平台建设的基础研究”日前通过专家鉴定。有7位院士参加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这项在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了8篇高水平论文的研究,已达到本领域国际先进水平。这表明,我国抗生素药物基因工程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其实用化平台有望建成。
  这项研究历时10年,从链霉菌中分离出8个聚酮化合物基因簇,其中聚醚类抗生素基因簇为这一类别之世界首例。国际上首例聚醚类抗生素——南昌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结构组成、聚醚链形成和释放的机制以及整个抗生素生物合成组装的分子模型,是我国迄今在抗生素分子生物学领域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其基因簇已申请中国专利。
  科研人员发现能修复环境的新菌株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最近在世界微生物研究领域取得重大成果,专家们不仅建立了两个新的模式菌株,还发现该菌株对修复环境、活化分子氧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据介绍,这两个新菌株分别叫“帕氏氢噬胞菌LHJ38”和“炎黄氢噬胞菌LHJ39”,是从兰州特殊环境的土壤(菌落)筛选出的菌种中分离纯化而得。微生物权威鉴定机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的专家鉴定组日前已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并给予专利保护。专家认为,这两个菌株的发现可使我国拥有降解稠环芳香烃类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工领域,在具体的环境修复中可采用类似“滴灌”的方法实现产业化。
  中科院和武汉市政府共建P4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和武汉市政府将合作建设生物安全最高等级实验室(P4实验室),意在建造我国新生传染性疾病研究基地和传染病疫苗研发平台,以促进国家健康安全体系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
  武汉市市长李宪生与中科院副院长陈竺日前共同签署了《共建生物安全四级(P4)实验室协议书》。P4实验室项目以现有中科院武汉病毒所为依托建设,一期投资近1亿元。预计2006年投入正常运转。
  我科学家发现分散元素也可独立成矿
  由中科院院士涂光炽领衔完成的一项科研结果认为,分散元素在特殊的地质环境下,能超常富集形成独立矿床。这项名为“分散元素成矿机制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近日通过了贵州省科技厅主持的鉴定。
  参与鉴定的4位两院院士及贵州工业大学、贵州省地矿局等部门的评审专家认为,这项研究成果在找矿方面为分散元素资源勘查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一份在国际前沿领域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的优秀科研成果。(据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