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7月6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大地·读书天地)
专栏:

长歌当哭恸九天
——读《我们仨》有感
钱碧湘
  杨绛先生的文笔使我倾倒。每当收到她的赠书,我必定马上放下手中的事,一头扎进书里,读得废寝忘食。
  记得十七年前早秋时节,我捧着刚到手的《记钱钟书与〈围城〉》,一口气读到深夜。我一边读,一边笑。想不到自称“老学究”的钱先生,竟是吃了“痴姆妈”奶的一个“痴人”,浑身的“痴气”着实可人。我不由得想:当今中国,还有谁会有杨先生这样一支笔,能把钱先生的一举一动写得如此活灵活现呢?除了杨先生自己,又有谁会有这样的生花妙笔,把他们夫妇俩的一生一世描摹得如此出神入化呢?我活像一只馋嘴猫,刚饱餐了一顿美食,就惦记着下一顿好饭。我追着杨先生,要她写一本厚厚的回忆录。杨先生只是笑,不置可否。我转而去追着钱瑗:“姆妈不写,你来写!”钱瑗却说:“他们两个的事,好多我也不晓得。”1997年钱瑗不幸早逝;次年,钱先生又归了道山。我更是巴望杨先生动笔写回忆录。
  去年春天,杨先生在三里河的寓所里对我说,许多熟人都希望她写回忆录。她已经写了两篇,几时有空,打印出来让我看看。我高兴极了。为此,我咬紧牙关,一年多来遵嘱不去电话,为的是不打扰她写作。
  6月4日傍晚,杨先生忽然来电话,告知她写了一本《我们仨》,她说找一份打印稿,让我先睹为快。杨先生说:“你看了,会为我难过的。不过,还不至于难过得吃不下饭。”我大惑不解,问道:“这怎么会呢?”凭我的阅读经验,读杨先生的作品是一大享受。哪怕是写干校里的困苦(《干校六记》),写文革中的屈辱(《丙午丁未年纪事》),她的笔下也从来不流露伤感低回,总是洋溢着幽默乐观的向上精神。我从不为她难过,只是为她心折,杨先生说:“有人看了是为我落泪的。你看看就知道了。”天啊,这会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杨先生的预警使我心头沉重。收到书稿后,经过一整天的心理调适,我才虔诚地开读《我们仨》。
  这是一本多么奇特的书!
  第一部篇幅极短,只写作者老年时的一个梦境,由此拉开全书的序幕。梦中的凄惶无奈,预告了一家三口即将面临不测之地的惊悸不安。
  第二部从家庭的欢乐场面开始。三个人正笑得高兴,钱先生突然接到一道神秘的、不可违抗的命令,匆匆离家而去。场景骤变,他们三人走上了“古驿道”。“古驿道”是一个象征。这是古往今来人人必经的人生的最后旅程。只是他们三人在“古驿道”上往返奔波,格外的辛苦,格外的漫长。作者用了写《孟婆茶》、《隐身衣》的手法,只是笔下更其迷离惝恍,虚虚实实,真真幻幻,时醒时梦,梦中有梦,时空切换,千变万化。我跟随着作者出真入幻,梦醒梦睡,东奔西走。读着读着,我的心收紧了,泪水模糊了双眼。杨先生再次在电话里给我打预防针:“第二部是写我的痛。这是我的痛,不是你的痛,不会太伤你的。你只要‘随汤汤’看看,不要太当回事。”我却做不到。作者的心声拨动了我的心弦,把我拉回到七八年前的真实生活之中。我又重睹了那些艰难岁月中他们三人身受的种种苦难,看到杨先生如何在绝望之中满怀希望,又如何从希望之中再次跌入绝望。我又看到了当年杨先生以她的柔弱之躯,如何奋身为夫君和爱女与死神抗衡,她连遭失女丧夫之痛时“欲哭还无方痛绝”的至痛至伤。我又看到自己站在钱瑗的遗体旁痛哭失声:为了她事业未竟夜台惊登,为了她撇下年迈衰病的双亲难以瞑目。第二部的文字可谓字字是血,声声是泪,读来令人荡气回肠,谁能不为之动容!
  第三部是对往事的追忆。作者在经过痛苦的尽情宣泄之后,心绪重归宁静。她回首往日岁月,一弦一柱忆华年:他们幸福的婚姻,负笈远游的留学生涯,爱女的出生和成长。他们三位一体,平实真诚,正直善良,勤奋好学,活得那么充实而有成就,充分展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生活中的欢乐和波折,他们三人的歌哭笑乐,杨先生一件件,一声声娓娓道来。我又看到了这位江南才女优美的文笔,温婉的风格,幽默风趣的谈吐,灿烂迷人的笑容。
  读完全书,我掩卷沉思。
  脂砚斋在《红楼梦》甲戌本第一回“满纸荒唐言”上作了眉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曹雪芹丧了年幼的独子,伤心过度而亡,致使《红楼梦》未能完稿,遗恨千古。杨先生比曹雪芹更不幸。在痛失唯一的爱女之后,又失去了患难与共、相濡以沫、至亲至爱的丈夫。但她抗住了命运的打击,顽强地活了下来。全力完成了钱先生遗著遗稿的出版善后,设立了“好读书”基金。她比曹雪芹幸运,竟在九秩高龄,长歌当哭,文思不减当年,以惊人的毅力和出众的才情,终于使深蕴心中的血泪“苌弘化碧”,凝结成《我们仨》这样一块美玉完璧。
  六年前,在钱瑗弥留之际,杨先生和我谈及爱女的后事。我说:“阿圆虽然结了婚,在我看来,她总像煞是个没出嫁的女儿,老是和爷娘粘在一起。我想,等你们也归了道山,阿圆顶好还是和爷娘在一起。”杨先生说:“钟书早就讲过,不留骨灰。阿圆更加洒脱,说:‘掼脱!掼脱!’既然不留了,就各自扬掉算了。”钱先生、阿圆的肉身早已化去。他们来自尘土,归于尘土。一家三口已经生离死别,天各一方了。
  如今,杨先生用她不朽的笔,用她全部的爱,重新为他们三人营造了一个永久完美的家。这个家不在无锡,不在北京;不在中关园,也不在三里河。他们三人在“古驿道”上散失,又在《我们仨》中重新聚首。他们这个新家是一叶“不系舟”,他们三人在这里诗意地居住,浮家泛宅在无边无垠、永恒长存的时空之中,生生世世不再分离。
  想到这里,我拭干泪眼,心中充满喜悦。
(《我们仨》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附图片)
  钱钟书、杨绛和钱瑗(选自《我们仨》)


第7版(大地·读书天地)
专栏:古井贡杯抗击非典英雄之歌

文学的良心
——读《守护生命》
毕胜
  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袭击,广大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前仆后继,共纾危难;而富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文学家们,也闻风而动,深入病区,同可敬可爱的白衣战士们一道,用笔抒写这个时代最可宝贵的精神品格。广东作家协会十余名作家深入到抗非一线,短时间内完成了《守护生命——来自广东抗击非典第一线的报告》这本内容厚实、印制精美的报告文学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花城出版社出版),体现了文学的责任感和良心,值得敬佩。
  读这本书,印象最深的是感动:为描写的白衣战士们的英勇无畏的精神感动,为那些抢救生命而牺牲自己的烈士精神感动,为面对突发事件,人们临大事而不惧,众志成城、坚守自助的精神感动,也为作家们不辞辛勤的付出感动,为在不长的时间内各方通力合作迅速出版这本记录历史、褒扬英雄、激励读者的好书而感动。
  突发事件考验人,也检验了文学。抗非行动,最早出现在广东,在灾难面前,广东的医护人员和各方人士,英勇抗争,打赢了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攻坚战,为全国抗击非典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涌现出像钟南山、邓练贤、叶欣等闻名全国的抗非英雄。在危急时刻,也检验文学家的团队。我注意到在这场抗非战斗中,最早发起作家们成团队行动的应当是广东文学界。他们闻风而动,冲锋在前。在恐慌和谣言流行时,他们临危不惧,深入病区近距离地接触病人,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一种英勇的写作,为当代文学史上有意义的一笔。从十多篇作品的作者阵营看,年过古稀的名家激情澎湃,公务在身而创作高产的业余作家主动请缨,有诗人、也有小说家,共同的责任感是完成这项任务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在时下对文学的社会责任多多少少有些淡漠,对被誉为时代文学轻骑兵的报告文学也期望重振的时候,作家们迅速地奔赴第一线,潜心采访写作,担当文学近距离地反映现实生活的重任,十分难能可贵。
  报告文学有人当作“时代的艺术文告”,文学性是它与新闻报道有不同之处,也扩展了它对生活的纵深开掘。在这个集子中,描写全省抗非斗争全景聚焦的作品,力图从这次突发事件中,展示社会各界为抗击病魔而拼搏的英勇事迹,表现了博大坚韧的民族凝聚力。在一些描绘英雄人物如钟南山、邓练贤、陈洪光、叶欣等人的作品中,既有对主人公临危不惧的英勇行为的描画,又有对人物成长历史的勾勒,并从众多角度表现这场战役的深度和广度,有一些篇章对非典引发的国民素质问题的提高进行了有益的思考,读来并不觉得因为它的时效性而丧失了文学性。本书集中了广东作家中写报告文学的好手。在这十多篇作品中,我们读到像吕雷对钟南山的跟踪采访,杨黎光对整个抗非事件的全景描写,金敬迈、嘉嘉等人对英雄人物的细腻刻画,伊始等人张弛有度的笔法,关注轰轰烈烈事件背后的一些鲜为人知的人和事,从众多侧面广阔地反映了在这次灾害面前,人类英勇的抗争,对生命的守护,对情感和友爱的珍视。
  抗击非典题材,其特殊性在于采访写作也是一次特殊的战斗。人类经受了考验,文学也经受了检验。在最近陆续问世的一些有关题材的作品中,作者们以文学家的敏锐和韧性,以对生活思索,对献身于抗灾斗争英雄的崇敬和景仰,视写作为一次心灵的净化,一次精神的洗礼和心与心的交流,于是,从描写突发的灾难中,思考生命,思索人生的意义,为当代生活和当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东西。也许这是描绘灾难的文学特有的价值吧。


第7版(大地·读书天地)
专栏:

完整权威的柏拉图著作
张伟珍
  人民出版社推出《柏拉图全集》全精装中译本共四卷,总计约二百五十余万字,由王晓朝翻译,著名古希腊哲学专家汪子嵩为全集写了中文版序。
  柏拉图的大部分著作都是对话。在希腊历史上,这种体裁虽然不是他第一个使用,但柏拉图使这种写作形式得到完善。柏拉图以前的哲学家留下的只是一些残篇,而柏拉图对话是最早由哲学家亲自写定的完整的著作,是古代希腊文明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
  柏拉图对话的真伪问题两千多年来一直存有争议,进入20世纪以来,学者们经过认真研究,取得了比较一致的意见,肯定现存柏拉图作品中大多数作品,特别是那些重要的著作是真作,纳入这个中译本正文的二十六篇对话被公认为柏拉图真作,作为全集附录收入的两篇对话和书信的真伪问题虽仍有争议,但多数学者持肯定的态度。
  从20世纪20年代起,柏拉图的思想经过中国学者们的介绍和研究,逐渐为中国人所了解,柏拉图的许多对话已被翻译成中文,一些重要人物如张东荪也高度重视柏拉图对话的翻译,曾为柏拉图对话集做过许多工作。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又有一些新译本问世,如杨绛翻译的《斐多》,由苗力田主编的《古希腊哲学》也选译了柏拉图中、晚期重要对话,香港学者邝健行也翻译了一些柏拉图对话。尽管如此,还是有柏拉图全部著作的将近一半左右篇幅尚未翻译出版。
  目前出版的四卷本《柏拉图全集》,是国内第一个中译本全集。这个全集不是已有的老译文加上新译文的汇编,而是由译者全部重译并编辑的一个全集本。在翻译中,译者采取以希腊原文为基准(版本为娄卜丛书中的《柏拉图文集》),并参考了学术界公认的权威英译本的做法。中译本全集的编排顺序主要借鉴了国际公认的权威英译本,即由伊迪丝·汉密尔顿和亨廷顿·凯恩斯主编的《柏拉图对话全集》。这个英译本于1961年在普林斯顿出版,至1987年已经重印了十三次,汇集了西方研究柏拉图哲学的顶尖学者的译本,在学术界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中译本全集具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统一了哲学术语和专有译名。二是依照国际学术惯例,采用斯特方本标准页的页码和分栏作为边码标出,并制作了柏拉图年表、谱系表、译名对照表、篇名缩略语表、全书的名目索引和事项索引,增强了译本的学术功能。三是在每篇对话前增加了内容提要,有助于读者理解柏拉图的思想。四是新译本不仅注重现代汉语的表达形式,文字通畅,还对柏拉图对话中出现的人名、地名、神话故事等加以注明,编写了大量的随文注释。


第7版(大地·读书天地)
专栏:读书天地

  “人与自然文库”
由《人与自然》杂志编辑部编辑、云南教育出版社出版,文库侧重纪实性、知识性、趣味性,以有关动植物和人与动植物关系为主要内容。《树顶世界——热带树冠层亲历记》是其中一册。


第7版(大地·读书天地)
专栏:书里书外

人文精神的彰显
——读《巴金图传》
周立民
  有人说要了解人生、历史、风土人情的最便捷的办法就是读传记。此话不假,一本传记,以一个人的人生经历为经,以他接触到的大大小小的历史事件和各等交游人物为纬,勾画出的是一片广阔的历史天空。比起单一的教科书,它更形象、真切,在人生的酸甜苦辣中融会了历史的花开花落。正如赫尔岑所言,这是“历史在偶然出现在它道路上的一个人身上的反映”。同时,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传记这类纪实性读物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几年,这类书的销路都非常好。但毋庸讳言,传记读物亦存在泥沙俱下的问题,有的只是简单的资料堆积,也有的是猎奇和秘闻的汇合,自然有的也是随心所欲的编造,把本来需要极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十分清醒的历史眼光加上必要的当代意识的传记写作简单化和功利化了。也许正因为这样,倒反衬出这本《巴金图传》(广东教育出版社)的作者和编者的用心良苦。
  《巴金图传》是陈思和的《人格的发展——巴金传》的简写本。《人格的发展——巴金传》,以“人格的发展”为线索勾勒巴金前半生人格形成、发展及高扬的历程,凸显出经过“五四”风雨洗礼的一代知识分子在20世纪上半期中国风云变幻的背景下,探寻真理、寻找道路的艰难历程。十多年前出版的这本传记,是众多巴金传记中最具个性和学术特点的一种,在当年出版时即获得好评。这次的简写本,既保留了原作的基本框架和学术思路,又明确了读者对象,做了新的调整。原作是一本学术传记,而《巴金图传》则为让大众接近巴金、阅读巴金,为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和作家普及化的目的而编写,因此更注重文字的朴实、简易,并将巴金的后半生经历补充进来,延伸了原作的学术思路。
  作为一个跨世纪的知识分子,作为至今健在的中国新文学惟一元老和文坛重镇,巴金先生的道德文章有口皆碑。今年又恰逢庆贺巴老百岁华诞,巴金的风雨人生道路所能带给人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这样一本巴金的传记,对于彰显一代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倡扬人文传统必将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更为值得注意的是本书的另外一个重要特点,便是图像的融入,大量珍贵的资料图片,不仅与文字相得益彰,而且还具有图例的叙事功能,它们形象地展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一生和中国的异常世纪。《巴金图传》的编辑出版自然也为严肃的学术传记走向大众,让高雅的文学普泛开来,让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化作全社会的精神动力探索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第7版(大地·读书天地)
专栏:

《制度变迁中的实践与思考》出版
  秦晓的《制度变迁中的实践与思考》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本论文集收录的论文,大部分是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撰写的。在这个期间,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进程,都经历了重大的变化。本书主要围绕几个主题展开:企业改革及其微观治理机制的理论思考和实际经验、金融实务、宏观经济形势和对策以及制度变迁。(牛丽燕)


第7版(大地·读书天地)
专栏:

留学美国的真滋味
——读《美国无梦——我的六年留学生涯》
潘涛
  晓辰的《美国无梦——我的六年留学生涯》(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是作者在美国虽谈不上跌宕起伏却也五味杂陈的求学经历及感受的一部真切记录,带给读者的便是近乎切肤之感的留学美国的真滋味。
  作者在而立之年过后负笈大洋彼岸,几年间辗转美国三所大学,由原来所从事的欧洲史而转攻MBA,并侧重电脑系统管理,又身处一个有点像中国大陆大学作派、彼此关系紧密的班级,其对美国校园生活的体验是广泛而独特的;加上长期从事文字工作而练就的深厚写作功底,他笔下的留学生活便尤其生动鲜活、多姿多彩。《学习:自由与压力》及《曼宁教授》写美国教授对学生的“逼”与“压”,一反所谓“留学生文学”中对打工辛酸的津津乐道而揭示出留学最苦的其实是“学”。《鸡兔同笼》、《俄大商学院记趣》及《美国同学众生相》描写MBA班级中来自不同文化又有着不同经历、个性的人们聚集一起时所发生的撞击、磨擦,其中的人物、故事让人时而啼笑皆非时而忍俊不禁。
  晓辰对身边的生活有着敏捷、锐利的触觉,常能通过对人们视而不见的庸常小事的细微刻画揭示出留美生活的赤裸裸的原生态,并以率直、顽皮、幽默的夹叙夹议把人们有所觉察却又朦胧不清、想要说出而又有口难言的东西挑明洞穿而让人顿有豁然骇然之感。《喧闹而寂寞的大学城》描写如诗如画、酒吧遍地并以万圣节化装晚会闻名全美的小城镇阿森斯及美国学生聚会不断、狂放不羁的课外生活。作者写下了自己想与美国同学融成一片而不得的困窘:一些美国同学乐此不疲的玩意儿,自己要么不会,要么兴味索然。要聊得双方都投机更是难上加难。没有几个人对美国以外的任何事情感兴趣,美国人之间的话题又很难插得上嘴。虽来美几年,但知道几个歌星影星球星?懂得多少趣闻典故民情?还有那字典上查不到却每日每刻都在诞生的数不清道不明的俚语成语。于是,美国同学似乎都很友好、客气,但往往是聊上几句便无话可说,彼此都觉得几分尴尬。
  《美国无梦》中有几篇谈中美文化差异的随笔,作者以自己在美国经历的小事为发端,在随意调侃、东拉西扯间勾勒中美生活、观念、文化上的隔阂或共融,语言幽默俏皮,既能引人入胜又道人所未道,予人教益和启迪。
  《美国无梦》刻画了留学生所特有的“边缘人”状态,但并没有沉溺于漂泊者因困窘、艰辛而产生的迷惘、失落、愤懑和悲怆中。书中回忆故园、描写亲友在异国不得已辗转他乡、颠沛流离、聚少离多的篇章笔法细腻、精致优雅、情景俱佳,读来常令人泪眼汪汪。但读完全书,你会觉得自己在长久淤积的愁怀别绪、空落寂寥被淘洗了一遍、被疏解释放了一番之后,生活正在由阴郁趋向明朗、从灰暗转为华美,心态也以坚定代替了迷茫、从迟疑过渡到毅然。这也正是读书的益处:一本出自真情的书使你隔着一层薄纱或烟雾看世界,使生硬的现实琐事软化一些,让庸碌的俗务透出人生的意义,帮助你从不完满的尘世中得到满足,从而心平气和地跋涉着,旷达地忍耐着,愉快地生活着。


第7版(大地·读书天地)
专栏:

让好书走进家庭
——“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简介
驰文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四十九种,在教育界和读者中产生了强烈反响。首版十余万套已订购一空。这套丛书是人文社为了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学生阅读量的规定,为中小学生量身定做的图书。
  《语文课程标准》为中小学生推荐和指定的阅读书目,绝大多数为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名著,而人民文学出版社自1951年建社以来一直致力于出版优秀的文学作品,长时间积累的图书品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定的阅读书目均为该社的品牌书,在图书市场常销不衰,尤其要说明的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定阅读的重要书目如巴金的《家》、茅盾的《子夜》、郭沫若的《女神》、老舍的《骆驼祥子》、曹禺的《雷雨》、冰心的《繁星·春水》、钱钟书的《围城》等现、当代作品均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独家享有版权。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定的中国古典名著和外国文学名著,涉及校注和译本,版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文社的版本堪称是国内最精良、最完善的。
  外国文学名著方面,其译本均为文学界、翻译界公认的大师手笔,如杨绛译的《堂吉诃德》、已故著名诗人陈敬容译的《巴黎圣母院》、朱生豪译的《哈姆莱特》、叶君健译的《安徒生童话》、汝龙译的《契诃夫短篇小说选》、绿原译的《浮士德》等,因其译文的信、达、雅,熏陶了一代又一代读书人。
  另外,为了便于学生自己阅读,该社对需要注释的地方都作了详尽的注解。


第7版(大地·读书天地)
专栏:

  编辑荐书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二卷)
埃尔顿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由克拉克主编,共十四卷,论述文艺复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即自1493年至1945年间共四百多年的世界历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陆续出版这套史书的中译本,至今已出版了十卷,第二卷是最新出版的一本,论述1520年至1559年的宗教改革。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
贝蒂·艾德华著
张索娃译
海南出版社出版
作者突破视觉和绘画的旧模式,通过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证明掌握绘画技能的关键在于将大脑转换到一种视觉的特殊模式。(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