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7月31日人民日报 第14版

第14版(读者来信)
专栏:信访窗口

打工子弟学校被取缔 国家正规学校门坎高
  打工者:子女入学问题令人愁
  我是一个从安徽来京的打工人员,现暂住在北京朝阳区三间房乡,有两个孩子。他们以前在三间房乡一所打工子弟小学读书。6月26日我们从北京电视台看到了北京市小学6月30日复课的通知。6月30日,我带着孩子来到孩子就读的打工子弟小学,进门一看,里面空无一人,一打听,才知今年教委整顿打工子弟学校,这所小学不合格被取缔,附近的几所打工子弟小学也全部被取缔。
  7月2日,我带着孩子来到公办朝阳区定福庄四小,校长给我的答复是,孩子要想在该校借读,家长必须持身份证、暂住证、就业证,还必须有孩子在家乡无监护人的证明。7月6日,我带着所有证件来到定福庄四小,校长验收完证件,问我带了多少钱,我问他需要多少钱,他说:“男孩念一年级,将来要念12个学期,女孩念4年级,还有6个学期,总共18个学期,每学期500元借读费,一共9000元,学杂费和当地学生一样。”我一听近万元的借读费和学杂费傻了眼,便离开了学校。我带着孩子又来到附近的大黄庄小学,得到的答复如出一辙。我斗胆来到高碑店乡政府,接待我们的是一名副乡长,他对我们说:“打工子弟小学今年整顿,绝大多数不合格,都将被关闭。”我问他:“外地这些学生怎么办?”他说:“外地学生就学不就学我不管,我只管关闭不合格的小学。”
  7月8日,我来到朝阳区教委,社办科的同志说:“北京市有规定,每个小学生每学期借读费是200元,你先回去,我给他们打个电话。”我们再次来到定福庄四小,得到的答复是已满员,给多少钱都不再收外地学生。来到大黄庄小学,得到的答复是:“每学期200元的借读费,还不够添乱的。”
  我有些纳闷,如果说打工子弟小学不合格,限期整顿也可以,停办一两所也在情理之中,为什么基本上一刀切,绝大多数都被取缔呢?打工子弟小学虽说条件简陋一些,但收费较低,适合我们这些外地打工人员的消费需求和流动特点。
一个外地打工人员


第14版(读者来信)
专栏:调查附记

《办法》尚需落实
  7月22日一早,记者来到北京市朝阳区三间房乡定福庄西村。这里是城乡结合部,居民中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大约各占一半。
  在定西村街上,记者与几位打工人员聊起孩子上学的事,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太难了”。三间房乡本来有两所打工子弟学校,共招收246名打工子弟,最近这两所学校都被取缔,孩子上学的事很让打工者发愁。卖菜的老宋两口子,从安徽阜阳老家来京8年了,女儿13岁。老宋媳妇说:“我们一直把孩子带在身边。因为上不起公办学校,孩子只好在打工子弟学校读书,但成绩不错。下学期她该上初中了,我们了解了一下,在公办中学借读3年最少要花1.3万元,太多了,交不起,准备把她送回老家读初中。”来自河北廊坊的小白在街面上租了个小门脸卖肉,他说:“我的孩子9月份该上学了,知道附近的打工子弟学校被取缔,只好找公办学校。孩子才6岁多,去远处上学不放心,便就近联系定福庄四小。借读所需的各种证明材料还好办,可校长张口就要我们捐资助学6000元,我们是小本生意,赚不了多少钱,6000元实在无法承受,结果好说歹说降到2000元。校长还说,名额有限,等名额满了,交多少钱也不收,为了孩子没办法,我们违心地按学校要求签了‘自愿捐资助学协议’。后来听说,捐资数额差距很大,最多的6000元,最少的500元,要看和校长的关系如何。”小白的媳妇给记者看一张定福庄四小预收430元(其中包括200元借读费)的收据,右上角注明“捐资2000元”。
  随后记者来到定福庄四小。周校长接受采访时承认,学校对捐资助学没有统一标准,但他强调“家长捐资绝对是自愿的,所有捐资者都自愿签了协议”。周校长说,四小现有560名学生,其中1/4是借读生。今年秋季一年级新生扩招一个班,其它年级也尽力接收,但限于学校的规模,不可能来多少收多少。打工子弟到公办学校借读涉及经费和师资两方面问题,尤其是经费问题更突出。去年北京市小学借读费由每学期500元降为200元(初中借读费由每学期1000元降为500元),使学校办学经费出现困难。上学期区教委按每个借读生400元给了补贴,以后还能不能给不清楚。
  7月23日上午,记者又走访了朝阳区教育委员会。社办科刘红科长坦承,由于本区是北京市最大的流动人口居住区,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根据去年9月的统计,朝阳区15岁以下应接受义务教育的打工子弟有7万多人(占全市适龄打工子弟的1/3),其中半数已进入正规学校借读;截至3月26日,朝阳区共有个人办的打工子弟学校135所(占全市打工子弟学校的一半),全都没有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均属非法办学。
  刘红介绍说,整顿打工子弟学校是市教委的统一安排,要求6月底以前基本完成,做这项工作的目的是要让打工子弟接受正规良好的义务教育。朝阳区的情况特殊,区政府、区教委采取了不少措施,但也遇到很多困难。经过整顿,全区留下50所左右打工子弟学校。现在看来,留有打工子弟学校的乡情况比较平稳,不留打工子弟学校的乡反映强烈。其实,只要手续齐全,区教委可以安排打工子弟就学,但是有的家长嫌远、不方便,不愿意让孩子去,这我们就没法办了。
  刘红说,现在政府不允许向打工者索要捐资助学费,谁这么做,家长可以举报,区教委会查处的。她承认,出于经费方面的考虑,一些公办学校接收打工子弟借读的积极性不高。
  整个采访过程中,记者感到心情沉重:仅朝阳区今年就有几万名适龄打工子弟没有接受正规义务教育。外地来京打工人员为北京的建设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让他们的子女享受义务教育,合情合理合法。去年,市教委颁布了《北京市对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的暂行办法》,又大幅降低了借读费,按理,打工子弟接受正规义务教育应不成问题了。但事实表明,好的政策和措施没有完全得到落实,明令禁止的捐资助学也仍在盛行,因此挡住了许多适龄打工子弟进入公办学校。的确,绝大多数打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差,办学不规范,整顿是必要的。但记者调阅的资料显示,虽然近两年北京市几次整顿打工子弟学校并取缔了许多,可一边取缔,一边又不断出现,说明它有“市场需求”。打工子弟学校主要接收中低收入打工者的子女,收费低廉、入学方便是其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所以,整顿的同时该拿出什么样的对策,怎样才能让好的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有关部门恐怕还要认真研究,如能否对接收打工子弟较多的学校,在拨付经费时给予适当照顾,合理调配公办学校的教育资源等等。总之要尽快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来,以保证在京外地打工者适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本报记者 周朗


第14版(读者来信)
专栏:编辑视角

义务教育:一个都不能少
赵蓓蓓
  教育能够改变命运。对个人来讲是这样,对国家和民族来讲也是这样。
  今年2月,教育部公布的《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国15岁以上国民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85年,25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42年,两项平均不到初中二年级水平。要达到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我们所面临的人力资源问题显而易见:整体国民素质偏低。这也是我国教育所面临的严峻现实。
  在市场经济大潮下,我们的教育强国之路该怎么走?如何让全体适龄儿童少年受到义务教育是必须首先直面的问题。在义务教育中,对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尤其不容回避。目前,我国仅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就已超过9000万,流动人口的适龄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已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前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规定:“要重视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为落实这一规定,去年北京市出台了《对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的暂行办法》,并降低了北京市小学借读费。这些无疑是解决义务教育死角的有力措施。但从今天刊登的读者来信和记者调查看,以什么措施来落实《办法》还是个问题,还有些障碍。这当中,恐怕有怕“蛋糕”被切走的观念上的障碍——“我们北京的教育资源凭什么让你们外地人分享?”也有相关政策不配套引发的障碍,如谁多收外来学生谁吃亏。从管理的角度讲,取缔“不合格”的打工子弟学校容易,但要让流动的适龄孩子都有合格的学校上,都能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不那么容易,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捐资助学”这种政府明令禁止但实际上禁而未止的乱收费行为已将许多打工者子女排斥在学校的大门之外。
  让流动人口适龄子女都有学上,有书读,即让他们都能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是一个教育公平的问题。没有这种教育公平,就谈不上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而要真正解决好义务教育的问题,还必须深化教育改革,包括教育理念、体制、政策、办学模式的改革等,特别要强化教育关怀理念,以满足所有受教育者的需求。比如,在采取一些措施时,可否更充分考虑打工者的需求?可否把相关工作做得更细些?此外,对积极接纳打工者子女入学的公立学校,也应在政策、资金上有所倾斜。总之要想方设法促进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真正做到一个都不少。


第14版(读者来信)
专栏:耳闻目睹

湖南新邵县遭遇招生怪事
 录取通知铺天盖地 男女老少纷纷“中榜”
  高、中考刚过,湖南省新邵县收到的来自各地大中专的录取通知书铺天盖地。一些社会办学和非正规学校,往往冠以某名校的分校或为某名校代招,并许诺包联系工作,条件极其诱人。有些学校为招揽生源就随意乱发录取通知书。有的学生接连收到两份以上不同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不知所措;一些在读小学生、城镇甚至农村老人也莫名其妙地收到录取通知书;新邵县寸石镇邮政支局从6月28日到7月3日已投递各种录取通知书7200多封。(附图片)
  图①:已60出头的吕国炳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
  图②:大富学校的何老师竟被中专“录取”。
  图③:新桥村30多岁的妇女被大学“录取”。
  图④:这位小学生收到中专录取通知书。
  题图:7月4日,寸石镇邮政支局就收到录取通知书950封,其中挂号信120封之多。
  湖南新邵县寸石镇武桥中学 吕建设


第14版(读者来信)
专栏:

警惕非法招生陷阱
  又到招生时节,大街上花花绿绿的招生传单满天飞,各类学校尽展招数,招揽生源。此时,家长学生尤其应警惕招生陷阱。
  据有关调查,每年高考分数公布后,都会有一些中介机构和个人打出“内部招生”的招牌,拿着各大院校“内部招生表”,自称与某重点或名牌高校有关系,只要肯花钱,分数低一点也可以上重点大学。可这些“内部人士”往往拿到介绍费就溜之大吉。还有的民办学校为了抢夺生源,采用高额回扣“提成招生”,将招生代理权交给个人或一些没有资质的中介机构。中介机构或代理人为获取高额回报,往往对学校做不符合实际的夸大宣传,误导学生。这种情况在火车站的招生广告中最为常见。前不久,笔者所在的县城就遇到这样的事情:一所招生学校大肆宣传其校园环境、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如何好,还承诺毕业包分配,但在县教育部门的明察暗访下却露了马脚,逃之夭夭。
  在此提醒考生和家长,不要轻信某些学校的招生广告,更不要轻信招生中的种种承诺,一定要充分考查、了解这些学校的办学资质,以免上当受骗。
  河南内乡县 李英杰


第14版(读者来信)
专栏:监督哨

江西南昌市
 野蛮施工频频惹祸 停电事故屡屡发生
  江西南昌电网6月2日至6日连续发生3起停电事故,均系施工单位在电力设施周围野蛮作业造成的。
  6月2日晚21时25分左右,南昌电厂正在运行的两台125兆瓦机组突然受到外界不可抗拒的冲击,一条与电网连接的110千伏线路瞬间跳闸,厂用电系统随之全部中断。惹下电网瓦解、电厂停机大祸的是一家建筑公司的施工队,他们在110千伏高压线下使用挖土机挖土,“长斗”触到高压线,引起线路对施工器械放电。当日中午,一施工队在高新大道110千伏高压线下安装路灯,起吊机械吊路灯杆时发生摇摆,灯杆与高压电线接触,导致该路段电线全部烧坏,一台主变压器失压,大面积停电7个小时。6月5日8时7分,南昌电网220千伏主干线路七昌线再次受到巨大冲击,惹祸的仍是施工单位的起重车。该车在吊装水泥管道时,起重臂与高压线近距离接触,引起线路跳闸,大面积停电半个小时。
  《电力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需要在依法划定的电力设施保护区内进行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作业时,应当经电力管理部门批准并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作业。”造成这3起事故的施工单位都没有按这个规定执行。
  希望各施工单位引以为戒,严格执行《电力法》的规定,采取可靠的防范措施,确保电网安全。
江西南昌电厂党委工作部 鞠毓洪


第14版(读者来信)
专栏:监督哨

湖北谷城县
 盗窃电力设施猖獗 生产生活遭受困扰
  今年4月以来,湖北省谷城县境内电力设施屡屡被盗,被盗线路涉及3个乡镇9座配电台区,长度超过6万米,直接经济损失4.17万元,2.6万多人用电受到影响。有的被盗线路刚刚改造过,运行时间还不足半个月;有的是抗旱排涝专用线路……据了解,电力设施屡屡被盗的原因有三:
  一是村民保护电力设施的意识不强。5月中旬,庙滩镇发生电力设施被盗案,农户断电,狗叫声连天,却没有一个人出来查看。
  二是案件侦破率低。尽管案件发生后,供电部门及时报案,但迄今为止,无一侦破,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三是销赃渠道畅通。如今废品收购点遍及城乡,犯罪分子销赃十分便利。
  供电企业是无围墙工厂,电力线路是工农业生产的生命线,电力设施被盗,受害的不只是供电企业。希望全社会都来保护电力设施安全,斩断伸向电力设施的黑手。
湖北谷城县委办公室 丰旭升 梁宗武 王理付


第14版(读者来信)
专栏:

连云港市进行专项打击
 连破贩卖私盐大案
  涉嫌非法经营食盐近千吨,负案在逃11个月之久的犯罪嫌疑人王国标日前被连云港市盐场警方抓捕归案。这是连云港市盐场公安分局开展集中整治扰乱食盐市场经营秩序行动两个多月来破获的第二十六起涉盐案件。
  今年4月,连云港市一些不法人员借非典肆虐导致市场食盐供应紧张之机,大肆贩销私盐,危害群众健康,造成盐税大量流失。连云港市盐场公安分局及时开展专项打击整治行动,重点查办以工业劣质盐冒充加碘精制食盐、扰乱市场经营秩序的贩卖私盐案件。5月3日夜,盐场公安分局与盐政部门联合行动,在海州化工厂内查获贩销的劣质食盐5吨。随后,在林洪一制盐窝点查获一批装车待运的劣质盐,还顺藤摸瓜捣毁一家劣质盐加工厂。为了逃避盐场警方的打击,一些私盐贩子从城市潜往农村,租房分装劣质散盐,再雇人分销到宿迁、淮安和安徽等省市广大农村地区。公安干警及时调整战术,深入调查,缜密布控,一举摧毁了以王国标为首的集贩、销、存、运于一体的涉盐犯罪团伙。
  据统计,开展专项打击行动以来,已连续破获工业盐冒充加碘食盐案件5起,破获其他涉盐案件2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9名,缴获私盐1480吨。
  江苏连云港市 孙宜来 杨培武 朱先明


第14版(读者来信)
专栏:

遵义市如此办理私盐案
秉公执法职务被免
  你报1998年9月2日读者来信版刊登题为《一桩贩卖私盐案的台前幕后》的记者调查,报道了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盐业公司经理杜宪华等人贩卖私盐4175吨,扰乱食盐经营秩序、偷税、中饱私囊,未被追究法律责任的问题。2001年1月16日,你报社会观察版又以《违法者逍遥法外,执法者屡遭不幸》为题,披露了我(原任贵州省盐务局遵义分局主管盐政执法的副局长、副书记)和另一位案件承办人——贵州省盐务局遵义分局盐政科科长杨胜辉,遭受打击报复的情况:1998年9月2日下午,我们分别在自己的办公室和局长办公室被不明身份的人打伤;其后不久,我们相继被莫名其妙地免去职务。调我去一个早已满编、不准再进人的单位。我多次向贵州盐业集团公司申诉,至今杳无音信。
  更让人不可理解的是,遵义市有关方面不但未追究杜宪华等人贩卖私盐、中饱私囊的法律责任,迄今连党纪、政纪处分都没给,实在让忠实履行职责的盐政执法人员寒心。
贵州遵义市 王义锡


返回顶部